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的构建研究_第1页
和谐教育的构建研究_第2页
和谐教育的构建研究_第3页
和谐教育的构建研究_第4页
和谐教育的构建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使社会通过人口素质的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必须按照一定的和谐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引导学生的成长。构建和谐教育是一个多维、双向活动的过程。和谐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成熟的家校模式,是民主的教育、公正的教育、互信的教育、立体的教育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关键词:和谐教育;以人为本;心灵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使命是要和谐一致地培养人。没有和谐的教育工作,就不可能培养出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基于这种认识,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当学生经过教育者的启发、引导,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后,便由客体变成了主体。德育过程不是单向传递思想道德规范的过程,而是教育者与学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双向活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和谐。一、和谐教育是民主的教育,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教育的永恒主题。构建和谐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前提、以学生为目的。教育是培养人的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的根本要义。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这种发展应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教师的教育应以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点,做到“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发展。美国的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尊重学生,首先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批评或处罚一定要尊重事实,绝对不能主观臆断地制造“冤案”,使学生的自尊受到无辜伤害。特别是当教师因种种原因造成过失时,要敢于面对事实,放下面子,和学生坦诚相见,该认错的坚决认错,这样教师不但不会丧失威信,还会使学生更加信赖和尊重。教师也只有这样做,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对学生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和谐教育是公正的教育,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谐教育也是一种公正的教育。我国的先贤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用以勉励后学。现今的青少年学生,伴随社会转型期的震荡长大,传统的人文道德素养在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挤压下显得相当薄弱。青少年学生面对现实的种种困惑,又缺乏正确的引导,更难免会躁动、迷茫、焦虑乃至走向迷途。尤其是道德的柔性、隐性在当前明显不敌刚性的、显性的分数,高中生的成长空间处于一种交叉口,引导的模式会促使学生初步理解自我思维。和谐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即使在交叉口,也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会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用权威进行恐吓和威胁,而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师表性,身教与言传应保持一致: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多读书,教师自己先读;要求学生勤写作,教师自己先写;要求学生写好字,教师自己先练。教师需要时刻自省:自己曾经也是孩子,学会和学生一道并肩远行、相伴成长,这才是教师职业的应然状态。教师的主导作用还体現在营造和谐、公正的氛围环境上,这种环境既包括物理空间,也包括精神世界。在物理空间层面,教师要让班级成为有温度的空间,可以通过班级标语、图书角、绿植布置等,让关爱与尊重、情感与温暖在校园里无处不在;在精神世界层面,教师应注重实现主体作用和“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和谐统一,要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五育并重,努力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基础上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基础上的和谐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找到尊严。三、和谐教育是互信的教育,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育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由于学生在各方面还不成熟,认识上有片面性,行为上自制能力弱,因此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管理和引导,不能放任自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通过教师的正面教育和积极疏导来调动和实现;只有在教师的关心和指导下,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让学生说,教师在倾听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沟通。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渴望交流,但又相对封闭,渴望理解,却又很少沟通,这在客观上成为师生交流的障碍。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以培育人才、繁荣知识、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杜绝体罚学生等不良现象,以沟通对话来解决问题;加强以“求是、求博、求精、求新”为主要内容的业务教育,搞好新课程实施的通识培训,以过硬的水平塑造自己良好的教育工作者形象。善于倾听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教育和管理艺术,教师要和学生加强信任,诚信交流。成功的心灵教育工作是入情、入理、入耳、入心,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结合,是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和创造情感氛围条件以使学生不好意思不这样做。相互渗透的教育工作,是让学生在健康心灵成长的同时感知自己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让学生做,教师在学生信任的前提下进行指导。教师要探讨学生自我管理制度的完善,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学会自我管理,学会认识自己;让全班学生都去寻找在班级中的岗位,积极参与管理,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感,使学生形成责任意识。教师与学生形成“教”与“帮”的结合,幕后提供指导,用不一手包办的方式锻炼学生。一些较大的活动,均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策划、组织和管理;班级的管理工作,尽量多地吸收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是教师的责任,还是每一个学生的责任,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有时会超过教师的预想,提出一些新的设想和做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智慧火花的激发,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并因势利导,加以发展和完善。例如,针对学生干部每年一度的选任,教师要改变过去对好学生的定位标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拘一格。对一部分勤奋努力,在某些方面有突出才能的学生,只要他们在其他方面达到中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都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彰。在学生中提出“要发展创造性思维,锻炼创造性能力,争做有创造精神的人才”,提倡多层次、多类型、多方面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更多地认可一部分有独特创造性思维的学生,不断发现和培养一批好苗子。这些改革和做法打破了常规,在学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有利于不同类型和多层次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四、和谐教育是立体的教育,要形成成熟的家校模式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缺一不可。正如宋庆龄所言:“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构建和谐教育,不只是学校与学生间、教师与学生间,还应该是学校与家长间、教师与家长间的互动。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家访作为一种班主任密切聯系学生的最常用方式,勤于家访、善于家访,是班主任带好班级的诀窍之一。家访的时代场景之变是观察师生以及家校关系的一个窗口。近些年来,因家校双方缺乏良好的沟通,引发的矛盾并不少见。教师该不该体罚学生,家长要不要“代劳”作业,谁为昂贵的培训班买单等种种事件中,家长按照自己的想法揣度教师,教师只图省心或力不从心,不理解每个学生和家长,一来二去,隔阂与误解便暗自滋生。由此来看,新技术赋予了教师与家长更多的沟通方式,却使交流减少甚至“变质”。面对面,才能心贴心。面对如上现状,教师与其天天抱怨或被动防御,倒不如主动作为。家访,正是摆脱当今家校困境的一个武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感慨,备课不仅要备好所授知识,而且要备好学生的学情。家访何尝不是一种备课?教师通过家访重新认识学生、发现学生,往往能进一步影响学生、改变学生。今天,人们呼唤家校合作、家校共育,其实也是在呼唤教师与家长相互理解、形成合力;呼唤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是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教师为理想的教育做出自己的探索与行动,能够让教育价值超越校舍,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五、和谐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师要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学会认识自己对学生即将产生的接受教育效应。当前,高中生知识水平和行为表现的不协调性与理论认识和能力水平的不协调性,使他们还无法自我规范对知识的获取掌握,提高觉悟、规范行为。所以在对待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成长需求,接受基础认知的特点和思想实际,注意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切实改变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策略;提升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模式,探求一种更加合理的、科学的、能够紧密结合学生心理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先从内心上接受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要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把学会并掌握知识的这一过程转化为一种锻炼自我的能力,内化为知识体系,外化为行动指引,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考核方法上,着重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把检查和提高能力、觉悟、认知与行为的统一作为考核的依据和出发点,让学生在接受教育中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并喜欢学习。总之,班主任教育既不应是家长式、保姆式的教育,也不能有放纵式、自流式的态度,而是既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放手培养和锻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