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5-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其次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合成、分布、运输及生理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吲哚乙酸是由温特发觉并命名的B.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C.生长素在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过程中会消耗能量D.肯定浓度的生长素会产生无籽番茄,属于可遗传变异【答案】C【解析】【分析】1、生长素的运输(1)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2)横向运输:影响因素--单侧光、重力、离心力。2、植物激素的种类、合成、分布及功能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苍老和脱落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中较多促进果实成熟【详解】A、生长素是由温特发觉并命名,A错误;B、生长素可以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和生长,但不属于细胞水平,B错误;C、生长素在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该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此过程中会消耗能量,C正确;D、肯定浓度的生长素会产生无籽番茄,遗传物质没有变更,属于不行遗传变异,D错误。故选C。2.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并从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在极低浓度下就有明显生理效应的微量物质,也被称为植物自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植物的生长具有调整作用的有机物都是植物自然激素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植物激素都从产生部位并经导管或筛管运输至作用部位的D.在豌豆开花期,喷洒低浓度的生长素将不利于豌豆种子的形成【答案】B【解析】【分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并自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在极低浓度下就有明显的生理效应的微量物质,也被称为植物自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
2、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主要是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也有非极性运输。
3、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详解】A、植物生长调整剂是人工合成的有机物,不是植物自然激素,A项错误;B、植物的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源源不断向侧芽运输,致使侧芽部位生长素积累较多,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生长素从顶芽向侧芽运输属于极性运输,B项正确;C、植物激素是有机物,而在植物体内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进行运输的,C项错误;D、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植物,豌豆开花后,已经完成授粉,再喷施低浓度的生长素对种子的发育有促进作用,D项错误。故选B。【点睛】筛管细胞是活细胞,但没有细胞核,用来运输有机物。导管由死细胞组成用来运输水和无机盐。3.某同学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2mm,在上端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下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如图甲所示,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上)。过一段时间后,检测发觉下端的琼脂块中渐渐有了生长素(如图乙所示)。该同学就此试验得出结论:①下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来自上端的琼脂块;②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下列关于这个试验与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A.从该试验只能得出结论②B.这个试验设计严密,试验与结论间推理正确C.假如增加一组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朝下的试验就可以得出结论②D.这个试验的结论应当是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答案】C【解析】【分析】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的运输,称为极性运输。图中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上端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够运输到下端琼脂块,说明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但是该试验缺少一组比照试验,即将胚芽鞘倒置,其他处理相同,视察上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否运输到下端。【详解】A、该试验只做了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的状况,但没有做比照试验,因此不能得出结论②,A错误;B、依据以上分析可知,这个试验设计不严密,缺少一组比照试验,所以试验与结论间推理不正确,B错误;C、若要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应当增加一组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朝下的试验,C正确;D、这个试验的结论应当是生长素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D错误。故选C。4.高等植物的生长发有受到环境因素调整,光、温度、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整作用尤为重要,请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①对植物来说,光只是供应能量,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更,可影响植物体内基因组的表达②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汲取红光和远红光③接受到光照耀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更④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光照确定的⑤高等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须要各个器官、组织。细胞之间的协调和协作⑥年轮、春化作用均能说明温度参加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整⑦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平衡石细胞来实现的⑧生长素和乙烯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均有促进作用⑨植物激素可以通过干脆参加细胞代谢进行植物生命活动的调整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激素的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苍老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整。同时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光照、重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详解】①对植物来说,光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①错误;②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汲取红光和远红光,②正确;③当植物接受到光照后,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更,③正确;④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由温度确定的,④错误;⑤高等植物是由多细胞组成的困难有机体,其生长发育过程须要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协调协作,⑤正确;⑥年轮是由于在春夏季细胞分裂快,细胞体积大,而秋冬季细胞分裂慢,体积小形成的,纯化是指植物在生长期经过低温处理才能开花,说明温度参加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整,⑥正确;⑦“淀粉-平衡石”假说是普遍承认的一种说明重力对植物生长调整的机制,该学说认为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平衡石细胞来实现的,⑦正确;⑧生长素没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⑧错误;⑨植物激素没有干脆参加代谢,⑨错误。所以正确的有五项。故选C。5.植物地上部分向光生长,根背光生长。取正在萌发的种子贴附在琼脂板上,再将琼脂板插入透亮盒内培育,五面遮光,仅从一侧赐予光照(见图)。幼苗根的生长方向将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分析题图可知,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匀称,背光侧多,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背光侧由于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根生长,向光侧浓度低促进生长,因此根具有背光生长的特点,同时根对生长又具有向地性,因此幼苗根的生长方向既背光又向地,即图中C所示。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解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且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特殊是根对生长素特别敏感,生长素浓度略微高点,对根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6.下列不属于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因素的是()A.基因表达调控 B.激素调整 C.环境因素 D.免疫调整【答案】D【解析】【分析】动物生长发育的调整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整机制;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肯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更,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更,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整。【详解】由分析可知,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因素有: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整、环境因素等,但没有免疫调整,D正确。故选D。7.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机制正确的是()A.传导信号——感受信号——发生反应——表现诞生物学效应B.感受信号——传导信号——发生反应——表现诞生物学效应C.感受信号——发生反应——传导信号——表现诞生物学效应D.发生反应——感受信号——传导信号——表现诞生物学效应【答案】B【解析】【分析】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整,调整机制:(1)感受信号:光敏色素被激活,其结构发生变更;(2)传导信号:信号经过转导传递到细胞核内;(3)发生反应:细胞核内特定基因转录变更;(4)表现诞生物学效应:相应mRNA翻译出特定蛋白质。【详解】通过分析可知,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机制是感受信号——传导信号——发生反应——表现诞生物学效应。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8.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须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A.抑制侧芽生长 B.抑制顶端优势C.抑制向光性生长 D.抑制其开花结果【答案】B【解析】【分析】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缘由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的部位积累,使得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从而使侧芽生长受抑制,顶芽生长较快,解除顶端优势可以促进侧芽的生长。【详解】为园林工人须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以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B正确。故选B。9.下列有关植物调整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分裂B.确定器官生长发育的不是某种激素的相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肯定含量C.脱落酸能促进果实和叶片的脱落D.浸泡法所用时间比沾蘸法的时间较长【答案】B【解析】【分析】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激素名称合成部位生理作用应用赤霉素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促进矮生性植物茎秆伸长;解除种子休眠,提早用来播种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藏时间乙烯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的组织中,成熟的果实中更多促进果实成熟促进香蕉、凤梨等果实成熟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抑制细胞分裂,抑制植物的生长,也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苍老和脱落落叶或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详解】A、各种激素在植物体内不是孤立发挥作用的,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A正确;B、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确定植物生长发育的不是某激素的肯定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B错误;C、脱落酸可以促进果实和叶片的脱落,C正确;D、浸泡法运用的浓度比沾蘸法高,所用时间比沾蘸法的时间较长,D正确。故选B。10.若a具有诞生、性别、年龄等特征,b具有诞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特征,c具有丰富度、种间关系、生态位、演替等特征,那么a、b、c分别属于()A.种群、个体、群落 B.群落、个体、种群C.个体、群落、种群 D.个体、种群、群落【答案】D【解析】【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而诞生、性别、年龄、死亡则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详解】诞生、性别、年龄等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故a是个体;诞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是种群的数量特征,故b是种群;丰富度、种间关系、生态位、演替等是群落的特征,故c是群落,D正确。故选D。11.图(横坐标表示年龄,纵坐标表示比例)表示四个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详解】A、该种群幼年个体比例所占比例最小,老年个体所占比例最大,该种群为衰退型,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A正确;B、该种群幼年个体所占比例最大,老年个体所占比例最小,该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B错误;C、该种群幼年个体所占比例较大,成年个体所占比例最大,老年个体所占比例最小,该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C错误;D、该种群幼年个体、老年个体、成年个体所占比例相同,该种群为稳定型,种群密度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D错误。故选A。12.在5ml的培育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在第5天之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K值受到培育液体积的限制B.该试验得到的K值是375个C.在相同条件下培育双小核草履虫,K值也是375个D.引入大草履虫的天敌,大草履虫的K值就会变小【答案】C【解析】【分析】1、种群数量变更受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如种内斗争、种间竞争、捕食、寄生等。2、“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足够,无限空间,无天敌的志向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状况。3、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诞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肯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详解】A、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状况下,肯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K值,受到培育液的种类或体积、温度等因素的影响,A正确;B、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说明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375个,B正确;C、不同的生物在相同的环境里,K值不肯定相同,C错误;D、引入大草履虫的天敌,该种群的生存环境变差,K值随之降低,D正确。故选C。13.下列属于密度制约因素的是()A.气候干旱 B.地震、火灾 C.寒潮 D.传染病【答案】D【解析】【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更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亲密关系的因素;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1)密度的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亲密关系的因素,如竞争、捕食、寄生、疾病和种bai调整等生物因素。(2)非密度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如温度、降水、风等气候因素,污染、环境的pH等环境因素。【详解】A、气候干旱,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A错误;B、地震、火灾,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B错误;C、寒潮,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错误;D、竞争关系,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亲密关系,属于密度制约因素,D正确。故选D。14.下图表示某海疆一种鱼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①K值是环境容纳量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③在K/2值时种内斗争最猛烈④捕捞后维持在K/2值,有利于鱼群的可持续增长⑤“J”型曲线只适用于试验室条件下或种群迁入新的相宜环境后⑥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有无环境阻力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⑦环境阻力主要有种内竞争的加剧、种间关系的影响以及无机环境的影响⑧“S”型曲线和“J”型曲线一样,增长率始终保持不变⑨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答案】B【解析】【分析】1.S型曲线表示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不同,随着时间的增加,种群增长领先增大后减小,S型曲线实现的条件是: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有限,存在天敌,种群数量增长受种群密度制约。2.J型曲线表示在志向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J型曲线须要的条件是: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相宜、没有敌害等,种群的数量每年以肯定的倍数增长,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3.由于种群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发展,其种群的增长曲线会呈“逻辑斯谛增长”,环境容纳量(K)则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在K时种群密度最大。【详解】①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状况下,肯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①正确;②在K值时,种群的诞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为0,②正确;③在K值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种内斗争最猛烈,③错误;④这种群数量在K/2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捕捞后维持在K/2值,有利于鱼群的可持续增长,④正确;⑤“J”型曲线须要的条件是: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相宜、没有敌害等,因此志向条件只适用于试验室条件下或种群迁入新的相宜环境后,⑤正确;⑥上述分析可知两种曲线增长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有无环境阻力的影响,⑥正确;⑦“S”型曲线实现的条件是: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有限,存在天敌,造成其与“J”型曲线区分的缘由在于环境阻力,主要包括种内竞争的加剧、种间关系的影响以及无机环境的影响等,⑦正确;⑧“J”型曲线增长率为定值,保持不变;“S”型曲线增长率是变更着的,⑧错误;⑨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⑨错误;③⑧⑨共三项错误,其余正确。故选B。15.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生态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线图和数学方程式,下列关于种群的“J”型增长叙述错误的是()A.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B.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相宜、没有敌害等C.“J”型增长曲线中λ大于1,且为定值D.“J”曲线实际表示了该种群的数量变更曲线,更直观,但不精确【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学的很多学问可以通过数学模型的形式表达,常见的是曲线、表格和公式,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理解生物学学问,有利于敏捷驾驭学问内部的含义。“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足够,无限空间,无天敌的志向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状况;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诞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肯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详解】A、“J”型增长曲线的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A正确;B、“J”型增长曲线的条件是志向的环境状况,即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相宜、没有敌害等,B正确;C、“J”型增长曲线中λ大于1,且为一个定值,C正确;D、“J”曲线代表的是志向环境条件下该种群的数量变更曲线,而不是实际状况下该种群的数量变更曲线,D错误。故选D。16.某岛屿在1937年引入一批荷兰兔,后来探讨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得到下列数据,说法正确的是()年份(年)193719381939194019411942种群数量(个)2550100200400800A.从表中可知,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800左右B.该种群进入这个环境后呈“S”型增长C.该物种进入该岛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数量肯定越来越多D.该种群的增长缘由之一是岛屿食物和空间充裕【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荷兰兔种群的增长倍数为2,说明这几年间,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J”型。【详解】A、这几年间,该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为J型,短暂没有出现环境容纳量,A错误;B、该种群进入这个环境后呈“J”型增长,B错误;C、由于该岛的环境资源有限,该物种进入该岛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数量不会越来越多,C错误;D、由于该岛屿食物和空间充裕,故该种群的数量增长较快,D正确。故选D。17.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的特征有丰富度、种间关系、生态位、演替等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可视为群落的次生演替C.肯定区域内的全部动物和植物组成了生物群落D.生物群落是肯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自然群聚【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肯定自然区域中的具有干脆或间接关系的全部生物,由多个不同的种群组成;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详解】A、生物群落的特征有丰富度、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生态位、演替等,A正确;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是火灾后的草原的演替过程,可视为群落的次生演替,B正确;C、肯定区域内的全部动物和植物、微生物组成了生物群落,C错误;D、生物群落是肯定时空条件下具有干脆或间接关系的不同物种的自然群聚,D正确。故选C。18.科学家近日在印尼婆罗洲发觉,蝙蝠栖息在猪笼草的捕虫囊中。这种异于寻常的生存方式,给双方都带来好处——猪笼草得益于蝙蝠粪便中的养分素,而蝙蝠则平安的躲藏于植物的捕虫囊中。下列关系中较适合蝙蝠与猪笼草的是()A.原始合作关系 B.竞争关系C.互利共生关系 D.寄生关系【答案】A【解析】【分析】常见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1、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而表现为相互抑制的现象。2、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3、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借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其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4、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为对方供应养分物质,两者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彼此分开后对双方都不利。【详解】原始合作关系是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对双方都有肯定程度的利益,但彼此分开后各自又都能够独立生活。由题意可知,蝙蝠栖息在猪笼草的捕虫囊中。这种异于寻常的生存方式,给双方都带来好处——猪笼草得益于蝙蝠粪便中的养分素,而蝙蝠则平安的躲藏于植物的捕虫囊中,而两者分开之后可以独立生存,可知两种生物的关系为原始合作关系,不属于互利共生,A正确。故选A。1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的这首《归园田居》中第一句隐含的种间关系及第三句反映出的生物学学问是A.竞争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无影响B.竞争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C.捕食关系和撤去人类活动后群落演替方向会发生变更D.捕食关系和撤去人类活动后群落演替方向不会发生变更【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草和豆苗相互争夺养分物质和生存空间等,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句中体现出豆苗与杂草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依据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故选B【点睛】20.如图甲、乙、丙三个装置,请选出他们的作用分别为()A.甲、乙用于调查种群密度,丙用于捕获土壤小动物B.甲、丙用于调查种群密度,乙用于采集土壤微生物C.甲用于采集鸟类,乙用于采集土壤小动物,丙用于标记重捕D.甲、丙用于调查种群密度,乙用于采集土壤小动物【答案】D【解析】【分析】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总结:1.植物及活动实力弱的动物如蚜虫、昆虫的卵等用样方法;2.具有趋光性的昆虫可用黑光灯诱捕法;3.活动实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用标记重捕法;4.土壤小动物用取样器取样法;5.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调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即显微计数法)。【详解】A、乙利用土壤小动物避光避热的特点来采集土壤小动物,丙不行以捕获土壤小动物,A错误;B、乙为诱虫器,用于采集土壤小动物,B错误;C、甲为黑光灯,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诱捕,一般不用来采集鸟类,C错误;D、甲可以诱捕具有趋光性的昆虫来调查其种群密度,丙可用于活动实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标记重捕,进而计算种群密度,乙则利用土壤小动物避光避热的特点来采集土壤小动物,D正确。故选D。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的得0分。21.依据所学学问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比照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比照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③进行比照D.图中向光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答案】BC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可知:①胚芽鞘直立生长;②切除了尖端,胚芽鞘不能生长;③胚芽鞘在单侧光照耀下能弯向光源生长;④胚芽鞘上加上不透光的锡箔帽,不能感受单侧光照耀,所以胚芽鞘直立生长;⑤锡箔套在胚芽鞘尖端下部,不影响胚芽鞘尖端的感光,所以胚芽鞘在单侧光照耀下能弯向光源生长;⑥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在直射光下不能生长。【详解】A、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则试验的单一变量是接受单侧光的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比照,A正确;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则试验的单一变量是单侧光的有无,应设置①③进行试验,B错误;C、设计试验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内因时,需遵循比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单一变量是有无尖端,其他条件相同且相宜,所以可设置的试验组为②③进行试验,C错误;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不生长的是②⑥,直立生长的是①④,D错误。
故选BCD。22.下列属于植物体内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物质是()A.2,4-D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答案】BCD【解析】【分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2.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肯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同时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详解】A、2,4-D属于生长素类似物,有促进果实发育的功能,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A错误;BCD、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都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植物激素,可以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BCD正确。故选BCD。23.下列属于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的有()A.调控细胞分裂 B.调控细胞伸长C.调控细胞分化 D.调控细胞死亡【答案】ABCD【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现已发觉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详解】A、细胞分裂素能够调控细胞分裂,A正确;B、赤霉素能够调控细胞伸长,B正确;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能够调控细胞分化,C正确;D、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死亡,D正确。故选ABCD。24.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B.种群的持续须要有肯定的个体数量为基础C.人类的活动往往使群落的演替依据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D.群落的演替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答案】C【解析】【分析】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歼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4、群落演替的缘由: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详解】A、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而不是产生须要多水才能溶解的尿素,有利于保存水分,A正确;B、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肯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的持续须要有肯定的个体数量为基础,B正确;C、人类的活动往往使群落的演替沿着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同的方向进行,C错误;D、无论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确。故选C。25.在自然界,种群数量的增长既是有规律的,又是困难多样的。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有()A.将一种生物引入一个新环境,在肯定时期内,这个生物种群就会出现“J”型增长B.群落演替过程就是取而代之的过程,若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会形成森林C.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种群增长到肯定数量就会保持稳定D.种群的种内竞争不会变更环境容纳量的大小【答案】ABC【解析】【分析】1、J型增长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相宜、没有敌害等志向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不变,数量会连续增长。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诞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肯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状况下,肯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详解】A、将一种生物引入一个新环境,只有环境相宜时,在肯定时期内,由于食物、空间相对富裕,该种群才会出现“J”型增长,A错误;B、群落演替过程是优势地位被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弃耕的农田并不肯定会形成森林,B错误;C、由于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种群增长到肯定数量就会保持稳定,C错误;D、环境容纳量是由环境资源确定的,而种群的种内竞争不会变更环境容纳量的大小,D正确。故选AB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5分。26.为探讨生长素(IAA)与赤霉素(GA)对豌豆节间生长的影响,有人以某种不能合成GA的突变型豌豆幼苗(形态见下图)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去顶芽、叶片涂抹外源GA等处理,两天后检测该节间的IAA、GA含量以及长度增加值,结果如下表:组别①②③④处理不处理涂GA去顶芽去顶芽并涂GAIAA(ngg-1)911762.86.2GA(ngg-1)<0.51165<0.5285节间长度增加值16.654.611.139.3(l)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____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浓度_____时促进生长,在浓度_____时抑制生长。(2)在豌豆幼茎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只能_____,这种运输所需的干脆能源是_____。(3)比较_____组试验结果可知,豌豆幼苗中产生生长素的主要部位是顶芽。比较_____组实脸结果可知,赤霉素能促进豌豆幼苗产生生长素。(4)从上述试验还可推想,生长素能促进碗豆幼苗对赤霉素的_____。为了进一步验证该试验中生长素对赤霉素的作用,还可增加一个试验组,该试验组的处理是_____。【答案】(1).伸长(2).较低(3).过高(4).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5).ATP(6).①和③或②和④(7).①②或③④(8).汲取和运输(9).去顶芽,切口处涂抹IAA,叶片涂抹GA【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和表格信息分析,该试验的自变量有:是否去除顶芽、是否涂抹外源GA,因变量是节间的IAA、GA含量以及长度增加值;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去顶芽后该节间的IAA含量以及长度增加值都减小了,涂GA后该节间的IAA、GA含量以及长度增加值都增加了,而去顶芽并涂GA后该节间的IAA含量减小了,而GA含量以及长度增加值都增加了。【详解】(1)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浓度较低)促进生长,高浓度(浓度过高)抑制生长。(2)在豌豆幼茎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只能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其所需的干脆能源是ATP。(3)试验①和③或②和④的自变量为是否去顶芽,所以比较①和③或②和④组试验结果可知,豌豆幼苗中产生生长素的主要部位是顶芽;试验①②或③④的自变量为是否涂有赤霉素(GA),所以比较①②或③④组实脸结果可知,赤霉素能促进豌豆幼苗产生生长素。(4)由试验②和④的结果还可推想,生长素能促进碗豆幼苗对赤霉素的汲取和运输;为了进一步验证该试验中生长素对赤霉素的作用,还可增加一个试验组:去顶芽,切口处涂抹IAA,叶片涂抹GA,从而看生长素对赤霉素的作用。【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驾驭植物激素的相关学问点以及试验设计的相关学问点,能够依据题干信息和表格信息找出试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能够依据试验数据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27.探讨人员为检测不同培育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更,设置了A、B、C、D四组试验(每组接种酵母菌数量一样),测得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更如图所示。各组的培育条件为试验A组:20mL培育液;试验B组:20mL培育液并在a点后定期补充适量培育液;试验C组:20mL培育液并仅在a点时补充一次适量培育液;试验D组为志向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对酵母菌计数时应采纳_____,假如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实行_____措施,乙图的中方格中有酵母菌的数目为_____个,那么1ml酵母菌培育液样品中菌体数接近_____个,你计数的原则是_____。(2)试验A、B、C、D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更曲线分别对应图中的_____曲线。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属于_____(填“数学”或“物理”或“概念”)模型。(3)在进行抽样检测酵母菌数量时,须要借助_____,在其上滴加酵母菌培育液和加盖盖玻片时,正确的操作依次是_____在前。(4)图中阴影部分依据达尔文的理论可以理解为_____。【答案】(1).抽样检查法(2).稀释(3).24(4).6×106(5).记上不计下,计左不记右(6).Ⅲ、Ⅰ、Ⅱ、”J”型(7).数学(8).血细胞计数板(9).加盖盖玻片(10).被自然选择淘汰掉的个体【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Ⅰ曲线表示环境条件变得相对相宜,K值增加;Ⅱ曲线表示环境条件变得相宜后,K值增加,然后由于资源空间有限,有害废物的积累,种群数量削减;Ⅲ曲线表示资源空间有限,有害废物的积累,种群数量削减。2、“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足够,无限空间,无天敌的志向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状况。3、“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状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速领先增加后削减,在K/2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详解】(1)对一支试管中培育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特别困难的,故可以采纳抽样检测法对酵母菌计数,假如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对培育液稀释处理;酵母菌计数原则是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即“记上不计下,计左不记右”,故乙图的中方格中有酵母菌的数目为24个,那么1ml酵母菌培育液样品中菌体数接近24÷16×400×104=6×106个。(2)试验A组(20mL培育液)由于资源空间有限,有害废物的积累,种群数量削减,如曲线Ⅲ;试验B组(20mL培育液并在a点后定期补充适量培育液)表示环境条件变得相对相宜,K值增加,如曲线Ⅰ;试验C组(20mL培育液并仅在a点时补充一次适量培育液)表示环境条件变得相宜后,K值增加,然后由于资源空间有限,有害废物的积累,种群数量削减,如曲线Ⅱ;试验D组为志向条件,如”J”型曲线。故试验A、B、C、D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更曲线分别对应图中的Ⅲ、Ⅰ、Ⅱ、”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属于数学模型。(3)在进行抽样检测酵母菌数量时,须要借助血细胞计数板,运用血球计数板统计酵母菌种群密度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滴加酵母菌培育液视察。(4)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导致种群个体数实际增长与理论值的差异,即被自然选择淘汰掉的个体。【点睛】本题结合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曲线,考查种群数量的变更规律,要求考生驾驭种群数量变更的“J”型和“S”型曲线,能依据曲线图,推断“S”型曲线种群数量增长率的变更规律。28.被弃耕的农田多年后将演替至顶极群落(演替所达到的最终平衡状态),其上物种甲、乙、丙的光合速率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定金合同签订技巧
- 科技期刊经营模式创新
- 网络安全行政人员聘用合同
- 娱乐场所电梯井道施工合同
- 智慧城市监控施工合同模板
- 2024年绿色建筑认证施工单位劳动合同范本3篇
- 绿色建筑评价投标书
- 员工培训合同范本
- 医疗意外处理协议
- 2024年跨境电商担保免责合同模板3篇
- DB32T 4337-2022 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安全验收规范
- 《国画基础》教案
- 三菱伺服电机
- 工程施工安全交底
- 中班听课记录15篇
- GB/T 8750-2022半导体封装用金基键合丝、带
-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2023天津市和平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校园艺术节比赛评分表
- 挖机租赁协议(通用6篇)
- 院内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专题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