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中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关联_第1页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中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关联_第2页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中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关联_第3页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中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关联_第4页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中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关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中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关联

【篇目】

必修下

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

选必上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狄更斯

复活(节选)/列夫•托尔斯泰

【关联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

别里科夫跟我同住在一所房子里。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

来蒙上脑袋。房里又热又闷,风推着关紧的门,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

溜进来。……

可是,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有一个新的史地教员,一个原籍乌克兰,名叫密明益•沙维

奇•柯瓦连科的人,派到我们学校里来了。他是带着他姐姐华连卡一起来的。后来,由于校长太太的尽力

撮合,华连卡开始对我们的别里科夫明白地表示好感了。在恋爱方面,特别是在婚姻方面,怂恿总要起很

大的作用的。人人一他的同事和同事的太太们——开始向别里科夫游说:他应当结婚。况且,华连卡长

得不坏,招人喜欢:她是五等文官的女儿,有田产;尤其要紧的,她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于

是他昏了头,决定结婚了。

但是华连卡的弟弟从认识别里科夫的第一天起,就讨厌他。

现在,您听一听后来发生的事吧。有个促狭鬼画了一张漫画,画着别里科夫打了雨伞,穿了雨鞋,卷起裤

腿,正在走路,臂弯里挽着华连卡;下面缀着一个题名《恋爱中的anthropos》。您知道,那神态画得像

极了。那位画家一定画了不止一夜,因为男子中学和女子中学里的教师们、神学校的教师们街门里的官

儿,全接到一份。别里科夫也接到一份。这幅漫画弄得他难堪极了。

我们一块儿走出了宿舍。那天是五月一日,礼拜天,学生和教师事先约定在学校里会齐,然后一块儿走到

城郊的一个小林子里去。我们动身了,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

“天下竟有这么歹毒的坏人!”他说,他的嘴唇发抖了。

我甚至可怜他了。我们走啊走的,忽然间,柯瓦连科骑着自行车来了,他的后面,华连卡也骑着自行车来

了,涨红了脸,筋疲力尽,可是快活,兴高采烈。

“我们先走一步!”她嚷道,“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得要命!”

他俩走远,不见了。别里科夫脸色从发青变成发白。他站住,瞧着我。……

“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也许我的眼睛骗了我?难道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

“这有什么不成体统的?”我问,“让他们尽管骑他们的自行车,快快活活地玩一阵好了。”

“可是这怎么行?”他叫起来,看见我平心静气,觉得奇怪,“您在说什么呀?”

他似乎心里乱得很,不肯再往前走,回家去了。

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还没到放学的时候,他就走

了,这在他还是生平第一回呢。他没吃午饭。将近傍晚,他穿得暖暖和和的,到柯瓦连科家里去了。华连

卡不在家,就只碰到她弟弟。

“请坐!”柯瓦连科冷冷地说,皱起眉头。别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钟光景,然后开口了:

“我上您这儿来,是为要了却我的一桩心事。我烦恼得很,烦恼得很。有个不怀好意的家伙画了一张荒唐

的漫画,画的是我和另一个跟您和我都有密切关系的人。我认为我有责任向您保证我跟这事没一点关

系。……我没有做出什么事来该得到这样的讥消一一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

子。”

柯瓦连科坐在那儿生闷气,一句话也不说。别里科夫等了一会儿,然后压低喉咙,用悲凉的声调接着说:

“另外我有件事情要跟您谈一谈。我在这儿做了多年的事,您最近才来,既然我是一个比您年纪大的同

事,我就认为我有责任给您进一个忠告。您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

的!”

“怎么见得?”柯瓦连科问。

“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密哈益•沙维奇?难道这不是理所当然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

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

那就做不得。昨天我吓坏了!我一看见您的姐姐,眼前就变得一片漆黑。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

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您到底要怎么样?”

“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密哈益•沙维奇。您是青年人,您前途远大,您的举动得十分十

分小心才成;您却这么马马虎虎,唉,这么马马虎虎!您穿着绣花衬衫出门,人家经常看见您在大街上拿

着书走来走去;现在呢,又骑什么自行车。校长会听说您和您姐姐骑自行车的,然后,这事又会传到督学

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吗?”

“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柯瓦连科涨红了脸说,“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

滚!”

别里科夫脸色苍白,站起来。

“您用这种口吻跟我讲话,那我不能再讲下去了。”他说,“我请求您在我面前谈到上司的时候不要这样

说话;您对上司应当尊敬才对。”

“难道我对上司说了什么不好的话?”柯瓦连科问,生气地瞧着他,“请您躲开我。我是正大光明的人,

不愿意跟您这样的先生讲话。我不喜欢那些背地里进谗言的人。”

别里科夫心慌意乱,匆匆忙忙地穿大衣,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这还是他生平第一回听到别人对他说这么

不客气的话。

“随您怎么说,都由您好了。”他一面走出门道,到楼梯口去,一面说,“只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

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

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我不能不这样做。”

“报告他?去,尽管报告去吧!”

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

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可是,他滚

下楼的时候,偏巧华连卡回来了,带着两位女士。她们站在楼下,怔住了。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

可怕。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

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说不定又会

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有删改)

文本二:

契诃夫能寥寥几笔给你勾画出一幅人物肖像,而就是这寥寥几笔,却把人物勾画得那么逼真而自然,使人

看不出任何雕琢的痕迹。他笔下的人物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他们满怀空泛的美好理想,却缺乏坚强的意

志,往往软弱无能,满口豪言壮语,却从来不见其行动。

他曾说:“与小说无关的一切都要无情地抛弃。要是你在第一章里写了墙上挂着一只枪,到了第二或者第

三章,这支枪就必须发射子弹。”他的短篇小说都有非常出色的开头。往往只用几句话就把事情交代清

楚,抓住要点,不加修饰,却又十分准确。他能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某个地方某片风景、某段对话或者某个

人物,不需要详细地解说或长篇描述,只消精确地把事物勾勒出来,便可做到这一点。我想,这是他善于

用异常质朴的眼光观察事物的缘故。契诃夫的人物不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形象,他们过着一种奇特的、非人

间的生活。他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能力,把文中的人物笼罩在某种气氛中。他们不是生活在太阳底下的平常

人,他们仿佛是意识的化身,相互之间即使没有语言也能直接交往。他的人物没有各自固定的特性,而是

通过临时构想奇妙地混合而成,因此,他们实际上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毛姆《读契诃夫》,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别里科夫胆小多疑,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蒙上脑袋,关紧门,战战兢兢,生怕出事,任何小事都会让

他“心慌得很”。

B.“促狭鬼”画了--张恋爱中的别里科夫的漫画,对于被生活挤压得心理扭曲的他来说,这张小纸片足

以让他心神不宁。

C.为了避免自己和柯瓦连科的谈话被人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来,别里科夫慎重地选择向上汇报,这是

一种善意的通告。

D.契诃夫运用直白、生活化的语言来表现华连卡的浪漫气息与生命活力,与别里科夫的胆小、迂腐的性

格形成鲜明对比。

2.认识华连卡姐弟后,别里科夫有着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结合文本一,请简要分析。(4分)

3.请结合文本一,分析文本二中毛姆所论契诃夫小说的创作特色。(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挂在脖子上的安娜(节选)①

[俄]契诃夫

婚礼以后,这对新婚夫妇没有举行欢乐的结婚舞会和晚餐,没有安排音乐和跳舞,就要乘火车到二百俄里

以外去朝圣了。许多人都赞成这个办法,说莫杰斯特•阿列克谢伊奇已经身居要职,而且年纪也不算轻,

热闹的婚礼或许不大相宜了。再者,一个52岁的官吏跟一个刚满18岁的姑娘结婚,音乐就叫人听着乏味

了。大家还说:阿列克谢伊奇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他之所以想出到修道院去旅行一趟,是特意要让年轻

的妻子知道:就连在婚姻中,他也是把宗教和道德放在第一位的。

人们到车站去给这对新婚夫妇送行,人群中有新娘阿尼娅的父亲彼得•列昂契奇,他是一位中学习字课和

图画课教员;还有她的两个兄弟,中学生彼佳和安德留沙。火车开了,阿尼娅看见父亲踉跄着跟着车厢跑

了几步,嘴里不住地喊道:“阿尼娅②!阿纽塔③!……”

阿列克谢伊奇在年轻漂亮的妻子对面坐下来。他是个中等身材的官吏,相当丰满,保养得很好,留着长长

的络腮胡子,却没留上髭。他那剃得光光、轮廓鲜明的圆下巴看上去像是脚后跟。他动作缓慢,态度温

和,那双小眼睛微笑着。她也微笑,可是一想到这个人随时会用他那湿乎乎的厚嘴唇吻她,而且她没有权

利拒绝,就觉着心慌。他那胖身子只要微微一动,就会吓她一跳,让她觉得又可怕又恶心。

阿列克谢伊奇是个举止庄重、不惯于跟女人打交道的人,他动作拙笨地摸着她的腰,不住地拍打她的肩

膀。她却想着钱,想着母亲,想着母亲的死。是的,她跟一个阔人结婚了,他在银行里有十万卢布的存

款,还有一处可以租赁出去的祖传庄园。可是她仍旧没有钱,她的结婚礼服是赊账缝制的。今天她父亲和

弟弟来给她送行,她从他们的脸容看得出他们身边连一个小钱也没有,或许今晚就得挨饿。

她正在回想这些事,突然听到了从窗口传进来的音乐声,还有嘈杂的说话声。原来火车在一个小车站上停

住了。军乐声从高高的桦树和白杨后面,从浸沉在月光中的消夏别墅那边传来。不少人正在车站月台上溜

达散步。这当中有个人是所有消夏别墅的房东,是个大富翁,姓阿尔狄诺夫。他又高又胖,眼睛暴突,脸

长得像亚美尼亚人,穿着一身古怪的衣服。两条猎狗跟在他身后,用尖鼻子嗅着地面。

眼泪仍旧在阿尼娅的眼睛里闪亮,可是她现在不再想那些不开心的事了。她跟她认得的中学生和军官们握

手,欢畅地微笑着。她走出去,站在两个车厢中间的小平台上,让月光照着她,好让大家都看见她漂亮的

新衣服和新帽子。她发现阿尔狄诺夫正瞧着她,便卖弄风情地眯细眼睛,大声说起法语来。于是,因为她

的声音是那么悦耳动听,因为周围乐声悠扬,还因为阿尔狄诺夫这个远近闻名的风流男子和放浪汉那么贪

婪而好奇地盯着她,还因为大家都兴致勃勃,她也突然感到快活起来。等到火车开动,那些熟识的军官向

她行军礼时,她已经哼唱起波利卡舞曲来了。她一面走回车室,一面觉得方才在那小车站上好像已经得到

保证:不管怎样,她将来一定会幸福的。

这对新婚夫妇在修道院里待了两天,便回城里来了。他们住在官家开办的公寓里。吃午饭时,阿列克谢伊

奇吃得很多也说得很多,谈政治,谈任命、调职、褒奖,还谈到人必须辛苦工作,说一个戈比④都得当心

着用,又说他把宗教和道德看得比世界上任何东西都要紧。他手里捏紧一把餐刀像拿着一把剑似的,说:

“各人都应当有各人的责任!”

阿尼娅听着他讲话,心里害怕,吃不下去,通常总是饿着肚子从桌旁站起来。

有时候阿列克谢伊奇也带着阿尼娅到剧院去。幕间休息时,他总是不放她离开身边一步,挽着她的胳臂在

走廊和休息室里走来走去。走过小吃部时,阿尼娅很想吃点甜食,她喜欢吃巧克力糖和苹果糕,可是她没

有钱。他呢,拿起一个梨,用手指头揉搓一阵,犹疑不定地问:“多少钱一个?”“二十五个戈比!”

“好家伙,这么贵!”他说,又把那只梨放回原处。不过不买东西就走出小吃部又不像话,他就要了瓶矿

泉水,独自全喝光了,喝得连眼泪都涌流出来。这时候阿尼娅总是打心眼里恨他。

一次他忽然涨红了脸,很快地对她说:

“快向这位老太太鞠躬!”

“可是我不认识她。”

“没关系。她是税务局局长的太太!我说,你倒是鞠躬啊!”他固执地埋怨道,“你的脑袋又不会掉下

ZIXo

阿尼娅鞠了一躬,她的脑袋果然没有掉下来,可她却感到很痛苦。她觉着她灵魂里仿佛早就存着对这个人

的惧怕似的。她怕中学校长,怕那位大家经常提到的上司大人,还有眼前这个循规蹈矩的莫杰斯特•阿列

克谢伊奇。这些力量汇聚在一起,活像一只可怕的大白熊,威逼着像她,还有她父亲那样的弱者和罪人。

她不敢说顶撞的话,每当受到粗暴的爱抚,被对方的搂抱吓得胆战心惊时,还只能强作欢颜。

彼佳和安德留沙有时穿着破靴子和破裤子来看望阿尼娅,他们也得洗耳恭听阿列克谢伊奇的教训:“各人

都应当尽到各人的责任!”

他不给他们钱。可是他却送给阿尼娅一些手镯、戒指和胸针,说是这些东西留到急难的日子会大有用处

的。他常常用钥匙打开她的五屉柜,检查一下那些东西是否完好无缺。

(写于1895年)【注释】①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本篇共两节,选文为第一节,有删改。②、

③阿尼娅和阿纽塔均为安娜的小名和爱称。④戈比,俄币中币值最小的分币。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标题暗示了女主人公安娜的命运:不管怎样,她都只是那些有钱人的玩偶和饰物,无法得到具

有人格尊严的生活。

B.小说的叙述角度与《装在套子里的人》不同,文中没有第一人称叙述者的转述,而是使用第三人称为

主,采用了全知视角的写法。

C.小说显示了犀利的批判锋芒,对于笔下的人物,作家总是给予辛辣的讽刺,戳穿其假面具,揭示其真

面目,而极少表现同情和宽容。

D.小说的语言生动幽默,细节刻画也十分传神,比如关于阿列克谢伊奇在剧院小吃部言行举止的描写,

就令人忍俊不禁。

2.试简要分析莫杰斯特・阿列克谢伊奇的形象,比较他与《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性格的异

同。

3.在小说的第二节,女主人公阿尼娅(安娜)的遭遇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试推测这一“逆转”的内

容,并在本节选文中找出发生这种“逆转”的依据。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小公务员之死

[俄]契诃夫

一个美好的晚上,一位心情美好的庶务官伊凡•德米特里•切尔维亚科夫,坐在剧院第二排座椅上,正拿

着望远镜观看轻歌剧《科尔涅维利的钟声》。他看着演出,感到无比幸福。但突然间,他的脸皱起来,眼

睛往上翻,呼吸停住了……他放下望远镜,低下头,便……阿嚏一声!他打了个喷嚏,无论何时何地,谁

打喷嚏都是不能禁止的。庄稼汉打喷嚏,警长打喷嚏,有时连达官贵人也在所难免。人人都打喷嚏。切尔

维亚科夫毫不慌张,掏出小手绢擦擦脸,而且像一位讲礼貌的人那样,举目看看四周:他的喷嚏是否溅着

什么人了?但这时他不由得慌张起来。他看到,坐在他前面第一排座椅上的一个小老头,正用手套使劲擦

他的秃头和脖子,嘴里还嘟哝着什么。切尔维亚科夫认出这人是三品文官布里扎洛夫将军,他在交通部门

任职。

“我的喷嚏溅着他了!”切尔维亚科夫心想,“他虽说不是我的上司,是别的部门的,不过这总不妥当。

应当向他赔个不是才对。”

切尔维亚科夫咳嗽一声,身子探向前去,凑着将军的耳朵小声说:

“务请大人原谅,我的唾沫星子溅着您了……我出于无心……”

“没什么,没什么……”

“看在上天份上,请您原谅。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哎,请坐下吧!让人听戏嘛!”

切尔维亚科夫心慌意乱了,他傻笑一下,开始望着舞台。他看着演出,但已不再感到幸福。他开始惶惶不

安起来。幕间休息时,他走到布里扎洛夫跟前,在他身边走来走去,终于克制住胆怯心情,嗫嚅道:

“我溅着您了,大人……务请宽恕……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哎,够了!……我已经忘了,您怎么老提它呢!”将军说完,不耐烦地撇了撇下嘴唇。

“他说忘了,可是他那眼神多凶!”切尔维亚科夫暗想,不时怀疑地瞧他一眼。“连话都不想说了。应当

向他解释清楚,我完全是无意的……这是自然规律……否则他会认为我故意□卒他。他现在不这么想,过后

肯定会这么想的!……”

回家后,切尔维亚科夫把自己的失态告诉了妻子。他觉得妻子对发生的事过于轻率。她先是吓着了,但后

来听说布里扎洛夫是“别的部门的“,也就放心了。

“不过你还是去一趟赔礼道歉的好,”她说,“他会认为你在公共场合举止不当!”

“说得对呀!刚才我道歉过了,可是他有点古怪……一句中听的话也没说。再者也没有时间细谈。”

第二天,切尔维亚科夫穿上新制服,刮了脸,去找布里扎洛夫解释……走进将军的接待室,他看到里面有

许多请求接见的人。将军被围坐在其中,他已经开始接受呈文了。询问过几人后,将军抬眼望着切尔维亚

科夫。

“昨天在‘阿尔卡吉亚'剧场,如果大人还记得的话,”庶务官开始报告,“我打了一个喷嚏,无意中溅

了……务请您原……”

“什么废话!……天知道怎么回事!”将军扭过脸,对下一名来访者说,“您有什么事?”

“他不想说!”切尔维亚科夫脸色煞白,心里想道,“看来他生气了……不行,这事不能这样放下……我

要跟他解释清楚……”

当将军接见完最后一名来访者,正要返回内室时,切尔维亚科夫一步跟上去,又开始嗫嚅道:

“大人!倘若在下胆敢打搅大人的话,那么可以说,只是出于一种悔过的心情……我不是有意的,务请您

谅解,大人!”

将军做出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挥一下手。

“您简直开玩笑,先生!”将军说完,进门不见了。

“这怎么是开玩笑?”切尔维亚科夫想,“根本不是开玩笑!身为将军,却不明事理!既然这样,我再也

不向这个装腔作势的人赔不是了!去他的!我给他写封信,再也不来了!真的,再也不来了!”

切尔维亚科夫这么思量着回到家里。可是给将军的信却没有写成。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出这信该怎么

写。只好次日又去向将军本人解释。

“我昨天来打搅了大人,”当将军向他抬起疑问的目光,他开始嗫嚅道,“我不是如您讲的来开玩笑的。

我来是向您赔礼道歉,因为我打喷嚏时溅着您了,大人……说到开玩笑,我可从来没有想过。在下胆敢开

玩笑吗?倘若我们真开玩笑,那样的话,就丝毫谈不上对大人的敬重了……谈不上……”

“滚出去!!"忽然间,脸色发青、浑身打战的将军大喝一声。

“什么,大人?”切尔维亚科夫小声问道,他吓呆了。

“滚出去!!”将军跺着脚,又喊了一声。

切尔维亚科夫感到肚子里什么东西碎了。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着,他一步一步退到门口。他来到街

上,步履艰难地走着……他迷迷糊糊地回到家里,没脱制服,就倒在长沙发上,……咽了气。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切尔维亚科夫第一次道歉后,内心十分恐慌,他的第二次道歉虽然获得了将军的原谅,却把将军惹得

些许不耐烦,他的恐慌也升级了。

B.小说的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向布里扎洛夫将军前后进行了多达六次的“道歉”,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卑

微懦弱的小人物形象。

C.小说不仅表现了作者对思想庸俗、生活猥琐的小市民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痛恨,也表达了其

对罪恶的等级制度的控诉。

D.契诃夫笔下的别林科夫、切尔维亚科夫同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都是社会“小人物”,作家笔端都

流露出了同情大于批判的情感。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略带轻喜剧的开场写出主人公赏剧时的轻松愉悦,与后文他的心惊胆战形成鲜明对比。

B.小说清晰叙述了契尔维亚科夫与将军之间层层递进的对话,这种重复深入的写作手法能更深刻地挖掘

出对人物内心世界。

C.小说灵活地运用了语言、心理、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这一典型形象。

D.小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一波三折,揭示出最残酷的真相:一个喷嚏,在切尔维亚科夫看来重如泰

山,无奈成为了毁灭自己的利器。

3.小说的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和《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林科夫都是契诃夫笔下的重要人物,请结合作

品简要分析两人性格上的相同点。

4.卡夫卡说过:“一本书应该是一把斧头,凿开我们内心的冰海。”不仅仅是书,故事也有“斧头”的力

量,让我们内心有所启悟,请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这篇小说对你的启发。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普通的一天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星期一清早,天气暖和,无雨。唐奥雷里奥•埃斯科瓦尔六点钟就敞开了诊所的门。他是一位没有营业执

照的牙科医生,每天总起得很早。他上穿一件花衬衫,颈部扣着一只金扣儿;下穿一条长裤,裤腰扎一根

松紧带儿。他腰板硬实,身材细瘦,目光不轻易东张西望,像个聋子似的。他从玻璃橱里取出一只还在石

青模子上装着的假牙,又把一束工具放在桌上,像展览似的由大到小摆好。

把所用的东西准备好后,他把磨床拉向弹簧椅,坐下来磨假牙。他好像没有考虑他在做的事情,手脚一直

在不停地忙碌着,即使不使用磨床也一刻不停地蹬着踏板。

八点过后,他停了一会儿,从窗口望了望天空,看见两只兀鹰在邻居家的屋顶上沉静地晒太阳。他一面想

着午饭前可能又要下雨,一面又继续干他的活计。他的十一岁的儿子的反常的叫声把他从专心致志的神态

中惊醒。

“爸爸!”

,,干吗?,,

“镇长问你能不能给他拔个牙?”

“告诉他,我不在。”他正在磨一只金牙,把牙拿到眼前,眯着眼睛察看着。他儿子的声音又从小小的接

待室里传来:“他说你在家,他听见你说话了。”

牙科医生继续察看着那颗金牙,直到把活儿做完,把牙放在桌上后才说:“好多了。”

他又踏动了磨床。接着从一个小纸盒里取出一个安着几颗牙齿的牙桥,开始磨金套。那纸盒里盛着等着他

做的活儿。

“爸爸!”

“什么事?”他的神情依然如故。

“他说你要是不给他拔牙,他就让你吃子弹。”

他停下蹬踏板的脚,把磨床从椅子前推开,把桌子下面的抽屉拉出来,驳壳枪就放在抽屉里。

“哼!”他说,“让他进来对我开枪好了。”

他转了一下椅子,让自己面对大门,一只手按着抽屉沿儿。

镇长出现在门口。镇长已经把左脸刮光,右脸却有五天未刮了,看去又肿又疼。牙科医生从他那双黯淡无

光的眼睛里看出,他准有许多个夜晚疼得不曾合眼了。他用手指把抽屉关上,温和地说:

“请坐吧。”

“早晨好!”镇长说。“早晨好。”牙科医生说。

当用具在沸水里消毒的时候,镇长把脑袋靠在了椅枕垫上,觉得好多了。他闻到一股冰冷的气息。这是一

间简陋的诊室:一把旧木椅,一台脚踏磨床和一个装着圆形瓷把手的玻璃橱。椅子对面的窗上挂着一幅一

人高的布窗帘,当听到牙科医生走到他身边的时侯,镇长脚后跟蹬地,张开了嘴。

唐奥雷里奥•埃斯科瓦尔把他的脸扳向亮处。察看过损坏的白齿后,用手谨慎地按了按下颌。

“你不能打麻药了。”

“为什么?”

“因为牙床化脓了。”

镇长望了望他的眼睛。“好吧。”他说,露出一丝苦笑。

牙科医生没有说话。他把煮用具的浅口锅端到手术台上,用凉了的镜子把用具夹出来,动作还是不慌不

忙。然后用脚尖把痰盂挪过来,又在脸盆里洗了手。做这一切时,他一眼也不看坐在椅子上的镇长。但是

镇长却紧紧地用眼睛盯着他。

那是一颗下牙床上的智齿。牙科医生叉开双腿,用热乎乎的拔牙钳夹住白齿。镇长双手抓着椅子的扶手,

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脚上,觉得腰部一阵透心凉,但是他没有叹气。牙科医生只是扭动着手腕。他没有怨

恨,更准确地说,他是怀着一种酸楚的心情说:

“中尉,你在这儿杀了二十个人了。”

镇长感到下牙骨上发出一阵咯吱声,他的双眼顿时涌满了泪水。但是直到确知牙齿拔下来他才舒了一口

气。这时,他透过朦胧泪眼看见了拔下来的牙。在痛苦之中,他觉得那颗牙齿是那么古怪,他怎么也不理

解那五个夜晚会使他受到那般折磨。他把身子俯向痰盂,嘴里喘着粗气,身上渗出了汗水。他解开了军衣

扣,又伸手到裤兜里摸手帕。牙科医生递给他一块干净布。

“擦擦眼泪吧。”他说。镇长擦了擦眼。他的痛苦减轻了。牙科医生洗手的时候,他看见了残破的天花板

和一个落满灰尘,挂着蜘蛛卵和死昆虫的蜘蛛网。牙科医生一面擦手一面走回来。“你要记住,”他说,

“回去要用盐水漱口。”

镇长站起来,没精打采地行了个军礼,大步向门口走去,军服的扣子也没扣。“给我记上账吧。”他说。

“给你还是给镇公所?”

镇长没有看他,关上门,在铁栅栏外面说:“都一样!”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300篇》,有删改)【注】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代表作《百年孤独》。其作品以描写混战动荡条件下的平民生活见长。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题目为“普通的一天”,选取的材料也是拔牙这样的日常小事,小中见大,折射出了社会环境的恶

劣。

B.镇长一出现,牙科医生儿子的反常叫声和医生的“我不在”陡升悬念,引人入胜,但最终牙医并未屈服

于镇长的威胁。

C.文章第三段的环境描写“两只兀鹰在邻居家的屋顶上沉静地晒太阳”,交代了故事发生时的天气特点,

烘托出安详静谧的气氛。

D.小说采用顺叙方式,用语简洁,不慌不忙,但却暗流汹涌,悬念迭生,展示了作者非凡的叙事才华和富

有张力的语言水平。

2.小说如何刻画牙科医生这一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

3.本文作者虽然是享有世界声誉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但本文却没有任何魔幻色彩,而是浓浓的批判现实

主义风格,请结合小说文本谈谈作者对现实的批判指向。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演说家

[俄]契诃夫

早上,八等文官基里尔・伊凡诺维奇•瓦维洛诺夫下葬。在送殡行列离开教堂前往墓地的时候,死者的同

事,一位姓波普拉夫斯基的人,去找他的朋友格里戈里•彼得罗维奇•扎波伊金。这个扎波伊金,具有一

种罕见的才能,他擅长在婚礼上,葬礼上,各种各样的周年纪念会上发表即席演说。

“我呀,朋友,找你来了!”波普拉夫斯基正碰到他在家,说快穿上衣报,跟我走。我们有个同事死了,

这会儿正打发他去另一个世界,要是死个把小人物,我们也不会来麻烦你,可这人是秘书——某种意义上

说,是办公厅的台柱子。给这么一个大人物举行葬礼,没人致辞是不行的。”

“啊,秘书!”扎波伊金打了个哈欠,“是那个酒鬼吧?”

“没错,就是那个酒鬼。这回有煎饼招待,还有各色冷盘……你还会领到一笔车马费。走吧,亲爱的!到

了那边的墓地,你就天花乱坠地吹他一通,到时我们就千恩万谢啦。”扎波伊金欣然同意。

“我知道你们那个秘书,”他说着坐上出租马车,“诡计多端,老奸巨猾,但愿他升天,这种人可少

见。”

“得了,骂死人可不妥啊。”

“那当然。对死者要么三缄其口,要么大唱赞歌,不过他毕竟是个骗子。”

为死者做了安魂祈祷,等大家安静下来,扎波伊金朝前跨出一步,向众人扫了一眼,开口了:

“能相信我们的眼睛和听觉吗?这棺木,这些热泪涟涟的脸,这些呻吟和号哭,岂不是一场噩梦?唉,这

不是梦,视觉也没有欺骗我们!眼前躺着的这个人,不久前我们还看到他是如此精力充沛,像个年轻人一

样活泼而纯洁,这个人不久前还在我们眼前辛勤工作,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把自己酿的蜜送进国家福

利这一总的蜂房里。如今却已变成一堆骸骨,化作物质的幻影。不可弥补的损失啊!现在有谁能为我们取

代他呢?好的文官我们这里有很多,然而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却是绝无仅有的!他直到灵魂深处都忠于

他神圣的职责,他不吝惜自己的精力,通宵达旦地工作,他无私,不收受贿赂。他疾恶如仇,那些想方设

法损害公共利益的人,那些利用种种诱人的生活福利来拉拢他,让他背弃自己职责的人,统统遭到他的鄙

视!由于他忠于职守,一心行善,他不知道生活的乐趣,甚至拒绝享受家庭生活的幸福。你们都知道,他

至死都是一个单身汉!就在此刻我也能看到他那张刮得干干净净的、深受感动的脸,它对我们总是挂着善

意的微笑,就在此刻我也能听到他那柔和的、亲切友好的声音。愿你的骸骨安宁,普罗科菲・奥西波维

奇!安息吧,诚实而高尚的劳动者!”

扎波伊金继续说下去,可是听众却开始交头接耳。首先,大家弄不明白,为什么演说家称死者为普罗科菲

•奥西波维奇,死者明明叫基里尔•伊凡诺维奇呀。其次,大家都知道,死者生前一辈子都同他的合法妻

子吵架,因此他算不得单身汉。最后,他留着红褐色的大胡子,为什么演说家说他的脸向来刮得干干净净

的。

“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演说家眼睛望着墓穴,热情洋溢地继续说道,“你总是愁眉苦脸,神色严

厉,可是我们大家都知道,你有一颗正直而善良的心!”

不久,听众开始发现,演说家本人发生了某种奇怪的变化。他定睛瞧着一个地方,不安地扭动身子,自己

也耸起肩膀来了。突然他打住了,吃惊得张大了嘴巴,转身对着波普拉夫斯基。

“你听我说,他活着呢!”他惊恐万状地说。

“谁活着?”

“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呀!瞧他站在墓碑旁边呢!”

“他本来就没有死!死的叫基里尔•伊凡诺维奇!”

“可是你刚才亲口说的,你们的秘书死了!”

“基里尔•伊凡诺维奇是秘书呀。你这怪人,都搞乱了!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是我们的前任秘书,他两

年前就调到第二科当科长了。”

“咳,鬼才搞得清你们的事!”

“你怎么停住了?接着讲,不讲可不妙!”

扎波伊金又重新对着墓穴,凭他三寸不烂之舌继续致中断了的悼词。墓碑旁果真站着普罗科菲•奥西波维

奇-----个脸面到得干干净净的年老文官。他瞪着演说家,气呼呼地皱着眉头。

“不好呀,年轻人!”行完葬礼跟扎波伊金一道返回时,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理怨道,“您的这些话说

死人也许合适,可是用来说活人。这简直是讽刺挖苦,先生!天哪,您都说了些什么话?什么无私呀,不

被收买呀,不受贿呀!这些话用来说活人只能是侮辱人格,先生!”

一八八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波普拉夫斯基没有反驳扎波伊金私下对死者表达的看法和评价,这既暗示死者与其前任具有共同特点,

又为后文扎波伊金的失误埋下伏笔。

B.小说详细描写扎波伊金在葬礼上即席所致的悼词,主要目的在于与题目“演说家”相照应,突出其所具

有的杰出的语言才能。

C.在作者笔下,听众只对扎波伊金所致悼词的对象是谁暗自怀疑,却没有怀疑悼词中对死者品格不切实际

的称颂,这样写饱含着作者的深意。

D.契诃夫的小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这篇小说讽刺的对象几乎是文中涉及的所有人物,包括听众,而不

只是“演说家”扎波伊金。

2.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大师,请分析这篇小说对当时的现实作了哪些批判。

3.小说极具喜剧效果,这种效果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请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苦恼

【俄】契诃夫

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

的一层。车夫姚纳•波塔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低

着,彳区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彳区到的最大限度。即使有一大堆雪倒在他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不必把身上的

雪抖掉似的……他那匹小母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势、它那瘦骨嶙峋的身

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它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

“赶车的,到维堡区去!”姚纳听见了喊声,猛地哆嗦一下,从粘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

人,穿一件带风帽的军大衣。

“到维堡区去!”军人又喊了一遍,“你睡着了还是怎么的?到维堡区去!”

为了表示同意,姚纳就抖动一下缰绳。那匹瘦马也伸长脖子,弯起它那像棍子一样的腿,迟疑地离开原地

走动起来了。

“你往哪儿闯,鬼东西!”姚纳立刻听见那一团团川流不息的黑影当中发出了喊叫声。“你连赶车都不

会!靠右走!”军人生气地说。

一个赶轿式马车的车夫破口大骂,一个行人恶狠狠地瞪他一眼。姚纳在赶车座位上局促不安,像是坐在针

尖上似的,往两旁撑开胳膊肘,不住转动眼珠。他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

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陛陛”的声音。

“什么?”军人问。

姚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

了。”

“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

姚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谁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热病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这是

上帝的旨意哟。”

“你拐弯啊,魔鬼!"黑地里发出了喊叫声,“你瞎了眼还是怎么的,老狗!用眼睛瞧着!”“赶你的车

吧,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

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他把乘客拉到维堡区以

后,就把雪橇赶到一家饭馆旁边停下来,坐在赶车座位上彳区下腰,又不动了……

“赶车的,到警察桥去!”那个驼子用破锣般的声音说,“一共三个人。二十戈比!

姚纳抖动缰绳,吧嗒嘴唇。二十戈比的价钱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顾不上讲价了。那几个青年人就互相推操

着,嘴里骂声不绝,走到雪橇跟前,三个人做出了决定:应该让驼子站着,因为他最矮。“好,走吧!”

驼子站在那儿,用破锣般的嗓音说,对着姚纳的后脑壳喷气。姚纳感到他背后驼子的扭动的身子和颤动的

声音。他听见那些骂他的话,看到这几个人,孤单的感觉就逐渐从他的胸中消散了。驼子骂个不停,谄出

一长串稀奇古怪的骂人话。姚纳不住地回过头去看他们。

正好他们的谈话短暂地停顿一下,他就再次回过头去,嘟嘟哝哝说:“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

期死了!”

“大家都要死的……”驼子咳了一阵,擦擦嘴唇,叹口气说,“得了,你赶车吧,你赶车吧!诸位先生,

照这样的走法我再也受不住了!他什么时候才会把我们拉到呢?”

姚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说,谢天谢地,他们终于

到了。

姚纳收下二十戈比以后,久久地看着那几个游荡的人的背影。他又孤身一人了,寂静又向他侵袭过来。

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现,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姚纳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

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

他受不住了。“回大车店去”他想,“回大车店去!”

那匹瘦马仿佛领会了他的想法,就小跑起来。大约过了一个半钟头,姚纳己经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边坐

着了。炉台上,地板上,长凳上,人们鼾声四起。“连买燕麦的钱都还没挣到呢,一个人要是会料理自己

的事……让自己吃得饱饱的,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饱的……”他想。墙角上有人站起来,带着睡意嗽一嗽喉

咙,往水桶那边走去。

“你是想喝水吧?”姚纳问。“是啊,想喝水!”

“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我呢,老弟,我的儿子死了……”

姚纳看一下他的话产生了什么影响,可是一点影响也没看见。那个青年人已经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

了。

老人就叹气,挠他的身子。如同那个青年人渴望喝水一样,他渴望说话。

他穿上衣服,走到马房里,他的马就站在那儿。“你在吃草吗?”姚纳问他的马说,看见了它的发亮的眼

睛,“好,吃吧。既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我己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

的儿子来赶车才对,他才是个地道的马车夫……只要他活着就好了……”姚纳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

“我的小母马……约内奇不在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忽然,这个小驹子去世了……你不是要

伤心吗?”

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集》,本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描绘了一幅阴冷昏暗的雪夜车马图,既写实又富有寓意,营造了寒冷悲苦的氛围,也暗示了

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B.结尾姚纳向小马诉说心里话,小马“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说明在这个冷漠的社会中还存在着温

情,给这个悲惨的故事增添一抹暖色。

C.姚纳多次与人倾诉心中的苦闷都未成功,本文借助几组相同的情景,反映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普遍缺

乏基本的人道主义关怀。

D.文中写姚纳不停地向世人倾诉自身的悲惨遭遇,但是无人理解,他“无人围观”的情节批判了现实,

震撼人心。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姚纳“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与小马呆呆不动的姿态极为相似,用小马的瘦弱孤

独衬托主人公的孤立无援,命运悲苦。

B.小说以精彩的对话勾勒人物的精神特征,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C.小说善用短句、不完全句和省略号,如文末“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让结尾简洁精练,

耐人寻味。

D.小说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寓意深刻的对比、出色的细节描写,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3.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4.有评论家评价契诃夫的小说“风格冷峻”,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我对世事已有足够了解,因而几乎对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不过像我这样小小年纪就如此轻

易地遭人遗弃,即使是现在,也不免使我感到有点儿吃惊。好端端一个极有才华、观察力强、聪明热情、

敏感机灵的孩子,突然身心两伤,可居然没有人出来为他说一句话,我觉得这实在是咄咄怪事,没有一个

人出来为我说一句话,于是在我十岁那年,我就成了谋得斯通一格林比货行里的一名小童工了。

谋得斯通一格林比货行坐落在河边,位于黑衣修士区。那地方经过后来的改建,现在已经变了样了。当年

那儿是一条狭窄的街道,街道尽头的一座房子,就是这家货行。街道曲曲弯弯直达河边,尽头处有几级台

阶,供人们上船下船之用。货行的房子又破又旧,有个自用的小码头和码头相连,涨潮时是一片水,退潮

时是一片泥。这座房子真正是老鼠横行的地方。它那些镶有护墙板的房间,我敢说,经过上百年的尘污烟

熏,已经分辨不出是什么颜色了;它的地板和楼梯都已腐烂;地下室里,成群的灰色大老鼠东奔西窜,吱

吱乱叫;这儿到处是污垢和腐臭:凡此种种,在我的心里,已不是多年前的事,而是此时此刻眼前的情景

了。它们全都出现在我的眼前,就跟当年那倒霉的日子里,我颤抖的手被昆宁先生握着,第一次置身其间

时见到的完全一样。

在我如此荣幸地开始独自谋生的第一天早上,童工中年纪最大的那个奉命前来教我怎样干活儿。他叫米

克•沃克,身上系一条破围裙,头上戴一顶纸帽子。他告诉我,他父亲是个船夫,在伦敦市长就职日,曾

戴着黑色天鹅绒帽子参加步行仪仗队。他还告诉我,我们的主要伙伴是另一个男孩,在给我介绍时,我觉

得他的名字很古怪,叫粉白•土豆。后来我才发现,原来这并不是这个孩子起初的名字,而是货行里的人

给他取的洋名,因为他面色灰白,像煮熟的土豆般粉白。粉白的父亲是个运水夫,还兼做消防队员,以此

受雇于一家大剧院。

我竟沦落到跟这样一班人为伍,内心隐藏的痛苦,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我把这些天天在一起的伙伴跟我

幸福的孩提时代的那些伙伴作了比较一我觉得,想成为一个有学问、有名望的人的希望,已在我胸中破

灭了。

帐房里的钟已指向12点30分,大家都准备去吃饭了。这时,昆宁先生敲了敲窗子,打手势要我进帐房。

我进去了,发现那儿还有一个胖墩墩的中年男子,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马裤、黑色皮鞋,脑袋又大又

亮,没有头发,光秃得像个鸡蛋,他的大脸盘完全对着我。他的衣服破旧,但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硬

领。他手里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手杖上系有一对已褪色的大穗子,他外套的前襟还挂着一副有柄的

单片眼镜——我后来发现,这只是用作装饰的,因为他难得用来看东西,即使他用来看了,也是什么都看

不见的。

“这位,”那个陌生人说,语调中带有一种屈尊俯就的口气,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装成文雅的气派,给我

印象很深,“就是科波菲尔少爷了。你好吗,先生?”

我说我很好,希望他也好。其实,我心里非常局促不安,可是当时我不便多诉苦。

到了晚上约定的时间,米考伯先生又来了。我洗了手和脸,以便向他的文雅表示更多的敬意,接着我们便

朝我们的家走去。

到达温泽里的住宅后(我发现,这住宅像他一样破破烂烂,但也跟他一样尽可能装出体面的样子),他把

我介绍给他的太太。她正坐在小客厅里(楼上的房间里全都空空的,一件家具也没有,成天拉上窗帘,挡

住邻居的耳目),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在喂奶。

我的房间就在屋顶的后部,是个闷气的小阁楼,房间里家具很少。

“没结婚之前,跟我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当时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不得不招个房客来住。不过,既

然米考伯先生有困难,所有个人情感上的好恶,也就只好让步。”

“眼下米考伯先生的困难,几乎要把我们给压垮了,”米考伯太太说,“到底是否能渡过这些难关,我不

知道。当我跟爸爸妈妈一起过日子时我真的不懂,我现在用的‘困难’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不过经验能

让人懂得一切一正像爸爸时常说的那样。”

可怜的米考伯太太!

上门来的人,只有债主。有个满脸污垢的男人,我猜他是个鞋匠,经常在早上7点就挤进过道,朝楼上的

米考伯先生大喊大叫:“喂,你给我下来!你还没出门,这你知道。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别想躲

着,这你知道,那太不要脸了。要是我是你,我绝不会这样不要脸面。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反正得

还我们钱,你听到了没有?喂,你给我下来!”

他这样骂了一通后,仍旧得不到回答,火气就更大了,于是就骂出“骗子”“强盗”这些字眼来。连这些

字眼也不起作用时,他就跑到街对面,对着三楼的窗子大声叫骂,他知道米考伯先生住在哪一层。遇到这

种时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J,用一把剃刀做出抹脖子的动作来,可是

半个小时不到,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

门去了。

米考伯太太也同样能屈能伸。我曾看到,她在3点钟时为缴税的事急得死去活来,可是到了4点钟,她就

吃起炸羊排,喝起热麦酒来了(这是典当掉两把银茶匙后买来的)。有一次,她家刚被法院强制执行,没

收了财产,6点钟,我见她躺在壁炉前,头发散乱,披在脸上,可是就在这天晚上,她一面在厨房的炉子

旁炸牛排,一面告诉我她爸妈以及经常来往的朋友们的事。我从未见过她的兴致有比那天晚上更好的了。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着力刻画两个童工及其父亲这些小人物群像,说明“我”很快融入新生活。

B.跟米考伯会面心里局促不安,表明变成孤儿后的大卫开始并不想见米考伯先生。

C.米考伯先生家楼上的房间里什么也没有,但为了不让人知道,他们成天拉上窗帘,表现了米考伯一家

人爱体面的特点。

D.“我”认为米考伯太太跟米考伯先生一样,都是能屈能伸的人,这一评价充分展现了“我”对米考伯

夫妇的钦佩之情。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本过着幸福孩提生活的大卫•科波菲尔被迫停学做童工,小说就是这样在冲突中展开情节、刻画人

物,突显故事的张力。

B.成为米考伯先生的房客之后,“我”就在心里认为那是“家”,侧面反映了“我”内心的孤独。

C.米考伯太太一再述说娘家的辉煌,从3点钟“急得死去活来”到4点钟“吃吃喝喝”,极为写实地展

现了一个耽于幻想、债多不愁的乐天派形象。

D.小说描写住宅破烂,房间空空,一件家具也没有,让社会下层小人物的性格在与环境互动中更充分地

得到展现,富有暗示性与象征性,激发读者情感,隐喻主题。

3.小说以“我”为叙事视角,有什么好处?

4.选文前两段中对小科波菲尔生存环境的描写有何作用?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狄更斯

我跟着那青年女子,不久就来到一座很整洁的小房子前,那房子还有明亮亮的半圆形小窗户,房前有一个

铺满石子的小四方院,你也可以说是还长满了被精心栽培而香气四溢的鲜花的小花园。窗子上挂着纱帘,

纱帘的中间没扯上。透过窗根可以看到一个弧形绿色大屏风或一把扇子,还有一张小桌和一把大椅子,我

不禁想姨奶奶那时也许正好不神气地坐在那儿呢。

我的鞋那时已处于万般凄惨的境况了,鞋底已一片一片地掉了,鞋帮也破绽得难以被再认为是鞋了。我的

帽又扁又皱,就是被扔到垃圾堆上的脱了柄的破镐和它相比也不会不好意思了。我的衬衣和长裤上沾着暑

气、露水、草屑、肯特的泥土(我在那泥上睡过觉),再加上破烂,当我站在门前时,我姨奶奶小院里的

鸟儿也受了惊吓。从离开伦敦后,我的头发就没碰过梳子和刷子。由于没受惯风吹日晒,我的脸、脖子和

手都被烤成了紫褐色。我从头到脚都是白垩粉和沙土,就像刚从一座石灰窑里出来一样。就这么一幅样

子,还对这幅样子有强烈的自觉,我等着向我那严厉的姨奶奶介绍我自己,让她接受我这样的第一印象。

有那么一会儿时间过去了,客厅窗子依然那么平静,以至我想她可能不在那里。就在这时,从房子里走出

一个女人,她帽子上又扎了条头巾,手上带着园艺手套,身披一条像收税人的大围裙那样的大园艺口袋,

手拿一把大刀。我马上就知道她是贝西小姐了,因为她大模大样地走出房子,和我可怜的母亲常描述她当

初走进我们布兰德斯通鸦巢的花园那大模大样完全一样。

“走开!”贝西小姐摇摇头说,并向空中挥动那把刀做了个砍的动作,“快走开!这里不许男孩来!”

她走到花园的一角,弯腰去挖一棵小树的根时,我战战兢兢地望着她。我勇气丧尽,只抱着豁出去的想法

了,于是我轻轻走过去,在她身边站下,用手指碰碰她。

“对不起,小姐。”我开始说。

她吃惊地抬头看看。

“对不起,姨奶奶。”

“呃嘿?”贝西小姐叫道,我还从没听过人们用这么吃惊的口气说话呢。

“对不起,姨奶奶。我是你的孙子。”

“哦,上帝!”我姨奶奶说着,一下坐到了花园的小径上了。

“我是大卫•科波菲尔,从萨福克的布兰德斯通来的一一我出生的那晚,你去过那儿,见到了我亲爱的妈

妈。她死后,我很不快活,我被冷落,不能上学,被迫去独立谋生,干不适合我干的苦活。所以我跑到你

这里来。我刚动身就被人抢劫了,只好一路走来,从动身后,我就没上床睡过觉。”说到这里,我的自制

力全丧失了;我的双手动了动,本意是向她指明我那褴褛行状,证实我所受的苦难,可我就一下大哭了起

来,我想这场哭已憋在我心里整整一个星期了。

我姨奶奶脸上只剩下惊诧的表情,坐在石子上两眼瞪着我;我一开始大哭,她就连忙起身,抓住我的衣

领,把我带进了客厅。在客厅里,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一个高厨的锁,从中取出几个瓶子,然后把每个

瓶子里的玩艺都朝我嘴里倒一点。我想她是想都没想就拿出那几个瓶子的,因为我至今肯定说我当时尝到

了茴香汁、鱼酱、色拉油。由于我依然很伤心,不能控制住自己的呜咽,她向我投下这些滋补剂后就把我

放到沙发上,在我脑袋下垫一条披肩,又把她头上的头巾取下垫到我脚下,以免我会把沙发套弄脏。然

后,她就坐在我前面说过的绿色大扇子或屏风后,这一来我就看不见她的脸了;她每隔一分钟就叫一声

“上帝!”,像号炮一样。

我姨奶奶个头高高的,神色严厉,但并不难看。她的脸上,她的声音里,她的步态举止中,都无不流露出

一种刚毅,足以说明她往日在像我母亲那般软弱的人身上可产生的影响;她容貌还可算秀丽,虽然面容坚

定严肃。那个房间就像珍妮或我姨奶奶一样整洁。就在刚才我放下笔回忆那房间时,带着花香的海风又吹

进来了;我还又看见擦得铮亮的老式家具,弧形窗里绿扇子附近我姨奶奶的那把凛然的大椅子和桌子,粗

毛地毯,壶架,两只金丝雀,古瓷器,装满干玫瑰叶的酒罐,放置各种器皿的高橱架,还有和这一切极不

协调的——脏兮兮躺在沙发上打量这一切的我。珍妮去烧洗澡水了。洗澡实在是很大的享受。我开始感到

因曾睡在野地而四肢疼痛,而我又那么疲乏虚弱,几乎无法让眼连续睁开五分钟。我洗澡之后,她们一

姨奶奶和珍妮一给我穿上本是狄克先生的衬衣和裤子,又用两或三条披巾把我裹上。我像一捆什么呢,

我也说不上,但我觉得是热哄哄的一捆。我觉得很乏,极想睡,很快就又倒到沙发上睡着了。

(节选自《大卫•科波菲尔》,有删改)

文本二:

三联生活周刊: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始于20世纪初林纾和魏易合作翻译的狄更斯的5部长篇小说。

作为当时的翻译大家,林纾为什么选择了狄更斯?

张玲:林纾的翻译行为,应该说是在中国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启蒙改良运动的组成部分。或许林

纾和这些19世纪以来的外国大作家具有某些共通之处,那就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主张“文章合为

时而著”。从林纾对狄更斯的评价中也可见一斑,林纾说狄更斯“扫荡名士美人之局”,“善叙家常平淡

之事”,写的是世情常态,读起来娓娓动人,这些评价直到今天看来还非常精准。

(节选自《为什么重读狄更斯一一专访狄更斯评论家、翻译家张玲》,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篇的场景描写比较细腻,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为后文贝西姨奶奶的出场做铺垫。

B.文本一第二段通过对“我”的“鞋”“帽”“衬衣”“长裤”等衣衫褴褛的惨状的描写,表达“我”

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C.文本一采用有限视角“我”叙事,“我”既是文章的线索,也是故事的亲历者和讲述者,增强了文章

的真实性。

D.文本二张玲的转述和林纾对狄更斯的侧面评价,有助于读者更全面了解狄更斯及其创作风格。

2.结合小说的具体情节,简要分析贝西姨奶奶的形象特点。

3.文本二中林纾对狄更斯小说的评价是“善叙家常平淡之事”,请结合文本一分析这一评价体现在哪些

方面。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英]狄更斯

我抬眼看看那上面的一扇窗,只见一个头发花白而神情愉快的男子在那儿,他怪怪地闭着一只眼向我点点

头又摇摇头,再笑笑,就走开了。就在这时,从房子里走出一个女人,她帽子上又扎了条毛巾,手上带着

园艺手套,身披一条像收税人的大围裙那样的大园艺口袋,手拿一把大刀。我马上就知道她是贝西小姐

了,因为她大模大样地走出房子,和我可怜的母亲常描述她当初走进我们布兰德斯通鸦巢的花园那大模大

样完全一样。

“走开!”贝西小姐摇摇头说,并向空中挥动那把刀做了个砍的动作,“快走开!这里不许男孩来!”

她走到花园的一角,弯腰去挖一棵小树的根时,我战战兢兢地望着她。我勇气丧尽,只抱着豁出去的想法

了,于是我轻轻走过去,在她身边站下,用手指碰碰她。

“对不起,小姐。”我开始说。

她吃惊地抬头看看。

“对不起,姨奶奶。”

“呃嘿?”贝西小姐叫道,我还从没听过人们用这么吃惊的口气说话呢。

“对不起,姨奶奶。我是你的孙子。”

“哦,上帝!”我姨奶奶说着,一下坐到了花园的小径上了。

“我是大卫•科波菲尔,从萨福克的布兰德斯通来的——我出生的那晚,你去过那儿,见到了我亲爱的妈

妈。她死后,我很不快活,我被冷落,不能上学被迫去独立谋生,干不适合我干的苦活。所以我跑到你这

里来。我刚动身就被人抢劫了,只好一路走来,从动身后,我就没上床睡过觉。”说到这里,我的自制力

全丧失了;我的双手动了动,本意是向她指明我那褴褛行状,证实我所受的苦难,可我就一下大哭了起

来,我想这场哭已憋在我心里整整一个星期了。

我姨奶奶脸上只剩下惊诧的表情,坐在石子上两眼瞪着我;我一开始大哭,她就连忙起身,抓住我的衣

领,把我带进了客厅。在客厅里,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一个高橱的锁,从中取出几个瓶子,然后把每个

瓶子里的玩艺都朝我嘴里倒一点。我想她是想都没想就拿出那几个瓶子的,因为我至今肯定说我当时尝到

了茴香汁、鱼酱、色拉油。由于我依然很伤心,不能控制住自己的呜咽,她向我投下这些滋补剂后就把我

放到沙发上,在我脑袋下垫一条披肩,又把她头上的头巾取下垫到我脚下,以免我会把沙发套弄脏。然

后,她就坐在我前面说过的绿色大扇子或屏风后,这一来我就看不见她的脸了;她每隔一分钟就叫一声

“上帝”,像号炮一样。

过了一些时候,她摇铃了。“珍妮,”我姨奶奶对进来的女佣说道,“到楼上去,替我向狄克先生①问

好,并说我想和他谈谈。”

我直挺挺地躺在沙发上(我怕稍动就会惹姨奶奶不快),珍妮见了有些吃惊,但她还是去执行命令了。姨

奶奶背着手在客厅里走来走去,直到那从楼上窗子里对我眨眼的男人笑呵呵地走进来。

“狄克先生,”姨奶奶说,“别装傻了,因为只要你肯,没人能比你更明白。我们都知道这点。所以,无

论怎样也别装傻。”

那男人立刻严肃起来,朝我看看。我觉得他好像要恳求我千万别提到那个窗子。

“狄克先生,”姨奶奶说道,“你听我说起过大卫•科波菲尔吗?好了,别装作没记性,因为你我都知道

是怎么回事。”

“大卫•科波菲尔?”狄克先生说,我觉得他是不大记得了。“大卫•科波菲尔?哦,对,当然啰。大

卫,的确。”

“行了,”姨奶奶说,“这就是他的孩子——他的儿子。如果这孩子不像他的母亲,就很像他父亲了。”

“他的儿子?”狄克先生说。“大卫的儿子?千真万确。”

“是呀,”姨奶奶继续说道,“他已经干了件好事呢。他跑了出来。哦,他的姐姐贝西•特洛伍德②就决

不会跑掉的。"姨奶奶坚定地摇摇头,表现出她对那从未来到人间的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