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_第1页
2023-2024-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_第2页
2023-2024-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_第3页
2023-2024-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_第4页
2023-2024-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湖南省岳阳临湘市2023-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0分)

(2023八上·临湘期中)读下面这段话.完成问题。

语文教材真美妙,她让我们明白了归省()的风俗,凫()水乐趣,wò()旋的合义,zhè()皱的形状。语文教材是一首美妙动听的歌,我们要学会欣赏;____,____;____,____。

1.在文段中的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以"语文教材"为描写对象,运用比喻修辞,把排比句补充完整。

【答案】1.xǐng;fú;斡;褶

2.语文教材是一艘扬帆远航的船,我们要学会驾驶;语文教材是一副五彩缤纷的图画,我们要学会鉴赏。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⑵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1.归省(xǐng):这是一个汉字与拼音的结合。在中文中,“省”字有多个读音,但在这里它读作“xǐng”,意思是“探望父母或尊长”。它常常用于描述子女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所以,这里的“归省"就是回家探望的意思。凫(fú)水:这是一个汉字与拼音的结合。“凫”字在古汉语中指的是“游水”,现在则常用来形容鸭子或鹅等水禽游泳的样子。在这里,它代表游水的乐趣。wò(斡)旋:这里给出了拼音,要求我们写出对应的汉字。根据拼音“wò”和上下文,我们可以确定这个汉字是“斡"。在中文中,“斡旋”通常指的是调解、调和,特别是在解决纷争或矛盾时。zhě(褶)皱:这也是一个拼音与汉字的结合。根据拼音“zhě”,我们知道这个汉字是“褶”。在描述物品的外观时,“褶皱"常用来描述物品表面因折叠或弯曲而形成的纹路。

故答案为:xǐng;fú;斡;褶

2.本题考查句子仿写。阅读前面的例句应该明确所用句式为“语文教材是以...的...,我们要...”,还要注意需要采用暗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语文教材是一艘扬帆远航的船,我们要学会驾驶;语文教材是一副五彩缤纷的图画,我们要学会鉴赏。

3.(2023八上·临湘期中)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听到那些无耻的卖国言论,同学们义愤填膺,怒不可谒。

B.当大家面对突如儿来的危险而不知所措时,他挺身而出救了大家。

C.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发展日新月异,高楼林立,美丽迷人,走在大街小巷,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D.张教授知识渊博,耐心细致,目空一切地教给学生数学知识。

【答案】D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A.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B.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面对突然情况,无法应付。

C.叹为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别的乐舞不必再看了。

D.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谁都看不起。此处形容张教授对学生的态度,使用不当。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4.(2023八上·临湘期中)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伦·凯勒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删去"看不见")

B.这款激光打印机很畅销,15天销售了整整30台左右。(删去“整整“或“左右")

C.古往今来。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作品。(把"许多"移到"优秀的“前面)

D.无论谁违背纪律,都要受到惩罚。(把“无论……都……“改为“只要……就……”)

【答案】D

【知识点】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搭配不当,把“违背"改为“违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2023八上·临湘期中)下列括号内的注释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这句话中划线的字词"因为”的"尤其"的词性分别是连词、助词、副词)

B.打开舱门,飞行员冲着围过来的将土们说:“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正确)

C.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经过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国家安宁。(“保卫和平”“正义旗帜“山河无恙"依次分别是动宾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儿扭,实在标致极了。("标志”运用了介张和反语的修辞手法)

【答案】A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并列短语;主谓短语

【解析】【分析】A.正确。

B.有误,引文末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都要放在引号内。

C.有误,“正义旗帜"是偏正短语。

D.有误,句中将清国留学生油光可鉴的发辫比作小姑娘的发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句中的“标致”一词,使用了反语修辞,没有夸张修辞。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语法知识的掌握。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平时所学,结合各选项内容分析判断。

6.(2023八上·临湘期中)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柳宗元的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小石潭记》就是他被贬谪到湖南永州后所作。

B.贺敬之的《回延安》,川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鲁迅的散文《社戏》,以自由的笔法,报写了他少年时代关于社戏的生活记忆。

D.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写《被压扁的沙子》,论证了外星体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观点。

【答案】C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社戏》是小说。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及重要的文化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7.(2023八上·临湘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2020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抓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槛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1)读材料,请解释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2)联系日常生活.请你说一说“关于低碳,我们能做些什么?"

【答案】(1)“碳达峰"就是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碳中和”就是到2060年,通过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抵消掉已排放的二氧化碳。

(2)使用节能灯;离开教室随手关灯;多走路,出行多骑自行车,少乘车;等等。

【知识点】材料探究;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提炼概括。第一问,根据“‘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可直接作答。第二问,根据“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可直接作答。

⑵本题考查意见建议。联系日常生活,简述“关于低碳’的做法,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碳达峰"就是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碳中和”就是到2060年,通过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抵消掉已排放的二氧化碳。

⑵使用节能灯;离开教室随手关灯;多走路,出行多骑自行车,少乘车;等等。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解答时应在充分把握各个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文本材料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表述中应做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8.(2023八上·临湘期中)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填写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1)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游鱼在清水中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___,___。

(2)描绘了延安新貌的排比句是:___,___;___,___。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点明送别之地和游人将去之地,描写景物为离别创设环境的句子是:,。

【答案】(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潭、虹、阙、津。

故答案为: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⑵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⑶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2023八上·临湘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后面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①春残黄鸟稀,辛夷②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①谷口,山谷的入口。②辛夷:花名,比杏花开得早。

9.试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10.三四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9.①描写暮春草堂周围的景色,营造春光逝去、凋零空寂的氛围。

②以鸟稀、花尽、花飞反衬幽竹的清阴“不改"。

10.表达了诗人对翠绿葱茏的幽竹的喜爱,对不为俗世的节操的礼赞。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寄情山水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9.本题考查诗句在全诗中的作用,“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的意思是:山谷口已是暮春凋残,黄莺儿的叫声几乎听不到了,迎春花早已开过,只有片片杏花飞落芳尘。此句写景,写出了暮春时节春光已逝。第一句中的“鸟稀"、“花尽”、“花飞"同时衬托了“幽竹清阴”。

故答案为:①描写暮春草堂周围的景色,营造春光逝去、凋零空寂的氛围。②以鸟稀、花尽、花飞反衬幽竹的清阴“不改"。

10.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的意思是:春去匆匆,山窗下的修竹实在幽雅,惹人怜爱;它依旧苍劲葱茏,等待着我的归来。此句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畏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

故答案为:表达了诗人对翠绿葱茏的幽竹的喜爱,对不为俗世的节操的礼赞。

(2023八上·临湘期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含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明日,宿旦子冈1。商2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四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将情不事生产者,其俗洵3美矣。偶含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准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相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几女啼笑,鸡大鸣吠。余顾而篡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ūn):确尖。

1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而妇人汲井且浣衣:

12.翻译下列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1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

①其中往来种作

②其丈夫方担粪溜园

14.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的共同之处?

【答案】11.类;洗衣

12.①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②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

13.①其中/往来种作。

②其丈夫/方担粪灌。

14.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自得其乐。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⑶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⑷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甲]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乙]第二天,我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四周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都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正在挑大粪浇灌园子,女主人从井里打水洗衣。门口有豆棚瓜架,还有几棵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们嬉戏欢笑,鸡呜狗叫。我看着他们,心里非常羡慕,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己遗憾比他们差得远呢!

11.①句意: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属:类。

②句意:句意为:女人从井里打水洗衣。浣:洗衣。

故答案为:类;洗衣

1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①中重点词语有:黄发,老让。垂髫,小孩。②中重点词语有:俱,都。耘,耕耘。

故答案为:①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②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

13.本题考查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①句意思是“在这里面(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动”。②句意思是“这家男主人正在担粪给园子施肥"。

故答案为:①其中/往来种作。②其丈夫/方担粪灌。

1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去分析即可。[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生活。[乙]文“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等语句可以看出旦子冈一带的人们生活的和谐安宁,自得其乐。

故答案为: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自得其乐。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2023八上·临湘期中)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问题。

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

①2009年,中国以1300多万辆汽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原因如下:

②第一,土地刮约。城市街道交通切堵.不少街道两倒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佳宅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断建、扩建公路。占地面积数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近60%;而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总里程仅有8.4万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1/3。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

③第二,能源制约。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24年预计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日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6%。这可能吗?即使普及电动汽车,也只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能源的制约。

④第三,环境制约。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汽车普照及量达到6.9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接放量的总和。

⑤受土地、能源,环境这三大因素的制约,中国是否适合做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呢?

15.中国汽车拥有率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是什么?

16.文中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7.文章第③段中加点词语"超过“能否删除?为什么?

18.为了让中国尽快走向“汽车社会”,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答案】15.受土地制约,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受能源制约,将可能消耗全球每年贸易量绝大部分的石油;受环境制约,废气排放量将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的总和。

16.打比方,把摆在城市街道两侧的车比作长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汽车之多,占地面积之广,使说明对象形象可感。

17.不能删除,“超过”表范围,说明美国的汽车普及率高于50%,去掉表示确数,与原意不符,“超过"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8.①政府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设施的利用率;②政府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鼓励开发、生产以新型燃料为动力的汽车,减少环境的污染;③政府主导建造地下多层公共停车场,以缓解居住小区停车位不足占用消防通道的压力。

【知识点】说明文语言分析;把握作者的见解;事物性说明文;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需要从寻找关键词入手,看是平实说明还是生动说明来判断说明的方法。同时切记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联系起来。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最后表述: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⑷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解答时应在充分把握各个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文本材料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表述中应做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即可。结合“第一,上地制约。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空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概括得出:受土地制约,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结合“第二,能源制约。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能源的制约"概括得出:受能源制约,将可能消耗全球每年贸易量绝大部分的石油;结合“第三,环境制约,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汽车普及量达到6.9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量的总和”概括得出:受环境制约,废气排放量将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的总和。然后综述即可。

故答案为:受土地制约,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受能源制约,将可能消耗全球每年贸易量绝大部分的石油;受环境制约,废气排放量将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的总和。

16.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结合“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空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分析,把“摆在城市街道两侧的车”比作“长龙",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打比方的作用(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写出表达效果即可。

故答案为:打比方,把摆在城市街道两侧的车比作长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汽车之多,占地面积之广,使说明对象形象可感。

17.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超过”表范围。结合“美国的流车普及率已超过50%"分析,说明美国的汽车普及率高于50%,去掉表示确数,与原意不符,所以不能删去。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故答案为:不能删除,“超过”表范围,说明美国的汽车普及率高于50%,去掉表示确数,与原意不符,“超过"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8.本题考查学生提出建议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这是一道开放题,针对文中分析的制约中国汽车发展的三个因素提出对策和合理建议即可。

故答案为:①政府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设施的利用率;②政府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鼓励开发、生产以新型燃料为动力的汽车,减少环境的污染;③政府主导建造地下多层公共停车场,以缓解居住小区停车位不足占用消防通道的压力。

(2023八上·临湘期中)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问题。

米粽之忆

一想到端午节就要到,心里就不免浸淫出一些温馨的情绪来,一整夜一整夜都会沉进回忆里,想的都是家乡和儿时的那些事。

想的最多的,自然是母亲。端午的前几天,母亲便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又一针针用五彩丝线在那红布上刺绣一些蛤蟆、蜈蚣、蜘蛛以及蛇蝎之类的小动物。那时,并不知绣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只是觉得五颜六色,绣得好看,妈妈那时年轻,手巧眼也明亮,一边绣着上边还低声唱着歌儿,我只是趴在一旁,不眨眼地看着,一声不吱地听着。

接着是包粽子。早一个月,妈妈就到远处的苇塘里打下一把把宽宽的苇叶,阴干在屋子里。又从路旁的马兰草上剪下一根根长长的草叶。红枣大米红红白白,泡在瓷盆里;包粽时,便一张张捋平苇叶,包上松术和红枣。菱形的粽子包好之后,再抽出泡在水里的马兰草叶,一头用牙咬住,用另一头去捆那米粽。那时,妈妈年轻,手脚灵活,干什么活儿都利索。

端午的头天晚上,开始煮粽子。只一阵时间,满屋里都是米的清香,永的清香,以及苇叶、马兰草甜丝丝的青草香。从米粽一下锅,我就像只小苍蝇,总围着锅台转,怎么也轰不走。妈妈说:睡觉去吧,粽子得煮一夜,明早吃才香哩!我说:不睡,我不困。

咕咕嘟嘟粽子在锅里快乐地唱歌。经不住这歌声和香味的催促,我的眼皮便开始打架。不知什么时候被母亲抱到炕上,一睁眼,却天亮了。枕头边,是母亲放在碗里的一只粽子,香喷喷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也不管没有洗手洗脸.端起碗就吃。我想我这一生再也没吃过那么香的粽子,妈妈包的粽子。.

这时,父亲已站在门前,手里握着一把镰刀,要到野外割艾草去。我便三下五除二,穿衣蹬鞋,要跟父亲“趋露水”去。

端午时节,已是仲夏季节,草木茂盛,到处是浓密的树叶,高深的青草。鸟儿藏在树林深处,不管有没有人走过,依旧长一声短一声地叫。麦子已一片一片黄熟。心急的人家已开始开镰收割了。在阡陌上行走,不一会露水就打湿了鞋袜,打湿了裤脚。不管!那时,父亲在前边割艾草,闭着那带着苦味的草香。我便想起妈妈给爷爷熬药的味道来。

一大捆艾草,父亲选了一些插在门楣上;剩余的,爷爷会把它拧成草绳。夏夜蚊子多,点燃草绳,闭着苦艾燃烧的味道.蚊子就不敢飞过来了。

唉,一说到这些事,我就忍不住想掉眼泪。全是60年以前的事了。我的爷爷,那个默默劳作一生的人,1962年就去世了;我的父亲去世25年了,而母亲离开我也已近10年了。端午节其实也是个祭祀的节日,写这篇小文,想想那些逝去的亲人,也应算是一个纪念吧。

我面前现在正放着几个米粽,是从超市购来的。我不想急急忙忙打开它.那形状使我想起既往的端午节。想起永远不会再有的妈妈给我煮的红枣米粽,香喷喷的,让人止不住要落泪……

19.文章标题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0.文中作者围绕“米棕"回忆了哪几件事?

21.请你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画线句子“咕咕嘟嘟粽子在锅里快乐地唱歌"。

22.请结合文中的语句分析母亲的特点。

【答案】19.概括了文章所叙之事,标明文章行文线索。

20.家乡包粽插艾的端午习俗以及端午节的来历。

21.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米粽在锅里头跳跃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米粽的热切期盼之情。

22.母亲是一个勤劳能干、心灵手巧、乐观爱子的人。比如:“母亲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表现母亲勤劳,融入浓浓的母爱;“绣的好看”“手巧眼也明亮"手脚灵活,干什么活儿都利索”表现母亲能干、心灵手巧;“一边绣着一边还低声唱着歌儿"表现母亲乐观的性格。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标题的意义与作用。文章题目的作用有: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②点明文章中心;③题目具有象征意义;④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兴趣;⑤贯穿全文,为文章的线索。

⑵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⑶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⑷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19.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作用的理解能力。标题一般有高度概括文章内容、作为文章线索的作用。本文中,因为端午节要到了,看着面前的几个粽子,“我”回忆起小时候端午节和爸爸妈妈做的一些事情,所以“米粽之忆"表明了文章内容,概括了文章叙述的事情。“一想到端午节就要到了,心里就不免浸淫出一些温馨的情绪来”“接着是包粽子"我面前现在正放着几个米粽”,“米粽"贯穿全文,“米粽之忆”表明了文章的线索为“米粽"。

故答案为:概括了文章所叙之事,标明文章行文线索。

2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端午的先几天,母亲便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接着是包粽子"我想我这一生再也没吃过那么香的粽子,妈妈包的粽子”“要跟父亲‘趟露水’去"爷爷会把它拧成草绳。夏夜蚊子多,点燃草绳,闻着苦艾燃烧的味道,蚊子就不敢飞过来了”,根据这些句子及相关段落便可概括得到答案。

故答案为:家乡包粽插艾的端午习俗以及端午节的来历。

21.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句子理解赏析能力。句中将粽子当做人来写使本来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粽子像人一样,可以“唱歌"。粽子会“咕咕嘟嘟”地“唱歌"是因为被煮的时候在锅里上下跳动,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粽子在锅里跳动的好玩场景。端午节母亲给“我”包粽子,“我"从米粽一下锅,我就像只小苍蝇,总围着锅台转,怎么也轰不走”,粽子一直在“唱歌”,这样的声音使“我”更想快点吃到粽子,表现了“我"急切地想要吃到粽子的心情。

故答案为: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米粽在锅里头跳跃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米粽的热切期盼之情。

22.本题考查对文章人物性格的分析能力。“妈妈年轻,手脚灵活,干什么活儿都利索”,说明妈妈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并不知绣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只是觉得五颜六色,绣得好看;妈妈那时年轻,手巧眼也明亮"说明妈妈手很巧。“母亲便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经不住这歌声和香味的催促,我的眼皮便开始打架。不知什么时候被母亲抱到炕上”,表现了妈妈对“我”做的一些细小的事情,表现了妈妈对“我"浓浓的爱。

故答案为:母亲是一个勤劳能干、心灵手巧、乐观爱子的人。比如:“母亲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表现母亲勤劳,融入浓浓的母爱;“绣的好看"手巧眼也明亮”“手脚灵活,干什么活儿都利索"表现母亲能干、心灵手巧;“一边绣着一边还低声唱着歌儿”表现母亲乐观的性格。

四、作文(50分,其中书写5分)

23.(2023八上·临湘期中)写作

题目:留在心中的那份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留在心中的感动又是一个柳絮飘一飞的季节,我望着漫天的柳絮,思绪竟也像这轻盈的柳絮随风而起。

去县中就读的那一年,父亲外出,母亲脱不开身,叫弟弟送我.那天,风很大,弱小的弟弟挑着两筐沉甸甸的行李,在沟沟洼洼间晃荡.瘦小的身子像根离地的芨芨草,颤颤地颠簸在荒野里.我默默地跟在后面,静静地听着小弟肩.上绿竹扁担的“吱吱"叫声.血色的夕阳,染红了草尖树梢,把小弟蜡黄的脸映得像红山茶一样。

“姐,前面就是状元溪,八爷说,叫声状元溪,来年准能考中.”小弟一脸灿然,凌乱的头发,一双可盼的眼。弟弟放下扁担,理了理乱发说:“姐姐,我帮你叫,我声音大."弟弟像山里娃赶集似的掩不住喜色。

田野间,弟弟站在江水翻涌的河堤上,夕阳柔柔地裹住他,像芦苇荡中的丹顶鹤.小弟把小手捂成海螺状,微微耸起身,深吸着瑟瑟的秋风,一个嘹亮的长音牢牢地抓住秋风,在水面上,在麦子草坡间飘荡。

“姐,你能中,准能中!”

冷风正凶,落日的余晖染红了归巢的鸟儿,染红了小弟伫立的身影。

“姐,你听,有回声了,你听,你听!"小弟回眸间一脸喜悦,我的眼眶湿润了.远处的回音,嗡嗡的,一片模糊,我却听得清晰、真切。

“姐,你准能中!”小弟那黑亮的眼睛,定定地凝视了我一阵,又默默地挑起了行李筐赶路。

夕阳收起最后一抹霞光,暮色淡淡地袭来.凝视着瘦弱的小弟,挑着硕大的箩筐,颠簸着隐入暮色,我泪流满面..

扑面的柳絮把我从回忆中唤醒,在将近中考的日子里,我要迎接每一个朝暮.不管未来的日子里,我是否能感应到小弟那声呼喊的灵气,不管是否有风有雨,小弟,你给了我一生的感动,永远是我心弦上那不逝的风景。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横线上可以填写很多词语,比如表示心理体验的词语,如感动、幸福、记忆等,也可以是正面积极的词语,比如勇气、坚定、信心、宁静等等。思路要放开,可以写自己的事情,也可以写别人的事情。写留在心中的情感时,要充分调动感官,细节描写一定要到位,这篇文章能不能写成功,细节描写的到位是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可以写一件事情,也可以写几种,写几种时,可采用小题目引领的方式,可能为文章增加加分点。这是一篇来体现情感的文章,最好的选择是散文。

【点评】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能力。首先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确定写作的内容和范围,其次要立意深刻。为文章确定一个明确,深刻的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传播正能量;选材要精确,明了,运用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这样才能突出真情实感,表述才能明了,精当。写作时,一定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突出表现题目的关键词语。

1/1湖南省岳阳临湘市2023-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0分)

(2023八上·临湘期中)读下面这段话.完成问题。

语文教材真美妙,她让我们明白了归省()的风俗,凫()水乐趣,wò()旋的合义,zhè()皱的形状。语文教材是一首美妙动听的歌,我们要学会欣赏;____,____;____,____。

1.在文段中的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以"语文教材"为描写对象,运用比喻修辞,把排比句补充完整。

3.(2023八上·临湘期中)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听到那些无耻的卖国言论,同学们义愤填膺,怒不可谒。

B.当大家面对突如儿来的危险而不知所措时,他挺身而出救了大家。

C.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发展日新月异,高楼林立,美丽迷人,走在大街小巷,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D.张教授知识渊博,耐心细致,目空一切地教给学生数学知识。

4.(2023八上·临湘期中)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伦·凯勒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删去"看不见”)

B.这款激光打印机很畅销,15天销售了整整30台左右。(删去“整整“或“左右")

C.古往今来。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作品。(把"许多"移到"优秀的“前面)

D.无论谁违背纪律,都要受到惩罚。(把“无论……都……“改为“只要……就……")

5.(2023八上·临湘期中)下列括号内的注释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这句话中划线的字词”因为"的"尤其”的词性分别是连词、助词、副词)

B.打开舱门,飞行员冲着围过来的将土们说:“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正确)

C.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经过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国家安宁。(“保卫和平"正义旗帜“山河无恙”依次分别是动宾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儿扭,实在标致极了。("标志"运用了介张和反语的修辞手法)

6.(2023八上·临湘期中)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柳宗元的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小石潭记》就是他被贬谪到湖南永州后所作。

B.贺敬之的《回延安》,川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鲁迅的散文《社戏》,以自由的笔法,报写了他少年时代关于社戏的生活记忆。

D.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写《被压扁的沙子》,论证了外星体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观点。

7.(2023八上·临湘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2020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抓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槛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1)读材料,请解释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2)联系日常生活.请你说一说“关于低碳,我们能做些什么?"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8.(2023八上·临湘期中)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填写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1)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游鱼在清水中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___,___。

(2)描绘了延安新貌的排比句是:___,___;___,___。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点明送别之地和游人将去之地,描写景物为离别创设环境的句子是:,。

(2023八上·临湘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后面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①春残黄鸟稀,辛夷②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①谷口,山谷的入口。②辛夷:花名,比杏花开得早。

9.试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10.三四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3八上·临湘期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含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明日,宿旦子冈1。商2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四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将情不事生产者,其俗洵3美矣。偶含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准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相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几女啼笑,鸡大鸣吠。余顾而篡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ūn):确尖。

1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而妇人汲井且浣衣:

12.翻译下列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1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

①其中往来种作

②其丈夫方担粪溜园

14.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的共同之处?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2023八上·临湘期中)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问题。

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

①2009年,中国以1300多万辆汽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原因如下:

②第一,土地刮约。城市街道交通切堵.不少街道两倒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佳宅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断建、扩建公路。占地面积数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近60%;而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总里程仅有8.4万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1/3。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

③第二,能源制约。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24年预计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日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6%。这可能吗?即使普及电动汽车,也只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能源的制约。

④第三,环境制约。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汽车普照及量达到6.9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接放量的总和。

⑤受土地、能源,环境这三大因素的制约,中国是否适合做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呢?

15.中国汽车拥有率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是什么?

16.文中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7.文章第③段中加点词语"超过“能否删除?为什么?

18.为了让中国尽快走向“汽车社会”,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2023八上·临湘期中)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问题。

米粽之忆

一想到端午节就要到,心里就不免浸淫出一些温馨的情绪来,一整夜一整夜都会沉进回忆里,想的都是家乡和儿时的那些事。

想的最多的,自然是母亲。端午的前几天,母亲便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又一针针用五彩丝线在那红布上刺绣一些蛤蟆、蜈蚣、蜘蛛以及蛇蝎之类的小动物。那时,并不知绣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只是觉得五颜六色,绣得好看,妈妈那时年轻,手巧眼也明亮,一边绣着上边还低声唱着歌儿,我只是趴在一旁,不眨眼地看着,一声不吱地听着。

接着是包粽子。早一个月,妈妈就到远处的苇塘里打下一把把宽宽的苇叶,阴干在屋子里。又从路旁的马兰草上剪下一根根长长的草叶。红枣大米红红白白,泡在瓷盆里;包粽时,便一张张捋平苇叶,包上松术和红枣。菱形的粽子包好之后,再抽出泡在水里的马兰草叶,一头用牙咬住,用另一头去捆那米粽。那时,妈妈年轻,手脚灵活,干什么活儿都利索。

端午的头天晚上,开始煮粽子。只一阵时间,满屋里都是米的清香,永的清香,以及苇叶、马兰草甜丝丝的青草香。从米粽一下锅,我就像只小苍蝇,总围着锅台转,怎么也轰不走。妈妈说:睡觉去吧,粽子得煮一夜,明早吃才香哩!我说:不睡,我不困。

咕咕嘟嘟粽子在锅里快乐地唱歌。经不住这歌声和香味的催促,我的眼皮便开始打架。不知什么时候被母亲抱到炕上,一睁眼,却天亮了。枕头边,是母亲放在碗里的一只粽子,香喷喷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也不管没有洗手洗脸.端起碗就吃。我想我这一生再也没吃过那么香的粽子,妈妈包的粽子。.

这时,父亲已站在门前,手里握着一把镰刀,要到野外割艾草去。我便三下五除二,穿衣蹬鞋,要跟父亲“趋露水"去。

端午时节,已是仲夏季节,草木茂盛,到处是浓密的树叶,高深的青草。鸟儿藏在树林深处,不管有没有人走过,依旧长一声短一声地叫。麦子已一片一片黄熟。心急的人家已开始开镰收割了。在阡陌上行走,不一会露水就打湿了鞋袜,打湿了裤脚。不管!那时,父亲在前边割艾草,闭着那带着苦味的草香。我便想起妈妈给爷爷熬药的味道来。

一大捆艾草,父亲选了一些插在门楣上;剩余的,爷爷会把它拧成草绳。夏夜蚊子多,点燃草绳,闭着苦艾燃烧的味道.蚊子就不敢飞过来了。

唉,一说到这些事,我就忍不住想掉眼泪。全是60年以前的事了。我的爷爷,那个默默劳作一生的人,1962年就去世了;我的父亲去世25年了,而母亲离开我也已近10年了。端午节其实也是个祭祀的节日,写这篇小文,想想那些逝去的亲人,也应算是一个纪念吧。

我面前现在正放着几个米粽,是从超市购来的。我不想急急忙忙打开它.那形状使我想起既往的端午节。想起永远不会再有的妈妈给我煮的红枣米粽,香喷喷的,让人止不住要落泪……

19.文章标题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0.文中作者围绕“米棕"回忆了哪几件事?

21.请你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画线句子“咕咕嘟嘟粽子在锅里快乐地唱歌"。

22.请结合文中的语句分析母亲的特点。

四、作文(50分,其中书写5分)

23.(2023八上·临湘期中)写作

题目:留在心中的那份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xǐng;fú;斡;褶

2.语文教材是一艘扬帆远航的船,我们要学会驾驶;语文教材是一副五彩缤纷的图画,我们要学会鉴赏。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⑵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1.归省(xǐng):这是一个汉字与拼音的结合。在中文中,“省”字有多个读音,但在这里它读作“xǐng”,意思是“探望父母或尊长”。它常常用于描述子女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所以,这里的“归省"就是回家探望的意思。凫(fú)水:这是一个汉字与拼音的结合。“凫”字在古汉语中指的是“游水”,现在则常用来形容鸭子或鹅等水禽游泳的样子。在这里,它代表游水的乐趣。wò(斡)旋:这里给出了拼音,要求我们写出对应的汉字。根据拼音“wò”和上下文,我们可以确定这个汉字是“斡"。在中文中,“斡旋”通常指的是调解、调和,特别是在解决纷争或矛盾时。zhě(褶)皱:这也是一个拼音与汉字的结合。根据拼音“zhě”,我们知道这个汉字是“褶”。在描述物品的外观时,“褶皱"常用来描述物品表面因折叠或弯曲而形成的纹路。

故答案为:xǐng;fú;斡;褶

2.本题考查句子仿写。阅读前面的例句应该明确所用句式为“语文教材是以...的...,我们要...”,还要注意需要采用暗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语文教材是一艘扬帆远航的船,我们要学会驾驶;语文教材是一副五彩缤纷的图画,我们要学会鉴赏。

3.【答案】D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A.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B.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面对突然情况,无法应付。

C.叹为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别的乐舞不必再看了。

D.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谁都看不起。此处形容张教授对学生的态度,使用不当。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4.【答案】D

【知识点】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搭配不当,把“违背"改为“违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答案】A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并列短语;主谓短语

【解析】【分析】A.正确。

B.有误,引文末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都要放在引号内。

C.有误,“正义旗帜"是偏正短语。

D.有误,句中将清国留学生油光可鉴的发辫比作小姑娘的发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句中的“标致”一词,使用了反语修辞,没有夸张修辞。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语法知识的掌握。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平时所学,结合各选项内容分析判断。

6.【答案】C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社戏》是小说。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及重要的文化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7.【答案】(1)“碳达峰"就是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碳中和”就是到2060年,通过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抵消掉已排放的二氧化碳。

(2)使用节能灯;离开教室随手关灯;多走路,出行多骑自行车,少乘车;等等。

【知识点】材料探究;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提炼概括。第一问,根据“‘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可直接作答。第二问,根据“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可直接作答。

⑵本题考查意见建议。联系日常生活,简述“关于低碳’的做法,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碳达峰"就是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碳中和”就是到2060年,通过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抵消掉已排放的二氧化碳。

⑵使用节能灯;离开教室随手关灯;多走路,出行多骑自行车,少乘车;等等。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解答时应在充分把握各个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文本材料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表述中应做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8.【答案】(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潭、虹、阙、津。

故答案为: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⑵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⑶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答案】9.①描写暮春草堂周围的景色,营造春光逝去、凋零空寂的氛围。

②以鸟稀、花尽、花飞反衬幽竹的清阴“不改"。

10.表达了诗人对翠绿葱茏的幽竹的喜爱,对不为俗世的节操的礼赞。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寄情山水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9.本题考查诗句在全诗中的作用,“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的意思是:山谷口已是暮春凋残,黄莺儿的叫声几乎听不到了,迎春花早已开过,只有片片杏花飞落芳尘。此句写景,写出了暮春时节春光已逝。第一句中的“鸟稀"、“花尽”、“花飞"同时衬托了“幽竹清阴”。

故答案为:①描写暮春草堂周围的景色,营造春光逝去、凋零空寂的氛围。②以鸟稀、花尽、花飞反衬幽竹的清阴“不改"。

10.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的意思是:春去匆匆,山窗下的修竹实在幽雅,惹人怜爱;它依旧苍劲葱茏,等待着我的归来。此句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畏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

故答案为:表达了诗人对翠绿葱茏的幽竹的喜爱,对不为俗世的节操的礼赞。

【答案】11.类;洗衣

12.①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②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

13.①其中/往来种作。

②其丈夫/方担粪灌。

14.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自得其乐。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⑶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⑷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甲]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乙]第二天,我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四周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都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正在挑大粪浇灌园子,女主人从井里打水洗衣。门口有豆棚瓜架,还有几棵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们嬉戏欢笑,鸡呜狗叫。我看着他们,心里非常羡慕,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己遗憾比他们差得远呢!

11.①句意: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属:类。

②句意:句意为:女人从井里打水洗衣。浣:洗衣。

故答案为:类;洗衣

1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①中重点词语有:黄发,老让。垂髫,小孩。②中重点词语有:俱,都。耘,耕耘。

故答案为:①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②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

13.本题考查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①句意思是“在这里面(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动"。②句意思是“这家男主人正在担粪给园子施肥”。

故答案为:①其中/往来种作。②其丈夫/方担粪灌。

1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去分析即可。[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生活。[乙]文“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等语句可以看出旦子冈一带的人们生活的和谐安宁,自得其乐。

故答案为: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自得其乐。

【答案】15.受土地制约,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受能源制约,将可能消耗全球每年贸易量绝大部分的石油;受环境制约,废气排放量将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的总和。

16.打比方,把摆在城市街道两侧的车比作长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汽车之多,占地面积之广,使说明对象形象可感。

17.不能删除,“超过"表范围,说明美国的汽车普及率高于50%,去掉表示确数,与原意不符,“超过”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8.①政府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设施的利用率;②政府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鼓励开发、生产以新型燃料为动力的汽车,减少环境的污染;③政府主导建造地下多层公共停车场,以缓解居住小区停车位不足占用消防通道的压力。

【知识点】说明文语言分析;把握作者的见解;事物性说明文;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需要从寻找关键词入手,看是平实说明还是生动说明来判断说明的方法。同时切记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联系起来。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最后表述: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⑷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解答时应在充分把握各个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文本材料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表述中应做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即可。结合“第一,上地制约。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空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概括得出:受土地制约,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结合“第二,能源制约。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能源的制约”概括得出:受能源制约,将可能消耗全球每年贸易量绝大部分的石油;结合“第三,环境制约,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汽车普及量达到6.9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量的总和"概括得出:受环境制约,废气排放量将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的总和。然后综述即可。

故答案为:受土地制约,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受能源制约,将可能消耗全球每年贸易量绝大部分的石油;受环境制约,废气排放量将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的总和。

16.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结合“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空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分析,把“摆在城市街道两侧的车"比作“长龙”,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打比方的作用(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写出表达效果即可。

故答案为:打比方,把摆在城市街道两侧的车比作长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汽车之多,占地面积之广,使说明对象形象可感。

17.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超过"表范围。结合“美国的流车普及率已超过50%”分析,说明美国的汽车普及率高于50%,去掉表示确数,与原意不符,所以不能删去。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故答案为:不能删除,“超过"表范围,说明美国的汽车普及率高于50%,去掉表示确数,与原意不符,“超过”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8.本题考查学生提出建议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这是一道开放题,针对文中分析的制约中国汽车发展的三个因素提出对策和合理建议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