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下空间专项规划-ECADI_第1页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下空间专项规划-ECADI_第2页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下空间专项规划-ECADI_第3页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下空间专项规划-ECADI_第4页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下空间专项规划-ECAD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02.10目录地下空间开发模式1竖向空间综合利用2地下设施分类引导3施工组织预想4地下空间开发模式1案例研究标准化模块建设案例研究蒙特利尔波士顿纽约曼哈顿伦敦金丝雀巴黎拉德芳斯香港中环东京新宿洛杉矶里约热内卢迪拜首尔悉尼墨尔本上海虹桥/徐汇滨江/世博南京江北国外案例案例研究蒙特利尔地下空间围绕主要建筑及TOD节点地下空间;点状地下空间相互联系拓展成块;地下空间继续向外拓展,未来蒙特利尔将会形成整体式的区域地下空间。空间开发方式新宿片区地下空间由地铁站形成点状地下空间;点之间进行线性空间生长发展;地下空间不断延伸,相互联系,目前已趋于连片,整体开发。空间开发方式公共交通以及快速过境道路置于地下,形成地下空间骨架;沿交通轴线形成点状地下公共空间;沿线点状地下空间增加,形成主要的地下空间块。空间开发方式拉德芳斯地下空间拓展模式拓展模式拓展模式点块面点线面线面点虹桥商务区——整体规划控制,分地块建设案例研究地下地上一起出让,并通过地下通道连通成整体。地下通道等公共部分在出让时附带图则进行控制。权属1权属2权属3权属4开发模式分析通过图则,统一地下空间标高及地块间接口位置、配套功能、垂直交通;注重地下空间的环境营造和打造,通过采光井,下沉广场,地下景观绿化水景设施等丰富地下空间体验;通过通风系统,温控系统等保证了地下空间的体感舒适度。地下空间设计地下采光井下沉水景世博绿谷——整体规划控制,整体开发建设,地上地下统一管理案例研究统一权属,统一出让,统一管理地下地上统一设计、建设;地下空间采取统一开发、设计、建设、管理的模式;“带地下基础和地面设计”土地出让模式;出让后,由世博集团收回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权,统一实施开发地下空间设计地下功能:商业、餐饮、车库、公建配套功能;建设用地红线外道路地下空间设置区域性能源机房;在地下空间均匀布置下沉庭院,并通过地下绿化、采光玻璃等把阳光和绿化引入其中,使绿谷的地下空间与绿谷地面层直接相连。开发模式分析地下同意权属下沉空间采光顶棚西岸传媒港——整体规划控制,整体开发建设,地上地下产权分离、使用权统一案例研究地上地下整体概念设计,带地上方案出让地下整体建设代建回购,地上独立建设。使用权地上地下统一开发模式分析权属1权属2权属3权属4地下同意权属地下空间组织通过多层次步行系统及公共空间的打造,实现生态多元滨水活力区。打造巨型垂直采光井围绕其形成主要的地下空间节点,立体组织多层次的地下景观,激发地下空间活力。带地上方案出让制约地上地下使用权统一南京江北CBD——整体规划控制,整体开发建设,地上地下产权分离、使用权分离案例研究地上部分产权分块分不同产权归属,分块出让。地下整体产权属于江北管委会葛洲坝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为建设工程PPP项目的供应商,地下部分整体出让,整体管理,整体运营。开发模式分析权属1权属2权属3权属4地下空间设计地上地下一体化打造,形成双“梯状”基盘系统。营造连续有机的空间体验,地下环境地上化,将地上景观及充足的光照引入地下,营造良好的地下空间体验。地下同意权属地上地下使用权分离交通冲突严重;步行环境差;步行空间尺度过大;立体交通组织复杂;对地下步行环境要求高;地面交通压力大;未完成分流;地面交通有冲突;地面被快速路分隔;未完全分流,地面交通压力大;小尺度密集式路网;依赖高强度轨道交通;地下车行环线连接各地块;过境分流;过境、快速交通分离;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人车立体分流;地下步行全连通;人车立体分流;地下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案例小结地下:过境地下:到发地下:行人地下:过境、到发地下:——尺度亲切;到发交通便利;立体分行,步行环境好;避免快速交通分割;地面交通顺畅;地下步行联系便利;方便直接入停车库;缓解地面交通压力;避免被快速交通干扰;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优势劣势23451武汉王家墩天津于家堡蒙特利尔城巴黎拉德芳斯日本新宿案例研究案例特征交通组织模式案例研究地面独立开发独立开发分块建设整体开发独立开发独立开发地面统一建设公共通道地面独立开发独立开发分块建设+整体联通案例小结点模式——传统地下空间开发模式点-线模式——当前地下空间开发模式未来地下空间开发模式的趋势——大规模整体开发模式开发建设模式以雄安新区千年大计的设计目标为依据本项目地下空间设计的目标:容东地下阳光城雄安愿景标准化模块建设一座可生长、有弹性的地下空间可以容纳不同建设时代、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功能需求的地下空间基盘竖向空间综合利用2竖向系统设计地下空间单元设计竖向空间综合利用2竖向系统设计三级模块结构分层平面竖向交通区位:轨交站点辐射范围功能:地上功能影响功能:地上开发强度--++南文北遗址南文东遗址+区位:地上组团结构A、地下资源评估城市主干道的限制不可建设用地对影响地下空间开发价值的因素进行简化和量化,通过区位和功能两个大因素来确定地下空间开发的价值。600m300m三级模块结构重点开发区价值高,建议着重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布局重要地下公共设施;控制地下空间范围、功能、模式、深度等,给予必要的强制性要求。建议进行适度地下空间开发;主要控制范围、功能、模式、深度等要求。仅宏观考虑其功能、开发模式等要求。一般开发区建议开发区地下重点开发区地下一般开发区地下建议开发区不可开发地区水域A、地下资源评估绿洲地下空间,不做控制要求。

不可开发区域三级模块结构三级模块结构1、预留海绵城市及未来地下空间。B、模块限制因素V2、城市主次干路3、重力主干管4、混合功能单元,规模在350m-400m5、结构维度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分块尺度宜为400m-500m天津泰达MSD地下环路武汉王家墩地下环路6、车行维度地下环路长度在1500-2000m之间,适合尺度约为400-500m。停车库800-1000辆为较经济的规模,单元尺度约为350-500m。7、步行维度步行时间5~10分钟为步行者可接受的舒适时间范围,约为350-600m三级模块结构ⅠⅡⅣⅢ一级:十字轴四象限组团中央绿轴切割四象限,形成四个一级组团组团内自给自足,相对独立。三级模块结构Ⅰ-1Ⅰ-2Ⅱ-1Ⅱ-2Ⅱ-3Ⅲ-1Ⅲ-2Ⅲ-3Ⅲ-4Ⅳ-1Ⅳ-2Ⅰ-3二级:整体开发单元结合主次干路及重力管网布置切割、划分地下整体开发的二级单元,单元内可满铺开挖,单元间形成城市市政公共通道。V三级模块结构三级:复合功能模块AAAAAABCCCEAAAAAAAAAAD-2CCCCD-2BBD-1D-2D-2D-1D-2D-1A结合慢行服务半径+轨交站点+维护结构,形成三级复合功能模块。分六种地下空间单元:A类:以居住功能为主B类:商业+产业+居住C类:产业+居住,毗邻中央景观公园D-1类:地铁站+商业D-2类:区间线+商业E类:地铁站+景观功能三级模块结构三级:复合功能模块AAAAAABCCCEAAAAAAAAAAD-2CCCCD-2BBD-1D-2D-2D-1D-2D-1A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模块节点活力主动线DynamicLine

活力动线DynamicLine

活力环活力环活力点活力点活力点结合慢行服务半径+轨交站点+维护结构,形成三级复合功能模块。通过活力动线串联各模块、单元,形成发展核心、发展节点、活力节点、模块节点,地上地下一体化设计重要节点;轨交线路C类D类三级模块结构模块功能A类B类轨交线路结合地上规划内容,地下空间的功能业态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三级模块结构建设模式活力主动线DynamicLine

活力动线DynamicLine

一级公共空间: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三级模块结构建设模式活力主动线DynamicLine

活力动线DynamicLine

活力环活力环模块节点一级公共空间: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二级公共空间:占地面积6.2平方公里分层平面开发强度结合地下空间类型及策划功能,初步拟定各地下空间单元开发强度。地下三层开发区地下二层开发区体育设施主导区文化设施主导区产业办公主导区医疗主导区社区公服主导区人行主导区商业主导区B1地下空间单元以地块为单位,结合上位规划功能,形成地块主导功能路线图。分层平面地铁站厅停车主导区人行主导区商业主导区地铁站厅社区公服主导区B2地下空间单元A、B、C、E类地下室单元在地下二层设置停车库,D类地块单元设置使用功能。地铁站厅层设置在B2层。分层平面B2市政公共走廊分层平面B2层地下道路B2层跨越地铁段B2层快速路下穿B2至B3层坡道地下道路双层三环目字形地下干路框架;B2层环路与B3层环路方向相反;通过大环外侧联络道连接;B2市政公共走廊分层平面支线综合管廊综合管廊监控中心干线综合管廊地下道路双层三环目字形地下干路框架;B2层环路与B3层环路方向相反;通过大环外侧联络道连接;市政管廊沿主干道路形成环状综合管廊;支线管廊枝状布置;停车主导区B3地下空间单元D类地下室单元在地下三层设置停车库地铁站台及区间快速路下穿分层平面B3市政公共走廊分层平面B3层地下道路B3层快速路下穿B2至B3层坡道B2层跨越地铁段地下道路双层三环目字形地下干路框架;B2层环路与B3层环路方向相反;通过大环外侧联络道连接;竖向空间综合利用2地下空间单元设计AAAAAABCCCEAAAAAAAAAACCCCCBBBDBBDBDA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设计理念结合地上规划功能、地铁站线形、站位规划,基本确定以下六种地下空间单元:A类:以居住功能为主,靠近容东片区边缘B类:以商业+产业+居住复合功能为主,靠近容东片区腹地C类:以产业+居住复合功能为主,比邻中央景观公园D类:以地铁站+商业功能为主E类:以地铁站+景观功能为主地下空间系统设计:设计理念人行优先适度预留集约整合地下空间单元设计AAAAAABCCCEAAAAAAAAAACCCCCBBBDBBDBDA地下空间系统设计:设计理念综合梳理地下空间B1层市政设施路由,确保所有地下室单元均可沿人行主动线联通。示意剖面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A类型节点——规划理念功能:地下室单元地上功能以居住为主。规划分析:核心区设置商业或公共服务地块、衔接数条底层商业街。地下空间组织:围绕一处公共节点设计。地下空间连通:与相邻B类型地下室单元设置地下人行主动线。体育设施主导区文化设施主导区产业办公主导区医疗主导区社区不符主导区人行主导区商业主导区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A类型节点——设计理念将作为周边住区核心的绿地公园下沉,形成良好的景观环境。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地下联通道商业住宅地块住宅地块绿地公园区域商业地下空间预留功能住宅地块住宅地块住宅地块住宅地块沿街地下商业

社区文化中心公共活动中心下沉

绿地公园下沉绿地公园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A类型节点——功能地下一层层高5.4m+2m覆土,主要为社区服务功能;地下二层层高5.4米,主要为停车功能地下环路与停车功能沟通社区服务停车功能停车功能社区服务环路环路下穿下穿地下室单元红线2m覆土5.4m层高5.4m层高地下室单元红线40.0m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A类型节点——创新功能层高预留:5.4m预留功能调整B2层一次建设时,充分预留层高(5.4m),可以为后期B1层的功能置换预留充分工程条件。地下空间单元设计B1自然层停车需求逐渐增长建成时场地标高预留功能楼层5.4m层高住宅停车库社区服务公共交通体系成熟进行二次改建住宅停车库3.9m层高下沉式广场覆土1.5m地下空间系统设计:A类型节点——创新功能住宅停车库(机械)社区服务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A类型节点——效果图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A类型节点——效果图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B类型节点——规划理念功能:地下室单元地上功能商业、产业、居住混合。规划分析:核心区设置商业或公共服务地块。地下空间组织:结合人行主动线,形成多样的地下商业街。地下空间连通:四个方向连通周边地下室单元。体育设施主导区文化设施主导区产业办公主导区医疗主导区社区不符主导区人行主导区商业主导区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B类型节点——设计理念形成一个富有向心力的区域社区核心,提升周边区域环境。街角下沉市民广场街道下沉庭院街道下沉庭院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地下联通道商业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B类型节点——功能社区服务商业功能停车功能环路环路地下一层层高5.4m+2m覆土,主要为商业功能;地下二层层高5.4米,主要为停车功能地下环路与停车功能沟通2m覆土6.5m层高5.4m层高5.4m层高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B类型节点——创新功能托换桩、柱:预留地下空间增加层数可能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B类型节点——创新功能Step1:预留弹性开发建筑Step2:向下加深开挖围护体围护体Step3:完成地下结构加层预留托换桩框架柱建设阶段预留托换桩、柱,为地下空间向下加层创造条件后期可根据需要进行地下室加层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B类型节点——效果图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B类型节点——效果图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B类型节点——效果图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B类型节点——效果图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C类型节点——规划理念功能:地下室单元地上功能商业、产业、居住混合。规划分析:核心区设置商业或公共服务地块。地下空间组织:结合人行主动线,形成多样的地下商业街。地下空间连通:四个方向连通周边地下室单元。体育设施主导区文化设施主导区产业办公主导区医疗主导区社区不符主导区人行主导区商业主导区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C类型节点——设计理念高架景观步道产业复合下沉广场地块整体向中央绿地打开,下沉广场、景观步道与中央体育公园连接,使得地上地下商业、各种产业联动发展。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C类型节点——功能地下一层层高6.5m+2m覆土,主要为商业功能;地下二层层高5.4m,主要为商务功能;地下三层层高5.4m,地下三层主要为停车功能;商务功能商业功能停车功能环路环路后勤功能地下室单元红线体育公园红线地块红线2m覆土6.5m层高5.4m层高5.4m层高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C类型节点——创新功能地下室设计按上部规划限高,顶格设计,保证上部开发高度的灵活性上盖式结构:建设周期分离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C类型节点——创新功能设计周期分离/二次建造地下室设计按上部结构45m顶格高度设计,保证上部开发高度的灵活性;地上结构形式可根据建筑功能的差异,选择不同结构形式:功能灵活位置灵活高度灵活剪力墙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钢框架结构45m满铺荷载方案一:厚板+框架柱(板柱结构)施工方便;结构形式简洁板厚1.5m~1.8m;柱网9mx9m方案二:梁柱框架+密肋次梁混凝土用量少;便于后续开洞梁高1.5m~1.8m;肋梁宽400mm柱网9mx9m地下室施工植筋上部结构上部拆除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C类型节点——创新功能设计周期分离/二次建造按照地块规划高度24m,35m,45m分别计算满铺荷载对结构造价的影响。相比常规地下结构设计费用:24m/35m/45m满铺荷载实际位置厚板方案密肋方案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C类型节点——效果图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C类型节点——效果图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C类型节点——效果图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C类型节点——效果图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D类型节点——规划理念体育设施主导区文化设施主导区产业办公主导区医疗主导区社区不符主导区人行主导区商业主导区功能:地下室单元地上功能商业、产业、居住混合。规划分析:核心区设置商业或公共服务地块。地下空间组织:以地铁站为核心。地下空间连通:三个方向连通周边地下室单元。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D类型节点——设计理念B1层平面图B2层平面图在地下一层,十字为商业主动线,圆环为重要的开放节点,将人自然地导入风光水绿的地下空间;在地下二层,人可以通过一组绿化和下沉广场进入到地铁的付费区,也可以选择进入商业动线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D类型节点——功能地块红线2m覆土6.5m层高5.4m层高5.4m层高地块红线商业功能停车功能停车功能商业功能商业功能商业功能地铁功能地下一层层高6.5m+2m覆土,主要为商业功能;地下二层层高5.4m,主要为商业功能;地下三层层高5.4m,地下三层主要为停车功能;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D类型节点——创新功能地下室底板采用梁式桩筏基础,可以预留地下室基坑调整空间。梁式桩筏基础:预留基坑调整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D类型节点——创新功能梁式桩筏基础地下室底板采用梁式桩筏基础,可以保证后续地下室功能调整时,新增、改建电梯底坑、车库集水坑、餐饮隔油池等需要地下室底板降坑的功能。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D类型节点——创新功能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D类型节点——创新功能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商业地下商业地铁站下沉式绿化游泳馆实土绿地预留用地预留用地实土绿地地下空间系统设计:E类型节点——规划理念功能:地下室单元地上功能绿化。规划分析:核心区设置B1层地铁站厅。地下空间连通:创造下沉式绿化空间,形成地铁站——游泳馆公用广场空间。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铁站前广场游泳馆景观绿地地铁站地下商业地铁站地下空间系统设计:E类型节点——设计理念采用地上地下一体化模式,实现地铁站厅层与室外空间自然对接,将自然景观引入地下。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系统设计:E类型节点——效果图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空间创新设计:上盖式结构:建设周期分离梁式桩筏基础:预留基坑调整层高预留:5.4m预留功能调整托换桩、柱:预留地下空间增加层数可能地下空间单元设计地下设施分类导引3市政公共走廊设计地下车行系统市政设施地下设施分类导引市政公共走廊设计地下交通系统方案一:立体分离过境通道+回字形环路按照网状路网的拓扑结构要求,形成“大环+小环”的地下道路结构,辐射覆盖整个容东片区。市政公共走廊设计地下交通系统方案二:分离过境通道+双层多环全方向环路构建双层地下交通走廊,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强度不同,考虑分期分片区建设灵活度,形成“多环连通、有主有次”的全方向立体地下道路网络。两个规划前提:1、过境地下道路与区内地下道路空间完全分离;2、容东片区与雄安核心区交通关系是最重要的对外交通方向;地下设施分类导引市政公共走廊设计地下交通系统方案一:回字形网状环路B2层设置两个方向相反的回字形地下道路。通过双向联络道,实现内外环连通。地下道路在区域内设置9进9出地下道路与快速道路设置2进2出市政公共走廊设计地下交通系统B2层地下外环内外环双向联络道B2层地下内环B3层快速路下穿(双向)地下道路出入口地下设施分类导引方案二:

双层多环全方向地下环路B2层地下主线环路

建立“目”型主线结构,通过中部双向通道,形成三个连通的逆时针循环主线环路;B2层地下支线环路

依托主线环路,形成五个支线环路辐射外围地块并实现与B3环路连通;

市政公共走廊设计地下交通系统B2层环路主线B2层跨越地铁段B2层快速路下穿B2至B3层坡道地下道路出入口B2层地下环路B2层环路支线地下设施分类导引市政公共走廊设计地下交通系统B3层地下道路B3层快速路下穿B2至B3层坡道B2层跨越地铁段地下道路出入口B3层地下环路方案二:

双层多环全方向地下环路B3层地下主线环路

建立“目”型主线结构,通过中部双向通道,形成三个连通的顺时针循环主线环路;B3层地下支线环路

结合地下开发强度,依托主线环路,为强化TOD节点开发,在西北象限形成1个支线环路

ABCCEDCC市政公共走廊设计地下交通系统地下设施分类导引方案二:典型断面形式CD人行腔ABEEE人行腔市政公共走廊设计地下交通系统地下设施分类导引地下道路与地面路网的衔接方式方式一、市政化车库坡道将地下路网串联的地块分为约30个共享停车组团,每个组团内至少设置一个专属车库坡道,用于连接地面道路与地下环路,形成不少于30个分散布置的市政化车库坡道串联地面与地下路网。综合管廊:宽9.5m高6.5m地铁:尺寸许斯力定B3层停车库B2层停车库地面组团B1层步行区B2层环路B3层环路地面市政道路通往B2坡道通往B3坡道市政公共走廊设计地下交通系统地下设施分类导引地下道路与地面路网的衔接方式方式二、绿地内专用通道直连地下道路依托地面路网的丁字形交叉口与绿地的结合处,于绿地内设置专用坡道与市政道路形成十字交叉口,各个来向车辆通过交叉口驶入专用通道,进入地下道路系统。市政公共走廊设计地下交通系统地下设施分类导引双层多环全方向地下环路回字形网状环路方案一:回字形网状环路方案二:双层多环全方向地下环路建设规模相对较小。环路共长35.3km(其中过境通道13km)。相对较大。环路共长41.6km(其中过境通道8.6km,双层段33km,单层段8km。)环路形式大环+小环+连通道回形结构。双层“逆时针+顺时针”多环结构总体方案复杂性相对简单相对复杂与雄安核心区的联系单向单通道,弱双向双通道,强联系车位数量辐射量级偏低与车库全方位联系,辐射量级大环路贯通性低高绕行距离部分地块可达性过差,绕行较长通过上下层联络道,距离较短分期建设灵活度宜一次建成,灵活度低可结合地块开发时序,逐个成环,灵活度大地下道路与地下快速路关系过境通道位于地下环路下方B3层,立体分离,完全不通过境通道与环路均为上下层布置,左右分立,有两处连通口过境通道过境通道综合管廊监控中心系统布局沿容东新镇主干道路形成环状综合管廊,管廊连接各个区域能源站,满足区域能源站较多进出线的敷设需求。并预留与新区综合管廊连接的接口。干线管廊环状布置,支线管廊枝状布置,与周边地块开发强度合理协调。入廊管线包括电力电缆、通信光缆、给水管道、再生水管道、热力管道及供冷管道、燃气管道、智能物流系统等。综合管廊规划图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市政公共走廊设计综合管廊地下设施分类导引综合管廊监控中心管廊断面考虑到施工方便和空间利用,选用矩形断面。入廊管线规模根据各专业管线的方案进行布置,电力和通信管线预留远期扩容条件。干线综合管廊采用3舱形式,电力舱、燃气舱和综合舱合理布置。支线综合管廊采用2舱形式,电力舱(燃气舱)和综合舱。干线管廊支线管廊支线管廊干线管廊市政公共走廊设计综合管廊地下设施分类导引一、污水集中处理模式污水处理在容东新镇新建污水处理与再生中心,规模6万m3/d。全面深化处理污水,达到再生利用的水质标准,回用于市政杂用、生活杂用、景观河道补水。污水管网枝状布置污水管网,全部实现重力流排放。污水厂尾水跨越白沟引河,向东排往大清河。再生水两厂联网运行,未来与新区联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