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5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一设计意图:春天里,活动室的自然角出现了有代表性的动物——小蝌蚪。从此,孩子们总是爬在哪儿久久地观察起了大头细尾的小蝌蚪,谈论的话题里也总是离不开小蝌蚪:小蝌蚪什么时候长腿呢?它的妈妈是青蛙吗?为什么和它的妈妈长的不象呢?……这时,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灵活地设计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在活动中,主要通过让幼儿观察、讨论、讲述和操作等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了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关心小动物生长的情感。活动名称:小蝌蚪找妈妈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2、启发幼儿对小动物的探索欲望和兴趣;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活动准备:1、盛有小蝌蚪的鱼缸若干盆2、挂图一:故事《小蝌蚪找妈妈》;3、挂图二:小蝌蚪生长变化的四个过程;4、集体排序图四张;5、幼儿操作小卡片每人一套;6、青蛙头饰一个;7、音乐:《悄悄话》。活动过程:一、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小蝌蚪引入活动主题1、老师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提醒幼儿边听故事边观察“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2、引导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蝌蚪,讨论并讲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大大的头、有眼睛、没腿、象鱼等)。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的四个不同的过程,并在活动中适当穿插各种提问。参考资料:1、卵子:一个青蛙妈妈在春天时会在池塘或小河里产下许多的卵子。每个卵子都是圆圆的,软软的,许多许多连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动着。2、刚出生的'小蝌蚪:过2——3天以后,小蝌蚪便从卵子里钻出来,大大的头,长长的尾巴,特别象鱼,并用头上的鳃从水中吸进空气,开始生活。3、长大的小蝌蚪: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慢慢地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变成了小青蛙的样子,嘴巴变大了,头上的鳃没有了,但尾巴还没有脱落。4、小青蛙: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脱落。这时,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陆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小青蛙。三、师生共同小结并请幼儿粘贴,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1、小结:以上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过程,从卵子到变成小青蛙大约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将近3年的时间才能变成它爸爸和妈妈的样子,世界上还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进行变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进行变化,直到长成小青蛙才跳出来。2、粘贴:请四名幼儿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小卡片按顺序粘贴到不同的四副图片中,全班幼儿集体观察并验证。3、提问:(1)为什么把小青蛙叫两栖动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2)青蛙吃什么呢?(昆虫、蚯蚓、蜘蛛、蜗牛……)老师提示:青蛙不停地脱皮,旧皮对它们来说也是最好的食物。(3)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四、小组活动:请幼儿动手操作,给四张小卡片来排队。老师要巡回指导,当幼儿操作结束后,请幼儿之间互相讲述。五、带领幼儿玩游戏,加深对活动内容的理解。(伴随音乐《悄悄话》)。请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1、一个卵子圆又圆,动一动,动一动,真好玩;(动作缓慢)2、一只蝌蚪一条尾游来游去找妈妈;(动作轻快)3、两条后腿长出来,妈妈妈妈在哪里?(欢快)4、四条腿呀长出来,妈妈妈妈在这里。妈妈……扑向妈妈的怀抱(老师头戴青蛙头饰扮演妈妈去迎接“小蝌蚪”)。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二一、活动目标:1、能与同伴共同协商,设计有连续情节的单幅插图,组成故事连环画。2、能画出主要角色的特征。3、积极的参与小组讨论,分工体验合作绘画的快乐。二、活动重难点重点:与同伴共同协商,设计有连续情节的单幅插图,组成连环画。难点:能画出主要角色的特征。三、活动准备:1、舒缓优美的音乐。2、小蝌蚪找妈妈连环画六幅,连环画书小蝌蚪找妈妈,动物图片,画纸,彩笔。四、活动过程:1、和幼儿谈话,回忆故事内容。师:“小朋友,刚刚看的动画片叫什么名字?”“故事里面都有谁”?小蝌蚪先后都把谁当成了自己的妈妈?为什么?幼儿说出动物先后的顺序特征,教师同时出示该动物的图片,加深记忆。出示背景图,请幼儿按顺序贴上相应的动物图片。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内容。2、教师出示连环画《小蝌蚪找妈妈》请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制作连环画的兴趣。老师将这个故事画成了漂亮的连环画,一共画了几幅?(六幅)。这六幅画是根据什么来画的?(根据故事情节)。按顺序展示每一幅图片,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情节顺序。除了根据故事情节来画你还发现这本连环画上有什么?(页码和封面)。小朋友想不想画连环画呢?3、师幼共同讨论,引导幼儿共同协商,分工合作,画出连环画。教师:“这么长的故事我们一个人画肯定需要很长时间,那我们怎样才能画的又快又好?引导幼儿每人画一张插图,把故事串连起来。教师:“各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谁画哪一幅?怎样设计封面?页码写在哪里?看一看哪一个小组分工最明确。”教师在幼儿讨论的过程中巡回指导,向他们提一些启发性的建议,帮助幼儿协作分工,照顾个体差异。并请一组幼儿说一说自己小组的安排。(谁想画第一幅,谁想画第二幅。)4、师幼讨论,共同制定绘画规则。和幼儿共同制定绘画规则,画时要大方,整洁,画面丰富,颜色均匀,并能根据故事情节来绘画。5、幼儿绘画,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幼儿伴随舒缓的音乐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着重强调幼儿按故事情节进行绘画。6、幼儿互相欣赏、交流作品。引导每个组幼儿讲述自己组编的故事,激励表扬幼儿的进步。五、活动延伸:小朋友,我们的连环画还缺少一张封面,老师将你们画的连环画放到区角里,一会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去合作画一张封面好吗?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3、能按问题的提示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4、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是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难点:懂得应保护青蛙,并能向他人宣传保护青蛙的道理。教具准备: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学会“蝌、蚪、池、脑、袋、甩、鲤、龟”等9个生字,理解词意。3、能正确朗读第一段,说说蝌蚪的形态特点,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1、出示课件,认识“蝌蚪”,说说怎么记住这两个字。2、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什么?师:青蛙在水中产卵,小蝌蚪从卵里出来,慢慢地变成了青蛙。因为小蝌蚪没有看见过自己的妈妈,不知妈妈在哪里,所以小蝌蚪要去找妈妈。补充课题后齐读。]1、小朋友,我们已经观察过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谁能说说它是怎样的?2、揭题:小蝌蚪找妈妈。学习“蝌、蚪”,怎么记住它?3、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他们是怎么找妈妈的?他们找到妈妈了吗?二、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听录音,思考: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小蝌蚪的妈妈到底是谁?2、听完后汇报。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观察课文插图)学习生字“鲤”,怎么记?学习生字“龟”,共几笔,第七笔是什么?小蝌蚪的妈妈是大青蛙。(观察课文插图4)3、跟录音轻读课文,给每幅图找出相应的课文。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看第一幅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一群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2、课文是怎么介绍这幅图的呢?指名读第一段并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3、讨论:⑴、知道了蝌蚪生活在池塘里。你从课文的哪句话看出,指名读一读。⑵、知道小蝌蚪长着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学习生字“脑、袋、甩”。[比较:脑胸
袋裳
甩用]自由读读写蝌蚪样子的句子,想想“大、黑、长”三个词分别写出了什么?(大小、颜色、长短)4、朗读指导。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读出对小蝌蚪的喜欢和小蝌蚪的活泼可爱。五、作业指导。课后第四题:回答问题。
小蝌蚪游来游去。1、小蝌蚪在哪里游来游去?2、小蝌蚪在哪里怎样地游来游去?先自由说,再指名说。五、巩固练习。1、指导书写:重点“脑、袋、甩”。2、完成课后作业4。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披、短、蹲、碧、肚、鼓”6个生字,理解词意。2、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能按课文内容填空。3、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卡片抽读词语。2、齐读课文第一段。二、学习第二段。1、自由读并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什么?这些句子顺序可以调吗?2、讨论,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a、小蝌蚪的形态有什么变化?b、小蝌蚪看见了谁?[重点理解“迎”指名表演]c、小蝌蚪怎么说?d、“谁”怎么回答?3、指导朗读。自由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4、小结学法。先找有几句话,再说说每句讲什么,最后有感情地读读。三、讨论学习第三段。1、按“找找、说说、读读”的学法,分组讨论学习第三段。2、引读,进一步理清层次。3、指名分角色朗读。理解为什么用“追”,“连忙追”说明什么?四、学习四、五段。1、默读思考: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谁是小蝌蚪的妈妈?把有关青蛙样子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2出示句子,朗读理解。“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小飞虫。”⑴、看图理解“蹲着、露着、鼓着”等词。学习蹲、鼓等生字。⑵、找一找写青蛙颜色的词。学习“碧、肚”等生字。[说说这段话中哪些词语用得好?]⑶、朗读这段话。⑷、你能看着图和板书向大家介绍青蛙吗?(自由说,指名说)3、这时小蝌蚪外形又有什么变化?(尾巴变短了,不见了。)学习“短”。[给“短”找个反义词]4、从哪个句子看出小蝌蚪已经变成了小青蛙?出示: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5、朗读四、五段。五、巩固练习。1、指导书写。2、完成课堂作业第5题。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段。3、知道青蛙是捉虫能手,懂得应保护青蛙。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卡片认读生字。2、完成课作第2题。二、朗读全文。三、分角色朗读课文。四、指导背诵4、5段。1、读读课文中描写青蛙的句子。2、把描写青蛙外形的这段话自己背一背。(蹲着、披着、露着、鼓着)自由背、指名背3、按照“形态上的变化,看见谁在干什么,小蝌蚪怎么说,谁怎么回答”的顺序背第4段。4、按“形态上的变化,小青蛙怎么做,青蛙妈妈怎么说”的顺序背第5段。5、把4、5段连起来背。{五、总结课文: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它自己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还知道了青蛙是捉虫的能手,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它,并向爸爸妈妈和邻居宣传保护青蛙。(一只青蛙一天要吃40-50只害虫,多达200多只,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六、完成课作上的其余作业。板书:13、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
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青蛙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不知什么时候,尾巴不见了。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四1教学目标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2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能够借助拼音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梗概。特别是有关童话故事,更能吸引学生。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当学生朗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会受到感染,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一定会体会人物心情,读准相应语气,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书写8个生字。2、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教学难点: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激趣引入1、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猜猜他是谁?“大大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谁呀?(课件出示小蝌蚪的画面)2、揭示课题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出示板书课题)3、生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以解说的形式读课文。学生带着任务听读课文:边看插图,边听老师朗读课文,想想:1、青蛙的妈妈是谁?2、青蛙的生长过程有什么变化?)三、自学课文小朋友,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你们喜欢吗?想不想自己去读读这个故事,那就赶快打开书读读吧。要求: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用借助拼音,问一问等方法,与生字交上朋友,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四、汇报自学成果生字检查看小朋友们读得这么认真,生字宝宝非常高兴,看,它们都想与你们交朋友呢。(课件展示生字)①请小朋友跟它们打声招呼吧!(自己读一读)②开火车读,指名读。2、再读课文看,可爱的生字宝宝又跑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指名读课文。你想读哪段?五、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读了这篇课文,小朋友,现在你们认识小蝌蚪这群可爱的小动物了吗,它们是什么样的?请小朋友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问:你觉得小蝌蚪的心情怎么样?从它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小蝌蚪很“快活”呢?用手势帮助理解“甩着”。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3、小蝌蚪在快乐的同时,它也有自己的伤心事,你们听!寻人启事大家好!我是小蝌蚪,每当我看见其它的小朋友和妈妈一起玩耍时,我羡慕极了。可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长得怎么样。听说ⅹⅹ班的小朋友最聪明,爱帮助人,请你们帮助我介绍我的妈妈吧。4、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看课件,提问: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归纳青蛙的外形特点。师:假如你现在是青蛙妈妈,你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吗?(生头饰上台汇报)5、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巩固生字2、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蝌蚪这群可爱的小动物。你还记得它们的样子吗?(课件)指名说。热心的小朋友还帮助小蝌蚪找到了它妈妈,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青蛙)(出示课件),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6自然段。二、朗读课文,感知青蛙成长过程。师: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请小朋友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5自然段,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小组合作读。读完后,找出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用“”勾划出来,并标上序号。小组交流集体汇报,师相机贴出图片演一演:请生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带头饰上台汇报)三、学习课文二段过渡:小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鲤鱼和乌龟)课件出示鲤鱼图1、看到鲤鱼妈妈带着小鲤鱼在捕食,小蝌蚪会怎么想呢?2、随机教学“迎”字,抓住“迎上去”一词体会小蝌蚪的心情!3、鲤鱼用怎样的语气来告诉小蝌蚪的呢?请你读一读。个别读集体读男女对读(“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四、学习第三段小蝌蚪受了鲤鱼妈妈的指点,又继续去寻找自己的妈妈了!他知道了自己的妈妈长着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游啊游,瞧!他们碰见谁了?(乌龟)看见四条腿,宽嘴巴的乌龟,小蝌蚪是怎样做的呢?快速读课文第三段,划出有关句子。1、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随机教学“追”字)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抓住“追上去”一词体会小蝌蚪的心情。自由读个别读2、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长得怎么样?(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3、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五、学习四、五段过渡:小蝌蚪告别了乌龟,再一次踏上了寻找妈妈的路。1、引读: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嘿,这一次可要仔细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他们仔细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一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毫不犹豫地游过去,叫道———2、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次,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过去”呢?生自由说。请生上台表演这三种情况。播放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3、引读: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非常高兴,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你能用“已经”说说话吗?4、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是怎样做的?齐读第4段最后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敏捷),做动作读一读。5、小青蛙都跟着妈妈在干什么呢?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师:它们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让我们带着赞赏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七、分角色朗读全文八、复习生字指导书写九、弹性作业,拓展延伸1、讲一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2、说一说说收集的小蝌蚪和青蛙的资料3、画一画画小蝌蚪的生长过程4、唱一唱唱小青蛙的歌5、演一演演课文内容《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五一、激趣引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2个谜语,想不想猜?猜谜语①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②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2、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可是它们的长相却相差这么大,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出示课题图)3、请你们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42页,看着课文中的插图,认真听故事。故事讲到哪儿,就指到相应的插图。2、同学们,小蝌蚪找着妈妈了吗?你们喜欢小蝌蚪吗?三、学习课文(一)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1、出示蝌蚪插图:看,池塘里有多少蝌蚪?谁来说说这些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儿?2、现在我们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指名读第一小节。(读完师贴图)3、屏示第一自然段,认识“灰”,(看这个字是什么颜色?这个字就读,集体拼读)出示字卡,组词4、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是说小蝌蚪生活的怎么样?(很开心,自由自在的),谁能快活地读一读(指导读出“快活”的语气)5、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谁在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话?6、仔细看,池塘里有……(出示填空)齐说。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瞧,它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它们找啊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就是一只可爱的大青蛙。(二)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1、出示图,提问:谁来说说青蛙妈妈长的什么样?2、课文上是怎样描写青蛙的样子的?让学生找出段落,指名读。3、出示句子,认识“披、鼓”,读准多音字“露”,除了这3个字,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是“蹲”。4、再找出写青蛙身上颜色的2个词?(点出:碧绿的雪白的)5、用上这四个表示动作和两个表示颜色的词,把这只大青蛙写活了,我们来试着读出青蛙的可爱。男生读、女生读,师评价。(三)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1、师:课文中青蛙妈妈说: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出示要求:请孩子们自由朗读课文2~6自然段,找出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用“~~~~”划出来。2、同桌互相交流、补充3、集体汇报,师贴图。出示这些句子、图,齐读。4、演一演:如果你就是小蝌蚪,你能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吗?看屏幕自己先试着说一说,找生说。(四)学习课文2~5段过渡: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鲤鱼和乌龟)(1)、学习第2段1、引读: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出示图)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想起自己的妈妈。)谁能说一句话,把小蝌蚪想妈妈的心情表达出来?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2、于是,它们就迎上去,问话,出示全图,认识“迎”组词、说话3、它们是怎样“迎上去”的?看课件理解,师:原来,这样面对面走到一起就是“迎”。谁想上台和老师一起做一下“迎”的动作。4、它们“迎上去”会问……(出示问话图)认识“阿姨”交流识字方法、学过的女字旁的字有哪些?多么有礼貌的小蝌蚪啊!谁再来有礼貌的读一读?5、鲤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隔离机(卡)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报告
- 遵义师范学院《中国通史古代》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2025届小升初复习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赣南医学院《空间构成与表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城乡规划设计基础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峡大学《流行音乐配器法(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民航服务礼仪》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药理学及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盐城师范学院《口述史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延边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校际联合检测试题(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级英语下册月考试卷
- 《欧式田园风》课件
- 2024年德州市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订单与合同管理制度
- 【MOOC期末】《英美文学里的生态》(北京林业大学)期末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外科患者疼痛护理与管理
- 《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专题培训
-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版)》解读
- 2024年六西格玛黄带认证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儿童牙齿分龄护理方案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年级(下)期中英语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