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6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儒家重视教化,认为人只有通过教化才能懂礼,成为合群的社会人。而在教化方式中,音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对于人的教化,要有三个步骤:“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首先要从学诗开始,然后再学礼立身,最后完成于音乐,成就人的品性。以音乐与礼相比,他甚至认为,音乐的教化作用大于礼的规范作用。音乐在人的教化形式中,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音乐教化人极为独特,如荀子所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礼主要是通过形式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它对人的作用是外在的,甚至带有强迫的性质。而音乐对人的作用则是内在的,它直接进入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思想、性情,形成人向美向善的良好品质。

孔子的思想,对后来的儒家影响甚大,并逐步形成了儒家的乐教传统。

在中国古代,音乐最为重要的功能是礼仪功能。与此相关,乐教的内容之一,是教人以礼。音乐的礼仪功能与教育功能其实是二位一体的,即音乐的教化作用往往融入音乐的礼仪功能之中,不同场合演奏的音乐,是礼仪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配合礼的施行,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礼,使礼由外在的形式融化为人内在的素质,即学会节制性情,自觉合于社会规范。班固说:“王者所以盛礼乐何?节人之喜怒。"礼乐之兴,目的是为了节制人的自然情感。朱熹也说:“先王制礼,所以节人情,抑其太过而济其不及也。”乐与礼同,声以节情,就是为了“使人心和而不乱”,使人性情中正而不乖戾。这就是《礼记·乐记》所说的“知乐则几于礼”的原因。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教。与此相近,古代的乐教也特别注重人的中和情感性格的培养。现在的音乐教育仍有继承这一传统的必要。而今,我们过多强调音乐宣泄情感的作用,甚至已经不知道音乐还有节制人的自然情感、使自然的也是粗糙的情感文明化的作用。中国古代的乐教可以帮助我们补上这一课,而且是十分必要的一课。

中国古代乐教的核心目的在于移风易俗,使社会归于和谐。荀子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音乐的教化实际上是一种美感教育,通过感官的浸染与熏陶,渐渐地改变人的情感,影响人的性灵。它的影响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其效果巨大,一旦形成就不好逆转。它从改变一个人开始,进而改变更多人,甚至改变世风,影响到风俗的盛衰。因此,古人又有观乐的传统,即通过听乐来考察一个时代和一个社会的盛衰。《左传》记载的季札观乐就是显例,而《礼记·乐记》也因此有了“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判断。

正因为认识到音乐影响人如此之深之大,所以古人特别关注音乐本体的内容,如歌词(诗)是否雅正,音乐曲调是否淫靡。从孔子就开始关注音乐有无节制,他明确主张“放郑声”,原因是“郑声淫”,即郑地的音乐没有节制,过于淫靡。他心目中最好的音乐是《关雎》,因为“《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由此也形成了一个传统,即一般多提倡雅乐,抑制俗乐。雅乐是朝廷用于郊庙、朝会等国家重大典礼时的音乐,此自是其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因素,就在于雅乐曲调的正大中和,“乐中和而民不流”。而来自民间的俗乐,如孔子所排斥的来自桑间濮上的郑卫之音,因其曲调自由活泼而招人喜爱,所以卫灵公听而悦之。但“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乐者所以致和,非所以为淫也”,所以俗乐常常因为曲调过于柔弱无骨而被称为靡靡之音,喜好归喜好,却不为理论所提倡。

(摘编自宋静的《“乐教"传统当弘扬》)

材料二:

荀子把“乐”理解为人类生活的根本追求,理解为人类与宇宙、天地、万物相感通的一种方式,此乃“乐"之发生与存在的形上依据。

从“乐”产生的本原上说,“乐"乃植根人性,发自“天情”,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情感需要。这不仅仅在于“乐"具有人类情感之属性,更主要在于“乐”蕴涵着人类对至善至美的追求、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故子之“乐"有上下贯通之义:其上可以通往“天下之道”:其下可以抵入人心,推动人性之“化性起伪”,其上通往“天下之道”,主要认为“乐"是“天下之道毕是矣”,从《乐》与《书》《礼》《易》《春秋》相同之处来看,它们均是“天下之道"的体现,是天地万物存在及其发展的反映。

从“乐”的独特性来说,“乐"及器具与天地万物相感通,是对天地万物的象征。其中以鼓象征天之清明,以钟象征地之广大,以磐象征水之柔顺,以竿笙箫象征万物之和谐,以篼等象征日月星辰即万物之多样,以乐舞之俯身昂首、周旋进退象征天道四时更替。荀子之所以特别重视“乐”,恐怕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乐"萌发于生命情感,又反过来能够对生命情感进行调适,从而指明了天地、“乐”、情感三者具有同源性。“乐"既能够体现出天地万物的自然秩序与和谐统一,又可以深入人心,化有情感,感动人之“善心”。

(摘编自许春华《荀子<乐论>:弘扬一种合乎“道"的“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代,音乐具有礼仪功能和教育功能,其教化作用往往融入其礼仪功能之中,礼仪功能最重要。

B.孔子认为音乐的教化作用大于礼的规范作用,而且音乐对人的作用比礼更直接。

C.在礼仪活动中,音乐配合礼的施行,有助于人们了解和掌握礼,使人学会节制性情,自觉合乎社会规范。

D.“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古人可以通过听乐来考察一个时代和社会,因为音乐能改变世风,影响风俗的盛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特别关注音乐有无节制、歌词是否雅正等音乐本体的内容,这是因为他们认识到音乐对人有深远巨大的影响力。

B.“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其中《韶》为雅乐。

C.荀子认为“乐"上可通往“天下之道”,下可抵入人心,所以“乐"植根人性,发自“天情”是人类的生命情感需要。

D.“乐"是人类与天地万物相感通的一种方式,各种乐器象征天地万物之特性而乐舞的动作舞姿是对天道和谐多样、四时更替的象征。

3.下列关于音乐的名句不符合材料观点的一项是()

A.对我来说,音乐是灵魂的完美表现。——舒曼

B.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使人们高尚起来。——亨德尔

C.一切好的音乐都是为了拨动心弦。——蒙泰威尔第

D.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德彪西

4.材料一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提倡美育开设音乐课是必须的,但人们对音乐教育认识并不充分,有人认为音乐教育就是教学生唱唱歌,跳跳舞,弹弹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音乐教育作用的认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种一棵树

邓文静

从田地里荷锄挎筐归来,乡亲们蔫头耷脑,和田地里受害的庄稼一个模样。又是一个坏年景!他们把这该死的风沙在心里诅咒了上百遍。

“种一棵树吧!”祖父对祖母说,对所有人说。那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可每个人都听得很真切。祖母伸出手来,好像要抓住什么,可是伸了一半又停住,凝固成一朵半开半合的花。半晌,祖母用力地点点头;冯三慢慢收回腿挺直身子,他挠了挠头,嘿嘿地笑了:“哟,种树,没那闲工夫呀!"乡亲们张了张嘴,声音却卡在了喉咙里——沉默不语,这是村里人从心里一点一点长出来的痂,这些痂硬成铠甲,保护他们进退自如。多年未变。

月朗星稀的夜里,趁着风沙还没缓过劲来,祖父和祖母招呼着孩子们,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树。树种了很多,一直种到冯三的家门口。

接下来的那些年里,风沙依然按时来访,它春天来,秋天也来;白天刮,晚上也刮。祖父依然自顾地种树,他在家里种树,去田间地头种树,更多的是在沙窝子里种树。几年后,风沙没变,小树苗却长成了大树。这些树,让风沙逐渐失去了它的威胁——祖父家的门,再也没被风沙堵住过;家里干净了许多,茶几上、碗柜里、被窝里,也寻不见沙粒的影子了。而沙窝地的那些树,在与风沙的斗争与磨合中蓬勃地生长着,它们用十几年的时间达成了和解——风沙向后退了几十里,树木长高了几十公分。

一年秋天的午后,当毁拉着布鞋、叼着根草棍晒太阳的冯三看到祖父田地里的庄稼长得郁郁葱葱,而自己田地里的庄稼长得稀稀拉拉时,他眯着眼睛,伸长了脖子看着那一棵棵树,一怔,他接连后退几步,随即一拍大腿,喊了一声——树上的鸟扑棱棱地飞了起来。

冯三捂着嘴,挪开几步后放手笑了起来,他一溜小跑回了家,扛起铁锹出了门。

冯三上山种树去了!

云彩吐出太阳,人们卸去铠甲,小村也似乎在一夜之间醒了过来。没有人召唤,没有人呼喊,大家都扛起铁锹来种树。

正在种树的祖父停了下来,他站在树荫下,看着忙忙碌碌的乡亲们,左腮不凹不凸,右腮不凸不凹,脸上平静得看不出一丝悲喜,那是祖父在看眼前。

几年的工夫,小村、沙地、山岗,被一棵棵树慢慢点绿了,它们舒筋展骨,有了前些年不曾见过的生机与绿意,长出了不曾有过的骨骼与肌肉,窜出了罕见的热闹与声音。

家家房前屋后都是树,漫山遍野也是树,这些树木绿色卫士一般守护着小村,守护着这片土地,风沙远远地张望着,不敢肆虐了;田地里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乡亲们看天的眼神也是舒展的——这天是他们的天,地也是他们的地。人们笑了,祖父也笑了——他们在土地里书写人生,生生不息。

小村就这样慢慢地接受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村子里的一些人死去,一些人出生;有的人走出去,也有人走回来。几十载春秋,树木一岁岁地往天上走,带走了祖父——他一个人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可那个声音还在。如今,那个声音总会翻山越岭而来,来敲家里的门。父亲就是听到这个声音,在这种召唤下,带我来看祖母,带我来到这片小树林的。

看着眼前的这片绿,我耳边响起祖父爽朗的笑声,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可我知道,这片绿,距离那时候的绿,又多走了二十几年的路。

这是我第一次带你来这里呢,父亲说。

我愣住了,忽然想起我六岁时的那个清晨,不是祖父带我来过这里吗,难道我不曾来过这里,那些过往都是我梦里的情形吗?我不知道。没人能给我答案。我试着回到我以前走过的每一个日子里去翻找我和祖父一起种树的时刻,什么都没有找到。可是我总觉得自己来过这里,祖父也曾经对我说过什么,在那个漫天黄沙里,祖父拉着我的手,对一个年幼的孩子轻轻地说。

抚摸着这一棵棵树——祖父亲手种下的这一棵棵树,顺着繁茂的枝叶我抬起头来,在树影的斑驳里我仿佛看到祖父的身影——当年他像种下一棵树一样种下了自己,那个影子越升越高,越变越淡,最后越过树顶,凝固在蔚蓝的天空的一隅。在那一瞬间,久远的记忆悠悠苏醒——那个清晨,沙尘暴袭来时,祖父把我紧紧地护在怀里,独自迎着风沙。

风过,我接住一片树叶,祖父的声音落下来。你长大后,也要来这里种一棵树,祖父说。我的双眼模糊了,有泪流下来。“种一棵树吧!”我对自己说,也对父亲说。

时光踽踽独行。祖父曾在这里,用十多年的时间种下了一片小树林,也种下了自己一生一世的乡愁。风过,在涛涛的林海声中,我似乎听到了树跳动的声音,小村跳动的声音,山岗跳动的声音,还有我和父亲的心跳声。树叶中阳光和风雨的味道扑面而来,我抚摸着嫩绿的叶子,又听见祖父的呼唤声翻越千山万水跋涉而来,这才发现,原来生与死、寒与暖也能以一棵树的姿态温柔邂逅。

(有删改)

【注】祖父生活的村庄常年遭受风沙侵袭,为了抵御风沙,祖父顶住乡亲们的冷嘲热讽和风沙的侵袭坚持种树。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父第一次提出种树时,内心充满忐忑和不自信,除了祖母外,没有人赞成他的做法。

B.“小村也似乎在一夜之间醒了过来"用拟人手法写出人们受到祖父的影响也开始种树。

C.“又多走了二十几年的路”表明二十多年来,村里人没有停止种树,村里的树木越来越多。

D.文章语言颇具特点,在娓娓叙述中蕴含无限的情感,在生动描写中带给人无尽的感动。

7.文章第四段对“祖父种树"的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沙依然按时来访”“风沙没变”,通过环境的烘托,表现了治沙种树的艰辛困苦。

B.“它们用十几年的时间达成了和解”说明环境向人类屈服了,引出下文冯三种树的内容。

C.本段文字以时间为序,描写了风沙的不变与树木的变化,逐层表现了祖父种树的成果。

D.本段文字运用细节描写描述了树木击败风沙漫长过程,祖父是这场“战役"的主导者。

8.“种一棵树吧!”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分别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9.文章的叙述视角前半部分是“祖父”,后半部分是“我”,这样转换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就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勃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可也。

(节选自《左传·子鱼论战》)

材料二: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换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司马错曰:“不然。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臂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

(节选自《战国策·司马错论伐蜀》)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既陈A而后B击之C宋师D败绩E公伤F股G门官歼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军,古代指前军、中军、后军,与现代陆、海、空三军的意义不同。

B.爱,指怜悯,与《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中的“爱"词义相同。

C.九鼎,传说是大禹铸造,象征九州;“一言九鼎”意思是一句话的分量象九鼎那样重。

D.长,指首领,与《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中的“长”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襄公死守“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的迁腐教条,不接受正确意见,以致贻误战机,宋军大败,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

B.子鱼在论战中提出“明耻教战"的军事原则,展现了他透辟的军事作战理论,也批评了宋襄公的迁腐,条理清晰,痛快淋漓。

C.秦国要进行军事扩张,在朝廷上展开论辩,张仪主张伐韩,司马错主张伐蜀,二人各陈己见,最终秦王采纳了司马错的策略。

D.两则材料都在论述战略,材料一子鱼认为作战要抓住有利战机,不能墨守成规,材料二以司马错对张仪的驳斥来讽刺张仪见识浅陋。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

(2)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齐桓晋文之事》)

14.材料二中,司马错和张仪的分歧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

陆游

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黼黻①世不知。

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

予使江西时以诗投政府丐湖湘一麾会召还不果偶读旧稿有感

陆游

文字尘埃我自知,向来诸老误相期。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注】①火龙黼黻,《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前两句直击为文之弊,写诗作文不要一味因袭拼凑,不要刻意雕琢字句。

B.第二首前两句,诗人自知自己文章价值不高,以致诸位前辈向来对自己不抱希望。

C.“养气塞天地"中“养气”,与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义。

D.两首诗的标题中“次韵”“见赠"以诗投”等用语体现了古代诗歌的交际功能。

16.古人常以诗歌的形式论诗,陆游的这两首诗阐发了怎样的诗歌创作主张?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

(2)《谏太宗十思疏》中,写诚信待人与轻视他人会产生迥异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

(3)《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盘庚迁都为例,表明不会因为反对者多而改变计划,接着用“___,____"表明了自己的行事准则,体现了一个改革家刚毅不屈的精神意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一则关于“水稻上山”的视频在互联网广为传播,大意是某地开展的“水稻上山"项目,暴雨将梯田冲毁了。与此同时,有文章称,“水稻上山”本质是一种毁林造田的形式主义,文章配有土地荒芜、泥石流泛滥、“推平大山变良田"等图片。发布后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一时间,A。

①针对人们对“毁林造田"的怀疑,②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正面回应称,③“水稻上山”需要一定条件,④且在推广的地方本来就有梯田,⑤并非是专门开山毁林造出来的;⑥在丘陵山区对符合条件的耕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⑦是受现实国情农情决定的。

另外,B经核实是移花接木,与真实的“水稻上山"项目并无关系。比如,流传最多的那张图片原来是2018年云南某地的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场景。

至此,“水稻上山”舆论闹剧逐渐收场。我们应该反思,C与这场舆论闹剧密不可分。

很多时候我们的科普力度不足,有时高高在上,有时晦涩艰深,有时又过于低调,不仅错失了给公众科学普及的良机,也给了流量投机者空子可钻,科普工作“走下山"正当其时。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有人过渡时,便略弯着腰,两手缘引了竹缆,把船横渡过小溪。有时疲倦了,躺在临溪大石上睡着了,人在隔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皆溜刷在行,从不误事。有时又和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和祖父一同动手,船将近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20.文中画横线部分生动且具体地刻画了翠翠天真活泼的形象,这种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21.作者为什么使用了“目"眸子”“眼睛"等不同词语描写同一个地方?

22.文中加点词“略弯”“横渡"相较于“弯”“渡”,语意上各有什么不同?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庖丁解牛》中,庖丁遇到牛“筋骨交错”地方就避开,顺其自然,从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明知当时诸侯大都崇尚霸道,还是不遗余力地宣扬王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庖丁和孟子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解析版

本试卷共6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儒家重视教化,认为人只有通过教化才能懂礼,成为合群的社会人。而在教化方式中,音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对于人的教化,要有三个步骤:“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首先要从学诗开始,然后再学礼立身,最后完成于音乐,成就人的品性。以音乐与礼相比,他甚至认为,音乐的教化作用大于礼的规范作用。音乐在人的教化形式中,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音乐教化人极为独特,如荀子所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礼主要是通过形式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它对人的作用是外在的,甚至带有强迫的性质。而音乐对人的作用则是内在的,它直接进入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思想、性情,形成人向美向善的良好品质。

孔子的思想,对后来的儒家影响甚大,并逐步形成了儒家的乐教传统。

在中国古代,音乐最为重要的功能是礼仪功能。与此相关,乐教的内容之一,是教人以礼。音乐的礼仪功能与教育功能其实是二位一体的,即音乐的教化作用往往融入音乐的礼仪功能之中,不同场合演奏的音乐,是礼仪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配合礼的施行,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礼,使礼由外在的形式融化为人内在的素质,即学会节制性情,自觉合于社会规范。班固说:“王者所以盛礼乐何?节人之喜怒。”礼乐之兴,目的是为了节制人的自然情感。朱熹也说:“先王制礼,所以节人情,抑其太过而济其不及也。"乐与礼同,声以节情,就是为了“使人心和而不乱”,使人性情中正而不乖戾。这就是《礼记·乐记》所说的“知乐则几于礼"的原因。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教。与此相近,古代的乐教也特别注重人的中和情感性格的培养。现在的音乐教育仍有继承这一传统的必要。而今,我们过多强调音乐宣泄情感的作用,甚至已经不知道音乐还有节制人的自然情感、使自然的也是粗糙的情感文明化的作用。中国古代的乐教可以帮助我们补上这一课,而且是十分必要的一课。

中国古代乐教的核心目的在于移风易俗,使社会归于和谐。荀子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音乐的教化实际上是一种美感教育,通过感官的浸染与熏陶,渐渐地改变人的情感,影响人的性灵。它的影响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其效果巨大,一旦形成就不好逆转。它从改变一个人开始,进而改变更多人,甚至改变世风,影响到风俗的盛衰。因此,古人又有观乐的传统,即通过听乐来考察一个时代和一个社会的盛衰。《左传》记载的季札观乐就是显例,而《礼记·乐记》也因此有了“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判断。

正因为认识到音乐影响人如此之深之大,所以古人特别关注音乐本体的内容,如歌词(诗)是否雅正,音乐曲调是否淫靡。从孔子就开始关注音乐有无节制,他明确主张“放郑声”,原因是“郑声淫”,即郑地的音乐没有节制,过于淫靡。他心目中最好的音乐是《关雎》,因为“《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由此也形成了一个传统,即一般多提倡雅乐,抑制俗乐。雅乐是朝廷用于郊庙、朝会等国家重大典礼时的音乐,此自是其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因素,就在于雅乐曲调的正大中和,“乐中和而民不流"。而来自民间的俗乐,如孔子所排斥的来自桑间濮上的郑卫之音,因其曲调自由活泼而招人喜爱,所以卫灵公听而悦之。但“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乐者所以致和,非所以为淫也”,所以俗乐常常因为曲调过于柔弱无骨而被称为靡靡之音,喜好归喜好,却不为理论所提倡。

(摘编自宋静的《“乐教”传统当弘扬》)

材料二:

荀子把“乐"理解为人类生活的根本追求,理解为人类与宇宙、天地、万物相感通的一种方式,此乃“乐”之发生与存在的形上依据。

从“乐"产生的本原上说,“乐”乃植根人性,发自“天情”,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情感需要。这不仅仅在于“乐”具有人类情感之属性,更主要在于“乐"蕴涵着人类对至善至美的追求、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故子之“乐”有上下贯通之义:其上可以通往“天下之道":其下可以抵入人心,推动人性之“化性起伪”,其上通往“天下之道”,主要认为“乐”是“天下之道毕是矣”,从《乐》与《书》《礼》《易》《春秋》相同之处来看,它们均是“天下之道”的体现,是天地万物存在及其发展的反映。

从“乐"的独特性来说,“乐”及器具与天地万物相感通,是对天地万物的象征。其中以鼓象征天之清明,以钟象征地之广大,以磐象征水之柔顺,以竿笙箫象征万物之和谐,以篼等象征日月星辰即万物之多样,以乐舞之俯身昂首、周旋进退象征天道四时更替。荀子之所以特别重视“乐”,恐怕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乐”萌发于生命情感,又反过来能够对生命情感进行调适,从而指明了天地、“乐"、情感三者具有同源性。“乐”既能够体现出天地万物的自然秩序与和谐统一,又可以深入人心,化有情感,感动人之“善心"。

(摘编自许春华《荀子<乐论>:弘扬一种合乎“道”的“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代,音乐具有礼仪功能和教育功能,其教化作用往往融入其礼仪功能之中,礼仪功能最重要。

B.孔子认为音乐的教化作用大于礼的规范作用,而且音乐对人的作用比礼更直接。

C.在礼仪活动中,音乐配合礼的施行,有助于人们了解和掌握礼,使人学会节制性情,自觉合乎社会规范。

D.“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古人可以通过听乐来考察一个时代和社会,因为音乐能改变世风,影响风俗盛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特别关注音乐有无节制、歌词是否雅正等音乐本体的内容,这是因为他们认识到音乐对人有深远巨大的影响力。

B.“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其中《韶》为雅乐。

C.荀子认为“乐”上可通往“天下之道”,下可抵入人心,所以“乐”植根人性,发自“天情"是人类的生命情感需要。

D.“乐”是人类与天地万物相感通的一种方式,各种乐器象征天地万物之特性而乐舞的动作舞姿是对天道和谐多样、四时更替的象征。

3.下列关于音乐的名句不符合材料观点的一项是()

A.对我来说,音乐是灵魂的完美表现。——舒曼

B.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使人们高尚起来。——亨德尔

C.一切好的音乐都是为了拨动心弦。——蒙泰威尔第

D.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德彪西

4.材料一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提倡美育开设音乐课是必须的,但人们对音乐教育认识并不充分,有人认为音乐教育就是教学生唱唱歌,跳跳舞,弹弹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音乐教育作用的认识。

【答案】1.B2.C

3.D4.①通过音乐与礼的对比分析,阐释了音乐的教化作用;②古今乐教对比,指出现在乐教的不足;③将雅乐与俗乐进行对比,强调古代提倡雅乐、排斥俗乐的传统。

5.①音乐能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思想、性情,让人形成向美向善的良好品质。②音乐教育能让人学会节制性情,使人自觉合于社会规范。③音乐教育能激发人类对至善至美的追求、对理想境界的向往。④音乐教育能够移风易俗,使社会归于和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后一句话“音乐对人的作用比礼更直接"不是孔子所认为的观点。原文有“礼主要是通过形式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它对人的作用是外在的,甚至带有强迫的性质。而音乐对人的作用则是内在的,它直接进入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是作者理解的观点。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所以‘乐’植根人性,发自‘天情’是人类的生命情感需要"错误,材料二说的是“从‘乐’产生的本原上说,‘乐’乃植根人性,发自‘天情’,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情感需要”“荀子之所以特别重视‘乐’,恐怕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乐’萌发于生命情感,又反过来能够对生命情感进行调适”,选项因果倒置。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本句符合“‘乐’乃植根人性,发自‘天情’,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情感需要”的观点。

B.本句符合“古代的乐教,也特别注重人的中和情感性格的培养"的观点。

C.本句符合“音乐对人的作用则是内在的,它直接进入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思想,人的性情,形成人向美向善的良好品质”的观点。

D.本句谈尽善尽美为雅乐,不符合材料中阐述音乐的教化功能。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音乐教化作用大于礼的规范作用……礼主要是通过形式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它对人的作用是外在的,甚至带有强迫的性质。而音乐对人的作用则是内在的"可见,通过音乐与礼的对比分析,阐释了音乐的教化作用。

第三段“在中国古代,音乐最为重要的功能是礼仪功能。与此相关,乐教的内容之一,是教人以礼……古代的乐教也特别注重人的中和情感性格的培养。现在的音乐教育仍有继承这一传统的必要。而今,我们过多强调音乐宣泄情感的作用,甚至已经不知道音乐还有节制人的自然情感、使自然的也是粗糙的情感文明化的作用”可见,古今乐教对比,指出现在乐教的不足。

第五段“一般多提倡雅乐,抑制俗乐。雅乐是朝廷用于郊庙、朝会等国家重大典礼时的音乐,此自是其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因素,就在于雅乐曲调的正大中和‘乐中和而民不流’。而来自民间的俗乐,如孔子所排斥的来自桑间濮上的郑卫之音,因其曲调自由活泼而招人喜爱……常常因为曲调过于柔弱无骨而被称为靡靡之音,喜好归喜好,却不为理论所提倡"可见,将雅乐与俗乐进行对比,强调古代提倡雅乐、排斥俗乐的传统。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内容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本题围绕“音乐教育作用”筛选概括信息即可。

根据材料一“音乐对人的作用则是内在的,它直接进入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思想、性情,形成人向美向善的良好品质"可见,音乐能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思想、性情,让人形成向美向善的良好品质。

第三段“音乐配合礼的施行,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礼,使礼由外在的形式融化为人内在的素质,即学会节制性情,自觉合于社会规范”“礼乐之兴,目的是为了节制人的自然情感"可见,音乐教育能让人学会节制性情,使人自觉合于社会规范。

材料二“‘乐’蕴涵着人类对至善至美的追求、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可见,音乐教育能激发人类对至善至美的追求、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乐’既能够体现出天地万物的自然秩序与和谐统一,又可以深入人心,化有情感,感动人之‘善心’"可见,音乐教育能够移风易俗,使社会归于和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种一棵树

邓文静

从田地里荷锄挎筐归来,乡亲们蔫头耷脑,和田地里受害的庄稼一个模样。又是一个坏年景!他们把这该死的风沙在心里诅咒了上百遍。

“种一棵树吧!”祖父对祖母说,对所有人说。那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可每个人都听得很真切。祖母伸出手来,好像要抓住什么,可是伸了一半又停住,凝固成一朵半开半合的花。半晌,祖母用力地点点头;冯三慢慢收回腿挺直身子,他挠了挠头,嘿嘿地笑了:“哟,种树,没那闲工夫呀!"乡亲们张了张嘴,声音却卡在了喉咙里——沉默不语,这是村里人从心里一点一点长出来的痂,这些痂硬成铠甲,保护他们进退自如。多年未变。

月朗星稀的夜里,趁着风沙还没缓过劲来,祖父和祖母招呼着孩子们,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树。树种了很多,一直种到冯三的家门口。

接下来的那些年里,风沙依然按时来访,它春天来,秋天也来;白天刮,晚上也刮。祖父依然自顾地种树,他在家里种树,去田间地头种树,更多的是在沙窝子里种树。几年后,风沙没变,小树苗却长成了大树。这些树,让风沙逐渐失去了它的威胁——祖父家的门,再也没被风沙堵住过;家里干净了许多,茶几上、碗柜里、被窝里,也寻不见沙粒的影子了。而沙窝地的那些树,在与风沙的斗争与磨合中蓬勃地生长着,它们用十几年的时间达成了和解——风沙向后退了几十里,树木长高了几十公分。

一年秋天的午后,当毁拉着布鞋、叼着根草棍晒太阳的冯三看到祖父田地里的庄稼长得郁郁葱葱,而自己田地里的庄稼长得稀稀拉拉时,他眯着眼睛,伸长了脖子看着那一棵棵树,一怔,他接连后退几步,随即一拍大腿,喊了一声——树上的鸟扑棱棱地飞了起来。

冯三捂着嘴,挪开几步后放手笑了起来,他一溜小跑回了家,扛起铁锹出了门。

冯三上山种树去了!

云彩吐出太阳,人们卸去铠甲,小村也似乎在一夜之间醒了过来。没有人召唤,没有人呼喊,大家都扛起铁锹来种树。

正在种树的祖父停了下来,他站在树荫下,看着忙忙碌碌的乡亲们,左腮不凹不凸,右腮不凸不凹,脸上平静得看不出一丝悲喜,那是祖父在看眼前。

几年的工夫,小村、沙地、山岗,被一棵棵树慢慢点绿了,它们舒筋展骨,有了前些年不曾见过的生机与绿意,长出了不曾有过的骨骼与肌肉,窜出了罕见的热闹与声音。

家家房前屋后都是树,漫山遍野也是树,这些树木绿色卫士一般守护着小村,守护着这片土地,风沙远远地张望着,不敢肆虐了;田地里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乡亲们看天的眼神也是舒展的——这天是他们的天,地也是他们的地。人们笑了,祖父也笑了——他们在土地里书写人生,生生不息。

小村就这样慢慢地接受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村子里的一些人死去,一些人出生;有的人走出去,也有人走回来。几十载春秋,树木一岁岁地往天上走,带走了祖父——他一个人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可那个声音还在。如今,那个声音总会翻山越岭而来,来敲家里的门。父亲就是听到这个声音,在这种召唤下,带我来看祖母,带我来到这片小树林的。

看着眼前的这片绿,我耳边响起祖父爽朗的笑声,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可我知道,这片绿,距离那时候的绿,又多走了二十几年的路。

这是我第一次带你来这里呢,父亲说。

我愣住了,忽然想起我六岁时的那个清晨,不是祖父带我来过这里吗,难道我不曾来过这里,那些过往都是我梦里的情形吗?我不知道。没人能给我答案。我试着回到我以前走过的每一个日子里去翻找我和祖父一起种树的时刻,什么都没有找到。可是我总觉得自己来过这里,祖父也曾经对我说过什么,在那个漫天黄沙里,祖父拉着我的手,对一个年幼的孩子轻轻地说。

抚摸着这一棵棵树——祖父亲手种下的这一棵棵树,顺着繁茂的枝叶我抬起头来,在树影的斑驳里我仿佛看到祖父的身影——当年他像种下一棵树一样种下了自己,那个影子越升越高,越变越淡,最后越过树顶,凝固在蔚蓝的天空的一隅。在那一瞬间,久远的记忆悠悠苏醒——那个清晨,沙尘暴袭来时,祖父把我紧紧地护在怀里,独自迎着风沙。

风过,我接住一片树叶,祖父的声音落下来。你长大后,也要来这里种一棵树,祖父说。我的双眼模糊了,有泪流下来。“种一棵树吧!”我对自己说,也对父亲说。

时光踽踽独行。祖父曾在这里,用十多年的时间种下了一片小树林,也种下了自己一生一世的乡愁。风过,在涛涛的林海声中,我似乎听到了树跳动的声音,小村跳动的声音,山岗跳动的声音,还有我和父亲的心跳声。树叶中阳光和风雨的味道扑面而来,我抚摸着嫩绿的叶子,又听见祖父的呼唤声翻越千山万水跋涉而来,这才发现,原来生与死、寒与暖也能以一棵树的姿态温柔邂逅。

(有删改)

【注】祖父生活的村庄常年遭受风沙侵袭,为了抵御风沙,祖父顶住乡亲们的冷嘲热讽和风沙的侵袭坚持种树。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父第一次提出种树时,内心充满忐忑和不自信,除了祖母外,没有人赞成他的做法。

B.“小村也似乎在一夜之间醒了过来"用拟人手法写出人们受到祖父的影响也开始种树。

C.“又多走了二十几年的路”表明二十多年来,村里人没有停止种树,村里的树木越来越多。

D.文章语言颇具特点,在娓娓叙述中蕴含无限的情感,在生动描写中带给人无尽的感动。

7.文章第四段对“祖父种树"的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沙依然按时来访”“风沙没变”,通过环境的烘托,表现了治沙种树的艰辛困苦。

B.“它们用十几年的时间达成了和解”说明环境向人类屈服了,引出下文冯三种树的内容。

C.本段文字以时间为序,描写了风沙的不变与树木的变化,逐层表现了祖父种树的成果。

D.本段文字运用细节描写描述了树木击败风沙的漫长过程,祖父是这场“战役"的主导者。

8.“种一棵树吧!”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分别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9.文章的叙述视角前半部分是“祖父”,后半部分是“我”,这样转换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6.A7.D

8.①第一处,表现了祖父想通过种树来改变命运的决心,引出了下文祖父和乡亲们种树的内容。

②第二处,是“我"对先辈种树的深刻理解,表现了对祖辈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的传承和延续。

9.①“祖父”是第三人称视角,作者可以将祖父种树放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来叙述,表现祖父坚韧的品格。

②“我"是第一人称视角,拉近和读者的距离,读者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③“祖父”视角以叙事为主,“我"的视角以抒情为主,文章前后两部分叙述视角的转换,实现了叙事和抒情的自然转换,使文章变得曲折动人。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内心充满忐忑和不自信”错误。由原文“那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可每个人都听得很真切"可知,父亲的声音虽然很轻,但却是无比坚定的。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段落内容和手法的能力。

D.“本段文字运用细节描写描述了树木击败风沙的漫长过程”错误,这段文字没有运用细节描写。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在文中作用的能力。

第一处,是祖父说的话,从塑造人物的角度看,这句话表现了祖父想通过种树改变村庄环境、改变生活状况的决心;从结构上看,引出下文叙述祖父及乡亲们种树的情节,开启下文内容。

第二处,是“我"对父亲及自己说的话,从人物塑造上看,表现了“我”对先辈种树的行为有了深刻的理解;从文章的思想内容看,表现了对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的传承。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叙述视角的能力。

分析文章内容可知,前半部分以叙事为主,以“祖父"——第三人称视角展开,第三人称叙事视角最大的优势在于叙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和广阔的空间中安排情节,刻画人物,本文将祖父种树放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来叙述,表现了祖父坚韧的精神。

后半部分以“我”——-第一人称视角展开,第一人称视角的优势在于便于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同时,本文前半部分以叙事为主,后半部分以抒情为主,视角转换的同时也完成了叙事和抒情的自然转换,使文章灵动而隽永。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就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勃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可也。

(节选自《左传·子鱼论战》)

材料二: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换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司马错曰:“不然。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臂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

(节选自《战国策·司马错论伐蜀》)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既陈A而后B击之C宋师D败绩E公伤F股G门官歼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军,古代指前军、中军、后军,与现代陆、海、空三军的意义不同。

B.爱,指怜悯,与《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中的“爱"词义相同。

C.九鼎,传说是大禹铸造,象征九州;“一言九鼎”意思是一句话的分量象九鼎那样重。

D.长,指首领,与《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中的“长”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襄公死守“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的迁腐教条,不接受正确意见,以致贻误战机,宋军大败,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

B.子鱼在论战中提出“明耻教战"的军事原则,展现了他透辟的军事作战理论,也批评了宋襄公的迁腐,条理清晰,痛快淋漓。

C.秦国要进行军事扩张,在朝廷上展开论辩,张仪主张伐韩,司马错主张伐蜀,二人各陈己见,最终秦王采纳了司马错的策略。

D.两则材料都在论述战略,材料一子鱼认为作战要抓住有利战机,不能墨守成规,材料二以司马错对张仪的驳斥来讽刺张仪见识浅陋。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

(2)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齐桓晋文之事》)

14.材料二中,司马错和张仪的分歧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案】10.CEG11.B12.D

13.(1)最终秦国出兵攻打蜀国,经过十个月的征讨,夺取了那里的土地,终于平定了蜀国。

(2)还是说(大王)您发动战争,使军士臣下受到危害,与各诸侯国结怨,然后才心里痛快吗

14.司马错主张伐蜀,伐蜀名利双收,伐韩招致坏名声,给国家带来危险;张仪主张伐韩,伐韩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就霸业,伐蜀兴师劳众,无名无利。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等到楚军排好了阵势以后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

“宋师败绩”为主谓句,表意完整,其前后CE处断开;

“公伤股"主谓宾齐全,表意完整,其后G处断开。

故选C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

B.错误。怜悯;吝啬。句意:怜悯年纪老的敌人。/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一头牛)。

C.正确。

D.正确。首领;生长。句意:野蛮人当首领的国家。/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材料二以司马错对张仪的驳斥来讽刺张仪见识浅陋”有误,文中虽写到司马错驳斥了张仪先攻打韩国的建议,认为应该首先攻打蜀国,只是一种争论,就事论事,文中并没有表露出以司马错对张仪的驳斥来讽刺张仪见识浅陋。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卒”,最终;“伐”,攻打;“遂”,终于。

(2)“抑”,还是;“危”,使……受到危害;“构怨”,结怨。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由原文司马错说到“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可知,他主张伐蜀,伐蜀名利双收。还说到“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可知,他认为伐韩招致坏名声,给国家带来危险。

由原文张仪说到“换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可知。他认为伐韩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就霸业,伐蜀兴师劳众,无名无利。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经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河,请您下令进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国的军队全部渡河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说:“不行。”等到楚军排好了阵势以后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有道德的人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花白的敌人。古时候领兵作战,是不凭借险要的地势;我虽然是亡了国的殷商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子鱼说:“您不懂得作战的道理。强大的敌人,在地势险要的地方没能摆好阵势,这是上天帮助我们。阻敌于险地而进攻他们,不也是可以的吗?就这样还怕不能取胜!当前具有很强战斗力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老的,能抓得到就该俘虏他,管什么头发是否花白?使军队明白失败是耻辱,教会他们作战,是为了消灭敌人。敌人受了伤,还没有死,为什么不再杀死他们呢?不忍心再去杀死他们,就等于没有杀伤敌人;怜悯年纪老的敌人,就等于向敌人屈服。军队是凭借有利条件来作战的,鸣金击鼓是用来助长声势、鼓舞士气的。抓住有利的战机,敌人处于困境时正好可以利用;既然声势壮大,充分鼓舞士兵的斗志,那么,攻击未成列的敌人,也是可以的。”

材料二:

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争论战事。司马错主张秦国先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先攻打韩国。"秦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张仪回答说;“我们先跟魏、楚两国结盟,然后出兵三川,堵住轩辕、缑氏山两个通口,挡住屯留的路,这样魏国和南阳就断绝了交通,楚军逼近南郑,秦国的军队攻打新城和宜阳,这样我们就兵临东西周的城外,声讨周君的罪行,可以占领楚、魏两国的土地。周王知道自己的危急不能解救,一定会交出九鼎和宝器。我们占有了九鼎,掌握地图和户籍,假借周天子的名义来号令诸侯,天下没有谁敢不听我们的命令,这才是霸王之业。至于蜀国,那是一个西方边远之地、野蛮人当首领的国家。我们攻打蜀国,使士兵疲惫,使百姓劳苦,却不能以此来建立名望;即使夺取了那里的土地,也不能获得实际利益。"司马错说:“不是这样的。蜀国是西边偏僻的国家,以戎狄为首领,而且又像桀、纣一样的祸乱。如果用秦国的军队攻打蜀国,就如同用豺狼驱赶羊群一样。得到蜀国的土地,能够扩大秦国的疆域;得到蜀国的财富,能够使百姓富足,虽是用兵却不伤害百姓,并且又让蜀国自动屈服。所以,秦国灭亡蜀国,而诸侯不会认为我们暴虐;取尽了蜀国的财富,诸侯也不会认为我们贪婪。这样,我们只要做伐蜀一件事,就能名利双收,还能得到除暴安良的好名声,如果现在去攻打韩国,胁迫周天子,胁迫周天子必然招致恶名,而且也不能获得什么利益,反而落得不义的名声。去进攻天下人都不希望进攻的地方,这是很危险的!不如先攻打蜀国,这才是万全之计。”秦惠王说:“好的!我采纳你的意见。"最终秦国出兵攻打蜀国,经过十个月的征讨,夺取了那里的土地,终于平定了蜀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

陆游

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黼黻①世不知。

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

予使江西时以诗投政府丐湖湘一麾会召还不果偶读旧稿有感

陆游

文字尘埃我自知,向来诸老误相期。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注】①火龙黼黻,《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1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前两句直击为文之弊,写诗作文不要一味因袭拼凑,不要刻意雕琢字句。

B.第二首前两句,诗人自知自己文章价值不高,以致诸位前辈向来对自己不抱希望。

C.“养气塞天地"中“养气”,与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义。

D.两首诗的标题中“次韵”“见赠"以诗投”等用语体现了古代诗歌的交际功能。

16.古人常以诗歌的形式论诗,陆游的这两首诗阐发了怎样的诗歌创作主张?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简要分析。

【答案】15.B16.①第一首诗强调创作者要注重提升个人修养。养好心中浩然之气,这样自能写出佳作;

②第二首诗强调诗歌来源于生活。挥毫作诗应有潇湘山水相助,感悟生活、远游揽胜有助于激荡诗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以致诸位前辈向来对自己不抱希望"错误,“文字尘埃我自知”,是说自己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诗写得不怎么好,像尘埃一样没有分量,没有价值。这是诗人的自谦之词。“向来诸老误相期"意思是:一直以来,蒙诸位前辈谬奖,认为我能够成为优秀的诗人。可是,我让他们失望了。这也是诗人的自谦之词。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气,无处不在。人诞于世必吸纳自然之气,稍长求知必吸纳人文之气,然后学会养气。文人的气或许就养在“经国之大业”的文章里。养浩然之气,才当得上大气。陆游强调创作者要注重提升个人修养,养好心中浩然之气,才能写出佳作;

②诗意:我自己挥毫写作,应当得到江山的帮助,如果不到潇湘(湖南)去,哪里会有这些诗呢?“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画龙点睛,突出中心,揭示主题。这是千古名句,不但高度赞扬了潇湘山水的美丽,而且总结了历代诗人成功的秘诀,提出了文学创作应该深入实际、反映现实的理论。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

(2)《谏太宗十思疏》中,写诚信待人与轻视他人会产生迥异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

(3)《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盘庚迁都为例,表明不会因为反对者多而改变计划,接着用“___,____”表明了自己的行事准则,体现了一个改革家刚毅不屈的精神意志。

【答案】①.为国以礼②.其言不让③.竭诚则胡越为一体④.傲物则骨肉为行路⑤.度义而后动⑥.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竭"诚”“胡"傲”“悔"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一则关于“水稻上山”的视频在互联网广为传播,大意是某地开展的“水稻上山"项目,暴雨将梯田冲毁了。与此同时,有文章称,“水稻上山”本质是一种毁林造田的形式主义,文章配有土地荒芜、泥石流泛滥、“推平大山变良田"等图片。发布后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一时间,A。

①针对人们对“毁林造田"的怀疑,②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正面回应称,③“水稻上山”需要一定条件,④且在推广的地方本来就有梯田,⑤并非是专门开山毁林造出来的;⑥在丘陵山区对符合条件的耕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⑦是受现实国情农情决定的。

另外,B经核实是移花接木,与真实的“水稻上山"项目并无关系。比如,流传最多的那张图片原来是2018年云南某地的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场景。

至此,“水稻上山”舆论闹剧逐渐收场。我们应该反思,C与这场舆论闹剧密不可分。

很多时候我们的科普力度不足,有时高高在上,有时晦涩艰深,有时又过于低调,不仅错失了给公众科学普及的良机,也给了流量投机者空子可钻,科普工作“走下山"正当其时。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A“水稻上山”成为舆论焦点;B网上流传的很多图片、视频;C有效科普的缺失

19.语句①可修改为:针对人们对“毁林造田"的质疑。语句⑤可修改为:并非(不是)专门开山毁林造出来的。语句⑦可修改为:是由现实国情农情决定的。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语境是说一则关于“水稻上山”的视频在互联网广为传播,由“发布后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可知,这则视频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热点,可填:“水稻上山”成为舆论焦点;

B由后面的例子可知,“经核实是移花接木"的所指,应该是网上流传的那些图片和视频,可填:网上流传的很多图片、视频;

C由后面“很多时候我们的科普力度不足”可知,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科普力度不足,没有跟上,才让这场闹剧上演,可填:有效科普的缺失。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语句①,“针对”“怀疑"搭配不当,可修改为:针对人们对“毁林造田”的质疑。

语句⑤,成分赘余,“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