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施用精准调控_第1页
钾肥施用精准调控_第2页
钾肥施用精准调控_第3页
钾肥施用精准调控_第4页
钾肥施用精准调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钾肥施用精准调控第一部分钾肥缺乏症状与产量影响 2第二部分钾肥施用原则与适宜时期 4第三部分土壤速效钾含量与施肥决策 6第四部分不同作物对钾肥需求差异 8第五部分根系发育与钾肥吸收效率 10第六部分钾肥养分平衡的重要性 12第七部分精准调控施钾技术应用 15第八部分施钾肥环境效应与风险管控 18

第一部分钾肥缺乏症状与产量影响关键词关键要点钾肥缺乏症状与产量影响

一、叶片症状:

*

*早期叶片边缘和叶尖出现黄褐色斑点,随着缺钾加重,斑点扩大并变为褐色。

*叶片变得卷曲和脆裂,叶脉间褪绿,出现坏死。

*严重的缺钾会导致叶片枯焦和脱落,植株生长受阻。

二、茎秆症状:

*钾肥缺乏症状

钾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其缺乏会导致一系列形态和生理变化。

形态症状:

*叶片变黄:钾缺乏最明显的症状是叶片变黄,由叶缘开始,逐渐向叶脉扩展。

*叶缘坏死:随着钾缺乏加重,叶缘会出现焦枯和坏死,呈现“焦枯病”症状。

*矮化:钾缺乏会抑制植物生长,导致矮化现象。

*茎秆细弱:茎秆缺少韧性,容易折断。

*根系发育不良:钾缺乏会影响根系生长,使其细弱、短小,吸收能力下降。

生理症状:

*光合作用受阻:钾参与光合作用过程,缺乏钾会导致光合速率降低。

*碳水化合物积累减少:钾缺乏会影响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积累,导致淀粉和糖类含量降低。

*蛋白质合成受阻:钾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因子,缺乏钾会导致蛋白质合成受阻。

*水分调节失衡:钾参与水分吸收和蒸腾调节,缺乏钾会导致水分失衡,抗旱能力下降。

*抗病性降低:钾增强植物对病害的抵抗力,缺乏钾会降低植物抗病性。

产量影响

钾肥缺乏对作物品质和产量有显著影响:

*降低产量:钾缺乏会影响光合作用、水分吸收和养分运输,从而降低作物产量。

*影响品质:钾含量低会导致作物果实大小变小、风味下降、贮藏性差。

*增加病害发生:钾缺乏会降低作物抗病性,增加病害发生率,进一步影响产量和品质。

不同作物钾肥缺乏症状和产量影响差异

不同作物对钾肥缺乏的反应不同:

*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对钾需求量较高,缺乏钾会导致产量显著下降,影响籽粒饱满度和千粒重。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甘蔗等经济作物也需要大量钾肥,缺乏钾会导致纤维质量下降、油分含量降低、糖分含量降低。

*果树:苹果、梨、柑橘等果树对钾肥需求量中等,缺乏钾会导致果实个头变小、颜色变淡、口感变差。

*蔬菜: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对钾肥需求量较高,缺乏钾会导致叶片变黄、果实变小、品质下降。

钾肥缺乏症状和产量影响总结

钾肥缺乏会引起作物一系列形态和生理症状,包括叶片变黄、叶缘坏死、矮化、茎秆细弱、根系发育不良等。这些症状会导致光合作用受阻、碳水化合物积累减少、蛋白质合成受阻、水分调节失衡、抗病性降低等生理变化,最终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不同作物对钾肥缺乏的反应存在差异,需要根据作物类型精准施用钾肥,优化产量和品质。第二部分钾肥施用原则与适宜时期钾肥施用原则与适宜时期

一、钾肥施用原则

1.平衡施肥:钾肥施用应与氮、磷肥协同使用,遵循氮磷钾平衡施肥原则。

2.土壤检测指导:施用钾肥前应进行土壤养分检测,了解土壤钾素含量和供应能力,精准确定施肥量。

3.作物需钾规律:钾肥施用应考虑不同作物的需钾特性,如禾本科作物对钾素需求较高,而豆科作物对钾肥较不敏感。

4.产量目标:施肥量应根据目标产量确定,高产田块需增加钾肥施用量。

5.肥效利用:选择肥效稳定、释放缓慢的钾肥,提高钾肥利用率,避免养分流失。

6.适时施用:根据作物需钾规律和土壤条件分期分次施用钾肥,以满足作物的不同需钾阶段。

二、钾肥适宜施用时期

1.基肥:

*钾肥基施一般在播种前或定植前进行,为作物提供充足的钾素养分。

*适用于需钾量较大的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施用方式可采用撒施、条施或穴施。

2.分蘖肥:

*对于分蘖期明显的作物,如小麦、水稻等,可在分蘖期追施钾肥。

*此时钾肥能促进分蘖、增加穗数,进而提高产量。

*施用方式可采用撒施或灌溉施肥。

3.拔节孕穗肥:

*针对生育期较长的作物,如玉米、高粱等,可在拔节孕穗期追施钾肥。

*此期钾肥能促进茎秆生长、壮穗固粒,形成饱满的穗粒。

*施用方式可采用叶面喷施或灌溉施肥。

4.灌浆肥:

*对于需钾量较高的作物,如马铃薯、油菜等,可在作物灌浆期追施钾肥。

*此时钾肥能促进籽粒灌浆、提高淀粉含量和油脂积累。

*施用方式可采用灌溉施肥或叶面喷施。

具体施肥时期应根据不同作物、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灵活掌握,以便满足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的需钾规律。第三部分土壤速效钾含量与施肥决策关键词关键要点土壤速效钾含量监测

1.土壤速效钾含量是反映土壤钾素供应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制定钾肥施用决策的关键依据。

2.常用监测方法包括:土壤取样分析法、土壤电位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等,选择具体方法需考虑土壤类型、作物需钾特点等因素。

3.监测频率根据土壤钾动态和作物对钾的需求而定,一般建议在作物需钾临界期(如拔节期、开花期)前后进行监测。

土壤速效钾含量与施肥决策

1.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临界值时,应及时补充钾肥。临界值因土壤类型、作物需钾量、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异,需综合考虑。

2.施肥量应根据土壤速效钾含量、作物需钾量、施肥效率等因素科学确定。过量施肥不仅浪费资源,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3.施肥方式应注重提高利用率,如深施施肥、穴施施肥、配合有机肥施用等。土壤速效钾含量与施肥决策

土壤速效钾含量是衡量土壤中可被作物有效吸收利用的钾含量的重要指标,是施肥决策的关键依据。根据土壤速效钾含量水平,可以将土壤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极低(<60mg/kg):严重缺钾,急需施钾。

*低(60-120mg/kg):缺钾,需要适量施钾。

*中等(120-180mg/kg):钾素供应基本充足,维持施钾。

*较高(180-240mg/kg):钾素供应充足,可酌情减少施钾量。

*高(>240mg/kg):钾素过剩,无需施钾。

速效钾含量与作物需钾量

不同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量不同。一般来说,产量高、生育期长的作物需钾量较大。例如,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的需钾量可达150-200kg/hm²,而小麦、大豆、花生等作物的需钾量则在100-150kg/hm²左右。

速效钾含量与施肥推荐

根据土壤速效钾含量和作物需钾量,可以确定施肥推荐量。一般来说,土壤速效钾含量越低,施钾量越大。同时,需考虑作物需钾量、土壤类型、灌溉方式等因素。

土壤类型对施钾量的影响

不同土壤类型对钾肥的吸附能力不同,粘性土壤吸附钾肥的能力强,而沙性土壤吸附钾肥的能力弱。因此,在粘性土壤中,施钾量可以适当减少,而在沙性土壤中,施钾量需适当增加。

灌溉方式对施钾量的影响

灌溉可以淋失土壤中的钾肥。在灌溉条件下,施钾量需适当增加,以弥补灌溉淋失造成的钾肥损失。

施钾时机

施钾的最佳时机为作物需钾的关键时期。对于大多数作物来说,需钾的关键时期为分蘖期、孕穗期和灌浆期。

施钾方式

施钾方式有多种,包括基肥、追肥、叶面喷施等。基肥可采用撒施或条施的方式,追肥可采用沟施或穴施的方式,叶面喷施可用于作物需钾量较大的时期。

注意事项

*应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作物需钾量合理施钾,避免过量施钾造成土壤板结和作物烧苗。

*钾肥应选择质量合格的产品,避免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施钾应与其他肥料配合使用,实现平衡施肥。第四部分不同作物对钾肥需求差异不同作物对钾肥需求差异

钾肥施用精准调控的关键之一在于考虑不同作物的钾肥需求差异。作物对钾肥的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作物品种、生长阶段、产量目标、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

作物品种

不同作物品种对钾肥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例如,禾本科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通常比豆科作物(如大豆、花生)对钾肥需求更高。这是因为禾本科作物钾含量较高,钾在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转运和蛋白质合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长阶段

作物的钾肥需求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作物在产出物快速积累期(如抽穗期、开花期、结实期)对钾肥的需求达到峰值。在这些阶段,钾肥对于维持细胞膨压、调节离子平衡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至关重要。

产量目标

作物的产量目标也会影响其对钾肥的需求。高产作物通常需要更多的钾肥,以支持更大的生物量生产和更高的产量。

土壤条件

土壤条件也会影响作物对钾肥的需求。低钾土壤(钾含量低于作物需求)需要更多钾肥施用。黏性土壤通常钾含量较高,而砂土则钾含量较低。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特别是降水量也会影响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高降水量地区,钾肥容易流失,需要增加钾肥施用量。

具体作物的钾肥需求

不同作物的钾肥需求差异很大。以下是一些常见作物的钾肥需求估算值:

*小麦:每产出1吨粮食需钾肥20-25公斤

*水稻:每产出1吨粮食需钾肥25-30公斤

*玉米:每产出1吨籽粒需钾肥25-30公斤

*大豆:每产出1吨豆粕需钾肥15-20公斤

*花生:每产出1吨花生需钾肥10-15公斤

钾肥利用效率

钾肥利用效率是指作物吸收和利用施用钾肥的比例。钾肥利用效率因多种因素而异,包括土壤类型、作物类型、施肥方法和气候条件。一般来说,钾肥利用效率在30%至70%之间。

结论

考虑不同作物对钾肥需求差异对于精准调控钾肥施用至关重要。通过了解作物品种、生长阶段、产量目标、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对钾肥需求的影响,可以制定更精确的施肥计划,优化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并最大化钾肥利用效率。第五部分根系发育与钾肥吸收效率关键词关键要点根系发育与钾肥吸收效率

主题名称:根系形态学与钾肥吸收

1.钾离子主要通过根毛吸收,根系发达、根毛多的作物钾肥吸收能力更强。

2.钾肥促进根系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侧根数量和根毛数量,增强根系吸收能力。

3.缺钾会抑制根系生长发育,缩短根系长度,减少分枝和根毛形成,降低钾肥吸收效率。

主题名称:根系离子转运与钾肥吸收

根系发育与钾肥吸收效率

钾肥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其吸收效率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根系是钾肥吸收的主要器官,其发育状况对钾肥吸收效率至关重要。

根系发育与钾肥吸收的生理机制

钾离子通过根系表皮细胞进入根内,然后通过木质部向叶片和其他器官运输。钾肥的吸收过程主要受到以下生理机制的影响:

*主动吸收:钾离子被主动运输蛋白从土壤溶液中泵入根细胞。该过程需要能量,受温度、水分条件和钾肥浓度等因素影响。

*被动吸收:当土壤溶液中钾离子浓度较高时,钾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被动进入根细胞。

*交换吸收:根细胞壁和细胞膜上带有负电荷,可以与土壤胶体上的阳离子交换钾离子。

根系发育对钾肥吸收的影响

根系的形态结构和发育程度直接影响钾肥吸收效率。一般来说,根系发达、根密度大、根毛多的作物具有更高的钾肥吸收能力。

*根系长度:根系长度越大,与土壤接触面积就越大,吸收钾肥的范围也就越广。

*根系深度:根系深入土层的能力决定了钾肥吸收的深度。深根系作物可以吸收深层土壤中的钾肥,提高钾肥利用率。

*根密度:单位体积土壤中的根系数量越多,钾肥吸收的效率就越高。

*根毛数量:根毛是根系吸收养分的特殊结构,其数量多少直接影响钾肥的吸收速率。

钾肥施用对根系发育的影响

适量的钾肥施用可以促进根系发育,提高钾肥吸收效率。钾肥的作用主要包括:

*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钾离子是细胞分裂和伸长的必需元素,适量施用钾肥可以促进根尖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从而增加根系长度和密度。

*增强根系活性:钾肥可以提高根系细胞的渗透压,增强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促进根毛形成:钾肥可以促进根毛的形成和生长,增加根系的吸收面积。

增进钾肥吸收效率的措施

为了提高钾肥吸收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合理施肥:根据作物需钾量和土壤钾肥供给情况确定钾肥施用量和施用时期,避免过多或不足。

*深施钾肥:钾肥施入根系分布较深的土壤层,可以促进根系深入土层,提高钾肥利用率。

*选择高钾肥效品种:不同作物品种对钾肥吸收效率有差异,选择高钾肥效品种可以提高钾肥利用率。

*改善土壤环境:保持土壤通气良好、水分适宜,可以促进根系发育,提高钾肥吸收效率。

*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根系发育。第六部分钾肥养分平衡的重要性关键词关键要点【钾肥养分平衡的重要性】:

1.钾肥养分平衡是作物健康和高产的关键。充足的钾肥供应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逆性和提高作物产量。

2.养分不平衡会导致作物生长不良、品质下降和产量损失。例如,钾肥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降低水分利用率和增加病虫害风险。

3.科学调控钾肥施用可以优化作物吸收,提高钾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平衡土壤钾肥含量和作物需钾量,实现精准施肥。

【土壤钾素平衡】:

钾肥养分平衡的重要性

钾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巨量营养元素之一,在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持钾肥养分平衡对于作物健康生长和高产稳产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促进碳水化合物合成与运输

钾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淀粉、蔗糖)的合成与运输。充足的钾肥供应有助于光合产物的有效积累和分配,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2.增强抗逆性

钾肥可以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提高其耐寒、耐旱、抗病虫害和倒伏的能力。钾肥通过增加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厚度,提高细胞渗透压,从而增强作物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

3.改善水分利用效率

钾肥具有调节水分吸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钾离子可以调节气孔开闭,促进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同时减少水分蒸腾,提高作物在干旱条件下的存活率。

4.调节离子平衡和pH值

钾肥可以平衡作物体内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比例,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促进养分的吸收利用。同时,钾肥可以降低土壤pH值,改善土壤酸碱度,为作物根系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

5.提高营养元素利用率

钾肥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增强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提高其他营养元素的利用率。同时,钾肥还可以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作物对光能和养分的利用。

6.减少养分流失

钾肥具有阳离子交换能力,可以与土壤胶体结合,减少钾肥养分的流失。充足的钾肥供应可以减少淋溶和固定造成的钾肥损失,提高钾肥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钾肥养分平衡失衡的后果

钾肥养分平衡失衡会导致作物生长发育异常,影响产量和品质。

钾肥不足

*作物生长缓慢,叶片变黄,出现边缘焦枯。

*抗逆性下降,容易遭受病虫害、干旱、寒害等逆境。

*产量下降,品质变差。

钾肥过量

*作物出现中毒症状,叶片边缘焦枯,生长受抑制。

*影响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导致作物营养失衡。

*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

钾肥养分平衡管理

为了确保钾肥养分平衡,需要根据土壤情况、作物品种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施肥。

*土壤检测:定期进行土壤检测,确定土壤钾肥含量和速效钾含量。

*平衡施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作物需钾量,制定平衡施肥方案,避免单一施用钾肥。

*分期施肥:分期施用钾肥,满足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钾肥的需求。

*叶面喷施:在作物生长后期,可以进行叶面喷施钾肥,补充钾肥养分的不足。

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钾肥施用管理措施,可以有效保持钾肥养分平衡,促进作物健康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第七部分精准调控施钾技术应用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变量施钾

1.根据土壤钾含量、作物品种、生长阶段等因素,确定特定的钾肥施用量和时间,以满足作物的需钾规律。

2.采用分期分次施钾技术,在作物需钾高峰期补充钾肥,避免养分流失和浪费。

3.结合叶面喷施技术,在作物生长后期及时补充钾肥,促进作物生殖器官发育和品质形成。

主题名称:配方施钾

精准调控施钾技术应用

一、土壤钾含量检测与分区施钾

*土壤采样:根据田块大小和土壤差异性,科学合理布点采样,获取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

*土壤分析:采用权威的土壤分析方法,测定土壤速效钾含量,并根据不同作物的需钾标准,划分为低钾、中钾和高钾等钾素分级区域。

*分区施钾:针对不同钾素分级区域,制定差异化的施钾方案,低钾区域施钾量高,中钾区域施钾量适中,高钾区域减少或不施钾。

二、精准测产测钾配施技术

*测产:利用无人机或卫星遥感等技术,获取作物长势信息,精准估算作物产量。

*测钾:结合土壤钾含量检测和作物测产数据,推算作物需钾量,为精准施钾提供科学依据。

*配施:根据作物需钾量和土壤钾含量,制定以氮钾肥为主、复合肥为辅的施肥配方,满足作物对钾素的特定需求。

三、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施钾

*测土:采用标准化的土壤采样和分析方法,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包括钾、氮、磷等。

*配方: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和施肥效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配方,明确施钾品种、施用量和施用时间。

*指导施钾:根据施肥配方,指导农户精准施钾,避免盲目施肥或施肥不足,提高钾肥利用率。

四、水肥一体化调控施钾

*水源分析:检测灌溉水源中钾离子含量,了解水肥中钾素来源和供应状况。

*需钾量测算:考虑作物需钾量、土壤钾含量和水源中钾素供应量,综合测算作物实际需钾量。

*水肥一体:通过灌溉系统将钾肥溶液均匀施用至作物根系区,实现水肥一体化调控施钾,提高钾肥利用率,降低施肥成本。

五、离子交换膜施钾技术

*膜材料:利用离子交换膜的离子选择性,制备钾离子交换膜。

*施钾原理:钾离子交换膜埋设在作物根系区,在作物需钾时,根系释放的氢离子与膜上的钾离子交换,实现持续、缓慢地释放钾离子,满足作物对钾素的需求。

*优点:延长施钾时间,减少钾肥淋溶损失,提高钾肥利用率,改善作物品质。

六、缓释钾肥施用技术

*缓释原理:缓释钾肥利用聚合涂层、聚合脲包膜等技术,控制钾肥释放速率,延长施肥效率。

*施用方法:将缓释钾肥一次性施用至作物根系区,通过缓慢释放钾离子,满足作物对钾素的分阶段吸收需求。

*优点:提高钾肥利用率,减少淋溶损失,降低施肥频次,省工省时。

七、叶面喷施钾肥技术

*适用条件:作物需钾量高、根系吸收能力弱、土壤钾含量低等情况下。

*喷施时段:作物需钾临界期至盛果期。

*喷施浓度:根据作物需钾量和叶面吸收能力,确定合适的喷施浓度,一般为0.2%~1%。

*优点:快速补充作物钾素,改善作物品质,但要考虑叶面吸收效率低、易受气候条件影响等因素。第八部分施钾肥环境效应与风险管控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施钾肥对水环境影响

1.过量施钾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水中氧气,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

2.钾肥中的氯离子随水流入河流或地下水,可能导致水盐分增高,影响灌溉用水质量,甚至造成土壤盐渍化。

3.施钾肥后的土壤淋溶钾,可能随地表径流或渗透到地下水中,造成水源中钾含量超标,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平衡。

主题名称:施钾肥对土壤健康影响

施钾肥的环境效应与风险管控

1.钾肥生产的潜在环境影响

*原料开采和生产:钾矿开采和加工会产生废水和废渣,可能污染当地生态系统。

*能源消耗:钾肥生产需要大量的能源,化石燃料燃烧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

2.钾肥施用的环境效应

*土壤酸化:钾肥主要以氯化钾(KCl)和硫酸钾(K₂SO₄)的形式施用,这些肥料会释放氢离子,导致土壤酸化。

*养分流失:钾是一种易溶的养分,施用过量会导致流失,污染水体和地下水。

*土壤退化:钾肥过度施用会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影响土壤保水和养分保持能力。

3.钾肥施用风险管控措施

3.1基于土壤养分平衡的施肥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确定土壤中钾的有效含量和作物需钾量。

*根据作物需钾量和土壤钾含量,科学计算施钾肥用量。

3.2优化施肥方式

*采用合理施肥方式,如穴施、条施、深施等,提高钾肥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

*分期施肥,根据作物需钾规律,分次施用钾肥,避免一次性施用过量。

3.3选择低环境影响的钾肥

*优先选择缓释性钾肥,如硝酸钾(KNO₃)、硝酸钾镁(KNO₃·Mg(NO₃)₂)等,减少养分流失风险。

*采用有机钾肥,如草木灰、农家肥等,补充钾素的同时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

3.4强化土壤管理

*采用适当的耕作措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养分保持能力。

3.5加强监测和管理

*定期监测土壤钾含量和作物生长状况,及时调整施肥策略。

*对钾肥施用区域进行环境监测,评估其对水体和地下水的影响。

4.案例分析

4.1钾肥过度施用引发的土壤酸化

研究显示,在高钾肥施用区,土壤pH值明显降低,作物根系生长受抑制,产量下降。

4.2钾肥流失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在钾肥施用量过大的地区,水体中钾含量显著升高,引发藻类过度繁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4.3综合措施控制钾肥施用风险

通过实施基于土壤养分平衡的施肥、优化施肥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