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课件学前教育学(第二版)高职高专系列配套电子教案目录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五章学前课程第六章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第七章家庭、社区与学前教育第八章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第九章学前教育评价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及其价值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及价值一、教育与学前教育(一)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一词的由来2、教育的一般概念3、教育与教育学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及价值一、教育与学前教育(二)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1、学前教育是指对0-6岁儿童实施的教育。其中,按照年龄又可以分为婴儿教育和幼儿教育两种。从形式上讲,我国现阶段学前教育主要包括学前社区教育、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其中幼儿园教育占主要地位。
2、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一、教育与学前教育1、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0—6岁儿童教育的问题。
2、学前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总结我国学前教育的经验,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并引进国外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探索我国学前教育的规律及今后发展趋势。(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一节学前教育及价值第一节学前教育及价值二、学前教育的价值(一)学前教育与学前儿童发展的关系
1、学前儿童发展的涵义和特征学前儿童的发展通常是指在成长过程中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这个概念告诉我们:生命是由物质的身体与精神的心理所组成的。生命是身心合一,只有身心健康,生命才能自主、自在。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身体的生长发育心理发展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及价值二、学前教育的价值(一)学前教育与学前儿童发展的关系2、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素质是学前儿童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学前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2)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3)教育对学前儿童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4)学前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及价值二、学前教育的价值心理学代表性人物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美国的华生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几位心理学家在克拉克大学,1909。
前排左起:S.弗洛伊德,G.霍尔,C.荣格
后排左起:A.A.布里尔,E.琼斯,S.费伦奇美国心理学家华生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及价值二、学前教育的价值遗传与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作用到底哪个更大?有研究表明:两者总是相互影响的,有很高智商的父母多会生出高智商的孩子,但他们也理可能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有丰富刺激的良好的教养条件。有关行为遗传学的争论认为,孩子天生的气质类型会影响环境对他们的反应方式。一些孩子正是他们积极的反应气质,为他们自己创造了更具反应性的学习环境。(一)学前教育与学前儿童发展的关系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及价值二、学前教育的价值(一)学前教育与学前儿童发展的关系3、学前儿童的发展是客观和主观因素的辩证统一学前儿童的发展绝对不是遗传、环境或教育某一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在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结果。在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诸多因素中,遗传、环境和教育只是影响发展的外部因素或客观因素,另外还有学前儿童需要、兴趣、能力、性格等心理因素的参与,又构成了发展的内部因素或主观因素。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及价值二、学前教育的价值(二)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学前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2、学前教育对于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意义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一、中西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简史(一)学前教育的产生时间:学前教育于十八世纪以后正式产生。(二)西方学前教育的发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大工业机器生产在欧洲得到迅速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带来了学前教育的社会化,学前教育机构就首先在欧洲诞生了。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一、中西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简史欧洲最初出现的简易学前儿童教养机构在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欧洲各国先后出现了简易的学前儿童的教养机构,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法国奥贝尔林的“编织学校”、英国欧文创办的“幼儿学校”、德国福禄培尔创设的“幼稚园”和意大利蒙台梭利的“幼儿之家”等。(二)西方学前教育的发展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一、中西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简史西方国家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和实践1.夸美纽斯
《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本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世界图解》是世界上第一本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课本,也是一本教给儿童基本知识的带有插图的百科全书。2.卢梭《爱弥儿》是一部小说体裁的教育著作,集中体现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认为:儿童有自己独特的特性
夸美纽斯卢梭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一、中西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简史西方国家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和实践3.福禄贝尔创设的“幼儿园”代表作《人的教育》,这本著作主要论述了关于婴儿期、幼儿期及少年期的发展和教育,展示了其学前教育思想;使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于1837年在布兰肯堡创设了一所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福禄贝尔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一、中西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简史西方国家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和实践4.蒙台梭利创办的“儿童之家”意大利医生、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建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即儿童之家;她认为:儿童自身具有发展能力,儿童的生长是内在生命潜力的发展;强调儿童的自我教育方法,儿童通过与教学材料学习玩具的相互作用来学习;鼓励儿童自我指导和个人创造;学前儿童经历各种敏感期,易于学习某些知识和技能;教育主要在于提供适合于儿童发展的环境,通过儿童的自由活动促进自我发展;强调感官教育。玛丽亚·蒙台梭利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一、中西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简史(三)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1.我国古代早教思想简介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教儿婴孩,教妇初来;早喻教。《大戴礼记》;《列女传》记载:太任自妊娠后,“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色,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贾谊:《新书•胎教》中说:“周妃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不半倚半躺而坐),笑而不喧(高声大笑),独处不倨(张狂),虽怒不骂,胎教之谓也。”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一、中西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简史(三)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2.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学前儿童都在家庭中抚育,一直到清末才开始建立学前教育机构。中国与欧洲幼儿教育机构出现背景的差异:欧洲:文艺复兴后,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体制也发生了变化,资产阶级革命后,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生产。
中国:资本主义国家入侵,政府无能,使得中国积贫、积弱;西方的文化入侵;民主人士为拯救中国,学西方,办新式学堂。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一、中西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简史(三)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英国基督教长老会牧师韦玉振到鼓浪屿(今厦门)传教时,他的夫人韦爱莉随同前来,于1898年2月在鼓浪屿鼓新路35号牧师楼创办家庭式幼稚班——“怜儿班”,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幼儿园。当时幼稚园的孩子在做操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一、中西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简史(三)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到1903年,当时的湖北巡抚端方在湖北的武昌设立了中国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聘请东京女子高等师范毕业的户野美知慧等三名日本教师任教,首开了中国幼儿公共教育的历史先河。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幼儿园。但采用的却是日本的教育体制。该园的学制为一年,主要学习行仪、训话、语言、手技和唱歌等。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一、中西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简史(三)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3.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的理论和实践历史背景:五四前后,民主人士对中国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学前教育领域的代表人物: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一、中西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简史(三)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1)陶行知(1891—1946)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民主革命家。陶行知反对教师“教死书,死读书”的教学形式;更反对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学习方法。他认为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从而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所谓“教学做合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怎样做就要怎样学,怎样学就要怎样教,怎样教就要怎样训练教师。也就是说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二是我们要在做中教,做中学;三是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人做事,“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可见,“教学做合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陶行知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一、中西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简史(三)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2)陈鹤琴(1892—1982)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他还开创了我国儿童心理研究的工作,是我国以观察实验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最早的学者之一。1923年陈鹤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刊物《幼稚教育》(1928年更名为《儿童教育》)。陈鹤琴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一、中西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简史(三)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陈鹤琴创办的南京鼓楼幼儿园原貌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一、中西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简史(三)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3)张雪门(1891—1974)张雪门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1918年创建了第一所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幼稚园——星荫幼稚园,后又曾在北平主办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学校和幼稚园。张雪门和孩子们在一起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一、中西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简史(三)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张雪门先生对学前教育课程有独特的认识,指出课程的范围是很大的,认为要想把课程组织得好就要做到:“一方面须顾到社会意义的重要,其他方面须能够满足个体发达期中的要求。”根据这个分析,他认为,课程的来源有四个:(1)儿童自然的诸般活动;(2)儿童与自然界接触而生的活动;(3)儿童与人事界接触而生的活动;(4)人类聪明所产生的经验而合于儿童的需要者。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一、中西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简史(三)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4)张宗麟研究中国幼儿教育和乡村教育的著名教育家,浙江绍兴人。是中国幼教史上男大学生中当幼儿教师的第一人。他说:盖房子基础要打扎实,教人要在幼小时下功夫。要改变中国的愚昧落后,就要教人于孩童。张宗鳞的主要著作有《幼稚教育概论》、《乡村教育》、《幼稚园的演变史》、《民众字典》、《怎样办乡村师范》、《幼稚园教育论文集》(与陶行知、陈鹤琴合著)等。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一、中西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简史(四)新中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学前教育事业也面临着开创性的新局面。党和政府十分关怀妇女解放和学前儿童健康成长,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二、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学前教育发展概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强学前教育已成为世界未来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许多国家都把学前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并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保健学等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尝试新的改革,以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美国学前教育概况
2、日本学前教育概况
3、澳大利亚学前教育概况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1、丰富学前教育机构的形式和类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2、政府加大干预力度,保障学前教育事业稳步发展3、加强国际交流,努力探索中国学前教育的体系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二、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节学前儿童第二节幼儿教师第三节学前儿童与教师的关系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节学前儿童一、走近儿童儿童:
指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节学前儿童儿童的自我探索我的脚趾真有味!一、走近儿童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节学前儿童儿童的自我探索一、走近儿童这只手真香,你要不要也尝尝?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节学前儿童真正认识我们的孩子你要不要也尝尝?一、走近儿童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节学前儿童二、儿童观(一)儿童观的内涵1、什么是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各种认识和看法。包括:对儿童的地位和权益的看法、对儿童的特质和能力的认识程度、对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各种因素的看法。儿童观与教育观一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节学前儿童二、儿童观(一)儿童观的内涵2、儿童观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节学前儿童(二)儿童观的历史演变1、古代社会的儿童观儿童只是“缩小的大人”:教育随社会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劳动中分化出来,人们开始重视教育、重视儿童。但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水平的条件下,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和看法还是非常局限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原始社会的儿童观(公有、公育):生产力低下,儿童是未来的劳动力。阶级社会的儿童观: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二、儿童观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节学前儿童二、儿童观(1)以成人为本位,儿童对成人具有依附关系,儿童没有作为人的权利。比如:――古代斯巴达人: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兵源和劳动者,儿童是缩小的成人。――中世纪的欧洲:儿童生而有罪。因此,在中世纪的教会学校里,儿童的一点小小的过失往往会招致惨痛的体罚。――古代中国:a.“子子”(儿女要有儿女的样子);b.推崇“小时了了”;c.家族香火的“延续”,是光宗耀祖的“希望”。d.养子防老(二)儿童观的历史演变:1、消极的儿童观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节学前儿童二、儿童观
(2)性别歧视(中国)以男性为中心,男尊女卑,女童地位极其低下。在古代西方也同样如此。
古代儿童观的主流是成人本位或社会本位的。(二)儿童观的历史演变:1、消极的儿童观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节学前儿童二、儿童观(二)儿童观的历史演变:2、积极的儿童观
有一些古代先哲、宗教典籍对儿童的精神世界大加赞美,对儿童的特质和能力也有了最初的认识,认为儿童是“无知无能”的,具有教育“可塑性”。――亚里斯多德:“5岁之前,儿童应该通过娱乐来学习。”――普鲁塔克:“童年是娇嫩的,可塑性甚强。”――欧洲古罗马帝国的克莱门特(C1ement,约150—215)认为,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变成儿童。――奥古斯丁:儿童有自己的精神生活。――老子:“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专气至柔,能婴儿乎?”——《新约全书》认为儿童是天生善良无罪的。电子教案模版配色(1)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节学前儿童二、儿童观(二)儿童观的历史演变
2、近代的儿童观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15世纪)的影响:人类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认识到自我的存在,并充分肯定自我的价值。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最杰出的贡献在于诞生了一种新的人类观。为近代新型儿童观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儿童观:承认儿童的自由和兴趣,但未发现儿童自身的独特价值。伊拉斯漠:要研究儿童的自然能力和才智,儿童应该有她们自己的举止。夸美纽斯:种子论“一切儿童都可以造就成人”。
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节学前儿童二、儿童观(二)儿童观的历史演变
近代儿童观:“儿童的被发现”和“儿童期的确立”是该时代儿童观发展的显著标志。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对儿童有了“新的发现”,人们开始意识到儿童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具有的价值和权益。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法国教育家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集中体现了他对儿童和儿童教育的见解。他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节学前儿童二、儿童观
(二)儿童观的历史演变(2)儿童具有天赋的力量,具有可发展的潜能。(3)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科学的规律:“教育心理学化运动”“儿童心理学的建立”。教育应该以心理学规律为依据。教育家必须首先研究儿童的心理,然后才能实施教育。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普赖尔在1882年出版了《儿童的精神》一书。在科学的基础上认识儿童是“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突出贡献。(4)女子的地位有所改善,但男女不平等的问题依旧存在。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节学前儿童二、儿童观(二)儿童观的历史演变3、现代的儿童观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国政府广泛开展了教育改革运动。“尊重儿童”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议题。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人权运动的高涨和许多关心儿童问题人士的不懈努力,国际社会开始普遍重视保护儿童的权利。
20世纪以来,各国政府或一些国际组织颁布了一系列和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儿童观越来越科学化。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节学前儿童二、儿童观(二)儿童观的历史演变3、现代的儿童观现代的儿童观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1)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立人格。(2)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3)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参见儿童诗《其实有一百种》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节学前儿童二、儿童观
(二)儿童观的历史演变3、现代的儿童观(4)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适当的环境和教育的条件下,应最大限度的发展儿童的潜力。(5)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重点讲儿童自身的气质特征和行为方式也在影响着周围成人的心理和态度。(6)男女平等,不同性别的儿童应享有均等的机会和相同的权益,受到平等的对待。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节学前儿童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课堂讨论:什么是正确的儿童观?怎样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二节幼儿教师一、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课堂讨论】你如何看待自己未来的职业?为了从事这一职业你认为需要哪些准备?你的幸福与你的职业有关系吗?你觉得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师是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二节幼儿教师一、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一)对学前教育的认识1、学前教育的价值是什么?
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婴幼儿逐渐形成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二节幼儿教师一、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一)对学前教育的认识2、你的教育观是什么?
教育观即是对教育的观点和态度,它决定着教育的航向。你的教育观是什么?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二节幼儿教师一、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一)对学前教育的认识3、幼儿教师的社会角色是什么?(1)社会是怎样看待幼儿教师工作的?
(2)你对幼儿教师的认识是什么?我怎样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二节幼儿教师一、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二)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由人格修养和专业素质两部分构成首先要强调的是教师的人格修养,如个人的志趣追求、性格气质、品行涵养等。其次是专业素质,它包括幼儿教师的职业意识、教育观念、专业知识、教育技能等。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二节幼儿教师被老师用火钳烫伤的小手这是老师能有的行为吗?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二节幼儿教师二、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表现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幼儿教师专业化有以下五个特征:专业资格、专业精神、专业素养、专业学习和专业活动(二)我国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标准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二节幼儿教师二、教师的专业成长(三)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培养1、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美国学前教育专家丽莲·凯兹把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求生阶段(2)强化阶段(3)求新阶段(4)成熟阶段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二节幼儿教师二、教师的专业成长2、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1)形成并不断反思教育理念(2)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3)拥有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4)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结构(5)支持性的社会生态环境(三)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培养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三节学前儿童与教师的关系一、影响教师与儿童相互关系的因素(一)教师与儿童的相互关系1、教育关系2、保育关系3、合作关系4、朋友关系电子教案模版配色(1)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三节学前儿童与教师的关系一、影响教师与儿童相互关系的因素(二)影响教师与儿童相互关系的因素1、文化2、教育政策3、教师人格特质4、教师的教育能力5、儿童的个性特征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三节学前儿童与教师的关系二、教师与儿童的良性互动
儿童与教师达成良性互动的条件:(一)对个人在师幼关系中的角色准确定位每一位教师在踏上工作岗位时,都会在潜意识中预估一下自己和学生的关系。由于幼儿的弱小和教师地位的权威感,幼儿园师幼关系的质量往往取决于教师。这就要求教师需慎重思考自己在师幼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因为你的角色定位将影响和幼儿之间的交往模式。(二)永远尊重并不断了解儿童的心理需要幼儿身体和心理的柔弱,使他们极少有表达自己需要的机会或权利。(三)理解儿童独特的学习方式(四)及时调适自己的工作与生活状态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第二节学前教育的内容第三节学前教育的方法
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一、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问题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一)什么是教育目的目的: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辞典中的解释)是意识活动与无意识活动的区分标志。教育目的的定义:在我国,教育目的没有专门的文件表述,体现在教育方针中,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一、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的意义: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理想意图”。
1、是教育活动的方向,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2、是调控、评价(衡量教育成效)教育活动的标准;
3、是教育活动的归宿。美国当代课程专家瑞夫•泰勒(R.W.Tyler1902—)曾说:“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活动,而在于学生的行为范型中引起某种重要的变化。”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二、学前教育目标
(一)学前教育目标的含义及现阶段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不同类型学校中的具体化。学前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学前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呈现,是国家对学前教育机构提出的总体要求。
现阶段学前教育总体目标: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二、学前教育目标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我以为现在中国的教育越改革越奇怪了。仿佛中国真的紧缺全才,要培养出的人能今天造出一枚导弹,明天就此导弹写一篇长篇并获茅盾文学奖,后天亲自将其译成八国文字在全世界发行似的。假如真有这种人我宁愿去尝他导弹的滋味。
——韩寒《穿着棉袄洗澡》思考:评论下面这段文字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二、学前教育目标(二)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内容《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章第五条提出了幼儿园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目标即是现阶段学前教育目标的内容。(三)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特点
1、追求以儿童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
2、注重从体、智、德、美全方位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三、学前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制定学前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一)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三)具体学科性质与幼儿学习的特点在考虑以上三方面教育目标依据时,应注意正确处理可能性目标和适宜性目标的关系问题。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四、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与层次
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宏观的、抽象的。要实现它,必须对它进行细化,即具体分解,转化为可以操作的具体目标。学前教育目标的层次不同,其可操作性就有区别:越是具体的、下位的目标越具有可操作性。上位目标一定要分解为下位目标,才能得以实施。
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四、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与层次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是通过以下五个层次的层层具体化,从而来转化为对幼儿的可操作的发展要求的:1、幼儿园教育目标2、年龄阶段目标3、学期教育目标4、单元教育目标5、教育活动目标(一)纵向结构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四、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与层次(二)横向结构从课程目标的层面看,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确定学前教育目标,使其形成三种不同的结构:
1、从教育基本内容的角度确定学前教育目标。即把它分为体育的目标、智育的目标、德育的目标和美育的目标。2、从学前教育目标的现实媒体——相关的学科或领域表现教育目标。相关领域表现的教育目标有健康领域的目标、科学领域的目标、社会领域的目标、艺术领域的目标、语言领域的目标等。
3、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确定学前教育目标。从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确定目标,如身体发展的教育目标、认知发展的教育目标、情感发展的教育目标等。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四、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与层次
不管从那一种结构出发,教育目标的最终归宿必然是儿童发展。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五、构建幼儿园教育目标体系的策略和方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了以情感、认知、动作技能三个领域的个体发展构架来确定相关的教育目标,其实质是教育目标“心理化”,以人的身心发展整体结构为出发点和归宿。
如何建构幼儿园教育目标体系?将体、智、德、美四育与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种心理成分这两个维度交叉结合。
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二节学前教育的内容一、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
什么是教育内容?什么是学前教育内容?学前教育内容直接指向幼儿园“应该教什么”的问题。
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二节学前教育的内容一、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一)内容的选择标准总标准:具体标准:1、内容的目标达成性什么是目标达成?为什么要注重目标达成?怎样做到目标达成?(1)树立目标意识(2)多项内容指向同一目标(3)同一内容指向多个目标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二节学前教育的内容一、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
在大班科学活动“家乡的黄河”中。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幼儿了解“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及发源地。黄河自兰州穿城而过;通过游览、了解兰州四十里黄河风情线。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知道黄河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必须保护它们,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教师将认识长江作为了引入部分的重要内容,所占活动时间较多。但它与活动目标关系不大,而且内容抽象,幼儿不易理解,因此,可从文中删去,作为附录,放在全文结束处,供教师酌情参考使用。目标达成性教学案例:与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应该删除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二节学前教育的内容一、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2、内容的基础性幼儿园教育是启蒙教育,这决定了教育内容的基础性。基础性体现在:具体、直观——可见、可闻、可操作、可触摸的事物和现象简单、容易的——幼儿能力所及(一)内容的选择标准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二节学前教育的内容一、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3、内容的适宜性什么是教育内容的适宜性?既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又要考虑到个别差异,还要考虑到儿童的生活经验。(1)所选内容应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即以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又有发展的空间。(2)所选内容应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既具有适度的新颖性,又要避免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应着重于幼儿身边的科学。
(一)内容的选择标准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二节学前教育的内容一、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
在大班科学活动“宇宙英雄奥特曼”中,教师计划告诉幼儿,“怪兽是一种叫碱的物质构成的,它是透明的没有颜色。但是有一种东西就能把它找出来,它的名字叫酚酞试剂,因为碱遇到酚酞就会变成红色,所以小朋友就能看到怪兽了。那么什么东西能消灭怪兽呢?是一种叫做‘酸’的溶液.因为酸能将碱中和掉。”酸碱中和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涉及到相对复杂的物质结构变化与化学反应机制,设计者所表达的内容显然超出了幼儿的经验范围,幼儿既难于理解酸碱中和这种化学变化的道理,而这一内容也无益于儿童认知的发展。选择的适宜性教育案例: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二节学前教育的内容一、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4、内容各部分的平衡性教育目标——全面发展注意各部分的比例是否得当。5、内容的发展性随儿童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即既要能反映时代发展特征,又要有利于幼儿的后续学习和长远发展。(一)内容的选择标准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二节学前教育的内容一、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内容选择的范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划分:1、有助于幼儿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2、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的内容3、有助于培养幼儿社会情感态度的内容4、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的内容(二)内容选择的范围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二节学前教育的内容二、幼儿园教育内容的组织1、对幼儿学习活动的分析从幼儿的大脑——身体功能考虑从教师参与程度考虑从活动形式考虑2、学习内容先后顺序(进度表)的安排从儿童的能力特点考虑从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考虑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三节学前教育的方法一、学前教育方法的内涵及意义学前教育方法是指人们教育学龄前儿童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教育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教育实践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教育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着。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教学理论的发展等对教育方法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教育实际情况又是那样的千差万别,复杂多样,因此绝不能用某些固定不变的方法模式来以不变应万变,教学有法,却无定法,贵在得法,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采用教育教学方法,这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三节学前教育的方法
学前教育方法应该是丰富多样的。这是由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性质的不同,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的不同,每个幼儿的学习特点的不同所决定的。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乐于学习,乐于参与活动,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促进不同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学前教育方法的内涵及意义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三节学前教育的方法二、幼儿园常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幼儿园常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一般有以下五类:1、活动教育法2、语言教育法3、直观教育法4、评价法5、环境陶冶法皮亚杰认为,在整个学前时期,儿童处于直觉行动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即直接的感知与事物的具体形象是儿童思维的重要支柱,对具体事物的操作、感知是儿童形成经验结构和智慧结构的主要方式。这就决定了幼儿是在行动、操作和探索中学习的。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三节学前教育的方法二、幼儿园常用的教育教学方法1、活动教育法活动教育法是指教师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各种材料,由幼儿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自己去发现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活动教育法包括游戏法、观察法、练习法、操作法等。使用该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三节学前教育的方法二、幼儿园常用的教育教学方法2、语言教育法语言教育法是指通过教师的讲述和讲解等方式,向幼儿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说明道理,使幼儿直接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这是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最为经常和普遍的一种方法。
语言教育法主要有讲解、谈话、指令等方法。使用该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三节学前教育的方法二、幼儿园常用的教育教学方法3、直观教育法(一)演示
演示是教师向幼儿出示各种实物或直观教具、做实验。(二)示范示范是指教师运用比较规范的动作、语言向幼儿演示某种技能或行为。
示范有完整示范和部分示范两种形式。
使用该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三节学前教育的方法二、幼儿园常用的教育教学方法4、评价法评价法就是教师及幼儿对幼儿所做的,以及怎么做的进行观察、了解,并按一定的标准肯定或否定幼儿行为的方法。表扬与奖励
批评与惩罚使用该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及时、公正、具体(语言要随情况而变)、不要把孩子相互比较等。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三节学前教育的方法二、幼儿园常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5、环境陶冶法
环境陶冶法是指教师为幼儿创设具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利用形象、生动的情境、气氛及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等教育因素,对孩子施以熏陶和感染的一种方法。使用该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一节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一节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环境一、儿童与环境何谓环境?从生态学的角度,环境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状况和条件的总和。环境是指周围所在的条件,对不同的对象和学科来说,环境的内容也不同。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一节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环境一、儿童与环境环境、教育与人的发展人与环境是统一的,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在生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怎样探讨生命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促进生命的更进一步发展不仅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一个教育命题。蒙台梭利作为一个超于时代的前瞻者一直站在哲学的高度探讨教育中的问题。因此她将环境作为其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点来研究。”教育是环境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一节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环境一、儿童与环境
儿童发展的“微环境”——指那些直接作用于儿童并对儿童发展的进程产生影响的各种人物(figure)、场所(place)和事件(event)的总和(FPE)。这些人物、场所和事件,不仅存在于家庭环境中,而且存在于托幼、学校等教育机构以及社会环境中。意大利瑞吉欧教育——环境是第三位老师。环境、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一节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环境二、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生态学认为:一个地域的地貌特征、当地政府的教育政策、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地区的经济发展等环境因素之间会形成各种错综复杂的联系,它们将以各种方式最终影响儿童的发展。
教育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且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层次、多方位、多特性的环境系统。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发展方面,越来越引起广大儿童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它是由幼儿园的全体工作人员、幼儿、各种物质器材、人事环境以及各种信息要素,通过一定的文化习俗、教育观念所组织、综合的一种动态的、教育的空间范围和场所。这种空间范围,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具有保育性质,又具有教育性质;既是开放的,又是相对封闭的。它不仅受到特定的地理环境、空间方位的影响,又受到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氛围的影响。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幼儿园的环境不光指显性的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隐性的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生活设施、教玩具、材料设备
精神环境——集体氛围、活动气氛、同风、师生关系、教师的教风、人格特征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的,精神通常需要有物质来表达。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二、幼儿园环境的特点(一)环境的安全性安全性是幼儿园环境的首要特性。幼儿年龄小,生活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他们还不能识别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自我保护能力差,这些特点决定了安全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因素。
保护幼儿的安全健康,是幼儿园的基本责任。幼儿园环境的安全性——安全的物质环境和安全的心理环境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二、幼儿园环境的特点(二)环境的可操作性幼儿园的环境是灵活的、多样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季节、节日、活动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幼儿园的环境——要调动幼儿主动去获取信息的积极性
——能引导幼儿自如的运用可活动的材料,自主地根据各自需要对活动室环境进行大胆的调整和布置,并对周围环境不断充实、完善。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二、幼儿园环境的特点(三)环境的童趣性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幼儿本身的特性已经决定了幼儿园的环境应具有童趣性的特点。幼儿园环境的童趣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幼儿园的环境应具有趣味性;另一方面是指幼儿园的环境应是儿童自己的环境,是儿童的趣味性而非成人趣味性。要使幼儿园环境体现趣味性,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非常重要。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二、幼儿园环境的特点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二、幼儿园环境的特点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环境设计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习与获得经验的。因此,幼儿园环境不仅是美化的作用,更是教育者实现教育意图的重要中介,教育者把教育思想,教育意图隐含到环境中去,让环境去说话,让环境去触发幼儿应有的行为。为了保证环境的教育性,在创设环境时,必须让环境的每一部分都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家园工作栏活动区角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2、适宜性原则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适合幼儿兴趣、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别差异,从而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贯彻此原则要求教师要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了解透彻,既要了解一般特征,更要了解个别差异,要具有灵活的调控环境的能力,才能让环境不断地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日本某幼儿园的园内环境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北京四环游戏小组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参与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过程是教师与幼儿合作、幼儿能以主人身份亲自参与的过程。幼儿园是教师和幼儿共同生活的地方,幼儿有权参与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参与环境布置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一是可以提供让幼儿获取新知识、新经验,锻炼双手技能的好机会;二是可以激发幼儿对自己布置的环境特殊的钟爱与亲切感,这样会促使幼儿更充分地与环境相互作用。3、参与性原则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4、艺术性原则艺术性原则是指为幼儿创设的环境是清洁整齐的,在色彩和形式上富有美感,能激发幼儿美的情趣,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应该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幼儿来说最重要的是视觉上的形式美。什么是形式美?其次是色彩美。什么是色彩美?再次是环境的造型特点,即幼儿园环境中的绘画造型要符合幼儿的审美特点,才能感染幼儿。什么样的造型最吸引儿童?贯彻艺术性原则不仅要求教师掌握以上的事项,还要注意引导幼儿学会欣赏美。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经济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结合园所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勤俭节约。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坚持低费用、高效益的经济性原则,勤俭节约,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就地取材。在保证清洁、卫生的前提下,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不浪费宝贵资源,不盲目攀比,不追求设备设施的高档化和园舍装修宾馆化。5、经济性原则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北京四环游戏小组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用废旧物资装饰环境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四、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教师的作用环境真正的发挥教育作用,显示教育价值,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组织,需要教师对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有目的的、有系统的控制和调整。幼儿是环境创设真正的主人,教师仅仅是引导者和观察者。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四、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教师的作用(一)准备环境——支持者准备一个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在准备环境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让环境蕴含目标2、既关注幼儿兴趣,更注重激发其兴趣3、根据幼儿的意愿创设环境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四、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教师的作用教师有效的组织环境主要是通过组织手段的转换和角色的转换来实现的。1、组织手段的转换⑴直接组织手段——教师直接地、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⑵间接组织手段——教师不直接传递教育意图,而是采用一定的媒介来达到教育的效果。2、教师角色的转换如:物质材料的准备者、提供者;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幼儿行为的观察者;幼儿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支持者。(二)组织环境——引导者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四、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教师的作用环境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的变化而变化,以教育目标、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经常调整环境是保持适合幼儿发展的最佳状态的手段。调整环境主要表现两个方面:
1.调整环境中的不合理因素
2.随时补充和更换新的环境条件总之,调整环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只有不断调整环境,才能使环境日趋完善。(三)调整环境——观察者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一节学前课程概述
第二节学前课程模式介绍
第三节幼儿园课程的设计
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一节学前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关于“课程”,比较典型的定义有以下四种:
课程即学科(教材)
课程即经验
课程即目标
课程即计划。
课程一课程二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一节学前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
什么是课程?
从狭义来说,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科课程。
从广义来说,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既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也包括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
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课程”条目说:
课程指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
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也都持有类似的看法。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一节学前课程概述二、学前课程什么是学前课程?
学前课程在此主要指幼儿园课程。
(一)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狭义的幼儿园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或指幼儿园开设的所有学科的总和。
广义的幼儿园课程指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教育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一节学前课程概述二、学前课程(二)幼儿园课程的形式1、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人们精心设计的目标明确、内容全面、计划周密、结构复杂的课程,又叫正式课程。
显性课程包含三种不同的课程类型:学科课程、经验课程、核心课程。
2、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幼儿园的工作制度、作息制度、环境、园风、师幼关系等以间接的、内隐的形式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素。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一节学前课程概述二、学前课程(二)幼儿园课程的形式
“隐性课程”中的“课程”并非实指,只是借用“课程”一词,来说明幼儿园中还存在着对幼儿产生影响的、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隐性课程的本质在于其存在的不可控制性。
3、社会课程
社会课程是指幼儿园以外的、间接作用于教育活动的外部因素,比如与教师和幼儿交往的人员、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团体、幼儿所处的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等等。
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一节学前课程概述三、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和启蒙性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生活性和浅显性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活动性和灵活性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二节学前课程模式介绍一、分科课程(一)什么是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又叫学科课程,是以科学知识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模式。
分科课程模式在幼儿园也是一种普遍被采用的课程模式,它是幼儿园按照某一学科的体系,科学、系统、连贯地对儿童进行教育教学的模式。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二节学前课程模式介绍一、分科课程(二)分科课程的特点
1.分科课程充分体现了各学科
本身的规律和特点及各学科的教学
规律和特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
内容、教学方法、方式手段。
2.分科课程注重各学科传授给幼儿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体现了对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总要求。优越性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二节学前课程模式介绍一、分科课程(二)分科课程的特点
3.分科课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
和逻辑性,有利于幼儿掌握系统、
科学的知识,并发展抽象逻辑思维
的能力;同时分科教学的教材划一,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便于教师的组织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分科课程注重教学的认知功能,强调学习内容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注重发展幼儿的智力因素。
5.分科课程的教育目标明确,操作性强,评价简易。优越性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二节学前课程模式介绍一、分科课程(二)分科课程的特点
1.分科课程把原来综合在一起的知识经验分割为不同的学科门类,易造成幼儿获得的知识互不联系,相互割裂,知识之间缺少横向联系,使幼儿缺乏对世界的整体认识以及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运用能力,并影响幼儿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的和谐发展。
2.分科课程主要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它不但忽视了幼儿自身的需求、兴趣、经验等心理特点,也易忽视幼儿动手操作及通过游戏和活动学习的特点;且会妨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新知识的吸收和课程内容的更新。局限性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二节学前课程模式介绍一、分科课程(二)分科课程的特点3.分科课程易导致以教师为中心,只重视研究教学方法,忽视研究幼儿认识和学习的特点,忽视幼儿的个别差异,难以让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
4.分科课程一般采用集体教学,以上课的形式进行,把幼儿园的上课(作业)作为惟一的教育活动,变成单纯知识、技能教育,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易导致小学化的倾向。
5.分科课程模式过分注重幼儿学习的结果,忽视幼儿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易扼杀幼儿独立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局限性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二节学前课程模式介绍一、分科课程(三)运用分科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在各学科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
2、以幼儿为中心制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手段和形式。
3、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正确处理好以教师为主导与以幼儿为主体的关系;幼儿是学习与自我教育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索中求知。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二节学前课程模式介绍一、分科课程(三)运用分科课程应注意的问题4、同一学科课程内部实现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注意学科知识的前后纵向联系和左右横向联系。
5、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
组织探究性、参与性、体验性和实践性等学习形式,实现学习形式的多样化。
6、注意系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二节学前课程模式介绍二、综合课程(一)什么是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以主题或单元为核心的课程模式,就是把教育的主体、客体、中介及家庭、社会环境等各种教育要素综合起来,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以各领域的知识内容为主导线索,有机地构成一系列教育主题或单元,在强化课程整体系统功能的思想指导下对幼儿实施教育。
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二节学前课程模式介绍二、综合课程(二)综合课程的特点1、整体性
2、联系性
3、集中性
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二节学前课程模式介绍二、综合课程(三)综合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幼儿园在实施综合课程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不科学之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综合课程的内涵理解肤浅2、对幼儿园实施综合课程的意义认识不足,综合作用不够理想3、教师缺乏主动实施综合课程的意识和能力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二节学前课程模式介绍二、综合课程(四)综合课程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主题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的生活
2.根据不同主题的特点,设计综合的活动内容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二节学前课程模式介绍三、领域课程
领域课程实际上是针对
学科课程的局限性,在强化
课程整体功能的思想指导下
而形成的一种课程模式。
课程领域的划分,既保持了我国幼儿园多年来沿用的习惯,也采纳了近年来国内外幼教课程改革的成果。
与学科课程相比,领域是一种组织知识比较广泛的形式。
一个知识领域可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
(一)什么是领域课程?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二节学前课程模式介绍三、领域课程(二)领域课程的特征
领域课程的综合化水平高于学科课程。真正的领域课程应该看不到构成领域的各相关学科之间的界限,领域内各学科之间的内容也应充分整合。
虽然领域课程的综合化水平高于分科课程,但对课程内容分领域组织与分学科组织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依然属于分科目组织的方式。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二节学前课程模式介绍四、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也称经验课程,起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是指以幼儿的“活动”或“经验”为中心,强调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为丰富和完善幼儿的经验而设计的课程。
“方案教学”、“探索性主题课程”都属于活动课程。
这种课程有利于幼儿个人直接经验的发展,但通常容易忽视学习内容本身的知识体系以及传统文化的价值。这种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负责提供认知材料,布置多样的环境,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经济保证。
(一)什么是活动课程?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二节学前课程模式介绍四、活动课程与传统的分科课程相比,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活动课程取消上课形式,让幼儿到活动中去学习。教师没有事先准备好的一套教学内容,一切取决于当时当地幼儿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情况,以幼儿概念的形成,技能学习的发展表现,来决定教育内容方法。2、活动课程没有针对全班幼儿的统一教育内容要求,而是面向某一具体幼儿,设置一定的环境、材料或提出一定的要求,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使幼儿表现出最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活动课程的特点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二节学前课程模式介绍四、活动课程(二)活动课程的特点3、活动课程为幼儿创设了很多活动区,提供了丰富的事实材料。通过幼儿和材料的相互作用可以获得《纲要》所涉及的大部分经验,教师可以在原有基础上促进幼儿的发展,使他们形成一定的知识技能。
4、活动课程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框架,没有统一的教材,以生活题材为学习单元,可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与开展活动。第五章学前课程(三)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比较及关系价值重心教育观知识类型知识的存在方式课程形态课程组织课程实施教的方式学的方式适用范围学科课程知识(文化)为本教育即生活的准备间接经验/学术知识/公共知识知识是呆滞的、僵化的,知识远离行动大部分学科课程属于分科课程按学科知识固有的内在逻辑组织课程(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注重课程活动的结果强调“训练”、“指导与控制”静听式的被动学习成人、高年级学生活动课程学习经验本位教育即生活本身直接经验/实践型知识/个人知识知识是运转着的、有活力的,知识从不远离行动打破了学科界限按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序组织课程(强调教材的心理化)注重课程活动的过程强调“兴趣”、“自由与主动性”主动从做中学儿童、低年级学生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二节学前课程模式介绍四、活动课程(四)运用活动教育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1、幼儿是活动的主体,须通过与环境、材料及同伴的充分互动来学习
2、幼儿是独特的个体,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3、幼儿是发展着的个体,教师要细心观察幼儿的行为并给予科学指导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三节幼儿园课程的设计
课程目标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目标确定的,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
要实现教育目标,首先就要制订好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有层次的,课程目标的层次是从教育目标逐级转化为教学目标的纵向逻辑关系来划分的。
课程目标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层次:
(一)课程宗旨,即为教育目标,它是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依据。一、课程目标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三节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目标,一般较特定地表述为幼儿园要求的教育成果,它指引幼儿园教师或课程编制者计划课程方案,也反映着一个幼儿园系统的教育取向。
课程目标可以分为三层:
1、长远目标即课程目标,也就是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2、中期目标,如大、中、小班各年龄阶段的目标和学期目标。
3、近期目标,指某一时间单元(如月或周计划)中制定的教育目标,或指某一活动单元期望的成果,如一个主题活动的目标等。
第五章学前课程第三节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一、课程目标(三)教育行为目标,即某一具体教育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
这是课程目标在每日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反映,可以说教育行为目标是构成课程目标体系的细胞。
行为目标具体、明确、易操作,在幼儿园的教学设计中,有的教师是用“教学要求”或“活动要求”来表示的。
注: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行为主体,指学习者,因为行为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产开盘现场制片协调书
- 休闲娱乐设施钢筋施工合同
- 公司宿舍假期住宿申请流程
- 城市绿化招投标文件审核指南
- 大型影剧院改造工程合同会签表
- 餐饮成本控制方法
- 汕头市剧院租赁合同
- 小型企业财务分析指南
- 建筑设计合同履行跟踪准则
- 建筑装修安全注意事项合同
- 2024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活动题库(完整)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模拟试卷(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全国《劳动教育》基础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思政课教案3篇
- 国家开放大学本科(非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英语统一考试样题
- 2024年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考试题库800题(基础知识+实操技能)
-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胱氨酸纯度的测定(最终版)
- 表-D完整版本.0.2-作业架施工验收记录表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uml的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朔州市各煤炭集团公司领导挂牌煤矿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