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4/32/wKhkGWb6fQiAebOaAAJ5J5Mxtns910.jpg)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4/32/wKhkGWb6fQiAebOaAAJ5J5Mxtns9102.jpg)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4/32/wKhkGWb6fQiAebOaAAJ5J5Mxtns9103.jpg)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4/32/wKhkGWb6fQiAebOaAAJ5J5Mxtns9104.jpg)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4/32/wKhkGWb6fQiAebOaAAJ5J5Mxtns91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14《“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上李邕①[唐]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②直上九万里。假令③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④沧溟⑤水。世人见我恒⑥殊调⑦,闻余大言⑧皆冷笑。宣父⑨犹能畏后生,丈夫⑩未可轻年少。注释:①上:呈上。李邕: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有才华,性倜傥,唐玄宗时任北海(今山东益都县)太守,书法、文章都有名,世称李北海。后被李林甫杀害,年七十余。《旧唐书·文苑传》有传。李邕年辈早于李白,故诗题云“上”。②扶摇:由下而上的大旋风。③假令:假使,即使。④簸却:激扬。⑤沧溟:大海。⑥恒:常常。⑦殊调:格调特殊。⑧大言:大话。⑨宣父:即孔子,唐太宗贞观年间诏尊孔子为宣父。⑩丈夫:古代男子的通称,此指李邕。赏析: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李邕在开元七年至九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庆市)刺史。李白游渝州谒见李邕时,因为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王霸,使李邕不悦。李白对此不满,在临别时写了这首态度颇不客气的《上李邕》。诗歌前四句中李白以大鹏自比。这只大鹏即使不借助风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扇,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这里极力夸张大鹏的神力。在前四句诗中,诗人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也是年轻诗人自己的形象。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答。尤其是后两句对李邕既是揄揶,又是讽刺,也是对李邕轻慢态度的回敬,态度相当桀骜,显示出少年锐气。学习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2.学习“以小见大”的传记写法。3.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作家作品陈廷一简历:河南人,当代传记文学作家。在传记文学的领域里,素有“南叶北陈”之说,“南叶”是指叶永烈,“北陈”就是指陈廷一。代表作:《世纪伟人:孙中山》《许世友传奇》《孙中山大传——上下》《毛氏三兄弟》《宋美龄全传》《宋氏三姐妹全传》《贺氏三姐妹:三姐妹的三种不同命运》课文背景:孙中山,本名孙文,又号逸仙。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钟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他是一位在海峡两岸都受到敬重的革命家,中华民国尊其为国父、中国国民党尊其为总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称孙中山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资料卡片传记传记是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它是借助于形象描写,具体生动地记载历史上或当代起过历史作用的人物的一生,以及有关的重要史实的作品。汉代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就有不少人物传记,它就是通过给人物作传来反映历史的。传记题材较广,内容繁杂,一般从体例来分,有自传体和传记体。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克林顿写的《我的生活》。这个单元所要学习的课文中,爱因斯坦所写的《我的回顾》就属于自传体。传记还有一种是他人撰写的,本文就是一篇他传。字词广场★字音识记卤水(lǔ)菜肴(yáo)奢侈(chǐ)锡制(xī)帖eq\b\lc\{\rc\(\a\vs4\al\co1(请帖tiě,熨帖tiē,碑帖tiè))咽eq\b\lc\{\rc\(\a\vs4\al\co1(呜咽yè,咽喉yān,下咽yàn))强eq\b\lc\{\rc\(\a\vs4\al\co1(强壮qiáng,勉强qiǎng,倔强jiàng))★字形辨析eq\b\lc\{\rc\(\a\vs4\al\co1(彩cǎi精彩,采cǎi文采))eq\b\lc\{\rc\(\a\vs4\al\co1(儒rú儒生,孺rú孺子,濡rú濡染))eq\b\lc\{\rc\(\a\vs4\al\co1(账zhàng买账,帐zhàng帐子,胀zhàng肿胀))eq\b\lc\{\rc\(\a\vs4\al\co1(躁zào烦躁,燥zào干燥,噪zào噪音,臊sāo腥臊))eq\b\lc\{\rc\(\a\vs4\al\co1(碟dié碟子,谍dié间谍,牒dié通牒,喋dié喋血))eq\b\lc\{\rc\(\a\vs4\al\co1(慨kǎi感慨,概gài大概,溉gài灌溉))★词义辨析推崇·尊崇两者都有“崇敬”的意思。“推崇”多指赞美,认同某人或某事;“尊崇”指摆在一个特别高的位置。※春节渐近年味浓,80后推崇年货新理念。※在中国,有19座据称是古印度阿育王创建的释迦牟尼佛舍利塔,在佛教界备受尊崇。简朴·俭朴“简朴”和“俭朴”是一对近义词。“简朴”着重指简单朴素,运用范围较广泛,可用于语言文字方面(如“语言文字简朴无华”),也可用于生活作风方面(如“他在吃、穿方面一向简朴”),还可用于设备条件方面(如“这是一间设备十分简朴的办公室”)。“俭朴”着重指节俭朴素,运用范围较小,多用于个人生活方面。※他说时脸上有一种欣悦的神采,更伴着简朴真挚的微笑。※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熟语积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见识短浅,狂妄自大。※如今年过知非,想起幼年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真觉后悔。血气方刚:(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冲劲儿大。血气,精力。刚,强壮。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天伦,指父子、兄弟等关系。※年夜饭,讲求的原本是家人之间的团聚之情,享受的原本是天伦之乐,但是,面对着居高不下的价格,人们开始不明白,年夜饭的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孙中山坐都①南京后,人们喜欢以“布衣总统”称呼他。[1]说起这称谓的来历,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起自孙中山一张独具风格的名片。话说清末名臣张之洞②在任湖广总督期间,积极推行新政,孙中山对他极为推崇。一次,孙中山出洋回国,途经武昌,特地到总督衙门求见。孙中山掏出自己那张只印有姓名、籍贯的名片来,在背面写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字样,交门官递上去。[2]张之洞一见好生不悦,心想一介儒生,竟然与一品大员称兄道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仅拒而不见,还在名片背面写了几句话,退回了名片。孙中山接过名片一看,只见背面写着“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孙中山明白,这是张之洞嫌他不恭,在拿架子,不肯买账。血气方刚的孙中山来了个照“礼”回敬,在名片背面又写上“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再请门官送进去。张之洞一见,大为吃惊,立即吩咐迎见孙中山,并以大礼相待。[3]由此可见,孙中山虽为“布衣”,却早怀大志。[4]第一部分:写“布衣总统”这个称谓的来历,“布衣总统”虽为布衣,却胸怀大志。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简朴。临时总统府设在前清的南京总督衙门内。孙中山住着一间不大的房间,房里有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墙上挂着中国大地图和世界大地图。书桌上除了文具和要处理的公文以外,还摆着一些书籍。他的房屋外面是客厅,兼做饭厅。本来黄兴要给他调换房子,他却说:“困难当然很多,但革命政府无须华丽宫殿。如无合适的旧房,搭设棚屋也无不可——总统不是皇帝,而是公仆!”[5]孙中山穿衣服也很朴素,他以前是穿西装,做临时大总统以后,他便把当时流行的学生装安上翻领,改成四个口袋的一种新式服装来穿。他就职临时大总统就是穿这种衣服。有一回秘书问他:“您哪里弄来这套衣服?”他含笑回答说:“这个样式是我创造的,既大方,又好看,又便宜,以后要提倡穿这种衣服。我们中国人穿长袍马褂已不合时代了,穿西装又穿不起,穿这衣服最好。”“中山服”就是这样来的。[6]孙中山的日常生活十分有条理,有规律。他起得比一般人早,用冷水洗脸。每天早晨总要把一天内将做的重要事情简单地记下来。他非常重视仪表的整洁,每天早晨都要刮胡子,刷衣服,出门的时候,还要对着镜子把头发梳好。他外表的整洁与内心的有条理是一致的,人们从来没有看到他有过烦躁不安的表情。孙中山生活十分简朴。在总统府内,一般人每餐菜金都在三元左右,这在当时的官场上已算是低水平,而孙中山总是把自己的菜金控制在四角左右。他不吸烟,不饮酒,不喝茶,饮食也很简单,常常是四菜一汤。他每天吃饭都是用平常碗筷。有一次,厨师在桌上摆上了一套锡制的餐具,孙中山说:“太讲究了,以后不要再拿来。”[7]一次,唐绍仪③来访,一直谈到很晚。孙中山为待客,特意吩咐人到“趣乐居”买来一只卤水肥鸡。唐绍仪饿了,见到卤水鸡,很快将它吃得一干二净,还以为会有其他菜肴,就耐心地等待着下道菜来。孙中山见状,对唐绍仪说:“慢待,慢待,没有什么好的菜了。”他想了想,只好把厨房里仅有的咸鱼拿上来。唐绍仪说:“我大吃惯了,一只肥烧鹅,我一顿就能吃完。我家虽说只有几个人,可每餐菜金就得十元啊!”仅此一点,就使唐绍仪对孙中山肃然起敬。还有一次,南北议和代表伍廷芳④到总统府求见,到了用餐时间,孙中山无美味佳肴待客,照例摆上几碟普通小菜,搞得奢侈成性的伍廷芳无法下筷。拘于礼仪,伍廷芳又不好退席,只好勉强下咽。孙中山自己却吃得津津有味。第二部分:写做了临时总统后的孙中山生活非常简朴,衣食住行的标准都很低。文章依次从住、衣、日常生活习惯、食等几个方面表现孙中山生活简朴。张之洞在名片背面写“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是嫌孙中山不恭,也有看来访者如何回应、考察试探对方的意思。孙中山回敬的“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不仅与张之洞所写对仗工整,而且气魄非凡,显示了早年的孙中山虽为布衣,但才学出众,胸有大志,自信非常。表现了不卑不亢的道德品质。孙中山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书写“自由”、“平等”、“博爱”的横幅赠给同志,勉励他们。[9]有时他喜欢走出总统府去访问群众,视察市政。总统府内有外国朋友送给总统的马13匹,还有友人送的1辆黑色汽车;侍从队有24辆自行车,备总统外出时卫士使用。但孙中山遇事首先想着人民。为避免惊扰群众,他总是悄悄出巡,不声不响。[8]有一次,孙中山穿着普通制服骑马出城,视察清廷遗留的炮台。登上雨花台时,发现那里已挂满旗帜。孙中山急问随从,原来他们出城时还是被人发现了,市民为此张灯结彩,准备欢迎大总统。孙中山感叹道:“不必惊扰众人,我们还是改道走吧!”街上到处是五花八门的广告。许多商品换上了“共和”、“庆胜”、“北伐”等新商标。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9]旁边告示牌上的大字十分醒目:“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地上,辫子堆积得像小山一样。剪下辫子的人们喧闹着,端出一碗碗热腾腾的肉面来。从一旁列队开赴前线的北伐军唱着新军歌:同胞们,大家起来,唱个歌儿听,警钟一鸣森森森,睡狮齐猛醒,[10]革命军,起义武昌,六合同响应。推翻满清,奔奔奔,妖氛全扫净。……男人剪了辫子,女人裹脚的也大大减少,吸鸦片不再被认为是一种体面的事。“民主”、“平等”、“权利”等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封建帝制,而且提高了广大民众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素质……孙中山正感慨着,又被群众发现了。大家一齐拥上前来,顿时,里三层,外三层,一齐鼓掌欢呼:“大总统万岁!”孙中山被围在水泄不通的圈圈里,行动不得。城外警察分局局长率人赶来维持秩序,巡官拔出指挥刀挥舞,想驱散人群。孙中山见状立即派护卫去制止。他着急地说:“对待老百姓不能这样!我们是人民的公仆!”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齐呼:“大总统万岁!”孙中山知道不能从正门进城,便决定走旁门,护卫在前开路,围观的群众让出一条道来,他们才绕道回到总统府。南门城楼上的守城官员,只见大总统出了城去,却没见他归来,急忙分头寻问。当问到总统府号房(传达室)时,才知道总统早已回府了。第三部分:写孙中山提倡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他深得百姓的爱戴,更体现了其“布衣精神”。这一部分是文题中“布衣”二字的深化与升华。①坐都:指孙中山在南京任大总统之职。②张之洞:字孝达,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③唐绍仪:(1862-1938),又名绍怡,字少川,1862年1月2日生于广东珠海唐家镇唐家村,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曾任驻朝鲜总领事、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等。④伍廷芳(1842-1922):清末民初杰出的外交家、法学家。香港立法局第一位华人议员。洋务运动开始后,1882年进入李鸿章幕府出任法律顾问,参与中法谈判、马关谈判等,1896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墨通商条约》。⑤家道败落:家庭由盛而衰。⑥惨淡:苦费心力。⑦掌上明珠:比喻极受父母宠爱的儿女,也比喻为人所珍爱的物品。[][1]第一段有什么作用?开门见山,直接点题,领起全文。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很自然地引出了故事,进而让读者加深了解。设置悬念:悬念是让故事更具魅力的一种方法,通过情节的巧妙设置,使故事的发展让人无从推知,使受众欲罢不能,悬念的作用是勾起读者的兴趣。[2]名片只有姓名、籍贯,说明什么呢?说明早年的孙中山便有一种民主意识,不讲究身份,做事低调。也反映了他不喜客套、俗套的作风。[3]张之洞为什么转变态度,接见孙中山?①孙中山不同凡响,早怀大志,年少多才;②孙中山有很深的文学造诣;③张之洞爱才、重才。[4]在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孙中山表现了什么品格?[5]这一段写了什么?有什么深刻含意?作者具体介绍了孙中山居室的摆设,看似简陋,实则反映了主人的简朴作风与高尚情趣。此外,还写到了孙中山关于住所的一番话,表现出孙中山民主、平等、博爱的思想。[6]为什么要写“中山服”的由来?“中山服”的事例很典型。很多人知道“中山服”是孙中山的发明,知晓其中原委的却不多。因此这个事例既能反映孙中山的简朴,又能吸引读者。[7]作者叙述孙中山的一些日常生活习惯有何用意?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这正反映了孙中山先生的“布衣”色彩。孙中山先生的“布衣”色彩主要体现在他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的住、衣、行、食等生活细节上,尽管他贵为总统,但是日常生活中依然保持“简朴”,体现了他作为世纪伟人所具有的非凡的品质和精神——甘于淡泊、关心群众,由此表现出他永不褪色的人格魅力。如第九段从正面表现他吃的很简单、很普通,而后文用唐绍仪、伍廷芳饮食很奢侈来进行反衬,更加突出了孙中山先生在饮食方面的简朴,很有表现力。[8]“为避免惊扰群众,他总是悄悄出巡,不声不响”这句中,“总是”能否去掉?为什么?不能去掉。“总是”是频率副词,强调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已形成一定的习惯,突出孙中山不事张扬、行事低调的优秀品质。[9]“许多商品换上了‘共和’、‘庆胜’、‘北伐’等新商标。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剪辫子”在当时象征着什么?说明了孙中山先生倡导的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人们争着走出专制统治的束缚。《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明代以前,汉族人都留满发,不剪也不剃。1644年满清王朝取代了明朝,要求汉人一律剃发留辫。辫子是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标志,因而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行为标志是剪辫子。剪辫子在这个时期成了反对满清、推翻帝国、追求共和、倡导民主的一种行为象征。[10]“警钟一鸣森森森,睡狮齐猛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同学们听说过“睡狮”的来历吗?有什么含义?这句歌词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比喻手法是把睡狮比作当时的中国,警钟比作西方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比拟手法是把警钟和睡狮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当时中国正在逐步觉醒。睡狮的来历:拿破仑说:“狮子睡着了,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用睡狮来比喻中国有两层含义:其一,中国本质是一只狮子,是强大的,无论任何时候都具有爆发的潜力;其二,中国在沉睡中还未觉醒,因而暂时被欺凌。深层探究eq\o(\s\up7(),\s\do5(图构课文))eq\b\lc\\rc\(\a\vs4\al\co1(\a\vs4\al(“布衣总统”,孙中山)))eq\b\lc\{\rc\}(\a\vs4\al\co1(居住:简朴房间不大,摆设简单,衣着:朴素整洁改学生装为中山服,饮食:俭约与唐绍仪、伍廷芳对比,出行:亲民不扰民众))eq\b\lc\\rc\(\a\vs4\al\co1(简朴,平等,博爱))eq\o(\s\up7(),\s\do5(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布衣总统”孙中山先生名片简单、衣食住行、待人宴客和悄悄出巡的片段描写,反映了他的简朴生活,表现了他为人民着想、甘于淡泊的高尚品质,也表现了他的伟大功绩和人们的由衷敬仰。eq\o(\s\up7(),\s\do5(写作特色))1.从日常生活角度切入,以小见大,表现伟人的品格与情怀。作者不写孙中山轰轰烈烈的革命事迹,而是从衣、食、住、行来写伟人的高尚情操。2.选材典型,极富表现力而又趣味盎然。如写张之洞的前倨后恭,写唐绍仪与伍廷芳与孙中山的对比,写守城官员寻找孙中山等。3.恰当运用对比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与趣味性。张之洞前后态度作比,孙中山与伍、唐作比,孙中山的爱民与守城官的驱民作比。4.详略分明,穿插有致。详写行和食,略写衣和住。eq\o(\s\up7(),\s\do5(难点聚焦))1.孙中山先生一生东奔西走,漂洋过海,南征北战,可写的材料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只是选取这几个生活片段来写呢?提示:第一,紧扣标题,体现选材角度的独特性;第二,于细微处见真情,作者着眼于日常生活细节,通过这些细节使得传主的个性更加丰满而鲜活;第三,这些日常生活所显示出的孙中山的个性又与他的政治理念和人生理想方向一致,从而有力地凸显了传主的思想特征。2.文中引用了一首北伐军的军歌,其歌词的含意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引用这首军歌的歌词?提示:要理解这首北伐军军歌歌词的含意,须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思考。作者之所以不厌其烦详细引用这首军歌的歌词,显然和本文的主人公——孙中山有关。其中“警钟一鸣森森森,睡狮齐猛醒”和“妖氛全扫净”两处是理解歌词含义的关键所在。“警钟一鸣森森森,睡狮齐猛醒”是说经过一段时间的革命宣传,沉睡的中国已经觉醒,革命的风暴已经到来。“妖氛全扫净”中的“妖氛”是指满清的封建统治及其余孽,此句是说革命定会推翻封建统治,彻底荡涤封建残余。歌词具有号召力,充满进军的激情。作者引用这首军歌歌词,渲染了强烈的时代气氛,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民众精神振奋,充满斗争信心。而这正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及其战友们长期努力奋斗的结果。所以,作者不厌其烦地详细引用这首歌词,是从侧面表现了孙中山的伟大历史功绩,突出了孙中山唤起民众、推翻满清、创立共和的民主精神。eq\o(\s\up7(),\s\do5(名家点评))这篇文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描写传主孙中山的日常生活细节,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同时,这些日常生活所显示出的孙中山的个性又与他的政治理念和人生理想方向一致,从而有力地凸显了传主的基本思想特征。要书写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涵和复杂行为历程的人物对象,既可以展示传主自身的重要的政治观念或重大的社会活动,也可以像这篇文章一样,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又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同时,这样的传记写法还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这篇文章首先讲述了孙中山被冠以“布衣总统”的一段有趣故事:年轻时的孙中山虽为一介布衣,却怀有“傲王侯”之大志;然后,从孙中山的居住、衣着、饮食、出行等一些生活细节,多方面地展示出孙中山虽贵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却仍然保持着“布衣”的特点,的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布衣总统”,而他的“布衣”特点恰恰符合了他的“民主”、“平等”、“权利”、“博爱”等政治理想,从而写出了这个总统的独特性。(摘自郭久麟《传记文学的写作与鉴赏》)他山之石那些最美好的品质(节选)邰筐在某宿舍楼卫生间昏黄的灯光下,一个年轻人在水龙头下的洗手盆上垫了一块木板,双腿斜蹬着地面,用左臂支撑着前倾的身子,上身趴在木板上,忘我地写着东西,以致有人上厕所从身边经过他都浑然不觉……每晚熄灯铃响过以后,他都会准时出现在那里。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解放军艺术学院。这个人就是刚刚获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而他27年前在卫生间写下的,就是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这个故事,文坛知道的人并不多,曾经执教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黄宪国在1990年秋天的一次文学讲习班上作为励志的例子给学员讲述了这个细节,而我就曾是那届学员中的一个。我至今还记得当年读莫老师的中篇《透明的红萝卜》时那种奇妙的感觉,第一次从文字中产生强烈的共鸣,犹如醍醐灌顶。他的语言那么神秘和轻盈,似乎写下的每一个汉字随时都能从纸上飞翔起来。一颗孤独的少年之心第一次在文学中得到了呼应,从此我迷上了莫老师的小说,这些年读完了能买到或搜罗到的他所有的作品。许多年以后,当我第一次站在莫老师面前,说句实话,他完全颠覆了我心目中文学大师的形象。一袭布衣的他那么平易,憨态可掬,像个老小孩。我丝毫没感觉到是第一次见他,仿佛好多年前早就熟悉了。他呵呵笑着说,“小老乡,刚在《人民文学》读了你一组诗,你在《方圆》写的那些文章我也看过,不错。”我突然受到了夸赞,有点囧,像调皮学生突然被揪到了班主任面前。接下来的日子,我自然多了不少见到莫老师的机会。每次去,莫老师都会提前泡好一壶茶,一进门一杯热腾腾的茶就能捧在手中。喝茶的功夫,往往是听莫老师谈文学的最佳时机。我惊异于莫老师的细致与平和,像他这样的大家竟然对什么时候哪个省又冒出一个有潜力的新作者,哪个刊物又发出一篇不错的小说如数家珍。莫老师曾鼓励我尝试写一点非虚构作品,他说你既是诗人又是记者,两种问题一综合,没准就能搞一个有影响的非虚构文本出来。正是在莫老师的鼓励下,我拿出了第一个非虚构长篇《看房记》的梗概。我的非虚构长篇写作计划获得了2012年度人民文学“大地写作计划”的扶持,计划明年写完,也算是我向莫老师第一次交上的小说作业。我们偶尔和莫老师聚会,他从不让人接送,而是自己骑着一辆破旧的大轮自行车,从平安里一直骑到后海的孔乙己酒店或南锣鼓巷深处的某个小馆。说好的时间他是从不迟到的,总是按点赶到。鲁国人那些最美好的品质在莫老师的骨头里珍藏着,在他血液里流淌着……进入2012年9月,诺贝尔奖的事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莫老师为了躲清静回山东高密去了。老作家从维熙曾对莫言有这样的描述:“莫言是个一贯没有文场中娇气,肯于在集体中吃苦负重的人。早在1987年,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德国的时候,莫言在团队中也拿出他的那份朴实,在往返的机场上扮演搬运工的角色。其实并没有人让他这么干,其闪光点出自他的行为本能,源于他性格里具有的憨厚。”(选自《方圆》2012年第20期,有删节)攻读点:本文以一个年轻人在宿舍楼卫生间昏黄的灯光下写作的情景开头,引出本文传主莫言,为后文提到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埋下伏笔,点明获奖并非侥幸,激发了读者的好奇与关注,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对这个细节记忆犹新,表明了作者对莫言的深切关注和了解,使全文显得真切可信。接着写了传主勤奋刻苦、平易热情、细致平和、善良儒雅、朴实憨厚、淡泊名利、鼓励后学、敬业认真的美好品质。素材搜集★有关“简朴”的名言不该讲究的不讲究,该讲究的尽量不讲究。——毛泽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司马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生活简朴的富豪1985年10月,《福布斯》杂志将山姆·沃尔顿列为全美富豪排行榜的首位。山姆和沃尔玛商店一夜之间成为全美公众关注的焦点。大批的记者拥向山姆的住地。然而,当他们看到这位美国第一富豪过着最简朴的生活时,不禁大失所望:山姆穿着一套自己商店出售的廉价服装,戴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油车配送合同范本
- 公司承包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高新技术园区过桥资金借款申请扶持合同
- 2025年中国当归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0元租赁合同范例
- 个人车辆维修合同范例
- 2025年度环保竣工验收跨区域协作与支持合同
- 别墅装修装饰合同范本
- 买卖小牛犊合同范本
- 农村盖房承揽合同范例
- 陕2018TJ 040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构造图集
- DZ/T 0430-2023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范(正式版)
- (高清版)WST 442-2024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
- 历史时间轴全
- 2019译林版高中英语全七册单词总表
- 高速行业网络安全与维护
- 2024年能源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 (2024年)房地产销售人员心态培训
- 康复科院感年度工作计划
- T-BJCC 1003-2024 首店、首发活动、首发中心界定标准
- 《海洋自然保护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