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词语释义+成语助记+经典文言+故事巧练+高考实例(为、焉、也)十、为wéiwèi【词语释义】【本义】古代的人们驱赶大象帮助劳作——劳作、制作、做。【成语举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得已而为之——见义勇为——胡作非为【成语例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经典文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彭端淑《为学》)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引申义】1、运用智力管理国家也是一种劳作——治理(国家)【成语例释】各自为政:为政:管理政事,泛指行事。各自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经典文言】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苏洵《六国论》)2、运用大象等畜力可以做人力无法做到的重任——动词,可译为“充当、担任、作为、成为”【成语举例】并为一谈——转危为安——反客为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成语例释】不足为训: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化险为夷:险,险阻;夷,平坦。化危险为平安。比喻转危为安。【经典文言】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注意:为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经典文言】①斩木为(充当)兵,揭竿为旗。(《过秦论》)②然后以六合为(作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③卒相与欢,为(成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冰,水为(形成)之,而寒于水。(《劝学》)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3、只有勤奋劳作的人才有——作为、作用【成语例释】大有作为:作为:做出成绩。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作一番贡献。【经典文言】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4、大家都认为勤奋的人才能有作为——认为、是、算作【成语举例】互为表里——互为因果——何足为奇——不以为奇——不以为然【成语例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经典文言】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1)判断词,是。【经典文言】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2)以为,认为。【经典文言】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③窃为大王不取也!(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④孰为汝多知乎?(《列子·汤问》)【假借义】1、用作介词,表示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经典文言】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2、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用于句子末尾译为“呢”【经典文言】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④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班固《汉书-霍去病传》)⑤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3、用作介词,介引对象、原因、目的等语义成分(以下义项读音为wei)。①引进对象,可以翻译为“替”“给”。【成语例释】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鱼赶到深水里去,把鸟儿感到丛林里去。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自己的人们投到别的国家去。父为子隐: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经典文言】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司马迁《史记·鸿门宴》)⑤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⑥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⑦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⑧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译为:这个人给桃花源的人详细地说出所听说的事情)⑨秦王为赵王击缶⑩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②引进目的,可以翻译为“为了”。【成语例释】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经典文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③引进原因,可以翻译为“因为”。【成语例释】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经典文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④引进方位或方向,可以翻译为“向”“对”。【经典文言】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为之奈何?(《鸿门宴》)——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⑤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当”等。【经典文言】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②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故事巧练】“天行有常,不为(1)尧存,不为(2)桀亡。”此为(3)至理,当为(4)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5)巫所惑。巫者,以诡为(6)业,其所为(7)皆为(8)利也。故为(9)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为(10)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11)?解析:(1)(2)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因为”。(3)非虚词用法,动词,是。(4)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对”。(5)介词,与“所”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相当于“被”。(6)(7)动词,作为,做。(8)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为了”。(9)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相当于“当”、“等到”。(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相当于“给”、“替”。(11)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译文:“上天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圣君尧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暴君桀就灭亡了。”这是真理,应当对世人说说它,千万不要让他们被巫师迷惑。巫师,拿骗人当职业,他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利益。所以当他来到的时候,就用这个道理斥责他,揭露他的用心。替社会清除坏的风气习俗,(这是)我们的分内之事,为何推辞拒绝呢?【高考实例】(1)(2019·全国卷Ⅰ)吴廷尉为河南守为:动词,担任(2)(2019·全国卷Ⅰ)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为:动词,“是”,表判断(3)(2019·全国卷Ⅰ)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为:介词,译为“给,替”(4)(2019·全国卷Ⅰ)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以为:复音词,认为(5)(2019·全国卷Ⅰ)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动词,写作(6)(2019·全国卷Ⅱ)于是以鞅为大良造为:动词,担任(7)(2019·天津高考)先王之时,以学为政,学者政之出,政者学之施为:动词,当作(8)(2019·天津高考)使政之与学复而为一为:动词,成为(9)(2019·江苏高考)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书为?”为:语气助词,读wéi,用在句末,常与“何”“奚”等相配合,表疑问或反诘(10)(2018·全国卷Ⅰ)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为:动词,“是”,表判断(11)(2018·全国卷Ⅰ)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为:动词,担任(12)(2018·全国卷Ⅰ)帝以芝(人名)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为:介词,译为“给,替”(13)(2018·全国卷Ⅱ)县多奸猾,积为人患为:动词,成为(14)(2018·全国卷Ⅲ)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为:介词,读音wéi,译为“被”,表示被动焉【词语释义】【本义】像一种鸟儿的形状——焉鸟,产于江淮。【假借义】1.代词,相当于“之”。【成语例释】①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②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经典文言】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④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代词,表示疑问,可以翻译为“哪里”“什么”“怎么”。【成语例释】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经典文言】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译为:哪里,怎么④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愚公移山》)⑤食其禄,焉避其难?(陈寿《三国志·魏书·王修传》)3.兼词。(1)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或“之”的含义,相当于“于是”或“于之”“于此”、“于彼”。【成语例释】习焉不察:习:习惯;焉:兼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经典文言】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④微波入焉⑤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经典文言】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4.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陈述。句末语气词,译为了,啊,呢。【经典文言】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愚公移山》)⑤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经典文言】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5.助词,做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地”。【经典文言】①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②(杜牧《阿房宫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问。(苏轼《赤壁赋》)③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6.助词,表示疑问,用于句末,相当于“乎”。【经典文言】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故事巧练】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1),狭狭焉(2),未料有伏焉(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5),骄而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万军于之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8),则必无颜世上矣。解析:(1)(2)形容词词尾,约同于“然”,相当于“……的样子”。(3)兼词,相当于“于彼”,在那里。(4)句中语气助词,表示停顿。(5)语气助词,不译。(6)疑问代词,怎么,哪里。(7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8)代词,相当于“之”,他们。译文:秦军路过崤山,看到那里山势陡峭狭窄,没有料到晋国在那里设有埋伏,将士们虽然全力拼搏,无奈进退两难,不久,差不多都战死了,所以导致大败。对这件事我很有感慨,如此骄傲轻敌,怎么能不打败仗?(即使)千军万马对他们又有什么益处呢?就因为他们骄傲,斥责他们,他们一定没脸在世上活着了。【高考实例】(1)(2019·全国卷Ⅰ)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焉:代词,作动词宾语,相当于“之”,他(2)(2019·江苏高考)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焉:句末助词,表示陈述语气,可不译(3)(2018·全国卷Ⅰ)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焉:代词,作动词宾语,相当于“之”,他(4)(2018·全国卷Ⅱ)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焉:句末助词,表示陈述语气,可不译(5)(2017·天津高考)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焉:兼词,兼有介词和代词的功能,相当于“于+之”(6)(2017·江苏高考)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焉:助词,表示陈述语气,了、啊也【词语释义】1.句末语气词,表示多种语气。①表示判断或肯定。【成语例释】①来而不往非礼也: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②空空如也: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1)表示判断语气。【经典文言】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②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单独使用或与“何”连用。【经典文言】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④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⑤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③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或“呀”。【成语例释】何其毒也:也,文言助语,置于词尾,与“何”相配合,构成感叹语气。多么狠毒呀!【经典文言】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④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孟子·庄暴见孟子》)④用在句末,表示祈使的语气,可译为“啊”。【经典文言】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③毋从俱死也!(司马迁《史记·鸿门宴》)⑤表示已然,即某种动作已经发生,相当于“了”。【经典文言】如此,则民顺治而国安也。(《礼记》)2.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停顿,以引起下文。【成语例释】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经典文言】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固定词组】【……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吗”【经典文言】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腔镜技术简介》课件
- 四下营养午餐教学设计及评课
- 新质生产力造纸
- 新质生产力与物流
- 韦格纳肉芽肿性巩膜炎的临床护理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思维导图课件
- 2025年家装工程合同范本
- 沈阳英语三年级试卷及答案
- 山东聊城中考试卷及答案
- 2025果园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2030中国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 2025年数据安全法及个人信息保护法培训试题
- 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高三下学期第27届联考(一模)数学试题
- (高清版)DB12∕T 934-2020 公路工程资料管理技术规程
- 《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5-2027年)实施方案》培训
- SYB创业培训全案例解析成功创业之道
- 面部筋膜培训课件
- 粉尘(铝粉)爆炸预防措施安全培训
- 乡镇保密法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二单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