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六国论》练习、探究性阅读含答案解析翻译_第1页
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六国论》练习、探究性阅读含答案解析翻译_第2页
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六国论》练习、探究性阅读含答案解析翻译_第3页
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六国论》练习、探究性阅读含答案解析翻译_第4页
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六国论》练习、探究性阅读含答案解析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文】苏洵《六国论》(节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乙文】李桢《六国论》(节选)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刈①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注①刈:杀戮。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都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至于:以至于C.而后秦患可纾

纾:解除

D.兵连祸结,曾无虚岁

曾:曾经2.下列对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B.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C.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D.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洵《六国论》第一节直截了当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先否定而后肯定,从正反两面作判断,以加强语言力量。B.李桢认为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除了其本身实力比较强以外,还有拥有有利的地理和得天助两个重要的因素。C.苏洵的《六国论》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中心观点;李桢的《六国论》在开头引述宋二苏的观点作为发端,认为二者都是厚六国二薄秦的偏颇之论。D.苏洵的《六国论》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来阐述观点;李桢的《六国论》主要运用了概括性的事例来论证,无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手法。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5.从文中看,苏洵和李桢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答案】1.D

2.B

3.D

4.(1)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2)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

5.苏洵的观点:六国割地赂秦,自己削弱了国力,导致灭亡。李桢的观点:六国互相争斗,不行仁政,自取灭亡。【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D.兵连祸结,曾无虚岁:战争连续不断,战祸竟然连年不绝。故“曾”翻译为:竟然,简直。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所以”属于古今异义词,按照古人的语言习惯,翻译为“……的原因”,不能单独成句,排除AC;“而遂焉者”中,“而”为连词,表并列,应用在句首,在“而”前断开,排除D。原句翻译为: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D.“李桢的《六国论》主要运用了概括性的事例来论证,无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手法”错误。由“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可知,李桢的《六国论》有对比论证的运用。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语句的能力。(1)所得,所字结构,所得到的;其实百倍,省略句,补充为“其实(于战胜者)百倍”;亡,丢失;其实,那实际上;其实亦百倍,省略句,补充为“其实(于战败者)亦百倍”。(2)然则,这样那么;厌,通“餍”,满足;弥,更加;愈,更加。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苏洵的观点:由“弊在赂秦”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可知,割地的国家赂秦,自己削弱了国力,不割地的国家,因没有强大的后援灭亡,所以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割地贿赂秦国。李桢的观点:由“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可知,六国失败的原因是,不行仁政,自取灭亡。【点睛】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留、补、删、换、调。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参考译文:【甲文】苏洵《六国论》(节选)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乙文】李桢《六国论》(节选)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认为必须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之后,秦国的威胁(就)可以消除。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以前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那样有利),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唉!自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的严重;到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上天很爱人民啊!难道它能使六七个君王,临驾于人民之上,天天驱赶无辜的人民,使他们手足长满老茧、小腿暴露在外,而最终被虐杀吗?它一定不想这样啊!因此秦国不极强盛,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么它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秦国没有恶贯满盈,也就不会迅速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和六国自己造成的结果啊。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2022秋·江苏宿迁·高二校考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一)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二)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说赵王曰:“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是故明主外料其敌国之强弱,内度其士卒之众寡、贤与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节,固已见于胸中矣,岂掩于众人之言,而以冥冥决事哉!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并力为一,西面而攻秦,秦必破矣。今见破于秦,西面而事之,见臣于秦。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夫横人者,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与秦成。与秦成,则高台,美宫室,听竽瑟之音,察五味之和,前有轩辕,后有长庭,美人巧笑,卒有秦患,而不与其忧。是故横人日夜务以秦权恐猖诸侯,以求割地,愿大王之熟计之也。《战国策·赵二》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B.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C.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D.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祖父,先人祖辈父辈。“先”是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如“先父”是儿女称自己已过世的父亲;“先夫”是妻子称已死的丈夫。B.荆卿即荆轲。“卿”古代对人的敬称;或君王称亲近的大臣为卿,如“爱卿”;还可以表示夫妻或好友间非常亲昵的称呼。C.合从,亦作“合纵”,指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的外交策略。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称“连横”;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称“合纵”。D.轩辕,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黄帝的名字。传说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故名曰轩辕。也指车轴或者马车。这里是指后者。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分析问题见解深刻,切中要害。选文一中他抓住“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进行分析,认为贿赂秦国,实际上是削弱自己的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并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例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B.苏洵说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选文一中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然后进一步假设,强调如能用兵而不依附秦国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六国与秦较量“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或未易量”的推论。C.苏洵论说语言生动形象,气势充沛。如选文一中用“如弃草芥”形容诸侯割让土地毫不在意,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同时文中句式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如“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D.苏秦游说很注意演说的层次性和递进性。选文二先指出赵王完全可以建立尧、舜的功业而不必要向秦王臣服,然后通过对比六国与秦的实力、揭露连横派的只顾自己私利的真面目,和盘推出了赵国合纵的具体方案。逻辑性很强,又有雄辩气势,令人不得不折服。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2)是故横人日夜务以秦权恐猖诸侯,以求割地,愿大王之熟计之也。10.在两段选文中,苏洵和苏秦都认为六国是有可能打败秦国的理由是什么?【答案】6.B

7.C

8.A

9.(1)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击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2)因此主张连横的人日日夜夜致力于拿秦国的权势来恐吓诸侯,来求得向秦国割地。希望大王仔细考虑这件事。

10.六国的兵力、土地合起来是秦国的好几倍,如果能够团结一致、亲密合作、形成合纵,合力西去攻打秦国。【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题中,“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禹无百人之聚”结构对称,各自成句,排除ACD。本句译为:我听说尧过去连三百亩这么大的地盘都没有,舜没有一尺那么大的地盘,他们竟然拥有了天下。禹只有一个不满百人的部落,竟成为诸侯的共主。商汤、周武王的兵士不满三千,战车不过三百辆,最后成为天子。这都是因为他们获得了治国安邦的正道。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称‘连横’;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称‘合纵’”错误。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故称“合纵”;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故称“连横”。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以‘抱薪救火’为例证”错误。“抱薪救火”是比喻论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故选A。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再”,两次;“却”,使动用法,使……退却;“洎”,等到;“洎牧以谗诛”,被动句。(2)“横人”,主张连横的人;“务”,致力于;“恐猖”,恐吓;“熟计”,仔细考虑。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要点的能力。由“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并力为一,西面而攻秦,秦必破矣”分析可知,六国的兵力、土地合起来是秦国的好几倍,如果能够团结一致、亲密合作、形成合纵,合力西去攻打秦国。参考译文:(一)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二)苏秦从燕国到赵国,开始用联合六国抗衡秦国的策略,他游说赵肃侯说:“我听说尧过去连三百亩这么大的地盘都没有,舜没有一尺那么大的地盘,他们竟然拥有了天下。禹只有一个不满百人的部落,竟成为诸侯的共主。商汤、周武王的兵士不满三千,战车不过三百辆,最后成为天子。这都是因为他们获得了治国安邦的正道。所以英明的国君,对外要估计敌国的强弱,对内要视察士卒的多寡、贤与不贤,不必等到两军相拼,胜败存亡的关键就已经心中有数了,怎么能够被众人之言所蒙蔽,糊里糊涂的决定事情呢!”我私下拿天下地图察看,诸侯的土地相当于秦国的五倍,诸侯的兵力相当于秦国的十倍。假如六国能够团结一致,合力西去攻打秦国,秦国必定灭亡。现在各国将要被秦国灭亡,却面朝西方共同侍奉秦国,向秦国称臣。灭掉别国或被别国灭掉,让别国臣服或臣服于别国,两者绝不能相提并论。那些主张连横的人,他们都想割让诸侯的土地来与秦国谈和。一旦能和秦国讲和,他们就可以高筑台榭,美化住宅别墅,倾听美女姣笑,然而一旦秦国突然发兵攻打诸侯,他们却不与诸侯共同承担忧患。因此主张连横的人日日夜夜致力于拿秦国的权势来恐吓诸侯,来求得向秦国割地。希望大王仔细考虑这件事。(2019秋·江苏连云港·高一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六国论李桢①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注:①李桢:字维卿,号克庵,明朝人。②刘:杀戮。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

摈:放弃。B.视秦无异也

视:与……比较C.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

谢:道歉。D.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

帝:称帝。1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B.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C.焉独存,虽王可也/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D.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穷山之高而止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2)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3)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14.试围绕六国破灭的原因,简要概括李桢的观点与苏洵的观点有何不同。15.分析第(3)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16.作者是如何论证“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这一观点的。【答案】11.A

12.B

13.(1)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2)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3))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

14.李桢的观点:六国互相争斗,不行仁政,自取灭亡。苏洵的观点:六国割地赂秦,自己削弱了国力,导致灭亡。15.设问,强调六国灭亡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情。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六国不可能互相扶助,合纵灭秦;引出下文六国皆想统一中原所以自取灭亡的议论。

16.作者先指出六国本性与秦国无异,也是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然后假设他们得逞,未必不是又增加一个暴秦;再假设六国能得到帮助,也能像秦一样统一中国。最后指出六国相互图谋相互攻打相互欺诈相互威胁,其实与秦国所做无异。以此论证六国想做秦国所做之事,不是秦国有罪。【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摈”,排斥,抵抗。故选A。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第一个“以”,介词,因为;第二个“以”,连词,表目的,来;B项,两个“于”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介词,比;C项,第一个“焉”,哪里,岂止;第二个“焉”,助词,不译;D项,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第二个“而”,表承接;故选B。1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克:能够;弱:削弱;夷灭:被消灭。第二句得分点:所以:……原因;然:说;于:在。第三句得分点:论:评论;厚:偏重;存:存在,保存。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首先明确题目要求:从文中看,苏洵和李桢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然后回到文章中去,带着问题通读全文,梳理文章结构,圈定答题区间,注意首位段落,往往是重点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总结,注意分条作答。苏洵的观点:由“弊在赂秦”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可知,割地的国家赂秦,自己削弱了国力,不割地的国家,因没有强大的后援灭亡,所以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割地贿赂秦国。李桢的观点:由“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可知,六国失败的原因是,不行仁政,自取灭亡。【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第(3)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然后理解画线句的意思,再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意思是“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何也”提出疑问,“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做出回答,这是设问的手法,作者用设问的形式突出强调六国灭亡的原因;“所以然者”意思是“这样说的原因”,指代的内容在上文,“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又引出下文,且这句话在第三段的开头,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一句承上,后一句启下。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作者是如何论证‘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这一观点的”,然后找到题干中的引文,再看文章如何进行论证的。“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在第二段,这句话是说“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接着下文就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如“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未必不复增一秦也”,这是说六国与秦国没有不同,假设他们得逞,未必不是又增加一个暴秦;作者又假设六国要是能得到帮助,也会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最好指出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与秦国没有不同。作者就是围绕这些方面来论证“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这一观点。译文: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认为必须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之后,秦国的威胁(就)可以消除。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象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当苏秦才出来(游说)时,本来曾想得到秦国所用,而希望秦国统一天下。(苏秦)的确知道那是容易(的事)。要求秦王重用自己,他那时要为秦国谋划的原因是只怕张仪。只因他不被秦国所用,就转而游说六国合纵,他难道没有预料到纵散约败之后不能保住(自己)吗?他只是想暂且用这种方法获取一时的富贵,希望自己在世时合纵不散。他用计激怒张仪使张仪来到秦国,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洹水之盟,还不过一年,齐国、魏国的军队已经替秦国出征了。张仪的辩说,虽说是只想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但看他说的话,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而想凭借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所以陈述衰微时代人们的情形,不是很错。那六国相互图谋相互攻取,相互欺诈相互威胁,(他们)没有兄弟骨肉之亲,他们的事又不只是财物用度的小事,而(主张)连衡的人正在一天天地用强秦的威势,威胁六国,即使贤明(而有)智慧如燕昭王那样的,还只得俯首听命(于秦),不停地道歉过失。你想要求长保合纵如亲,相互辅助,怎么可能啊!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唉!自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的严重;到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上天很爱人民啊!难道它能使六七个君王,临驾于人民之上,天天驱赶无辜的人民,使他们手足长满老茧、小腿暴露在外,而最终被虐杀吗?它一定不这样啊!因此秦国不极强盛,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么它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秦国没有恶贯满盈,也就不会迅速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和六国自己造成的结果啊。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2022春·上海黄浦·高一校考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节选自苏洵《六国论》乙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节选自苏辙《六国论》丙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节选自苏轼《六国论》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始速祸焉

(2)以当秦兵(3)以阴助其急

(4)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B.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C.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D.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的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B.苏洵对齐、燕、赵三国的态度是不同的,对齐国是谴责,对燕、赵则是同情,认为两国“智力孤微”,灭亡是无可奈何的事情。C.苏辙纵论六国与秦争天下中的成败得失,层层解剖,鞭辟入里,文章末尾截然而止,含不尽感慨。D.苏轼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他们的残暴与秦始皇、秦二世不相上下。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2)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20.三段选文中,作者对六国被秦所灭的历史教训分别有怎样的认识?【答案】16.(1)招致(2)抵挡(3)暗中,私下里(4)料想;猜度

17.D

18.D

19.(1)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2)他们即使想要反叛,但是没有人充当他们的带头人,这就是六国之所以稍稍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啊。

20.甲文中苏洵认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乙文中苏辙认为六国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互相残杀,即六国不合,给秦国以各个击破的机会。丙文中苏轼认为得才治国、失才灭国。【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能力。(1)“速”,招致。句意: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2)“当”,抵挡。句意:来抵挡秦国(的进攻)。(3)“阴”,暗中,私下里。句意: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4)“度”,料想;猜度。句意:可以料想其他的不见于史传的士人应当是官吏的数倍或是农夫的一半了。1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诸侯们不知道要采取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尺寸之利”作“贪”的宾语,共同构成动宾结构,不可断开,排除AC。“自相屠灭”的意思是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兵”作“未出”的主语,而不是作“屠灭”的宾语,故应在“秦兵”前断句,排除B。故选D。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苏轼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六国之君虐用其民’”分析错误。丙文中提到“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可见“六国之君虐用其民”并非六国灭亡的原因。故选D。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再”,两次;“却”,使动用法,使……退却,打退;“洎”,等到;“为”,成为,变成。(2)“虽”,即使;“莫”,没有;“先”,带头人,领头人;“少”,通“稍”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甲文《六国论》选自教材,学生对文章的中心论点应该知晓,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接着提出两个分论点: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不赂者以赂者丧。”本文节选部分则是针对“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行的分析,苏洵指出“齐国灭亡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国灭亡是因为派去刺客”“赵国灭亡则是因为李牧被诛杀”,因此得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的结论。而在乙文中,苏辙指出“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从中可以看出苏辙认为六国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互相残杀,给秦国以各个击破的机会。而苏轼则另辟蹊径,从六国存在时间较长,而秦国存在时间较短的事实中总结出“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即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参考译文:甲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乙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取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丙春秋末年,直至战国,诸侯卿相,都争相供养士人来为自己谋划。上至那些谋士辩客、善于辩论、善于言辞的人,下至那些长于技击、力大无穷乃至技能卑下的人,没有不待之以宾客之礼的。那些穿着华美的服饰、吃着精美的食物而被安置在上等的馆舍中的士人,多到数也数不完。越王勾践有六千门客;魏公子无忌、齐公子田文、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吕不韦都有三千门客;而田文还招揽了六万名崇尚侠义的奸猾之徒在薛地安家。齐国稷下的辩士也有上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都招揽了无数门客。下至秦汉年间,张耳、陈余号称“多士”,所豢养的宾客都是天下的杰出人才,而田横也有五百名门客。那些约略可以从传记中的人就像这么多,可以料想其他的不见于史传的士人应当是官吏的数倍或是农夫的一半了。这些人都是使唤别人来养活自己的人,老百姓如何能承受得起,国家又如何能承受得起呢!我认为:这是古代先王所不能免除的。国家中有奸猾之徒,就好像鸟兽中有猛禽猛兽,昆虫有带毒螯的虫子一样。分门别类、区别对待,使他们各自安于自己的处境,就能够使他们为自己所用了,把他们全部铲除干净,就不是正确的方法。我考查世事的变迁,知道六国之所以能长久存在而秦国之所以迅速灭亡,就是由此造成的,不能够不加以省察啊。那些有智谋、有勇气、有辩才、有能力的人,这四类人都是民众中的优秀杰出的人,他们大多不能穿破旧的衣服,吃粗陋的食物来供养别人,都是使唤别人来供养自己的人,因此前代的君王把天下的富贵分给这四类人和他们共同享用。这四种人不失职,那么国家就安定。这四类人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前代的君王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设立选拔制度,使他们通过同一种方式选拔产生。夏商周以前由学校中选拔产生,战国直到秦代由客卿中产生,汉代以后从郡县制中产生,魏晋以后从九品中正制中产生,隋唐直到现在从科举制度中产生。虽然并非完全如此,我只是选择其中比较多的现象论述。六国的国君暴虐地奴役百姓的程度,不亚于秦始皇、秦二世,然而当时的百姓没有一个反叛,因为当时凡是民众中的优秀杰出的人大多被作为客卿供养起来了,各有各的职守。那些努力耕种来奉养上等人的人,都是愚钝而没有能力的人,他们即使想要反叛,但是没有人充当他们的带头人,这就是六国之所以稍稍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啊。(2023春·上海杨浦·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两文,完成各题。甲

过秦论(节选)〔汉〕贾

谊①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乙

六国论(节选)〔清〕李

桢①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立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②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21.乙文第①段□中应填入的虚词是(

)A.也

B.者

C.矣

D.焉22.下列有关两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认为,六国有不少有利条件,破灭的主要原因在于赂秦。B.甲文认为,秦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而非陈涉才能出众。C.乙文认为,六国崇尚武力和权谋,和秦国没有本质差别。D.乙文认为,秦灭六国的原因除了有利的形势,还有“天命”之助。23.钱锺书《管锥编》评《过秦论》,认为“贾谊此文犯了词肥意瘠之病”,你是否认同?请结合甲文两处画线句阐释你的理由。24.两文都围绕“仁义”论国家兴亡之事,但观点有所差异,请分别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加以分析。【答案】21.B

22.D

23.①第一处划线句采用铺陈排比的手法,极写陈涉穷困平庸,出身卑贱,才能平平,无钱无势,士卒稀少而疲弊,更无装备可言,从陈涉的身份、才能、地位、士兵、武器等多角度进行渲染;但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陈涉的弱小与强大的秦王朝不可同日而语。②第二处也采用铺陈排比和对比的手法,将陈涉的起义与诸侯国合纵抗秦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意思也只有一个,陈涉与诸侯不论在哪个方面比较都要差很多,可正是他率领戍卒,打败了强大的秦朝。

24.贾谊认为不施行仁义导致进攻和防守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落得身死人手的下场;李桢认为统治者根本不采用仁义的治理方法,最终导致国家灭亡。【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意思是,假使以前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那样有利),此处需要一个放在复句中上句末尾,表示提顿或者提示有关情况、原因的词语,四个选项中只有“者”有这种用法。故选B。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乙文认为,秦灭六国的原因除了有利的形势,还有‘天命’之助”错,原文表述是“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这是假设六国有有利的形势,加上上天的帮助,可能会得到秦国统一天下那样的功业。不是说秦国。故选D。2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文章观点的能力。“词肥意瘠”的意思是堆砌辞藻而意义单薄。第一处划线句采用铺陈排比的手法,极写陈涉穷困平庸“瓮牖绳枢之子”,出身卑贱“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平平“才能不及中人”,无钱无势“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士卒稀少而疲弊,“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更无装备可言“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从陈涉的身份、才能、地位、士兵、武器等多角度进行渲染,是为“词肥”;而大量铺排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陈涉的弱小与强大的秦王朝不可同日而语,但最终却能达到“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的结果,以引起统治者反思,是为“意瘠”。第二处划线句也采用铺陈排比和对比的手法,将陈涉的起义与诸侯国合纵抗秦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一比地位;“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二比武器;“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三比士卒;“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土也”,四比人才。意思也只有一个,陈涉与诸侯不论在哪个方面比较都要差很多,可正是他率领戍卒,打败了强大的秦朝。2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文章观点态度的能力。贾谊的《过秦论》中心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认为不施行仁义导致进攻和防守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落得身死人手的下场;李桢在文章结尾论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认为统治者根本不采用仁义的治理方法,最终导致国家灭亡。参考译文:甲

过秦论(节选)①秦始皇死了以后,他的余威还震慑着远方。然而陈涉是一个用破瓮作窗户,用草绳拴门轴的穷苦人家的子弟,是耕田的人,是供人役使的人,是被征发戍守边境的人。他的才能比不上一般平常的人,既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贤明,也没有陶朱(范蠡)猗顿那样的富有,置身在戍卒的行列之中,兴起在乡野之间,带领着疲乏散乱的戍卒,统率着几百个人,转身攻打秦国,砍下木棍做武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天下的人就像风云那样迅速汇集起来,像回响那样应声而起,挑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崤山函谷关以东的英雄豪杰一齐起来,就把秦王朝推翻了。②再说,那秦王朝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土地,崤山函谷关的险要坚固,还像从前一样。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宋卫中山的国君尊贵;锄耙戟柄,并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被征发戍守边地的民众,并不比九国的军队强大;深谋远虑,行军与指挥作战的本领,也比不上先前六国的那些才智之士。但是成功失败完全不同,;功业完全相反,这是什么原因呢?假使拿崤山函谷关以东各国诸侯来跟陈涉量量长短,比比大小,比较一下他们的权威,衡量衡量他们的实力,那简直不能够同年而语,相提并论。然而秦国当初凭借很小的地方,发展为有万辆兵车的强国,进而控制了其它八州,使来与它地位相同的诸侯国都来向秦国朝拜称臣,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然后把天地四方当作家,把崤山函谷关当作宫墙。可是陈涉一个人首倡起义,秦王朝的七代宗庙就被毁坏,连秦王子婴也死在别人手中,被天下的人所讥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不施行仁政,而攻取天下和后来防守天下的形势是不同的啊。”乙

六国论(节选)①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以前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那样有利),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那六国相互图谋相互攻取,相互欺诈相互威胁,(他们)没有兄弟骨肉之亲。即使贤明(而有)智慧如燕昭王那样的,还只得俯首听命(于秦),不停地道歉谢罪。你想要求长保合纵如亲,相互辅助,怎么可能啊!②(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2021春·上海金山·高一上海市金山中学校考期中)下面请大家阅读选文,完成题目。(甲)①苏洵,字___。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宰相韩琦见其书,奏于朝,遂除秘书省校书郎。(节选自《宋史·苏洵传》有删改)(乙)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节选自苏洵《六国论》)(丙)①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②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选自苏辙《六国论》有删改)(丁)①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可得哉!②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以终刘①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选自李桢《六国论》有删改)[注]①刘:杀戮25.解释加点字。(1)始速祸焉(

)

(2)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2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B.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C.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D.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2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A.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B.作《师说》以贻之C.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D.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28.可填入丁文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其

B.岂

C.何

D.然29.请将乙文和丙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2)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30.从甲文看,苏洵,字

,是一个

的人。(用四字词语概括)31.苏洵和苏辙同写了《六国论》,请结合乙文和丙文进行比较,完成下列表格。苏洵《六国论》苏辙《六国论》立论角度都从六国的灭亡角度,来总结教训。分析原因(1)(2)论证方法(3)(4)/现实意义在宋朝面临北方和西夏威胁的形势下发表议论,要求积极抗敌。32.分析丁文第②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3.李桢是如何论证“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这一观点的。34.有人说,清代李桢《六国论》的观点有其显著的局限性,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25.

招致

排除

26.B

27.C

28.B

29.(1)既然这样,那么六国的土地有限,而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六国送给秦越多,秦侵犯六国(就)越厉害。(2)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来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

30.

明允

博学多才

31.(1)弊在赂秦(2)未厚韩亲魏以秦(3)假设论证(对比论证)(4)引证(喻证)

32.设问,强调六国灭亡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情;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六国不可能互相扶助,合纵灭秦;引出下文六国皆想统一中原所以自取灭亡的议论。

33.作者先指出六国本性与秦国无异,也是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然后假设他们得逞,未必不是又增加一个暴秦;再假设六国能得到帮助,也能像秦一样统一中国。最后指出六国相互图谋相互攻打相互欺诈相互威胁,其实与秦国所做无异。以此论证六国想做秦国所做之事,不是秦国有罪。

34.李桢观点中显著的局限性是认为“秦统一六国得天助”,这是一种天命论思想。这种思想宣扬一切都是天生注定的,是不能靠自己来改变的。其危害性在于愚弄、奴役老百姓。【分析】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含义的能力。“始速祸焉”的意思是:才招致了祸患。速,招致。“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的意思是: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摈,排除、抵御。2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其当时之士”是“咎”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虑患之疏”“见利之浅”结构相同,所以在“虑患之疏”后断句。排除D。故选B。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例句与ABD三项中的“以”,均为连词,表目的,而C项中的“以”是连词,表承接。故选C。2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使用文言虚词的能力。根据原文意思,“□可得哉”应表示反问语气,“然”表转折,排除D。“何”侧重表疑问,排除C。“其”“岂”均可以表示反问,但与后文“哉”搭配应用“岂”更合适。故选B。2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通“餍”,满足;愈,更加。(2)委,对付;休息,休养生息;阴,暗中。30.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及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苏洵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依据“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士大夫争传之,宰相韩琦见其书,奏于朝”等可见其博学多才的形象特点。3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依据“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可见,苏洵《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依据“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可见,苏辙《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未厚韩亲魏以秦。两篇文章均使用了假设论证,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和对比论证,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此外,苏洵《六国论》中还使用了喻证,如“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引证”,如“古人云……”。3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在文中作用的能力。这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