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_第1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_第2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_第3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_第4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贰、军、

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并能归

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若、夫、微、之。

2.能弄清楚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能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4.能背诵全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

兵法的最高境界。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

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

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

个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本文选自《左传》1、学生先自主回答有关《左传》的知识。

2、学生做好相关笔记。

参见课文注释,补充:《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

《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

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着名的文学作品,

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

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二.简介背景

晋国是西部的一个古老国家。晋国祖先是唐叔虞。唐叔虞是周武王的

小儿子,成王幼弟。唐是地名,位于黄河与汾水之间,方圆百里。叔

是排行。叔虞出生时手握“虞”字,就以虞为名,字子于。尚在孩提时、

成王桐叶封弟,封叔虞于唐。唐叔虞后代于此繁衍生息,就是后来的

晋国。到了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

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

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

大夫叔瞻劝郑君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楚国,

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里。后

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

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

欲结秦晋,当由此而出。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

君,就是晋文公。

晋文公果然极富政治才能。在大臣狐偃、贾佗等人协助下,晋文公采

取了一系列整顿政治、经济的措施,“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稼嵇劝分,

省用足财"赋职任功’:"举善援能’等。经过儿年经营,晋国国力大为增

强,称霸的欲望迅速膨胀,而楚国却成了前进路上的最大障碍。公元

前632年,晋楚兵戎相见,晋文公先是退避三舍,以报优待之恩,

再联合齐、宋、秦之师破楚于城濮,从而使晋文公确立了继齐桓公之

后的霸主地位。城濮之战中,郑国帮助了楚国,又加上重耳流亡期间

结下的恩怨,公元前630年,晋国联合秦国包围郑国,要把郑国国

君叫出来好好辱骂一顿。郑人害怕,献上叔瞻的头颅仍解决不了问题,

万不得已,走出一步险棋,派烛之武实施离间计。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

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

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

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

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

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三、熟读课文

1、默读课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宿n)南佚(yi)之狐夜缱(zhuT)而出

亡郑以陪(bei)邻共(gdng)其乏困阙(juS)秦

秦伯说(yuJ)逢(pUng)孙

2、听录音,注意准节奏。

3、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要连贯。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二,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

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

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

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

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

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

本段以简约之笔,涉了人之事。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

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一,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

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

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

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缱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

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

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

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

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

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

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

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

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

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

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

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

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

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

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

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

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

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

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第二课时

一、点名朗读课文

二、掌握重要的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巧

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J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j城楼

③quS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通"缺"

⑤ju6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屣。”)

②谦词敝人

③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三、掌握重要的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缱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四、本文的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7“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五、本文的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慢满足)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六、本文古今异义的词语: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至IJ)

七、本文重要的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第三课时

一、检查学生字词情况,点名回答问题。

二、学生讨论:

1、本文主要人物是谁?

2、本文主要事件是什么?

以上两间可从题目进行分析

3、主要人物在什么情况下出场?

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

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

4、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授命?

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晓之以理。烛之武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5、烛之武为什么能说退秦兵?

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

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6、晋军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

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

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7、烛之武怎样一步一步说服秦穆公?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三、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烛之武:

1、志士。

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

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

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

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

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

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勇士。

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缱而出‘;勇

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

格。

3、辩士。

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

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然后承诺,保

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

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

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

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

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

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

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

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

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

外交家。

郑君

善于纳谏

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

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勇于自责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

±o

精于言辞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

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

佚之狐

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

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

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

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

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四、课外迁移

佚之狐知道烛之武很有才能,为什么以前不推荐给郑君,而在国难当

头才想起烛之武?

附:

烛之武、邹忌、触龙的游说艺术二

烛之武,郑国之“老”百姓也,其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

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邹忌,齐国之美男子也,其“美”仅次于城北徐

公,假此以己推人说服齐王广纳群谏名扬天下。触龙,老朽矣,“蹩脚”

的赵国重臣,却长于口才。世间皆知老妇人因唠叨而著名,不料触龙

爷爷竟也大发唠叨,迂回包抄,晓之以理,使得赵太后将其爱子长安

君“恣触龙之所使之

国籍不同,时机不同,事件不同,游说对象不同,游说方法不同,然

而游说结果相同。何故?

1.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

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的切身利益着想,是游说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烛

之武先讲明秦和晋围郑(即使是攻下郑国),秦国无大裨益;进而分

析晋侯出征目的在于扩张领土,且欲壑难填。一方面使秦伯觉得枉费

心机,一方面顿感危险将至矣。可见,烛之武头头是道挑拨离间了“秦

晋之好这叫曲线救国。

邹忌可谓酒色财气俱全,竟还拥有聪明脑瓜支配下的厉害嘴巴,叫人

刮目相看。他从妻、妾、客人的阿谀之词“小题大作”——以君子之心

度“君子”之腹,献身说法使齐王也同理得证“蒙蔽甚矣于是一声令下,

广纳谏言,终于“战胜于朝廷':也使齐国夺得人才乃至发展先机。

触龙用“缓冲法”拉家常套近乎,用“弓I诱法”开后门托幼子,用“旁击法”

谈燕后陪衬人,用‘植入法'论历史望未来。先用三寸不烂之舌变相息

怒缓和气氛,再用反证法“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来巧设

鱼饵,引鱼上钩,推出“为长安君计短也”的结论。迂回包抄使得赵太

后主动缴械。

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

下级劝说上级,由于尊卑关系不得不谦言以谏,否则会引来杀身之祸。

虽然烛之武和触龙年岁已高,但岂敢倚老卖老?烛之武早有言

“无能‘;邹忌实话实说“不如徐公美‘;触龙嘘寒问暧’曾不能疾走……

窃自恕……”没话找话,话题轻松,铺设情境。此三者谙习“良药蜜口

更于病,忠言顺耳更利于听”之道。事实亦如此,良言一声三冬暖,

冷语一句六月寒。

3.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优

烛之武长于外交辞令,说理透辟,步步深人,层层逼紧。他抓住秦伯

担忧“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之心理,申明围郑对秦无任何好处,

晓之以利害,因说服力很强,所以句句打动对方。邹忌很了解齐王处

在许多人对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惧、有所企求的环境中,必然是个耳

不聪、目不明的受蒙蔽者——隐忧国之清明;又因晓得齐王有修明内

政以兴邦的宏志(心理),为此设喻使齐王欣然接受劝告,提升了齐

国威望,赢得了诸侯的尊敬。触龙非常了解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

便采用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太

后心结。当然更见触龙为国之忧心,忠心明鉴。

烛之武、邹忌、触龙游说的成功也告诉我们:游说时要不亢不卑,言

语恰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

《荷花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荷花淀派”的创作风格。

2.掌握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3.激发爱国主义的情感,珍惜和平生活。

【教学重点】

1.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与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2.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含蓄传神的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1.感悟本文诗情画意美和人物的形象美。

2.景物描写、人物对话对展开情节、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诵读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

2.体会如诗如画的景物之美。

二、教学过程

1.以影视资料导入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影片及你了解的战争场景特点。(影视导入构

成强力冲击,场景与文章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学生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归纳:提起战争,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总是流血漂橹,伏尸百万;硝烟弥漫,

血肉横飞;枪炮轰鸣,悲声一片...

在小说《荷花淀》中描述了一场怎样的战争呢?

2.把握小说情节

(1)根据预习完成下表(用多媒体显示)。(课前预习初步感知)段落1〜

45〜2930〜3132〜3839〜47标题编席待夫与夫话别送别亲人马庄探夫探夫不遇

段落48〜6061〜7475〜8384标题与敌相遇助夫杀敌漫谈感受迅速成长

(2)根据小标题复述课文内容。(复述可以从整体把握小说情节结构)

孙犁的小说并不是以情节见长,但他精选了儿个生活片断:开头写话别,交

代故事背景,村里七人参军公推水生为代表回家告别,这为妇女们去马庄探夫设

下伏笔。探夫不遇,不遇而归,归而遇敌,摆脱敌人,隐入荷花淀助夫杀敌,目

睹激战,则是一个转机。情节发展一波三折,错落有致,足见作者在情节上也是

匠心独运的。

孙犁笔下的战争和我们想像的战争有什么区别呢?(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感

受孙犁笔下的战争)

归纳概括:景美人美情美

3.体会景物之美

(1)赏析月下编席一节

①引传说激趣。(引传说创设意境)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

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

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

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

容城5县(市)所辖。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总面积366平方公里。

淀区内共有36个村庄,8000公顷芦苇,146个淀泊。河淀相连、沟壑纵横,苇

田星罗棋布,成为中国特有的一处自然水景区风光。白洋淀中有自然形成的千亩

荷花淀,每年的农历五一八月份粉、白两种荷花盛开,淀内香气四溢。白洋淀水

域辽阔,春季青芦吐翠;夏季红莲出水;秋天芦苇泛金黄色;冬季泊似碧玉。白

洋淀物产丰富,盛产大米、鱼虾、菱藕和安州苇席。被誉为美丽的“鱼米之乡”。

②播放课文1〜3段配乐朗诵,体会小说诗化的语言。

课文配乐朗诵,创设情境。

③学生自由朗读,体味其中韵味。

④请朗读好的同学读下文。(诗文用多媒体显示)月亮

升起来

院子里

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

白天

破好的

苇眉子,湿润润的

正好编席

女人

坐在

小院当中

手指上

缠绞着

柔滑修长的

苇眉子

苇眉子

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

跳跃着这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经过这样编排看来更有诗的意味了,下面请

大家闭上眼睛,按照我的语言在头脑中反映我所描述的画面。

月亮升起来了,在一座整洁干爽的院子里,一个女子正在编席,你看苇眉子

在她的怀里跳动不止,月光如流水般泻下银白的光辉,泻在院子里,泻在女子的

身上,泻在她身下编好的苇席上,苇席在月色下像一片洁白的云朵;那个女人陶

醉其中。一阵晚风吹来,带来些清凉,也带来了阵阵花香,缕缕荷香……请把你

的感受讲出来。

多媒体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教师轻柔的述说,再现情景。教师要肯定他们

的感受鼓励学生有自己独到的感受。

设问激疑

请学生来说。(宁静温馨安详……)

⑤思考:抗日战争是很残酷的,抗战八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死亡随时威

胁着人民的生命,有这么恬静优美的环境吗?作者这样描述合情理吗?他为什么

要这样写?

可以播放《我的祖国》、出示王维的《山居秋暝》帮助学生体会景物描写的

作用。

多媒体辅助,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到渠成完成对景物描写作用的

归纳。

学生讨论归纳:

①河山如此多娇,岂容敌人来践踏;家乡如此美好,怎能容忍列强来侵犯。

展示了荷花淀人民的精神风貌。

②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秀美的荷花淀养育了多情美丽善良的女子。这段环

境描写为人物提供了生活背景,烘托了人物形象:水生嫂是一个勤劳、纯朴、善

良的女子。

(2)赏读日光下的水乡风光

用多媒体显示荷花淀正午风光,给以学生形象上的感知。

学生朗读描写日光下水乡风光的语段,并展开想像。

背景:万里无云,水面上没有船只,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远景)

主体:一望无边,荷叶密密层层(中景)

特写:粉色的高高挺出来的荷花箭(近景)

学生自由讨论。

提问:如果让你用一个短语来概括这两幅画面给你的感受,你会选择哪个词

呢?

提问:“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

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

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看到这样的描写,你觉得情节会有怎样的变化和发展

呢?

明确:荷口卜像铜墙铁壁——暗寓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像铜墙铁壁。

明确:粉色荷花箭是哨兵——暗寓白洋淀的妇女们成长为抗日游击战士。

三、小结

在孙犁的笔下画面融为了一体,由朦胧逐渐清晰,荷花淀的景物是美的,水

天相融,粉荷绿苇相衬,明丽清纯,让人心醉,在这里人和环境融为一体了。景

为人物提供了活动的背景,烘托出了人物形象;如诗如画的美景有利于展现人物

精神风貌,在人物眼中,家乡是美好的,绝不容强盗侵犯,如果有人来入侵,这

里的人民会怎样呢?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四、布置作业

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百字左右)

认真阅读景物描写片段,体味词语隐含的意义及其作用:

“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

南面吹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明确:这是“女人们”探夫未遇回家路上的一段景物描写,衬托水生嫂们的

心情开始由忧变喜。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品读语言感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2.比较学习含蓄传神的细节描写。

3.初步感受东西方文化差异。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品味了小说中优美的景色描写,荷花淀景色如诗如画,水天相融,

粉荷绿苇相衬,明丽清纯,让人心醉,生活在这里的是怎样的一群人呢?了解…

个人重要的是了解他的性格,而人物的性格又是通过他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

所以我们必须透过人物的言行来认识他,而高明的作家也常常通过高度个性化的

人物语言来达到塑造人物的目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篇小说中人物语言的个性

美。

2.品读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1)分角色朗读课文:从“但是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至“你

总是很积极的”。

(2)分角色朗读改编仿写后的文段

①请比较原文中的女人和改写后的女人性格及心理的异同。

改写后的对话:

(很晚丈夫才回来)

女人抬头瞪着他说:“死到哪里去了,这么晚才回来!没你的饭了。”说着,

拍拍手站起来要往灶间走。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

些气喘。她说:“有事快说。我知道,回来晚了一准没好事。”

水生咧嘴笑了,“你看你,尽瞎猜。”四下里看看又说“爹呢?”

“你还有爹呀?早睡了。”

“小华呢?”

“你甭跟我打岔,到底有什么事?给我痛快点。”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停下了手里的活儿,怔了一下,站起来,并不看水生的脸。“不就是这

么点事嘛,还又是问爹又是问小华的,婆婆妈妈不直说。我给你弄点饭去。”

水生一把拉住她:“我吃过了。今天在县里开会,区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

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的眼睛熠熠闪光:”这才是我的好丈夫,爹的好儿子。你要是不积极,

爹和我都不依你。”

②讨论归纳

原文中的女人温顺、体贴,对丈夫极为依恋,甚至有些缠绵,虽然她同时也

是含蓄的,但她是有勇气有准备承担丈夫交给她的任何责任的。(水)

改写后的女人变得泼辣、外露,她用表面上的不在意掩饰内心的不舍之情,

故意把事情说得轻描淡写好让丈夫放心。(火)

相同之处在于对丈夫的举动都很敏感,都很爱自己的丈夫,都有一颗金子般

的爱国心。

(3)请比较下列三段对话,选出最适合水生嫂性格的-一段,并思考为什么

其他两段不适合?

女人:A“你走我不拦你,小华和爹你也带走。”

B“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C“你走,我不拦你,我跟你一块去。”

水生:A“我又不是去走亲戚。”

B“家里的事只有靠你了。”

C“我是去打仗,不是去旅游。”

女人:A“我在家还要干农活,更忙。”

B“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C“古有花木兰,女人能打仗,我也跟你打仗去。”

水生:A"等打完了鬼子我谢你。”

B“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C”等打完了鬼子,我谢你。”

女人:A“哼,说的轻巧。”

B(无语)

C“不嘛。”(H爹声)

(4)明确:B

(5)过渡

毕竟,藕断丝连的妇女们,对丈夫的不辞而别心存依恋,或许她们还有许多

悄悄话还未来得及向自己心爱的丈夫表白;或许她们为丈夫的安全茶饭不思;或

许她们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因此,儿个青年妇女就聚在水生家里商量

探夫的事。听探夫一段对话录音,分析她们的性格特征。

(6)细细品读四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话,分析她们的个性特点。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机敏多智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心直坦率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心细成熟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性急侥幸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害羞

忸怩

(7)感受东西方文化差异

可见人物的语言,美就美在富有个性,人人不同;美就美在富有民族特点,

多情而又含蓄。下面我们来体会一下东西方表达爱情的方式有何不同?

讨论归纳:中国的女子或忸怩或坦率或成熟,她们对自己的丈夫有深深的爱,

但她们表达得很含蓄,作为丈夫他们也时时挂念着他们的妻子,但他们有更符合

他们的表达方式,含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华民族艺术的…

个追求。

3.比较练习法,体会细节之美

比较上下两个句子的优劣:

(1)原文: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

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改写:“哎哟”随着一声惊叫,女人的手指明显地抖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

子划破了手。“让我看看。”“没什么。”女人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讨论明确:忽略了人物的身份,一个吃苦耐劳的农村妇女,不会见一点血就

大惊小叫。改写的句子不符合人物身份。“震动”不仅写出了手指的抖动,更反

映了水生嫂听到这消息后的心理反应:她没想到丈夫这么快就要参军走了,因而

不免有些吃惊,接着的是对丈夫的依恋,担心。反映出人物复杂的内心变化。

(2)原文: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

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改写: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去你的吧!”

一个女人用力一甩,把那菱角丢到远处,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

去了。

讨论明确:书上说年轻人很快忘掉了不快,如果加上语言好像还很恼火,和

前文矛盾。

(3)原文:“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

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改写:“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自己的船上。

讨论明确:纸盒丢在他们船上,我们能看到水生还是很爱他的妻子的,只是

表达得含蓄罢了。改后的句子不能表现水生对妻子的爱。

这里所选三组句子都是细节描写:手指的震动,丢菱角,丢纸盒非常符合人

物当时的身份,情绪,性格,品质。有了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自然,富有情趣,也更体现出这群善良勤劳英雄的白洋淀儿女的人格之美,爱情

之美。

三、总结全文

孙犁的荷花淀虽然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是他并没有通过渲染战争的

残酷来表现人物的革命英雄主义,去歌颂爱国主义精神,而是通过展现人物对家

乡的爱,对生活的爱,来刻画人物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主义和革命

英雄主义精神。所以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残墙断垣,看不到硝烟烈火,看不到

血污泪痕,看到的是明月,清风,荷香,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箭……

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丽。这就是孙犁小说的特点:淡雅舒适的诗情画意

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交融。

四、巩固练习

(1)这五个人的对话描写,从全文表达角度看,主要起了什么作用?选出

正确的一项:(B)

A.起补充交代作用,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B.交代故事发生原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C.这是小插曲,使故事曲折生动。

D.突出人物性格,深化主题。

(2)指出以下各句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①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准确地表达由吃惊而产生的心理反应。)

②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形容劳动的欢快心情。)

③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形容在强敌面前的敏捷行动。)

五、拓展

(1)阅读孙犁的其他作品,总结孙犁小说特点。

(2)将《荷花淀》改编成一部电影剧本。

《赤壁之战》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赤壁之战,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

扬长避短。

2.理清课文的条理,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用“非……不可……”和“果然”造句。

4.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悟出赤壁之战双方胜与负的根本原因。

2.理清课文的条理,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悟出赤壁一战双方胜与负的根本原因。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了解赤壁之战的时代背景。

(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三)理清课文条理,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教学重点

(-)了解赤壁之战的时代背景。

(二)理清课文的条理,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时代背景。

《赤壁之战》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

有关章节改编而成的。哪位同学知道“三国”是哪三国?他们的首领各是谁?

(“三国”是魏、蜀、吴。他们的首领分别是:魏是曹操;蜀是刘备;吴是孙权。)

“三国”是怎样形成的呢?东汉末年,曹操统一了黄河流域之后,雄心勃勃,想

进一步夺取长江下游孙权的地盘。当时曹、孙双方力量对比悬殊,面对强大的曹

军,孙权联合没有地盘的刘备共同抵抗,公元208年冬在赤壁与曹军交战。课文

讲的就是这次战役的故事。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

战例之一。这一战局不仅改变了当时双方的力量对比,也为后来魏、蜀、吴三国

成鼎立局势奠定了基础。同学们,你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

(“赤壁”这个地方在哪里?交战双方是谁?他们为什么要打仗?结果怎么样?)

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正是这篇课文的学习任务。首先我们来听一遍课文的朗读

录音,找一找课文中是谁和谁在打仗。

带着问题听录音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篇课文讲的是曹操率领的80万大军和周瑜的3万兵士作战。)

周瑜是孙权的部下,东吴军中的水上大都督。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攻打东

吴,在赤壁这个地方被周瑜率领的东吴军打败。“赤壁之战”写的就是这件事。作

战双方力量悬殊那么大,曹军为什么会败呢?我们认真学习课文之后,就会明白

其中的原因了。

(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2.辨字组词

指导学生讨论字的间架结构和字义,然后组词。例如:“渡”字的部首是R”,

说明这个字与水有关系,它的字音是右半部分的字音“度”,这个字的意思是:

从这一岸到那一岸。用这个字组词可以是(渡口)(渡船)(渡过)(渡江)等。

率—-(率领)(轻率)(率兵)(表率)

遣一-(派遣)(消遣)(调兵遣将)

驻一-(驻地)(驻军)(驻扎)(驻守)

隔-(隔离)(隔断)(隔开)(隔热)

策一-(计策)(对策)(策略)(决策)

降一-(投降)(降伏)(降龙伏虎)

盔一-(头盔)(盔甲)(丢盔弃甲)

混一-(混合)(混乱)(混成一片)

仗一-(打仗)(雪仗)(胜仗)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抵挡:抵抗的意思。

相持:各不相让。

自不量力: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量,估量。

计策:对付某种情势而事先安排好的方法或策略。

定睛:集中视线。

波浪滔天:形容水面上波浪极大。滔,漫、充满。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失去信用。

调兵遣将: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调,调动。

无心应战:没有心思跟进攻的敌人打仗。应,应付。

丢盔弃甲:形容打仗狼狈逃跑的情形。盔,打仗时用来保护头部的帽子,多用金

属制成。甲,用皮革或金属做的护身衣服。

缆绳:拴船用的粗绳子。

号称:名义上是。本课的意思曹军说是80万,实际上远没有那么多。

相持:双方坚持对立,互不相让。

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幔子:为遮挡而悬挂起来的布、绸子等。挂在屋内的帐幕。

鼓声震天:古时候打仗,擂鼓表示进攻。这里形容鼓声非常大。

3.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教师范读课文,然后找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此基础上师生共

同讨论课文的结构。

课文主要记述了曹操率军攻打东吴,因为兵士坐不惯船,就把船用铁索连起来,

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假投降和火攻的计策,火烧了曹操的战船、军营,曹操大败而

逃。

这篇课文共有11个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但又不能死套起因、经过、

结果这一固定模式。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课文做具体的分析。课文在起因之后,经

过之前,这一部分是战前的准备,应该单独画为一段。经过和结果同属火攻一仗

的全过程,不能分开。按照这样的分析,本课应该是这样的顺序:①战争的起因,

②战前的准备,③作战经过和结果。因此课文应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曹操率军南下想夺取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

驻在赤壁,与曹军隔江相对。这是赤壁之战的起因。

第二段(第2、3、4自然段)讲曹军是北方人,不习惯水战,用铁索把船连起来

练兵。黄盖根据这些情况,向周瑜献计用火攻打败曹军。这是双方的战斗准备。

第三段(第5〜11自然段)讲黄盖假意投降,驾火船烧曹营,大败曹军。这是火

攻一仗的全过程。

(三)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懂得赤壁之战,东吴获胜的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

长避短。

(二)抓住重点词语,理解火攻是怎样进行的。

(三)结合上下文理解“非……不……”和“果然”,并结合生活实际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悟出赤壁一-战双方胜与负的根本原因。

(二)抓住重点词语,理解火攻是怎样进行的。

三、教学难点

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悟出赤壁一战双方胜与负的根本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赤壁,东吴只有3万人,却能打败曹军的80万军队,原因是什么呢?

停顿几分钟,使学生快速思考并认定这的确是个问题。

哪位同学知道“赤壁”在哪儿?作战双方是谁?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赤壁”位于现在湖北武昌市,长江边上。作战双方是曹操和周瑜。)

(板书:赤壁曹操周瑜)

曹操和周瑜为什么要打仗,周瑜又是怎样取胜的呢?我们一起来分析这篇课文。

(-)学习第一段。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这一段介绍了什么?

(作者在这一段具体介绍了战斗发生的时间——东汉末年;地点——赤壁;交战

的双方——曹操和东吴的周瑜;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曹操在长江北岸,周瑜

的兵在长江南岸。这次战事的目的是曹操“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同时也可

以看出曹操是这次战争的发动者,周瑜“调兵遣将”是为了抵抗曹军。)

很明显,战争发生的原因是曹操想扩大自己的地盘,从道义上讲是不正义的,但

是他们人员众多,来势凶猛。周瑜也毫不畏惧,调兵遣将与曹军隔江相对。这场

战争的经过和结果怎样,我们继续往下看。

(板书:南北隔江相对)

(三)学习第二段。

找同学分自然段读书,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

对于难以适应的环境,曹操是怎么做的?

(曹操命令士兵把船一条条用铁索连起来。)

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别的办法吗?

(因为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这次作战“非坐船不可”,可是他们不习惯船上

的生活,所以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就像平地一样。”)

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曹军必须坐船?(“非坐船不可。)

“非……不可……”是什么意思?谁能结合实际生活造一个句子,说明你理解了。

(“非……不可……”是必须这样做的意思。生活中也经常能用到这样的句式。

如这人病重,非住院不可。)

由此可以看出,曹军已经为作战做好了准备,把所有的船连成了一个平地。同学

们,大家讨论讨论曹操这个办法怎么样?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曹军潜在的危机,在此为学生理解黄盖的计谋作了铺垫。使

一个教学上的难点很快就解决了。

(这个办法不好,因为这样一来所有的船成为了一体,如果有紧急情况发生,一

条船都跑不了,就会全军覆灭。)

真聪明。可是曹操就没有想到这一点,相反周瑜军中的黄盖却注意到了,还很好

地利用了这一点。黄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

第3自然段主要是黄盖的一段话一共有三句,分析了作战双方的利与弊,以及在

战斗中取胜的计谋。

(黄盖认为①敌我力量悬殊很大,因为曹军号称80万人,周瑜才有3万兵士。

②长期相持没有好处。因为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长期相持,对兵力弱的一方不

利。③曹军船体相连难以分散。针对这些情况,黄盖向周瑜提出用火攻的计策。)

怎么理解“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呢?

(可以看得出周瑜同意这个办法,只是具体怎么做“还得有个计策”。说明周瑜

很谨慎,对问题考虑得很周密,最终采纳了火攻。)

(板书:火攻)

“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写出计策的具

体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请同学再读第二段,教师在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可具体讲解这一内容,帮助学生

正确理解。

课文在这里不写出计策的具体内容是因为下文实际上是这一计策实施的描述。这

样写既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又避免了重复,从而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语言精炼,

引人入胜。

教师简单小结这一段,并引出下--段。

要战胜对方,就得知己知彼。周瑜一方做到了知己知彼,因此决定用火攻。火攻

这,•计策到底是怎样实施的呢?我们继续学习第三段。

(四)学习第三段

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因为故事性比较强,教学时最好以一个或几个大问题为主,

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用比较概括的语言按顺序说一

说。

这一教学环节可以留出大约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并根据问

题思考。

请同学们认真读书,并思考这样的问题:火攻分为哪几步实施,每一步主要做了

什么?

课文分四步来写火攻:①黄盖写信,向曹操假投降。投降的理由是“周瑜自不量

力”,肯定失败,并表示带兵士和粮草投奔曹军。这个理由正合曹操以人多自居

必然胜利的心理,所以曹操信以为真。②火攻选择在刮东南风的天气里,船上装

满引火的东西,趁着东南风驶向曹营。因为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

这样就使得“火攻”在东南风的帮助下得以很好的实施。③黄盖在船接近曹营时,

叫人点火,火船冲进曹营,致使曹操的战船一下子都烧了起来,火又窜上岸,岸

上的兵营也烧了起来。这样近距离点火使曹军措手不及。④周瑜带兵追杀曹军,

曹操从华容道逃跑。“鼓声震天”说明周瑜一方士气大振,火攻大胜。“丢盔弃甲”

形象地描述了曹军大败时狼狈逃跑的样子。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给予一定的正确指导,并注意从每一步的内容中,

概括出主要词语进行板书。

(板书:诈降东南风点火追杀逃跑)

由此可以看出,“火攻”分四步进行。让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把这四步写在投影

片上,然后在投影机上进行展示和评比。

“果然”一词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在实际生活

中怎么运用。

(“果然”的意思是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课文中的“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

-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这说明曹操正想着或正等着什么,结果发生的事

实正合他意。但他没有想到这些船不是来投降,而是来烧他们的。

果然——天阴得很厚,不一会儿果然下起了小雨。

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火攻”就会理解深刻,记忆清楚。紧接着师生共同研

究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周瑜只有3万人,曹操拥有80万人,力量悬殊很大。可是周瑜的兵士善于水战;

恰好有东南风;又因为曹军来犯,周瑜带领兵将奋起抗击,属于正义事业。所以

周瑜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又加上有黄盖的计策,扬长避短,使这样一次力

量对比极大的战事,以少胜多,东吴取得了胜利。

(板书:原因:天时地利人和结果:以少胜多)

(五)总结板书,概括中心思想。

赤壁之战的结果是东吴3万人打败曹操80万大军。这一结果是曹操难以预料的,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板书做一个“战后分析”,探讨探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东吴大胜,曹军大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一结果说明“火攻”是正确的。

同学们仔细想一想“火攻”计策的出台是很随意的吗?

(“火攻”不是随意的,也不是凭空想象的。它来自于战前东吴对敌我双方情况

的正确分析和判断,东吴军从中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做到了知己知彼,因

此他们扬长避短攻击曹军的弱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曹操之所以失败,是因

为他仗着兵多将广,骄傲轻敌,还采取了错误的铁索连船的措施,轻信了黄盖的

假降,致使80万大军狼狈逃窜。)

由此得出课文的中心思想就是说明无论要做成什么事,都要做到知己知彼,扬长

避短。

(六)作业。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完成课后题1、2、3o

【板书设计】

《赤壁之战》教案2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东吴获胜的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

短。

2.学习一种新的阅读方法,即理清课文条理,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条理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能正确运用“果然”、“非……不可”词语进行造句。

(三)德育渗透点

1.了解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部分内容。

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培养遇事多分析,勤动脑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归纳出赤壁之战双方胜负的根本原因。

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理清本文中“火攻”一段的条理。

(―)难点

理清“火攻”全过程的条理。

(三)解决办法

重点段落“火攻”这部分教学,通过分析课文内容、结合课前预习资料(背景资

料)的补充,插入影视资料片的播放,小组讨论质疑归纳、自觉互学等多种方法

及手段来突破。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