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师招考教化综合教化学第一章教化及教化学概述考点一:教化的概念广义:教化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学问、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变更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狭义:即指学校教化,教化史教化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对受教化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支配、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把受教化者培育成为一定社会或借记所须要的人的活动。考点二:教化的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教化的产生来自动物的本能。代表人:法(勒图尔诺)英(沛西~能)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传递生产劳动阅历和社会生活阅历的实际须要。代表人:马克思、恩格斯考点三:教化的发展原始社会:教化和生产劳动具有融合性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教化的阶级性及等级性教化及生产劳动相分别教化目的一方面是培育统治阶级须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维护自己的统治教化内容以军事学问、宗教学问、道德学问为主教化方法以体罚盛行,留意机械的练习和实践训练,也重视个体的道德反省或宗教忏悔师生关系式对立的、不同等的教化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私塾不是班级授课)3、近代社会近代教化特点:国家加强了对教化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化崛起(教会学校)初等教化(义务教化)的普遍实施教化的世俗化教化的法制化二十一世纪以后社会教化的特点:1、教化全民化;2、教化终身化(包括时间和空间,保尔•朗格朗(法国));3.教化民主化;4.教化信息化。考点四:教化的属性:本质属性:教化是一种有意识的培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性考点五:教化活动的构成要素:教化者、受教化者、教化影响考点六:教化的功能对象上分:个体发展、社会发展性质上分:正向、负向呈现形式:显性、隐性(显性及隐性可以相互转化)考点七:教化学的探讨对象:教化现象、教化问题考点八:教化学的萌芽阶段1、中国古代的教化学思想
代表人物:孔子(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墨翟、道家、朱熹等代表作:《论语》(不是教化学著作,而是伦理著作)《学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特地论述教化问题的著作。(是《礼记》中的一篇)2、西方古代的教化学思想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昆体良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培育》(《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特地论述教化问题的著作。苏格拉底:提出问答法(产婆术,也就是启发式)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教化遵循自然”的观点柏拉图:《志向国》西方教化史上得里程碑。考点九:独立形态教化学的形成时期培根:英国,首次将教化学纳为科学学问体系。2、洛克:英国《教化漫话》,提出了“白板说”,主见绅士教化(资产阶级人人同等)。
3、家夸美纽斯:17世纪捷克教化,《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化学著作。标记着教化学起先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从“泛智教化”(把一切的学问教给一切人),论述班级制度以及教学原则和方法。(名言: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4、卢梭:法国,代表作《爱弥尔》,提出“自然教化”思想,培育“自然人”被称为是新旧教化的分水岭,是西方教化史上第二个里程碑。康德第一次将教化学列入高校课程赫尔巴特:德国(被誉为“现代教化学之父、科学教化学的奠基人”)传统教化学派(学生始终保持被动的状态),提出三中心(教材、课堂、老师),出版《一般心理学》,标记教化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记着规范教化学的建立。考点十:旺盛时期:试验教化学:德国的梅伊曼拉伊好用主义教化学:杜威、克伯屈杜威:美国教化家杜威是好用主义教化学的代表人物,著作是《民本主义及教化》,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
,在教化本质上,提出“教化即生活,即生长,即阅历的改组或改造”,在教化目的上,提出“从做中学”。马克思主义教化学:凯洛夫(对新中国影响很大)、中国杨贤江。布鲁纳(美国):《教化过程》,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马卡连柯:《教化诗》,擅长教化问题学生。赞可夫:《教学及发展》,高难度、高速度原则。蔡元培:中国第一任教化总长,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第二章教化及社会发展考点一:教化及社会因素关系(简答)生产力:生产力确定教化;教化促进生产力(日本二战后“教化兴国”行得通且胜利,因为讲的是教化对生产力的作用)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化(教化权);教化的政治功能(反作用)(“教化校园”行不通,因为教化虽对政治有反作用力,但没有确定作用)文化:文化影响教化;教化的文化功能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影响教化;教化促进科学技术(职业科学家,高校是两条腿走路,一是教学,一是科研)人口:人口影响教化;教化的人口功能(简单造成复式教化,一个班放多个级)考点二:教化优先发展(因为政治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考点三:素养教化是以提高民族素养为宗旨的教化内涵:1、提倡开创精神,激励学生思索、提问。2、面对全体学生的发展。3、重视学生的特性发展。4、是全面发展的教化1、案例分析:在黑板上画一个圈:1、高校认为是0,应试教化思维定势;2、小学多种答案,特性加创新2、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能削减教化的不平衡性。考点四:教化民主内涵(分析):1、教化机会均等;2、师生关系民主化;3、教化活动、教化方式、教化内容民主化,为学生供应更多的选择机会。*第三章教化及人的发展考点一: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对教化的制约的缘由(1、教化要适应特点2、应从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动身,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不断提高身心发展的水平。)依次性(不陵节而施)2、阶段性(按部就班)3、不均衡性(刚好施教、抓关键期)4、差异性(因材施教)5、互补性(培育孩子的自信和努力)考点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人因素有:1、遗传:是物质前提、对人的发展供应可能性;高尔顿、霍尔(例:一两遗传赛过一顿教化;龙生龙·····打地洞)2、环境:夸大环境对人的作用;爱尔修理、华生(给我一两个儿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主导4、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内因;起确定作用考点三:关于人的发展的动因观1、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性善、仁义理智是天生具有的);格赛尔则强调(成熟机制,双生子爬楼梯试验);霍尔、高尔顿2、外铄论:英国洛克的白板说、美国的华生、我国的荀子(性恶论)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内在因素及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第四章教化目的考点一:教化目的概念1、狭义:国家对在学校中培育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它规定了培育人才的质量和规格要求。教化目的及培育目标是一般及个别的关系,培育目标是在教化目的的指导下,依据各级各类学校的详细任务和受教化着的身心发展水平而制定的培育人的详细要求。2、教化目的的意义:是整个教化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化活动的动身点和归宿3、教化目的的功能:导向、调控、评价、激励功能考点二:教化目的层次(类型)1、教化目标2、培育目标3、课程目标4、教学目标考点三:不同价值取向的教化目的观1、生活本位论:1、教化即生活本身,留意的是使教化者怎样生活(杜威);教化要将来生活作打算(英国的斯宾塞)2、个人本位论:卢梭、福禄贝尔(德国,学前教化带豆,世界第一所正规幼儿园)、裴斯泰罗齐(瑞士,把一生奉献了贫苦孤儿的教化,实干家)3、社会本位论:赫尔巴特、涂尔干、孔德4、文化本位论:利特、斯普朗格考点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化目的和全面实施“素养教化”的考点五:全面发展教化1、全面发展教化包括:德智体美劳2、全面发展教化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1、五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2、五育各自相对独立,不行替代,缺一不行3、五育同时又相互依存、渗透、促进。考点六:教化目的及教化方针区分:范围不同、侧重点不同考点七:现阶段我国教化目的的基本精神1、教化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养及科学文化学问实力的统一2、培育全面发展的人3、适应时代要求,培育现代人,强调学生特性发展,培育学生的创建和实践精神第五章学校教化制度考点一:教化制度概念广义:指国民教化制度;2、狭义:指学校教化制度,简称学制考点二:现代学制的发展1、西方:双轨制(英国二战后渐渐消亡)、单轨制(美国)、中间型或分枝型(苏联)2、我国学制的发展:1、壬寅学制: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抄袭日本,未实施。2、癸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正式公布在全国实行的学制,抄日本3、壬子癸丑: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和规定男女同校2、1922施行“壬戌”学制,或称“六三三”学制、“新学制”,实施最长、影响最大考点三:当代(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简答)1、教化社会化及社会教化化2、重视早期智力开发和学前教化3、初等教化入学龄提前,义务教化限延长4、寻求一般教化、中等教化及职业技术教化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化类型日益多样化6、终身社会化及社会教化化第六章老师及学生考点一:老师的概念老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化职能的主要实现者,担当着教书育人,培育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养的使命。考点二:老师劳动的特点:1、剧烈示范2、特别困难3、独特创建4、显效长期性考点三:老师职业角色的多样性: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父母及挚友;探讨者考点四:老师的职业素养老师的职业道德素养:1、忠于教化事业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4、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老师的业务素养:学问素养:精深的专业2、广博的文化科学3、必备教化科学和心理科学实力素养:语言表达、组织教化、思想教化、老师机灵和自我调控良好的心理品质:理解学生、性格开朗、心情乐观、意志力强、热忱、有责任心、慈爱友善、有幽默感、乐于助人、公允、客观考点五:学生的本质属性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快速时期是学习的主体,有能动性的教化对象(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学校教化起主要作用)考点六:学生的权利及义务(权利是案例分析)基本权利:受教化权和人身权:身心健康、自由、人格尊严、隐私、名誉和荣誉义务:1、遵遵守法律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进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校任务;4、遵守所在学习或其他教化机构的管理制度考点七:师生关系教化内容上:授受关系;2、人格上:同等;3、社会道德上:相互促进特征:尊师爱生、相互协作;民主同等、和谐密切;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第七章课程考点一:课程定义广义:实现培育目标而规定的全部学科的总和及进程支配;狭义: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考点二:课程的基本类型:以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为标准:学科课程(系统讲授):孔子、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阅历课程(学生主动参及自主探究):杜威、克伯屈以学问的性质为标准:综合和分科课程以管理方式为标准以课程的表现形式:显性和隐性课程依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来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依据课程任务来区分:基础性(必修)、拓展性、探讨型(重探讨轻结论)考点三:泰勒: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提出四个问题考点四:课程内容的详细规范形式:教学支配、课程标准、教材(教材分为:讲义和教科书)考点五:义务教化阶段教学支配的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考点六: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要求:1、科学性及思想性、学问的内在逻辑及教化法、理论及实际(3个统一);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及适用性3、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考点七:课程结构有:横向和纵向考点八:课程实施:概念条件:1、课程支配本身的特点:合理、和谐、明确、简约;可传播、操作2、老师的特征:老师的参及、看法、实力;沟通及合作3、学校特点;4、校外环境第八章教学考点一:教学概念:在教化目的的规范下,由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整体活动。特点:1、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及学双方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及特性的统一考点二:教学过程概念:通过有目的、有支配的师生交往和互动,学生主动主动得驾驭系统的科学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创建力,形成全面发展特性的过程。考点三:教学过程本质的几种观点1、一种特别的相识过程;2、老师的教、学生的学的共同的双边活动,是教学相长的过程;3、是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4、恒久具有教化性格考点四:教学的过程基本规律:老师主导作用及学生主动性辩证统一规律(大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老师的主导作用是由其职责确定的。老师的主导作用确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老师的主导作用确定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他们是发展、独特、具有独立意识的人,他们具有主动性,他们的学习具有选择性,受教化者在教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思想心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化者;受教化者是教化的客体,主体。学生的主体表现: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和独立性。驾驭学问及发展智力辩证统一规律驾驭学问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例:无知导致无能)发展智力又是深化驾驭学问的必要条件驾驭学问及发展智力可以相互转化从驾驭学问到发展智力的条件驾驭学问及提高思想辩证统一规律(教学的教化性规律;首次提出)干脆阅历及间接阅历辩证统一规律考点五: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案例分析)备课(钻研教材、探讨学生、总体支配)钻研教材:钻研课程标准、教科书、参考书;做到“懂、透、化”了解学生:了解学问水平、思想状况、班级的风气、个别特点考虑教法:依据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4、学、单元教学进度支配;课时支配(教案)上课:1、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2、老师教和学生学的最干脆的体现;3、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2、上好一堂课的要求(评价一堂是否好?)1、教学目的、内容明确2、结构合理、方法恰当;3、备好课、写好教案;4、师生互动都有主动性;5、语言、板书规范三、课外作业的布置及批改四、课外辅导五、学业成果的检查及评定考点六:教学原则:既要指导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案例分析:说明+方法)一、科学性及思想性相结合原则: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学生科学学问、结合学问教学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化;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基础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学习基础学问为主导;从这个原则上去理解学问、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方法:1、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2、重视培育学生运用学问的实力3、正确处理学问教学及技能训练的关系4、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三、启发性原则: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导入新课要使学生产生爱好、求知欲)2、启发学生独立思索,发展学生思维实力。(核心、关键)提问留意:(1)组织问题。问题类型的选择(是非问题少用)(2)提问要用变式。提问要详细化、抽象化。(3)发展学生的思维。中学生少用、不用齐声回答。3、让学生动手,培育解决问题的实力;4、教学民主同等四、直观性原则:依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详细状况正确选择教具1、直观教具包括两类:1、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仪器、地图、模型、试验、参观等;2、模像直观,也称电化教具,包括各种幻灯、电影、电视、录像、语音等多媒体技术。(直观要及讲解相结合)2、语言直观(充分运用语言直观)五、按部就班六、因材施教七、巩固考点七:教化方法的知道思想:启发式、注入式考点八:教学组织形式发展:1、个别教学制(在古代中国、埃及、希腊);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2、设计教学法(老师指导,学生自学);道尔顿制(特性教化、发展特性)、3、特朗普制(班级、分组、个别教学优点结合)考点九:班级授课优缺点优:(1)经济有效的、大面积的培育人才(2)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3)发挥班集体的教化作用(4)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缺:不利于因材施教;留意理论式试验,有可能造成理论及实践相脱离考点十:教学评价概念: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以价值上的推断。第九章学校德育考点一:德育概念广义:指有目的、有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及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及家庭德育;狭义:学校德育,即老师有目的的培育学生品德的活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健康的教化(填空题)靠点二:德育的任务:1、培育学生树立坚决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养成文明行为习惯4、培育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实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考点三:德育内容:爱国主义、志向、集体主义、劳动、人道主义及社会公德、自觉纪律、民主及法制、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化考点四:德育过程的最基本冲突:社会通过老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及学生已有的品德之间的冲突考点五: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1、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知: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和前提;行:是关键、标记)2、促进儿童品德发展冲突的主动转化过程;3、一个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4、组织学生的活动及交往,统一多方面教化影响的过程考点六:德育教化原则:(1)导向性原则(根本性原则)(2)疏导原则:(要求: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2、因势利导、谆谆教导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化)(3)知行统一原则(4)敬重学生及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案例分析)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把敬重、信任、爱惜学生及合理、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要敬重、信任、爱惜学生2、要依据学校德育任务和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的、明确详细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3、把敬重爱惜学生及严格要求结合起来。(5)因材施教原则(6)教化的一样性及连贯性原则(案例分析)(例1、在校5天不如在家两天2、学校进一步、在家退一步、社会退两步教化影响不一样)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使各种教化力气相互协作、协调一样地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的教化影响的德育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校内各方面的教化影响要协调一样。2、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化影响。3、要加强德育的支配性。(7)集体教化及个别教学相结合的原则(8)发扬主动因素及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考点七:思想品德课及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考点八:德育模式:(1)认知模式,瑞士皮亚杰提出,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引入性提问和深化性提问,美国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2)体谅模式,英国彼得麦克菲尔所创,道德情感教化为主要特征模式(3)社会仿照模式,班杜拉所创,行为主义学说。(替代性学习也就是视察学习)考点九: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化体系马卡连柯也留意到集体教化及发展特性的辩证关系第十章班主任及班级管理考点一:概念区分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化目的,将龄和学问程度相仿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的人数的基本教化单位。班集体:依据班级授课制的培育目标和教化规范组织起来,以共同学习活动和干脆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考点二:班级常规管理及作用考点三:班集体的形成及培育: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化活动5、培育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考点四:课外、校外教化的主要内容、组织形式、特点内容:社会、学科、科技、文学艺术、体育、社会公益、课外阅读活动组织形式:特点:自愿性、敏捷性、实践性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教化活动的主要形式你。(选择、填空)教化心理学教化心理概述考点一:教化心理学(学校情境学及教的过程)一、探讨内容:五要素、三过程(选择)五要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内容:是学及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表现形式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教学设计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过程:1、学习过程:是核心内容。2、教学过程、评价及反思过程总结: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个过程,三个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二、探讨方法:视察法是教化学心理学探讨采纳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三、教化心理学发展概况(选择题)(一)西方教化心理学发展简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头以前)1、冯特(德):心理学之父、创建第一个心理学试验室。2、桑代克(美):教化心里学之父。1903,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学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教化心理学》。标记教化心理学诞生。(2)发展时期(20世纪20头到50头末):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3)成熟时期(20世纪60头到70头末)行为主义认知范畴布鲁纳、奥苏泊尔、加涅(4)完善时期(20世纪80头以后)1994,布鲁纳总结了教化心理学十几的成果。(建构理论)(二)我国第一本教化心理学著作:1924,廖世承《教化心理学》。(三)俄罗斯和前苏联教化心理学发展1、乌申斯基2、卡普捷列夫:1977《教化心理学》,是世界上最早命名。第二章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及教化考点一:心理发展的基本阶段一、特征:1、连续性及阶段性2、定向及依次3、不平衡4、差异性。二、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岁-6、7岁);童期(6、7岁-ll、12岁);少期(11、12岁-l4、15岁);青期(14、15岁-25岁);成期(25~65岁);老期(65岁以后)。少期(选择题):又名危机期、心里断乳期。特点:半成熟、半无趣。(叛逆期)详细形象做支柱。(先直观教学,再理论教学)青期:将来是青期最重要的概念。三、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化意义。(简答题)(一)学习打算1、含义:学生原有的学问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2、影响因素:1、成熟:基因和日常阅历增长;2、学习:学校条件的学习3、意义:老师依据身心发展备课(二)关键期(早期)又名敏感期1、概念:个体发展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如: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态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考点三:认知发展(两个理论,一个意义)理论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理解:思维就是运算)1、感知运动(0-2岁,无思维):特征(感觉和动作分化)成就:客体永恒性(知道东西存在,喜爱爱躲迷藏嬉戏)2、前运算阶段(2-7岁)皮探讨得多简单考(选择填空)特征:泛灵论(一切事物有生命,爱听童话故事)、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全部人和她的感受、相识一样)试验:三座山思维不行逆(不能反推,例如:我是你的学生,不知道老师的学生就是你)试验:凉水试验单维思维(思维不能迁移、推理)3、详细运算阶段(7-11岁)特点:1、思维可逆性2、守恒性(获得体积、面积、长度、重量的守恒概念)还是凉水试验3、须要详细事物的支持(稍困难的应用题做不出)4、去自我中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记)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特点:抽象逻辑、思维可逆、思维敏捷理论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举例:以前知道长方形的基础上学平行四边形)概念:儿童现有水平和将到达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成人水平及儿童水平)意义:说明儿童发展的可能性。老师不应只看到学生已达到的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要走在发展的前面,跨向新的发展水平。(也可以说教学应先于发展并促进发展)采纳支架式教学认知发展及教学的关系(意义):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促进认知发展。2、教学应先于发展并促进发展。考点四:人格的发展一、人格=特性(1、人格、特性是整体;2、性格是人格的核心。)概念:影响人行为(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的稳定的综合心理特征。人格里面包括:性格、气质、自我调控二、(美)埃里克森:人格的发展阶段理论(选择、填空)探讨意义:老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问题,从而实行相应的措施,因利势导,对症下药。八个阶段(一)、童阶段: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2、儿童期(1.5~3岁):自主及羞涩(或怀疑)的冲突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培育勤奋感,影响今后学习、工作看法)(二)、青春期阶段5、青春期(12~18):自我同一性(自我角色相识)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自我相识不够)(三)、成阶段:6、成早期(18~25岁):密切对孤独的冲突7、成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及无望期的冲突三、自我调控系统=自我意识: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自我意识包含的心理成分:自我相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发展经验: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四、佛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本我、自我、超我考点四:个别差异:认知差异(方式及智力=实力)和人格差异一、认知方式差异=认知风格差异(无好坏区分)1、概念:在认知过程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风格没有好坏区分。例:考试时做题的方式不一样)2、类型:①考: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威特金):场独立型(自我感觉推断,适合选择自然科学理科)场依存(借助外力推断,适合选择人文社会科学)②考:冲动型和深思型:冲动型反映快速,但错误率高③辐合和发散(吉尔夫特):辐合求同(标准答案)发散求异(复习时思维发散)④详细型和抽象型二、智力差异(有好坏区分)(一)包含:1)个体差异(表现在智力的类型、水平、表现早晚)例:IQ>140分属于天才;IQ<70分属智能不足者2)群体差异(表现在性别差异、龄、种族)(二)智力测量:(第一个考得多)世界最闻名的量表:斯坦福-比纳智力气表(s-b量表),得出智商属于比率智商。1936,(美)韦克斯勒编制“离差智商”智力气表。三、意义:认知差异的教化:不断改革教化,努力因材施教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教学方式3、教学手段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考点一:学习的实质及类型学习概念: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阅历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心理变更)的相对长久的变更。学生学习概念:1、在老师的指导下2、老师有组织、有支配、有目的、有系统3、学生获得学问、形成技能、发展实力、形成看法及品德(培育学生的目的:学问、技能、实力、看法及品德)学习的一般分类学习层次分类(由简到繁)(填空、选择)1)信号学习(条件)2)刺激——反应(操作)3)连锁(动作技能学习,是多有信号和刺激学习的结合)一、加涅4)言语联结(动作联结后就语言)5)辨别(近反义词)一、加涅6)概念(把握本质属性)7)规则(多个概念)8)问题解决学习2、学习结果:(比层次考的机率大)1)才智技能(怎么做)2)认知策略(怎么做效率高)3)言语技能(是什么)4)动作技能5)看法二、布卢姆的教化目标分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奥苏泊尔的学习分类:有意义学习及机械学习、接受学习及发觉学习四、我国学习分类:学问的学习、技能、行为规范考点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联结派学习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桑代克(初创时期)名称:尝试-错误说也叫“试误说”试验:饿猫规律:①打算律。②练习律。③效果律。意义:做中学(一边做一边学)巴甫洛夫及斯金纳(行为分类:应答性行为及操作性行为,应用:程序教学)区分经典性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看电视没图像,先拍电视,来图像)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斯金纳(白鼠)行为无意的有意的依次中性刺激+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学习的发生中性刺激+无条件刺激行为后果影响随后的行为规律1、获得及消退2、刺激泛化及分化(同及异)1、强化(正:干脆好的,嘉奖负:绕弯好的,警告)2、惩处3、消退(削减不良行为、消退坏习惯)4、维持5、躲避作用及回避作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视察学习理论)观点:即视察、仿照现实生活中重要任务的行为完成。过程:留意阶段、保持、复制、动机(在视察过程中记住了从榜样情境中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语言的形式将它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储存。)视察者的仿照动机存在三种来源:干脆强化、替代(榜样)、自我(评级)考点三:认知学习理论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格式塔(完整)学派的完形-顿悟理论(苛勒)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认知-目的论)基本内容:①是有目的的,期盼的获得②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布鲁纳的结构学习论(认知发觉说)1)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的环节:获得(听懂)、转化(汲取消化)评价(对转化检测)2)教学观: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的原理、概念、看法方法)老师的最终目标:学生能主动形成认知结构3)发觉学习:教学四个阶段:创设问题情境、供应、检验假设、验证结论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收学习论1)概念:意义学习是新旧学问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彻底汲取)实质性联系:可以用自己的话讲出学问点非人为联系:新学问建立在旧学问上2)实现有意义学习条件(简答):1、主观上:1)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需具有适当的认知结构2)学习者必需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必需主动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学问及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学问发生相互作用。2、客观上: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3)认知同化论=意义学习观点A、意义学习的过程: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B、同化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进行4)先行组织者概念(名解):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况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及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及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选择、填空)1)学问观:学问的相对性、情境性、主观能动性2)学习观—有意义的建构:学习不是学问由老师向学生传递,是学生建构自己的学问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汲取者,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行能由其他人代替3)学生观----有打算的头脑:是要把儿童现有的学问阅历作为新学问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学问阅历中"生长"出新的学问阅历。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1、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2、学生中心的教学观(非指导教学模式)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新课标的启示第四章学习动机(大题)考点一:动机及学习动机1、动机:概念(名解):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学习动机功能: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2、学习动机的分类及结构(学习须要和学习期盼)(选择理解)(1)高尚的、正确的动机及低级的、错误的动机(2)近景的干脆性动机(立刻可以达到)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很远达到)(3)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4)一般动机及详细动机(5)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①认知内驱力(学习须要的构成:认知须要、自我提高须要、交往须要)②自我提高的内驱力③附属内驱力3、动机及工作关系(倒U型曲线)(选择填空案例分析)例:1、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2、倒计时牌在教室1、一般状况下,动机及效果一样2、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3、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变更(动机超过一定限额,效果会降低。惊慌)考点二:学习动机的理论1、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斯金纳2、人本理论的须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选择、填空)缺失须要:生理、平安、归属和爱、敬重、成长须要(恒久得不到完全满意的须要):求知、审美、自我实现对教化意义:关切学生的学习(认知和学习须要)关切学生的生活(归属及爱、敬重)3、成就动机理论(力求胜利者和避开失败者)—阿特金森力求胜利者:选择胜利概念为50%的任务避开失败者:特别简单或特别困难的任务=回避50%任务成败归因理论(韦纳)(选择填空)归因:为什么要这么做三个维度:稳定性、内外、可控性六个缘由:实力凹凸、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对实际教学的作用1、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2、依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3、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料个体在某种状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归因理论来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5、自我效能感理论(班都拉A.Bandura新新行为主义)自我效能感:概念:对自己是否能够胜利地从事某一项行为。影响形成因素:归因方式、胜利阅历能提高效能期盼、失败会降低效能期盼考点三:学习动机的培育及激发1、培育:1、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反作用于学习动机教化:1、让每个学生有胜利感2、培育学生驾驭学问技能方法2、利用干脆(内在)发生途径和间接(外在)转化途径培育2、学习动机激发(论述)(1)创设问题情境(题目有难度,努力就可以做到),实施启发式教学。(2)依据作业难度,恰当限制动机水平。---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3)利用反馈信息,给恰当的评定。---布克,诺维尔有关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对学习动机具有激发作用,有利于提高学习成果。(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接着努力。一般心理学心理学概述相识过程心情情感及意志特性心理考点一:实力概念:干脆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当完成得特性心理特征。分类:一般实力(视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是核心,也是思维的基础。)特别实力(如:画家的色调鉴别实力、形象记忆实力)考点二:智力理论考点三:气质概念: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点。(名解)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考点四:性格(EQ)概念:个人对显示的稳定看法及其及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特征差异:理智特征、心情、意志、看法(记忆方法:知情意+看法)性格差异的教化含义:1、影响学习方式2、速度和质量3、学习内容的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