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必刷卷05(南京专用)(原卷版)_第1页
信息必刷卷05(南京专用)(原卷版)_第2页
信息必刷卷05(南京专用)(原卷版)_第3页
信息必刷卷05(南京专用)(原卷版)_第4页
信息必刷卷05(南京专用)(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5(南京专用)2024年南京中考历史试卷结构和内容未发生明显变化!根据最新考试信息、样卷以及模拟考试可以发现:强调情境模拟与实际应用:命题者越来越倾向于设置具体的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某一历史背景下,通过模拟实际的历史场景来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种情境模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历史事件,同时也能考查他们在真实情境下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材料的使用与分析:新材料的使用成为命题趋势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些新材料可能包括历史文献、图片、图表、数据等,命题者要求学生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析和解读,提取出关键信息,进而回答相关问题,需要密切关注。南京卷命题材料丰富多样:命题者倾向于创设新的学习情境、生活情境和社会情境,以此来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的中考历史试题阅读量有所增加,题干由结论式转变为以新材料、新问题、新情境方式呈现,更加凸显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本卷中第11、12、13、19题,这既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备考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更加注重构建专题复习课堂,以适应“新材料、新情境”的命题原则,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应试能力。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史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此记载反映了(

)A.“国人暴动” B.春秋诸侯争霸 C.七国之乱 D.战国三家分晋2.如图“李崇之印”发现于今天新疆阿克苏地区,如图“汉归义羌长印”于1953年在新疆沙雅县玉奇喀特古城出土,都来自汉朝,是汉中央政府授予中央派遣官员或少数民族首领的铜质官印。这两个文物充分表明西汉时期该地区(

)A.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B.最早与内地建立联系C.雕刻技术最为先进 D.成为中央政府的封国3.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看重门第,“庶姓寒门,无寸进之路”。自隋唐以来,广大中下层出身贫寒人家的子弟也能进入到统治队伍中。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科举制度的实行C.文化教育的普及 D.重文轻武的国策4.“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浑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诗句旨在反映北宋(

)A.对外贸易高度繁荣 B.市民文化生活丰富C.已经打破市坊分区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5.某历史项目式学习小组找了三幅历史图片,如图所示。由此判断,该项目学习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南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B.古代盛世产生的原因C.清朝商业的繁荣景象 D.清朝前期的经济发展6.下面是西方报刊于19世纪90年代刊登的一幅名为《文明的胜利》的漫画。该漫画描绘了张牙舞爪的小龙手拿来复枪、尾巴卷着鱼雷正与手持双管火枪的巨龙缠斗;而头戴橄榄枝的西方女神则背靠机关枪和大炮,“优雅地”隔岸观火。该漫画描绘的战争(

)A.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B.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C.使清廷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 D.标志着清朝统治土崩瓦解7.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曾为孙中山先生写下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该挽联表明辛亥革命最主要的意义是(

)A.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D.有利于军阀割据局面形成8.1942年1月,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报道:“湘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之胜利。”材料中的“湘北之大捷”指的是(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C.第三次长沙会战 D.武汉会战9.据以下《中国近代部分时段民族企业注册信息表》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时间注册公司数(个)资本总额(元)涉及的主要行业1914年以织业和面粉业1914年—1920年272117434500——摘编自《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A.产生于19世纪末期 B.20世纪早期获得初步发展C.一战期间迅速发展 D.一战后发展一度陷于停顿10.图为1957年中国邮政总局发行的《耕种》邮票,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合作社社员正在充满热情地用双轮犁铧耕地的情景。该邮票内容反映了(

)A.一五计划取得重大突破 B.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农业合作化道路的成功11.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进博会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惠全球”,共享中国市场机遇。进博会的举办体现了我国(

)A.拉动国内内需 B.优化出口结构 C.扩大对外开放 D.深化对内改革12.据新华社报道:2018年至2022年,中国共对外提供800多项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总价值超过150亿元人民币,援助对象遍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和欧洲等地区。这反映了中国(

)A.具有大国责任和担当 B.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C.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D.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13.高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名片”。“复兴号”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到84%。这反映出中国A.国际经济地位的重大提高 B.独立自主的外交敌策C.生活方式发生了本质变化 D.高铁核心技术的国产化14.《汉谟拉比法典》对于土地的转让、出租、抵押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如“田园房屋由自行买得,则得以之遗赠其妻,亦得以抵偿债务。这表明古巴比伦王国(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B.法律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承认并保护土地的私有产权 D.着力于强化国王的专制统治15.英国历史学家彼德·弗兰科潘指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速度和广度令人难以置信,影响更深远的一点是:他留在身后的巨大遗产以及古希腊文明与波斯、印度、中亚及中国文明的交融汇合。这段话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A.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 B.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C.创造了疆域极为辽阔的帝国 D.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16.以工商业为主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西欧文化向世俗化方面的发展,许多不受教会控制的世俗学校应运而生城市学校和大学的出现和发展无疑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材料说明了(

)A.大学在反对教会的过程中兴起 B.大学的兴起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C.大学具有完全独立的自治权利 D.大学的兴起促进了西欧城市的发展17.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下面材料所述中日两国改革措施的共同之处是()A.农业与军事相结合 B.为完成国家统一奠基C.实行土地国有政策 D.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18.下图是芬兰在1992年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航海家航行壮举500周年所发行的邮票。该航海家的壮举是(

)A.发现美洲 B.发现好望角C.最先到达印度 D.首次环球航行19.下图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关键要素示意图。图中的F1代表革命发展的动力,F2是制约革命发展的阻力。对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F1是工业革命的推动 B.F1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F2是外国势力的干涉 D.F2是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0.如图示意图中的史实都和英国有关,该示意图说明()A.工业革命直接导致了巴黎公社起义 B.英国工人阶级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C.《共产党宣言》指导拉美民族革命 D.英国引领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21.1863年,一个美国人想象了从未谋面的美国总统林肯和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会面的场景,并创作了如图所示的漫画《两极相会》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该漫画因纯属虚构不具有研究价值 B.漫画讽刺了美俄企图争夺世界霸权C.画中人物都为本国现代化做出贡献 D.作者意在宣扬美国民主制度优越性22.下表是美国和德国的煤炭、钢产量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出现说明了:()项目美国德国煤炭钢煤炭钢1870—1879年4900万吨38万吨4600万吨31万吨1910—1914年47400万吨2657万吨24700万吨1479万吨A.美国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 B.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C.美、德工业的发展超越了英法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23.1921年4月,苏维埃俄国政府宣布,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1普特≈16.38千克)。这个数字比原定的1921—1922年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很多。这有利于(

)A.粉碎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B.防止生产过剩C.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巩固工农联盟24.斯大林说:“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如果罗斯福企图牺牲资本家阶级利益来真正满足无产者阶级的利益,那么资本家阶级就会拿别的总统来代替他。”这段话揭示了罗斯福新政(

)A.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 B.彻底解决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C.目的是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 D.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政策调整25.“从1946年开始,英国执政党工党两年内完成了对煤矿、民航、铁路、公路、运输、煤气、电力等部门的国有化,开始体现其党纲中的‘社会主义’成分。1948年7月5日,英国政府宣布英国已经是福利国家。”材料反映了(

)A.二战后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B.英国最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英国政府积极干预经济发展 D.西方社会矛盾得以根本解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分。26.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战国时代,随着兼并战争不断,此前较小的国,这时多已灭亡……而位处不同区域的华夏政权楚、燕、赵、秦等国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同源共祖的观念,为秦最终建立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打下根基。——摘编自吕思勉《吕思勉讲中国史》材料二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尽管长期处于分裂动荡局面,但▲(朝代)仍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之后苻坚建立的前秦、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都曾结束北方的混乱局面。随着孝文帝改革等措施的推动下,少数民族与汉人之间的交往愈发频繁。长期的分裂战乱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为躲避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的同时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摘编自王娟《冲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南人北迁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末期蕴含促进“统一”的思想因素。结合所学,回答秦统一的地位。(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汉武帝“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顿全国上下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统一思想措施的实质。(4分)(3)材料三中的“▲”指的是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