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3_第1页
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3_第2页
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3_第3页
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3_第4页
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三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1.C2.C3.B

4.①文章以惠施的话“庄子不是鱼,自然无法体验到鱼的快乐"来类比推导出“人类学研究者不是研究对象、自然难以换位体验研究对象的生活及感受”。②这一推理论证了人类学者“移情"的方法存在局限,使观点更加通俗易懂。(一点2分,共4分)

5.作者的意图不同。(1分)

①第一处引用,用以例证历史学受人类学的启示,注重运用“移情”的研究立场和方法。(2分)

②第二处引用,用以论证近年来的历史学者过多地强调“移情”,对具有科学特质的观察取向研究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强调历史学应从人类学“移情”法的局限中得到启发并加以补缺,将“移情"与观察取向研究/“客位描述”法相结合。(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指中国人类学面临的研究困境:‘田野作业’是否适用于研究拥有文字传承的族群"错,根据原文“以这样的族群作为研究对象是否仍然需要坚持人类学主要依靠‘田野’的传统?在社会激剧变化的时代,今天的‘田野’能反映昨天的存在吗?如果不能,中国的人类学是否需要借助历史文献来从事相关研究?而借助历史文献会否因为与人类学对‘田野’的强调在方法上背离,导致其研究失去人类学的学科属性?这都有待中国学者认真思考”可知,“这"指的是上文提出的几个问题。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旨在阐释原始部落文明的发展速度是很缓慢的”错,根据原文“人类学者最初的‘田野作业’,主要针对的是相对‘原始’的族群,是没有文字传承的部落文化。摩尔根研究与他同时代的印第安人部落……"可知,文章援引摩尔根研究印第安人部落社会的例子,旨在阐释人类学者最初的“田野作业”,主要针对的是相对“原始"的族群,是没有文字传承的部落文化。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根据第一段“所谓‘移情’,就是‘把自己置于另一个人的位置上的能力’”“陈寅恪强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持“了解之同情",主张研究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可知,第一段论述的是“移情"对历史学的启示,强调要“设身处地”观察认知人事。

A.强调史学研究应注意运用“地下之新材料"。

B.“进入局中人的世界”与“设身处地"观察认知人事的观点一致。

C.说明人类学的某些知识还有助于理解传统史学难以认知的社会历史现象。

D.强调文化及宗教信仰的不同会使调查存在巨大差异。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类比推理的作用的能力。

结合“以‘移情’为例,其主要困难在于研究者如何设身处地,实现与被研究者之间的角色转换”“这则寓言,用来比况人类学‘移情’方法可能面临的困境,殊为恰当"可知,这里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文章以惠施的话“庄子不是鱼,自然无法体验到鱼的快乐”来类比的是“人类学研究者不是研究对象、自然难以换位体验研究对象的生活及感受"。

结合“然而人类学者使用的方法也存在局限”“要真正做到‘移情’并换位体验,其困难似乎比庄子知鱼之乐否更甚"可知,本段的观点是人类学者使用的“移情”方法也存在局限,之后运用惠施的话“庄子不是鱼,自然无法体验到鱼的快乐"来类比就是为了论证这一观点。运用类比推理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从而使观点更加通俗易懂。

5.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能力。

结合第一段“陈寅恪强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持‘了解之同情’,主张研究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实际上就是对‘移情’的强调。”可知,这里引用陈寅恪的观点“了解之同情"是为了论证“移情”这一人类学的研究立场和方法对历史学的启示。

结合第四段“从立场及方法上注意到‘移情’的缺陷并试图补缺,对历史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因为历史学者近年来将‘了解之同情’当成口头禅,多少忽略了具有科学特质的观察取向研究的重要性。"可知,这里引用陈寅恪的观点“了解之同情”是为了论证近年来的历史学者过多地强调“移情”,对具有科学特质的观察取向研究的重要性有所忽视的观点。再结合“也许是意识到这一研究立场及方法存在不足,人类学者从语言学家那里借取了‘客位描述’的方法,强调以‘观察者’身份对研究对象所做判断的恰当性,将客观性和科学性与‘客位’相联系”可知,强调历史学应从人类学“移情"法的局限中得到启发并加以补缺,将“移情”与“客位描述"法相结合。

综上所述,两处虽然都引用了陈寅恪的观点“了解之同情”,但是作者的意图是不相同的。

【答案】6.C7.D

8.①爷爷虽然老了,但依然坚硬结实,充满活力,让她感受到生命的持久与坚韧,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②看到爷爷制作“坦克"棺材,她感受到爷爷面对死亡的坦然和无畏,认识到死亡的自然。③听到爷爷说“你不会死”,她懂得了生命的传承,要珍惜生命,好好生活。④爷爷的去世让她知道死亡会降临到每一个人身上,但她画出了“太阳发芽”,说明她从心里接受了爷爷去世的现实,同时她心中的希望也在发芽,要勇敢地面对生活,珍惜生命。

9.①通过对老人生活状态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老人面对死亡的坦然和无畏,让读者感受到老人虽然老了,但依然坚硬结实,充满活力,从而冲淡了死亡的可怕性。②通过写老人与小女孩的对话,向读者呈现了生死传承的自然规律,也展现了祖孙之间真挚的感情,进一步淡化了死亡的悲凉感。③小说的结尾部分,仔细描摹了“太阳发芽”的奇异景象,并通过小女孩的画为其命名,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新生,看到生活的希望,彻底消除了死亡的恐惧感。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C.“因为老人认为只有厚棺材才配得上自己辉煌的一生"错误,“薄板子盛不下爷爷”是老人就厚度对孙女的随意的解释,能表明老人对厚板棺材的喜爱,但没有和自己的一生相关联的意思,选项过度解读。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错误,爷孙的对话主要体现老人对生命及自然的的敬重与热爱,向孙女传达生生不息、珍惜生命的意蕴。没有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情节分析人物心路历程的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把握情节,理解爷爷各阶段生命状态的相关情节,联系女孩的反应,分析其感悟和理解。

老人很老了,但精神很好,“眼睛,里边有一种柔和沉静的光,跟海子里的水一样他……坐在阳光和风里,他就跟外边的大戈壁一样,坚硬而辽阔”。爷爷虽然老了,但依然坚硬结实,充满活力,所以她说“爷爷你很健康呀。"爷爷让她感受到生命的持久与坚韧,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爷爷制作“坦克”棺材时,很放松地说:“爷爷不怕,爷爷打过仗种过地,爷爷用枪和锄头对付过死亡。"爷爷坐车去。这是我的坦克。”女孩看到这些,她感受到爷爷面对死亡的坦然和无畏,认识到死亡的自然。

女孩害怕死亡,问自己会不会死,听到爷爷说“你不会死”,“死亡认识年纪大的人,它不认年轻人,好孩子你好好活吧,活着是很有意思的。”她懂得了生命的传承,要珍惜生命,好好生活。

“老人睡着了"老人相信他还会升起来。别人不信,女孩绝对信”“女孩用笔在画面下边写一行字:太阳发芽”,爷爷去世让她知道死亡会降临到每一个人身上,但她画出了“太阳发芽”,说明她从心里接受了爷爷去世的现实,同时她心中的希望也在发芽,她记着爷爷的话,要勇敢地面对生活,珍惜生命。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表达效果的能力。

小说围绕老人将要死亡展开,但相关内容——“眼前的一切"却“不再那么可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老人很老了,但精神很好,“眼睛,里边有一种柔和沉静的光,跟海子里的水一样他……坐在阳光和风里,他就跟外边的大戈壁一样,坚硬而辽阔"老人吃了一个很大的梨子。他的牙齿只剩下几颗,他的嘴巴几乎是个黑洞洞,梨子喜欢这个黑洞洞,梨子一直钻到老人的脚后跟,老人浑身上下甜丝丝的”,眼里有光,能吃得下东西。通过对老人生活状态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老人面对死亡的坦然和无畏,让读者感受到老人虽然老了,但依然坚硬结实,充满活力,从而冲淡了死亡的可怕性。

老人告诉孙女她不会死,并对孙女说,“死亡认识年纪大的人,它不认年轻人,好孩子你好好活吧,活着是很有意思的。"通过写老人与小女孩的对话,向读者呈现了生死传承的自然规律,也展现了祖孙之间真挚的感情,孙女惦记爷爷,爷爷鼓舞孙女,帮助她体味生之快乐,进一步淡化了死亡的悲凉感。

小说的结尾部分,“梨形太阳,一头大一头小,大的那头沉下去了,地面露出一点点金黄,太阳好像在发芽。太阳确实在发芽。只有成熟而饱满的种子,才能顶破泥土从大地里长出来。女孩用笔在画面下边写一行字:太阳发芽”,“梨形"一点点金黄”,文句仔细描摹了“太阳发芽"的奇异景象;并通过小女孩的画为其命名,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新生,看到生活的希望,彻底消除了死亡的恐惧感。

10.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意动用法,以……为鉴。

②名词作动词,称量。句意: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

③使动用法,让……活下来,救活。句意: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

④使动用法,使……减少。句意: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

⑤名词作状语,每月。句意:一般的厨师每月换一次刀。

⑥名词作状语,乘辇车。句意:乘辇车来到秦国。

⑦使动用法,使……跟从。句意: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

⑧名词作动词,出现龙。句意:没有云怎么会出现龙?

⑨名词作动词,结盟。句意:跟郑国结盟。

⑩形容词作名词,旧交。句意:你怎么跟项伯有旧交的?

形容词作动词,慎重地办理

①意动用法,②⑧⑨名词作动词,③④⑦使动用法,⑤⑥名词作状语,⑩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

11.【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①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我喜好的是天道。

②宾语前置句,调整后的语序为:籍以何至此。句意:?

③省略句,沛公军(于)霸上。句意:沛公驻扎在霸上。

④判断句,“为"意为“是”。句意:现在人家就是切肉用的刀和板,我们就是鱼和肉。

⑤宾语前置句,“未尝技经肯綮"。句意:不曾用刀去碰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

⑥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你们都将要被他俘虏。

⑦判断句。“此……耳"表判断。句意:这是亡秦的后继者呀。

⑧宾语前置句,“不举一羽”。句意:不能举起一片羽毛。

⑨状语后置句,“以吾一日乎尔长"。句意: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

⑩状语后置句,“于地覆其盾”。

①④⑦判断句,②⑤⑧宾语前置句,③省略句,⑥被动句,⑨⑩状语后置句。

12.D【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介词,凭借,依靠/连词,因而

B.语气词,表疑问语气/动词,赞成

C.连词,因为/介词,用、凭

D.均为结构助词,的。

13.答案:A

14.A(A项认为后两首怀古诗史鉴无考的不是“黛玉”,而是“宝钗”;不是“宝钗、李纨反对”,而应是“黛玉、李纨反对”。)

15.C“金钏儿"改为“玉钏儿”。

16.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句内容及把握名著内容及人物经历的能力。

①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这是贾元春省亲时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前三句与第四句形成了非常贴切的因果关系,正是因为前三句对大观园的建筑风格、建设过程以及园中景物进行了精彩生动的刻画,才有了贾元春将这座园子命名为“大观园"的理由。所以对应的是贾元春。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详细地描写了贾府众人元宵节猜灯谜的过程,贾元春、贾政、贾母、宝玉等人猜灯谜的情状各有不同。

②谜底为算盘,古人认为人的运数由天定,故称“天运”。算盘的珠子由人手指拨动,所以说“人功"。上天的安排和人的主观能力如何搭配,其间道理多种多样、无穷无尽,正如在没有算出“数”之前,谁也不知道算盘子是合是分一样。只有人力而无天运,两个算盘珠之间也就无缘而难相逢。从诗谜看,指算盘之上和梁之下的算珠,因为横梁相隔,所以拔不到一起去,这就是“数不同"。从古人的哲学思想看,世界万物由阴阳二气构成,阴阳变化,导致万物百变化。其中“阴”指地、女子等,“阳"指天、男子等,所以阴阳之间横加隔断就不能好合(即“数不同”)。此谶讲的是迎春结婚一年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的婚姻悲剧是天运所定,非人力可改变!它只适于迎春。暗示迎春嫁给忘恩负义的孙绍祖。

③谜底为风筝,暗示探春远嫁。

④谜底为佛前海灯,与惜春最后的命运归宿一致。

17.BEG

句意:宋太祖赵匡胤勒石为碑放在殿里,让每任新继位国君都要来到太庙,跪在碑前诵读。“太祖勒石”,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其后断开,即B处;“锁置殿中”,“殿中"作“锁置”的后置状语,其后断开,即E处;“使嗣君即位”,介宾结构,其后断开,即G处。故选BEG。

18.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错误。顾念、考虑;看。句意:所以就顾不得廉耻罢了。/为这而举目四望。

B.正确。句意:管理者不要把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观点和言论作为难以施行的借口。/形容说话内容虚浮、不切实际,或者谈论过于夸张而不切题。

C.正确。

D.正确。句意:用节约克制涵养百姓的生计。/你们都是良民,各自安于自己的生计。

19.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又要适当依靠刑罚”错,原文“夫重法以止盗,法繁而盗愈多,则有之矣,未见其能禁也”,可见并不认同依靠刑罚治理百姓

20.(1)因此先代的君王治理国家,一定先回过头来要求自己做到,自己(的行为)端正了,那么(天下)万物没有不响应的了。(“是以”,因此;“诸”,相当于“之于”;“应”,响应。)

21..①国君要消除猜忌,以忠厚之心奉养前朝帝王的子孙;

②国君要克制性情,以宽大之心培养士人的正直之气;

③国君要克制欲望,以仁爱之心保护百姓的生计产业。

【解析】①由“以忠厚养前代之子孙”可知,国君要消除猜忌,以忠厚之心奉养前朝帝王的子孙;②由“以宽大养士人之正气"可知,国君要克制性情,以宽大之心培养士人的正直之气;③由“以节制养百姓之生理”可知,国君要克制欲望,以仁爱之心保护百姓的生计产业。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十一月,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的饥饿逼迫上身,所以就顾不得廉耻罢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拾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给自己),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臣祖禹说: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这话说的确如此啊。国君是国之根本,百姓是末流;国君是源头,百姓是流水,根本端正则末流清澈。因此先代的君王治理国家,一定先回过头来要求自己做到,自己(的行为)端正了,那么(天下)万物没有不响应的了。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偷盗,法律繁多而盗贼更多,这种情况是有的,没有看见这种办法能禁止偷盗。去掉奢侈节省费用,减轻徭役,少收赋税,这是清除源头端正根本,禁止贪欲的方法。太宗施行这种方法,达到如此效果,管理者不要把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观点和言论作为难以施行的借口,而把严刑峻法作为自己的依靠,那么就是懂得治理的方法了。

材料二:

宋太祖赵匡胤勒石为碑放在殿里,让每任新继位的国君都要来到太庙,跪在碑前诵读。立下三戒分别是:一、绝不伤害柴氏的子孙后人;:二、绝不杀文人士官;三、绝不增加农田赋税。唉,像这三件事,不能不说是美好的德行。真正有圣德的人,都是从自身做起。舍弃自己而要求他人,名声越正,正义越得到伸张,法令越繁琐,刑法也将要兴起。如那样做,不能不称作薄德。寻求对百姓有利的然后去施行它,寻求对百姓有害的然后铲除它,选择所认为好的地方然后督促百姓去做,选取所谓不好的然后禁止百姓去做,全部都是要求别人;这是迂腐的儒生所致力的,是法家代表人所看重的。

善于治理的,自己平时品行端厚而百姓得到勉励,进谗言的和顽固的人没有施展的空间;自己平时节约而百姓就会富裕,贪婪的人不能贪污。用忠诚厚道养育前代的子孙,用宽厚大度培养士人的正气,用节约克制涵养百姓的生计,不是从他人那里求取。舍弃自己怀疑的私心,忍住自己的怒气不发,收敛自己的奢侈的想法,都是从己心、自身求得。人们或者贪利或者困窘,或者品德好或者不好,听凭他自取而不跟他争夺,治理的品德在自己内心蕴藏,不用期待盛大却能从无形中积聚起来,所以说不能不说是有美好的德行。

从自己这里求取的,那方法总是很简单;从别人那里求取的,那方法总是很繁琐。繁琐的,政令越来越紊乱,刑法越来越繁多,然而后代的读书人经常凭借政令和刑法作为治国的策略,不也是有害的吗!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政令刑法繁琐而百姓的羞耻之心荡然无存,所以不能不说是薄德。

22.B(颔联说自己已年老,诗境渐熟,但随意付与,不复对花鸟而苦吟愁思。)

23.①一丝不苟、勇于创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说自己平生喜欢细细琢磨、苦苦寻觅好的诗句,决心一定写出惊人的句子米。(2分)②不刻意雕琢,追求自然天成。“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诗人说自己年事已高,写诗完全是“漫与”即随意吟咏。(2分)③师法古人,步武前贤。“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杜甫渴望能与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坛高手为伴,与他们交游,向他们学习。(2分)

24.(1)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2)其言不让;舍瑟而作(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4)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5.(2分)B【解析】新赛道,名词,文中用的比喻义,形象生动,指新技术新模式新市场等。A名词,借代,语言具有高度概括性,指那些死要面子的读书人。B名词,比喻程度非常高,到顶了,几乎不能被超越。语言生动形象。C.名词,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语言简洁。D动词,表示一起努力,相互靠近。无修辞,用词准确生动。

26.(4分)①随年龄增长减少②可能出现的多重弊端(每空2分,共4分)

【解析】第一空前面内容有“老年人羡慕"的内容,可见这一空中一定是有年龄的影响,后面说可以补充,所以说明这个时候身体里的胶原蛋白是不够的。所以填入“减少”这样的内容。第二空前面有“克服"的动词,后面是两种现象和“等”这样的字眼,所以应该是“很多弊端"这样的字眼,然后又就后面“风险”“不确定"等内容,说明这些现象不是一定出现的,所以应该填入“可能”这样的字眼。

27.(4分)

改法一:各种概念化的品牌和产品层出不穷,消费者一知半解,导致社会上一直有购买重组胶原蛋白商品是否缴智商税的讨论。

改法二:各种概念化的品牌和产品层出不穷,消费者一知半解,导致社会上一直有购买重组胶原蛋白商品是缴智商税的传言。

(改对一处得2分,两处全部改对得4分)

【解析】第一处分句语序不当,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顺承关系,应该调换前两个分句的位置“产品先层出不穷,消费者才一知半解";第二处定语和中心语不搭配,“讨论”的意思就是没有定论,而前面“是缴智商税"已经有了答案,所以要么将“是缴智商税”改为“是否缴智商税”,要么把“讨论”改为“传言"。

28.【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是一句富有象征性和哲理性的句子。包含以下信息,一是河流是曲折的,二是河流向前流动是为了到达远方的大海及其它目的,三是河流向前流动更是为了流经更广阔的土地。

本句话用比喻的形式,通过河流的形象,隐喻了人生或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一条河流曲折向前”,以河流的曲折比喻人生或事物发展的曲折,可以理解为人生或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需要不断地适应和调整,才能继续前进。“不只是为了抵达大海”,以河流的目标不仅是大海,也有其它,比喻人生的目标也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成功,还有其它更深层的内容和追求,暗示了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过程,珍惜经历,而不是仅仅盯着结果。“也是为了流经更多的土地”,以河流希望能够流经更多的地方,滋养更多的生命,得到更多的支流注入以丰富自身,比喻人生要有奉献精神,要有付出情怀;要有包容性,要接触和吸收更多营养来丰富自身、提升自身。

综上,这句材料通过河流的形象,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面对道路的曲折坎坷,困难重重,我们应该关注过程,珍惜经历,勇于挑战,而不是仅仅关注结果;我们要懂得奉献,心怀他人,滋润更多生命;我们要包容多元,丰盈生命,实现自身的成长和提升。

写作时,开头结合材料,这条曲折前行的河流,恰如我们的人生——多彩、坚韧与包容。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多彩人生,如河流之曲折前行;坚韧人生,如河流之勇往直前;包容人生,如河流之广纳百川。中间可以列举村支书杨宁,江梦南,身残志坚的创业之星陆鸿,世界菌草技术之父林占熺等人的事例进行论证,让文章更充实,更有时代感。最后总结全文,让我们像河流一样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曲折与变化,坚韧不拔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学会包容与接纳周围的一切。

立意:

1.人生的过程之美。

2.在曲折中寻求多元与成长。

3.让生命在丰盈中成长。

例文:

生死不殊,而人生自异

抵达大海,是河流的宿命;但流经更多的土地,润泽四方,才是河流的使命。倘若河流只是为了抵达大海,无异于裁弯取直的运河,虽然便捷,但总少了几分风景和意趣。君不见,黄河九曲萦绕,三峡冲波逆折,川泽纡其骇瞩,方能成就天下奇观。

河流蜿蜒曲折前行,才能流经更多的土地,大自然的物语之中,也蕴含着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何尝不是如此?除了专注结果,也须关注生命的历程,行走的征程。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如是写道:“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但我们的人生,绝不是一场径直奔赴死亡的约会。人生的终点,有的是躺在床上寿终正寝,但庸碌无为,老死于户牖之下;与千帆阅尽,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两种人生判若霄壤。功成名就的高光时刻,荣于华衮的墓志铭,固然是人人艳羡的终点,但人生的意义,不止在于抵达,而在于行走。生与死,是每个人的起点与终点,生死不殊,但抵达与行走,会使人生境界迥然各异。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子的人生,没有青云直上的捷径,“黄州惠州儋州"身如不系之舟”,他的人生,无疑宛如一条蜿蜒前行的江河,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曲折多舛的人生历程,使他观风历俗,博物致知,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也深得江山之助,酝酿发酵出陆海潘江一样的勃发才情。

“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叶嘉莹先生跌宕起伏却写满诗意、历尽劫波而冰心犹存的一生,何尝不是一条蜿蜒曲折前行的清流?她的人生中不仅有纯粹的诗歌,也有契阔离合之情,家国兴亡之感,有热辣滚烫的人生百味。南渡北归,转蓬万里,饱经忧患,使她内心愈益清明,心性温润沉静,坚韧持守。

“科技小院”的学子们,没有固守大学生所谓的“标配人生"——从小教室走向职场,从读书求学到谋生求职,从卷子,到房子、车子、票子,他们“自找苦吃”,选择把捷径做成弯路,主动从象牙塔走向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将论文写在大地山河上,身体力行,增长才干,不断扩大其精神地理和人生格局。

我们无意美化苦难,谁不渴望坦途,追求捷径?然而,人生在曲折中前行,往往是常态。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以“终归大海作波涛"的定力,以“心在千岩万壑间”的智慧,不做急功近利者,过分专注于结果,匆匆抵达;而要做人生的智者,深谙曲线的智慧,于山重水复、峰回路转中,领略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白落梅说“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历尽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让我们吟哦这隽永的诗句,行吟在曲折的人生征途中,在行走中抵达,收获人生的一树繁花吧!三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科试卷

(总分150分,时长150分钟)

注意事项:

1.主观表述题必须分点作答,未分点作答者,该小题将被判定为零分,切记,切记!

2.主观题答题必须字迹工整,书写潦草者,该小题将被另外扣分。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研究立场和方法上,人类学对历史学启示良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从心理学借鉴而来的“移情”。所谓“移情",就是“把自己置于另一个人的位置上的能力”。“民族志学者的个人经验,尤其是参与和移情,被视为人类学调查过程的核心。"历史学者明显受此影响。陈寅恪强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持“了解之同情”,主张研究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实际上就是对“移情”的强调。人们通常说的“设身处地"观察认知人事,也类似人类学对这一方法的运用。

然而人类学者使用的方法也存在局限。以“移情”为例,其主要困难在于研究者如何设身处地,实现与被研究者之间的角色转换。庄子观鱼,说鱼很快乐。惠施回复说,你不是鱼,你自然无法体验到鱼的快乐。这则寓言,用来比况人类学“移情"方法可能面临的困境,殊为恰当:要得出研究结论,不“移情”或站在研究对象的“主位"立场体验其生活及感受行吗但实际上,要真正做到“移情”并换位体验,其困难似乎比庄子知鱼之乐否更甚。

英国人类学家巴利结合他自己的考察经历指出:所谓一个陌生民族到头来会全盘接纳来自不同种族与文化的访客,以致这个外来者和本地人并无两样的说法,“让人悲哀的亦非事实";“你顶多只能期望被当成无害的笨蛋,可为村人带来某些好处。在他们眼中,人类学者是财源,能为村人带来工作机会”。

研究者原本的文化立场如何能够不影响其研究是一个几乎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无处不在。如信仰“一神教"的基督教传教士到非基督教地区服务,尽管表示要尊重当地原住民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但文化上遭遇的排异却无法避免。因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效果很不理想。这说明不同文化间的鸿沟,是很难通过类似“移情”的方法弥合的。不过人类学者并不是单一地使用“移情"法。也许是意识到这一研究立场及方法存在不足,人类学者从语言学家那里借取了“客位描述”的方法,强调以“观察者"身份对研究对象所做判断的恰当性,将客观性和科学性与“客位”相联系。从立场及方法上注意到“移情"的缺陷并试图补缺,对历史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因为历史学者近年来将“了解之同情”当成口头禅,多少忽略了具有科学特质的观察取向研究的重要性。

人类学调查方法的局限对历史学者也提供了方法论思考。“田野作业"是人类学的基本方法,但这一方法也遭遇困难。首先,人类学者最初的“田野作业”,主要针对的是相对“原始"的族群,是没有文字传承的部落文化。摩尔根研究与他同时代的印第安人部落,其著作却冠以《古代社会》名称。明明是针对当下印第安部落写出的东西,却以“古代”命名,是因为原始部落的文明,当其尚未走出原始状态时,是很少性状变化的。对于非原始族群来说则情况迥异。中华各民族中有些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有些在近代接受外人帮助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其社会状况及历史演变,往往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以这样的族群作为研究对象是否仍然需要坚持人类学主要依靠“田野"的传统在社会激剧变化的时代,今天的“田野”能反映昨天的存在吗如果不能,中国的人类学是否需要借助历史文献来从事相关研究而借助历史文献会否因为与人类学对“田野"的强调在方法上背离,导致其研究失去人类学的学科属性这都有待中国学者认真思考。

与田野相关的是历史遗存问题。“田野作业”最重要的是看遗存,即世代传承下来的物质和精神的制作。但很多流传至今的文化习俗或遗存,一旦其原生态环境不复存在,就已经变化失真了。以北美印第安人的“居留地"为例,其因外部文化的侵蚀而失去原貌。这提醒历史研究者,必须保持高度的学术警惕,不能轻易相信“田野”里所谓的“原始"见闻,对多少带有“田野”性质的通过“调查"历史当事人所作的“口述历史”,在时过境迁且缺乏佐证的情况下,也不能盲从礼拜,奉为信史。

历史学注重“历时性",历史学者眼里看到的是“变”的一面;人类学相对注重“共时性",人类学者眼里看到的更多是“不变”的一面。然而但凡是文化,在进入近代以后,在异质文明的侵蚀下,无论其基因如何强大,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因而人类学家所谓的“田野"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今天的田野,或是介于古今之间者,要找到“原生态”的文化田野,谈何容易!

(摘编自杨天宏《人类学对历史学的方法启示》)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人类学高度重视并广泛运用从心理学借鉴而来的“移情"方法,这也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立场与方法借鉴。

B.“借助历史文献”“与人类学对‘田野’的强调在方法上背离",可见人类学起初的调查方法更多立足于“田野作业”,而非文献。

C.“这都有待中国学者认真思考"中的“这”,指中国人类学面临的研究困境:“田野作业"是否适用于研究拥有文字传承的族群。

D.作者认为,“田野”的可信度有待考量,因为即便能传承至今,今天的田野也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并非“原生态"的田野。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段借用人们观察认知人事的日常现象来阐析“移情”这一专业的学术用语,使得说理贴切深入而又浅显易懂。

B.“几乎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以近乎绝对的言辞,强调了完全不受自身文化立场影响的研究基本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

C.文章援引摩尔根研究印第安人部落社会的例子,旨在阐释原始部落文明的发展速度是很缓慢的,很少发生性状变化。

D.从北美印第安人的事例延伸推断,在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急剧碰撞的过程中,原有的文化习俗很难保持一成不变的状态。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2分)

A.王国维提倡:“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

B.有鉴于许多西方学者的自我文化中心主义的局限,保罗·柯文提出“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主张,认为史家对中国社会的研究要“进入局中人的世界”。

C.《国语》记载黄帝四妃之子与黄帝异姓,历史学者表示无法理解。这种父子异姓的现象,可以用文化人类学描述的母系氏族社会“子从母姓"的习俗来解释。

D.一位学者正在外国进行民族“幸福感”的调查。但有人认为受限于彼此之间的文化隔膜,这位学者认知的幸福感,未必与原住民的真实体验相吻合。

4.材料引用惠施的话进行类比推理,请分析这一推理的作用。(4分)

5.材料划线处都引用了陈寅恪的观点“了解之同情",作者的意图是否相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5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阳发芽

红柯

老人一直望着外边的树,整个夏天他都这样看树。夏天悄悄逝去,秋天间了进来,树叶一下子变黄了。

两个中年人走进院子,一个是老人的儿子,一个是连里的木匠。他们从东边空房子里抬出又宽又厚的干木板。全是白松木,一条一条摆开,院子里亮晃晃。

女孩问老人:“这是干什么呀?”

老人说:“给爷爷做棺材。"

“爷爷你很健康呀。”女孩眼睛湿了。

“健康的时候才能做出好棺材。"

几年前,木料从林场拉回来的时候是湿的,女孩可以闻到树液的清香。那时她只有十岁,现在她十五岁了,跟一棵小白桦树一样了,走到哪里都是亮亮的。

女孩说:“爷爷你不害怕吗?”

“爷爷不怕,爷爷打过仗种过地,爷爷用枪和锄头对付过死亡。"

“可它又缠上你了。”

“这可不一样,爷爷自己去,"老人敲敲那些木料,“爷爷坐车去。这是我的坦克。”

木匠说:“咱给你弄个好坦克。"

院子里全是叮叮的斧子凿子声和嗡嗡的锯子声,两个中年人叼着烟卷一声不吭干活儿。老人坐在小板凳上,半闭着眼睛,里边有一种柔和沉静的光,跟海子里的水一样。老人又干又瘦,可老人很结实。太阳和风把他打磨成现在这个样子。他老得不能再老了,太阳和风也啃不动他了。他坐在阳光和风里,他就跟外边的大戈壁一样,坚硬而辽阔。

院子里的木料不见了,棺材蹲在地上,让人望而生畏,就像那里蹲着一头金黄的狮子,威风凛凛。

女孩从来没见过这么厚实的木头,女孩用手卡一下,板子很厚,把她的手都卡疼了。

老人说:“薄板子盛不下爷爷,爷爷会把它压塌。”

来一帮人抬棺材,他们都是连里最壮实的汉子,他们给棺材捆上粗绳,前后两根杠子,壮汉们嘿嘿用劲往前挪。棺材离地面只一道缝,昂首挺胸就像要下水的巨轮。棺材滑进屋里。连长揭掉黄帽子:“当年咱们的万吨巨轮就是这样下水的。"女孩不懂这些,连长叔叔就告诉她:“那是一艘很大很大的船,是咱中国人的骄傲。”女孩说:“我爷爷就是连里的骄傲。"

“爷爷打过仗,爷爷在战场上就跟狮子一样;爷爷也能种地,爷爷种的庄稼个个都是好样的。”爷爷说。

“你把它们说得跟人一样。"

“庄稼是有生命的,只要是你种的你就能听见它们拔节抽穗长个子。”

阳光一下子把窗户挤破了,跟彩釉一样浇在棺材上,棺材雄浑而明亮。

女孩回到自己屋里画画。她喜欢画画,她的画在整个团中学还是挺有名的,有小画家之称。老人听见梨子咚咚的落地声。梨子很黄很肥,就像毛色光滑的鼠趴在树上。老人吃了一个很大的梨子。他的牙齿只剩下几颗,他的嘴巴几乎是个黑洞洞,梨子喜欢这个黑洞洞,梨子一直钻到老人的脚后跟,老人浑身上下甜丝丝的。

有些梨子大半埋在土里,甜甜的梨肉让虫子咬得千疮百孔。梨子在下沉。沉没的地方梨肉变成棕褐色,那已经接近泥土的颜色了。老人看自己的手脚,干硬粗糙黑乎乎的。他也在接近泥土。老人穿过果园,来到荒凉的墓地。

他们刚来这里的时候,地上只有一寸厚的土,撒下的种子长不出庄稼。就在上级命令他们撤离的时候,老连长病逝了,老连长成了大漠深处第一个死者。他们挖很深的墓坑,里边全是沙石。大家就刮地上那层薄土,垫在墓坑里,在棺材上也覆了土。他们严守入土为安的古训,谁也不想让自己的老连长风干成木乃伊。他们要看着青草长出来再撤走。那已经是第二年春天了,青草果然爬上连长的坟头。这无疑是一种信号,一种绿色田园的信号。

地上的土年厚起来。土是从连长的坟墓开始变厚的,就像连长身上长出来的。老兵们说:“人都要变成土,埋在新疆变的土就更多。"老兵们全都躺在那里了。活着的寥寥无几,他是这里惟一的老兵。他得好好看看这个秋天。天是青的地是黄的,天地之间的那颗太阳丰满而悠闲。太阳再也不是狮子了,狮子蹲在他家里。

女孩问老人:“你干吗要离开我们?”

老人说:“人老了就得死,爷爷已经活得太久了。

“我会死吗,爷爷?"

“你不会死,死亡不认识你。”

“死亡认识你吗?"

“死亡认识年纪大的人,它不认年轻人,好孩子你好好活吧,活着是很有意思的。”

“我还是感到害怕,爷爷。"

“活得越有意思,死亡才会有意思。”

“我知道了爷爷,我要画画。"女孩回到她的小屋,继续画画。

老人一个人坐在屋里,棺材蹲在他的身边,就像一匹骏马在等待骑手跨上去。

老人睡着了。睡眠中的老人依然能听见梨子咚咚的落地声,梦中的梨子金光灿烂,又圆又大,散发甜丝丝的芳香。酥软的梨子一点一点融入泥土,跟积雪消融一样。太阳也是酥软的,太阳的一半被地平线咽下去了,大地在吮吸黄澄澄的阳光,太阳被大地吸到肚子里去了。

老人告诉他的孙女:“爷爷睡一会儿就起来。”老人相信他还会升起来。别人不信,女孩绝对信。

这时候,女孩已经画出了那颗太阳。女孩画的是一颗梨形太阳,一头大一头小,大的那头沉下去了,地面露出一点点金黄,太阳好像在发芽。太阳确实在发芽。只有成熟而饱满的种子,才能顶破泥土从大地里长出来。女孩用笔在画面下边写一行字:太阳发芽。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老人一直盯着树看,感受时节的微妙变化,发现树叶变黄,他自知时日不多。

B.老人说“这可不一样,爷爷自己去”,这体现了老人积极而豁达的人生态度。

C.“薄板子盛不下爷爷”,因为老人认为只有厚棺材才配得上自己辉煌的一生。

D.老连长坟头长出的青草,承载着老兵的期望,激励战士长期守土,接续奋斗。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说中把棺材比作“坦克"狮子”“骏马"巨轮”等,形象地表现了爷爷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气质。

B.文中划线句子中“挤"浇”两个动词,使静态之景富有动感,张力十足,描绘出一幅壮美的画面。

C.小说按照时间推移进行叙述,节奏自然,同时注重场景的细节描写,为读者呈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

D.爷孙的对话充满情趣与哲思,展现了老人对孙女进行生命教育的历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8.请结合全文,依次分析女孩对不同生命状态的感悟与理解。(4分)

9.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太阳发芽》也是一个与死亡有关的故事,“眼前的一切”也同样“不再那么可怕”,这样的表达效果是如何达成的?(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14分)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②权然后知轻重③项伯杀人,臣活之④若不阙秦⑤族庖月更刀⑥辇来于秦⑦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⑧未云何龙⑨与郑人盟⑩君安与项伯有故谨庠序之教

A.①/②⑥/③④⑦/⑧⑨/⑤/⑩/B.①/②⑧⑨/③④⑦/⑤⑥/⑩/

C.①/②③⑧/④⑦/⑤⑥⑨/⑩/D.①③/②⑨/④⑦/⑤⑥/⑧⑩/

11.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所好者道也②籍何以至此③沛公军霸上④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⑤技经肯綮之未尝⑥若属皆且为所虏⑦此亡秦之续耳⑧一羽之不举

⑨以吾一日长乎尔⑩覆其盾于地

A.①②⑧/③/④/⑤⑥⑦/⑨⑩B.①④⑦/②⑤/③/⑥/⑧⑨⑩

C.①④⑦/②⑤⑧/③/⑥/⑨⑩D.①②⑧/⑤⑥⑦/③/④⑨/⑩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人之力而敝之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B.可得闻与吾与点也

C.以吾一日长乎尔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D.是寡人之过也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13.下列选项中全都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吾何爱一牛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③而不见舆薪④行李之往来⑤依乎天理⑥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⑦然后知轻重⑧欲诛有功之人⑨乐岁终身饱⑩役聪明之耳目

A.①②④⑥⑨⑩⑩B.①②④⑤⑥⑨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D.①②③⑥⑨

14.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情节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宝琴作怀古诗十首,咏古迹,怀往事,又暗隐十件俗物,让众人“都称奇道妙”,不过黛玉认为后两首怀古诗史鉴无考,要求另作,宝钗、李纨反对。

B.平儿的镯子被宝玉房中的小丫鬟坠儿偷去,平儿明知底里而不愿意声张,其用心之良苦,令宝玉大为感叹。

C.芳官不想将蕊官所赠的蔷薇硝转送给贾环,便拿了一包茉莉粉给她。赵姨娘知道后不甘心受辱,便怒气冲冲地来找芳官算账,两人打成一团。

D.贾元春让宝玉和姐妹们搬进大观园居住,薛宝钗住了蘅芜苑,林黛玉住了潇湘馆,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爽斋,惜春住了蓼风轩,李纨住了稻香村,宝玉住了怡红院。

15.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湘云写的两首海棠诗就让大家赞叹惊服。兴奋之余,湘云要做东道再开一社。第二天湘云便请贾母等人喝酒吃蟹赏桂,好不热闹。

B.贾母带领刘姥姥等人来栊翠庵。妙玉亲自烹茶,给贾母端上一盏用雨水煮的老君眉。然后拉黛、钗至耳房,拿出两只珍贵的杯子给她俩用,却将自己平日用的绿玉斗给宝玉。

C.宝玉要吃荷叶莲蓬汤,凤姐便命做十来碗大家吃。汤烧好后,王夫人命金钏儿送去。见到金钏儿,宝玉想起她姐姐的不幸,千方百计哄她说话,并让她也喝了一口汤。

D.宝玉得知麒麟被湘云捡去,来找湘云。黛玉担心金麒麟又引来“金玉良缘"之说,因此悄悄前来欲察二人之意。湘云因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而被宝玉斥为说“混帐话"。

16.下列的选项中的人物与《红楼梦》诗句对应的是()

①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

②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③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④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哥听佛经

A.元春、迎春、探春、惜春B.元春、宝钗、黛玉、惜春

C.宝玉、香菱、岫烟、柳湘莲D.贾政、晴雯、岫烟、妙玉

三、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十一月,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帝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也?”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商旅野宿焉。

臣祖禹曰: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信哉斯言也。盖君者本也,民者末也,君者原也,民者流也,本正则末正,原清则流清矣。是以先王之治,必反求诸己,已正而物莫不应矣。夫重法以止盗,法繁而盗愈多,则有之矣,未见其能禁也。去奢省费,轻徭薄赋,此清原正本,止欲之道也。太宗行之,其效如此,君人者无以迂言为难行,而以峻法为足恃,则知致治之方矣。

(节选自《唐鉴》)

材料二:

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德之盛者,求诸已而已。舍己而求诸人,名愈正,义愈伸,令愈繁,刑将愈起;如彼者,不谓之凉德也不能。求民之利而兴之,求民之害而除之,取所谓善而督民从之,取所谓不善而禁民蹈之,皆求诸人也;驳儒之所务,申、韩①之敝帚也。

夫善治者,已居厚而民劝矣,谗顽者无可逞矣;己居约而民裕矣,贪冒者不得黩矣。以忠厚养前代之子孙,以宽大养士人之正气,以节制养百姓之生理,非求之彼也。捐其疑总之私,忍其忿怒之发,戢其奢吝之情,皆求之心、求之身也。人之或利或病,或善或不善,听其自取而不与争,治德蕴于已,不期盛而积于无形,故曰不谓之盛德也不能。

求之己者,其道恒简;求之人者,其道恒烦。烦者,政之所繇②紊,刑之所繇密,而后世儒者恒挟此以为治术,不亦伤乎!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政刑烦而民之耻心荡然,故曰不谓之凉德也不能。

(节选自《宋论》)

【注】①申、韩:指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申不害、韩非。②繇:通“由"。

17..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太祖A勒石B锁C置D殿中E使嗣君F即位G入H而跪读。

18..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顾,指顾念、考虑,与《庖丁解牛》中“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顾"意思相同。

B.迂言,指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观点和言论,与现在所说的“迂谈阔论”意思一样。

C.凉德,指薄德,文中与“盛德"相对,是说君主治国缺少仁义,所施政令于百姓不益。

D.生理,意思是生计,与《水浒传》中的“汝等良民,各安生理”的“生理"意思相同。

1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唐太宗不主张用严刑重法来解决民众为盗的问题,他认为应当通过去除过多花费,减轻赋税徭役,选用廉洁官吏等措施,使百姓衣食有余,不做盗贼。

B.祖禹引用季康子向孔子“问盗”之事来表明对孔子观点的认同,他认为国君既要端正自己节制欲念,又要适当依靠刑罚,这是治国之要,是使天下大治的方法。

C.《宋论》认为,国君以利民、害民为名,用所谓的善和不善来督促或禁止民众,本质上是求于他人;这与驳杂之儒所追求的一样,都未能认识到从自身做起的重要。

D.《唐鉴》认为,国君与百姓是树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