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必刷卷02(湖南省卷专用)(解析版)_第1页
信息必刷卷02(湖南省卷专用)(解析版)_第2页
信息必刷卷02(湖南省卷专用)(解析版)_第3页
信息必刷卷02(湖南省卷专用)(解析版)_第4页
信息必刷卷02(湖南省卷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绝密★启用前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2(湖南省卷专用)随着2024年湖南中考历史首次统一采用省卷考试,故而备考方向也要发生变化。首先,题量发生变化,再者内容发生变化。例如试题将在情景设置、问题创设、考查内容上都紧贴新课标,再者学生再解决实际历史问题过程中会更多展现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平日训练要让学生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多多给与学法指导。新考法1:第1题、第3题、第6题、第8题、第9题、第17(1)题,通过历史文物图片、人物图片、历史老照片等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新考法2:第11题,融合目前新课标所要求的跨学科内容,与体育学科结合。在日常教学中跨学科主题活动的设计思路、情境素材和教学策略应该聚焦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考法3:第16题,将时政与历史进行结合,能让学生感知现今的社会生活亦是历史的一部分,从而激发学生去关注时事政治与社会热点问题。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湖南各族先民创造了光彩夺目的青铜文化,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文物出土于湖南境内的是(

)A.

B.

C.

D.

【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商四羊青铜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A项是四羊方尊,A项正确;商后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铸品,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内,排除B项;铜鼎出土于河南偃师西南二里头村,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礼器,C项正确;三星堆青铜面具出土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排除D项。故选A项。2.公元5-6世纪新出现的高足坐具有束腰圆凳、方凳、胡床、椅子,逐渐取代了铺在地上的席子,“席不正不坐”的传统要求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体现了(

)A.政权分立的加剧 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C.民族交融的加强 D.劳动生产方式的改变【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胡床、椅子、方凳引入内地,逐渐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生活习俗。”可知,汉族的生活习惯受到其他少数民族的影响,反映出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加强,C项正确;政权分立是指魏、蜀、吴等政权的建立,排除A项;重心南移完成在南宋,排除B项;材料反映生活习惯,而不是生产方式,排除D项。故选C项。3.如图两组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骨耜

曲辕犁

翻车

筒车A.政治制度完备 B.农业技术进步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学艺术繁荣【答案】B【详解】据材料“骨耜;曲辕犁;翻车;筒车”可知,骨耜、曲辕犁是耕作工具;而翻车、筒车的灌溉工具,两组图片都反映了农业技术的进步,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业生产工具,未涉及政治制度内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海外贸易发达,而是强调农业生产工具,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文学艺术繁荣的内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4.宋朝文化空前繁荣,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层出不穷,音乐、舞蹈、绘画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和作品,科技堪称世界一流,后人赞誉“宋朝是文人的乐园”。这与宋朝(

)A.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有关 B.实行文化专制政策有关C.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有关 D.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关【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宋朝重视文官,注重发展文教事业,C项正确;隋炀帝时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排除A项;明代八股取士,清代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排除B项;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5.《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意在说明(

)A.元代航海技术发达 B.元代的海外贸易乃世界之最C.元朝驿站遍布全国 D.元朝国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可知元代设置了大量驿站以方便往来,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元朝的驿站系统的建立,并不能体现航海技术发达,排除A项;“世界之最”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项;元朝国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与材料信息无关,且“遍布世界各地”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6.某同学是集邮爱好者,以下是他收集到的一组邮票,这组邮票的主题是(

关天培

林则徐

冯子材

邓世昌A.古代思想家 B.古代科学家C.近代民族英雄 D.近代革命派【答案】C【详解】根据所需知识可知,关天培、林则徐、冯子材和邓世昌都是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的人物,这些人物都积极反抗外国侵略,因而是近代的民族英雄,C项正确;关天培在鸦片战争中战死,林则徐虎门销烟,因而他们不是古代思想家,排除A项;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中与舰同沉,这些人不是科学家,排除B项;近代革命派主要是以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与邮票所示这些人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7.下面是某校话剧社团根据历史事件编制的历史话剧各幕的幕名,据此判断该剧本的名称是(

)剧本名称:_____________第一幕:秋收起义,攻打中心城市受挫第二幕:转向山区,建立革命根据地第三幕:星星之火,亦可成燎原之势A.抗击外来侵略斗争 B.工人运动的高涨C.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D.国共合作的建立【答案】C【详解】据材料“第一幕:秋收起义,攻打中心城市受挫第二幕:转向山区,建立革命根据地第三幕:星星之火,亦可成燎原之势”和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失败之后,革命力量转向农村,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随后建立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根据地,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外来侵略,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工人运动高涨,排除B项;材料描述事件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8.如图是关于20世纪40年代某一运动的照片。这场运动(

)A.为发动百团大战奠定基础 B.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带来曙光C.为中共七大召开准备条件 D.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重要保障【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时间“20世纪40年代”和图片中农民分得土地,可知为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重要保障,D项正确;百团大战属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农民交租交息,不符合材料中农民分得土地,排除A项;材料中土地改革属于经济政策,而实现民主统一政治方面,排除B项;土地改革属于解放战争时期,而中共七大召开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9.如图是1955年创作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该作品反映了(

)A.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摧毁 B.《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社会主义改造的现实成果【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3年到1956年,我国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到1957年,我国进行了一五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拖拉机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果之一,它的代耕,推进了农业合作化的进行,这体现出,社会主义改造的现实成果,D项正确;1950年到1952年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排除A项;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排除B项;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排除C项。故选D项。10.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A.增强企业活力 B.扩大地方税源 C.实行市场经济 D.变公有为私有【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84年中央开始推行城市改革,而城市改革的重点就是进行企业改革,把企业下放,以此去增强企业自身的活力,A项正确;扩大地方税源不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排除C项;材料说明的是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而不是变公有为私有,排除D项。故选A项。11.在古希腊时期的斯巴达,体育教育就是以体育训练的方式培养公民坚毅、勇敢、奋勇无畏的品质。这体现出斯巴达当时的体育教育(

)A.重视人的品德形成 B.重视获得个人荣誉C.重视人的体能锻炼 D.重视维护城邦利益【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体育教育就是以体育训练的方式培养公民坚毅、勇敢、奋勇无畏的品质”可知,古希腊斯巴达体育教育以体育训练的方式培养公民的坚毅、勇敢、奋勇无畏的品质,说明斯巴达体育教育重视人的品德形成,A项正确;材料内容反映了斯巴达重视公民的体育教育重视人坚毅、勇敢等品德的形成,没有涉及个人荣誉方面的史实和现象,排除B项;材料所述内容体现了斯巴达注重人的品德的形成,而不是重视人的体能锻炼,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强调斯巴达体育教育是维护城邦利益,而是主要体现了重视人的品德形成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A项。12.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意在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世界各地的隔绝状态被打破C.殖民地人民的持续反抗 D.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和血腥【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可知,马克思意在说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征服与掠夺基础上的,充满了野蛮性和血腥性,D项正确;材料在于强调殖民掠夺的野蛮和血腥,与资本主义使市场形成无关,排除A项;世界各地的隔绝状态被打破无法从材料中体现出来,排除B项;殖民地人民的持续反抗与题意不符,题意在于强调三角贸易殖民掠夺是残酷的,血腥的,排除C项。故选D项。13.1820—1856年,英国的手摇纺纱机工人从240000人减至3000人。其中部分工人找到了操作新式动力织布机的工作,但是许多人因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而陷入贫困。出现材料中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方式的变革 B.电气时代的来临C.劳动环境的恶化 D.贫富分化的加剧【答案】A【详解】由题干“1820—1856年,英国的手摇纺纱机工人从240000人减至3000人。其中部分工人找到了操作新式动力织布机的工作,但是许多人因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而陷入贫困。”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现象主要和工业革命有关,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所以出现了英国手摇纺纱机的工人数量不断减少,很多人因不适应改变陷入困境的状况,A项正确;电气时代的来临,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排除B项;劳动环境的恶化、贫富分化的加剧,都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不是“出现材料中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D项。故选A项。14.罗斯福新政期间,出现了社会安全保障基金、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一系列国家机构和国有企业,帮助美国缓解了经济危机。这体现新政的特点是(

)A.国家干预经济 B.实行计划经济C.整顿金融体系 D.推行“以工代赈”【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罗斯福新政期间,出现了社会安全保障基金、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一系列国家机构和国有企业,帮助美国缓解了经济危机。”并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缓和了矛盾,A项正确;美国只是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调节仍然存在,并非实行计划经济,排除B项;“整顿金融体系”只是罗斯福新政的部分内容,并非新政的特点,排除C项;“推行‘以工代赈’”只是罗斯福新政的部分内容,并非新政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A项。15.“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它是在敌对双方皆拥有将对方彻底摧毁的武器,而彼此又无防御之策,形成‘恐怖平衡’——不敢打又不愿和的情况下形成的,是一场特殊的战争。”这场“战争”进入军事政治集团相互对峙阶段的标志是(

)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成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答案】D【详解】据材料“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它是在敌对双方皆拥有将对方彻底摧毁的武器,而彼此又无防御之策,形成‘恐怖平衡’——不敢打又不愿和的情况下形成的,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这场“战争”是指冷战,冷战时期美苏既要对抗,又不敢直接诉诸武力,尤其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相互对峙阶段,D项正确;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成与一战有关,排除A项;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排除B项;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6.世界物联网大会将物联网定位为: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智慧世界生态网络。当前,世界各国都在争先恐后研究开发、探索试验、抢占物联网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这反映了(

)A.全球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 B.世界迈向万物互联的新全球化时代C.全球经济稳定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D.大国竞争推动了世界科技不断进步【答案】B【详解】根据“世界物联网大会将物联网定位为: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智慧世界生态网络,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全球化新经济载体。”可知,物联网是智慧革命时代的代表,是世界社会大众生活工作、生产制造迈入智慧化的重要工具。根据“世界各国都在争先恐后研究开发、探索试验、抢占物联网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这反映了世界迈向万物互联的新全球化时代,B项正确;“全球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与“当前,世界各国都在争先恐后研究开发、探索试验、抢占物联网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不符,排除A项;材料内容是对物联网进行介绍,并不能体现全球经济稳定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排除C项;材料主旨内容是反映世界迈向万物互联的新全球化时代,并不是强调大国竞争推动了世界科技不断进步,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18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的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材料三

辽、夏、金、元在边疆开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而元朝不仅版图辽阔,对边疆的控制也在前朝的基础上更为强化。对东南、云南、吐蕃等边远地区,元朝都因地制宜地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四图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图2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哪一制度?(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在东南和吐蕃地区“因地制宜”的边疆管理措施。(4分)(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四中图1和图2人物对维护国家统一做出的贡献。(4分)(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运用哪些方式来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答出两点即可)(4分)【答案】(1)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分)(2)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2分)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2分)(3)东南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2分)吐蕃地区: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政教事务。(2分)(4)图1:戚继光抗倭,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2分)图2: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2分)(5)方法:政治制度建设、边疆的治理、民族关系的处理、思想的统一、抗击外来侵略、经济文化的交流等。(4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详解】(1)制度:根据材料“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和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措施:根据材料二“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是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思想文化上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加强了对人民思想的控制。(3)管理措施:根据材料“对东南、云南、吐蕃等边远地区,元朝都因地制宜地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和所学可知,元朝在东南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政教事务等。(4)贡献: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反映的是戚继光抗倭,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图2反映的是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5)方式: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是从制度创新、发展经济、边疆治理、民族关系的处理、思想的统一等方面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18.(20分)红色经典歌曲是历史的回响、时代的号角,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勇抗争、不畏不屈的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国民革命歌》(1926年)材料二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1939年)材料三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1950年)材料四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天的故事》(1994年)(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人民当时怎样的时代诉求?为了实现这样的诉求,当时国共合作发动了哪一场军事行动?(4分)(2)材料二的歌曲创作于哪一历史时期?随后,为了“保卫华北”,粉碎敌人的“扫荡”和封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发动了哪一次大规模的进攻?(4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他们获得了什么赞誉?(4分)(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写下诗篇”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4分)(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红色经典歌曲中蕴含了哪些永恒的时代精神?(4分)【答案】(1)时代诉求:反帝反封建(2分)行动:北伐战争(2分)(2)历史时期:抗日战争时期;(2分)进攻:百团大战(2分)(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分)赞誉:“最可爱的人”。(2分)(4)历史事件:设立经济特区;南方谈话。(4分)(5)时代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牺牲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4分)【详解】(1)时代诉求:根据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可知,材料一反映了中国人民当时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诉求。军事行动:根据所学可知,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国共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2)历史时期:根据材料“《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1939年)”和所学可知,1939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进攻:根据材料“为了‘保卫华北’,粉碎敌人的‘扫荡’和封锁”和所学可知,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打起了百团大战,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3)目的:根据材料“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赞誉:根据所学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战斗,最终打退了敌人,被誉为“最可爱的人”。(4)历史事件:根据材料“画了一个圈”“写下诗篇”和所学可知,“画了一个圈”是指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写下诗篇”是指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要敢于试验;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这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材料四中“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和“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分别指设立经济特区和南方谈话。(5)时代精神: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可知,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牺牲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19.(14分)年表折射了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