人教部编版 小学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五单元 教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 小学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五单元 教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 小学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五单元 教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 小学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五单元 教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 小学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五单元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合集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16夏天里的成长

17盼

◎习作例文:

爸爸的计划

小站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o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夏天里的成长》是六年级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围绕“成长”这一

主题,向我们和学生展示了天气炎热、生物活跃、色彩鲜艳、乐趣无限的夏日景

物特点。《夏天里的成长》是一篇说理性小散文,作者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

语言描绘在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开篇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

节”这一中心句引领全文,结尾点明中心,收束全文。启迪我们:人要把握时间,

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重点理解“苞蕾、丰满、谚语、尽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确文章的中心意思,体会文章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好处。

3.体会本文的表达特点,明白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懂得人一定要珍惜时

间,也要用力成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

围绕中心句,从动植物、非生物和人的成长三方面来感受中心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播放音乐《四季歌》(林夕填词,黄耀明演唱),引发学生畅谈四季感

受。

红日微风吹幼苗/云内归鸟知春晓/哪个爱做梦/一觉醒来/床畔蝴蝶飞走了

船在桥底轻快摇/桥上风雨知多少/半唱半和/一首歌谣/湖上荷花初开了

四季似歌有冷暖/来又复去争分秒/又似风车转到停不了/令你的心在跳

桥下流水赶退潮/黄叶风里轻轻跳/快快抱月睡/星星闪耀/凝望谁家偷偷笑

何地神仙把扇摇/留下霜雪知多少/蚂蚁有洞穴/家有一个门/门外狂风呼呼

四季似歌有冷暖/来又复去争分秒/又似风车转到停不了/令你的心在跳

2.出示四季的图片,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因为四季轮回,我们感受到了

大自然的不同面貌。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能说说原因吗?

3.刚才大家说了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老师发现有许多同学喜欢夏天呢!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有关的课文—《夏天里的成长》。

4.板书课题——夏天里的成长

二、初读课文

1.介绍作者。

梁容若:(1904-1997),河北省行唐县(今改灵寿县)人。中国作家、教育家,

容若以全校第二名毕业于河北正定县中学,1922年入读北平师范大学,1927年

至1930年曾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工作,1931年在山东省主编《民众周刊》。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朗读时画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生字字音。

3.出示字词,指名认读,再结合课文把它们分成三类。

豆棚绿蔓苞蕾苔葬

草坪甘蔗瀑布缝隙

谚语割谷活生生软绵绵

4.词语解释。

威力:使人敬畏的气魄和力量。

菜畦:指菜地,有土壤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

活生生:有生命力,充满生机。

5.小组合作,再次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相互检测生字、生词的认读情况,努

力将句子读得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的中心句是那一句?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围绕这一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自然段事物变化

第2自然段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

竹子、高粱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

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四、总结提高

1.按课文内容填空。

夏天的长是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地长。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高起来。

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深变大。

2.火热的夏天里,万物充满生机。尽管有时炽热的太阳会把大地烘烤得蕉头

套脑的,但夏天的雨也很热烈,一场大雨就能把暑热冲刷得干干净净。夏天就是

这样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激情的季节,在这样的季节里万物迅速生长着,唯恐辜

负了这个好时节。那从万物的成长中我们又能学到些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去仔

细品读,好好感知。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7盼

教学目标

1.会写“袖、篷”等13个字,正确读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

2.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盼”这一中心选取事例,

展开叙述的,以及将重要部分写详细的表达方式。

3.感悟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能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4.感受“我”的情感变化,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了解“我”盼的过程,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如何把心理活动写

具体、写生动的。

教学难点

通过捕捉环境描写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话等描写,来感受小主人

公情感的变化。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袖、篷”等13个字,正确读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

2.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盼”这一中心选取事例,

展开叙述的。

3.研读文本,感受“我”对新雨衣的喜爱,理解作者“盼”的原因。

教学过程

板块一以“盼”切入,交流激趣

活动1板书“盼”字,谈话切入

1.板书“盼”。

2.引言:同学们,请看这个字,念什么?(盼)“盼”是一个会意字,从目,

从分,表示眼睛黑白分明,直勾勾地看,眼巴巴地看,内心充满了渴望。每一个

“盼”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期待的愿望。

课件出示会意字。从目(像眼睛),从分(像刀剖开东西,表示分明),合起来

表示眼睛黑白分明。本义是眼珠子黑白分明。引申为看,也引申为盼望。

活动2畅谈经历,铺垫引入

1.老师看到“盼”字,脑海里就浮现出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的开头: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个“盼”字带给大家怎样的联

想呢?

课件出示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

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

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他盼望的是春天的来临,经过了一个寒冬的人们,对温暖、充满生机的

春天是多么盼望啊!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有过“盼”的经历呢?

3.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盼”的经历。

预设:盼生日、盼礼物、盼望一次旅行、盼望快快长大等。

4.童年时,我们心底总装着各种渴盼,作家铁凝小时候又有怎样的渴盼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写的一篇文章——《盼》。

活动3了解作者

1.过渡: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铁凝。

2.课件出示作者信息。

课件出示铁凝,1957年生于河北赵县,当代作家,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

家协会主席。她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擅长描写女性心理。20世纪80年代初

的作品如《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等,揭示人的心灵世界以及时代的

投影,清纯而富有诗意。80年代中期后的一批作品如《麦桔垛》《闰七月》《棉花

垛》《青草垛》等,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对女性地位的探讨,于明丽中透露

着冷峻。80年代末的长篇小说《玫瑰门》和此后的一批小说如《对面》等,侧重

对人性的揭示与批判,将写实与意识流、荒诞等手法糅合在一起,辛辣、深沉而

含蓄。她的一些散文、电影文学剧本也颇具影响。

设计意图本文的题目只有一个字,但这一个字却极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学

生通过谈论自己“盼”的经历,能回忆起当时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引起学生情感

的共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全文的学习奠定感情基调,激发了学生对

文本学习的积极性。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1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1.仔细阅读自学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课件出示(1)自由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结合语句初步理解意思,注意把

课文读通顺。

(2)本文的小主人公“盼”的是什么呢?是通过哪几件事来写“盼”的呢?

2.仔细默读课文完成自学任务。

3.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

活动2检查交流,解决字词

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课件出示袖子斗篷缩着瓦蓝衣柜喧闹甩打

嚷着酱油逗引遮盖嘴唇楼梯情况蹦出来

2.提示需要注意的字音。

“缩”和“嘴”是平舌音;“甩”和“唇”是翘舌音;“篷”“疯”“嚷”

和“蹦”是后鼻音。

3.练习写好笔画复杂的字。

课件出示嚷酱篷

要点:“嚷”右部的“口”都要写得紧凑些,“襄”的双“口”略扁,下面

三横要紧凑,不要少写一撇;“酱”上部要紧凑,“夕”字点画不出头,“酉”

长横要托住上部,不要漏写里面的横画;“篷”的竹字头要盖住下面的“逢”。

4.理解词语——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

课件出示(1)拟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窸窸窣窣)

(2)用言语、行动逗弄对方借以取乐。(逗引)

(3)状态词。形容很满。(满满当当)

(4)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理直气壮)

5.交流整理特殊结构的词语。

课件出示AABB式:窸窸窣窣安安静静满满当当瓶瓶罐罐

ABB式:凉冰冰沙啦啦厚墩墩明晃晃静悄悄甜丝丝

ABAB式:瓦蓝瓦蓝滴答滴答

6.学生提出自己在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与小组成员交流,全班汇

报。

活动3概括总结课文内容

1.指名概括课文内容,老师引导、补充并归纳。

课件出示课文记述了“我''得到新雨衣后未下雨时盼下雨,下雨时盼外出,

没法外出时盼雨停,到最终如愿在雨中穿上了新雨衣的故事。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思考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2)学生交流,整理答案。

明确课文是通过以下事例来写“盼”的:①初得雨衣,盼下雨;②下起雨来,

盼出门;③如愿穿上雨衣。

课件出示

初得雨衣,盼下雨J[下起雨来,盼出门J[如愿穿上雨衣J

设计意图概括大意,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培养学生概括课

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学生应当“在阅读中揣摩文

章的表达顺序”,因此,在此环节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把握作者的叙述脉

络,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为进一步研读文本做好铺垫。

板块三研读“盼”的缘由,感受心情

活动1研读相关段落,自主感悟“盼”的缘由及心情

1.仔细阅读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1)默读第1〜3自然段,思考:妈妈给“我”买的雨衣是什么样

子的?从哪里能看出“我”对这件雨衣的喜爱?

(2)细读句中的描写,想象画面,体会此时“我”的心情。

2.自主学习第1〜3自然段,感受“盼”的缘由及心情,写好批注。

3.与身边的同学交流收获。

活动2交流感悟“我”对这件雨衣的喜爱

1.对雨衣样子的介绍。

(1)引入:妈妈给“我”买的雨衣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课件出示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我立刻就抖开雨

衣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

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

干什么。

(2)指名读这段话。

(3)这段文字介绍了什么?(介绍了雨衣的颜色和样式,还介绍了这种样式的

好处。)最令“我”惊喜的是什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

2.“我”对雨衣的喜爱。

(1)“我”对雨衣的喜爱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课

件出示:

课件出示我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

窣窣响。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弹子吗?"我才赶忙把

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2)“我”对雨衣的喜爱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表现出来的?(动作描写)

“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说明了什么?(“我”因长时间

穿着雨衣,连衬衫都湿透了,侧面烘托了“我”对雨衣的喜爱。)

小结:这两段文字写出了雨衣的样子,以及“我”对雨衣的喜爱,为下文写

“我”对雨天的渴盼做好了铺垫。

(3)练习说话。

根据第1、2自然段的内容,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预设:因为这件新雨衣”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穿上它“管你下雨不下雨,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我”爱不释手。

活动3交流体会“我”的心情

I.研读句子,感受心情。

预设:(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课件出示句子)

⑴我享到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

思考:加点的词语表现出了“我”怎样的心情?

预设:“立刻”写出了“我”迫不及待地想打开雨衣的心情;“竟然”有出

乎意料的意思,写出了“我”看到雨衣后惊奇、高兴的心情。

(2)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

窸窣窣响。

思考:结合句中的动作描写,想象画面,体会此时“我”的心情。

预设:尽管现在没有下雨,但“我”已经等不及要试试新雨衣了。这里的动

作描写表现出了“我”试穿雨衣时开心的心情和神气的样子。

(3)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思考:读到这两个“安安静静”,你有什么感觉?你能体会到蕾蕾当时的心

情吗?

预设:有种无奈、失望的感觉。雨衣只有下雨天才能穿,可是天气一直这么

好,雨衣只能躺在盒子里睡大觉,真可惜啊!

⑷找出第1〜3自然段中一处关于“盼”的心理描写,体会“我”此时的心

情。

课件出示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

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预设:这段话中有一些担心,担心天一直晴而不下雨,就没有机会穿雨衣了;

还有些生气,觉得老天似乎故意在和自己作对,故意不让自己穿雨衣,所以才一

直不下雨。这里写出了“我”的天真和急切盼望下雨的心情。

2.引导概括总结。

示例:妈妈送给“我”一件既漂亮又实用的雨衣,“我”特别喜欢,尽管天

气炎热,“我”还是迫不及待地试穿了它,在家里神气地走来走去,直到被妈妈

训说才脱下来。于是,“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天天都是晴天,“我”盼下雨

盼得太焦急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研读“我”的心理活动,使学生感受“我”盼望下

雨,能早点儿穿上新雨衣的急切心情,可一连好多天都是晴天,又感到十分无奈,

为学生深入探究语言文字奠定了情感基础。

板块四,巩固提升

1.朗读课文,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抄写本课生字词。

板书设计

初得雨衣.盼下雨

r盼'卜起雨来♦盼出行二

如愿穿上雨衣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2.通过捕捉环境描写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来感受“我”

因新雨衣而产生的渴盼、急迫、无奈、兴奋的心情。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真童趣,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板块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活动1听写词语,复检生字

1.教师听写词语。

2.听写后课件出示词语,同桌互相批改。

课件出示斗篷情况袖子瓦蓝衣柜预报喧闹遮盖讲座

酱油逗引嘴唇楼梯

活动2回顾课文,过渡引入

1.提问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1)课文是围绕什么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2)蕾蕾太喜欢这件新雨衣了,她做了什么?

2.过渡引入:是啊,蕾蕾天天盼着下雨,因为只有下雨了她的雨衣才可以

派上用场。可是她盼啊盼啊,一连好多天都是晴天,她真失望。不过天怎么可能

老不下雨呢?这不,这一天,终于下雨了。她有机会穿上新雨衣吗?我们现在就

来看一看吧!

设计意图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有意地衔接本节课,使教学更为系统化、

承接化。课文主要内容历历在目,为本节课做好铺垫。

板块二自主研读,提取事例

活动1研读课文,自主概括

1.出示自学提示,指导自学。

课件出示(1)再次默读课文,找出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下雨盼穿新

雨衣的过程。

(2)找一找在下雨盼穿新雨衣的过程中作者又具体写了哪些事例,用简短的

词语概括。

2.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活动2反馈交流,整理事例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下雨盼穿新雨衣的过程。(第4〜19自然段)

2.整理“盼”的具体事例:找一找,在盼穿新雨衣的过程中作者又具体写

了哪些事例?试着用关键词记录。

课件出示放学下雨f借故外出f窗前看雨f雨后看景

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充分利用

思维导图,巧妙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具体事例,再借助图示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盼”的过程,产生“盼”的共情,体验作者用不同事例表达“盼”的精妙。

板块三研读重点,品味“盼”的心理

活动1聚焦重点,自主学习

1.引入:作者就是通过这一件又一件事例,充分写出了蕾蕾盼下雨的心情。

哪些语句让我们感受到她特别强烈的期盼心理呢?我们继续学习。

2.自主阅读,品读批注。

课件出示课文哪些地方的描写让你觉得特别生动地表现了“盼”的心理?

请画出有关句子,简单批注这样写的好处。

3.学生自主批注。

活动2反馈交流,引导发现

1.关注对话,品味“盼”的心理。

(1)阅读第5~14自然段,关注提示语,同桌分角色读好“我”与妈妈的对

话。

(2)引导学生说说哪些词句特别生动地表现了“我”“盼”的心理。

我嚷着奔进厨房。(“嚷”和“奔”表现了“我”急不可待的心情。)

我嘟嚷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嘟嚏”表现了“我”的

心有不甘。)

我央求着。(“央求”表现了“我”的“热切盼望”。)

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从“瞟”字可见“我”身在家

里心在窗外。)

“你没说,爸爸可说过。”这话一出口,我就脸红了。因为我没见爸爸,也

没人告诉我要炖什么肉。(“我”为穿雨衣不惜说谎。)

(3)小结:作者通过具体描述“我”的动作、神态和语言,充分展现了“盼”

的心理,让我们读着觉得特别生动形象。

(4)师生分角色读妈妈与“我”的对话,再次体会“盼”的心理。

2.关注情景交融,品味“盼”的心理。(结合学生汇报,课件出示语句。)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

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

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

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我兴奋

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风吹树动在“我”眼里如此美妙,是

因"盼"。)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

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

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连雨都好像在“逗引”,

足见“我”之"盼”。)

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

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

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雨后的场景如此美

妙,皆因“盼”。)

(1)指名朗读,读出人物不同情况下的心情。

(2)男女生对读加色与不加色的句子,说一说发现。(加色的句子直接表现了

我“盼”的心理,不加色的句子多是描写环境。)

(3)引导思辨:为什么要把环境描写得那么具体,为什么普普通通的下雨场景

在“我”的眼里如此富有诗意?

(4)小结:正是因为“我”极度盼望穿上新雨衣,所以普普通通的下雨在“我”

的眼里变得那么令人欣喜,那么富有诗意。作者这是通过情景交融的方法来表现

“盼”的心理。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力求体现自主阅读,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诵读感悟,在

读中思考,读中理解,体会思想感情。通过整理,逐步发现作者为什么要把环境

描写得那么具体,体现阅读发现的快乐,习得具体的写作方法。

板块四再读课文,聚焦心理活动

活动1梳理心情的变化,体会描写的生动

1.找一找:在“盼”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课文哪些地方

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

2.围绕心情变化的句子交流总结“我”的心情变化。

课件出示欣喜一失望一无奈f惊喜

3.说一说:课文中哪些地方的心理活动写得最生动?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预设:

(1)“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写出了有新雨衣

但是没有机会穿的失望、沮丧。)

(2)“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生活中,你喜欢被雨点儿

打在头上吗?作者为什么认为这是世界上最美的事?(突出了“我”盼到下雨后

的兴奋和激动。)

(3)盼啊盼,终于盼来了雨,为什么“我”却又盼着雨“停”呢?从这个看似

矛盾的地方,你能体会到什么?(不能外出的失望、无奈;第二天能够穿上雨衣的

渴望。)

(4)雨点儿是真的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吗?你感受到了什么?(愿望

成真后的激动与欣喜。)

活动2总结写法,尝试运用

1.议一议:作者是如何进行心理描写的?

2.总结要点。

课件出示(1)用“想”和“心想”等词直接来点明这是心理活动。

(2)用反映心理变化的词语来代替,例如句子中的“担心”“我还以

为”“觉得”等。

3.试一试:作者用心理活动描写直接写出了“盼”的过程中“我”的情感

变化。你能试着用这种方法写一写你在成绩揭晓的过程中的紧张心理吗?

课件出示期末考试终于结束了,语文老师正准备发批好的试卷。我紧张得

要命...

提示:(1)把“紧张得要命”具体化,可以根据“老师发试卷时的行走路线、

拿到试卷同学的表情、老师对某些同学说的话、联想起爸妈的期待”四个不同方

面,来表现自己的内心紧张。(2)可以用上直接点明或间接替代的词语来描述心理

活动。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段进行品读,引导学生在读中获得感悟,深刻地感知

文本,体会小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在总结归纳出表达方法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尝试片段写作,进而提高学生整体的写作能力。

板块五回顾全文,发现写法

1.学生朗读结尾,体会“我”的兴奋与喜悦。

2.引导思辨:“我”在反反复复的期盼中,终于穿上了新雨衣。回顾课文

的三部分,你发现哪部分写得最具体?你觉得这样写好吗?说一说理由。

预设:课文采用了围绕中心意思,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写法。课文围绕“盼”

依次写了得到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三个事例,“盼穿雨衣”事例中的几个

“小事件”—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雨后看景,特别能体现课文的

中心意思,因此写得详细、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总结回顾,引导学生发现作

者表达中心的方法,习得具体表现中心的方法。

板书设计

得到雨衣

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盼盼穿雨衣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雨后看景

穿上雨衣

习作例文

教学目标:

1.能了解习作例文是怎么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3.写作时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重点难点:

1.结合习作例文,学习围绕中心安排材料的方法。

2.将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与“习作例文与习作”结合起来学

习。

课时安排:2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以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弓I出本次习作内容。

导语:在上课之前,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

去向一位大师请教作文的诀窍。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

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那个读书人对着蜘蛛网

呆看了整整三天,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

意,中举成名。事后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

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这

个故事啊,就是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围绕一定的中心意思来写。今天,我们

就把理论付诸实践,本次习作训练的主题就是“围绕中心意思写”。(板书:围

绕中心意思写。)二、反馈练习,交流互评

1.复习交流《夏天里的成长》和《盼》。

预设:在本单元的“交流平台”中,学生已经结合课文交流了主要的写法,

此时可提问那些基础稍差的学生,对反复交流过的内容,学生应该都能简单地概

括出来。

明确:围绕中心意思,可以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把重要的部

分写具体。

2.反馈“初试身手”的选材练习,展示学生的选材,学生互评。

预设:在“初试身手”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展示过相关选材,但因时间有限,

展示的材料也有限。而且通过学习,学生或许会对自己的选材做出调整。此时可

再请几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选材,注意每个题目都要涉及,在黑板上做好板书、

标注。在后面的学习中可再运用这些题目和材料。

三、例文引路,学习写法

1.学习写法: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1)阅读、交流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说说作者围绕爸爸爱订计划这个

中心意思写了哪些事例,其中哪一个事例写得最具体。

明确:作者把爸爸给“我”订暑期计划的事例写得最具体。

(2)学生自由读“订暑假计划”段落,思考:作者为什么把这部分写具体?

(3)学生汇报,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明确:爸爸在各个方面都喜欢做计划,却格外重视“我”的暑假计划,这是

为什么呢?一是这与“我”息息相关,爸爸特别关心“我”;二是暑假生活很长,

爸爸认为这值得做计划;三是这样的计划容易产生戏剧效果——哪个孩子不愿意

暑假轻松度过啊,可遇到个这么爱订计划的爸爸就“倒霉”了。所以作者把这件

事写得格外详细。

(4)学生拿出自己在“初试身手”中完成的选材练习,选择需要详写的部

分做上标示,并交流汇报。

2.学习写法:其他部分简单写。

(1)学生思考:有了一个具体描写的事例,其他的事例怎么写呢?

(2)学生默读《爸爸的计划》前两个自然段,特别要留意例文旁边的批注。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机引导。

教师小结:一篇文章中,若事事具体,则会显得没有重点,所以一定要注意

详略得当。简单写也是有技巧的,可以罗列式,也可以用一两句简单交代。比如

第1自然段就用了罗列式,罗列了家人的各种计划;第2自然段则用几句话写了

两个比较典型的小事例,让人印象深刻。

3.学习写法:从不同方面去写。

(1)学生阅读习作例文《小站》,留意旁批,思考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明确:这篇文章没有明显的中心句,但联系课题,再结合具体的描写,我们

能发现全文是围绕“小”字展开的。作者观察仔细,抓住了小站的特点,从不同

的角度突出了一个“小”字,表明了车站虽小,却小中见大,从细微处给旅客带

来了温暖的春意。

(2)同桌交流: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站的“小”的?

(3)学生汇报,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明确:文章写了小站的规模小:“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一间红瓦灰墙

的小屋”“几根木栅栏”“三五个人影”。还写了小站上的布置精而小:“小小的喷

水池”“小小的假山”“小树”“小宝塔”。

(4)学生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最后两个自然段没有写小站的“小二

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中两次提到喷泉和杏花,与前文相呼应。活泼的喷泉

是工作人员精心设计的,这么一个小小的站台,没有几辆车进站,为何还要花费

心思修筑喷泉呢?几树灿烂的杏花是工作人员精心栽培的——在到处是山崖和

巨石的北方山区培育几株杏树要付出多少心血啊!这些都是为了衬托小站工作人

员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他们想给旅客们带来温馨、美好的感觉。喷泉和杏花是小

站工作人员精神面貌的写照。

教师小结:与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的写法相比,从不同方面去写难

度稍大点,这需要大家有更强的全局把控能力,而且选择的几个方面都要适宜。

其实我们以前学过的许多文章都采用了这样的写法,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1

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述,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第2

自然段是分述,从海面、海底、海滩和岛上四方面描述,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

丽富饶。《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则从春、夏、秋、冬四个方面围绕“小兴

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这个中心意思来写。这种写法比较适合写散文

体裁的作文。四、动笔写作,交流分享

1.读清习作要求,巧妙联结,开阔思路。

(1)要求学生把"初试身手”中的一些题目浓缩成一个字,这个字既是题

目,也是中心。

示例:好斗的公鸡(勇、傲)都是淘气惹的祸(悔)闲不住的奶奶(忙)

忙碌的早晨(忙)欢声笑语满校园(乐)那些温暖的时光(暖)

(2)玩词语游戏:默契大比拼。

教师准备:纸盒,上面写有字的纸团。(字不要过难,参考课本上给出的汉

字。)

游戏规则:两名同学一组。一名同学从盒子中抽出一个字,根据这个字想出

一个成语,另一名同学则根据成语说出那个字是什么,与该字意思相近也算对。

在规定时间内猜对字数最多的那组获胜。

示例:生1抽中“乐”,说成语:笑逐颜开。生2猜字:乐。

生1抽中“忙二说成语:焦头烂额。生2猜字:忙。

(3)游戏结束,结合课本中给出的汉字,思考:看到这些字,你想到了什

么?任选一个汉字拟一个提纲,安排材料。

预设:如果学生想使用自己在“初试身手”中所写的材料也行,可以将其概

括为一个汉字,再仔细读一读,完善材料。不过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另外一个汉

字来进行选材的训练。

(4)以某个汉字为例,分别展示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和选择不同的事

例该如何写,让学生了解到同一个题目有两种不同的写法。

示例:①围绕“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可这样安排材料:选择生活中令你感到温暖的几件事(可体现亲情或友情)

来写,做到详略得当,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其他部分略写。

②围绕“暖”从不同的方面来写。

可先思考:“暖”是什么?它可能是冬日里的火炉,可能是一句关怀的话,

可能是一个鼓励的微笑,可能是一种善良的品质,可能是无私的亲情,可能是融

洽的友情……

安排材料:选择你认为比较重要且有话可说的几个方面,也可以先列出提纲,

再确定最终的方面。

2.明确要求,完成初稿。

请你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字作为题目,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

从不同的方面写一篇习作。可以是课本上给出的字,也可以是其他字,还可以自

拟题目。可以用“初试身手”中的材料,也可以写其他内容。

3.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五、点评习作,修改誉写

1.投影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重点:(1)中心意思是否明确;(2)是否围绕中心意思来安排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