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单元名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科目名称七年级历史课型单元新授课课时5单元概述本单元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它上承东汉末年,因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政治统治腐朽,天下大乱。从而出现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西晋在此基础上统一全国,但统一的局面仅仅维持了30多年。此后,东晋南朝与十六国北朝对峙的局面形成。下启隋朝,为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政治上多个政权并立,战乱不断,因此人口迁徙,从而推动了民族交融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时,科技文化得到了发展,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创新。背景分析(设计依据)课程标准解读本单元的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2.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据课标得知,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1.通过自主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基本历史史实,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2.通过自主构建思维导图,理清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江南地区开发、民族交融、科技与文化成就等基本史实,并理清事件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3.通过史论结合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影响,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4.通过史论结合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影响,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5.通过表格梳理科技文化成就,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突出优势,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大概念是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通过此概念设计了大任务探乱世纷争,析发展大势。并根据这个大任务把教材整合为四个子任务,分别是子任务一图史结合,识时代印象;子任务二析乱世纷争,探时代特征;子任务三评历史英雄,辨英雄时势;子任务四重构思维导图,论统一是历史趋势。先通过示意图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然后再处理人口迁徙、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江南地区开发、科技文化成就等内容。在处理时,需要打破课与课的内容。通过处理政治、经济、民族、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理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2024年新教材对比旧教材,无论是单元导读、课前导言、子目、图片、相关史料,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老师在处理时,要格外留意这些变化。教材变化:见PPT学情分析已知:学生在生活中接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实物比较多,比如《三国演义》、马扎、奶茶、羊肉串、圆周率等,可以很好的引入到课堂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未知:但是学生只是知道这些内容,并不了解这些内容所反映的历史。解决策略:通过提供大量的文字、地图、图片、视频、实物等史料,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史料所反映的历史,并且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本单元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诸葛亮与周瑜谁的年纪大;《三国演义》与真是的三国是一样的吗?在地图中标注出人口迁徙的方向;江南地区开发与南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圆周率是怎么得出来,其后100位是多少。要想让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需要让学生先充分预习课本,明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再结合自己日常生活接触到的内容进行思考,明确自己的疑问,或者哪一个历史概念不懂,从而提出相对高质量的问题。资源已有的:《三国演义》中相关人物、祖冲之与圆周率、贾思勰、洛阳龙门石窟等;关键的:三足鼎立、西晋统一与少数民族内迁、八王之乱、淝水之战;必须的: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的汉化措施、《兰亭集序》;学习目标制定素养要求单元目标1.研读文本,绘制政权更迭示意图,构建思维导图,说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基本特征。2.借助图片及相关史料,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科技文化等多角度探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3.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变化,谈一谈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认识。课时目标大概念子概念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政权更迭、人口迁徙1.研读文本,绘制政权更迭示意图,构建思维导图,说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1.研读文本,梳理政权演变的过程,说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事件。2.借助史料,多角度建构思维导图,解读人口迁徙与民族交融、经济发展的关系。3.结合史实,谈一谈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的认识。4.通过列表,说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江南地区开发2.借助史料,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科技文化等角度探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1.根据相关史料,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并总结其影响。2.结合图文史料,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加强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3.通过多角度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梳理,总结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说出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产生的作用。孕育统一、民族交融3.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变化,谈一谈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认识。1.结合文本,重构思维导图,说出魏晋南北朝民族交融的方式与特点。2.完成单元过关,总结江南地区开发和民族交融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产生的影响。3.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对比春秋战国发展史实,多角度论证统一是历史的发展趋势。单元评价任务设计核心任务与子任务大情境大任务子任务《三国演义》中历史人物探乱世纷争析发展大势任务一:图史结合,识时代印象任务二:析乱世纷争,探时代特征任务三:评历史英雄,辨英雄时势任务四:重构思维导图,论统一是历史趋势设计研制评价量规评价任务评价标准/量规(分等级)评价实施自评师评1说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与区域开发、民族交融、科技与艺术成就的相关史实,结合图片、地图构建思维导图。1.能够通过示意图梳理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理清政权更替。2.自主构建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理清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江南地区开发、民族交融、科技与文化成就等基本史实,理清事件之间的关系。2结合材料,探究江南地区开发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与影响,初步感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1.史论结合,明确江南地区开发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影响。2.通过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角度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梳理,总结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3.学会评价历史人物,明确历史人物与时势的关系。1.结合所学与提供的史料,全面客观评价曹操,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2.明确历史人物与历史时势之间的关系。4.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趋势,论证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史实,对比春秋战国的历史,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明确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2.史论结合,通过小论文论证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单元教学活动(内容+实施)单元课时安排课时目标课时内容核心素养课时1.研读文本,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事件,完成政权更迭拼图,理清政权演变的过程。2.通过阅读相关史料,从经济、民族交融的角度建构思维导图,解读人口迁徙与民族交融、经济发展的关系,初识时代特征。3.结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谈一谈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的认识。4.通过列表,说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活动一:时空拼图,理政权更迭活动二:图史结合,绘思维导图活动三:图史结合,初识民族交融活动四:列表格归纳科技文化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1.根据相关史料,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并总结其影响。2.结合图文史料,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加强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3.通过多角度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梳理,总结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说出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产生的用。活动五:乱世纷争下的江南开发活动六:乱世纷争下的民族交融活动七:多角度探寻时代特征史料实证、历史解释11.搜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人物的信息,说出历史人物的主要生平事迹。2.研读史料并借史料,任选一个历史人物,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3.结合时代背景与历史人物生平事迹,辨析“时势与英雄”的关系。活动八:评历史英雄活动九:辨析“时势与英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11.结合文本,重构思维导图,说出魏晋南北朝民族交融的方式与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春秋战国发展史实,多角度论证统一是历史的发展趋势。3.完成单元过关,及时纠错并反思。活动十:单元重构活动十一:单元拓展活动十二:单元过关及反思与收获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1单元活动设计学习阶段学习任务学习过程活动学习领导力提升整体感知2学时图史结合,识时代印象1.自主研读课本,标注出重点,梳理出课题、子目、正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完成活动一中的问题引导。2.观察政权形势分布图及其演变过程,完成政权更迭拼图,并在地图中标注出政权位置和人口迁徙的方向。3.从区域开发、民族关系、民族交融视角梳理本单元的史实,画出思维导图。4.将民族交融的图片进行分类,了解民族交融的角度与史实。5.完成科技文化表格。6.把预习中的疑问写在我的疑问区,并完成自我评价。1.高效科研小组成员:检查全班教材预习勾画情况,并搜集全班成员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2.学习小组长把控好组员的学习进度,分时段调研每位同学的课本阅读、学程完成进度。3.每位同学记录好存在的疑惑,及时反馈给高效科研小组。探究建构1学时析乱世纷争,探时代特征1.研读并勾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总结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影响。2.借助史料,史论结合,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角度解读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影响。1.高效科研小组成员及时反馈整体感知环节产生的疑问。2.小组长做好A、B1、B2、C的分工协作,小组长整体协调组织,加强协作,在合作探究过程中A帮C,B1帮B2。3.小组依据评价量规做好组内评价。应用迁移1学时评历史英雄,辨英雄时势1.结合史料,搜集历史人物的相关史料。2.选一个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写历史评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3.组内讨论交流,班内展示,史论结合,辨析时势与英雄的关系。1.小组长组织组员搜集资料,提炼关键信息,完成人物评论。2.高效科研小组汇总疑难,在课堂内互助解决。选出优秀作品进行汇总,展示交流。重构拓展1学时重构思维导图,论统一是历史趋势1.以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为核心,对单元内容进行重构。2.史论结合,说明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3.限时过关,教师评价。4.依据评价量规进行自我评价。1.自主完成思维导图的重构和史实记忆的自我检测,找出学习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2.完成单元过关题目,小组讨论,注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总结3.高效学习小组长带领全过程锁死目标,总结提升。课时活动设计第1、2课时整体感知【学习目标】1.研读文本,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事件,完成政权更迭拼图,理清政权演变的过程。2.通过阅读相关史料,从经济、民族交融的角度建构思维导图,解读人口迁徙与民族交融、经济发展的关系,初识时代特征。3.结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谈一谈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的认识。4.通过列表,说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课堂导入《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名著,其中有不少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人物的演绎,千里走单骑的关公,据水断桥的张飞。大家熟悉的历史故事更是数不胜数,比如“桃园结义”、“草船借箭”、“空城计”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真和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一样吗?本单元让我们走进这一时期,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动荡纷争的时代,并写出自己对这一时代的认识。一、离乱与动荡: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师: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随后西晋虽统一了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的局面。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本单元,理清政权更替情况,完成学程学习活动一。学习活动一:时空拼图,理政权更迭设计意图:结合教师的讲解,能了解识记政权更迭的相关史实。通过课本内容和地图资料,能够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建立和灭亡的基本线索,建构知识框架,掌握识读辨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方法,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时空观念)把下面的政权按照时间顺序排序,并在下面空白处完成拼图,把相应的战役放到相应的时期内,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情况,并能说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5个大事件及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具体要求:1.请先根据要求独立完成本任务。2.独立完成后小组内部讨论,解决疑问。3.组织语言,准备发言。学生展示其成果。师:《三国演义》开篇说:“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认为这句话正确么?试用东汉到隋朝的历史史实来说明。生:东汉政权遭到黄巾起义的打击而名存实亡,北方各地军事集团为争夺地盘长期混战。曹操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采取了有效措施,逐渐强大起来。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为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局面逐渐形成。三国后期各地遭受战乱之苦。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北方各族内迁后,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很多政权,北方陷入割据政权混战的“十六国”时期。氐人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一度统一了北方。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局面。439年,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了北方,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北方的社会经济也得到恢复和发展。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师:有人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你同意这一观点么?生:同意,三国鼎立、西晋、十六国、东晋、北朝、南朝、隋朝的相关史实体现了由分裂到统一,由局部统一到全国统一的趋势,所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师:你认为哪些因素有助于隋朝的统一?生:北方各民族的交融、江南经济的发展、人民渴望统一(学生有可能答不出,师直接利用其进行过渡)过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显著进步,都为隋朝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奠定了基础。评价要素评价等级及标准ABC内容要求能够通过时空拼图,准确、完整的根据时间顺序梳理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并大方、清晰的说出5个重大历史事件及影响能够根据时间顺序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不能清晰的说出重大历史事件及影响。不能理清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不能说出重大历史事件提取信息阅读无障碍、朝代更替明了、能够找到重大事件阅读有一定障碍,能找到部分历史事件阅读障碍较多,历史事件提取不出答案总结排序准确、语言表达条理清晰排序正确,语言表达不全面、清晰排序不正确,语言表达不清楚合作讨论能够参与小组讨论,积极发言、质疑、解疑。能够倾听他人发言内容并做适当补充。不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发展与趋同:北方民族交融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师:这一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北方民族交融、江南地区开发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北方各族的内迁(P100)、江南地区的开发(P104、105)、北魏孝文帝改革(P109)、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P110),完成学程中的学习活动二。学习活动二:图史结合,绘思维导图设计意图:明确这一时期人口迁徙的方向,理清事件间关系,概括出其基本特征。(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活动提示:(1)用箭头在图中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并标注出相应名称。(2)研读文本,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科技文化等角度构建思维导图,理清事件之间的关系,解读人口迁徙与民族交融、经济发展的关系。(3)用关键词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学生展示成果:师: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各族不断内迁。西晋末年出现了我国人口迁徙的高潮。请同学们观察《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并分析材料,说说北方游牧民族为什么要“搬家”?造成了什么影响?材料:魏晋时期的大动乱造成中原地区的极度衰弱空虚,为少数民族内迁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原的凋敝使封建统治者有必要招引边境少数民族入塞充当劳动力。他们大量沦为世家豪门的佃客。“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生:①魏晋时期战乱不断,社会动荡;②中原人口大量减少,促使统治者招引边境少数民族补充劳动力。师:魏晋以来,内迁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交往、交流频繁。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族的大交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0完成学程学习活动三。评价要素评价等级及标准ABC内容要求能够准确标出并说出人口迁徙的情况,清晰条理构建思维导图,理清人口迁徙、江南地区开发和民族大交融之间的关系。能够画出和说出人口迁徙的情况,构建的思维导图不条理,无法很好的理清事件之间的关系。不能标注和说明人口迁徙的情况,不能构建和说出事件之间的联系。提取信息阅读无障碍、找到关键词句、整理之间的关系阅读有一定障碍,能找到部分关键信息。阅读障碍较多,关键信息找不出答案总结标注准确,思维导图构建条理,语言表达清晰明确标注准确,思维导图有些混乱,语言表达不够明了。标注不正确,思维导图构建不出,语言表述不清楚。合作讨论能够参与小组讨论,积极发言、质疑、解疑。能够倾听他人发言内容并做适当补充。不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学习活动三:图史结合,初识民族交融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从而得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这一结论。(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也在不断变化,民族交融体现在很多方面,请根据以下类型,把图片序号进行分类。生展示答案:生产方式的交融:4、8衣食用等生活方式的交融:2、5、9文化艺术方面的交融:1、3、6政治制度方面的交融:7师: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过程中,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哪些?影响是什么?民族交融的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交融、华夏认同的趋势加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师:民族交融现象是否仅局限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存在民族交融的现象吗?请结合课本内容及补充材料回答。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蜀、吴两国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治理,东晋南朝时期,许多山区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师:促进南方民族交融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北民南迁,中原百姓、士族因避乱而渡江南迁。他们流寓江南,在异地他乡重建家园,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使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进而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师:这一历史时期的科技文化取得了哪些成就呢?自主阅读课本的113118页,结合老师所给的下表学习,正确归类。评价要素评价等级及标准ABC内容要求能够将图片准确的进行分类,并根据要求写在对应的位置。能够将图片进行分类,根据要求写在对应的位置。不能将图片进行分类,根据要求写在对应的位置。提取信息阅读无障碍,有效提取关键词或语句。阅读有一定障碍,能找到部分关键信息。阅读障碍较多,关键句定位不清。答案总结分类准确,对应位置正确。分类准确,对应位置不正确。分类不准确,对应位置不正确活动四:利用表格,成就归类。(见PPT)学生展示,老师评价。师:从表格及所学来看,我们不难看出,这一历史时期的科技文化既继承了秦汉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外来艺术的特点,所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呢?生答:继承和创新。评价要素评价等级及标准ABC内容要求能够将成就准确的进行分类,并根据要求写在对应的位置。能够将成就进行分类,根据要求写在对应的位置不能将成就进行分类,且根据要求写在对应的位置。提取信息阅读无障碍,有效提取关键词或语句。阅读有一定障碍,能找到部分关键信息。阅读障碍较多,关键句定位不清。答案总结分类准确,对应位置正确。分类准确,对应位置不正确。分类不准确,对应位置不正确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简单的学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交往和科技文化,下节课我们深度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民族交融、时代特征。第3课时探究构建【学习目标】1.根据相关史料,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并总结其影响。2.结合图文史料,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加强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3.通过多角度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梳理,总结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导入:上节课我们讲到人口的迁徙促进了民族交融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那么江南地区在这一时期经济面貌是怎样的呢?我们通过对比来感受江南的变化。一、乱世纷争下的江南开发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司马迁《史记》材料二: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沈约《宋书》师提问:结合课本内容和补充材料,说出秦汉与南朝时期江南的经济面貌有何不同?生:①《史记》成书于西汉,江南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产力水平落后,商业不发达,人民生活不富足;②《宋书》描述的是魏晋时期的南朝,此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师问:为什么江南地区会在东晋南朝时出现如此大的变化?请同学们结合学习活动五来回答此问题。具体要求:1.独立阅读材料,根据问题勾画材料关键词或句。2.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得出答案。3.小组讨论,补充完善答案。学习活动五:图史结合,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影响。设计意图:图史结合,多方面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史料实证)材料一人口迁徙示意图材料二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到梁代,(姑孰)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摘自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材料三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鄠、杜(指北方)之间,不能比也。...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在社会大分裂、大动乱的时代背景下,为什么江南地区还能“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对我国经济格局的变化产生什么影响?生:1.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热,土地肥沃,适合发展农业。2.为躲避北方战乱的人民逃到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3.江南地区的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4.统治者的重视,政策支持。影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师总结和过渡: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为隋唐统一奠定经济基础。而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为隋唐统一奠定精神文化基础。评价要素评价等级及标准ABC内容要求能够根据材料准确分析出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原因全面具体。能够根据材料概括江南地区的开发。不能根据材料概括江南地区的开发。提取信息阅读无障碍、找到关键词句、整理之间的关系阅读有一定障碍,能找到部分关键信息。阅读障碍较多,关键信息找不出答案总结语言精炼,条理清晰,史论结合较为简洁、条理得不出有效结论合作讨论能够参与小组讨论,积极发言、质疑、解疑。能够倾听他人发言内容并做适当补充。不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二、乱世纷争下的民族交融民族交融最重要的表现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我们以此为例归纳这一时期出现民族大交融的原因及对中华民族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请阅读学程学习活动六,完成其问题。学习活动六:图史结合,析民族交融的原因、作用。设计意图:图史结合,理解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回扣时代大背景和历史发展趋势。(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唯物史观)材料一穿汉服的北魏陶俑云冈石窟材料二孝文帝的这些改革,尽管北齐、北周出现过反复,但整体来说,加速了北方民族交融,为汉人出身又具有胡汉双方人脉基础的关陇贵族杨坚,建立以汉族为主的隋王朝,奠定了基础。——张国刚《为什么孝文帝改革是隋文帝统一的关键》材料三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等民族融入了汉族之中。正由于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今天汉族能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离不开鲜卑等民族的贡献。——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材料四魏晋以来,入居中原的少数民族上层已具有相当高的汉文化修养。内迁较早的匈奴贵族如刘渊、刘宣等莫不综览经史、著诗文、工书草。北魏孝文帝亲政后重用儒士进行政治改革,实施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政策,促使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同汉族大致趋同。这一时期,胡服在中原流行,推动中国传统服饰由“上衣下裳制”向“上衣下裤制”转变。另外,以肉食、奶酪、茶酥、胡饼为特征的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也为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增添了新内容。著名的《敕勒歌》和《木兰诗》作为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碰撞的产物,可谓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北方民族的乐器、百戏杂伎以及绘画、雕塑、书法等也都为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新鲜血液。—摘编自陈琳国、侯旭东《中国大通史·魏晋南北朝下》概括材料一到四并结合所学,归纳这一时期出现民族大交融的原因并简述对中华民族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生:原因:五胡内迁、改革汉化、交错杂居。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评价要素评价等级及标准ABC内容要求能够根据材料,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全面归纳这一时期出现民族大交融的原因。能够归纳这一时期出现民族大交融的原因。不能归纳这一时期出现民族大交融的原因。提取信息阅读无障碍、找到关键词句、整理之间的关系阅读有一定障碍,能找到部分关键信息。阅读障碍较多,关键信息找不出答案总结语言精炼,条理清晰,史论结合较为简洁、条理得不出有效结论合作讨论能够参与小组讨论,积极发言、质疑、解疑。能够倾听他人发言内容并做适当补充。不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三、多角度解读时代特征通过本阶段的学习,你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是一个令人绝望的“黑暗时代”吗?从政治、经济、民族、科技文化等角度解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明确时代特征。学习活动七:多角度析时代特征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多角度分析并概括,突出重难点。生:1.政治:政权分立,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2.经济:江南地区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3.民族: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4.科技文化:文学、数学、天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继承并创新。5.社会阶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阶层分明,士族、庶族、奴隶等各个阶层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门阀制度在这一时期十分明显。师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迁徙和大交融,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也给汉族的社会经济注入新鲜血液。同时,民族交融使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有了加强,使统治者赖以割据的重要依据也逐渐消失。因而,为统一的王朝再创提供了必要条件。评价要素评价等级及标准ABC内容要求能够根据所学,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角度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明确时代特征能够根据所学,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不能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提取信息阅读无障碍、找到关键词句、整理之间的关系阅读有一定障碍,能找到部分关键信息。阅读障碍较多,关键信息找不出答案总结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突出重点,表述清晰较为简洁、条理,表达可以。得不出有效结论合作讨论能够参与小组讨论,积极发言、质疑、解疑。能够倾听他人发言内容并做适当补充。不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课堂小结:第4课时应用迁移一、学习目标1.搜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人物的信息,说出历史人物的主要生平事迹。2.研读史料,任选一个历史人物,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3.结合时代背景与历史人物生平事迹,辨析“时势与英雄”的关系。二、教学过程导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所谓“时势造就英雄”,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他们都有什么样的作为?又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一时代,去感受“英雄”的事迹,写出自己的历史评论。学习活动八:评历史英雄。设计意图:本阶段围绕为人物立传这一任务来展开,学习目标体现了学习过程及达到的目标,并学会对历史人物客观公正的评价,辨析时势与英雄的关系,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以曹操为例,结合京剧唱词与史料,分析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结合历史背景,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写出历史评论。(可以选择下面材料中的人物,也可以选择其他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或者自己搜集资料来完成这个学习活动。)要求:(1)人物明确,阐释具体,包含人物的姓名、民族、所处朝代、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果、著作。(2)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生平事件,并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材料一:京剧《曹操与杨修》唱词选段:曹孟德他也曾东征西讨,得荆襄灭刘表意气自豪。赤壁兵败如山倒,十万战船被火烧,残兵败将逃至在那华容道,幸遇着关云长他本是老曹当年的旧知交,悲悲切切苦哀告,才保下了命一条。他若想力挽狂澜于既倒,求贤纳士谋略高。冲冠一怒杀了人,千思万虑难安枕,问声主簿可安宁?(转散板)闻言如听惊雷炸,孟德做事差差差!仇者快亲者痛贻笑天下,怕只怕招贤的大计流水落花。材料二:“曹操虽功盖中夏威震四海,崇诈杖术,征伐无已,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也。——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材料三:“茫茫四海,我王康之。微微汉嗣,我王匡之。群杰扇动,我王服之。喁喁黎庶,我王育之。光有天下,万国作君。虔奉本朝,德美周文。以宽克众,每征必举。四夷宾服,功夷圣武。——曹植《武帝诔》材料四:“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材料五:“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吴人《曹瞒传》材料六:“曹操父见杀而兴兵报之,是也;阬杀男女数十万人于泗水,徧屠城邑,则惨毒不仁,恶滔天矣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术也,非道也。”——王夫之《读通鉴论》教师活动:对学生的评论点评,引导其他同学看是否有需要补充或更正的。对于理解有偏差的材料进行适当解读,引导学生注意史论结合,既有历史史实的阐释,也有历史结论。学生活动:学生上台做简单评论,其他同学认真听讲,看是否还有需要增补或更正的。评价要素评价等级及标准等级ABC内容要求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准确、全面说出历史人物的主要生平事迹,对其进行客观公正评价。较为准确、完整说出历史人物的主要生平事迹,对其进行客观公正评价。不能叙述出历史人物的主要生平事迹并对其进行客观公正评价。提取信息阅读无障碍,有效提取关键词或语句阅读存在一定障碍,能找到部分关键句或词语阅读障碍较多,关键句定位不清答案总结语言精炼,条理清晰较为简洁、条理得不出有效结论学习活动九:辨析“时势与英雄”设计意图:清晰地说出时势与英雄是相辅相成的。结合时代背景与历史人物的评论,辨析“时势与英雄”的关系。小组交流讨论,选出优秀作品进行汇总,展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教师活动:在各小组之间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归纳整理中存在的问题,预先做好方案疏导。老师通过展示学生小组活动的成果,评选出完成较优作品并点评,和学生一起对其进行进一步完善。学生活动:小组内分工合作,成绩较优者辅导成绩较弱者,群策群力,共同完成小组任务。评价要素评价等级及标准等级ABC内容要求结合时代背景与历史人物的评论,能够准确、全面的辨析时势与英雄的关系。能够准确、完整的辨析时势与英雄的关系。不能叙述出时势与英雄的关系。答案总结语言精炼,条理清晰较为简洁、条理得不出有效结论合作讨论能够参与小组讨论,积极发言、质疑、解疑。能够倾听他人发言内容并做适当补充。不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师小结本课:历史人物的形象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眼中,甚至同一时代同一人的眼中都是变化的,价值观念不同,人们的评价标准和认识水平也不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走进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感受“英雄”事迹,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人物,更好的把握了历史发展脉络。学生谈收获与反思第5课时重构拓展一、学习目标1.结合文本,重构思维导图,理清政治、经济、民族和科技文化之间的关系。2.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春秋战国发展史实,多角度论证统一是历史的发展趋势。3.完成单元过关,及时纠错并反思二、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的主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与民族交融。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随后西晋虽统一了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的局面。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正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立了基础。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重新梳理单元脉络,多角度探讨统一是历史的发展趋势。学习活动十:自选角度重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思维导图,理清各历史事件之间关系。设计意图:通过绘制完整单元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从零散、孤立走向整体、系统,形成知识结构。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其他同学看是否有需要补充或更正的。对于理解有偏差的材料进行适当解读,帮助学生快速找到关键语句,及时引导学生汇总答案。重构思维导图时适时点拨,如可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科技等角度绘制。学生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整理归纳后给出答案。学习活动十一:单元拓展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比春秋战国历史发展的史实,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角度撰写100字左右小论文,论证统一是历史的发展趋势。小组交流讨论,选出优秀作品进行汇总,展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历史统一主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历史观。要求:(1)角度全面,全面论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史实;(2)史论结合,结合史实得出结论,明确各事件之间的关系。(3)字数在100字左右,完整阐述自己的观点。材料一: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和民族交融可谓其时代的特点。“五胡乱华”改变了中原政权和经济架构。如“永嘉南渡”,是有史以来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客观上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重心也逐渐南移。再如五胡乱华后,鲜卑族的拓跋氏统一华北建立北魏。北魏孝文帝,这位年轻杰出的帝王,他改天换地的梦想通过改革得以实现。——石麟《中华文化概论》材料二:从民族关系上看,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历史在分裂的过程中,就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以三国鼎立为例。首先,三国鼎立是局部统一,相对安定的环境,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其次,三国统治者为扩大实力兼并对方,都重视生产,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第三,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逐渐融合……总之统一的因素逐渐增强。——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半亩历史》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史实,并与魏晋南北朝时期进行简要对比,明确分裂中孕育着统一。提醒学生论证过程中史论结合,客观且完整的阐述观点。在各小组之间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归纳整理中存在的问题,统一讲解。学生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整理归纳后给出答案,小组交流讨论。评价要素评价等级及标准等级ABC内容要求能够通过对比春秋战国历史发展的史实,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角度准确、全面论证统一是历史的发展趋势。能够准确、完整的论证统一是历史的发展趋势。不能论证出统一是历史的发展趋势。答案总结语言精炼,条理清晰,史论结合较为简洁、条理得不出有效结论合作讨论能够参与小组讨论,积极发言、质疑、解疑。能够倾听他人发言内容并做适当补充。不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课堂小结:魏晋南北朝的走向重新统一并由北方政权隋朝完成,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多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语言文字的统一成为走向政治统一的前奏,士兵、移民、商贩、僧人是魏晋南北朝最常见的人们,他们的往来带动了道路的发展。因此,我们便不难发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治分裂,但“乱”中孕“统”,在经济、文化、民族交流等方面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融合,分裂中孕育着统一。而以此为根据,我们常说的“统一是大势所趋”这句习语套话,也必将为中国未来的“历史”所证明!学习活动十二:单元检测活动提示:1.限时完成,注意合理分配时间。2.审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勾画关键词,划分层次进行归纳概括。3.卷面要求书写认真、规范,提示语、序号化。一、选择题。(以下每个题目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诸葛亮说:“曹操大军南下,远道而来,犹如强弩之末,又不习水战,孙权刘备合作定能取胜。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下列最能验证诸葛亮观点的战役是()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2.西晋末年,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的主要原因是()A.西晋衰落B.统治者软弱无能C.北方战乱D.诸王势力强大3.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皇帝苻坚“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前秦政权形成“英儒毕集”局面。苻坚这一举措()A.改革了官员选拔制度B.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C.体现了“克己复礼”D.有利于民族交融4.首钢滑雪大跳台因设计灵感源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又名“雪飞天”,与河北张家口崇礼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