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区2023-2024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_第1页
港口区2023-2024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_第2页
港口区2023-2024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_第3页
港口区2023-2024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_第4页
港口区2023-2024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港口区2023-2024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2023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1.(2024八上·港口期中)下列各项中加粗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瑕疵(cī)翘首(qiào)粗犷(kuàng)浑身解数(xiè)

B.桅杆(wēi)框架(kuāng)嫉妒(jí)叱咤风云(zhà)

C.忸怩(ní)虔诚(qián)滞留(zhì)深恶痛疾(wù)

D.癖性(pì)畸形(qí)须臾(yú)杳无消息(yǎo)

2.(2024八上·港口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浙江千岛湖风景美如画,真是巧夺天工。

B.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C.朱自清先生的《春》,语言流畅,文笔优美,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

D.王伟的英雄事迹在神州大地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3.(2024八上·港口期中)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

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4.(2024八上·港口期中)下列各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解说: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敬业与乐业纪念白求恩最后一课晏子使楚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瑰搁靡集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法相同。

D.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解说: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5.(2024八上·港口期中)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对于疫苗来说,安全性和有效性缺一不可。

②接种疫苗,就是给健康人体内输入无毒或弱毒的“病原体”,以此激发人体免

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免受疾病侵袭。

③大量实践证明,我国疫苗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④人类与疾病斗争,疫苗功不可没。

⑤如果因为担心疫苗安全性而拒绝接种,无异于因噎废食,只会增加患病风险。

A.④②①③⑤B.②①③⑤④C.④①②⑤③D.②①⑤③④

6.(2024八上·港口期中)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胡为乎中露?(《式微》)

②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

④,悠悠我心。(《子衿》)

⑤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卜算子·咏梅》)

⑥,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小石潭记》中表现因周围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

②《卖炭翁》中体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

(2024八上·港口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陆九渊①,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②无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及总角③,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谓人曰:“闻人诵伊川④语,自觉若伤我⑤者。"又曰:“伊川之言,奚为⑥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宋史.陆九渊传》)

【注释】①陆九渊:江西金溪人,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②何所:为什么。③总角:未成年者扎在头顶两旁的发髻。借指童年。④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的别称。⑤伤我:不合我口味。⑥奚为:为什么。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遂深思,至忘寝食②忽大省

8.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

9.短文中的哪些事例可以说明陆九渊自幼好学?(任选两件)

(2024八上·港口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田父得玉

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①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邻人阴欲图之,诈之曰:“此怪石也。畜②之弗利其家,弗如复之③。”田父虽疑,犹录以归,置于庑④下。其夜玉明,光照一室。田父称家大怖,复以告邻人。邻人曰:“此怪之征,遄弃⑤,殃⑥可销。"于是遽而弃于远野。邻人无何⑦盗之。

【注释】①径尺:直径一尺。②畜:收藏,保留。③复之:把宝玉放回原处。④庑:廊。⑤遄(chuán)弃:赶快丢弃。⑥殃:灾祸。⑦无何:没过多久。

10.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A.邻人阴欲图之/解衣欲睡

B.犹录以归/一屠晚归

C.田父称家大怖/对子骂父

D.复以告邻人/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11.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

12.邻人骗取宝玉的图谋为什么能够得逞?试作简述。

(2024八上·港口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爱之寻

朱成玉

①母亲这一生,似乎已习惯了寻找。

②小时候,母亲总是做好饭后开始寻找,寻找我们回家吃饭,因为她的嗓门不够响亮,不像左邻张大妈声如洪钟响彻云霄,也不像右舍李阿姨京韵十足绕梁三日,在我印象里,母亲很少大声说过话,所以她不喊,只是去寻找。她大致可以知道我们玩耍的地方,所以,每次也都可以很顺利地找到我们。

③可是也有例外,因为我顽劣,有时候故意和母亲“藏猫猫”,让她我不到我,她只好一声高过一声地唤我,直到我的耳膜受不了,才跑出来扑进她的怀里。她嗔怪我,照我的屁股打几下,却一点都不疼,反而有些痒。不过,我还是看到母亲额头的汗水,感受到了她的焦急,所以,从此也就不再故意藏起来了。

④有一次我要出一趟远差,母亲当成天大的事一般,不一会就惊呼一声“对了”,然后就小跑着去了附近的店铺,买了东西回来就往我的包里塞。不一会儿又跑出去了,直到把包塞得满满,可还是觉得缺少什么似的。车子马上要开了,她又惊呼了一声“对了”,我说:“妈,够了,啥都不缺了,包都要爆炸啦。”她还是小跑着去了,很快回来。她竟然为我寻来了一块带指南针的手表,她说我总是爱迷路,带着这块手表,总会有些用处的。

⑤母亲算好了时间,我那边刚一下车,电话就打过来了。问我旅途是否顺利,问我是否迷路,问我指南针是否派上了用场……让我哭笑不得。

⑥我知道,有母亲在,一颗心,就永远不会迷路。即便真的迷路了,天涯海

角,母亲也会把我寻回来!

⑦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母亲在寻我们,可是有一天,母亲忽然失踪了,换成了我们去寻找她。母亲患有间歇性的失忆症,某个时间段,就忽然什么都不记得了,这可急坏了我们,我们满大街去找也没找到,没办法,只好去派出所求助。到了派出所,正好看到母亲坐在椅子上,焦急地向外张望。原来是遇到好心人了,没办法问出来母亲的住址,只好送到了派出所。

⑧我们不禁埋怨起母亲来,明知道自己有间歇性失忆症,还自己一个人走。恢复记忆的母亲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不停地搓着手,喃喃地说:“我只是想去买点儿荞麦,知道你们今天要回來,想给你们做荞麦蒸饺。"

⑨我们一时无语,母亲无时无刻想的不是我们啊。

⑩每次别离,母亲都会在门前送我,一直送到我拐了弯儿看不见为止,每一次,我都不回头,也不和她招手,我知道,那祥母亲的心会更难过,每一次别离都让母亲的心闪了一下。母亲不是闪电,闪电不会弯不会旧,不会枯萎不会生锈,可是母亲,闪一下就衰老一截。

现在,母亲的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了,可是每次离开,母亲还是坚持在门口看着我走。她就那么扶着门框,寻着我远去的方向,好像能看见我一样。其实,她寻到的只是一个越来越小的影子。

这一次,我却不停地回头。我和她招手,惊讶地发现,母亲竟然也在同时向我挥着手,好像和她的儿子感应到了一样!

有爱,天涯不远;有爱,寒冬尚暖。寻找,只是母爱的一个小小注解,是母亲浩瀚的爱里的一朵浪花,是母亲盘根错节的爱里的一绺根须。但就是这一个小小注解,解开了爱的千古之谜;就是这一朵浪花,泄露了大海的古道热肠;就是这一绺根须,缠绕着我们一生,让我们的心,一寸一寸,生出古朴的根。

(节选自《思维与智慧》)

13.概括本文困绕“爱之寻”记叙了关于母亲的哪几件事。

14.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⑩段中加点的词语。

每一次别离都让母亲的心闪了一下。

②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画线句。

问我旅途是否顺利,问我是否迷路,问我指南针是否派上了用场……让我哭笑不得。

15.联系全文说说第13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6.本文在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2024八上·港口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5G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①2018年,我国多地开展5G试点。以高速率、高可靠、低时延、超大数量终端网络为特点的5G,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5G时代来临,普通用户将收获哪些红利?又需要做好什么准备?

②5G+上网,超快网速需设备升级。每秒传输10GB,相当于1秒钟能下载一部高清电影,速度是4G网络的100倍……从4G到5G的升级,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意味着用户上网体验的大升级。用户可以轻松在手机上看高清电影,玩VR(虚拟现实)游戏更加流畅真实。

③铺设5G网络,需要大量基础设施投入。为了获得更快传输速率,需要建设数量更多、密度更大的5G基站,基站设备、天线选址建设、优化调试等方面,都需要比4G高得多的资本投入。

④对于用户来说,目前的主流手机均不支持5G,用户想“尝鲜”,先得换一台新手机。预计我国将在2019年下半年生产出第一批5G手机。想要升级换代,还得耐心等待。

⑤5G+出行,无人驾驶应安全第一。湖北一司机对无人驾驶技术既兴奋又忐忑。一方面,司机变乘客,解放了双手;另一方面,把生命安全拱手交给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工智能,总是不太放心。今年3月,中国电信、中兴通讯、百度公司在雄安新区完成国内首个基于5G网络实况环境下的无人驾驶车测试。测试中,无人车转向、加速、刹车不在话下,未来,无人车还将针对红绿灯信息、天气信息、路面情况处理等接受一系列测试。

⑥今年4月,重庆宣布将建立基于分级自动驾驶的智慧交通及自动驾驶演示验证与示范平台。5月17日,工信部相关人士提出将在5G和车联网领域推动人工智能应用。

⑦5G+家居,还可以提升智慧生活家居体验。业内人士指出,5G网络地址数量大,允许每个人都拥有很多台物联网设备,5G网络的功耗又相对较低,能保障较长的续航时间,加之网络延迟小、出错概率小,因此为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⑧有网友担心,到了5G时代,很多智能家居由手机操控。如果发生手机丢失、手机信息泄露,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

(选自2018年5月2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7.阅读全文,说说5G时代来临,普通用户除了收获上网网速更快的红利外,还将收获哪两项红利?

18.指出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简析作用。

每秒传输10GB,相当于1秒钟能下载一部高清电影,速度是4G网络的100倍……

19.第④段中加点词语“预计”能否删去?为什么?

预计我国将在2019年下半年生产出第一批5G手机。

20.5G时代来临,无人驾驶出行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你支持哪个观点?请简述理由。

21.(2024八上·港口期中)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在前进的路上就是两件事——前进和拐弯。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爱因斯坦曾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每个人对这个词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不同,就出现了愿不愿、会不会、善不善拐弯的多种情形,由此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演绎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请根据上述材料含义,写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翘首(qiáo)、粗犷(guǎng)。

B.桅杆(wéi)、框架(kuàng)。

C.正确;

D.癖性(pǐ)、畸形(jī)。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答案】C

【知识点】错用修改

【解析】【分析】A.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适用对象错误。

B.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适用对象错误。

C.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D.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指不好的影响。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3.【答案】A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项正确;

B项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C项搭配不当,将“突破"改为“实现”;

D项否定词使用错误,删去“不"或“不再”;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词义角度分析病因,也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4.【答案】C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夸张

【解析】【分析】C项解说不正确。“瑰"搁”“靡"都是形声字。“集”是会意字。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造字法。解答时认真观察字体作品,结合书法字体的特点进行辨析。

5.【答案】A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本题需要结合语境分析,阅读文段可知,文段是针对“疫苗"的一段文字。④句引出文段的阐述对象“疫苗”,故应置于首位;②句紧跟上句“疫苗功不可没”,继续阐释“疫苗”的作用,故②排在④的后面;②句指出输入人体“病原体”,所以接下来是①“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要求;④紧跟①句,指出我国疫苗安全的保障。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语言的连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句子之间的关系,需要结合语境,注意理清内在关系。

6.【答案】(1)微君之故;禅房花木深;落日故人情;青青子衿;只有香如故;海内存知己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微"禅”“衿"凄”“幽邃"炭”是此题中的易错字,

故答案为:微君之故禅房花木深落日故人情青青子衿只有香如故海内存知己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点评】本题考查记忆型默写。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答案】7.于是,就;明白,醒悟

8.(陆九渊)行为举止不同于平常的小孩,人们见到他都敬重他。

9.三四岁时,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无穷际”;读程颐书,发现其所说的话与孔子、孟子不相类似,甚至有矛盾之处;初读《论语》,就对有子之言表示怀疑;读古书,“至宇宙二字”,看见解说,忽然大有省悟。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陆九渊,字子静,长到三四岁时,问他的父亲天地为什么无边无际,父亲笑着不回答他,他竟为这个问题费尽思索而至废寝忘食。到了他十三四岁时,行为举止不同于其他的小孩,人们见到他都敬重他,他对别人说:“听人诵读伊川的语录,自我感觉伊川之学不合口味"他又说:“伊川(程颐)所说的话,为什么与孔子、孟子的言论不相类似,最近我发现他学说里有很多有不对的地方。”初读《论语》,就怀疑他们的言论有些矛盾;一天他读到古书,有对“宇宙"二字解释,解者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他忽然醒悟说:“宇宙内的事,就是自己分内的事,自己分内的事,也就是宇宙内的事"。

7.“遂”,于是,就;“省”,明白,醒悟。

故答案为:于是,就;明白,醒悟

8.重点字词:“异”,不同于;“凡”,平常;“敬”,敬重。

故答案为:(陆九渊)行为举止不同于平常的小孩,人们见到他都敬重他。

9.结合“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无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写出他考虑事情废寝忘食;“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初读《论语》,就对有子之言表示怀疑。

故答案为:三四岁时,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无穷际";读程颐书,发现其所说的话与孔子、孟子不相类似,甚至有矛盾之处;初读《论语》,就对有子之言表示怀疑;读古书,“至宇宙二字”,看见解说,忽然大有省悟。

【答案】10.C

11.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

12.田父不识宝玉;邻人把宝玉说成是怪石,把宝玉的亮光说成是怪物的征验,使田父惧怕惹祸而扔弃了宝玉。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文言文断句;一词多义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2)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魏国有个在野外耕作的农夫,捡到一块直径一尺的宝玉,(他)不知道那是玉,(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邻居。那邻居暗中盘算想得到那块宝玉,就骗他说:“这是一块怪石。收藏它会不利于家人的,不如把它放回原处。"那农夫虽然疑虑,还是(将宝玉)拿回了家,(把它)放在廊下。那天夜里宝玉发出亮光,那光照亮了整个房子。农夫全家非常害怕,又把这件事告诉了邻居。邻居说:“这就是怪石作怪的征兆,赶快丢掉,灾祸才可以消除。”于是(农夫)赶紧(将那宝玉)丢到很远的野外。那邻居没过多久就偷偷取来,将(宝玉)献给了魏王。魏王召见加工玉石的工匠来鉴定这块宝玉。加工玉石的工匠望着宝玉,拜了两拜,退后站在一边说:“冒昧地恭贺大王得到这天下珍宝。(这样的稀世珍宝)微臣还不曾见过。"魏王问那宝玉的价值。加工玉石的工匠说:“这宝玉没有价格可以符合它的价值。假如用五座城池(来换),也就只可以看一眼而已。”魏王马上赐给那个献玉的人很多金钱,(还让他)永远享用上大夫的俸禄。

10.A、想要;

B、回家;

C、老年人/父亲;

D、又。

故答案为:C

11.根据句意:魏国有个在野外耕作的农夫,捡到一块直径一尺的宝玉,(他)不知道那是玉,(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邻居。故停顿划分为: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

故答案为: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

12.在这里,魏田父得到宝玉又失去宝玉的原因有很多根本原因:他有眼不识美玉;直接原因:邻人的欺骗,把宝玉说成是怪石,把宝玉的亮光说成是怪物的征验,导致他失去这块玉。

故答案为:田父不识宝玉;邻人把宝玉说成是怪石,把宝玉的亮光说成是怪物的征验,使田父惧怕惹祸而扔弃了宝玉。

【答案】13.①小时候,母亲寻我们回家吃饭;②“我"出差,母亲寻带指南针的手表;③母亲失踪了,我们寻找她;④每次别离,母亲寻着“我”远去的方向。

14.①一个“闪"字,表现了母亲对“我”外出的牵挂,突出了母爱的伟大;同时,也表现了“我"对母亲日渐衰老的心疼和怜惜。

②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母亲对“我”细致入微的关心,突出了“母爱"的主题,并以“我”的“哭笑不得"反衬母亲的爱。

15.结构上:用抒情收束全文,照应标题和开头。内容上:点明“寻找”只是母亲对子女无限关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母亲的爱,我们永远不会感到孤独寒冷,而这种爱也滋养了我们,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爱,传递爱。

16.夹叙夹议。用议论段将几个小故事串联起来,使全文结构浑然一体,过渡自然,有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直接揭示了所叙事件的意义,使主题更加鲜明。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梳理、概括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的方法进行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本题作答要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3)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作答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结尾部分的文字一般来说,结构上有总结、照应前文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严谨。内容上有突出主旨,抒发情感的作用。如果是特殊的结尾形式,委婉含蓄,意在言外,能引发读者的想象或思考。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表现的情境等。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13.文章共写了与母亲相关的四件事:文章2、3段叙写小时候,母亲总是在做好饭后寻找“我"、姐姐和哥哥吃饭。文章第4段叙写“我”出远差,母亲不停地往“我"包里塞东西,担心“我”迷路,竟给“我"买了一块带有指南针的手表。文章第7、8段叙写为了给“我们”做荞麦蒸饺,出外去买荞麦,母亲途中失忆,恢复记忆的她像个犯错的孩子。文章10~12段叙写双目失明的母亲坚持在门口看着“我"走。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故答案为:①小时候,母亲寻我们回家吃饭;②“我”出差,母亲寻带指南针的手表;③母亲失踪了,我们寻找她;④每次别离,母亲寻着“我"远去的方向。

14.语句“每一次别离都让母亲的心闪了一下”中的“闪"字,写出了母亲的心惊的状态,表现了母亲对“我”外出的牵挂,突出了母爱的伟大。②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语句“问我旅途是否顺利,问我是否迷路,问我指南针是否派上了用场……让我哭笑不得"支用三个“问我”的句式,使句子构成排比,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心倍至,表现了母爱的伟大,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①一个“闪"字,表现了母亲对“我”外出的牵挂,突出了母爱的伟大;同时,也表现了“我"对母亲日渐衰老的心疼和怜惜。②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母亲对“我”细致入微的关心,突出了“母爱"的主题,并以“我”的“哭笑不得"反衬母亲的爱。

15.文章的最后一段,在结构上,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收束全文,与标题“爱之寻”呼应。内容上,点明“寻找"只是母亲对子女无限关爱的一种表现形式。突出了母爱的伟大,深化了文章“母爱”的主旨。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结构上:用抒情收束全文,照应标题和开头。内容上:点明“寻找"只是母亲对子女无限关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母亲的爱,我们永远不会感到孤独寒冷,而这种爱也滋养了我们,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爱,传递爱。

16.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通过叙写与母亲相关的四件事来表现文章的中心。在具体的叙事中又用了一些议论性的语句或段落将叙写的内容串编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如议论性的语句有:“母亲这一生,似乎已习惯了寻找。”“我知道,有母亲在,一颗心,就永远不会迷路。即便真的迷路了,天涯海角,母亲也会把我寻回来!"我们一时无语,母亲无时无刻想的不是我们啊。”等。作者这样的安排,把故事内容和作者的见解和感悟有机地结合,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这也就是夹叙夹议写法的妙用。答案不唯一,从其它的角度来分析也可以。如文章中的呼应;细节描写等。

故答案为:夹叙夹议。用议论段将几个小故事串联起来,使全文结构浑然一体,过渡自然,有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直接揭示了所叙事件的意义,使主题更加鲜明。

【答案】17.①出行可以实现无人驾驶;②提升智慧生活家居体验。

18.列数字、作比较。将4G与5G上网的速度作比较,用具体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5G上网网速更快的特点。

19.不可以去掉。“预计"表示推测,如果去掉,句子表达的意思就成了肯定,与客观事实不符。“预计”一次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0.【示例1】赞成。无人驾驶司机变乘客,解放了双手;无人驾驶车转向、加速、刹车都不在话下;可以让特殊人群享受出行的便利;让不会驾驶的人也能轻松出行。

【示例2】不赞成。无人车驾驶,有些技术没有完全过关(红绿灯信息、天气信息、路面情况处理等有待进一步测试);基础设施不完善;车子出现故障后的应急反应不够灵敏。

【知识点】平实性说明文;概括说明内容;说明文语言分析;列数字;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筛选信息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要求,其次要对原文进行加工个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解答。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再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4)本题考查对作品的创意解读能力。开放性试题,结合文章内容,写出自己感悟最深的一点,运用议论性的语言,句子要通顺流畅,有条理。

17.根据第⑤段概括出“出行可以实现无人驾驶”;第⑦段提取“还可以提升智慧生活家居体验"。

故答案为:①出行可以实现无人驾驶;②提升智慧生活家居体验。

18.“每秒传输10GB,相当于1秒钟能下载一部高清电影,速度是4G网络的100倍。从4G到5G的升级”表明运用的是列数字和作比较。结合整个句子来看,作者通过列数数字和比较,来具体准确地说明5G上网网速更快的特点。

故答案为:列数字、作比较。将4G与5G上网的速度作比较,用具体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5G上网网速更快的特点。

19.本句中的“预计"表示推测,不确定,如果删去,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相符。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故答案为:不可以去掉。“预计”表示推测,如果去掉,句子表达的意思就成了肯定,与客观事实不符。“预计"一次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0.赞成反对无人驾驶出行均可,理由要能支持自己的观点。

故答案为:【示例1】赞成。无人驾驶司机变乘客,解放了双手;无人驾驶车转向、加速、刹车都不在话下;可以让特殊人群享受出行的便利;让不会驾驶的人也能轻松出行。【示例2】不赞成。无人车驾驶,有些技术没有完全过关(红绿灯信息、天气信息、路面情况处理等有待进一步测试);基础设施不完善;车子出现故障后的应急反应不够灵敏。

21.【答案】【参考例文】

学会“拐弯”是人生大智慧

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今年已105岁了,除了耳朵需要带助听器外,思维敏捷,笔耕不辍,每月都有一篇文章发表在国内外的报刊上。一次,央视主持人崔永元采访他的长寿秘诀时,周老说,凡事要想得开,要往前看。主持人开玩笑地说,要是我还是想不开呢?周老跟着一句说:“拐个弯,不就想开了嘛!”周老认为:“拐个弯,坏事就是好事。"他还提醒人们,“自杀的人,就是他走到要拐弯的地方,他不能拐弯,就只好死了。”周老的“拐弯"说,是他百岁养生经验的总结,也是他百年人生的智慧,更是对人们的忠告。

从人成长的轨迹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来没有笔直的。有人说,人在前进的路上就是两件事——前进和拐弯。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爱因斯坦曾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达尔文说得更透彻:“适者生存。"他们所说的“适”,就是适应、顺应,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由此可见,拐弯在人生的字典里是个关键词,由于每个人对这个词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不同,就出现了愿不愿、会不会、善不善拐弯等多种情形,由此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演绎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我想如果把拐弯用英文大写的字母来表示,可分出若干种类型。

一是把拐弯用字母“V”来表示。不仅形象上非常传神,而且真正表达了拐弯的意义: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拐弯,是一种迂回型的拐弯,是形退实进——左边的一半,代表向下;右边的一半,代表向上。从左边的趋势来说,本应向下,但到底部终止了,又改为向上。这是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一种转折。许多由挫折走向成功的人和事就是最好的例子。北大教授季羡林,“文革"时被勒令守楼听电话,这对别人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屈辱,可季老却在困境中发现了有利因素,便利用3年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宏篇巨著,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建起了一座丰碑。

二是把拐弯用字母“N”来表示。这种拐弯和“V"有点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是表示人们按既定的道路和方向前进时,原路走不通了,必须拐弯,但这个弯不是返回原来的起点,而是拐到一个新的落脚点上,从而在新的领域获得新的发展。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不幸,关键在于你是否学会了拐弯。只要你心里拐个弯,就会路随心转、超越自我,开创新天地。红极一时的影星克里斯朵夫李维在一次马术比赛中,意外坠落,成了一个高位截瘫者。他一度绝望过,也曾想就此了却生命。但在挫折面前,他最终选择了转弯,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导的影片获得了金球奖。他坚持用牙咬着笔,写出了人生的第一部书《依然是我》,成了畅销书。

三是把拐弯用字母“W”来表示。这说明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弯很多,并不是拐一两次弯就能到达人生终点的,而是要经过多次拐弯的锻炼、经历多次挫折的磨炼、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的。一些伟人名人成长的轨迹,就雄辩地证明了他们正是在不停拐弯中才前进的,在不断拐弯中才获得成功的。伟大的革命先驱者孙中山,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实行“三民主义”,经受多次失败,但矢志不渝,终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两院院士王选一生经历了9次选择,也就是9次拐弯,终于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一场技术革命,被誉为“当代毕昇"。

由此看来,学会“拐弯”不只是转换思路的小方法,更是指引人生方向的大智慧。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写作前要先审读材料,理解材料表达的内容,把握可以写作的方向。材料中“人在前进的路上就是两件事——前进和拐弯。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这句话是拟题选材的关键。“前进”人生需要勇往直前,披荆斩棘。但是遇到“南墙"路不通时,选择拐弯;心不快时,选择看淡;情渐远时,选择随意。命运只有自己掌握,拐弯是前进的一种方式。旅途在前进时候总有拐弯的地方,面对痛苦,无需躲避;不避生活百态,坦然面对。拐弯在人生的字典里就出现了愿不愿、会不会、善不善拐弯的多种情形,由此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演绎出五彩缤纷的世界。素材:爱因斯坦曾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达尔文说得更透彻:“适者生存。"他们所说的“适”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红极一时的影星克里斯朵夫·李维在一次马术比赛中意外坠落,成了一个高位截瘫者。他一度绝望过,也曾想就此了结生命。但在挫折面前,他最终选择了转弯,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导演的影片还获得了金球奖。他还坚持用牙咬着笔,写出了他人生的第一部书《依然是我》。

【点评】本题考查写材料作文的能力。材料作文一般是指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材料或其他形式的材料,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的作文。写材料作文时,读懂材料是第一步,要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分析材料则是关键性的一环,要发现、挖掘材料的中心句,或关于中心的提示语,找到立意的突破口。在全面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可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构思作文。注意选材和立意要能不落俗套。

1/1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2023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1.(2024八上·港口期中)下列各项中加粗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瑕疵(cī)翘首(qiào)粗犷(kuàng)浑身解数(xiè)

B.桅杆(wēi)框架(kuāng)嫉妒(jí)叱咤风云(zhà)

C.忸怩(ní)虔诚(qián)滞留(zhì)深恶痛疾(wù)

D.癖性(pì)畸形(qí)须臾(yú)杳无消息(yǎo)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翘首(qiáo)、粗犷(guǎng)。

B.桅杆(wéi)、框架(kuàng)。

C.正确;

D.癖性(pǐ)、畸形(jī)。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2024八上·港口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浙江千岛湖风景美如画,真是巧夺天工。

B.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C.朱自清先生的《春》,语言流畅,文笔优美,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

D.王伟的英雄事迹在神州大地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答案】C

【知识点】错用修改

【解析】【分析】A.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适用对象错误。

B.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适用对象错误。

C.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D.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指不好的影响。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3.(2024八上·港口期中)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

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答案】A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项正确;

B项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C项搭配不当,将“突破"改为“实现”;

D项否定词使用错误,删去“不"或“不再”;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词义角度分析病因,也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4.(2024八上·港口期中)下列各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解说: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敬业与乐业纪念白求恩最后一课晏子使楚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瑰搁靡集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法相同。

D.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解说: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答案】C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夸张

【解析】【分析】C项解说不正确。“瑰"搁”“靡"都是形声字。“集”是会意字。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造字法。解答时认真观察字体作品,结合书法字体的特点进行辨析。

5.(2024八上·港口期中)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对于疫苗来说,安全性和有效性缺一不可。

②接种疫苗,就是给健康人体内输入无毒或弱毒的“病原体”,以此激发人体免

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免受疾病侵袭。

③大量实践证明,我国疫苗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④人类与疾病斗争,疫苗功不可没。

⑤如果因为担心疫苗安全性而拒绝接种,无异于因噎废食,只会增加患病风险。

A.④②①③⑤B.②①③⑤④C.④①②⑤③D.②①⑤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本题需要结合语境分析,阅读文段可知,文段是针对“疫苗”的一段文字。④句引出文段的阐述对象“疫苗”,故应置于首位;②句紧跟上句“疫苗功不可没”,继续阐释“疫苗"的作用,故②排在④的后面;②句指出输入人体“病原体”,所以接下来是①“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要求;④紧跟①句,指出我国疫苗安全的保障。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语言的连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句子之间的关系,需要结合语境,注意理清内在关系。

6.(2024八上·港口期中)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胡为乎中露?(《式微》)

②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

④,悠悠我心。(《子衿》)

⑤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卜算子·咏梅》)

⑥,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小石潭记》中表现因周围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

②《卖炭翁》中体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

【答案】(1)微君之故;禅房花木深;落日故人情;青青子衿;只有香如故;海内存知己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微”“禅"衿”“凄"幽邃”“炭"是此题中的易错字,

故答案为:微君之故禅房花木深落日故人情青青子衿只有香如故海内存知己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点评】本题考查记忆型默写。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2024八上·港口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陆九渊①,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②无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及总角③,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谓人曰:“闻人诵伊川④语,自觉若伤我⑤者。"又曰:“伊川之言,奚为⑥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宋史.陆九渊传》)

【注释】①陆九渊:江西金溪人,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②何所:为什么。③总角:未成年者扎在头顶两旁的发髻。借指童年。④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的别称。⑤伤我:不合我口味。⑥奚为:为什么。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遂深思,至忘寝食②忽大省

8.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

9.短文中的哪些事例可以说明陆九渊自幼好学?(任选两件)

【答案】7.于是,就;明白,醒悟

8.(陆九渊)行为举止不同于平常的小孩,人们见到他都敬重他。

9.三四岁时,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无穷际”;读程颐书,发现其所说的话与孔子、孟子不相类似,甚至有矛盾之处;初读《论语》,就对有子之言表示怀疑;读古书,“至宇宙二字”,看见解说,忽然大有省悟。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陆九渊,字子静,长到三四岁时,问他的父亲天地为什么无边无际,父亲笑着不回答他,他竟为这个问题费尽思索而至废寝忘食。到了他十三四岁时,行为举止不同于其他的小孩,人们见到他都敬重他,他对别人说:“听人诵读伊川的语录,自我感觉伊川之学不合口味"他又说:“伊川(程颐)所说的话,为什么与孔子、孟子的言论不相类似,最近我发现他学说里有很多有不对的地方。”初读《论语》,就怀疑他们的言论有些矛盾;一天他读到古书,有对“宇宙"二字解释,解者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他忽然醒悟说:“宇宙内的事,就是自己分内的事,自己分内的事,也就是宇宙内的事"。

7.“遂”,于是,就;“省”,明白,醒悟。

故答案为:于是,就;明白,醒悟

8.重点字词:“异”,不同于;“凡”,平常;“敬”,敬重。

故答案为:(陆九渊)行为举止不同于平常的小孩,人们见到他都敬重他。

9.结合“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无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写出他考虑事情废寝忘食;“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初读《论语》,就对有子之言表示怀疑。

故答案为:三四岁时,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无穷际";读程颐书,发现其所说的话与孔子、孟子不相类似,甚至有矛盾之处;初读《论语》,就对有子之言表示怀疑;读古书,“至宇宙二字”,看见解说,忽然大有省悟。

(2024八上·港口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田父得玉

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①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邻人阴欲图之,诈之曰:“此怪石也。畜②之弗利其家,弗如复之③。"田父虽疑,犹录以归,置于庑④下。其夜玉明,光照一室。田父称家大怖,复以告邻人。邻人曰:“此怪之征,遄弃⑤,殃⑥可销。”于是遽而弃于远野。邻人无何⑦盗之。

【注释】①径尺:直径一尺。②畜:收藏,保留。③复之:把宝玉放回原处。④庑:廊。⑤遄(chuán)弃:赶快丢弃。⑥殃:灾祸。⑦无何:没过多久。

10.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A.邻人阴欲图之/解衣欲睡

B.犹录以归/一屠晚归

C.田父称家大怖/对子骂父

D.复以告邻人/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11.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

12.邻人骗取宝玉的图谋为什么能够得逞?试作简述。

【答案】10.C

11.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

12.田父不识宝玉;邻人把宝玉说成是怪石,把宝玉的亮光说成是怪物的征验,使田父惧怕惹祸而扔弃了宝玉。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文言文断句;一词多义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2)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魏国有个在野外耕作的农夫,捡到一块直径一尺的宝玉,(他)不知道那是玉,(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邻居。那邻居暗中盘算想得到那块宝玉,就骗他说:“这是一块怪石。收藏它会不利于家人的,不如把它放回原处。”那农夫虽然疑虑,还是(将宝玉)拿回了家,(把它)放在廊下。那天夜里宝玉发出亮光,那光照亮了整个房子。农夫全家非常害怕,又把这件事告诉了邻居。邻居说:“这就是怪石作怪的征兆,赶快丢掉,灾祸才可以消除。"于是(农夫)赶紧(将那宝玉)丢到很远的野外。那邻居没过多久就偷偷取来,将(宝玉)献给了魏王。魏王召见加工玉石的工匠来鉴定这块宝玉。加工玉石的工匠望着宝玉,拜了两拜,退后站在一边说:“冒昧地恭贺大王得到这天下珍宝。(这样的稀世珍宝)微臣还不曾见过。”魏王问那宝玉的价值。加工玉石的工匠说:“这宝玉没有价格可以符合它的价值。假如用五座城池(来换),也就只可以看一眼而已。"魏王马上赐给那个献玉的人很多金钱,(还让他)永远享用上大夫的俸禄。

10.A、想要;

B、回家;

C、老年人/父亲;

D、又。

故答案为:C

11.根据句意:魏国有个在野外耕作的农夫,捡到一块直径一尺的宝玉,(他)不知道那是玉,(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邻居。故停顿划分为: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

故答案为: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

12.在这里,魏田父得到宝玉又失去宝玉的原因有很多根本原因:他有眼不识美玉;直接原因:邻人的欺骗,把宝玉说成是怪石,把宝玉的亮光说成是怪物的征验,导致他失去这块玉。

故答案为:田父不识宝玉;邻人把宝玉说成是怪石,把宝玉的亮光说成是怪物的征验,使田父惧怕惹祸而扔弃了宝玉。

(2024八上·港口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爱之寻

朱成玉

①母亲这一生,似乎已习惯了寻找。

②小时候,母亲总是做好饭后开始寻找,寻找我们回家吃饭,因为她的嗓门不够响亮,不像左邻张大妈声如洪钟响彻云霄,也不像右舍李阿姨京韵十足绕梁三日,在我印象里,母亲很少大声说过话,所以她不喊,只是去寻找。她大致可以知道我们玩耍的地方,所以,每次也都可以很顺利地找到我们。

③可是也有例外,因为我顽劣,有时候故意和母亲“藏猫猫”,让她我不到我,她只好一声高过一声地唤我,直到我的耳膜受不了,才跑出来扑进她的怀里。她嗔怪我,照我的屁股打几下,却一点都不疼,反而有些痒。不过,我还是看到母亲额头的汗水,感受到了她的焦急,所以,从此也就不再故意藏起来了。

④有一次我要出一趟远差,母亲当成天大的事一般,不一会就惊呼一声“对了”,然后就小跑着去了附近的店铺,买了东西回来就往我的包里塞。不一会儿又跑出去了,直到把包塞得满满,可还是觉得缺少什么似的。车子马上要开了,她又惊呼了一声“对了”,我说:“妈,够了,啥都不缺了,包都要爆炸啦。"她还是小跑着去了,很快回来。她竟然为我寻来了一块带指南针的手表,她说我总是爱迷路,带着这块手表,总会有些用处的。

⑤母亲算好了时间,我那边刚一下车,电话就打过来了。问我旅途是否顺利,问我是否迷路,问我指南针是否派上了用场……让我哭笑不得。

⑥我知道,有母亲在,一颗心,就永远不会迷路。即便真的迷路了,天涯海

角,母亲也会把我寻回来!

⑦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母亲在寻我们,可是有一天,母亲忽然失踪了,换成了我们去寻找她。母亲患有间歇性的失忆症,某个时间段,就忽然什么都不记得了,这可急坏了我们,我们满大街去找也没找到,没办法,只好去派出所求助。到了派出所,正好看到母亲坐在椅子上,焦急地向外张望。原来是遇到好心人了,没办法问出来母亲的住址,只好送到了派出所。

⑧我们不禁埋怨起母亲来,明知道自己有间歇性失忆症,还自己一个人走。恢复记忆的母亲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不停地搓着手,喃喃地说:“我只是想去买点儿荞麦,知道你们今天要回來,想给你们做荞麦蒸饺。”

⑨我们一时无语,母亲无时无刻想的不是我们啊。

⑩每次别离,母亲都会在门前送我,一直送到我拐了弯儿看不见为止,每一次,我都不回头,也不和她招手,我知道,那祥母亲的心会更难过,每一次别离都让母亲的心闪了一下。母亲不是闪电,闪电不会弯不会旧,不会枯萎不会生锈,可是母亲,闪一下就衰老一截。

现在,母亲的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了,可是每次离开,母亲还是坚持在门口看着我走。她就那么扶着门框,寻着我远去的方向,好像能看见我一样。其实,她寻到的只是一个越来越小的影子。

这一次,我却不停地回头。我和她招手,惊讶地发现,母亲竟然也在同时向我挥着手,好像和她的儿子感应到了一样!

有爱,天涯不远;有爱,寒冬尚暖。寻找,只是母爱的一个小小注解,是母亲浩瀚的爱里的一朵浪花,是母亲盘根错节的爱里的一绺根须。但就是这一个小小注解,解开了爱的千古之谜;就是这一朵浪花,泄露了大海的古道热肠;就是这一绺根须,缠绕着我们一生,让我们的心,一寸一寸,生出古朴的根。

(节选自《思维与智慧》)

13.概括本文困绕“爱之寻"记叙了关于母亲的哪几件事。

14.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⑩段中加点的词语。

每一次别离都让母亲的心闪了一下。

②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画线句。

问我旅途是否顺利,问我是否迷路,问我指南针是否派上了用场……让我哭笑不得。

15.联系全文说说第13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6.本文在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答案】13.①小时候,母亲寻我们回家吃饭;②“我”出差,母亲寻带指南针的手表;③母亲失踪了,我们寻找她;④每次别离,母亲寻着“我"远去的方向。

14.①一个“闪”字,表现了母亲对“我"外出的牵挂,突出了母爱的伟大;同时,也表现了“我”对母亲日渐衰老的心疼和怜惜。

②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母亲对“我"细致入微的关心,突出了“母爱”的主题,并以“我"的“哭笑不得”反衬母亲的爱。

15.结构上:用抒情收束全文,照应标题和开头。内容上:点明“寻找"只是母亲对子女无限关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母亲的爱,我们永远不会感到孤独寒冷,而这种爱也滋养了我们,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爱,传递爱。

16.夹叙夹议。用议论段将几个小故事串联起来,使全文结构浑然一体,过渡自然,有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直接揭示了所叙事件的意义,使主题更加鲜明。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梳理、概括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的方法进行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本题作答要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3)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作答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结尾部分的文字一般来说,结构上有总结、照应前文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严谨。内容上有突出主旨,抒发情感的作用。如果是特殊的结尾形式,委婉含蓄,意在言外,能引发读者的想象或思考。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表现的情境等。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13.文章共写了与母亲相关的四件事:文章2、3段叙写小时候,母亲总是在做好饭后寻找“我”、姐姐和哥哥吃饭。文章第4段叙写“我"出远差,母亲不停地往“我”包里塞东西,担心“我"迷路,竟给“我”买了一块带有指南针的手表。文章第7、8段叙写为了给“我们"做荞麦蒸饺,出外去买荞麦,母亲途中失忆,恢复记忆的她像个犯错的孩子。文章10~12段叙写双目失明的母亲坚持在门口看着“我”走。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故答案为:①小时候,母亲寻我们回家吃饭;②“我"出差,母亲寻带指南针的手表;③母亲失踪了,我们寻找她;④每次别离,母亲寻着“我”远去的方向。

14.语句“每一次别离都让母亲的心闪了一下"中的“闪”字,写出了母亲的心惊的状态,表现了母亲对“我"外出的牵挂,突出了母爱的伟大。②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语句“问我旅途是否顺利,问我是否迷路,问我指南针是否派上了用场……让我哭笑不得”支用三个“问我"的句式,使句子构成排比,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心倍至,表现了母爱的伟大,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①一个“闪”字,表现了母亲对“我"外出的牵挂,突出了母爱的伟大;同时,也表现了“我”对母亲日渐衰老的心疼和怜惜。②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母亲对“我"细致入微的关心,突出了“母爱”的主题,并以“我"的“哭笑不得”反衬母亲的爱。

15.文章的最后一段,在结构上,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收束全文,与标题“爱之寻"呼应。内容上,点明“寻找”只是母亲对子女无限关爱的一种表现形式。突出了母爱的伟大,深化了文章“母爱"的主旨。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结构上:用抒情收束全文,照应标题和开头。内容上:点明“寻找”只是母亲对子女无限关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母亲的爱,我们永远不会感到孤独寒冷,而这种爱也滋养了我们,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爱,传递爱。

16.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通过叙写与母亲相关的四件事来表现文章的中心。在具体的叙事中又用了一些议论性的语句或段落将叙写的内容串编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如议论性的语句有:“母亲这一生,似乎已习惯了寻找。"我知道,有母亲在,一颗心,就永远不会迷路。即便真的迷路了,天涯海角,母亲也会把我寻回来!”“我们一时无语,母亲无时无刻想的不是我们啊。"等。作者这样的安排,把故事内容和作者的见解和感悟有机地结合,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这也就是夹叙夹议写法的妙用。答案不唯一,从其它的角度来分析也可以。如文章中的呼应;细节描写等。

故答案为:夹叙夹议。用议论段将几个小故事串联起来,使全文结构浑然一体,过渡自然,有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直接揭示了所叙事件的意义,使主题更加鲜明。

(2024八上·港口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5G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①2018年,我国多地开展5G试点。以高速率、高可靠、低时延、超大数量终端网络为特点的5G,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5G时代来临,普通用户将收获哪些红利?又需要做好什么准备?

②5G+上网,超快网速需设备升级。每秒传输10GB,相当于1秒钟能下载一部高清电影,速度是4G网络的100倍……从4G到5G的升级,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意味着用户上网体验的大升级。用户可以轻松在手机上看高清电影,玩VR(虚拟现实)游戏更加流畅真实。

③铺设5G网络,需要大量基础设施投入。为了获得更快传输速率,需要建设数量更多、密度更大的5G基站,基站设备、天线选址建设、优化调试等方面,都需要比4G高得多的资本投入。

④对于用户来说,目前的主流手机均不支持5G,用户想“尝鲜”,先得换一台新手机。预计我国将在2019年下半年生产出第一批5G手机。想要升级换代,还得耐心等待。

⑤5G+出行,无人驾驶应安全第一。湖北一司机对无人驾驶技术既兴奋又忐忑。一方面,司机变乘客,解放了双手;另一方面,把生命安全拱手交给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工智能,总是不太放心。今年3月,中国电信、中兴通讯、百度公司在雄安新区完成国内首个基于5G网络实况环境下的无人驾驶车测试。测试中,无人车转向、加速、刹车不在话下,未来,无人车还将针对红绿灯信息、天气信息、路面情况处理等接受一系列测试。

⑥今年4月,重庆宣布将建立基于分级自动驾驶的智慧交通及自动驾驶演示验证与示范平台。5月17日,工信部相关人士提出将在5G和车联网领域推动人工智能应用。

⑦5G+家居,还可以提升智慧生活家居体验。业内人士指出,5G网络地址数量大,允许每个人都拥有很多台物联网设备,5G网络的功耗又相对较低,能保障较长的续航时间,加之网络延迟小、出错概率小,因此为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⑧有网友担心,到了5G时代,很多智能家居由手机操控。如果发生手机丢失、手机信息泄露,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

(选自2018年5月2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7.阅读全文,说说5G时代来临,普通用户除了收获上网网速更快的红利外,还将收获哪两项红利?

18.指出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简析作用。

每秒传输10GB,相当于1秒钟能下载一部高清电影,速度是4G网络的100倍……

19.第④段中加点词语“预计"能否删去?为什么?

预计我国将在2019年下半年生产出第一批5G手机。

20.5G时代来临,无人驾驶出行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你支持哪个观点?请简述理由。

【答案】17.①出行可以实现无人驾驶;②提升智慧生活家居体验。

18.列数字、作比较。将4G与5G上网的速度作比较,用具体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5G上网网速更快的特点。

19.不可以去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