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必刷卷03(湖南长沙专用)(解析版)_第1页
信息必刷卷03(湖南长沙专用)(解析版)_第2页
信息必刷卷03(湖南长沙专用)(解析版)_第3页
信息必刷卷03(湖南长沙专用)(解析版)_第4页
信息必刷卷03(湖南长沙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3(湖南长沙专用)1:在答主观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审题。审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审问题,二是审材料。在审问题时要注意,答题的限定范围、能力项和设问方式。审材料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要边读边勾画有用信息,最后在结合问题将勾画出的关键信息总结成答案。2: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不断升级,世界愈加混乱。我们只有不断提升综合国力,壮大自己才能更好的应对这大变局。而国家的发展离不可改革,因此中考有可能考察历史上的重要变革。考生可以重点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的原因和影响。1:第11题是长沙中考历史特有题型,考查湖南的地方史;2:第13题考查中国古代史,考查形式是论述题,难度比较大,对于学生能力要求很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汉代的某一制度,严格地说是从汉文帝开始,他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汉武帝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特别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这里的“某一制度”A.选拔了一批有杰出才能的人 B.巩固了西汉王朝的北部边疆C.改善了汉朝政府的财政状况 D.促使儒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汉武帝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各种科目不断充实,特别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可以得出这体现的是汉代推行的察举制,通过察举,汉代选拔了一批有杰出才能的人,A项正确;察举制度属于选官制度,与巩固西汉王朝的北部边疆无关,排除B项;察举制度属于选官制度,与财政状况无关,排除C项;使儒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的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2.2024年2月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发展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下面示意图中①处与农业有关的史料应为A.《资治通鉴》 B.《本草纲目》 C.《齐民要术》 D.《红楼梦》【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下面示意图中①处与农业有关的史料应为”和所学知识可知,北朝时期的农业方面的专著是《齐民要术》,C项正确;《资治通鉴》是史学著作,排除A项;《本草纲目》是医学著作,排除B项;《红楼梦》是文学著作,排除D项。故选C项。3.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907年唐朝灭亡之后,中原和南方进入五代十国分裂时期,此时,北方出现了契丹(辽)政权,之后北宋取代后周政权,并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与辽和西夏并立,12世纪初东北的女真族建立金,后来灭辽,与北宋和西夏并立。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南宋建立,1141年宋金议和,形成了南宋与金、西夏并立的局面。因此,先后顺序为④②③①,D项正确;ABC项顺序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4.“焚罢青衣举义旗,复明大计应天时。荷夷驱逐收疆土,鲲岛回归固国基。两岸人民歌壮志,古今中外树丰碑。金瓯一统殷期盼,民族英雄万世垂。”这首诗歌颂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 B.文天祥 C.郑成功 D.戚继光【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的“荷夷驱逐收疆土”“两岸人民”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61-1662年,郑成功率领将士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C项正确;林则徐是近代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排除A项;文天祥是抗元英雄,排除B项;戚继光是明朝时期的抗倭将领,排除D项。故选C项。5.照片是历史记忆的载体。下幅照片所反映的共同历史记忆是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抗日救亡 D.和平建国【答案】C【解析】据图片“彭德怀在前线”可知,彭德怀身穿八路军军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1940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因此,这个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战斗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支撑起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C项正确;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自强求富”,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均与题干“彭德怀”不符,排除AB项;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和民主,希望能够和平建国,与题干图片所处的时期(抗日战争)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6.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制订了一系列的法令政策,凡有呈请开办的企业,只要具备条件,无不视为“于民生主义,国计前途,均大有裨益”,表示应力为保护,并立即照准。据统计,实业部在不足4个月内,办理有关兴办实业的事项共41起。其他各部凡有涉及工商实业事务者,亦无不制订条例,以利其发展。1912年至1919年,投资企业数达1042家。可见,当时企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袁世凯恢复帝制的失败 B.帝国主义放弃侵略中国C.政府的政策支持与鼓励 D.科举考试制度已被废除【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政策,凡有呈请开办的企业,只要具备条件,无不视为‘于民生主义,国计前途,均大有裨益’,表示应力为保护,并立即照准”课得出信息,当时企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政策支持与鼓励,C项正确。根据材料“1912年至1919年,投资企业数达1042家”可知,该信息的时间与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的失败对不上,排除A项;帝国主义放弃侵略中国不符合史实,帝国主义并没有放弃侵略中国,排除B项;科举考试制度已被废除与民族工业的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7.意大利某广场立有一块公元前1世纪的关于屋大维的公共纪念碑,碑上有如下一段铭文,该铭文内容可用于探究皇帝凯撒·奥古斯都十二次担任总司令十一次担任执政官十四次担任保民官他把埃及交给罗马人民统治A.平民同贵族的长期斗争 B.三次布匿战争的基本史实C.罗马陷入危机混战不断 D.古代罗马的军事征服扩张【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皇帝凯撒·奥古斯都……他把埃及交给罗马人民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9年,曾经担任过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的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了元老院。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由“他把埃及交给罗马人民统治”可知与对外扩张相关。因此该铭文内容可用于研究古代罗马的军事征服扩张,D项正确;罗马共和国时期最显著的一个社会特征就是平民与贵族两个阶层的分化,以及两者之间斗争,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布匿战争是公元前264~前146年在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之间的三次战争,与材料描述无关,排除B项;材料表述的是皇帝凯撒·奥古斯都担任执政官,与罗马危机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8.下列这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金字塔楔形文字释迦牟尼佛像A.古代非洲文明 B.中古欧洲文明 C.古代亚非文明 D.中古亚洲文明【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文明,释迦牟尼佛像属于古印度文明。因此,题干图片反映的是古代亚非文明,C项正确;古代非洲文明只与金字塔有关,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古代亚非文明,与欧洲无关,排除B项;中古亚洲文明与非洲的金字塔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9.下图是1840—1920年英国农业人口变化示意图。导致出现图中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战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化 D.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1840—1920年英国农业人口变化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化,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人口逐渐转化为从事工业生产的工人,所以示意图中从1840年开始,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便快速下降,C项正确;英国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与荷兰、法国等发生了一系列殖民战争,不符题意,排除A项;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是1640—1688年,不符题意,排除B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1914—1918年,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0.1943—1944年,美国最高生产纪录是每天生产一艘船,每五分钟制造一架飞机。自1940年起,6年内美国共生产了87000辆坦克、296000架飞机和5300万吨位的船只。这说明当时美国A.罗斯福新政取得明显成效 B.与苏联的军备竞赛加剧C.具有取得战争胜利的优势 D.积极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1943—1944年,美国最高生产纪录是每天生产一艘船,每五分钟制造一架飞机。自1940年起,6年内美国共生产了87000辆坦克、296000架飞机和5300万吨位的船只”,表明了美国的军事生产效率较高,奠定了取得战争的物质基础,具有取得战争胜利的优势,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的成效主要是解决了美国的经济危机,而非提高生产效率,排除A项;此时美国和苏联的共同目标是为了共同对抗法西斯国家,而非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排除B项;此时军事生产的目的是解决法西斯问题,而非推行霸权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11.某校校本教材的目录有“三国时期孙权、刘备势力在湖南地域的争战、湖南率先响应武昌起义、北伐军进攻湖南、湖南起义”等内容,请判断,该校校本研究的方向可能是A.湖南的经济发展 B.湖南的历史文化名人C.湖南的思想起源 D.湖南的部分军事概况【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三国时期孙权、刘备势力在湖南地域的争战、湖南率先响应武昌起义、北伐军进攻湖南、湖南起义”可知这些都是反映湖南的军事情况,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湖南的经济,排除A项;目录里没有湖南名人的介绍,排除B项;材料展示的是军事,与思想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2.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在湖南的史学家中,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研究中国通史和中国民族史的是A.翦伯赞 B.周谷城 C.吕振羽 D.魏源【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吕振羽是中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研究中国通史和中国民族史的史学家。吕振羽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拓荒者之一,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事历史研究50年,对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行了广泛而艰苦的探讨,从经济史、社会通史、思想史、民族史等方面构成了一个体系,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民族史研究作出了贡献,C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研究中国通史和中国民族史,翦伯赞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排除A项;题干主要强调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研究中国通史和中国民族史,周谷城打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旧世界史框框,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研究中国通史和中国民族史,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排除D项。故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3题10分,14、15、16题每题14分,共52分)13.(10分)【改革创新】古今中外改革(部分)改革名称改革影响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大为增强,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人民信心恢复,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改革创新一直伴着人类的发展进步,古今中外有许多影响深远的改革。表格列举了古今中外发生的部分改革,请根据所学结合表格,围绕“改革创新”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答案】示例:观点: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阐述: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实行“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奖励军功、废除贵族世袭特权等措施。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得国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1861年,俄国的亚历山大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的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结论: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观点2分,论述过程8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言之有理即可。如根据题干主题和材料,从改革创新的角度,通过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美国罗斯福的作用可得出“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一论点。简述三次改革的史实,如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实行“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奖励军功、废除贵族世袭特权等措施。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得国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1861年,俄国的亚历山大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的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最后总结点题,综上所述,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14.(14分)随着世界联系的加强、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内部社会的变革,中国人对外界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15世纪以来,中国对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日益融入现代国际关系体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和兰(指荷兰)又名红毛番,地近佛郎机(注:明朝人所称佛郎机系指葡萄牙,实际上与荷兰并不相近)。……其人深目长鼻,发、眉、须皆赤,足长尺二寸。……所役使名乌鬼(指黑人),入水不沉,走海面若平地。其柁(指荷兰船)后置照海镜,大径数尺,能照数百里。——摘自《明史·和兰传》(以上为明朝人对荷兰的记述)材料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地势低下,居民修治河道,与水中立桩砌石,架木其上,筑楼阁六七层。……通都计桥七百六十座。河之阔处,舸舰迷津(指迷路),商货辐犊(形容聚集)。贸易之盛,为欧土(指欧洲)大都会。……火轮取水器具(即排水机器),用泄亚零海水者。……(荷兰)善筑堤,又善操舟行远(指远洋航行)。南洋(指东南亚)各岛国,自爪哇起,皆建立埠头。市舶之通东南,自荷兰始。——摘自斌椿《乘槎笔记》(1866年清政府派遣斌椿率同文馆学生3人前往荷兰等欧洲国家游历)(1)比较材料一、材料二关于荷兰的记述,你认为哪个更符合实际情况?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可从人、地、经济、科技等方面进行比较)(8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派遣斌椿等人前往欧洲游历的背景。(4分)(3)有学者认为:国与国的关系经常因为国家利益、国际局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请以1949年以来中国对外关系为例,说明以上观点。(考生以中国与任一国家关系为例说明即可)(2分)【答案】(1)比较:材料二的记述更符合实际。说明:材料一对荷兰地理位置记述错误,对黑人的认识比较荒诞,对荷兰船只的记述有夸张的成分;而材料二是斌椿亲历荷兰的记述,更真实可信,对荷兰地理状况记、航海活动和殖民活动的记述符合实际,因此材料二的记述更符合实际。(8分,比较2分,说明6分)(2)背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洋务运动兴起,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开眼看世界和救亡图存的思潮兴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清政府出现统治危机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3)举例: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孤立封锁中国,随着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美两国处于敌对状态;1971年,国际局势发生变化,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而中苏关系恶化,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2分,答出一点即可)【解析】(1)比较:根据材料一《明史·和兰传》对荷兰的记载和材料二《乘槎笔记》关于荷兰的记述进行分析对比,可得出材料二的记述更符合实际。说明:材料一“和兰(指荷兰)又名红毛番……入水不沉,走海面若平地。其柁(指荷兰船)后置照海镜,大径数尺,能照数百里”的分析可得出,对荷兰地理位置记述错误,对黑人的认识比较荒诞,对荷兰船只的记述有夸张的成分;根据材料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地势低下……用泄亚零海水者。……(荷兰)善筑堤,又善操舟行远(指远洋航行)。南洋(指东南亚)各岛国,自爪哇起,皆建立埠头。市舶之通东南,自荷兰始”分析可得出是斌椿亲历荷兰的记述,更真实可信,对荷兰地理状况记、航海活动和殖民活动的记述符合实际,因此材料二的记述更符合实际。(2)背景:根据材料二出处“摘自斌椿《乘槎笔记》(1866年清政府派遣斌椿率同文馆学生3人前往荷兰等欧洲国家游历)”并结合所学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洋务运动、救亡思潮、统治危机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洋务运动兴起,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开眼看世界和救亡图存的思潮兴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清政府出现统治危机等。(3)举例: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学生根据所学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进行分析,可举例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孤立封锁中国,随着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美两国处于敌对状态;1971年,国际局势发生变化,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而中苏关系恶化,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15.(14分)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带领中国人民追求独立、奔向富强,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敌人的强大,红军的弱小,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材料二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自我怀疑,幸运的是中国很快重新找到了回归市场体制改革的道路,到90年代末,一个生机勃勃的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在中国运转。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巩固了国内的市场化改革,并扩大了在经济全球化中所起的作用。——摘编自(英)罗纳德·科斯《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的影响。(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的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哪一措施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奠定了初步基础?(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90年代以来中国“回归市场体制改革”的重要表现。(4分)(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在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应吸取的经验和教训。(2分)【答案】(1)特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敌人强大,红军力量弱小,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2分)影响:促使中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2分)(2)背景: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全国即将获得解放。(2分)措施:一五计划。(2分)(3)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分)(4)经验和教训: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建设应符合本国国情。(2分,任答一点即可)【解析】(1)特点: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可知,这体现的特点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敌人强大,红军力量弱小,土地革命;影响: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可知,这促使中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画。(2)背景:根据材料“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和所学可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全国即将获得解放;措施:根据题干“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和所学可知,为了实现工业化,制订了一五计划。(3)重要表现:根据材料“幸运的是中国很快重新找到了回归市场体制改革的道路,到90年代末,一个生机勃勃的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在中国运转。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巩固了国内的市场化改革,并扩大了在经济全球化中所起的作用”可知,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经验和教训: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可知,如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建设应符合本国国情。16.(14分)合理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是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全面学习中华文化与唐制,通过大化改新在全球历史上比西欧法、德、意、英等国更早地确立了封建制社会。中国传统的对外思想是“协和万邦”,对外部世界的影响主要是依靠思想和道德自身的力量,依靠华夏一整套的德教礼治,所以对日本一向毫无觊觎之心,因此接受儒教、“以唐为师”的日本,封建社会得到迅速的发展,中日之间的关系密切,中日人民长期友好地往来。——摘编自刘明翰陈月清《论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对日本及东亚的影响》材料二“揖美追欧”的辛亥革命试验西方式民主制度失败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在《唯心史观的破产》一文中也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