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0-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疫情防控延期开学期间测试试题(三)(含解析)一、选择题1.2024年春节期间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每天通过新闻等媒体了解着事情的发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来势汹汹,已扩散全国部分省市。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营寄生生活 B.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C.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D.是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答案】C【解析】【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依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病毒同全部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特性,目前认为新冠病毒是冠状病毒变异的结果。【详解】A、病毒营寄生生活,新型冠状病毒也不例外,A正确;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正确;C、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C错误;D、目前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D正确。故选C。2.美国科学家第一次创建出一种特别的人工生命,这种生命的DNA含有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组成“模块”,通过读取“模块”的存储信息,它可以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原材料合成出花样繁多的蛋白质。下列有关细胞核和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细菌无细胞核,限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答案】C【解析】【详解】A、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都是遗传物质,都携带了遗传信息,A错误;B、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线粒体,B错误;C、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C正确;D、RNA中一般没有氢键,但是tRNA中含有少量氢键,D错误。故选C。3.如图为某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④属于生物膜系统B.结构③能增大细胞膜的面积C.⑤具有选择透过性,而⑥具有全透性D.细胞膜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和功能没有差异【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该图没有细胞壁,大液泡,为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内质网,②为细胞膜,③微绒毛,④为中心体,⑤为核膜,⑥为核孔。【详解】A、图中④表示中心体,中心体没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B、③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胞膜和胞质向外伸出的细小的指状突起,能增加细胞的表面积,提高细胞的汲取功能,B正确;C、⑤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⑥核孔也具有选择性,不是全部物质都能随意通过细胞膜的,如DNA分子不能出细胞核,C错误;D、细胞膜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和功能有差异,如小肠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所含蛋白质较多,主要和其汲取功能相适应,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某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问,考生识记细胞的各结构的图象和功能、精确推断题图中各结构的名称是解题的关键。4.将生长状态一样的某种植物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移入相宜的养分液中在光下培育,并给甲组的养分液适时通入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肯定时间后测得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汲取速率远大于乙组的。关于这一试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给养分液通入空气有利于该植物的生长B.根细胞对a离子的汲取过程属于自由扩散C.根细胞对a离子的汲取过程有能量的消耗D.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对a离子的汲取【答案】B【解析】由题目给的信息“在光下给甲组通入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汲取速率远大于乙组的”说明根对a离子的汲取为主动运输过程;主动运输须要载体与能量,B错误,C正确;给养分液通入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根细胞获得氧气,有氧呼吸能正常进行,有利于根对a的汲取,有利于该植物的生长,A、D正确。5.在生物教材当中出现了很多有关小泡的叙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内质网膜会形成小泡,把附在其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包袱起来,随后小泡离开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移动并最终与之融合B.在动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的细胞中,含有一些由高尔基体断裂形成的,由单位膜包被的小泡,称为溶酶体C.在植物有丝分裂的前期,核膜起先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到了有丝分裂的末期,这些小泡会聚集成一个细胞板,进而形成新的细胞壁D.刚分裂形成的植物细胞中只有很少几个分散的小液泡,随着细胞的长大,这些小液泡就渐渐合并发展成一个大液泡【答案】C【解析】【详解】A、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A正确;B、高尔基体断裂形成的,由单位膜包被的小泡,称为溶酶体,B正确;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延长形成细胞壁,而植物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因此赤道板旁边聚集的小泡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C错误;
D、植物细胞中的大液泡是由很少几个分散的小液泡长大,渐渐合并发展而来,D正确。故选C。【点睛】细胞器之间的协调协作;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6.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更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试验结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等渗的溶液是甲溶液B.马铃薯比物种A更耐旱C.物种A幼根的细胞在甲浓度溶液中肯定会发生明显的质壁分别D.在这五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乙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若重量不变,表明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若重量减小,说明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若重量增加,说明外界溶液浓度低,细胞吸水。【详解】A、在甲溶液中,马铃薯幼根细胞的重量不变,说明马铃薯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甲溶液是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等渗的溶液,A正确;
B、由图可知,马铃薯吸水实力要比物种A强,所以马铃薯更耐干旱,B正确;
C、质壁分别的条件之一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在甲溶液中,物种A幼根会失去水分,说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但浓度差较小的状况下对于一个细胞来说不肯定发生明显的质壁分别,C错误;
D、在这五种蔗糖溶液中,在乙溶液中,马铃薯幼根细胞的重量削减最大,说明乙浓度最大的,D正确。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运输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从题中获得信息的实力,解题的关键是渗透作用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7.物质甲作为抑制剂能与蔗糖酶结合或分别,从而变更蔗糖酶的活性。在相宜温度、pH等条件下,某同学将蔗糖酶和物质甲的混合液均分为若干份,分别加入到不同浓度的等量蔗糖溶液中,检测发觉,蔗糖的水解速率随蔗糖溶液浓度的上升而增大。下列分析与该试验相符的是()A.物质甲与蔗糖酶的结合使酶降低活化能的实力增加B.物质甲与蔗糖酶的结合能变更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C.蔗糖溶液浓度的上升能导致物质甲与蔗糖酶的分别D.反应体系中没有甲时,蔗糖溶液的浓度会变更酶活性【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题意可知,物质甲属于抑制剂,当蔗糖溶液浓度越低,物质甲简单与蔗糖酶的结合,使蔗糖酶降低活化能的实力降低;反之,当蔗糖溶液浓度越高,物质甲简单与蔗糖酶的分别,使蔗糖酶降低活化能的实力增加。【详解】依据题意可知,物质甲属于抑制剂,即物质甲与蔗糖酶的结合使酶降低活化能的实力降低,导致酶活性降低,A错误;物质甲与蔗糖酶的结合能降低酶活性,从而变更酶的高效性,但不变更专一性,B错误;蔗糖溶液浓度的上升能导致物质甲与蔗糖酶的分别,从而使酶活性上升,蔗糖的水解速率增大,C正确;反应体系中没有甲时,蔗糖溶液的浓度不会变更酶活性,只是变更酶促反应速率,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须要识记酶的特点以及酶的作用机理。8.已知施加药物A能使蔗糖酶活性丢失;施加药物B后蔗糖酶活性不变,但蔗糖和蔗糖酶结合的机会削减。如图为蔗糖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温度、PH均相宜)产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其中乙组运用少量药物B处理。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甲组先运用药物B处理,在t1时可能适当提高了温度B.丙组先运用药物B处理,在t1时可能运用药物A处理C.在t1时间之后甲组蔗糖酶的活性高于乙组和丙组D.在t1时间之后丙组中蔗糖酶和蔗糖作用机会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三条曲线起始反应速率相同,说明起先的处理是相同的;t1后,丙组产物浓度不变,很可能是药物A导致酶失活;甲组达到平衡点的时间缩短。【详解】甲、乙、丙可能起先均用B处理,甲组原本就是最适温度,若提高温度,酶活性会下降,达到平衡点的时间会延长而不是缩短,A错误;丙组起先用药物B处理,t1后产物浓度不变,可能是药物A处理导致酶失活,B正确;t1后,丙组酶失活,甲乙组酶活性不变,故甲乙组酶活性高于丙组,C错误;t1后,蔗糖酶失活,酶与底物不能结合,D错误。故选B。9.某生物试验小组欲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已知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是一个多步反应,会依次形成较大分子糊精、小分子糊精、麦芽糖等,加入碘液后的溶液颜色分别是蓝紫色、橙红色、棕黄色(碘液颜色)。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确定淀粉酶活性较高的温度范围B.将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分别保温处理后再进行混合C.通过视察加入碘液后不同温度下溶液颜色的变更可确定淀粉酶活性的凹凸D.运用过的淀粉酶质量会削减【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试验步骤可知,试验是以淀粉酶和淀粉为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试验,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淀粉酶的活性(淀粉是否被分解),通过各组滴加碘液后颜色变更来体现。【详解】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需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最终得到酶活性较高的温度范围,A正确;B、试验过程中需将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分别保温,达到肯定温度后再混合,B正确;C、通过视察加入碘液后不同温度下溶液颜色的变更可确定酶活性的凹凸,C正确;D、淀粉酶只起催化作用,不参加化学反应,质量不会削减,D错误。故选D。【点睛】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柔,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00C左右时,酶活性很低,但酶空间结构稳定,在相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提升。10.细胞所处能量状态用ATP、ADP和AMP之间的关系式来表示,称为能荷,公式如下:能荷=其中AMP为一磷酸腺苷。能荷对代谢起着重要的调整作用,高能荷时,ATP生成过程被抑制,而ATP的利用过程被激发;低能荷时,其效应相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依据能荷的公式组成,推想一般状况下细胞能荷数值小于1B.细胞中ATP、ADP和AMP之间可以相互转化C.细胞在汲取Mg2+时,能荷较低D.能荷及其调整是生物界的共性【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能荷的公式组成,当ATP全部转化为AMP时,能荷为0,当AMP全部转化为ATP时,能荷为1,所以一般状况下细胞能荷数值小于1,A正确;细胞中ATP、ADP和AMP之间可以相互转化,B正确;高能荷时,ATP生成过程被抑制,而ATP的利用过程被激发,如汲取Mg2+时须要消耗ATP,C错误;ATP是生命活动的干脆能源物质,所以能荷及其调整是生物界的共性,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能荷的公式,并留意ATP、ADP和AMP均与能量有关,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可以相互转化ATP↔ADP↔AMP。11.ATP是生命活动干脆的能源物质。dATP(d表示脱氧)是三磷酸脱氧核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其结构式可简写成dA-P~P~P。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一分子dATP有三分子磷酸基团、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B.细胞内生成dATP时有能量的储存,常与放能反应相联系C.在DNA合成过程中,dATP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之一D.dATP具有高能磷酸键,可能为细胞中某些反应供应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依题文可知,ATP和dATP结构相像,二者都含有高能磷酸键,以此相关学问做出推断【详解】A、依题文可知,dATP和ATP的结构相像,一分子dATP有三分子磷酸基团、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A正确;B、细胞内生成dATP时要形成高能磷酸键,有能量的储存,常与放能反应相联系;B正确;C、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而dATP是三磷酸脱氧核苷,有三分子磷酸,所以dATP不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C错误;D、dATP具有高能磷酸键,可能为细胞中某些反应供应能量,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文重点识记ATP的结构特点:一个腺苷,二个高能磷酸键,三个磷酸基团。12.在过氧化氢酶催化下,H2O2分说明放的O2与愈创木酚反应生成茶褐色产物;氧气产生越多,溶液颜色越深。为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某探讨小组运用比色法,测定了5min内茶褐色产物量的变更,结果见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先将过氧化氢酶和反应物分别加缓冲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再混合B.依据0~1min的曲线斜率,可比较不同pH条件下的酶活性C.pH5~8缓冲液处理组,5分钟之后反应完全结束时的产物相对量应是不同的D.在pH为3的缓冲液中过氧化氢酶因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活【答案】C【解析】【分析】此本题的学问点是酶的作用,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须要相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上升,酶的活性可以渐渐复原,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变更,使酶永久性的失活)。【详解】A、该题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先将底物和酶达到环境所处的pH值,再将相同pH值条件下的酶和底物混合,A正确;
B、依据0~1min的曲线斜率,可比较不同pH条件下的酶活性,斜率越大,酶活性越高,B正确;
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底物的量为无关变量,各组要相同,pH5~8缓冲液处理组,最终产物相对量是相同的,C错误;
D、过酸、过碱都会使酶因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活,D正确。
故选C。13.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探究酶的专一性”试验中,自变量只能是酶的种类B.人长时间猛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宁静时相等C.酶只在核糖体上合成,ATP在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等场所合成D.ATP中含有核糖,形成时须要酶的催化;酶中可能含核糖,形成时须要消耗ATP【答案】D【解析】【详解】A、在“探究酶的专一性”试验中,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也可以是底物的种类,A项错误;B、人长时间猛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每摩尔葡萄糖在无氧呼吸时生产的ATP量小于宁静时骨骼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生成的ATP量,B项错误;C、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而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ATP的形成途径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因此在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等场所合成ATP,C项错误;D、ATP中的“A”,表示腺苷,腺苷是由腺嘌呤与核糖结合而成,ATP的合成须要酶的催化,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少数酶是RNA,酶形成时须要消耗ATP,D项正确。故选D。14.如图所示曲线反映温度或pH对a、b、c三种酶活性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酶a的最适温度应大于酶b的最适温度B.图中A点和C点,酶a的活性相同,空间结构也相同C.图中D点,酶b和酶c的空间结构都有肯定的破坏D.酶b和酶c都可能存在于人体的内环境中【答案】C【解析】【分析】由左图可知,温度为40℃时,反应速率最大,此时酶a的活性最强,故其最适温度为40℃。由右图可知,酶b和酶c相对活力最大时对应的pH分别为2.0和9.0,故酶b的最适pH为2.0,酶c的最适pH为9.0。【详解】从图中只能得出酶A的最相宜温度,无法得出酶B的最适温度,因此无法比较酶A与酶B最适温度的大小,A错误;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空间结构不变;高温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酶失去活性。因此,图中A点和C点,酶a的空间结构不相同,B错误;图中D点,对于酶b而言属于过碱,对于酶c而言属于过酸,二者的空间结构都有肯定的破坏,C正确;人体内环境的pH范围为7.35-7.45,而酶b和酶c的最适pH均偏离这个范围较大,故不应存在人体内环境中,D错误。故选C。15.某试验小组探讨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化合物X降低了淀粉酶的活性 B.曲线Ⅰ的试验作为比照试验C.化合物X降低了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 D.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催化的最适温度【答案】C【解析】【分析】由时间分析可知,曲线Ⅰ为比照组,曲线Ⅱ为试验组,同一温度下,曲线Ⅱ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比曲线Ⅰ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低,表明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两曲线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没有变更,表明化合物未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详解】A、曲线Ⅱ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比曲线Ⅰ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低,表明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A正确;B、曲线Ⅰ为比照组,曲线Ⅱ为试验组,B正确;C、酶能降低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但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使得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提高,C错误;D、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化合物X的加入使酶促反应速率下降,但最高点对应的温度与未加时一样,所以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D正确。故选C。16.胰腺细胞中某种酶能催化肽键形成,该酶经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受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酶可在细胞核中形成 B.该酶的活性不受酸碱影响C.该酶在核糖体中发挥作用 D.该酶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答案】B【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温柔性。【详解】胰腺细胞中某种酶能催化肽键形成,该酶经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受影响,说明该酶是不是蛋白质,而是RNA,故合成场所主要是细胞核,A正确;强酸、强碱均会导致酶变性失活,B错误;该酶可以催化肽键形成,而肽键在核糖体形成,故该酶在核糖体中发挥作用,C正确;该酶是RNA,单体是核糖核苷酸,D正确。故选B。17.探讨发觉:酸可以催化蛋白质、脂肪以及淀粉的水解。探讨人员以蛋清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如下试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变B.蛋清中的蛋白质分子比蛋白块a中的蛋白质分子更简单被蛋白酶水解C.处理相同时间,蛋白块b明显小于蛋白块c,可证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D.将盐酸与蛋白酶、蛋白块混合,可干脆测定蛋白酶在此pH下的催化效果【答案】C【解析】【详解】A、高温、强酸、酶都会破坏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从而使蛋白质变性,因此①②③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会发生变更,A错误;B、蛋白快a中的蛋白质分子比蛋清中的蛋白质分子更简单被蛋白酶水解,B错误;C、酶的高效性是通过和无机催化剂对比体现出来的,处理相同时间,由蛋白酶催化形成的蛋白快b明显小于由盐酸催化产生的蛋白快c,因此可证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C正确;D、强酸可导致蛋白酶变性失活,所以将盐酸与蛋白酶、蛋白快混合,不能测定蛋白酶在此PH下的催化效果,D错误。故选C。18.下列是有关酶的试验,叙述正确的是A.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然后让鹰吞下去,一段时间后,笼内肉块消逝了,这个试验说明白胃具有物理性消化的作用B.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试验中,可先用滴管滴加氯化铁溶液后,再用此滴管滴加肝脏研磨液,不影响试验结果C.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试验中,可通过检测是否有还原性糖产生来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D.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试验中,关键步骤是先将淀粉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5分钟,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等量的淀粉酶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然后让鹰吞下去,一段时间后,笼内肉块消逝了,这个试验说明白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A错误;B、酶有高效性,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试验中,用滴加过肝脏研磨液的滴管来滴加氯化铁溶液,滴管上残留的过氧化氢酶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B错误;C、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还原糖,因此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试验中,可通过检测是否有还原糖产生来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C正确;D、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试验中,关键步骤是先将淀粉液和淀粉酶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5分钟,然后将同一温度保温下的淀粉液与淀粉酶液混合,D错误。故选C。19.下列关于探究酶活性试验的设计思路,最相宜的是()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C.利用淀粉、淀粉酶和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利用淀粉、淀粉酶和斐林试剂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答案】B【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
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柔:在最相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上升,酶活性增加;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上升,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详解】过氧化氢在常温下也能分解,而且温度不同、分解速率不同,因此不能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该试验的自变量是pH值,因变量是不同pH值下,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不同,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不同,B正确;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须要水浴加热,因此不能用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因为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故不能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故选B。20.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只是碱基的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TP的合成常伴随着细胞内的放能反应B.1分子GTP彻底水解可得到3种小分子物质C.CTP中“C”是由胞嘧啶和脱氧核糖构成的D.U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作为合成RNA的原料【答案】C【解析】【分析】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式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通常断裂和合成的是其次个高能磷酸键。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一个腺苷、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ATP的一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ADP(二磷酸腺苷),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AMP(一磷酸腺苷)。ATP是生物体的干脆能源物质,ATP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ADP快速转化形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详解】A、细胞的吸能反应常伴随着ATP的水解,放能反应总是与ATP的合成相关联,A正确;
B、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只是碱基的不同,1分子GTP彻底水解可得到3种小分子物质,磷酸、核糖和碱基,B正确;
C、CTP中“C”是由胞嘧啶和核糖构成的,C错误;
D、U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可作为合成RNA的原料,D正确。
故选C。21.呼吸作用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能将NADH(即[H])分解产生的H+转运到膜间隙,使膜间隙中H+浓度增加,大部分H+通过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的合成,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乳酸菌不行能发生上述过程B.该过程发生于有氧呼吸其次阶段C.图中①是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通道蛋白D.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帮助扩散【答案】B【解析】【详解】A、乳酸菌为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A项正确;B、有氧呼吸其次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B项错误;C、图中①是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H+通道蛋白,C项正确;D、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顺浓度运输,且须要通道蛋白帮助,属于帮助扩散,D项正确。故选B。22.吡唑醚菌酯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阻挡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抑制细胞呼吸,生产上常应用于防治真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下列关于吡唑醚菌酯作用的推想不合理的是A.吡唑醚菌酯主要抑制真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B.吡唑醚菌酯可通过抑制ATP的产生导致真菌的死亡C.长期运用吡唑醚菌酯可导致真菌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D.吡唑醚菌酯可用于治理由厌氧微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分析】吡唑醚菌酯产对防治真菌引的作用原理是可以阻挡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抑制细胞呼吸,从而起作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详解】A、吡唑醚菌酯通过阻挡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而抑制细胞呼吸,而线粒体内膜是细胞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故吡唑醚菌酯主要抑制真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正确;B、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产生大量的ATP,故吡唑醚菌酯可通过抑制ATP的产生导致真菌的死亡,正确;C、呲唑醚菌酯对真菌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因此长期运用吡唑醚菌酯可导致真菌种群抗药性增加,正确;D、吡唑醚菌酯可用于治理由需氧微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厌氧呼吸不发生在线粒体上,错误。故选D。【点睛】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活化氢);在葡萄糖分解的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这一阶段不须要氧的参加,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反应式: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其次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也不须要氧的参加,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2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共24个[H]与从外界汲取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6个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大量的能量。这一阶段须要氧的参加,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23.马铃薯块茎贮存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贮存库中氧气浓度的上升会增加酸味的产生【答案】B【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加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ATP的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葡萄糖,A错误;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其次阶段转化成乳酸,B正确;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会生成少量ATP,C错误;马铃薯块茎储存时,氧气浓度增加会抑制其无氧呼吸,酸味会削减,D错误。2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A.有机物总量削减,呼吸强度增加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加C.有机物总量削减,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分析,将n粒种子置于黑暗环境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该过程中没有光照,所以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也不能合成叶绿素,所以幼苗是黄化苗。【详解】依据题意分析,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渐渐增加,将贮存在子叶或胚乳中的养分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汲取利用的物质,所以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强度增加,而有机物因呼吸作用消耗而总量不断削减。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2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底物可以是葡萄糖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都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答案】D【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的详细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解:2H2O4[H]+O2b.ATP的生成:ADP+PiATP
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C52C3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CH2O)+C5+H2O
2.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其次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须要氧的参加,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详解】A、植物体在氧气足够时进行有氧呼吸,氧气缺少时进行无氧呼吸,跟光照条件无关,A正确;B、在食物链中,输入某一养分级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此养分级生物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一部分则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正确;C、有氧呼吸的产物是水和CO2,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或者是乳酸,两种呼吸方式都可以以葡萄糖为底物,C正确;D、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有ATP产生,产生的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有ATP产生,但是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叶绿体中的暗反应等生理过程,D错误。故选D。26.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活化酵母菌和60mL葡萄糖培育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育。培育液中O2和CO2相对含量变更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B.t3时,培育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C.若降低10℃培育,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D.试验后的培育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了细胞呼吸的类型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析图实力,运用所学的细胞呼吸的学问点解决相应的生物学问题的实力。【详解】在t1~t2时刻,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削减速率越来越慢,说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正确;t3时刻,培育液中氧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更,说明酵母菌基本不再进行有氧呼吸,此时主要进行无氧呼吸,t1和t3产生CO2的速率相同,所以单位时间内产生相同量的CO2,所以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因此t3时,溶液中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比t1时快,B正确;图示所给温度是最适温度,此时酶的活性最高,反应速率最快,因此若降低温度,氧气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时所须要的时间会变长,C错误;据图可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会产生酒精,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后变成灰绿色,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须要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曲线图的实力,须要依据曲线的斜率来推断细胞有氧呼吸的速率大小,要留意题目关键词“最适温度”,因此温度高于或低于此温度,细胞呼吸速率会减慢。27.在晴天中,照耀到植物叶片表面的太阳光的强度从早上到中午前后是渐渐增加的,随后便又渐渐减弱;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光合速率日变更曲线并不是呈中午高、早上和傍晚低的钟形曲线,而是一条典型的双峰曲线,也就是说在上午、下午各有一个高峰,下午的峰值往往要低于上午的峰值。在两个峰之间形成中午的一个低谷,这个低谷被称为光合作用“午睡”现象,尤其是在夏季的晴天多出现这种现象。以下是对光合作用“午睡”现象的说明,请选出比较合理的()A.晴天中午,很多植物的气孔都呈部分关闭状态,CO2的汲取量随之削减了,导致光合效率降低B.晴天中午,温度上升,影响植物细胞内很多生物化学过程,导致光合效率降低C.晴天中午,植物叶肉细胞呼吸作用增加,消耗大量能量,所以净光合效率降低D.晴天中午,植物蒸腾作用旺盛,土壤上层水分严峻亏缺,植物用水效率降低,导致光合效率降低【答案】A【解析】【分析】夏季中午,植物出现“午休”现象的缘由是蒸腾作用过于旺盛,植物为了防止水分散失过多,气孔关闭,从而使二氧化碳吸入削减,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详解】A、晴天中午,为了防止水分过多散失,很多植物的气孔都呈部分关闭状态,CO2的汲取量随之削减了,导致光合效率降低,A正确;B、光合效率降低是由于气孔关闭,二氧化碳汲取量削减所导致,B错误;C、净光合作用降低,主要缘由是蒸腾作用失水过多,叶片气孔关闭,二氧化碳汲取下降而影响了暗反应,C错误;D、光合效率下降主要缘由二氧化碳汲取量削减,D错误。故选A。2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白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B.一般状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C.在暗反应阶段,C3可被[H]还原为C5和糖类D.温度的变更不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答案】D【解析】【详解】A、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水中的氧和二氧化碳中的氧,证明白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A正确;B、一般状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B正确;C、依据光合作用过程,在暗反应阶段,C3可被[H]还原为C5和糖类,C正确;D、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须要酶的参加,温度会通过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D错误。故选D。【点睛】学生对叶绿体中的色素及色素的汲取光谱理解不清叶绿体中的色素及色素的汲取光谱由图可以看出:(1)叶绿体中的色素只汲取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汲取。(2)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汲取量大,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的汲取量大,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汲取,只是汲取量较少。29.植物叶片中所含Rubp羧化酶大约占总叶绿体蛋白的一半,其功能是催化C5+CO2→C3,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必需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B.Rubp羧化酶能为上述反应供应能量C.上述反应所需CO2部分来自空气 D.Rubp羧化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考查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和识记。明确酶的作用、暗反应的过程、场所及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C5+CO2→C3是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该过程可以在有光条件下进行,A项错误;Rubp羧化酶的作用是催化反应,而不是供应能量,B项错误;暗反应中所需CO2部分来自空气,部分来自呼吸作用,C项正确;Rubp羧化酶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D项错误。30.近年来科学家报导大气圈的臭氧层严峻受损,造成紫外线增加的现象。紫外线为高能量的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超氧化物的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据此前提,植物短暂的暴露在高紫外光条件下,其光合作用实力马上显现受抑制的缘由主要是因为()A.光合酶受到破坏 B.囊状结构薄膜受到破坏C.碳反应受抑制 D.DNA受到破坏【答案】B【解析】【详解】囊状结构薄膜上含有脂质,紫外线可以破坏其结构,从而抑制光合作用,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从材料中分析出紫外线作用,结合叶绿体的结构组成,得出答案。二、填空题31.为了探讨pH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学习小组进行如下操作:(1)①取5支干净试管,分别编号A~E。②向5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胰蛋白酶溶液。③按下表要求调整各试管内的pH。试管编号ABDEpH46810现有稀释的鸡蛋清液体和鸡蛋煮熟后的蛋白碎块供选择,应当选择________作为底物加入5支试管中进行试验的效果较好,加入的蛋白质量应当________。(2)将5支试管均置于相同且相宜温度条件下,记录消化蛋白质所用的时间。下表为某同学以其中的一种底物进行试验所测得的时间:试管编号ABCDEpH467810消化蛋白质所用时间(min)>10030181135a.从表中可知,在上述各pH条件下,胰蛋白酶活性最强的是pH=________。是否可以认定该pH就是胰蛋白酶的最适p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为推断蛋白质是否被消化,某同学选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验,这一做法是否正确?________。写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鸡蛋煮熟后的)蛋白碎块(2).等量(3).8(4).不能(5).不正确(6).蛋白碎块消化后仍有胰蛋白酶;或蛋白质被分解为多肽仍旧有肽键存在也有紫色反应【解析】【分析】要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不同的pH,温度、蛋白质的量等均为无关变量,应当保持一样。【详解】(1)③依据所给试验材料可知,稀释的鸡蛋清液体是透亮的,无法视察其中的蛋白质是否被分解,因此应当选择蛋白碎块(后者)作为底物加入5支试管中进行试验的效果较好。蛋白质的量为无关变量,故各组应当保持一样,应当为等量的蛋白质。④a.从表中可知,在上述各pH条件下,PH=8时蛋白质消逝时间最短,即此PH胰蛋白酶活性最强。由于没有在7~10之间其它pH值进行试验,因此不能认定该pH就是胰蛋白酶的最适pH。b.胰蛋白酶本身就是蛋白质,即使消化后产生的多肽中仍旧有肽键,因此无论消化与否,检测结果均为紫色,为推断蛋白质是否被消化,不能选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验。【点睛】以蛋白质作为底物来探究酶活性的试验中,由于蛋白酶的化学本质即为蛋白质,无论底物蛋白质是否水解,酶均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故不能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32.如图所示为不同核基因编码的mRNA限制蛋白质合成及蛋白质的转运过程。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由图可知,在游离分布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有____________(至少回答两种)。(2)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取决于自身的氨基酸序列中是否包含了信号序列以及信号序列的差异,故送往不同细胞结构的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细胞内蛋白质定向运输所必需的;图中可能不含信号序列的蛋白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探讨发觉,经②过程进入内质网的多肽,经加工后形成有肯定____________的蛋白质,③过程输出的蛋白质不包含信号序列,推想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蛋白质经⑧过程进入细胞核须要通过____________(结构),这一过程具有____________性。【答案】(1).胞质可溶性蛋白、线粒体中部分蛋白质、叶绿体中部分蛋白质、细胞核中的蛋白质(2).不同的信号序列(3).胞质可溶性蛋白(4).空间结构(5).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相应的酶切除(6).核孔(7).选择【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考查对细胞器、细胞核功能的理解。解答此题,可依据线粒体、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分析其蛋白质的来源。【详解】(1)据图可知,游离分布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包括胞质可溶性蛋白和参加线绿体、叶绿体、细胞核内生命活动的蛋白,例如部分呼吸酶、部分光合作用所须要的蛋白和细胞核中的结构蛋白、酶等。(2)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信号序列的有无及信号序列的差异确定了它们运往细胞内不同的位置;胞质可溶性蛋白合成后干脆进入细胞质,不须要有信号序列。(3)粗面内质网对进入的肽链进行剪切,在酶的作用下切除信号序列,然后折叠形成具有肯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所以③过程输出的蛋白质不包含信号序列。(4)蛋白质属于大分子,进入细胞核须要通过核孔,核孔对进出细胞核的大分子物质具有选择性。【点睛】两种核糖体和两种内质网的功能①②3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增塑剂和软化剂,对人体有致癌、致畸等作用。某科研小组为了探讨红树林植物秋茄是否相宜作为降解水体中DBP的植物,做了如下试验:在相宜的条件下,分别用含有不同质量浓度的DBP培育液培育秋茄幼苗,一段时间后,对秋茄叶片内的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可用_____(溶剂)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图中的曲线_____表示叶绿素a含量。(2)本试验选择用叶绿素而不用叶绿体中其他色素的含量来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首要理由是:只有少数叶绿素a分子具有汲取、传递和转化光能的作用,其他色素分子只能汲取和传递光能;其次,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能绝大多数是由叶绿素汲取的。(3)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叶绿素含量均_____比照组,导致卡尔文循环中形成C5的量_____,从而_____光合作用强度,使秋茄在低浓度DBP环境中能正常生长。(4)为进一步探究秋茄是否具有降解水体中DBP的作用,需要检测_____,若_____,则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秋茄相宜作为降级水体中DBF的植物。【答案】(1).无水乙醇(2).甲(3).叶绿体中的色素约3/4为叶绿素,叶绿素汲取光的波长范围大于类胡萝卜素(4).(显著)高于(5).增加(6).提高(7).试验后各组培育液中DBP的含量(8).试验后培育液中DBP的含量均低于试验前【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的详细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解:2H2O4[H]+O2b.ATP的生成:ADP+PiATP
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C52C3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CH2O)+C5+H2O题图分析,图中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DBP培育液,因变量为叶绿素含量,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DBP培育液浓度的的增加,甲组叶绿素含量的含量高于乙组。【详解】(1)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通常用无水乙醇。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a含量大于叶绿素b,由于绿叶中叶绿素a的含量高,故曲线甲表示叶绿素a含量,曲线乙表示叶绿素b含量。(2)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中主要的色素,一是因为只有少数叶绿素a分子能汲取、传递和转化光能,二是因为其在细胞的叶绿体中含量多,能汲取红光和蓝紫光,汲取光的波长范围大,而类胡萝卜素只汲取蓝紫光,所以叶绿素含量可代表光合作用的强度。(3)试验比照组为不添加DBP培育液培育的秋茄幼苗,试验组为添加的不同质量浓度的DBP培育液培育秋茄幼苗,比较发觉,试验组叶绿素含量都高于比照组,试验组光反应增加,产生的ATP和NADPH增加,促进对C3的还原,使C5的量增加,从而提高光合作用强度。(4)若要进一步探究秋茄是否具有降解水体中DBP的作用,须要检测试验后培育液中DBP的含量,若试验后培育液中DBP的含量均低于试验前,则能说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秋茄相宜作为降级水体中DBF的植物。【点睛】熟知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叶绿体中色素种类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学会用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来解答试验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34.阳生植物要求充分直射日光,才能生长或生长良好,阴生植物相宜生长在荫蔽(处于漫射光中,其较短波长的光占优势)环境中。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甲;叶绿体中色素的汲取光谱如图乙。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当光照强度为A时,阳生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为__________(以CO2的固定量来表示);阴生植物光饱和点是_____。(2)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适应的光照不同,这与它们的生理特性和形态结构特征不同有关。据图甲推想,从叶绿体结构的角度分析,在较低光照下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阳生植物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结合图乙曲线特点,从叶绿素种类及相对含量的角度分析在较低光照下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阳生植物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答案】(1).4(2).B(3).阴生植物绿体基粒较大,基粒上的类囊体数目多(4).阴生植物的叶绿素b与叶绿素a的比值大于阳生植物(或阴生植物叶绿素b相对含量高、叶绿素a相对含量低)【解析】【分析】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肯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光照强度增加到肯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2.叶绿体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其中叶绿素分子主要汲取红光部分和蓝紫光部分,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类胡萝卜素能够汲取蓝紫光,也能对叶绿素起爱护作用。甲图中,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为A点,光饱和点是C点,呼吸速率为4;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为F,光饱和点为B,呼吸速率为2。乙图中,不同的光合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汲取量是不同的,由题干信息,阴生植物相宜生长在隐藏(处于漫射光中,其较短波长的光占优势),可知阴生植物叶绿素b相对含量高、叶绿素a相对含量低。【详解】(1)图中显示光照强度为A时,是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此时间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呼吸速率等于4。由图可知,阴生植物的光饱和点为图中的B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2)由图可知,在较低光照下,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阳生植物,可能是阴生植物的叶绿体中基粒较大,类囊体较多,色素较多,有利于汲取光能;题意显示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落新妇苷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农场的承包合同范本
- 《盘式制动器啸叫噪声影响因素及抑制方法的研究》
- 《白裤瑶服饰纹样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研究》
- 《我国有限合伙制创投企业所得税制度研究》
- 《污染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及同源性鉴定方法研究》
- 《“双碳”背景下三峡水利并购重组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 蔬菜园服务承揽合同三篇
- 医疗设备质量检验记录验证方案
- 医疗器械行业合作伙伴开发方案
- 心衰合并胸腔积液的护理Ppt
- 廉洁风险防控手册(医院)
- 酒精戒断综合征护理查房课件
- 计算机应用与人工智能基础项目9 人工智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稿
-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
- 物业管理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及案例分析
- 森林防火应对工作预案
- 电器设备安装安全操作规程
- 气液两相流讲稿
- 北师大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单词表默写练习(英译中、中译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