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网络概述练习题1计算机网络概述练习题1计算机网络概述练习题1计算机网络概述练习题[1]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结构不是局域网拓扑结构.
A.、总线形B.、环形C.、星形D.、全互连形2、关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7个层次就是7个不同功能的子系统
B、接口是指同一系统内相邻层之间HYPERLINK”http:///incsearch/search.asp?key=%BD%BB%BB%BB"\t"_blank”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C、运输层协议的执行只需使用网络层提供的服务,跟数据链路层向网络层没有关系
D、某一层协议的执行通过接口向更高一层提供服务
3、系统以通信子网为中心。通信子网处于网络的(
),是由网络中的各种通信设备及只用作信息交换的计算机构成。
A、内层
B、外层
C、中层D、前端4、报文分组交换方式是把长的报文分成若干个较短的报文组,报文分组是交换单位,它与报文交换方式不同的是,报文分组交换有(
).
A、报文头
B、报文尾C、\t”_blank"路由D、报文分组编号5、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网络发展所经历的阶段的是(
)。
A、联机系统
B、.文件系统C、。互连网络D、。高速网络6、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网络目标的是(
)。
A、HYPERLINK”http:///incsearch/search。asp?key=%D7%CA%D4%B4"\t"_blank”资源共享
B、提高工作效率
C、提高商业利益
D、节省投资7、下列网络类型中,(
)不是按照配置来划分的网络类型。
A、同类网
B、单\t"_blank”服务器网
C、广播网
D、混合网8、协议是(
)之间的规约。
A、上下层
B、不同系统
C、实体不同系统
D、对等实体9、在终端较多的地区,为减轻主机负载,设置(
)。
A、复用器
B、Modem
C、集中器
D、前端处理机10、接收端检出有差错,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为止,这种差错控制方法称为(
)。
A、项纠错
B、反馈检测
C、冗余检验
D、自动请求重发11、最早的计算机分组交换网是(
)。
A、APRANET
B、ETHERNET
C、BITNET
D、INTERNET12、计算机网络系统是(
)。
A、能够通信的计算机系统
B、异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在一起的系统
C、异地的独立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在一起,使用统一的HYPERLINK”http:///incsearch/search.asp?key=%B2%D9%D7%F7%CF%B5%CD%B3”\t"_blank”操作系统的系统
D、异地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连接在一起,使用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13、计算机网络互联的核心是(
)。
A、APRANET
B、ETHERNET
C、BITNET
D、INTERNET14、在联机多用户系统中,错误的说法是(
)。
A、智能终端本身是一个独立的计算机,具备数据处理能力
B、被连接在多用户系统中智能终端的资源不能被主机共享
C、被连接在多用户系统中主机的资源能被智能终端共享
D、在多用户系统中,终端仅仅是系统中的输入、输出设备
15、(
)不是各种计算机网络都具有的共同的特点。
A、计算机之间可进行数据交换
B、各计算机之间保持相对独立性
C、具有共同的系统连接结构
D、易于分布处理
16、(
)不属于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目标)。
A、资源共享
B、提高可靠性
C、提供CPU运算速度
D、提高工作效率17、计算机网络中广泛使用的\t”_blank”交换技术是(
)。
A、线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信源交换18、(
)不是分组交换的特点。
A、节点暂时HYPERLINK”http:///incsearch/search。asp?key=%B4%E6%B4%A2”存储的是一个个分组数据,而不是整个数据文件
B、分组数据是暂时保存在节点的内存中,而不是被保存在节点的外存中
C、采用静态分配信道的策略
D、分组数据在各节点存储转发时会因排队而造成一定的延时
19、一座建筑物内的几个办公室要实现联网,应该选择的方案属于(
)。
A、PAN
B、LAN
C、MAN
D、WAN20、下属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路是两个节点间的实际通信连线
B、链路是两个节点间的实际通信连线
C、通路是从信源到信宿的一串节点和链路
D、链路是从信源到信宿的一串节点和通信连线
21、计算机网络中,共享的HYPERLINK”/incsearch/search.asp?key=%D7%CA%D4%B4"资源主要是指(
).
A、主机、程序、通信信道和数据
B、主机、外设、通信信道和数据
C、软件、外设和数据
D、软件、硬件、数据和通信信道22、通信协议的特点包括(
).
A、层次性、可靠性、有效性
B、语法性、语义性、同步性
C、层次性、体系性、可靠性
D、层次性、可靠性、适应性23、(
)不属于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特点。
A、是抽象的功能定义
B、是以高度结构化的方式设计的
C、是分层结构,是网络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D、再分层结构中,上层必须知道下层是怎样实现的24、ISO/OSI是指(
)。
A、国际标准协议
B、计算机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C、开放系统互连协议
D、一种实际网络二、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是从(
)、从(
)、由(
)的通信,演变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直接通信的过程。2、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
)、(
)、(
)、(
)四个阶段.3、收发器能够将穿孔卡片上的数据从电话线上发送到(
)上。4、计算机网络的雏形是(
).5、第一阶段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质上是(
)系统,是(
)。6、联机系统中的中心计算机与远程终端的通信当时只能利用公用电话系统。而利用电话线传输计算机或远程终端发出的信号,就必须要经过(
)。7、计算机和远程终端发出的数据信号都是(
),而公用电话系统的传输系统只能传输(
).8、计算机内的传输是(
)传输,而电话通信线路上的传输是(
)传输。9、在计算机通过线路控制器与远程终端直接相连的系统中,计算机既要进行(
),又要承担(
),主计算机负荷加重,实际工作效率下降;而且分散的终端都要独占一条通信线路,通信线路利用率低、费用高。10、在系统的主计算机前增设前端处理机FEP(Front
End
Processor)或通信控制器CCU(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这些设备用来专门负责(
)。11、60年代中期,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的戴维斯(Davies)提出了(
)的概念,1969年美国的(
)投入运行,从而使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方式由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发展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直接通信.从此,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2、早期的系统中只有一个计算机处理中心,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
)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与计算机通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呈现出的是(
)的特点,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相互交换数据、传送软件,实现了网络中连接的计算机之间的(
)。13、计算机网络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计算机\t"_blank”网络通信,实现网络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采用的是对解决复杂问题的十分有效的(
)的方法。14、网络\t"_blank”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于1977年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研究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问题,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
)的国际标准OSI。15、1993年美国宣布建立(
)。16、Internet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最大的知识宝库。第四代计算机网络是(
)。17、从本质上讲,在联机多用户系统中,不论主机上连接多少台计算机终端或计算机,主机与其连接的计算机终端或计算机之间都是(
)的关系.18、传统的联机多用户系统,都是由(
)、(
)以及一个(
)组成。19、在多用户系统中,终端不具备(
)能力。20、在联机系统中,被连接在多用户系统中智能终端的资源不能被(
)共享。21、在联机多用户系统中,终端仅仅是系统中的(
)设备。22、现代网络系统是建立在(
)基础上的计算机网络系统。23、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
)的系统,称之为计算机网络系统.24、在网络系统中的各计算机用户均能享受网内其它计算机系统中的全部或部分资源就是(
).25、HYPERLINK”/incsearch/search.asp?key=%B7%D6%B2%BC%CA%BD”\t”_blank”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在计算机硬件连接、系统拓扑结构和通信控制等方面基本都是一样的,它们都具有(
)和(
)的功能。26、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是在(
)支持下,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和计算机之间的并行计算工作,也就是说各互联的计算机可以(
)工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一个大型程序可以分布在多台计算机上(
)运行。27、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在网络操作系统支持下,实现互联的计算机之间的(
),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各计算机通常是各自(
)进行工作的.28、计算机网络是突破(
)集合了大量计算机群体,它们彼此用物理信道互连,并遵守共同的(
)而进行(
),从而实现用户对网络系统中各互连计算机设备群体的(
)。29、计算机网络是通过通信媒体,把各个独立的计算机互相连接而建立起来的系统.他实现了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
)和资源共享.30、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系统以(
)为中心.通信子网处于网络的(
),是由网络中的各种通信设备及只用作各种信息HYPERLINK”/incsearch/search。asp?key=%BD%BB%BB%BB"\t"_blank”交换的计算机构成。通信子网的重要任务是负责全网的(
)。主机和终端都处于网络的(
),它们构成了(
),资源子网的任务是负责(
),向网络提供可用的资源.用户通过资源子网不仅共享(
)的资源,还可以共享用户(
)的硬件和软件资源。31、网络节点分(
)和(
)两类,转节点是支持网络(
)的节点,它通过通信线路来(
)和(
)信息.访问节点是(
)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起(
)和(
)的作用。32、分组交换(Packed
Switching)的概念最初是由巴兰(Baran)于1964年8月在美国兰德(Rand)公司的“轮分布是通信”的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分组交换又称(
),它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
)基础.“分组”(Packet)这一名词首先是由英国的国家物理实验室(NPL)的戴维斯(Davies)在1966年6月提出的,1969年12月美国的分组交换网(
)投入运行。33、分组交换,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主机向另一个主机发送数据时,首先将主机发出的数据划分成(
),每个分组都携带一些有关(
)的信息,系统根据分组中的目的地址信息,利用系统中数据传输的(
),确定分组的下一个节点并将数据发往所确定的节点,分组数据被一步步传下去,直至目的计算机接收。34、分组HYPERLINK”/incsearch/search.asp?key=%BD%BB%BB%BB”\t”_blank"交换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节点暂时HYPERLINK”/incsearch/search。asp?key=%B4%E6%B4%A2”存储的是(
)数据,而不是(
)文件;分组数据是暂时保存在节点的(
)中,而不是被保存在节点的(
)中,从而保证了较高的交换速率;分组交换采用的是(
)的策略,极大的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35、分组交换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分组数据在各节点存储转发时因排队而造成一定的(
);由于分组数据中必须携带一些控制信息而产生一定的(
);分组交换网的(
)和(
)比较复杂等。36、分组交换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系统中分组数据的(
)、(
)和(
)。37、根据网络的作用范围划分网络,网络被划分为:(
)、(
)和(
)。38、按通信媒体划分,网络被划分为:(
)和(
).39、按通信传播方式划分,网络被划分为:(
)和(
)。40、按通信速率划分,网络被划分为:(
)、(
)和(
)。41、按数据交换方式划分,网络被划分为:(
)、(
)和(
).42、按通信性能划分,网络被划分为:(
)、(
)和(
)。43、按使用范围划分,网络被划分为:(
)和(
)。44、按配置划分,网络被划分为:(
)、(
)和(
)。45、按对数据的组织方式划分,网络被划分为:(
)和(
)。46、计算机科学家通过采用从图论演变而来的“拓扑"(TOPOLGY)方法,抛开网络中的(
),把像工作站、HYPERLINK”http:///incsearch/search。asp?key=%B7%FE%CE%F1%C6%F7”\t”_blank"服务器等网络单元抽象为(
),把网络中的电缆等通信媒体抽象为(
),这样从拓扑学的观点看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就形成了点和线组成的(
),从而抽象出了网络系统的(
)。我们称这种采用拓扑学方法抽象出的网络结构为计算机和网络的拓扑结构。47、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主要有(
)、(
)、(
)、(
)、(
)和(
)几种。48、网络拓扑结构对整个网络的(
)、(
)、(
)、(
)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49、链路是两个节点间的连线。链路分(
)和(
)两种,前者是指实际存在的通信连线,后者是指在逻辑上起作用的连线。用来表示每个链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接纳的最大信息量的是(
)。50、广域网的通信和连接主要依靠(
)。51、广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
)、(
)、(
)和(
)。52、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包括:(
)、(
)、(
)和(
)。53、网络中各种被共享的HYPERLINK”/incsearch/search。asp?key=%D7%CA%D4%B4"\t”_blank”资源,可以按资源的特性分成四类:(
)、(
)、(
)和(
).54、通信信道的共享方式包括:(
)、(
)和(
)三种共享方式。55、固定分配信道共享方式是把一个物理上的通信信道在划分出多个(
)。56、随机分配信道共享方式是把一个物理上的通信信道在划分出多个逻辑上的子信道。但对信道的分配,系统不是将各个子信道(
)给每一对用户,每对用户不能(
)系统分配给它们的通信信道资源,它们进行通信必须先向系统提出(
),在只有存在(
)子信道时,申请信道的用户才有可能得到某一空闲子信道的使用权进行通信,通信结束后,用户要(
)其所占用信道的使用权,使其它用户使用,从而实现了多对用户对一条通信信道的共享.57、排队分配信道共享方式信道不再划分为(
),用户使用信道时也不必预先(
)。它是将用户发出的数据划分为一定长度的(
),然后送到网络节点的排队缓冲区队列中,系统按先来先服务的原则进行通信服务。在排队分配信道共享中,进行通信的一对用户并不需要在通信的过程中(
)地占用连接这对用户的从信源到信宿的通路,用户数据是一段、一段地在通信链路上传输,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一段、一段的占用部分通路.它是(
)和(
)的一系列过程.58、协议是一组规则的集合,是进行交互的双方必须遵守的约定。在网络系统中,为了保证数据通信双方能正确而自动地进行通信,针对通信过程的各种问题,制定了一整套约定,这就是网络系统的(
)。通信协议是一套(
)和(
)规则,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的操作。59、通信协议的特点是:(
)和(
).60、网络协议主要由(
)、(
)和(
)三个要素组成.61、协议只确定计算机各种规定的(
)特点,不对(
)的具体实现做任何规定,这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定是一样的,规定只说明做什么,对怎样做一般不做描述.62、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可以从(
)、(
)和(
)等三个方面来描述。63、网络组织是从网络的(
)及(
)的方面来描述计算机网络的;网络配置是从网络(
)方面来描述计算机网络的布局、硬件、软件和通信线路等的;网络体系结构则是从(
)上来描述计算机网络结构的。64、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
)的,是对计算机网络通信所需要完成的(
)的精确定义。而对于体系结构中所确定的功能如何实现,则是网络产品制造者遵循体系结构去研究和实现的问题.65、网络体系结构是(
)结构,它是网络各层及其(
)的集合。其实质是将大量的、各类型的协议合理的组织起来,并按功能的先后顺序进行的(
)。66、分层结构的好处在于:(
)、(
)、(
)、(
)、(
)和(
).三、问答题1.远程联机系统中为什么需要调制解调器?
2.前端处理机和通信控制器的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网络体系结构需要HYPERLINK”/incsearch/search。asp?key=%B1%EA%D7%BC”\t”_blank"标准化?4.什么是智能终端,如何理解智能终端?5.比较计算机网络与联机多用户系统特性。6.计算机网络系统与HYPERLINK”/incsearch/search.asp?key=%B7%D6%B2%BC%CA%BD”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之间有什么不同?7.简答网络节点的概念及其分类.8.简答分组HYPERLINK”/incsearch/search。asp?key=%BD%BB%BB%BB”\t"_blank”交换过程.9.分组交换的特点是什么?10。简答固定分配信道共享方式。11。什么是随机分配信道共享?12.通信协议及其特点是什么?13。分层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C
5。D
6。B
7.C
8.D
9。C
10.D
11.A
12。D
13.D
14。C
15.C
16。C
17。C
18.C
19.B
20.C
21。D
22.A
23。D
24。B一、填空题1、简单到复杂,单机到多机,终端与计算机之间2、联机系统,_blank"互联网络,HYPERLINK”/incsearch/search。asp?key=%B1%EA%D7%BC”\t"_blank”标准化网络,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3、远地计算机4、“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5、联机多用户,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6、数据转换7、数字信号,模拟信号8、并行,串行9、数据处理,各终端间的通信10、通信工作11、分组(Packer),分组\t”_blank"交换网,_blank"资源共享13、分层解决问题14、“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Basic,Reference,Model)15、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16、网络互连和高速计算机网络17、支配与被支配18、一台中央处理机,多个联机终端,多用户HYPERLINK”/incsearch/search。asp?key=%B2%D9%D7%F7%CF%B5%CD%B3”\t"_blank”操作系统19、单独的数据处理20、主计算机21、输入/输出22、分组交换技术23、资源共享24、HYPERLINK”/incsearch/search。asp?key=%D7%CA%D4%B4”资源共享25、通信,资源共享26、HYPERLINK”/incsearch/search.asp?key=%B7%D6%B2%BC%CA%BD"\t”_blank”分布式计算机HYPERLINK”/incsearch/search。asp?key=%B2%D9%D7%F7%CF%B5%CD%B3"\t”_blank”操作系统,互相协调,并行27、资源共享,独立28、地理范围限制,协议,数据通信,共享29、通信30、通信子网,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内层,信息传递,外围,资源子网,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资源子网31、转节点,访问节点,连接性能,转接,传递,信息HYPERLINK”http:///incsearch/search.asp?key=%BD%BB%BB%BB”\t”_blank”交换,信源,信宿32、包交换,技术,Arpanet33、一个个分组,目的地址,路径算法34、一个个分组,整个数据,内存,外存,动态分配信道35、延时,额外开销,管理,控制36、HYPERLINK”http:///incsearch/search。asp?key=%B4%E6%B4%A2"\t"_blank”存储,转发,选择合适的分组传输路径37、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38、有线网,_blank"服务器网,混合网45、分布式数据组织网络系统,集中式数据组织网络系统46、具体设备,“点”,“线”,几何图形,具体结构47、总线形,星形,环形,树形,不规则形,全互连形48、设计,功能,可靠性,费用49、“物理链路”,“逻辑链路”,链路容量50、公用通信设施51、集中式拓扑结构,分散式拓扑结构,分布式拓扑结构,全互连拓扑结构,不规则拓扑结构52、星形结构,树形结构,总线结构,环形结构53、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数据资源共享,通信资源信道共享54、固定分配信道,随机分配信道,排队分配信道55、逻辑上存在的子信道56、固定分配,独占,申请,空闲,释放57、子信道,申请,数据单元,完整,存储,转发58、通信协议,语义,语法59、具有层次性,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60、语法,语义,同步(定时)61、外部,内部62、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组织,网络配置63、物理结构,网络实现,应用,功能64、抽象,功能65、分层,协议,逻辑分割66、独立性强,功能简单,适应性强,易于实现和维护,结构可分割,易于交流和有利于HYPERLINK”http:///incsearch/search.asp?key=%B1%EA%D7%BC"\t”_blank"标准化三、问答题1、远程联机系统中为什么需要调制解调器?
答:因为在远程联机系统中的中心计算机与远程终端的通信当时只能利用公用电话系统,而利用电话线传输计算机与远程终端发出的信号,就必须要经过数据转换.由于计算机和远程终端发出的数据信号都是数字信号,而公用电话系统的传输系统只能传输模拟信号。利用调制解调器就是为实现两种信号的转换.
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在通信前,先把从计算机或远程终端发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可以在电话线上传送的模拟信号,通信后再将被转换的信号进行复原。
2、前端处理机和通信控制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在计算机通过线路控制器与远程终端直接相连的系统中,计算机既要进行数据处理,又要承担各终端间的通信,主计算机负荷加重,实际工作效率下降;而且分散的终端都要单独占用一条通信线路,通信线路利用率低,费用高。为此就在系统的主计算机前增设一个前端处理机FEP(Front
End
Processor)或通信控制器CCU(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这些设备用来专门负责通信工作,从而实现了数据处理与通信控制的分工,更好地发挥中心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3、为什么网络体系结构需要标准化?
答:计算机网络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计算机之间互相通信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计算机HYPERLINK”/incsearch/search。asp?key=%CD%F8%C2%E7%CD%A8%D0%C5”\t”_blank”网络通信,实现网络_blank"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采用的是对解决复杂问题的十分有效的分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由于网络系统体系结构各不相同,对各种体系结构来说,同一体系结构的网络产品互连是很容易实现的,而不同体系结构的产品却很难实现互连。由于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不同体系结构的产品都能够很容易地得到互连,人们迫切希望建立一系列的国际标准,以得到一个“开放”的系统,所以网络体系结构需要标准化.
4、什么是智能终端,如何理解智能终端?
答:智能终端是具有单独数据处理能力的连接在多用户系统中的计算机。
在连接有智能终端的多用户系统中,由于智能终端本身是一个独立的计算机,它们各具有一套独立的计算机系统,所以,在没有通过主机启动多用户HYPERLINK”http:///incsearch/search.asp?key=%B2%D9%D7%F7%CF%B5%CD%B3"\t”_blank"操作系统的情况下,智能终端可直接启动支持自身CPU的操作系统进行工作。这时虽然智能终端是连接在多用户系统主机上的,但它与多用户系统没有丝毫关系,而是以一台独立的计算机身份进行工作的。也就是说此时智能终端中的资源不能被主机共享,同样主机的资源也不能被智能终端共享。总之,在多用户系统中,终端仅仅是系统中的输入输出设备。换言之,在多用户系统中不存在主机与终端共享资源的问题。
5、比较计算机网络与联机多用户系统特性。
答:计算机网络系统与联机分时多用户系统特征比较如下表所示:6、计算机网络系统与HYPERLINK”/incsearch/search.asp?key=%B7%D6%B2%BC%CA%BD"\t”_blank”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在计算机硬件连接、系统拓扑结构和通信控制等方面基本都是一样的,它们都具有通信和资源共享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系统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区别主要为: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是在分布式计算机HYPERLINK”http:///incsearch/search.asp?key=%B2%D9%D7%F7%CF%B5%CD%B3"\t"_blank”操作系统支持下,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各计算机之间的并行计算工作,也就是说各互连的计算机可以互相协调工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一个大型程序可以分布在多台计算机上并行运行.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在网络操作系统支持下,实现互连的计算机之间的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各计算机通常是各自独立进行工作的。
随着HYPERLINK”http:///incsearch/search.asp?key=%CD%F8%C2%E7%BC%BC%CA%F5”\t”_blank"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也渐渐地或多或少地具有一些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所以,也称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为分布式计算机网络。
7、简答网络节点的概念及其分类。
答:网络节点就是网络单元,网络单元是网络系统中的各种数据处理设备、数据通信控制设备和数据终端设备的统称.
网络节点分转节点和访问节点两类。转节点是支持网络连接性能的节点,它通过通信线路来转接和传递信息;访问节点是信息HYPERLINK”/incsearch/search。asp?key=%BD%BB%BB%BB"\t”_blank”交换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起信源和信宿的作用。
8、简答分组交换过程。
答:分组交换,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主机向另一个主机发送数据时,首先将主机发出的数据划分成一个个分组,每个分组都携带一些有关目的地址的信息,系统根据分组中的目的地址信息,利用系统中数据传输的路径算法,确定分组的下一个节点并将数据发往所确定的节点,分组数据被一步步传下去,直至目的计算机接收。
图中节点A,B,…,H及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AB,AC,…等构成了一个分组交换网的通信子网。主机H1,H2,…H7等构成了分组交换网的资源子网。当主机H2向主机H6发送数据时,首先要将数据划分为一个个等长的分组,然后将这些分组一个接一个地发往与H2相连的B节点的缓冲区中,分组数据按路径算法确定的下一个目的节点被发送出去,当分组数据传送至和主机H6相连的F节点后,最后被H6接收。在图所描述的实例中,主机H2向主机H6发送的数据必须经过通信子网中的节点B和节点F,数据经节点B进入通信子网,数据经节点F退出通信子网,而数据在通信子网中的传输路径是不确定的,其路径是由系统本身所具有的路径选择算法决定的。9、分组交换的特点是什么?
答:(1)、节点暂时\t”_blank”存储的是一个个分组数据,而不是整个数据文件.
(2)、分组数据是暂时保存在节点的内存中,而不是保存在节点的外存中,从而保证了较高的交换速率。
(3)、分组交换采用的是动态分配信道的策略,极大地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4)、为了保证通信子网传输数据的可靠性,分组交换过程中通过协议等采取了一些专门的措施,以保障分组交换具有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的性能。
(5)、分组交换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分组数据在节点存储转发是因排队而造成一定的延时;由于分组数据中必须携带一些控制信息而产生一定的额外开销;分组交换网的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试题及答案
- 现代棉纺纱新技术发展趋势考核试卷
- 2025年黑龙江省安全员B证证考试题及答案
- 高校辅导员考试应考者心理建设试题及答案
- 皮革物理强度测试设备考核试卷
- 2025年注会学习小组活动试题及答案
- 电力系统中的能源路由器应用考核试卷
- 项目需求分析与变更的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中国电信贵州公司社会人才招聘41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3年中国林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美国商用车和乘用车市场现状及上下游分析报告
- 2024医疗设备器械试用协议书
- DB32T3748-2020 35kV及以下客户端变电所建设标准
- 中国近代三种建国方案
- 数学奥秘揭秘-揭开数学背后的奥秘
- 温度传感器Pt100-阻值-温度对照表(方便实用)
- 《幽门螺杆菌检测》课件
- 《云南土壤类型》课件
- 小儿肝脏间叶错构瘤课件
- 2022智慧园区设计、建设与验收技术规范
-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含答案解析 )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