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全部考点冲刺背诵来嫄:徐世锐的日志
-、基础理论
1.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2.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心。3.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
4.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5.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6.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
午。7.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在内,阳之守也。8.说明对立制约的是:动极者镇之以静。
9.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中求阳。10.说明阴阳转化的是:热极生寒。11.称''阳中之阳"
的脏是:心。12.称''阴中之阳"的脏是:肝。13.称''阴中之阴"的脏是:肾。14.称''阳中
之阴”的脏是:肺。15.阴偏胜所致证候是:实寒证。16.阴偏衰所致证候是:虚热证。17.阳
偏胜所致证候是:实热证。18.阳偏衰所致证候是:虚寒证。19.根据阴阳互根确定的治
法是:阳中求阴。20.适用于阳偏衰的治法是:阴病治阳。21.根据阴阳对立制约确定的
治法是:热者寒之。22.适用于阳偏胜的治法是:热者寒之。23.''木"的特性是:曲直。2
4.''水"的特性是:润下。25.属于''金"的音是:商音。26.属于''水"的音是:羽音。27.木
的''所不胜"之行是:金。28.水的''所胜"之行是:火。29.金的子行为:水。30.火的母行
为:木。31.木的''所不胜"之''子"是:水。32.木的''母"之''所胜''是:火。33.肝病传脾的
是:相乘。34.肝病传心的是:母病及子。35.肺病及肾是:母病及子。36.木火刑金是:
相侮。37.'、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属于:相乘。38.''水气凌心"属于:相乘。39.喜胜:悲。
40.恐胜:喜。41.属于''火"的是:喜。42.属于''金"的是:悲。43.属于''水"的是:耳。
44.属于''土"的是:口。45.属于''水"的是:咸。46.属于''木"的是:酸。47.属于''水"的
是:黑。48.属于''金"的是:白。49.''君主之官”指:心。50.''将军之官”指:肝。51.''生
之本”指:心。52.''罢极之本''指:肝。53.''气之根"是指:肾。54.''气之主"是指:肺。5
5.''先天之本”是指:肾。56.''后天之本”是指:脾。57.''生气之源”指:脾。58.''主气之
枢”指:肺。59.''生痰之源”指:脾。60.''贮痰之器”指:肺。61.主行血的是:心。62.主
统血的是:脾。63.朝百脉的是:肺。64.主生血的是:脾。65.通调水道的是:肺。66.运
化水液的是:脾。67.主行血的是:心。68.主臧血的是:肝。69.司呼吸的是:脾。70.主
纳气的是:肾。71.主疏泄的是:肝。72.主闭藏的是:肾。73.气血生化之源是:脾。7
4.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心。75.主血的是:心。76.主气的是:脾。77.藏神的是:心。
78.调畅情志的是:肝。79.主治节的是:肺。80.主升清的是:脾。81.与水液代谢关
系最密切的是:肾。82.与血液运行关系最密切的是:心。83.心的功能为:行血。84.肝
的功能为:藏血。85.肾的功能为:纳气。86.肺的功能为:主气。87.称为刚脏的是:
肝。88.称为娇脏的是:肺。89.''中正之官"指:胆。90.''受盛之官"指:小肠。91.''主
津”的是:大肠。92.''主液"的是:小肠。93.主受纳的是:胃。94.主化物的是:小肠。9
5.''水谷之海"指:胃。96.''州都之官"指:膀胱。97.有''精血同源”关系的是:肝肾。98.气
机升降之枢是:脾胃。99.有''水火既济”关系的是:心肾。100.与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肝肺。L''髓海"指:脑。2.''血府"指:脉。3.肺在体为:皮。4.肝在体为:筋。5.肾
在体为:骨。6.心在体为:脉。7.心在志为:喜。8.肾在志为:恐。9.肝在志为:怒。
10.脾在志为:思。11.脾的华为:唇。12.肾的华为:发。13.心的华为:血。14.肝
的华为:爪。15.肝在窍为:目。16.肾在窍为:耳。17.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是:推动作
用。18.与血液运行有关的是:推动作用。19.精血转化依靠气的:气化作用。20.津液
运行依靠气的:推动作用。21.肾所摄纳之气是指:清气。22.三焦所通行之气是指:元
气。23.脉内的气是指:营气。24.脉外之气是指:卫气。25.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2
6.卫气是:行于脉外之气。27.脾肺共同化生的气是:宗气。28.肺所宣发的气是:卫气。
29.生化血液的气是:营气。30.推动心脏搏动的气是:宗气。31.贯心脉的气是:宗气。
32.推动生长发育的气是:元气。33.治疗血虚时配伍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气能生血。3
4.''气随血脱”的理论基础是:血能载气。35.''夺血者无汗”的理论基础是:津血同源。36.''吐
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津能载气。37.分布于下肢内侧后缘的是:足少阴肾经。
38.分布于下肢外侧后缘的是:足太阳膀胱经。39.分布于下肢内侧前缘的是:足太阴脾
经。40.分布于下肢内侧中线的是:足厥阴肝经。41.足三阳经的走向是:从头走足。42.手
三阳经的走向是:从手走头。43.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手少阴心经。44.循行
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手太阴肺经。45.循行于下肢外侧后缘的经脉是:足太阳膀胱
经。46.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足厥阴肝经。47.起于中焦的经脉是:手太阴肺
经。48.起于目外眦的经脉是:足少阳胆经。49.别络的生理功能为:加强了十二经脉中
相为表里的两经在四肢的联系。50.经别的生理功能为: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
经在体内的联系。51.冲脉的功能是: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52.跷脉的功能是:分主一
身左右之阴阳。53.太阳经病可见:头项痛。54.厥阴经病可见:巅顶痛。55.''十二经脉
之海”是指:冲脉。56.约束纵行诸经的是:带脉。57.''阳脉之海"是:督脉。58.''阴脉之
海”是:任脉。59.最易导致''行痹"的邪气是:风邪。60.最易导致''着痹"的邪气是:湿邪。
61.火热之邪致病可见:狂躁妄动。62.湿邪致病可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63.其性
凝滞者为:寒邪。64.其性粘滞者为:湿邪。65.致病后常先困脾的邪气是:湿邪。66.最
易伤肺的邪气是:燥邪。67.寒邪的致病特点是:易伤阳气。68.燥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
是:易于伤肺。69.风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开泄。70.寒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凝
滞。71.其性收引的邪气是:寒邪。72.其性升散的邪气是:暑邪。73.易袭阴位的邪气
是:湿邪。74.易袭阳位的邪气是:风邪。75.情志为病,过喜则:气缓。76.情志为病,
过悲则:气消。77.过度悲伤可引起:精神萎靡不振,气短乏力。78.暴喜可引起:精神
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79.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和《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
咸可导致:肾盛乘心。80.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和《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辛
可导致:肺盛乘肝。81.可损伤心脾的因素是:劳神过度。82.可损伤脾胃的因素是:过
饱。83.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邪气。84.疾病发生的内部因素是:正气不足。85.正
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证是:虚实夹杂证。86.邪气亢盛,正气不衰的证候是:实证。87.正
气不足,邪气已尽,所形成的是:虚证。88.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形成
的是:真实假虚证。89.阴盛格阳证属于:真寒假热证。90.阳盛格阴证属于:真热假寒
证。91.阳虚则寒出现:虚寒证。92.阳胜则热出现:实热证。93.阴虚则热可引起:虚
热证。94.阴胜则寒可引起:实寒证。95.外感寒邪的病机是:阴偏胜。96.过食生冷的
病机是:阴偏胜。97.邪热内盛可出现:阳盛格阴。98.阴寒内盛可出现:阴胜则寒。99.''阴
胜则阳病”的含义是:阴邪为病,阳气受损。200.''阳胜则阴病”的含义是:阳热亢盛,阴液
受损。1.阴液不足,不能制阳为:阴虚则热。2.阳邪致病,导致阳偏盛为:阳胜则热。3.阳
偏盛所导致的证候是:实热证。4.阳偏衰所导致的证候是:虚寒证。5.阴偏衰所形成的
证候是:虚热证。6.阴偏盛所形成的证候是:实寒证。7.气脱病变,常见:汗出不止。8.气
滞病变,常见:闷胀疼痛。9.气闭可见:突然昏厥,不省人事。10.气滞可见:闷胀疼痛。
11.气升举无力的病变是:气陷。12.脏腑功能低下或衰退,多形成咖种证候:气虚。13.气
脱属:气的出入异常。14.气闭属:气的出入异常。15.气闭或气脱的病机,主要是指:
气的出入异常,或闭阻,或外散。16.气陷病机,主要是指:气虚无力升举,脏腑位置下
垂。17.血热是指:血分有热,血行加速或迫血亡行。18.血瘀是指:血液循行迟缓或不
畅或瘀阻停滞。19.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濡养功能减退。21.气滞可见:胸胁胀满疼痛。
22.气不摄血可见:面色无华,疲乏无力,便血,皮下出血。23.反治属于:治病求本。2
4.用寒远寒属于:因时制宜。25.正治属于:治病求本。26.既病防变属于:治未病。27.虚
人感冒应选用的方法是:标本同治。28.二便不利应选用的方法是:急则治其标。29.寒
因寒用属于:反治。30.实则泻之属于:正治。31.热因热用属于:反治。32.热者寒之
属于:正治。33.扶正法适用于:虚证。34.祛邪法适用于:实证。
中医诊断学
1.称''庭"的是:额。2.称''藩"的是:颊侧。3.其面色、肤色一生不变的称:主色。4.随
气候生活条件而改变的面色称:客色。5.失神的表现是:精神萎靡,两目晦暗。6.得神
的表现是:面色荣润,目光精彩。7.脾虚湿阻的面色多表现为:黄胖。8.小儿疳积的面
色可表现为:乍黄乍白。9.肾精久耗者最常见:面色黑而干焦。10.瘀血证最常见:面色
青紫。1L黄疸:面目一身俱黄。12.萎黄:面黄枯槁无光。13.望色十法中色浊主:病
在阴。14.望色十法中色泽主:生。15.面色白,多为:阳气虚衰。16.面黄虚浮,多为:
脾虚湿蕴。17.心血瘀阻见:面色口唇青紫。18.脾虚湿阻可见:面黄虚浮。19.脏腑精
气衰竭则:肉消著骨。20.中焦有火则:形瘦食多。21.瘫痪的特征是:四肢不用,麻木
不仁。22.痿证的特征是: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23.痹证的特征是:关节肿痛,肢
体动作困难。24.热邪壅肺则:鼻翼煽动。25.肺胃热毒则:咽喉红肿溃烂。26.肝风内
动可见:横目斜视。27.小儿慢脾风多见:昏睡露睛。28.肾精耗竭可见:瞳仁扩大。29.黑
珠属肝称:''风轮"。30.白珠属肺称:''气轮"。31.瞳仁属肾称:''水轮"。32.筋之精为:
黑睛。33.骨之精为:瞳仁。34.血之精为:眼络。35.耳流白脓为:缠耳。36.耳流臭
脓为:耳疳。37.气阴两亏,虚火上浮,可见:色淡红不肿,微痛反复发作。38.肺胃热
毒壅盛可见:咽红肿疼痛,甚则溃烂。39.肺胃热毒伤阴重证可见:咽喉出现白色假膜,
刮之不去或随即复生。40.肾在舌分属部位是:舌根。41.心肺在舌分属部位是:舌尖。4
2.湿热内阻可见:舌苔黄厚腻。43.痰饮水湿内停可见:舌苔水滑。44.胃阴耗损,胃气
虚弱:舌苔剥。45.舌淡白、胖嫩而滑,多属:脾肾阳虚。46.舌瘦薄、色淡者多属:气
血两虚。47.提示胃气大伤,胃阴枯竭为:舌光无苔。48.提示正气渐复为:舌苔由厚变
薄。49.舌苔由薄转厚为:邪气入里。50.舌苔厚腻骤然消退为:胃气绝。51.胃之气阴
两伤可见:镜面舌。52.湿热可见:黄腻苔。53.热盛津伤可见:燥苔。54.瘟毒内盛可
见:粉白苔。55.湿病化热,津液暴伤可见:苔白糙裂。56.素体阴虚火旺复感风寒之邪
可见:绛舌薄白苔。57.气营两燔的舌象:绛舌黄白苔。58.里热挟湿的舌象是:红舌苍
老滑苔。59.风痰病机是:肝风挟痰。60.寒痰病机是:寒伤阳气,气不化津。61.湿痰
特点是:痰多色白滑。62.寒痰特点是:痰白而清稀。63.疹的特点是:高出于皮肤,摸
之不碍手。64.斑的特点是:平铺于皮下,摸之不碍手。65.湿疹的病机是:风湿热留于
肌肤。66.缠腰火丹的病机是:肝火妄动,湿热薰蒸皮肤。67.隐疹的病机是:营血虚,
风中经络。68.小儿指纹紫为:内热。69.小儿指纹色淡为:虚证。70.热扰心神则见:
澹语。71.心气大伤,精神散乱则见:郑语。72.太息表明:肝气郁结。73.呃逆表明:
胃气上逆。74.实热证则:咳吐粘痰黄水。75.虚寒证则:咳吐清水痰涎。76.胃阴虚则:
干呕。77.食滞则:呕吐酸腐。78.呼吸困难,短促急迫为:喘。79.呼吸气急而短,不
足以息,数而不能接续者为:短气。80.喘息气粗,声高息涌为:实喘。81.咳嗽胸闷,
纳呆,泛恶,头晕目眩,苔腻脉滑者为:痰饮。82.湿温特点是:午后热甚,身热不扬。8
3.阳明实热特点是:日晡热甚,汗出大便干结。84.阴虚火旺则:午后低热。85.湿热交
阻则:身热不扬。86.阳虚可致:自汗。87.阴虚可致:盗汗。88.里热亢盛则:蒸蒸汗
出。89.气血运行不周则:半身汗出。90.头顶痛属:厥阴经。91.前额痛属:阳明经。9
2.有形实邪闭阻气机为:绞痛。93.湿邪困遏气机为:重痛。94.真心痛的诊断依据是:
胸痛持续不解,面色青灰。95.肺痈的诊断依据是:胸痛而咳吐脓血。96.肺痈为:胸痛、
身热、咳吐脓血腥臭痰。97.肺阴虚为:胸痛、潮热、盗汗、咳痰带血。98.肝火炽盛可
致:胁肋灼痛,面红目赤。99.肝气郁结可致:胁胀痛,太息易怒。100.胃脱冷痛多因:
寒邪犯胃。1.胃院隐痛多因:胃阴虚。2.蓄血可见:小腹剌痛,小便自利。3.虫积可见:
绕脐痛,起包块。4.行痹可见:四肢关节游走窜痛。5.著痹可见:关节疼痛重着不移。6.实
热便秘特征是:高热,腹满胀痛,舌红苔黄燥。7.阴虚便秘特征是:便干,舌红苔少,脉
细数。8.湿热蕴结大肠多见:便滤如臭糜,泻下不爽。9.脾虚中气下陷可见:肛门有下
坠感,甚则脱出。10.肝胃蕴热则:口中泛酸。11.火邪炎上则:口苦。12.迟脉为:脉
来一息不足四至。13.代脉为:脉来一止,止有定数。14.结脉为:脉来一止,止无定数。
15.虚脉见于:气血两虚。16.微脉见于:阳气衰微。17.濡脉与弱脉不同处是:部位。1
8.短脉与动脉不同处是:流利度。19.促脉与疾脉不同处是:节律。20.浮脉与散脉不同
处是:力度。21.实脉的脉象是:三部脉举按均有力。22.洪脉的脉象是:状如波涛汹涌,
来盛去衰。23.滑脉的脉象是:脉来流利,应指圆滑。24.突然大出血时多见:浮大中空.
25.长期慢性出血,而致气血不足可见:浮而细软。26.气血耗散,脏腑精气欲脱可见:
浮大无根,按之消失。27.浮脉可见:脉象轻按即得。28.实脉可见: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29.肝郁化火多见:弦数脉。30.气分热盛多见:洪数脉。31.内热食积多见:滑数脉。3
2.肝火夹痰为:弦滑脉。33.阳明热盛为:洪数脉。34.寒凝血瘀为:沉涩脉。35.表证
挟痰为:浮滑脉。36.虚脉的脉象是: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37.花脉的脉象是:
浮大中空,如按葱管。38.滑脉的脉象是:流利圆滑如珠走盘。39.数脉的脉象是:脉来
数•息五至以上。40.濡脉的脉象为:浮而细软。41.细脉的脉象为:脉形小而应指明显。
42.微脉的脉象为:极细极软,若有若无。43.疮疡阳证为:高肿灼手,根盘紧束。44.疮
疡已成脓为:按之边硬顶软,有波动感。45.痞是:心下满,按之柔软无压痛。46.积是:
腹内有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47.聚是:肿块时聚时散,痛无定处。48.症
见恶寒发热,腹痛泄泻是:表里同病。49.症见恶寒发热交替出现是:半表半里。50.舌
苔黄白相兼是:由表入里。51.实热证可见:蒸蒸汗出。52.亡阳证可见:冷汗淋漓。53.畏
寒肢冷,少气乏力,舌淡嫩是:虚寒证。54.发热恶风,自汗,脉浮缓是:表虚证。55.恶
寒发热,头痛无汗,脉浮紧是:表实证。56.外感寒邪出现恶寒发热为:阴胜则寒。57.久
病体虚出现畏寒肢冷为:阳虚则寒。58.阴虚证可见:渴不多饮。59.温病热入营分可见:
渴不多饮。60.热极似寒属:转化。61.寒极似热属:真假。62.阴阳两虚属:同病。63.属
转化关系为:因虚致实。64.属错杂关系为:上热下寒。65.属格拒关系为:真寒假热。6
6.表寒里热属:错杂。67.上盛下虚属:错杂。68.表证和里证,同一时期出现属:同病。
69.邪实为主、正虚为次者是:实证夹虚。70.正虚为主、实邪为次者是:虚证夹实。71.正
虚与邪实均十分明显者是:虚实并重。74.胸中烦热,频欲呕吐,腹痛喜暖,大便稀澹,
此属:上热下寒。75.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烦躁,口渴,脉浮紧,此属:表寒里热。7
6.身热面赤,口渴,脉大,但欲盖衣被,渴喜热饮,脉大无力,此属:真寒假热。77.风
邪致病的特点是:发热恶风,头痛汗出。78.火邪致病的特点是:发热口渴,澹妄吐蝴。7
9.暑邪致病的特点是:恶热汗出,口渴乏力尿黄。80.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多见于:外感
风邪。81.手足震颤,肌肉喝动,肢体麻木多见于:血虚动风。82.心悸失眠,健忘,纳
呆,神疲者属:思伤。83.遗精滑精,二便自遗者属:恐伤。84.气血耗散,脏腑精气欲
脱脉象可见:浮大无根,按之消失。85.外感病脉象可见:举之有余,按之不足。86.寒
邪致病特征是: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87.湿邪致病特征是:头胀而痛,胸闷身重,
脉濡。88.少阳病的临床表现为:寒热往来,胸闷食少。89.表热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
微恶风寒,咽喉红痛,脉浮数。90.伤暑的临床表现为:身热多汗,口渴喜饮,倦怠乏力,
小便赤短,脉濡数。91.阴虚证可见:渴不欲饮。92.瘀血证可见:但欲漱水不欲咽。93.突
然大出血时多见:脉浮大中空。94.长期慢性出血者多见:脉浮而柔细。95.胸胁胀痛,
咳唾更甚是:饮停于胸胁。96.咳嗽气喘,不能平卧是:饮停于肺。97.瘀血证时,面部
颜色可见:黑色、青色。98.水湿内停时,面部颜色可见:黄色、黑色。99.血虚的病机
是:血液不足,濡养功能减退。200.血瘀的病机是:血液循行不畅或停滞。1.气随血脱
者为:大量出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淋漓,脉微欲绝。2.气不摄血者为:面色淡
白,而无华气短乏力,漏下不止,舌淡,脉细弱。3.气滞血瘀的临床表现可有:胸胁胀闷
窜痛,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舌紫暗,脉涩。4.气血两虚的临床表现可有:眩晕,少气懒
言,乏力自汗,面色萎黄,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脉细弱。5.气虚血瘀的临床表现可有:
面色暗晦,身倦乏力,剌痛拒按,舌淡暗,脉沉涩。6.肝气上逆的临床表现是:眩晕、昏
厥、呕血。7.气滞的临床表现是:胀闷、疼痛。8.痰迷心窍可致:神志昏糊,或癫或痫。
9.痰停经络可致:肢体麻木,半身不遂。10.痰滞胃脱可致:脱闷纳呆,恶心呕吐。11.痰
滞于胃则:眩晕呕恶。12.痰滞经络则:肢体麻木。13.痰结皮下肌肉则:痰核爆疡。14.胸
胁胀闷作痛是由于:饮停于胸胁。15.咳嗽气喘不能平卧是由于:饮停于肺。16.痰饮内
停见:渴喜热饮。17.热盛津伤见:口渴喜饮。18.肝火炽盛多见:弦数脉。19.食积内
热多见:滑数脉。20.肺热壅盛为:咳嗽气喘,咯痰黄稠。21.肺痈为:咳嗽胸痛,咯吐
脓血脓臭痰。22.燥邪犯肺为:咳嗽,痰少粘稠难咯。23.小便混浊如米沿多属:中气下
陷。24.黄疸色晦暗如烟薰多属:寒湿困脾。25.阴挺多属:中气下陷。26.水肿来势较
缓,按之没指,肢体沉重,胸闷纳呆者多因:湿邪困脾。27.头面浮肿,继而遍及全身,
恶风发热者多因:风水相搏。28.女子宫寒不孕是:肾阳虚。29.男子滑精早泄是:肾气
不固。30.女子经少经闭或崩漏是:肾精虚。31.肝气郁结的诊断依据是:胸胁胀痛而走
窜。32.胸痹的诊断依据是:胸痛彻背时作时休。33.痰热蕴肺的诊断依据是:胸痛而咳
吐脓血痰。34.头晕昏沉,胸闷,苔腻脉滑的病机是:痰湿内阻。35.头晕胀痛,头重足
飘的病机是:肝阳上亢。36.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心悸气短的病机是:气血两虚。37.肝
气上逆则:喉中痰鸣。38.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39.脾胃湿热可见:眼睑红肿湿烂。4
0.心火可见:目眦赤。41.痫证的病机为:肝风挟痰“42.狂证的病机为:痰火扰心。43.脾
胃气虚可见:大便干结。44.肝郁乘脾可见:大便时干时稀。45.脾胃湿热可见:黄腻苔。
46.胃之气阴两伤可见:花剥苔。47.消谷善饥见于:胃火亢盛。48.饥不欲食见于:胃
阴不足。49.心阳虚的临床表现有:心悸怔忡、气短胸闷、畏冷肢凉、舌淡胖,脉微细。5
0.心阴虚的临床表现有:以上都不是。51.瘀阻心脉为:痛如针剌、舌质紫暗。52.阴寒
凝滞心脉为:痛势剧烈,突然发作,得温痛缓,畏寒肢冷。53.热邪壅肺为:发热胸痛,
咳吐脓血。54.肺阴虚为:咳嗽无痰,盗汗颗红。55.肺气虚为:咳喘无力,气短音怯。5
6.痰湿阻肺为:咳嗽气喘,痰易咯量多。57.燥邪犯肺为:咳嗽,痰少粘稠难咯。58.热
邪夔肺为:发热胸痛,咳吐脓痰。59.风热犯肺为:咳嗽痰稠色黄,恶风发热。60.胃寒
证可见:胃脱冷痛。61.胃热证可见:胃脱痞闷。62.食滞胃院可见:皖腹胀满,暧腐吞
酸。63.中气虚弱可见:便滤纳差,腹胀乏力。64.肝气犯胃呕吐可见:脱胁胀满,脉沉
弦。65.食滞胃脱为:脱腹胀痛,厌食,呕吐酸腐食臭。66.寒湿困脾为:脱腹痞闷胀痛,
口淡不渴,头身困重。67.中气下陷为:食入则胀,脱腹重坠。68.胃阴不足为:院痞隐
痛,饥不欲食。69.脾不统血为:便血、尿血、面色淡白。70.肝火上炎为:吐血,蝴血,
面红目赤。71.瘀血出血为:大便黑褐如柏油。72.湿泻为:泻下如水,便次多,兼有胸
闷,肢体酸重,肠鸣,腹痛轻微,舌淡苔腻脉缓。73.脾虚泻为:纳少腹胀,大腹隐痛,
便澹神疲形瘦。74.寒泻为:泻下稀水,色白无臭或完谷不化,如鸭滤清彻,舌淡苔白,
脉沉迟。75.脾胃湿热可见:面目黄如橘子。76.脾不统血可见:便血肌蝴。77.寒湿困
脾可见:头身困重。78.胃阴不足则:干呕呃逆。79.肝胆湿热则:口苦泛恶。80.胃寒
则:口泛清水。81.热极生风则:角弓反张。82.肝血虚则:肢体麻木,肌肉掣动。83.肝
阳化风则:突然昏倒,半身不遂。84.脾不统血则:便血,面色白,脉缓弱。85.肝火上
炎则:面红目赤,口苦口干,烦躁易怒,吐血蚂血,脉弦数。86.肝气上逆则:头痛、眩
晕、呕血。87.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88.肾阴虚可见:遗精。89.肾精不足可见:
小儿骨骼痿软。90.肾气不固则:小便失禁。91.膀胱湿热则:小便频急而痛。92.呼吸
浅表,呼多吸少,动辄气喘,此为:肾不纳气。93.少气不足以息,此为:肺气不足。94.太
阳病传入少阴属于:表里传。95.太阳病传入太阴属于:越经传。96.病初起表现为太阴
经证候,称为:直中。97.病初起表现为三阳经同病,称为:合病。98.身热,面目俱赤,
便秘,腹胀,口干咽燥,呼吸气粗,苔黄,脉沉涩,此属:中焦病证。99.身热不扬,胸
闷不饥,头胀身重,小便不利,大便不爽,苔黄腻,脉濡数,此属:中焦病证。300.厥阴
病证属于:寒热错杂证。1.少阳病证属于:半表半里证。2.肺胀,喘咳,胸部满闷,缺
盆中痛,其病变属于:手太阴肺经。3.啼干,心痛,渴而欲饮,目黄,胁痛,其病变属于:
手少阴心经。
中药学
1.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中药性能是:四气。2.与所治疾病的病势相对而言
的中药性能是:升降浮沉。3.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中药性能是:归经。4.反映药物作用
安全程度的中药性能是:有毒无毒。5.甘味的药物能:缓急。6.酸味的药物能:收敛。7.辛
味的药物能:发散。8.咸味的药物能:软坚。9.具有发散作用药物的药味一般是:辛味。
10.具有收敛固涩作用药物的药味一般是:酸味。11.升浮药物大多具有的性味是:味辛、
甘,性温、热。12.沉降药物大多具有的性味是:味酸、苦、咸,性寒、凉。13.一种药
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称为:相畏配伍。14.•种药物能
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称为:相杀配伍。15.一种药物的功效能
被另一种药物减弱或消除,称为:相恶配伍。16.两种药物合用,能够产生毒性反应或副
作用,称为:相反配伍。17.属于相使的是:黄黄与茯苓配伍。18.属于相反的是:甘草
与海藻配伍。19.属于相恶的是:人参与莱腋子配伍。20.属于相须的是:石膏与知母配
伍。21.与乌头相反的药物是:瓜萎。22.与黎芦相反的药物是:细辛。23.十九畏中郁
金畏:丁香。24.十九畏中人参畏:五灵脂。25.入汤剂宜先煎的药物是:贝壳、甲壳、
化石及多数矿物药。26.入汤剂宜布包煎的药物是:某些粉末状药物及细小的植物种子药
物。27.入汤剂宜后下的药物是:芳香性药物。28.入汤剂宜另行坤化的药物是:胶质的
药物。29.生姜的功效是:发汗解表,温中止呕。30.防风的功效是:祛风解表,胜湿止
痛。31.桂枝的功效是:发汗解表,温经通阳。32.紫苏的功效是:发表散寒,解鱼蟹毒。
33.防风、羌活均具有的功效是:既能发散风寒,又能胜湿止痛。34.麻黄、香蕾均具有
的功效是: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35.麻黄的功效是: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平喘
利水。36.羌活的功效是:既能发散风寒,又能祛风胜湿。37.治疗外感风寒之眉棱骨痛
宜选用:白芷。38.治疗外感风寒之巅顶头痛宜选用:藁本。39.柴胡、升麻均具有的功
效是:升举阳气。40.柴胡、薄荷均具有的功效是:疏肝解郁。41.蝉蜕的功效是:疏散
风热,透疹。42.升麻的功效是:清热解毒,透疹。43.荆芥的功效是:解表,止血。44.香
蕾的功效是:解表,化湿。45.既能疏散风热,又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的药物是:升麻、
牛分子。46.既能疏散风热,又具有升阳举陷之功效的药物是:升麻、柴胡。47.具有祛
风解表止血功效的药物是:荆芥。48.具有祛风胜湿解痉功效的药物是:防风。49.桑叶
的功效是:疏散风热,清肝明目。50.薄荷的功效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51.具有疏
散风热透疹功效的药物是:薄荷、蝉蜕、牛劳子。52.具有发散风热升阳功效的药物是:
柴胡、葛根、升麻。53.外感风寒湿邪,上半身肩臂痹痛者。宜选用:羌活。54.外感风
寒,眉棱骨痛者。宜选用:白芷。55.风寒外束,肺气壅遏,咳嗽者。宜选用:麻黄•56.外
感风寒致表实无汗者。宜选用:麻黄。57.夏季乘凉,外感风寒者。选用:香蕾。58.外
感风寒,兼见胸闷不舒者。宜选用:紫苏。59.风热郁肺,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者。宜选
用:蝉蜕。60.肝经风热,小儿惊风,夜啼者。宜选用:蝉蜕。61.外感风热,项背强痛
者。宜选用:葛根。62.外感风热,目赤肿痛者。宜选用:菊花。63.伤寒邪在少阳,寒
热往来者。选用:柴胡。64.燥热伤肺,咳嗽者,宜选用:桑叶。65.功能清热止呕,治
疗胃热呕逆的药物是:芦根。66.功能滋阴润燥,治疗阴虚肺燥咳嗽的药物是:知母。67.功
能清热泻火,用于胃热牙龈肿痛的药物是:石膏。68.功能泻火除烦,用于心烦郁闷,躁
扰不宁的药物是:桅子。69.功能清热燥湿又善清肺热的药物是:黄苓。70.功能清热燥
湿,又善清心胃实热的药物是:黄连。71功能清热燥湿又善清肝胆火的药物是:龙胆草。7
2.功能清热燥湿又善祛风杀虫的药物是:苦参。73.功能退虚热,又可燥湿,用于治疗湿
热黄疸的药物是:黄柏。74.功能退虚热,又可解毒,用于治疗瘴疡痰核的药物是:玄参。
75.功能退虚热,又可治疗肠痈腹痛的药物是:牡丹皮。76.功能退虚热,又可治疗温病
气分壮热烦渴的药物是:知母。77.功能泻火除烦,又能凉血止血的药物是:桅子。78.功
能上清心火,又能下利小便的药物是:淡竹叶。79.功能滋肾阴,又能退虚热的药物是:
知母。80.功能清热生津,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天花粉。81.用于治疗温热病气分证
和胃热呕逆的药物是:芦根。82.用于治疗温热病气分证和疮溃不敛的药物是:石膏。83.用
于治疗痰火郁结,疡疡瘦瘤的药物是:夏枯草。84.用于治疗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的药物
是:夏枯草。85.主清肺与胃之火的药物是:石膏。86.主清心与小肠之火的药物是:淡
竹叶。87.主清肝火的药物是:夏枯草。88.通清三焦之火的药物是:桅子。89.既能疏
散风热,又可清热解毒。用于治疗热毒痢疾的药物是:银花。90.既能疏散风热,又可清
热解毒。被誉为''疮家圣药"的药物是:连翘。91.既能疏散风热,又可平抑肝阳,用于治疗
肝阳上亢,眩晕头痛的药物是:菊花。92.既能疏散风热,又可凉润肺燥,用于治疗燥热
咳嗽的药物是:桑叶。93.石膏具有的功效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94.桅子具有的功
效是:泻火除烦,凉血解毒。95.黄柏具有的功效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96.龙
胆草具有的功效是:清热燥湿,泻肝火。97.知母具有的功效是:既能清热泻火,又能滋
阴润燥。98.黄连具有的功效是: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99.天花粉具有的功效
是:清热生津,消肿排脓。100.芦根具有的功效是:清热生津,止呕除烦。1.黄苓具有
的功效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2.苦参具有的功效是:清热燥湿,祛风杀
虫,利尿。3.水牛角具有的功效是:清热凉血,解毒。4.夏枯草具有的功效是:清肝火,
散郁结。5.生地黄具有的功效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6.玄参具有的功效是:清热,
解毒,养阴。7.赤芍具有的功效是:清热凉血,祛瘀止痛。8.牡丹皮具有的功效是:清
热凉血,活血散瘀。9.金银花具有的功效是:清热解毒。10.连翘具有的功效是:清热解
毒,消痈散结。1L大青叶具有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消斑。12.青黛具有的功效是:
清热解毒,凉血散肿。13.牛黄具有的功效是:清热解毒,熄风止痉,化痰开窍。14.紫
花地丁具有的功效是:清热解毒。15.射干具有的功效是:清热解毒,祛痰利咽。16.山
豆根具有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利咽喉,散肿止痛。17.白薇具有的功效是:清热凉血,
利尿通淋,解毒疗疔。18.地骨皮具有的功效是:凉血退蒸,清泄肺热。19.银柴胡具有
的功效是:退虚热,清疳热。20.胡黄连具有的功效是: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21.蒲
公英多用于治疗:乳痈肿痛。22.白头翁多用于治疗:湿热泻痢,热毒泻痢。23.温热病
气分实热证,症见壮热,烦渴,脉洪大。宜选用:石膏。24.温热病热盛伤津,口干舌燥,
烦渴,宜选用:天花粉。25.肺热咳嗽宜选用:黄苓。26.胃热呕吐宜选用:黄连。27.肝
胆实热,胁痛,口苦。宜选用:龙胆草。28.肠胃湿热,腹泻,痢疾。宜选用:黄连。29.温
热病热入心包,神昏闭窍,宜选用:牛黄。30.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身发斑疹。
宜选用:生地。31.咽喉肿痛,兼有痰热壅盛者。宜选用:射下。32.咽喉肿痛,证属热
毒蕴结者。宜选用:山豆根。33.大黄主治:热积便秘。34.巴豆主治:寒积便秘。35.郁
李仁主治:肠燥便秘。36.火麻仁主治:肠燥便秘。37.郁李仁的功效是:润肠通便,利
水消肿。38.苏子的功效是:润肠通便,降气化痰。39.牵牛子的功效是:泻下,逐水,
杀虫。40.甘遂的功效是:泻下,逐水,消肿。41.芦荟的功效是:泻下,清肝,杀虫。4
2.番泻叶的功效是:泻下,导滞。43.巴豆的功效是:泻下冷积,祛痰利咽。44.射干的
功效是:清热解毒,祛痰利咽。45.芫花的功效是:泻下逐饮,祛痰止咳。46.芒硝的功
效是:泻热通便,润燥软坚。47.具有泻下攻积作用的药物是:大黄。48.具有泻下软坚
作用的药物是:芒硝。49.具有泻下导滞作用的药物是:番泻叶。50.具有润肠通便作用
的药物是:火麻仁。51.具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作用的药物是:甘遂。52.具有泻水逐
饮,祛痰止咳作用的药物是:芫花。53.具有泻下冷积,逐水退肿作用的药物是:巴豆。5
4.具有泻下逐水,去积杀虫作用的药物是:牵牛子。55.独活的功效是:祛风湿,止痛,
解表。56.秦龙的功效是:祛风湿,通经络,清虚热。57.五加皮的功效是:既能祛风湿,
又能强筋骨,利水。58.防一的功效是:既能祛风湿,又能利水。59.桑枝的功效是:祛
风通络,利水。60.木瓜的功效是:舒筋通络,化湿和胃。61.威灵仙的功效是:祛风湿,
通经络,止痹痛,消骨鲤。62.桑寄生的功效是: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63.白
花蛇的功效是:祛风,活络,定惊。64.轴苍草的功效是:祛风湿,通经络。65.痹证发
热,关节红肿疼痛。选用:秦无。66.痹证湿重,筋脉拘挛,脚气肿痛。宜选用:木瓜。6
7.具有祛风湿,止痛,解表作用的药物是:独活。68.具有祛风湿,止痛,利水作用的药
物是:防已。69.具有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作用的药物是:秦无。70.具有祛风湿,
通经络,解热毒作用的药物是:稀釜草。71.具有舒筋活络,化湿和胃作用的药物是:木
瓜。72.具有祛风通络,凉血消肿作用的药物是:络石藤。73.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
筋骨作用的药物是:桑寄生。74.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利水作用的药物是:五加皮。75.具
有祛风,通络,定惊作用的药物是:白花蛇。76.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作用的药
物是:威灵仙。77.蕾香、佩兰的共同功效是:化湿,解暑。78.砂仁、白豆寇的共同功
效是:化湿行气,温中。79.既能燥湿健脾,又能祛风湿的药物是:苍术。80.既能行气,
又能燥湿、消积、平喘的药物是:厚朴。81.具有燥湿温中,截疟之功的药的是:草果。8
2.具有行气温中,安胎之功的药物是:砂仁。83.既能燥湿健脾,兼能发汗的药物是:苍
术。84.既能解暑,又能化湿止呕的药物是:螯香。85.苍术具有的功效是:燥湿健脾,
祛风湿。86.蕾香具有的功效是:化湿解暑,止呕。87.厚朴具有的功效是:燥湿行气,
平喘。88.砂仁具有的功效是:化湿行气,安胎。89.草豆蔻的功效是:燥湿温中,行气。
90.草果的功效是:燥湿温中,截疟。91.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之恶寒发热,呕恶泄
泻者。宜选用:蕾香。92.脾经湿热,口中甜腻,多涎口臭者。宜选用:佩兰。93.滑石
的功效是:利水通淋,清解暑热。94.茯苓的功效是:利水渗湿,健脾,安神。95.泽泻
的功效是:利水渗湿,泄热。96.石韦的功效是:利水通淋,止咳。97.海金沙的功效是:
利水通淋。98.猪苓的功效是:利水渗湿。99.慈顼仁的功效是:利水渗湿,健脾,除痹,
清热排脓。200.木通的功效是:利水通淋,泄热,通乳。1.茵陈的功效是:清利湿热,
退黄疸。2.地肤子的功效是:利水通淋,杀虫止痒。3.车前子的功效是:利水通淋,止
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4.金钱草的功效是: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5.革
裤具有的功效是:利湿浊,祛风湿。6.通草具有的功效是:清热利水,通乳。7.具有利
水渗湿,健脾舒筋脉作用的药物是:蕙演仁。8.具有利水渗湿,泄热作用的药物是:泽泻。
9.具有利水渗湿,排脓功效的药物是:蕙段仁。10.具有利水通淋,解暑功效的药物是:
滑石。11.具有利水通淋,通乳作用的药物是:木通。12.具有利水通淋,退黄作用的药
物是:金钱草。13.具有利水通淋,止咳作用的药物是:石韦。14.具有清热利水,止痒
作用的药物是:地肤子。15.具有利湿浊,祛风湿作用的药物是:第薜。16.具有利湿热,
退黄疸作用的药物是:茵陈。17.湿热黄疸,宜选用:茵陈。18.湿热淋证,小便淋漓涩
痛。宜选用:滑石。19.膏淋小便混浊,色白如米沿。宜选用:草薛。20.热淋,小便淋
漓涩痛,兼见心烦尿赤,口舌生疮。宜选用:木通。21.干姜的功效是:温中回阳,温肺
化饮。22.吴茱萸的功效是:散寒止痛,疏肝下气。23.具有散寒解表作用的药物是:
生姜。24.具有温中回阳作用的药物是:干姜。25.均有补火助阳作用的药物是:附子、
肉桂。26.均有温肺化饮作用的药物是:细辛、干姜。27.附子、干姜均可治疗的病证是:
亡阳暴脱,四肢厥逆。28.附子、肉桂均可治疗的病证是:肾阳不足,畏寒肢冷。29.寒
饮咳喘,痰多清稀。宜选用:干姜。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流行音乐器乐演奏(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与范围
- 公司年度总结与展望模板
- 市场营销成果报告模板
- 业务操作-房地产经纪人《业务操作》模拟试卷2
- 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预测试卷3
- 医生辞职报告怎么写
- 二零二五年度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安装合同6篇
-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泸州市老窖天府中学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第22单元(二次函数)-单元测试卷(2)-2024-2025学年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含答案解析)
- 蓝色3D风工作总结汇报模板
- 安全常识课件
- 小王子-英文原版
- 2024年江苏省导游服务技能大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表格型解题技巧讲解(含练习题及答案)
- 新版中国食物成分表
-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2025届数学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保安公司市场拓展方案-保安拓展工作方案
- GB/T 15843.2-2024网络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2部分:采用鉴别式加密的机制
- 10以内加减法(直接打印,20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