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厦门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课内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对课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愿为诸君快战快:快速地尝为晋君赐矣为:给予
B.项王身被十余创被:遭受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C.大礼不辞小让让:责备惜其用武而不终终:最终
D.秦时与臣游游:交往披帷西向立披:穿戴
2.下列有关加点词活用现象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得兄事之②越国以鄙远___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李牧连却之⑤夜缒而出___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⑦义不赂秦⑧左,乃陷大泽中⑨常以身翼蔽沛公
A①⑤⑨/②/③⑦⑧/④⑥B.①⑨/②/③⑤⑦/④⑥⑧
C.①⑤⑨/②④/③⑧/⑥⑦D.①⑨/②④/⑤⑦/③⑥⑧
3.下列有关文言句式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骑能属者百余人耳②洎牧以谗诛③得复见将军于此
④(夫晋)何厌之有⑤吾属今为之虏矣⑥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⑦苟以天下之大⑧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⑨多于南亩之农夫
A.①⑦/②⑤/③⑧/④⑥⑨B.①④/②⑤⑧/③⑨/⑦⑥
C①⑦/②⑤⑧/③⑨/④⑥D.①④/②⑤/③⑧⑨/⑦⑥
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妇女无所幸故幸来告良B.失其所与吾与点也
C.度,然后知长短度我至军中D.牛何之杳不知其所之也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爵位,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五种爵位,其中“公"级别最大。《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秦伯”位次高于“晋侯"。
B.西向,古代宾主相见,座位以西向为尊,主东而宾西,《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刘邦北向坐”,符合座次的尊卑安排。
C.再拜,连续拜两次,这是古代隆重的礼节,古人见面时特别讲究礼节,常见的礼节还有稽首、顿首等。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历史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6.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论》在论证“赂秦而力亏”时,通过秦与赂秦者土地得失上的数量对比、赂秦者祖先创业艰难与后人割地大度的对比,让观点表达更鲜明。
B.《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临危受命,游说时极言“亡郑"弊秦利晋,巧施离间之计,成功说服秦国撤军,瓦解了秦、晋对郑国的围困。
C.《鸿门宴》中细节传神,写人生动。樊哙闯帐,项羽“按剑而跽”,既写出项羽的惊慌失措,也侧面写出樊哙的鲁莽草率。
D.《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李小二有意偷听,却听得不甚分明。这既符合“偷听"的真实情景,又能制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
7.下列有关《红楼梦》的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端午家宴,宝玉因金钏儿之事正心事不宁,恰巧晴雯失手把他的扇子跌折,宝玉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不服,还击了一通。
B.香菱在园子住下后,黛玉自愿给香菱当老师教其写诗,她让香菱首先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
C.为回礼表达谢意,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宴席上她自扮丑角,逗笑众人,史湘云笑得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扶着桌子叫“嗳哟”。
D.大观园里众人多次起诗社,头一回由稻香老农李纨掌坛,潇湘妃子林黛玉的海棠诗折桂;第二回由枕霞旧友史湘云主邀,蘅芜君薛宝钗的菊花诗夺魁。
二、现代文阅读(共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传教士以来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在这方面,对杨宪益、戴乃迭(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比较,是一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这两个译本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在这过程中,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将中国的本土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摘编自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
材料二:
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为证此言,举个背信弃“意”的例子。《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用了一个较长的段落交代自己的写作目的,并说明选用“甄士隐"和“贾雨村”作为人物姓名的缘由,为读者理解整部小说进行铺垫。霍克思在其译本中大胆地省却了这段文字的翻译,直接从“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译起。霍克思的省译,显然不是漏译或者不能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思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为了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霍克思将“忠实”的对象定位于篇章层面。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临摹”是初学书画之法,就是照着一幅书法或者绘画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终达到与原作的惟妙惟肖。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正是这样一件艺术性高超的临摹作品。
(摘编自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
材料三:
从当下国际学界关于两百年《红楼梦》翻译史及诸种译本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学界就这两种译本的翻译技术性问题有着相当细致的讨论。然而我所感兴趣的不是翻译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这两位译家及两种译本的语言修辞、文化身份、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等问题。杨宪益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更注重推动英语贴着汉语文化观念的地面行走,所以杨译本不可遏制地透露出把中国文化传统及其风俗观念直输给西方读者的翻译立场,这也是杨译本失去西方英语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于杨译本,霍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超越了汉语《红楼梦》的字面意义,而旨在探求汉英双语背后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相互理解与解释的适应性。他使用西方本土读者谙熟且可以接受的地道的英语及其文化、风俗等观念,以此来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从而完成了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
(摘编自杨乃乔《(红楼梦)与TheStoryoftheStone——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有汉学书目的统计表明中国学者作为典籍翻译主体的比例并不高,这与我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的时间相对较晚有关。
B.中国翻译界应该增加典籍翻译的数量,改变我国典籍主要由国外学者翻译的局面,这样才能增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能力。
C.学界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的比较并不在翻译的技术性层面,而主要集中在其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问题上。
D.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遇到的障碍,让本土的翻译经验与西方翻译理论孰优孰劣成为一个学者们竞相讨论的问题。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析了杨译本的长处和不足,指出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
B.材料二使用“临摹”的概念,意在强调杨译本对于《红楼梦》的绝对忠实,这与霍译本的间或背信弃“意"形成了对比。
C.材料三认为只有完成两种异质文化观念转换生成的翻译者,才有可能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
D.材料一提纲挈领,从总体述说中国典籍“谁来译”的问题,材料二和材料三则分而论之,三则材料呈现出总分的结构。
11.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
12.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步舞
[法]莫泊桑
大灾大难不会使我悲伤,我亲眼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残酷暴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喊,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我就给您讲讲其中的一件吧。
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
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他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大开顶针大的小门。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
我不久就发现,经常到这里来的不止我一人,我有时也会迎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
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肠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
他长得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常微笑。他手里总是拿着一根金镶头的华丽的手杖,这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这老人起初让我感到怪怪的,后来却引起我莫大的兴趣。
一个早晨,他以为周围没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先是几个小步跳跃,继而行了个屈膝礼,接着用他那细长的腿来了个还算利落的击脚跳,然后开始优雅的旋转,把他那木偶似的身体扭来绞去,动人而又可笑地向空中频频点头致意,他是在跳舞呀!
跳完舞,他又继续散起步来。
我注意到,他每天上午都要重复一遍这套动作。
我想和他谈一谈,于是有一天,再向他致礼以后,我开口说:
“今天天气真好啊,先生。"
他也鞠了个躬:
“是呀,先生,真是和从前的天气一样。”
一个星期以后,我们已经成了朋友,我也知道了他的身世。在国王路易十五时代,他曾是歌剧院的舞蹈教师。他那根漂亮的手杖就是德克莱蒙伯爵送的一件礼物。一跟他说起舞蹈,他就絮叨个没完没了。
有一天,他很知心地跟我说:
“先生,我的妻子叫拉·卡斯特利。如果您乐意,我可以介绍您认识她,不过她要到下午才上这儿来。这个花园,就是我们的欢乐,我们的生命,过去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个了,如果没有它,我们简直就不能再活下去。我妻子和我,我们整个下午都是在这儿过的。只是我上午就来,因为我起得早。"
我一吃完上午饭就立刻回到公园,不一会儿,我就远远望见我的朋友,彬彬有礼地让一位穿黑衣服的矮小的老妇人挽着胳膊。她就是拉卡斯特利,曾经深受那整个风流时代宠爱的伟大舞蹈家。
我们在一张石头长凳上坐下,那是五月。阵阵花香在洁净的小径上飘溢;温暖的太阳透过树叶在我们身上洒下大片大片的亮光。拉卡斯特利的黑色连衣裙仿佛整个儿浸润在春晖里。
“请您给我解释一下,小步舞是怎么回事,好吗?”我对老舞蹈师说。
他意外地打了个哆嗦。
“先生,它是舞蹈中的皇后,王后们的舞蹈。您懂吗?自从没了国王,也就没有了小步舞。"
他开始用夸张的文体发表起对小步舞的赞词来。可惜我一点也没听懂。
突然,他朝一直保持沉默和严肃的老伴转过身去:
“艾丽丝,让我们跳给这位看看什么是小步舞,你乐意吗?”
于是我看见了一件令我永生难忘的事。
他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像孩子似的装腔作势,弯腰施礼,活像两个跳舞的小木偶,只是驱动这对木偶的机械,已经有点儿损害了。
我望着他们,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我仿佛看到一次既可悲又可笑的幽灵现身,看到一个时代已经过时的幻影。
他们突然停了下来,面对面伫立了几秒钟,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
三天以后,我动身去外省了。我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们。当我两年后重返巴黎的时候,那片苗圃已被铲平。没有了心爱的过去时代的花园,没有它旧时的气息和小树林的通幽曲径,他们怎样了呢?
对他们的回忆一直萦绕着我,像一道伤痕留在我的心头。
(张英伦译,有删改)
1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初见老舞蹈师时见他拿着一根手杖,后来得知这是德·克莱蒙伯爵送给他的一件礼物,二者不仅前后照应,也暗示着人世的沧桑。
B.老舞蹈师在一个早晨,“以为周围没有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他之所以避开别人,是因为他出身高贵、性情高傲、孤芳自赏。
C.老舞蹈师夫妇跳完小步舞之后,“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这种失态其实是一种宣泄,说明当时他们的内心压抑痛苦。
D.小说注重从小事中感受大时代,虽然“我”与老舞蹈师夫妇的相遇相识十分平常,但偶尔提到的“国王路易十五时代”,却使寻常故事有了历史感。
14.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15.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共25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而观之,釐负羁与叔瞻侍于前。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曹君弗听。鳌负羁归而不乐,其妻问之曰:“公从外来而有不乐之色,何也?"负羁曰:“吾闻之,有福不及,祸来连我。今日吾君召晋公子,其遇之无礼,我与在前,吾是以不乐。”其妻曰:“吾观晋公子,万乘之主也;其左右从者,万乘之相也。今穷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无礼。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贰焉。"负羁曰:“诺。”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公子见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辞其璧。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令其宗庙不被除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群臣皆曰:“善。”公因起卒,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又令人告釐负羁曰:“军旅薄城,吾知子不违也。其表子之闾,寡人将以为令,令军勿敢犯。”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闯者七百余家。此礼之所用也。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而以无礼莅之,此所以绝世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1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曹伤G君H不如杀之。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穷,指困窘、困厄,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穷冬烈风"的“穷”意思相同。
B.出入,表示“大约”,与《鸿门宴》中“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出入"意思不同。
C.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时宰杀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祭,称为血食。
D.绝世,指断绝了诸侯的世系传承,与成语“绝世无双”的“绝世"意思不同。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耳遭到曹君的无礼对待,叔瞻预见到这件事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主张杀掉重耳以杜绝后患,曹君没有听从叔瞻的建议。
B.釐负羁参与了接见重耳的活动,为曹君对重耳无礼感到忧心仲仲,他妻子问明原委后,积极帮他出主意,釐负羁听取了她的意见。
C.离开曹国后,重耳一路逃亡到楚国、秦国,秦穆公念在过去晋献公跟自己交好的份上,出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立重耳为晋君。
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但对釐负羁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
19.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
20.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曹国灭亡的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
叶梦得
三日疾风吹浩荡,绿芜未遍平沙。约回残影射明霞。水光遥泛坐,烟柳卧欹斜。
霜鬓不堪春点检,留连又见芳华。一枝重插去年花。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
2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日的春风带来了春的消息,但毕竟时令尚早,还不能看到盛春的美景。
B.题目明确词人是在傍晚到湖上游览,词中“残影”“明霞"对此也有照应。
C.湖中景色见于词人的顾盼之间,水面波光粼粼,岸边暮色中的垂柳朦朦胧胧。
D.面对美景,词人找出去年佩戴过的花饰插到头上,掩饰鬓边的斑斑白发。
2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鼓励学生极发言的一句是“__,__”。
(2)小刚暑假到湖南旅游,看到洞庭湖浩瀚恢弘的气象,不由想起杜甫《登岳阳楼》中对此景象的描绘“__,__"。
(3)《阿房宫赋》中,从“取”和“用"两方面来写秦因奢靡丧失民心的两句是“__,__?”
(4)古诗词中频现江波湖韵之美,如《桂枝香·金陵怀古》“_"一句运用比喻写出江水的澄澈绵延,《念奴娇·过洞庭》“______”一句运用夸张写出洞庭湖的明净广阔。
(5)读史以明鉴,前朝灭亡的教训往往给后世深刻的启示。诸如: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一针见血地指出秦国的灭亡完全是咎由自取;苏洵在《六国论》中提出“_”的忠告,否则将国力日渐亏损终至灭亡。
四、语言文字应用(本题共2小题,7分)
2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在抢险战斗中,广大干部战士严守纪律,秋毫无犯,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扬和爱戴。
②比赛前,他踌躇满志地对队友说:“虽然面对的是个强大的对手,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他们。"
③一些干部犯错误,往往都是小处开始。他们在有了一般违法违纪行为之后,不仅不悬崖勒马,反而任其发展,甚至心怀侥幸、破釜沉舟,最终走上不归路。
④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充分利用有利地形,经常使敌人陷于四面楚歌的绝境,敌人最终不得不缴械投降。
⑤有言论就有边界,有表达就有责任。网络交流,不是在自家客厅里沸反盈天,需要尊重议事规则。
⑥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关系问题,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抱薪救火,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A.①③④B.②⑤⑥C.②③⑥D.①④⑤
25.《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请从贾宝玉和林黛玉、贾宝玉和晴雯、薛宝钗和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林黛玉和紫鹃中任选一组,结合原著具体情节,阐述他们日常相处中或真挚或深沉的情感。
五、写作(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高中选科在即,同学中有如下议论:
甲:“当然要选物化类学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再说,学不好理科才选文科。"
乙:“选择史政类学科,大学毕业后可以考公务员,有事业编制,生活稳定。”
丙:“从兴趣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今后要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
丁:“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选择一个与国家战略紧密相关的学科,很有必要。”
选科是关系到个人发展的决策。面对各种说法,你有怎样的选择?谈谈你的想法和理由。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厦门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课内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对课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愿为诸君快战快:快速地尝为晋君赐矣为:给予
B.项王身被十余创被:遭受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C.大礼不辞小让让:责备惜其用武而不终终:最终
D.秦时与臣游游:交往披帷西向立披:穿戴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快:痛快。句意:愿意为你们战个痛快。/曾经给予晋君恩惠。
B.正确。句意: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
C.终:坚持到底。句意: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责备。/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
D.披:拨开。句意:秦朝的时候和我交往。/拨开帷幕,面向西站着。
故选B。
2.下列有关加点词活用现象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得兄事之②越国以鄙远___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李牧连却之⑤夜缒而出___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⑦义不赂秦⑧左,乃陷大泽中⑨常以身翼蔽沛公
A.①⑤⑨/②/③⑦⑧/④⑥B.①⑨/②/③⑤⑦/④⑥⑧
C.①⑤⑨/②④/③⑧/⑥⑦D.①⑨/②④/⑤⑦/③⑥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句意: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
②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句意: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
③名词用作动词,使眼色。句意: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
④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句意:李牧连续击退它。
⑤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句意:在夜里拿绳子系着他从城墙上垂下去。
⑥使动用法,使……活。救活。句意: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
⑦名词用作动词,坚持正义。句意: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
⑧名词用作动词,向左走。句意: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
⑨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句意:常常用身体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掩护刘邦。
①⑤⑨名词作状语,②形容词用作名词,③⑦⑧名词用作动词,④⑥使动用法。
故选A。
3.下列有关文言句式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骑能属者百余人耳②洎牧以谗诛③得复见将军于此
④(夫晋)何厌之有⑤吾属今为之虏矣⑥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⑦苟以天下之大⑧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⑨多于南亩之农夫
A.①⑦/②⑤/③⑧/④⑥⑨B.①④/②⑤⑧/③⑨/⑦⑥
C.①⑦/②⑤⑧/③⑨/④⑥D.①④/②⑤/③⑧⑨/⑦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①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能属骑者百余人耳。句意:能够跟上来的骑马的人不过一百左右。
②被动句,谗:受污蔑。诛:被杀死。句意:等到李牧因受污蔑而被杀死。
③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得于此复见将军。句意: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
④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夫晋)有何厌。句意:(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
⑤被动句,“为"表被动。句意:我们今天要被他俘虏了。
⑥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然不意自能先入关破秦。句意:我自己都想不到能够率先打败秦朝进入关中。
⑦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苟以大天下。句意:倘若凭着这么大的天下。
⑧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胁迫。
⑨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南亩之农夫多。句意: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
①⑦定语后置句,②⑤⑧被动句,③⑨状语后置句,④⑥宾语前置句。
故选C。
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妇女无所幸故幸来告良B.失其所与吾与点也
C.度,然后知长短度我至军中D.牛何之杳不知其所之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幸,宠幸。句意:妇女没有被宠幸的。/幸,幸亏。句意:幸亏他来告诉我。
B.与,结交,同盟。句意:失掉自己的同盟者。/与,赞同。句意:我赞同曾点的意见啊。
C.度,用尺比量。句意:用尺量一量,才知道长短。/度,估量。句意:估计我回到军营里。
D.之,动词,往。句意:牛要牵到哪里去?/之,动词,往。句意:远远地不知道要去往的地方。
故选D。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爵位,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五种爵位,其中“公"级别最大。《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秦伯”位次高于“晋侯"。
B.西向,古代宾主相见,座位以西向为尊,主东而宾西,《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刘邦北向坐”,符合座次的尊卑安排。
C.再拜,连续拜两次,这是古代隆重的礼节,古人见面时特别讲究礼节,常见的礼节还有稽首、顿首等。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历史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高于”错误,应该是“低于"。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B.“符合座次的尊卑安排”说法错误,古代室内宴会中,最尊者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项羽东向坐,即是说项羽坐西面东,而作为主人,项羽不应该占据坐西面东的位置。因此,不符合座位的尊卑安排。
D.“纪传体"错误,应该是“编年体”。
故选C。
6.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论》在论证“赂秦而力亏"时,通过秦与赂秦者土地得失上的数量对比、赂秦者祖先创业艰难与后人割地大度的对比,让观点表达更鲜明。
B.《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临危受命,游说时极言“亡郑”弊秦利晋,巧施离间之计,成功说服秦国撤军,瓦解了秦、晋对郑国的围困。
C.《鸿门宴》中细节传神,写人生动。樊哙闯帐,项羽“按剑而跽”,既写出项羽的惊慌失措,也侧面写出樊哙的鲁莽草率。
D.《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李小二有意偷听,却听得不甚分明。这既符合“偷听”的真实情景,又能制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既写出项羽的惊慌失措,也侧面写出樊哙的鲁莽草率"错误,应是既写出项羽的警惕,也侧面写出樊哙的气势之壮。
故选C。
7.下列有关《红楼梦》的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端午家宴,宝玉因金钏儿之事正心事不宁,恰巧晴雯失手把他的扇子跌折,宝玉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不服,还击了一通。
B.香菱在园子住下后,黛玉自愿给香菱当老师教其写诗,她让香菱首先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
C.为回礼表达谢意,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宴席上她自扮丑角,逗笑众人,史湘云笑得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扶着桌子叫“嗳哟”。
D.大观园里众人多次起诗社,头一回由稻香老农李纨掌坛,潇湘妃子林黛玉的海棠诗折桂;第二回由枕霞旧友史湘云主邀,蘅芜君薛宝钗的菊花诗夺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情节和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D.第一回是薛宝钗海棠诗折桂;第二回是潇湘妃子林黛玉菊花诗夺魁。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共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传教士以来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在这方面,对杨宪益、戴乃迭(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比较,是一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这两个译本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在这过程中,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将中国的本土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摘编自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
材料二:
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为证此言,举个背信弃“意”的例子。《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用了一个较长的段落交代自己的写作目的,并说明选用“甄士隐"和“贾雨村”作为人物姓名的缘由,为读者理解整部小说进行铺垫。霍克思在其译本中大胆地省却了这段文字的翻译,直接从“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译起。霍克思的省译,显然不是漏译或者不能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思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为了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霍克思将“忠实”的对象定位于篇章层面。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临摹”是初学书画之法,就是照着一幅书法或者绘画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终达到与原作的惟妙惟肖。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正是这样一件艺术性高超的临摹作品。
(摘编自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
材料三:
从当下国际学界关于两百年《红楼梦》翻译史及诸种译本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学界就这两种译本的翻译技术性问题有着相当细致的讨论。然而我所感兴趣的不是翻译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这两位译家及两种译本的语言修辞、文化身份、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等问题。杨宪益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更注重推动英语贴着汉语文化观念的地面行走,所以杨译本不可遏制地透露出把中国文化传统及其风俗观念直输给西方读者的翻译立场,这也是杨译本失去西方英语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于杨译本,霍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超越了汉语《红楼梦》的字面意义,而旨在探求汉英双语背后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相互理解与解释的适应性。他使用西方本土读者谙熟且可以接受的地道的英语及其文化、风俗等观念,以此来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从而完成了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
(摘编自杨乃乔《(红楼梦)与TheStoryoftheStone——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有汉学书目的统计表明中国学者作为典籍翻译主体的比例并不高,这与我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的时间相对较晚有关。
B.中国翻译界应该增加典籍翻译的数量,改变我国典籍主要由国外学者翻译的局面,这样才能增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能力。
C.学界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的比较并不在翻译的技术性层面,而主要集中在其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问题上。
D.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遇到的障碍,让本土的翻译经验与西方翻译理论孰优孰劣成为一个学者们竞相讨论的问题。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析了杨译本的长处和不足,指出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
B.材料二使用“临摹”的概念,意在强调杨译本对于《红楼梦》的绝对忠实,这与霍译本的间或背信弃“意"形成了对比。
C.材料三认为只有完成两种异质文化观念转换生成的翻译者,才有可能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
D.材料一提纲挈领,从总体述说中国典籍“谁来译”的问题,材料二和材料三则分而论之,三则材料呈现出总分的结构。
11.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
12.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答案】8.A9.A10.B
11.①杨宪益主张“临摹"式翻译,将忠实原作作为其全部艺术追求。②霍克思主张大多时候忠于原著,但出于译本艺术性考量,可以进行文字的删减。
12.①译本能否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②译本能否清晰地展现译者的翻译思想。③译本能否完成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迎合读者”错,材料二是说“霍克思在其译本中大胆地省却了这段文字的翻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思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
C.“杨宪益译本”“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得到意合性等特点"错误,材料一“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是说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特点,不是杨宪益译本的特点。选项张冠李戴。
D.“增强译作的思想深度"错误,由材料二“是霍克思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为了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和材料三“旨在探求汉英双语背后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相互理解与解释的适应性"可知,霍克思译本追求艺术性和探求两种异质文化观念,没有谈及思想深度。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中国翻译界应该增加典籍翻译的数量,改变我国典籍主要由国外学者翻译的局面”于文无据。材料一是说“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C.“学界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的比较并不在翻译的技术性层面"错,材料三“我所感兴趣的不是翻译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这两位译家及两种译本的语言修辞、文化身份、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等问题”是说“我"感兴趣的,而是“学界”。
D.“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遇到的障碍,让本土的翻译经验与西方翻译理论孰优孰劣成为一个学者们竞相讨论的问题"强加因果。材料一是说“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A.“分析了杨译本的长处和不足"错误。原文是“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
C.“只有完成两种异质文化观念转换生成的翻译者,才有可能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前后顺序有误。原文是说“他使用西方本土读者谙熟且可以接受的地道的英语及其文化、风俗等观念,以此来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从而完成了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
D.“三则材料呈现出总分的结构"错误,三则材料相对独立,无总分关系。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由“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为了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霍克思将“忠实"的对象定位于篇章层面”可知,霍克思主张大多时候忠于原著,但出于译本艺术性考量,可以进行文字的删减。
由“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临摹’是初学书画之法,就是照着一幅书法或者绘画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终达到与原作的惟妙惟肖。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可知,杨宪益主张“临摹”式翻译,将忠实原作作为其全部艺术追求。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由“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可概括为:译本能否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
由“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可概括为:译本能否清晰地展现译者的翻译思想。
由“然而我所感兴趣的不是翻译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这两位译家及两种译本的语言修辞、文化身份、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等问题"可概括为:译本能否完成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步舞
[法]莫泊桑
大灾大难不会使我悲伤,我亲眼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残酷暴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喊,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我就给您讲讲其中的一件吧。
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
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他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大开顶针大的小门。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
我不久就发现,经常到这里来的不止我一人,我有时也会迎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
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肠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
他长得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常微笑。他手里总是拿着一根金镶头的华丽的手杖,这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这老人起初让我感到怪怪的,后来却引起我莫大的兴趣。
一个早晨,他以为周围没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先是几个小步跳跃,继而行了个屈膝礼,接着用他那细长的腿来了个还算利落的击脚跳,然后开始优雅的旋转,把他那木偶似的身体扭来绞去,动人而又可笑地向空中频频点头致意,他是在跳舞呀!
跳完舞,他又继续散起步来。
我注意到,他每天上午都要重复一遍这套动作。
我想和他谈一谈,于是有一天,再向他致礼以后,我开口说:
“今天天气真好啊,先生。”
他也鞠了个躬:
“是呀,先生,真是和从前的天气一样。"
一个星期以后,我们已经成了朋友,我也知道了他的身世。在国王路易十五时代,他曾是歌剧院的舞蹈教师。他那根漂亮的手杖就是德克莱蒙伯爵送的一件礼物。一跟他说起舞蹈,他就絮叨个没完没了。
有一天,他很知心地跟我说:
“先生,我的妻子叫拉·卡斯特利。如果您乐意,我可以介绍您认识她,不过她要到下午才上这儿来。这个花园,就是我们的欢乐,我们的生命,过去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个了,如果没有它,我们简直就不能再活下去。我妻子和我,我们整个下午都是在这儿过的。只是我上午就来,因为我起得早。”
我一吃完上午饭就立刻回到公园,不一会儿,我就远远望见我的朋友,彬彬有礼地让一位穿黑衣服的矮小的老妇人挽着胳膊。她就是拉卡斯特利,曾经深受那整个风流时代宠爱的伟大舞蹈家。
我们在一张石头长凳上坐下,那是五月。阵阵花香在洁净的小径上飘溢;温暖的太阳透过树叶在我们身上洒下大片大片的亮光。拉卡斯特利的黑色连衣裙仿佛整个儿浸润在春晖里。
“请您给我解释一下,小步舞是怎么回事,好吗?"我对老舞蹈师说。
他意外地打了个哆嗦。
“先生,它是舞蹈中的皇后,王后们的舞蹈。您懂吗?自从没了国王,也就没有了小步舞。”
他开始用夸张的文体发表起对小步舞的赞词来。可惜我一点也没听懂。
突然,他朝一直保持沉默和严肃的老伴转过身去:
“艾丽丝,让我们跳给这位看看什么是小步舞,你乐意吗?"
于是我看见了一件令我永生难忘的事。
他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像孩子似的装腔作势,弯腰施礼,活像两个跳舞的小木偶,只是驱动这对木偶的机械,已经有点儿损害了。
我望着他们,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我仿佛看到一次既可悲又可笑的幽灵现身,看到一个时代已经过时的幻影。
他们突然停了下来,面对面伫立了几秒钟,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
三天以后,我动身去外省了。我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们。当我两年后重返巴黎的时候,那片苗圃已被铲平。没有了心爱的过去时代的花园,没有它旧时的气息和小树林的通幽曲径,他们怎样了呢?
对他们的回忆一直萦绕着我,像一道伤痕留在我的心头。
(张英伦译,有删改)
1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初见老舞蹈师时见他拿着一根手杖,后来得知这是德·克莱蒙伯爵送给他的一件礼物,二者不仅前后照应,也暗示着人世的沧桑。
B.老舞蹈师在一个早晨,“以为周围没有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他之所以避开别人,是因为他出身高贵、性情高傲、孤芳自赏。
C.老舞蹈师夫妇跳完小步舞之后,“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这种失态其实是一种宣泄,说明当时他们的内心压抑痛苦。
D.小说注重从小事中感受大时代,虽然“我"与老舞蹈师夫妇的相遇相识十分平常,但偶尔提到的“国王路易十五时代”,却使寻常故事有了历史感。
14.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15.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13.B14.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②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村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15.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②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③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
【解析】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答题时明确具体的考查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
B项,“因为他出身高贵、性情高傲、孤芳自赏"强加因果,老人避开别人的原因与出身、性格无关,他只是想在这个幽静的地方重温被人遗忘的舞步,享受这份独特的快乐。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题干的核心词有两个:“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塑造人物形象运用的表现手法"。解答此题,应先明确人物描写手法——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然后结合文中叙述性的语句,分析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特点。
小说直接描写老舞蹈师的句子比较多,“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折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长绒毛,宽沿的怪诞的灰礼貌”“长的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属于外貌描写,“把他那木偶似的身体扭来绞去”“只是驱动这对木偶的机械已经有点损坏了"属于细节刻画,都表现了老舞蹈师的守旧和衰老;“他意外打了个哆嗦”“出人意料的相拥着哭起来"是细节刻画,“先生,它是舞蹈中的王后,王后们的舞蹈,您懂吗?自从没有了国王,也就没有了小步舞”是语言描写,表现了老舞蹈师谈起小步舞时的痛苦和无奈。对老人的侧面烘托主要集中在对花园的描写上,“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非常幽静"当我两年后重返巴黎的时候,那片苗圃已被铲平”,花园的幽静和消失都烘托了时代变迁使小步舞被渐渐遗忘所带给老人的痛苦和失落。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侧重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从环境的渲染、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刻画、主题的暗示等角度考虑,但题干中要求分析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指向性特别明显,解答此题,重点分析环境与情节的作用即可。自然环境描写以情节为依据,而情节发展又常常依赖于自然环境的推动。
本文开篇就对卢森堡公园的环境进行描写,公园里幽静宜人,而我“不太喜欢喧闹”,到公园散步“是我最喜爱的享受”,如此美好休闲画面自然为我和老人相遇提供了可能,同时又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背景;我和老人从相遇到了解再到感悟人生都是在苗圃这个特定的环境展开,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消失了的旧时代的芳华,“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这里不仅仅是一座苗圃,还是一个已逝时代的展现,所以苗圃自然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同时也展现了老人的一生,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我和老人的相失也是因为苗圃被铲平,留白式结尾“他们怎么样了"韵味无穷,容易引起读者思考。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点睛】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组织答案的步骤:
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
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
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和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
三、古诗文阅读(共25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而观之,釐负羁与叔瞻侍于前。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曹君弗听。鳌负羁归而不乐,其妻问之曰:“公从外来而有不乐之色,何也?"负羁曰:“吾闻之,有福不及,祸来连我。今日吾君召晋公子,其遇之无礼,我与在前,吾是以不乐。”其妻曰:“吾观晋公子,万乘之主也;其左右从者,万乘之相也。今穷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无礼。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贰焉。"负羁曰:“诺。”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公子见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辞其璧。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令其宗庙不被除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群臣皆曰:“善。”公因起卒,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又令人告釐负羁曰:“军旅薄城,吾知子不违也。其表子之闾,寡人将以为令,令军勿敢犯。”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闯者七百余家。此礼之所用也。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而以无礼莅之,此所以绝世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1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曹伤G君H不如杀之。
1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穷,指困窘、困厄,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穷冬烈风"的“穷”意思相同。
B.出入,表示“大约”,与《鸿门宴》中“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出入"意思不同。
C.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时宰杀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祭,称为血食。
D.绝世,指断绝了诸侯的世系传承,与成语“绝世无双”的“绝世"意思不同。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耳遭到曹君的无礼对待,叔瞻预见到这件事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主张杀掉重耳以杜绝后患,曹君没有听从叔瞻的建议。
B.釐负羁参与了接见重耳的活动,为曹君对重耳无礼感到忧心仲仲,他妻子问明原委后,积极帮他出主意,釐负羁听取了她的意见。
C.离开曹国后,重耳一路逃亡到楚国、秦国,秦穆公念在过去晋献公跟自己交好的份上,出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立重耳为晋君。
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但对釐负羁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
20.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曹国灭亡的原因。
【答案】16.BFG17.A18.D
19.就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用璧盖上,晚上派人送给晋公子。
20.①曹国自身力量比较薄弱;②曹国地理位置处于晋、楚之间,受到两个国家压迫;③不能够礼遇他人,目光不够长远。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您对待他没有礼貌,他如有机会回国成为君主而发兵,那就怕会成为曹国的祸害。您不如杀了他。
“遇之无礼”的主语是“君”,“礼”是“无"的宾语,宾语后断开,且“彼”代指“晋公子重耳”,是下一句的主语,“彼”前断开,所以B处断;
“彼"是主语,“有时”是状语,修饰谓语“反国而起兵”,中间“而”字相连,不可断开,且“若"和下一句“即”构成“如果……就会…"的假设句,“即”前断开,所以F处断;
“伤"是名词,意为“祸害”,做“为"的宾语,后面断开,且“君”是下一句的主语,所以G处断。
故选BFG。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错误。穷,指困窘、困厄;深。句意:现在困窘逃亡,路过曹国。/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
B.正确。大约;偏义复词,偏“入”,进来。句意:已十年上下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C.正确。
D.正确。指断绝了诸侯的世系传承;冠绝当代。句意:这就是断绝后代的原因。/姿才超众,天下无与伦比。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错误,文中“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意思是“把叔瞻从城上吊下来,我将杀掉他陈尸示众”,是让曹君把叔瞻从城上吊下来,由重耳自己杀掉示众,且并没有说要“大开杀戒"。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壶盛黄金,以餐充之”,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加璧其上”,省略句应为“加璧(于)其上";“遗”,送给。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故曹,小国也"可知,曹国自身力量比较薄弱;
②由原文“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可知,曹国地理位置处于晋、楚之间,受到两个国家压迫;
③由原文“而以无礼莅之"可知,不能够礼遇他人,目光不够长远。
参考译文:
过去晋公子重耳出逃在外,路过曹国,曹君趁他脱去上衣时偷看他的骈肋。釐负羁和叔瞻在前侍奉。叔瞻对曹君说:“我看晋公子不是平常的人。您对待他没有礼貌,他如有机会回国成为君主而发兵,那就怕会成为曹国的祸害。您不如杀了他。”曹君不听。釐负羁回家,脸上不高兴,他的妻子问他说:“您从外面回来,带着不高兴的神色,为什么?"负羁说:“我听说,有福轮不到,祸来牵连我。今天国君召见晋公子,待他没有礼貌。我夹在里面,因此不高兴。”他的妻子说:“我看晋公子像大国的君主,他的随从人员像大国的相国。现在困窘逃亡,路过曹国,曹国待他没有礼貌。他如果返回祖国,必会声讨对他无礼的人,那曹就是第一个了。您为什么不先把自己和曹君区别开呢?"负羁说:“好吧。”就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用璧盖上,晚上派人送给晋公子。公子见了使者,拜了两拜,留饭而谢绝收璧。晋公子从曹到楚,从楚到秦。到了秦国三年,秦穆公召集群臣商量说:“过去晋献公和我结交,诸侯没有不听说的。献公不幸死去,已十年上下了。继位的儿子不好,我怕他会让晋国的宗庙得不到打扫而社稷得不到祭祀了。长此下去不变样,就不符合与人交往的原则了。我想帮助重耳让他回国,怎么样?"群臣都说:“好。”穆公因而发兵,革车五百辆,同一规格的马二千匹,步兵五万,帮助重耳回到晋国,立为晋君。重耳登基三年,就发兵攻打曹国了。于是派人告诉曹君说:“把叔瞻从城上吊下来,我将杀掉他陈尸示众。"又派人告诉釐负羁说:“大军迫城,我知道您不会反抗我。请在您住的巷门上做好标记,我将据此下达命令,使军队不敢去侵犯。”曹国人听到后,率领他们的亲戚去依附釐负羁住地的有七百多家。这就是礼的作用。所以,曹是小国,夹在晋、楚之间,君主的危险就像叠起来的蛋,却用无礼来待人,这就是断绝后代的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
叶梦得
三日疾风吹浩荡,绿芜未遍平沙。约回残影射明霞。水光遥泛坐,烟柳卧欹斜。
霜鬓不堪春点检,留连又见芳华。一枝重插去年花。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
2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日的春风带来了春的消息,但毕竟时令尚早,还不能看到盛春的美景。
B.题目明确词人是在傍晚到湖上游览,词中“残影"明霞”对此也有照应。
C.湖中景色见于词人的顾盼之间,水面波光粼粼,岸边暮色中的垂柳朦朦胧胧。
D.面对美景,词人找出去年佩戴过的花饰插到头上,掩饰鬓边的斑斑白发。
2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21.D22.①这首词表达了作者面对春色如旧,鬓已成霜,怅惘年华易老的感伤,以及江海流离,居无定所,慨叹人生飘零的感情。②词的上阕描写了春风吹拂,春草初生,夕阳映照的景象,下阕写作者已满头白发,却仍在留恋美好的时光,表达了作者面对如旧的春色,不由得发出时光流逝、年华易老的慨叹。③“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表现出作者漂泊不定、人生无依的感伤之情。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掩饰鬓边的斑斑白发”错误。根据下片内容,作者用“霜鬓不堪春点检"来形容自己的年华已逝,他的鬓发已经不堪春天清点、检核,表示时光的流逝无法阻挡。他重新插上去年的花枝,文中并没有表明是为了掩饰鬓边的斑斑白发,而是对逝去的美好年华的怀念。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词的上片通过浩荡的春风、初生的绿草、灿烂的云霞、粼粼的水光、如烟的垂柳等景色的描写,描绘了一幅湖上早春图,词的下片写作者面对初春美景,叹惜自己如今已是两鬓斑白,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年华,不由得插上曾经戴过的花饰,借细节描写来抒情,表达对时光流转、生命流逝的感慨,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意为人生如同在江海中的梦境,不知何处才是安身的家园,何处才是真正的归宿。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漂泊不定、内心无处安放的伤感之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鼓励学生极发言的一句是“__,__"。
(2)小刚暑假到湖南旅游,看到洞庭湖浩瀚恢弘的气象,不由想起杜甫《登岳阳楼》中对此景象的描绘“__,__”。
(3)《阿房宫赋》中,从“取"和“用”两方面来写秦因奢靡丧失民心的两句是“__,__?"
(4)古诗词中频现江波湖韵之美,如《桂枝香·金陵怀古》“_”一句运用比喻写出江水的澄澈绵延,《念奴娇·过洞庭》“______"一句运用夸张写出洞庭湖的明净广阔。
(5)读史以明鉴,前朝灭亡的教训往往给后世深刻的启示。诸如: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一针见血地指出秦国的灭亡完全是咎由自取;苏洵在《六国论》中提出“_"的忠告,否则将国力日渐亏损终至灭亡。
【答案】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吴楚东南坼④.乾坤日夜浮⑤.奈何取之尽锱铢⑥.用之如泥沙⑦.千里澄江似练⑧.玉鉴琼田三万顷⑨.族秦者秦也⑩.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毋、坼、乾坤、锱铢、澄、练、鉴、琼、顷、劫。
四、语言文字应用(本题共2小题,7分)
2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在抢险战斗中,广大干部战士严守纪律,秋毫无犯,赢得了人民群众赞扬和爱戴。
②比赛前,他踌躇满志地对队友说:“虽然面对的是个强大的对手,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他们。”
③一些干部犯错误,往往都是小处开始。他们在有了一般违法违纪行为之后,不仅不悬崖勒马,反而任其发展,甚至心怀侥幸、破釜沉舟,最终走上不归路。
④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充分利用有利地形,经常使敌人陷于四面楚歌的绝境,敌人最终不得不缴械投降。
⑤有言论就有边界,有表达就有责任。网络交流,不是在自家客厅里沸反盈天,需要尊重议事规则。
⑥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关系问题,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抱薪救火,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A.①③④B.②⑤⑥C.②③⑥D.①④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语境强调广大干部战士严守纪律,使用正确。
②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多指对己所得的成就十分得意。语境是说“比赛前”,不合语境。
③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此处褒贬失当。
④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语境形容敌人处境,使用正确。
⑤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语境形容客厅喧哗,使用正确。
⑥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此处褒贬失当。
①④⑤使用正确。
故选D。
25.《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请从贾宝玉和林黛玉、贾宝玉和晴雯、薛宝钗和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林黛玉和紫鹃中任选一组,结合原著具体情节,阐述他们日常相处中或真挚或深沉的情感。
【答案】示例:紫鹃是黛玉在贾府中最温暖坚定的支柱。黛玉寄人篱下,无论对于贾母的疼爱、宝玉的爱情、姐妹的友情,其实都有着无法完全把握的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9粤教版 高中美术 必修1 美术鉴赏《第四单元 外国美术鉴赏》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2024届河北省正定县七中3月高三一轮复习摸底考试(线上)数学试题
- 2024届贵州省铜仁市铜仁伟才学校高三寒假考试(一)数学试题
- 2024届广东顺德华侨中学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内参模拟测卷(一)(全国3卷)数学试题
- 叉车三包维修合同模板
- 材料员劳动合同
- 玻璃吊装安全协议书范本
- 北京市政府合同管理办法
- 园区应急管理介绍
- 规划现状分析图
- 2025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圆的方程-专项训练【含解析】
- 茶艺上课教案
- AQ6111-2023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
-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 社会工作实务(第三版)课件 第六章 微观实务:个案工作
- 高标准基本农田施工组织设计四篇
- 5.3 运用典型算法-【中职专用】高一信息技术同步课堂(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下册)
- 医疗纠纷处理培训
- (完整版)韩国商法
- 体育课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 2024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东线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