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三由表及里,多维分析,概括分析形象
散文作品中的形象,是指作品中的人物、事物、景物等形象,散文的内涵就是通过这些
形象所展现的特定自然景物、生活场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反映出的意义和价值。
【知识图解】
抓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文字
抓描写人物的重点段落
抓作者介绍、评价文字
表现主旨
寄托感情
衬托对比
【备考建议】
1.能够从物象的内在、外在特点和作者蕴含的情感分析概括其特征,全面分析其作用。
2.能够从正侧描写及作者的介绍、评价文字中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全面分析人物
的作用。
题型一物象的概括分析
所谓物象就是指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事物形象,它在以事物形象本身出现的同时,
也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物象不仅有其本身的具体意义,而且具有被赋
予的抽象意义。可以说,我们在文学作品中欣赏到的物象,都是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
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形象。该题型又可分为主要物象作用分析和次要物象作用分析两类。
【必备知识学习】
物象特征概括三角度
(一)把握物象特征
物象特征
(外在形象)I内在形象]I蕴含的情感]
(形态、声音、色彩、气味]1性格、本质、精神)(喜爱、憎恶、高兴、悲伤]
(二)了解物象与其所指向的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
(三)分析物象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
(一)教考结合,课内温故
一、《故都的秋》共写了五幅秋景图,都统摄在“悲凉”的情绪中,试结合每幅秋景图
品读“悲凉”的具体内涵。
画面内容画面中心事物及其特点悲凉内涵
清晨静观牵牛花:蓝朵强调的是破败荒芜以及牵牛花的冷色调
落蕊轻扫①②
秋蝉残鸣③④
秋雨:凉
秋雨闲人强调人生几度秋凉、流年已逝的感慨
闲人:叹凉
秋日胜果⑤⑥
二、结合课文《荷塘月色》,填写下表。
画面画面意象画面特征情感心理
月下
©②③
小径
月下
⑤
荷塘
⑧
荷塘
⑥⑦
月色
荷塘
⑨⑩⑪
四周
(二)活学活用,迁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根河之恋
根河是鄂温克人阳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
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
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
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
生物。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
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
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
的长辈94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
张照片。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椅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
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
息。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刻着她相
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
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的猎物无论多远,
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民点参观游览的人
络绎不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
里的深沉呢?
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
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霎时让人眼前一亮。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
的民族。出乎意料的是,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时隔多年,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
草原上,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
那些低头吃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还有那些袒露在草原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都让人忍不住
心潮起伏。这位鄂温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是祖先留在
他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
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
那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念与报答。
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人类到了21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
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
蝶。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我们去到那里时,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门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
儿。男人穿着时尚的T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了发,有的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她们的裙
子仍然长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
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咖啡色外墙,小尖顶,搬进来的一家家鄂温克人按照
自己的想法装扮屋子,盘算着未来。鄂温克人与外族人通婚是常见的事情,近些年更为普遍,
他们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温克名字,成为这新部落的新一代。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大兴
安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南北。眼下,过往的一切留在了画册里。伐木工变作
了看林人,大批工人需要学习新技能,谋求新职业,他们在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
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翩翩
起舞,似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着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根河桥,进
入了舞者的欢乐。用不着有任何忐忑,大家都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
曼妙舞者啊!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种愉悦。那是我度过
的最为愉快的时刻。
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
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
(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
[注]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
题型二物象的作用分析
散文物象作用的分析主要是就物象对文章内容主旨、艺术构思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的分析。
该题型又可分为主要物象作用的分析和次要物象作用的分析两类。
【必备知识学习】
分析物象作用的方法
①内容主旨方面:主要物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分析主要物象的作用就是揭示
主要物象散文的“神”。一般说来,写物的要找志,写景的要析情。
作用②艺术构思方面:主要物象多为全文的线索,起着把众多材料组织贯串在一起
的作用。
①内容主旨方面:对内容的充实作用,对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
次要物象②对主要物象方面: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物象更加鲜明突出。
作用③艺术构思方面: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
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一)教考结合,课内温故
温习教材《白杨礼赞》,思考下面问题:
(1)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从全文看,题目中“白杨”有何丰富含义?
回扣教材
(2)“白杨”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
思考作答
(二)活学活用,迁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我们失去了和自然交流的语言
刘亮程
不久前我在都善迪坎儿村,见一大棵梭梭树长在路旁。我从小认识梭梭,见了亲切得很,
就像看见一个亲人站在那儿。我对这个村庄也一下有了兴趣。一棵本来只能当烧柴的梭梭,
在村里枝条完好地长了这么多年,一直长到老,谁在护着它呢?迪坎儿村紧挨沙漠,走进一
户人家,门前一渠沟水流,葡萄藤蔓覆盖了整个院落。转到屋后,发现后墙已经被流沙淹埋
掉大半,沙漠从这户人家的后墙根,一望无际地远去,没有一点绿色。
我生活的新疆地域辽阔,大块地存有一些自然风光,除了几个国家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在相对疏松的村镇之间,连绵的农田间隙,还有幸能看到荒野草原、沙漠戈壁,这些暂时没
被人侵占的地方,长野草野树,或寸草不生,任风沙吹刮。不像内地中原,城市村庄紧凑相
连,农田密布,整个大地住满人,长满人吃的粮食,没有一块闲地供野草生长,更别说有野
生动物了。自然退居到偏远边疆和那些不易人居的荒芜山岭。城市的野生动物只剩下苍蝇和
老鼠,乡下也差不多。
美好的自然景观离人们远了,迫近的却是自然灾害:地震、泥石流、旱涝、反常气候。
这是自然的另一面。其实自然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无论身居都市还是乡村,我们一样在自
然的大怀抱中。包括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所有的城市、政权、宗教、文化文明,都建
立在一个最大的自然一一大地之上,苍天之下。它动一动身,这一切便都不存在。但它厚爱
着我们,不会轻易动身。我们却常常忘记承载我们的大地,护佑我们的苍天。
古人云:厚德载物。宽厚的大地承载江河山岳,也承载毛虫小草;承载秀水江南,也承
载荒漠西域。它的德是公正。而说出厚德载物的人,则听懂了大地语言。庄子懂得自然的语
言,那些古代优秀的文学家都懂,他们通过草木虫鸟、云霞水土跟自然交流,心灵在天地万
物中神游,获得启迪和智慧。
《诗经》中上百种动植物,个个有名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只叫雎鸠的鸟,关
关地鸣叫着出现在《诗经》的开篇,这是古代诗人给一只鸟的待遇,有声音有名字,有尊严
有位置。如果在现代诗人笔下,很可能就写成“一只鸟在河边叫”了。至于是只什么鸟,大
概没多少人在意。
现在大地上所有动植物都有名字,我们却不知道或不懂得用名字去称呼它们,在许多的
文学作品中,我们读到的多是对动植物的称呼,把地上长的都叫草,天上飞的都叫鸟,不懂
得去单个地叫出一棵草、一只鸟的名字。一方面是不认识,另一方面在意识中或许没有对所
书写对象的敬重。
有一颗能跟自然交流的心灵,懂得尊重自然,敬畏人之外的生命,才可能听懂自然,知
道一棵草一朵云在说什么,漫天星星在说什么。自然跟我们交流的唯一渠道是心灵。现代人
也有心,但是不灵了。小时候,夜晚躺在草垛上,看见身边的狗在看星星,也跟着看,我从
来不认为狗看不懂星星,狗大概也不这样认为我。看星星其实再简单不过,抬抬头,就可以
看见那些遥远的星星,你能感到它们一直在注视着你,你也在注视着它们。
包括地上的一块石头,一个土疙瘩,也一直这样注视着我们。只是我们的心不灵了,感
觉不到一个土疙瘩的注视。自然不跟我们交流了,我们也早已失去和自然交流的语言。
都善迪坎儿村的人们还在自然中,他们从来就懂得怎么和沙漠荒芜一起生活,怎样和仅
有的一点水源、一架葡萄还有一棵梭梭树一起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懂得怎样贫穷地生活。
文章写梭梭树,在行文脉络、情感表达和思想意蕴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
题型三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散文中的人物与小说中的人物有所不同。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物
原型加工提炼而成的,是艺术的真实,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也更有
普遍的代表性。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主旨服务的,它并非塑造人物,而是借助人物形
象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位中心人物,而人
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
【必备知识学习】
一、对形象特点进行概括分析
“三角度”“两结合”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分析特点(事件角度)。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
角度一
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从描写中概括分析特点(描写角度)。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
角度二
的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特点。
从抒情议论中概括分析特点(抒情议论角度)。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
角度三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概括分析时不
可忽视。
结合主题和时代背景概括分析特点。文章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描写刻
两结合画人物形象,是为了表现某个主题,因此,要准确概括分析形象特点,
还需结合主题和时代背景。
二、散文中人物形象的作用
①对内容的充实作用;②对主旨的衬托、深
1.在内容、主旨、情感上的作用
化、升华作用;③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开头结尾的谋划;②详略主次的安排;③
2.在形式上的作用行文线索的贯串;④过渡照应的勾连;⑤伏
笔悬念的设置等。
①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是揭示散文的
“神”。一般来说,写人的要寻品,写事的
要析理,写物的要找志,写景的要析情。②
3.主要人物形象、次要人物形象的不同作用
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应从文章的结构形式、
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主要形象的
彰显意义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
形象概括答题四步骤
T^]——在文章中画出有关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的句子。
2.析I——在把握文章背景和作者情感倾向的基础上,依据画出的句子,分析人物的
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把握文章背景,明确人物的代表类型、地位,点明体现作者的某种向往、
追求。
——掌握答题模式:①概括型,直接用一些人物思想、性格方面的语言答出即
可;②分析型,应结合作品中的材料分析概括其人物的思想性格,可用“分析+概括”式或
“概括+分析”式。
(一)教考结合,课内温故
温习教材《我与地坛》,思考下面问题:
回扣教材(1)阅读《我与地坛》第二部分,请概括母亲的形象。
(2)说说作者追思中怀有痛悔的原因。
思考作答
(二)活学活用,迁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母亲
何家槐
看见一阵人穿得清清楚楚的打她身边走过,母亲亮着眼睛问:
“你们可是看火车去的?”
“是的,阿南婶!”
“我也想去。”
“要去就去,又没有谁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成年忙碌,尤其是在收豆的时候。这
几天一放光她就起身,把家事料理妥当以后,她又忙着跑到天井里,扫干净了地,然后取下
挂在泥墙上,屋檐下,或者枯树枝中间的豌豆,用一个笨重的木槌打豆。
这几天天气很好,虽则已是十一月了,却还是暖和和的,像春天。
母亲只穿着一身单衣,戴一顶凉帽,一天到晚的捶着豌豆,一束又一束的。豆非常干燥,
所以打豆一点不费力,有许多直像灯花的爆裂,自然而然的会裂开,像珍珠似的散满一地。
可是打完豆以后,她还得理清枯叶泥沙,装进大竹篓,而且亲自挑上楼去。这些本来需要男
子做的事,真苦够她了。
催,催,催,催;催,催,……
她一天打豆,很少休息,连头也难得一抬。可是当她听到火车吹响汽笛的时候,她就放
下了工作,忘神地抬起头来,倾听,闭着眼思索,有时还自言自语:
“唉,要是我能看一看火车!”
车站离我们家里并不很远,火车经过的时候,不但可以听到汽笛的声音,如果站在山坡
上,还能够看见打回旋的白烟。因为附近有铁路还是最近的事,所以四方八面赶去看火车的
人很多。
母亲打豆的天井,就在大路旁,村里人都得经过她的身边,如果要去火车站,一有人过
去,她总要探问几句,尤其当他们回来的时候:
“看见了没有?”
“自然看见了,阿南婶!”
“像蛇一样的长吗?”
“有点儿像。”
“只有一个喷火的龙头,却能带着几十节几百节的车子跑,不很奇怪吗?”
“真的很奇怪。”
因为她像小孩子似的,不断地问长问短,有许多人简直让她盘问得不能忍受。
“我们回答不了许多的,阿南婶,最好你自己去看!”
“我自己?”
她仿佛吃了一惊,看火车,在她看来像是永远做不到的事。
“是的,你要去就去,谁也不会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一生很少出门,成年累月的给钉在家
里,像钉子一样。
在这呆滞古板,很少变化的生活中,她对火车发生了很大的兴趣。那悠长的,古怪的汽
笛,尤其使她起了辽远的、不可思议的幻想,飘飘然,仿佛她已坐了那蛇一样长的怪物飞往
另一个世界。不论什么时候一听到那种声音,她就闭上眼睛,似乎她在听着天外传来的呼唤。
完全失神一样地,喂猪她会马上放下麦粥桶,洗衣服她会马上放下板刷,在煮饭的时候,她
也会立刻抛开火钳,有时忘了添柴,有时却尽管把柴往灶门送,以致不是把饭煮得半生半熟,
就是烧焦了半锅。
“你也是坐着火车回来的吗?”
她时常问从省城回来的人。
“是的,阿南婶!”
“火车跑得很快吗?”
“一天可以跑一千多里路,我早上还在杭州,现在却在这儿跟你讲话了。”
“那末比航船还快?”
“自然自然。”
“它是怎样跑的呢?”
“那可说不上来。”
“哦,真奇怪一一”她感叹着说:“一天跑一千多里路,如果用脚走,脚胫也要走断了。
这究竟是怎样的东西,跑得这样快,又叫得这样响!”
跟她讲话的人唯恐她噜苏,急急想走开,可是母亲又拉住问:
“你想我能坐着火车去拜省城隍吗?”
“自然可以的,阿南婶,谁也不会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举起木槌,紧紧地捏住一束豌豆,很
想一槌打下去,可是一转念她却深深地叹息了。
(原载《文学》一九三四年一月一日第二卷
第一号,有删改)
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
答:..........................................................................
章节总结学案一一精读这一篇,学通这一类
散文物象主要有景、物两类。景,景物;物,自然物和人造物,包括动物、器物、建筑
物之类。物象是作者抒情说理的主要载体,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悟。阅读时要抓住“物一一
情(志)”这对关系。
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水边,那只白鹤
李汉荣
星期天,我到河边散步,随身带了一本《昆虫记》一一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名作,它
被誉为“昆虫的史诗”。现在是4月,远方的油菜花开得正盛,金黄色的波浪铺成海洋,你
不能不佩服植物的单纯和伟大。它们并没有用心策划,也不发什么宣言,只是简单地随了季
节和阳光的感召,就让整个大地换了一个模样。这季节最幸福、最忙碌的,当是蜜蜂们。它
们纷飞于花海,吟唱于暖风,把春天的精华,运往它们的秘密工厂。
我坐在临近河湾的一片油菜地边,“检阅”了数千只蜜蜂以后,想锁定某只蜜蜂,看看
它的“花篮”是否己经盛满,看看它劳作时的表情,听听它对春天、对花的评价。
然而,当我抬起头,我竟看到了前面,芦苇轻摇的河边,站着一只白鹤。它长久地俯首
凝视着水面。我吩咐自己,就不打扰它了。白鹤是清高的生命,也是易受伤害的生命。我就
与它保持距离。
于是我又观察蜜蜂,土生土长的优秀的蜜蜂。《昆虫记》里,19世纪法兰西的蜜蜂们,
仍飞翔在法布尔满含着惊奇的目光里。优秀的花,优秀的蜜蜂,优秀的文字,我对大自然中
优秀的一切,充满了感恩的心情。
大约过了两个小时,我抬起头来,竟看见那只白鹤仍一动不动地站在原来的位置,低头
凝视着水面。它不会是在那里等待鱼虾从水中跃出。据我以往的观察,白鹤在一个地方寻找
食物,顶多过20分钟就要转移,灵性的鸟不会犯“守株待兔”的错误。
那么它为什么要久立一处呢?
我不禁关切起它了。我合上书,离开旋绕在我身边的蜜蜂们,我绕着河湾轻轻靠近它,
尽量不让它受到惊吓,在离它约5米的地方,我蹲下来,我想知道它在凝视什么。
我终于看见了,我也知道了。
它久久凝视着的,是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它每过大约10分钟,就将嘴伸向水里,仿佛
要把水中它的影子噫出水面,然而让它想不到的是:它却因此将那影子弄丢了,荡漾的水纹,
竟是漂亮而阴险的圈套。它于是略带忧伤地注视水面,慢慢地,水纹消散,水面复归平静,
那被掩埋的影子又活了过来,越来越逼真,而且再一次走近它。于是,它又将嘴伸向水里,
比以前更小心地要把水中的影子噂出水面...
直到黄昏,蜜蜂们纷纷归去,它们遵守着数万年来的作息纪律;夕阳依傍着远山,就要
从唐朝的那个豁口里落下去;河水此时变得色彩黏稠而且有点喧闹起来。油菜花和各种植物
的香气混合着,黄昏似乎是香气最浓的时候,然而我顾不得,也没心思认真呼吸,我心里牵
挂着。
它,那只白鹤,是否也该归去了?
然而,它还站立在那里,低头凝视着水面。远山在落日的背影里亮了一阵,渐渐暗下去,
原野、河流也跟着暗了下去。暮色里,它的影子的轮廓变得模糊了,慢慢地融于庞大的夜色
里。但我始终不忍靠近它。我怕惊扰了它,有时候,惊扰也是一种伤害。天黑了许久了,我
也没有听见翅膀飞动的声音。肯定,它还在那里站着,注视着黑暗的水面。
我十分不安地离开河湾。我的心很内疚,我竟不能为它提供一点小小的帮助,也没有语
言能劝说它。我无法让它走出这忧伤的河流。
我仅仅记下日记一则,表达我对另一种生命的同情和敬意。
我早就听说过天鹅交颈而死的故事,一对雌雄天鹅以这种决绝的方式殉了它们痛苦的爱
情。鹤是水边仙子,对食物和婚恋也染了洁癖。对恋人从一而终,不是道德对它们的要求,
而是天性使然。即使地上的有些河流已经污染或枯竭,它们的情感依然保持着上古时代的清
澈和纯真。如果夫妻一方遭遇不幸,健在的一方也常常忧郁而死。我今天就在河边目睹了令
人伤怀的一幕。今天这一只就来到它们往日生活过的河湾苦苦寻找,它看到水里走来了婀娜
美丽的另一只,走来了它的爱人,于是它就反复地要将它噫出水面,它不知道那是它自己的
倒影,是它虚幻的影子。它相信那是它的爱人,它相信它的爱人会走出水面。唉,这世界就
是如此让人留恋又令人忧伤,甚至让人揪心地痛。蜜蜂们仍在为人类酿蜜,而同时,在一条
污染的河流的岸边,一只白鹤正在孤独忧郁地徘徊。跟那些既贪婪又浅薄而且没有操守的人
相比,这白鹤是多么高贵和值得尊敬!然而它必须要死去吗?美的事物、纯真的情感就必须
要这样收尾吗?美必须要上演成悲剧才能让我们欣赏到悲剧美吗?今天的大部分时间我是
在蜜蜂们身边度过的,然而它们的蜜,无法消除我内心的苦涩。
明天,我是否还要到河边去看看?
(选自《李汉荣散文选集》,有删改)
一、披文入情
下面是本文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
二、精做试题
1.物象特点概括
文中的白鹤是一个颇具美感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题后点拨
分析物象特点,需要注意两点:
(1)圈点阅读:把与该物象描写有关的文字圈点出来,细读,从中提取点明特点的文字,
或作进一步概括。
(2)分析角度:一是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二是物
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三是物象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物象作用分析
文章的题目是“水边,那只白鹤”,为什么文中多次写到蜜蜂?
答:..........................................................................
♦♦题后点拨
(1)分析主体物象作用
主体物象和作者的感情有直接关联,或贯穿全文,或直接点明中心。作用:①线索作用,
把众多材料组织在一起;②象征作用,它象征某种意蕴,隐含主旨;③衬托作用,在写人散
文中借物写人,衬托人物形象;④主旨情感作用,寄托作者感情。
(2)分析次要物象作用
①结构角度:开头结尾的策略,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
伏笔悬念的设置。
②内容角度:充实内容,升华深化主旨,寄托作者感情。
③主体形象角度: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体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n.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再见,流沙河先生①
曹可凡
说起流沙河,人们自然会想起20世纪50年代那篇《草木篇》,这首长诗以白杨、藤、
仙人掌、梅和毒菌为赋,表达诗人的爱憎。现在读来平平常常,但那时却掀起轩然大波,被
认定为“毒草”。于是,流沙河被打入冷宫,只得做木匠活糊口度日。对此,写过《死水微
澜》的李勖人大为不解。他认为像《草木篇》那样拟人化的诗作,古今中外数不胜数,流沙
河何以凭这样的诗出名,故复叹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晚年的流沙河远离尘嚣,闭门谢客,蜗居在一幢简陋的公房里,吟诗作文,怡然自得。
因为余光中先生的缘故,他破例接受采访。当然话题也由余光中衍生开来。说起余光中,流
沙河先生摇着折扇,语调不紧不慢:“1981年初秋,差旅东行。列车长途,不可闲度,终于
在酷暑与喧闹间,读了余光中等数位台湾诗人的作品,真是满心欢喜,特别是余光中的《当
我死时》《飞将军》《海祭》等诗最使我感动。读余光中的诗,就会想起孔子见老聃时所说的
话,'吾始见真龙'。”之后,流沙河在《星星》诗刊长文介绍余诗,并开设讲座,专题分
析余光中《乡愁》《等你,在雨中》《唐马》《所罗门以外》等诗作的艺术成就。
说着说着,眼前这位面貌清癖的老先生,逸兴遗飞,全然沉醉于诗意和友情之中。“光
中的诗不但可读,且读之津津有味;不但可讲,且讲之振振有词。讲余光中我上了瘾,有请
必到。千人讲座十次以上,每次至少讲两个小时,兴奋着魔,不能自己,为此还闹出不少笑
话。”原来,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大哥叫余光远。因此,有读者误以为余光中是他二哥,并
且推测家中还应该有个三哥“余光近”,这样,远、中、近就齐了。而那时,流沙河根本不
认识余光中。
1982年,余光中给流沙河写信,信中说:“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声,就以为那是在
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他曾在四川度过抗战岁月,自称‘'川娃儿"。几年后,余光中在
《蟋蟀吟》中表达了相同的故国之思:“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只吗?一去四十年,又回头来
叫我?”
受心灵的触动,流沙河写了《就是那一只蟋蟀》作为回应,发表于香港《文汇报》。朋
友间的酬唱之作,竟被人误以为是“蟋蟀统战”。说到此处,连流沙河先生自己也忍不住开
怀大笑。
流沙河先生自称“成都文人”,除有两次因客观原因离开成都,其人生绝大部分的时间
都在成都度过。他引用《庄子》“旧国旧都,望之怅然”之语,来形容自己对成都的感情。
“一个古老的城市,哪怕都很陈旧了,哪怕草木、蓬蒿都将其覆盖,但一看见它,心里便快
活至极,因为那是我的归宿,我的故乡。”故而,他倾注全部心力写下一部有关成都的著作
《老成都:芙蓉秋梦》,对成都的历史、地理、掌故、街道往事,进行充满情感与诗意的考
证。对他来说,爱一个老城市也就是爱“父母之邦”,爱自己的祖国。
谈及自己,流沙河先生谦称没有什么能耐,最合适的工作便是当一个读者。读了书,再
写点文章,挣一点碎银子养家糊口。所以,他写过一副对联描述这种生活状态:“凑凑拼拼
写些长长短短句,多多少少换点零零碎碎钱。”以戏谑方式表达出旷达的内心世界。
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岁月的沧桑、人生的起伏,滤尽众声喧哗之后,流沙河先生早已笑
看人生如戏、世事如弈。
老先生深得老庄之道,对人生的体验也更为谦虚、幽默而超脱,就像他最喜欢的那句话
“天道好还,世事无常”。“天道好还,这是古人说的话,我倒还信奉这个。我如果乱骂人,
那将来别人也要痛骂我,我糟蹋了别人,别人也要糟蹋我。我如果和别人讲道理,轻言细语
讲事实,那么,也许将来我有问题,别人也会采用这种态度,而用不着糟蹋我的人格。”
流沙河先生这一生,因诗而祸,也因诗扬名。在最困苦的年华里,有庄子、诗经、楚辞、
唐诗,带给他连绵不断的情感与知性的慰藉。一世的悲喜与荣辱,到最后,依旧是一个读书
人的清明与孤傲。晚年的流沙河,是名副其实的“书虫”,每天必须读书。
再见,流沙河先生!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启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②
(有删改)
[注]①这是东方卫视主持人曹可凡为中国当代诗人流沙河写的一篇纪念性散文。②文
末四句出自流沙河诗作《理想》。
一、披文入情
下面是本文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
精H采访前H介绍流沙河因诗而祸,因诗扬君英雄与凡人
读学表达~'亲人与陌生人
这ws__________
一通
人线、情线、事线、物线
篇这
:叙述他与余光中的往来唱和
再
—I采访中)一①两点面结合,以人物、事件结构文章
见类H
‘介绍他的人生志愿
流写Ji茬H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衬托对比
沙
人
河(~\由外到内析人物
先散阅读1--------------->
表达对他的②______________
生~[采访后)-文
之情要点q凭借形象悟主旨)
二、精做试题
i.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请概括文中流沙河先生的形象特点。
答:
♦♦题后点拨
分析概括散文中人物形象同小说有同有异:
相同之处:①“形象”与“性格”含义相同,区分相同。②分析概括方法相同:都要抓
住描写人物的正侧文字。
相异之处:①散文中的人物不像小说中的人物那样丰满、立体,而是集中突出其中的一
个或几个方面。②散文分析概括人物特点更多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与评价文字。
2.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作用
文中写余光中对表现流沙河有什么作用?
答: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题后点拨
主要人物形象作用有二:
一是表达散文主旨。
二是作为线索,把众多材料组织在一起。
次要人物形象作用有三:
一是对主要人物具有对比、类比、衬托作用,使主要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二是在内容主旨方面,充实内容,深化或丰富主旨。
三是在文章结构方面,有穿插、过渡、伏笔、悬念的作用。
任务三由表及里,多维分析,概括分析形象
题型一物象的概括分析
(一)教考结合,课内温故
、
答案:①落蕊:无声无味,极细极软②强调生命来无踪去无痕的落寞③秋蝉:衰弱,
声残④强调来日无多的衰弱⑤秋枣:淡绿微黄,红⑥看似是对“淡绿微黄”的枣子颗
儿的赞美,但只要联系”等枣树叶落……尘沙灰土的世界”语句就不难看出:这里的“秋的
全盛时期”正面临着凋零的结局,所谓的“胜景”是终结前的狂欢,是短暂的,是以衰亡为
背景的
二、
答案:①小煤屑路、许多树②幽僻、寂静③便觉是个自由的人④荷叶、荷花、荷
香、荷波、流水⑤幽静、淡雅⑥月光、青雾、树影⑦朦胧、缥缈⑧淡淡的喜悦,淡
淡的哀愁⑨树色、树姿、远山、蝉声⑩阴沉、模糊⑪“我”什么也没有;惦念江南,
欲超脱而不得
(二)活学活用,迁移训练
解析:第一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
第二段共四句话,都在描写和介绍根河。第一句主要讲根河拥有巨大的生命力。第二、
三句主要讲根河河水纯真清洌透明。第四句主要讲根河的两个方面,一是它一次次回到童年,
一次次丰满成熟;二是它养育了两岸生物。
第二步: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
根河的象征意义应指向鄂温克人(民族)所具有的特点,需要联系后文和本文主旨作答。
由“春天,……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得出,象征鄂温克人在艰难环境中迸发出的顽强
生命力;由“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得出,象征鄂温克人淳朴的性格和纯净的文化;由
“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得出,象征孕育鄂温克人的母亲。
答案: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②纯真清澈;③一次次的新生;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
象征意义:象征鄂温克人在艰难环境中迸发出的顽强生命力,以及鄂温克人乐观向上的
精神;象征鄂温克人淳朴的性格、纯净的文化;象征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 专题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单元测试】(解析版)
- 2024年跨国供应链合作协议
- 地下停车场扩建防水施工合同
- 高端月子中心保姆聘用模板
- 产品缺陷反馈程序
- 房地产策划师招聘合同
- 咖啡制作安全管理办法
- 农村电商工程合同
- 商务楼宇热水器改造招标书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2024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2024)课件干货分享
- 【发动机曲轴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的设计7800字(论文)】
- 2024年贵州贵阳市贵安新区产业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龙门吊轨道基础施工方案
- 画廊与画家合作协议书范本
- 全口义齿-印模与模型-课件PPT
- 地方课程六年级上册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模板PPT课件
- YOX液力偶合器使用说明书
- 优秀团支部申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