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1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2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3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4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随堂备注

教学内容:1.1放大镜

教学目标:

1.了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2.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或物体的细节。

3.能根据放大镜的特征,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简易放大镜。

4.结合本课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5.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根据放大镜的特征,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简易放大镜。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工具,我们会在什么

时候用到它?我们曾用它观察过什么?有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现在就让我们进行观察,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1.放大镜下的发现

教师出示桂花树叶和新闻纸,要求学生用眼睛观察并记录。

出示放大镜,要求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桂花树叶和新闻纸。

讨论:用眼睛看到的树叶和用放大镜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有哪些细节是用放大镜才能观察到的?

科学文件夹

桂花树叶新闻纸

用眼睛观察

用放大镜观察

用眼睛看到的桂花树叶和用放大镜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用眼睛看到的新闻纸和用放大镜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哪些细节是放大镜才能观察到的?

教师用教学录象出示原始计算机、电视机屏幕图像。讨论:在放

大镜下的计算机、电视机屏幕图像是什么样的?

2.它们是什么

教师出示书写纸(1号)、铅画纸(2号)、吸水纸(3号),

让学生根据眼睛观察到的特点判断哪张是书写纸,哪张是铅画纸,

哪张是吸水纸?

科学文件夹

编号预测纸的种类用放大镜观察到的特征验证后确定的种类

第页

1

2

3

3.自制放大镜

教师出示烧瓶、烧杯、盐水瓶、塑料薄膜。讨论:怎样用这

些器具制作放大镜?

学生制作放大镜,并用自制放大镜观察指纹。

讨论:这些能放大物体的器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放大镜为什么能把物体放大呢?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页的资料。

4.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获得了什么?

板书设计:1.1放大镜

教学后记:

第页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教学内容:1.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随堂备注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心厚度越大的放大镜(凸透镜)的特征。

2.掌握两种测算放大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4.结合本课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中心厚度越大的放大镜(凸透镜)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两种测算放大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1.观看教学录象

2、放大了多少倍

用放大镜观察书写纸上的小字,我们怎么知道被放大了多少倍?

让学生讨论测算放大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方法一:将放大镜放在有格子的纸上,数出放大镜范围内的格数

(A);再将放大镜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数出放

大镜范围内的格数(B);A除以B就是放大镜放大的倍数。

方法二:用直尺量出方格的边长(A);再将放大镜提高,直至格

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时,将直尺搁在放大镜上量出被放大的格

子的边长(B);B除以A就是放大镜放大的倍数。

3.什么样的放大镜能放得更大

教师出示放大倍数不同、直径相同的两个放大镜,问:不同放大

倍数的放大镜形状上有什么不同?想一想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什

么有关?

学生观察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并用这两个放大镜放大书

写纸上的字。讨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

教师出示一块布,问:用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同一块布,

看到的布有什么不同?观察并用表记录观察结果。

科学文件夹

放大镜的倍数5倍10倍

观察布料的结果(图)

不同点

学生讨论:用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同一块布,看到的布有

什么不同?

学生用无色玻璃球观察物体布料,讨论:观察到的有什么不同?

第页

学生讨论:用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同一块布,看到的

布有什么不同?

学生用无色玻璃球观察物体布料,讨论:观察到的有什么不同?

范围有什么变化?

教师小结:我们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放

大倍数越大的透镜,视野越小;放大倍数越小的透镜,视野越大。

4、教师出示粉笔等物体,要求学生用倍数较高的放大镜观察并

记录观察结果。

科学文件夹

编号物体名称用放大镜观察的结果

1粉笔

2铅笔头

3橡皮屑

4石块

5面包

6八角茴香

7自己的皮肤

8

9

教师出示蝗虫和蚕卵标本,让学生思考:观察蝗虫标本和蚕卵标

本,应该各选择怎样的放大镜?

5.教师小结

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1.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教学后记:

第页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随堂备注

教学内容:1.3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学目标:

1.昆虫世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有着十分丰富的观察内容。

2.了解昆虫的种类和数量繁多,分布范围广,有着不同的形态机

构和生活习性。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昆虫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教学难点:观察昆虫身体和部分器官。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虽然今年的冬天并不冷,现在也刚刚进入春天,有些树

木和草儿都发了牙,但昆虫家族还没有真正出现。除了蚂蚁之外,

蝴蝶、蜘虫等还不能进行观察。怎么办?

二、观察昆虫身体和部分器官

三、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索昆虫世界的秘密

第页

板书设计:

1.3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昆虫的特征:

教学后记:

第页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随堂备注

教学内容:1.4放大镜下的晶体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见识周围常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

2.用放大镜观察常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并用图进行记录,培养

学生的画图能力。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物质内部都是有一定结构的。

教学难点:了解晶体的用途。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微小世界,探索科学奥秘,哪个小组

表现的突出,有可能获得这个值得研究的奖杯,怎么样?有信心

吗?

上课!

[设计意图:以谈话形式开始,轻松进入学习状态,也激发了

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首先我们一起观察--段录象(出示课件)

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个物质是什么?(板书:晶体)谁能描述一下

这些晶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提出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开

始经历探究过程。

这些晶体虽然各种各样,但都是有规则的儿何形体,(板书:

有规则的几何形体)今天我们就借助放大镜来观察一下生活中常

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板书:放大镜下的)

[设计意图:教师的教学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发挥CAI的优

势,创设情境。借助“CAI”通过图像的形色、声光的动态感知,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带领学生进入另一

个新的观察领域——晶体世界,学生很快就会被奇妙的晶体世界

所吸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引起急于解决的悬念,

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进行推测和猜想,让学生通过实

践自己去拓展认识的范围。]

二、观察常见的固体物质

第页

三、欣赏更多的晶体、介绍晶体的用途。

晶体不仅美丽,用途也很广,你们搜集到有关晶体用途的资

料了吗?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1.4放大镜下的晶体

晶体种类:

形状:

教学后记:

第页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随堂备注

教学内容:L5怎样放得更大

教学目标:

1.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的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了解显微镜发展的历史,体会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4.结合本课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的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

更大。

教学难点:了解显微镜发展的历史,体会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1.引入

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把物体放大更多的倍数呢?

学生小组讨论,尝试。

班内交流。

2.怎样放得更大

探究:用两只手一前一后分别拿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如

教材上的图),反复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然后拿开一

个透镜,只用一个透镜观察物体。反复儿次,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

教师设问:猜猜看,放大倍数是2倍和3倍的两个放大镜叠加在

一起,最大能放大几倍呢?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归纳出两种可能“倍数相加等于4

倍”、“倍数相乘等于6倍”。

教师告诉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是两个放大镜的倍数相乘。

教师说明显微镜的原理:我们刚才经历的过程就是人们发明显微

镜的过程。在17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一个凸透

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倍

数,这就是最早的显微镜。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观察的范围大

大地扩大了。

3.做个简易显微镜

第页

讨论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制作: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只用一个放大镜时观察不清的文字和图片,

看看观察效果如何。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青苔、花粉等,比较和肉眼看到的有什么不

同。

5.了解显微镜的发明、发展史

阅读教材上的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讨论: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6.讲解:教师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板书设计:1.5怎样放得更大

教学后记:

第页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随堂备注

教学内容:1.6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教学目标:

1.产生对生命世界更多了解的愿望。

2.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探索微小世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写出简单的符合要求的观察报告,在班上和大家交流。

4.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5.结合本课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难点:产生对生命世界更多了解的愿望。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1.引入

对话:詹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只看到了跳蚤,列文虎克用

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列文虎克会有这么多精彩的发现?

我们的许多同学也用显微镜发现了生物世界的许多有趣的问题,大

家读读我们教材上的事例。

学生阅读教材第15页“宝石花耐旱的秘密”等内容。

讲解:“宝石花耐旱的秘密”的作者善于观察,从自己的生活中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又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解决了问题,得

出了宝石花耐旱的答案。我们在平时观察中,对周围的生命世界也

•定有许多问题,让我们也来自己寻求答案。

2.提出问题

我们对生命世界有哪些问题呢?可以从自己的家、校园、我们的身

体等方面好好想想。自学课文第12页,然后分组讨论,互相启发,

然后归纳出几个可以探究的问题。如:

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不是水里有什么微生物?

厨房里的砧板上有没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

土壤中有没有微生物?

我们的头发在显微镜下是什么样的?

大组交流。各组提出本组的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把这些问题都记录

下来,并进行整理、归类和筛选。

第页

3.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和准备观察材料

说明显微镜下观察的要求,讲解观察标本的制作和培养。

出示显微镜,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进行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

4.确定研究课题,制订研究计划

各组从这些问题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本组的研究课

题。

根据问题制订观察研究的计划。

大组交流计划。

5.布置课外观察任务

板书设计:1.6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教学后记:

第页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随堂备注

教学内容:1.7、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培养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增强合作探究的意识。

2.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能对观察过程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整

理,写出简单的符合要求的观察报告。

3.获得关于生命世界的更多了解。

教学重点:对观察过程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整理。

教学难点:写出简单的符合要求的观察报告。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对显微镜的使

用方法、观察活动的材料准备、确定的研究计划以及研究报告的

内容、格式进行回忆、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开个科学展示会,交流大家在上节课中研究

的过程、方法,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交流会前的准备

1、在交流会中,请大家把自己小组研究的情况介绍给大家,既向

大家展示自己组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向大家征求对自己组的研究

情况的意见。同时,我们也要互相评一评,看看哪组的研究更好?

2、那么我们怎样看一个研究好不好呢?应当从哪儿个方面进行评

价呢?请大家想一想。

3、学生共同讨论,形成评价标准:

A.有明确的选题

B.有完整的计划

C.研究报告内容齐全(包括选题的目的、研究的方法和过程、研

究的结果、研究中的问题等儿个方面)

D.表述清楚有条理

E.小组成员团结合作

第页

三、召开“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科学展示会

1、下面开始我们的“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科学展示会。

由第一小组先进行汇报,请其他组的同学认真仔细听,对他们的

研究报告有什么意见、建议或者问题,可以在他们汇报结束后提

出来,然后再由第一小组的同学进行解答。

2、学生汇报。

3、交流:教师组织其他组的同学对第一-组的研究报告提出意见、

建议,指出其中不足之处和改进意见,并由第一组同学解答质疑。

根据评价标准,综合各方面情况,对小组成果进行评价。

4、继续组织其他组的汇报和评价活动。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的科学展示会进行评价,想想有没有可

以继续改进的地方。

2、学生评价课堂组织情况

3、教师小结并提出希望。

板书设计:1.7、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页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随堂备注

教学内容:1.8、微小世界和我们

教学目标:

1.体会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扩大了人类的观察范围。

2.能做酵母发面的实验,并提高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4.结合本课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酵母发面的原理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微小世界的欲望。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自从人类发明了放大镜和显微镜以来,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观察

和研究取得了许多了不起的成果。在课前,老师要求大家收集有

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并且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

整理,填写在收集表中,大家完成了吗?

2、这节课,我们就先一起来交流关于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

的资料。一组同学在交流的时候,大家注意仔细听。有什么问题

可以在他们交流后提出来。

二、资料交流会

(教师组织学生按序分组汇报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人类探索微小

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

1、教师:哪组同学愿意先来交流你们收集到了哪方面的资料?

2、学生汇报、交流。(等一组汇报之后,教师组织其他学生对

这一组的资料进行评价和质疑,由汇报的小组进行解答。)

按这样的方法,组织其他组的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并对交流的资

料进行讨论评价。(及时结合学生所谈到的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如学生谈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工程时,可以激发学生为祖

国有这样的科学家的自豪之情,也可适时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将

来向袁隆平一样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的欲望。)

第页

3、教师小结:大家收集的材料真丰富!像同学们刚才所介绍的,

人类确实在探索微小世界的道路上有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发现,

既有食品、医学方面的,也有农业、生物工程、微电子技术等其

他方面的,这些发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

我们有些同学还每天都在享受着这些发现所带来的成果。

三、尝试用酵母菌发面

1、(出示:面粉、酵母、水、塑料量杯)大家看,这是什么?

2、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酵母。

很多同学早餐都要吃馒头或者包子,那么馒头、包子是怎么制作

的呢?它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都要经过发酵这个过程,通过发酵

可以使面粉体积膨胀,而发酵就离不开酵母。今天我们也一起来

尝试着怎么使面粉发酵吧!

3、教师示范:先用一小烧杯(50毫升)水将酵母(10克左

右)化开,再加入面粉(100克左右)和匀,揉成面团,然后

放入塑料量杯中。

4、现在我们来观察面粉会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每隔20分钟

观察记录一次,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5、学生分组尝试面粉发酵的实验。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课外坚持记录:面粉发酵后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请

同学们课外继续观察记录,课后一起交流面粉的变化情况。

板书设计:1.8、微小世界和我们

教学后记:

第页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随堂备注

教学内容:2.1垃圾堆里有什么

教学目标:

1.产生了许多的生活垃圾分布。

2.了解垃圾的来源、数量、分类、去向和人们对垃圾的处理。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4.结合本课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生活垃圾里有什么,尝试对生活垃圾的分类。

教学难点:了解对生活垃圾的收集与分解。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生活用品,同时又要扔掉很多的

垃圾。你们知道家里一天扔掉对少垃圾吗?这些垃圾分别是怎么

来的呢?

2、出示观察教师垃圾桶内垃圾的情况,想想我们班级每天会产生

多少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让我们来调查一下吧。

(二)调查家庭垃圾

1、讨论可以调查的内容:

家里一天要扔掉多少垃圾?怎样给垃圾分类,看看扔掉的垃圾中

有哪些东西。

2、不同日子里产生的垃圾量可能不一样,怎么办?为了取得真实

的数据,可以记录2—3天的情况再算出一天的平均垃圾量。

3、对某位学生带来的家里存储一天的垃圾袋的垃圾进行分析与统

计,填在附表中。

垃圾类别垃圾名称垃圾重量(千克)

塑料

金属

玻璃

第页

(三)汇报讨论对垃圾的调查情况

1、出示空塑料瓶、玻璃瓶、纸盒等后,问:

你们认为这些是垃圾吗?它们还有用吗?能从垃圾堆里找到这

些物体吗?

2、说说你们家里的垃圾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由学生堆调查的垃

圾情况进行汇报交流。

3、统计全班一天家庭中垃圾的总量,计算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多

少垃圾,计算垃圾中纸品、塑料大致所占的比例,还可以推算全

市、全省、全国一天产生的垃圾量。

4、我们大家每天都在制造许多垃圾,除家庭外,还有哪些单位

产生大量垃圾?举例说明垃圾数量是惊人的。

(1)阅读科学作业本第9页上的小资料

(2)播放垃圾堆积如山的场景的影像。

(四)总结

1、哪些物品是属于生活垃圾?

2、怎样给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3、我们家里的垃圾最后到哪里去了?

(五)课外延伸

1、垃圾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2、人们是怎样处理垃圾的?

3、我们周围的环境中还存在着哪些垃圾问题?

板书设计:2.1垃圾堆里有什么

教学后记:

第页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教学内容:2.2建一个垃圾填埋场随堂备注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利于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2.了解现代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和作用,分析仍然存在的问题。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4.结合本课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垃圾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教学难点:分析找出仍然存在的问题。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每天产生的这么多垃圾被送到指定的地点后,垃圾车要把

它们送到那里去?最后又是怎样处理的?

2、如果把垃圾露天堆放有哪些不对?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

3、人们采用把垃圾填埋起来,是否就一定安全了呢?

(~)进行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过程

1、播放观看垃圾场填埋垃圾的录像,大家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下

面我们要做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怎样设计和操作呢?

2、指导学生按照教材第22页上介绍的方法分组实验

(1)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2)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什么?实验的每个部分分别代表了什么?

3、通过实验后,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如果是真

正的垃圾填埋场,还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哪些危害?

(三)探索减少污染的垃圾填埋场

1、为了防止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我们要设计一个更好的垃圾填埋

场吗?

2、要设计一个合理、清洁的垃圾填埋场,最主要的方法是把垃圾

和环境隔离开来。那么怎样设计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

3、分组尝试设计减少污染的;垃圾填埋场,注意记录设计的要点。

第页

4、个组汇报交流设计流程,对次方案进行评价。

5、读图观察真正的垃圾填埋场的构造图,探讨它是怎样防止垃

圾污染环境的。

6、这样的垃圾填埋场比垃圾堆好吗?能保证安全了吗?填埋场

在填满垃圾后,能在它的上面种农作物和建造房子吗?

(四)垃圾焚烧的分析

1、处理和解决垃圾除了采用堆积法和填埋法以外,我们还有什

么方法可以处理和解决垃圾呢?

2.介绍焚烧垃圾的方法,分析找出这种方法的优缺点。

(五)总结

1、垃圾除了生活垃圾外,还有什么垃圾?

2、人们处理和解决垃圾的方法有哪几种?这些方法是否都是有

利有弊的?

(六)课外延伸

1、人们处理和解决垃圾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

2、我们怎样做才是处理和解决垃圾更有效的方法嗯?

板书设计:2.2建一个垃圾填埋场

教学后记:

第页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随堂备注

教学内容:2.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教学目标:

1.经历研究包装盒的活动,了解过度包装和滥用塑料包装的危害。

2.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4.结合本课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过度包装和滥用塑料包装的危害。

教学难点: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已经知道垃圾要污染环境,处理起来十分困难。怎样才能

更好地解决垃圾问题呢?

(根据学生的讨论回答,教师适时引导或归纳:解决垃圾问题要

从各方面努力,首先要从根源上想办法减少垃圾的数量,然后把

可以用的材料回收,最后剩下的再作无害处理)

2.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好办法。日常生活

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

3.师生一起探讨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

解。

(学生言之有理就应给以肯定,如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自己

带喝水的杯子,少买瓶装饮料,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

少纸和塑料的丢弃等,教师可引导学生侧重于考虑家庭中和学校

里的哪些垃圾可以想办法减少)

二、包装盒的观察研究

1.-一般情况下商品都有包装,包装有什么用呢?(便于保存、运

输、计量、标识等,而且比较卫生)

2.包装最后到哪里去了?(都成了垃圾)

3.商品不同,包装的方法也千差万别,今天我们就来观察研究包

装盒,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第页

4.教师出示教材第24页上的问题,解释什么叫“过度包装”。

5.讨论:用什么方法或标准来衡量有没有“浪费”的情况。(如

可称量包装和商品各有多重或体积各占多少,也可用估测的方

法)

6.分组观察、思考教材第24页上的1〜3个问题。

7.汇报观察研究结果。

8.全班研讨教材第24页上的4〜6个问题。

三、废弃物品重新使用的研究

1.有些东西已经用过,好像可以丢掉了,其实它还可能有其他

用处。

2.教师出示一根包装绳、旧玻璃瓶、废塑料袋,谁能尽可能多

地列举它们还有哪些用处?

板书设计:2.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教学后记:

第页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随堂备注

教学内容:2.4垃圾的回收利用

教学目标:

1.经历一个创造条件将垃圾回收利用的活动。

2.认识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和材料;认识回收标志。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4.结合本课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和材料;认识回收标志。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袋装有一些纸盒、玻璃瓶、塑料瓶、废金属的垃

圾)这是什么?是垃圾还是资源?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垃圾的回收利用。(揭题)

二、回收利用报告会

1.把带来的物品集中起来,检查这些物品是不是都是可以回收利

用的。

2.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中,以哪儿种材料居多?

3.按制作的材料,把这些物品分分类,再统计出每一类的数量。

(详见表格设计示例)

4.回收利用这些材料有哪些好处呢?按玻璃、钢铁(金属)、纸、

塑料分别来说一说。

5.不少同学都是通过一些数据和资料来说明回收利用和生料加

工相比所具有的优势,你们是怎么搜集到这些数据和资料的?对

于这些数据和资料,你们有什么感想?

6.如果回收利用垃圾花的钱比生料加工花的钱更多,那就不需要

回收了。对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看的?

7.仔细观察那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塑料饮料瓶,上面有没有一个统

一的标志?这个标志在哪里?是怎样的?有什么含义?数字表示

什么?下面的字母又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为垃圾的回收利

用做什么贡献?

8.简介这个世界通用的回收标志。

9.你们认为较为完整的解决垃圾问题的系统方案应包括哪些方

面?

第页

(引导认识方案应包括垃圾减量、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这三个

大的方面)

三、建一座回收中心

1.对于这些已经分类的、可回收利用的材料,我们应该怎么办?

2.我们的学校、班级垃圾回收利用工作做得怎么样?还可以做

哪些改进?

3.让我们行动起来,回收可利用的宝贵资源。具体该怎样做呢?

4.小组讨论,制定方案。

方案主要包括:需要做儿个分类回收箱?

不同材料的回收标志如何设计?需要文字说明吗?

回收箱放置在什么地方?

如何管理回收箱?谁来管理?等等。

5.简介并评价方案。

四、总结、拓展

1.将收集、整理过的资料进行布展。

2.利用课外时间,组建一个班级或学校的资源回收利用中心。

板书设计:2.4垃圾的回收利用

教学后记:

第页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随堂备注

教学内容:2.5分类其实很简单

教学目标:

1.知道垃圾怎么分类,每类包括哪些,以及各类垃圾的处理方法。

2.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4.结合本课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垃圾分类和做堆肥的活动。

教学难点:各类垃圾的处理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通过前面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你们制定的

解决垃圾问题的系统方案是怎样的呢?(评价大家提出的方案)

2.同学们提到的各种解决方案都不错。那么,怎样才能在所有的

家庭中甚至在全社会中实施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播放录像或谈话:

很多地方的垃圾是混装、混倒的,或者采取混合集中后再分类,

但这样的方法都不利于垃圾的回收和无害化处理。我国现在已经

开始实行垃圾从源头上分类、分装。

二、垃圾分类的方法

1.我们的街道、小区的垃圾分类了吗?是怎样分类的呢?还存在

哪些问题?

2.从有利于垃圾回收和处理的角度考虑,怎样分类比较合适?

3.垃圾分类游戏:

(1)讲解游戏规则:每个小组桌上放一堆“混合垃圾”(用模拟

卡片代替),讲台上放“分类垃圾桶”(红绿蓝色的盆子)。每个

小组的学生以接力的形式,一次在“混合垃圾”中拿出一种“垃

圾”,扔到台上相应的垃圾桶中,分类正确、速度快的小组为优

胜。

(2)进行垃圾分类比赛。

第页

选学生做裁判,检查各小组的分类正确率,评比。

4.讨论填写教材第28页的分类表。介绍现行使用的分类垃圾

桶的颜色。

5.介绍有毒有害垃圾随意处理的危害,简单介绍如何处理废电

池。

三、怎样在家里科学处理垃圾

1.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和及时处

理,将对改善环境和节约自然资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讨论:

我们家里的垃圾分类了吗?是怎么分的呢?

有没有存放废纸、玻璃、金属和塑料的地方?

我们知道收购废品的回收站在哪里吗?知道怎样卖废品吗?

3.思辨:

有人说:“一点点废品卖不了几个钱,放在家里占地方不划算。”

你们怎么看?

4.家庭垃圾中约三分之一是食物废料。这些垃圾和院子里的枯

叶、杂草等能够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这样

既处理了垃圾,又生产了肥料,一举两得。

板书设计:2.5分类其实很简单

教学后记:

第页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随堂备注

教学内容:2.6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面临的一些环境问题。

2.了解我国面临的缺水和土地荒漠化问题,尝试解释原因。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4.结合本课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面缺水和土地荒漠化问题,尝试解释原因。

教学难点:了解人们开展的环境保护工作及取得的初步成果。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了解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

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可现在人类生存

正面临着环境的严重挑战。除垃圾之外,我们还面临着许多严重

的环境问题,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2.各小组讨论,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都写下来。

3.各小组汇报,把不太了解的问题提出来。教师梳理各小组提到

的环境问题。

4.教师归纳学生的汇报,并作鼓励性评价。

补充讲解学生尚未提及或未清楚表达的环境问题。

5.简单介绍我国所面临的缺水、土地荒漠化问题,尝试解释原因。

二、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哪些工作

1.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后,各国人民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改

善环境,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国也不例外。

介绍影响力和成效比较大的环境保护行动。(结合学生实际,选择

治黄、治淮,三北防护林带,退耕还林还草,城市污水垃圾处理

等学生能够理解的例子)

2.说说你们所知道的环境保护行动。

学生自由发言:环境保护行动及其成效。

第页

板书设计:2.6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

教学后记:

第页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随堂备注

教学内容:2.7考察家乡的环境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些考察自然环境的方法。

2.了解家乡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4.结合本课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环境存在的问题,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

响。

教学难点:学习一些考察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并激发考察的兴趣

1、我们看了很多有关水域污染的资料,也研究了垃圾处理问题,

但是我们还没有系统地考察过我们身边的自然水域的情况。

2、以你们以往的经验看,从哪些现象可以判断水域被污染了?推

断一下,污

染的原因是什么?

3.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考察家乡水资源的污染情况。

二、确定考察活动的主题

1.有关水的污染,你们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考察活动,或者

打算考察水污染的几个方面?

学生讨论,口头形成小组活动计划。

2.交流。

教师指导:在思考考察项目的时候要想一想,需要用到哪些工具,

这些工具我们能找到吗?

3.各小组编写考察计划,设计考察项目表。

教师指导:

(1)考察计划的指导:

考察计划要注明的几个方面:时间、地点、考察人员、器材准备、

考察项目、检测方法、小组分工,考虑安全问题……

(水污染考察表详见表格设计示例部分)

(2)考察技术的指导。

A.实地考察

第页

看教材第32页,回答学生的疑问。

B.水样观察

看教材第24页,回答学生的疑问。

三、小组考察活动

小组活动以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取样时要注意安全,如果

水平面比较低,可以选择用吊桶取样。观察检测活动时,要离水

域稍微远一些,方便小组成员活动。

推荐地点:如果临近河、湖可以选择河、湖的水样来考察。也可

以选择井水,或者小区周围的小溪。

(备注:下一节课教师听取学生汇报,开展点评活动)

板书设计:2.7考察家乡的环境

教学后记:

第页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随堂备注

教学内容:2.8我们的环保行动

教学目标:

L完成一个环保行动方案和个人的环保行动计划。

2.分析自己的环保行为为环境保护带来的价值,产生成就感。

3参.加环保的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一些基本的社会活动能力。

4.结合本课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完成一个环保行动方案和个人的环保行动计划。

教学难点:分析自己的环保行为为环境保护带来的价值,产生成

就感。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保护环境,是我们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

任。让我们开动脑筋制定一个环保行动的计划。

(二)制订活动方案

1、指导:一个良好的活动方案应该是主题鲜明,效果明显的。各

个学习小组都要确定自己的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注意让更多的

人参与到你们的活动中来。

2、环保行动方案可以是针对某一问题的,也可以是针对社会的,

还可以是到一些环保机构的参观活动。

3.学生制订活动方案。

4.交流、点评:

对学生上交的活动方案进行点评,选择比较好的活动方案,也可

以让全班同学一起来完成一个活动方案。方案在点评后要进行修

改。

第页

5.讨论:如何完成我们的环保方案。

(三)制定我的环保计划

1.心动不如行动。要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我们人人做力所能

及的事,从身边的事、从小事做起。

2.参考教材第36页的“我的环保行动计划”,思考并实施自

己的环保行动计划。

板书设计:2.8我们的环保行动

教学后记:

第页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随堂备注

教学内容:3.1地球的卫星——月球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宇宙浓厚的探究兴趣。

2、体会科学的进步和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4、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宇宙浓厚的探究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科学的进步和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主题。

1、教师: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

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让我们一起进行一个绕月之

旅吧!

学生观看这段视频后,交流感想。

2、教师小结:在全国人民热切的期盼中,在世界各国关注的目光里,嫦娥

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并传回月面图像,实现了中华民族干

年的奔月梦想。

3、谈话:我们也许已经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我们

也许认真观察过月球;我们也许还希望有一天能到月球上去旅游哩。因为在

我们“举头望明月”的时候,就特别关注这个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到

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地球的卫星——月球》。(板书课题)

二、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1、阅读课本第46页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

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适时地梳理板书:

(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2、讨论: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及时地进行评价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4、教师: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

(预设: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

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第页

5、师生交流:中国、美国登月情况的比较。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

德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

球的梦想。图为美国宇航员登月的资料图片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

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卜一,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

50度的预定撞击点。

教师预设:霸主美国:综合实力第一、技术全面成熟、实现了登月

梦。崛起的中国:跨出第一步。月球探测刚起步,和美俄差距还比较大。

停留在探月中“绕”的阶段;日本“月亮女神”始于1999年,“嫦娥工

程”启动于2004年。

三、制作我的“月球卡”

1、教师:课前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你们收集到了月球哪些

方面的信息?

2、学生:小组内先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

教师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要求:轮流发言;发言者要说明信息的来源;有冲突的地方要记

下来,然后分类整理。)

3、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4、教师:从刚才汇报的情况看,同学们收集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

几个方面:一是月球的运动;

二是月球的基本数据;

三是月球的地形特点;

四是有关月球的其他情况。

5、老师将你们的资料整理了一下,并补充了一些,请你们小组合

作把这些“月球卡”分好类.

6、小结:通过制作“月球卡”,我们发现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

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很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四、拓展延伸:请大家课后继续搜集更多的有关月球的资料”

板书设计:3.1地球的卫星——月球

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教学后记:

第页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随堂备注

教学内容:3.2月相变化

教学目标:

1、在课外能积极地从事月相的观察活动。

2、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有关月相的信息。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4、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能积极地从事月相的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有关月相的信息。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1.导入

苏轼有一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里提到了月亮的圆缺变化。我们把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

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月相。

2.月相及画月相

(1)说说平时看到过的月亮有哪些形状?

(2)几张大小相同的圆纸片上画出我们观察到的几种月相,然

后把它们剪下来。

(3)几位同学把剪出的月相贴在黑板上,观察分析这些月相。

(4)讨论:这些月相相同吗?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够见到这

样的月相吗?为什么?

(5)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确性。

(6)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月相时的两个顶点连接起来就是圆的

直径。

(7)我们能不能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讨论一下怎

么做?

(8)学生做实验。(仔细观察,有没有发现贴出来的月相形状。)

(9)交流实验的情况,请做得好的小组介绍经验。(注意调整三

者之间的距离。)

3.给月相排序

第页

(1)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2)同学们赏过月吗?在什么时候赏的月?那天的月亮是什么

形状的?

(3)对照我们的模拟实验,能确定农历十五的月亮位置吗?

(4)再次认真实验,仔细观察,对照实验现象给月相编号,贴

到书本的圆圈里。

(5)交流

请一组学生到黑板上贴月相,一起讨论是不是正确。

在实验中还有什么发现?(月相变化有规律吗?能推测下半月的

月相变化吗?)

4.观察白天的月相

(1)在给月相排序的过程中,我们推测出了月相变化的规律,

同时还产生了许多问题。要知道规律是不是存在,以及问题的圆

满解决,需要我们进行实地的观察。

板书设计:3.2月相变化

教学后记:

第页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随堂备注

教学内容:3、3我们来造“环形山”

教学目标:

1、认识月球表面环形山的特点。

2、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4、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月球环形山的模拟实验过程。

教学难点:了解有关月球环形山的成因的假说。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展示环形山图片,问:这是一张航天器近距离拍摄下来的月

球图片,从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二、月球上的环形山。

1、出示月球上的具有环形山的局部照片,问:说说观察到的月球

地形的特征。

2、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的图片或教材插图,问:为什么人们将

月球上的山脉称为环形山?

3、学生进一步分析图片•:说说月球环形山的特点。

4、补充环形山的资料和图片。小结环形山的特点:分布没有规律、

数量众多、大小不一、有深有浅等。

三、设计方法,制造“环形山”。

1、提出:我们来造“环形山”好吗?

2、讨论:怎样人工制作月球上的“环形山”模型?用什么方法?

这个方法的根据是什么?

3、集体交流,并作出判断:哪些方法比较符合月球的实际情况。

4、制定造“环形山”的计划:选择哪些模拟实验的材料?这些材

料分别模拟了月球上的哪些环境?如何做好这个试验,才能使造

出来的“环形山”和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比较符合?

5、根据自己设定的方法,小组共同制作“环形山”。

6、评价学生造好的“环形山”,主要从相似性方面评价。

四、交流,并提出环形山形成的假说。

第页

1、交流小组中是用什么方法来造“环形山”的?在造“环形

山”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2、说说哪些方法能成功地模拟出月球上的环形山。

3、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推测的理由是什么?在

你的假设中,有哪些是需要进一步去寻找证据的?

4、你们能搜集一些材料来证实自己的推测吗?

5、对学生的推测进行评价。

五、阅读资料——环形山的成因。

1、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环形山的成因资料。

2、问:环形山的成因你了解了吗?

3、问:你们需要重新修改自己的推测吗?如果需要,主要修改

什么?

六、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3、3我们来造“环形山”

教学后记:

第页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随堂备注

教学内容:3、4日食和月食

教学目标:

1、知道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过程及其特点

2、日食和月食发生的原因。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4、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的成因。

教学难点:能对模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讲古代战争与日食的故事。同时播放日食的录像资料。

2、问:你们将这一天文现象吗?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

二、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1、播放日食发生的过程录像或课件或观察图片。

2、反复播放录像资料。学生讨论:你有什么发现?日食发生的原

因是什么?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

3、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整理记录。

4、教师补充日食发生过程的一些其他事实性资料。

5、整理小结: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

三、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1、在小组讨论中,有人认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造

成了日食。如果用模拟实验来证明,如何证明呢?

2、小组制定模拟实验计划:如何用模拟实验来证实我们的推测?

实验怎样做?需要什么材料?

3、预测: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才能说明日食发生

T?

4、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

5、实验后的交流: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

了日食?这时地、月、日三者的位置是怎样的?在什么情况下不

会发生日食?

第页

四、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

2、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图,让学生讲解

日食的成因。

3、交流:你们从图中还有什么发现?

4、根据自己对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断日食发生的农历时间,并

对照事实加以证实。

五、月食的成因。

1、推测月食发生的原因。

2、问: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状况是如何的呢?能用模拟实

验加以证实吗?

3、学生设计实验模拟月食,并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

4、学生模拟实验后,再来解释一下月食的成因。

5、讨论:为什么说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要多一些?月食发生

在农历的什么时候?

六、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比如对模拟实验有何认

识?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页

正果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总第课时

随堂备注

教学内容:3.5太阳系

教学目标:

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天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2、会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4、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能对数据、信息按需求进行处理。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的概念。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1.认识太阳系。

(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

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2)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针对以下问题进行小组内的整理

和交流。

•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

•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

•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

(3)小组讨论和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图片形式展

示交流。

(4)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最好有录像资料•)

(5)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卫星

和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和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2.建立太阳系模型。

(1)提出任务:建一个太阳系模型。

(2)讨论:建立太阳系模型,需要了解太阳系的哪些数据?

(3)提供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阅读资料。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