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行业旅游目的地营销方案TOC\o"1-2"\h\u15578第一章:旅游目的地概述 389091.1目的地资源分析 3107031.1.1自然景观资源 3223801.1.2人文景观资源 3325391.1.3民俗风情资源 3197541.2目的地特色与优势 3203711.2.1特色资源 337841.2.2优势资源 364741.3目的地市场现状 438591.3.1国内市场现状 4257821.3.2国际市场现状 466621.3.3市场趋势 41501第二章:目标市场定位 4214312.1目标市场选择 4225202.2目标市场细分 4235402.3目标市场需求分析 520279第三章: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 590813.1品牌定位与核心价值 5229143.1.1品牌定位 5102783.1.2核心价值 636973.2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 6142413.2.1标志设计 6286203.2.2标准字设计 651893.2.3标准色设计 6182653.2.4应用元素设计 7302893.3品牌传播策略 7214383.3.1媒体传播 7296103.3.2活动营销 7178513.3.3合作联盟 7273223.3.4口碑传播 7225503.3.5文化传承 712587第四章: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 8245444.1产品策略 834714.2价格策略 8245854.3渠道策略 8315414.4推广策略 816981第五章:网络营销与社交媒体 9291145.1网络营销平台选择 9105415.2社交媒体运营 9302365.3网络营销推广技巧 1010477第六章: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 10105756.1宣传物料设计 10277986.1.1设计原则 10267986.1.2设计内容 10105056.2宣传活动策划 11303986.2.1策划原则 1169756.2.2策划内容 1159026.3宣传效果评估 11289516.3.1评估指标 1177566.3.2评估方法 1114764第七章:旅游目的地服务与体验优化 12163207.1服务质量提升 1285377.1.1服务标准制定 12275887.1.2服务质量监测与评估 1278867.1.3服务人员培训与激励 12284167.2体验产品设计 1286807.2.1深度挖掘旅游目的地特色 12164897.2.2创新体验形式 1266957.2.3优化旅游目的地线路 1372567.3个性化服务策略 1366487.3.1客户需求分析 13156647.3.2个性化产品开发 13177117.3.3个性化服务渠道拓展 1318033第八章:旅游目的地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13277418.1合作伙伴筛选与评估 13238528.1.1合作伙伴筛选标准 1310138.1.2合作伙伴评估方法 142988.2合作伙伴关系维护 14238878.2.1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1451948.2.2互惠互利的原则 14309858.2.3定期评估与调整 14107278.3合作伙伴共赢策略 15177708.3.1联合营销 15179828.3.2产业链整合 15288268.3.3政策支持与引导 1513867第九章:旅游目的地营销效果评估 15302009.1营销活动效果评估 15106859.1.1营销目标达成情况 1517569.1.2营销渠道效果分析 16205869.1.3营销活动满意度调查 16129159.2营销策略调整与优化 16276299.2.1营销目标调整 1635009.2.2营销渠道优化 16141049.2.3营销活动创新 16254149.3营销效果持续提升 16102669.3.1建立营销效果监测机制 16300719.3.2加强旅游产品创新 1646149.3.3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1626068第十章: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17196210.1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71570410.2社区参与与利益共享 171278210.3旅游目的地长期发展策略 17第一章:旅游目的地概述1.1目的地资源分析旅游目的地资源是吸引游客的核心要素,对其进行全面分析有助于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我国旅游目的地资源丰富,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多种类型。1.1.1自然景观资源目的地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山川、湖泊、河流、海岸线等。例如,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均为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和美学价值,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观赏和体验空间。1.1.2人文景观资源目的地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包括历史遗迹、文化古迹、宗教建筑等。如故宫、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均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些人文景观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对游客具有极高的吸引力。1.1.3民俗风情资源目的地民俗风情资源丰富,包括民间艺术、传统节庆、地方美食等。如四川的变脸、云南的泼水节、山东的煎饼果子等,均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体验机会。1.2目的地特色与优势1.2.1特色资源目的地特色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丽江古城、黄山云海、张家界地貌等。1.2.2优势资源目的地优势资源是指具有竞争优势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在品质、规模、品牌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海南岛的阳光、沙滩、海水,四川的大熊猫等。1.3目的地市场现状1.3.1国内市场现状我国国内旅游市场持续繁荣,游客数量逐年增长。目的地在市场细分、产品创新、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目的地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1.3.2国际市场现状我国旅游目的地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提升,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但是与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相比,我国在旅游产品开发、服务水平、品牌推广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1.3.3市场趋势旅游业的发展,游客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成为市场趋势。目的地需要紧跟市场变化,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服务水平,以满足游客需求。同时目的地还需关注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第二章:目标市场定位2.1目标市场选择在旅游目的地营销方案中,目标市场的选择。我们需要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特色及优势进行深入分析,以便确定具有潜力的目标市场。以下为我们选择的目标市场:(1)国内市场:以我国一、二线城市为主,重点关注旅游消费能力较强的年轻人群、家庭出游人群以及中老年人群。(2)国际市场:以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区为主要目标,重点关注旅游消费水平较高、对我国文化兴趣浓厚的国家和地区。2.2目标市场细分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我们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以下为针对旅游目的地目标市场的细分:(1)国内市场细分:1)年轻人群:年龄在1835岁之间,追求时尚、个性,喜欢摸索新事物,对旅游目的地有较高要求。2)家庭出游人群:年龄在2550岁之间,注重家庭亲子游,追求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3)中老年人群:年龄在50岁以上,注重养生、休闲,对文化、历史、自然景观有较高兴趣。(2)国际市场细分:1)亚洲市场:以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主,注重文化体验、美食和购物。2)欧洲市场:以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为主,注重历史文化、艺术和自然风光。3)美洲市场:以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为主,注重探险、户外活动和度假。2.3目标市场需求分析(1)国内市场需求分析:1)年轻人群:追求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产品,注重旅游体验,对美食、住宿、交通等有较高要求。2)家庭出游人群:注重旅游安全、舒适度,对亲子活动、亲子住宿和亲子餐饮有较高需求。3)中老年人群:注重养生、休闲,对旅游景点、旅游线路和旅游设施有较高要求。(2)国际市场需求分析:1)亚洲市场: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美食和购物有较高兴趣,注重旅游体验和互动。2)欧洲市场: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有较高兴趣,注重深度游和个性化定制。3)美洲市场:对探险、户外活动和度假有较高需求,注重旅游体验和环保。通过对目标市场的需求分析,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目的地营销活动,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第三章: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3.1品牌定位与核心价值3.1.1品牌定位在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中,首先需明确品牌定位。品牌定位应基于目的地独特的资源、文化、历史和地域特色,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期望,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具体定位策略如下:(1)分析目的地资源优势,挖掘独特的文化内涵,形成品牌差异化特征。(2)确定目标市场,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制定有针对性的品牌传播策略。(3)结合目的地发展定位,明确品牌发展方向和目标。3.1.2核心价值旅游目的地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建设的灵魂,体现了目的地独特的魅力和优势。核心价值应具备以下特点:(1)独特性:核心价值应凸显目的地与众不同的特色,使其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2)持久性:核心价值应具有长期稳定性,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3)情感共鸣:核心价值应触动消费者的内心,引发情感共鸣,形成品牌忠诚度。3.2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品牌视觉识别系统(VI)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标志、标准字、标准色、应用元素等。以下是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素:3.2.1标志设计标志是品牌形象的核心,应具备以下特点:(1)简洁明了:标志应简洁易懂,易于识别和记忆。(2)独特性:标志应具有独特性,避免与竞争对手的标志雷同。(3)文化内涵:标志应融入目的地文化元素,体现品牌特色。3.2.2标准字设计标准字是品牌名称的规范书写方式,应具备以下特点:(1)简洁大方:标准字应简洁大方,易于阅读。(2)个性鲜明:标准字应具有独特性,体现品牌个性。(3)适应性强:标准字应适应不同场合和应用需求。3.2.3标准色设计标准色是品牌形象的重要元素,应具备以下特点:(1)独特性:标准色应具有独特性,与其他品牌形成区分。(2)色彩搭配:标准色应与品牌形象、文化内涵相协调,形成统一的视觉感受。(3)适应性:标准色应适应不同场合和应用需求。3.2.4应用元素设计应用元素包括品牌形象在各种场景下的应用,如导视系统、宣传品、交通工具等。以下为应用元素设计要点:(1)规范性:应用元素应遵循VI设计规范,保持品牌形象的一致性。(2)美观性:应用元素应注重美观,提升品牌形象。(3)实用性:应用元素应考虑实际应用场景,满足功能需求。3.3品牌传播策略品牌传播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品牌传播策略:3.3.1媒体传播(1)利用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进行品牌宣传,扩大品牌知名度。(2)利用新媒体(如网络、社交媒体等)进行品牌传播,提高品牌互动性和影响力。3.3.2活动营销(1)举办各类旅游活动,提升目的地品牌形象。(2)联合线上线下活动,扩大品牌传播范围。3.3.3合作联盟(1)与相关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广品牌。(2)建立品牌联盟,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品牌竞争力。3.3.4口碑传播(1)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形成良好口碑。(2)鼓励游客为目的地品牌代言,传播品牌价值。3.3.5文化传承(1)挖掘目的地文化资源,融入品牌传播。(2)举办文化活动,展示目的地文化魅力。第四章: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4.1产品策略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产品策略是核心。旅游目的地需要明确其独特的卖点和优势,以此为基础,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组合。具体策略如下:(1)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充分挖掘目的地的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以差异化为导向,打造出具有独特性的旅游产品。(2)优化产品结构,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针对不同消费层次的游客,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包括高端定制、中端普及和低端经济型产品。(3)强化旅游服务,提升游客体验。在旅游产品中融入优质服务,提高游客满意度,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4.2价格策略价格策略是影响旅游目的地营销效果的关键因素。合理的价格策略能够吸引游客,提高目的地竞争力。以下是一些建议:(1)市场调研,制定合理价格。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游客对旅游产品的价格敏感度,制定出既能吸引游客又能实现盈利的价格。(2)差异化定价,满足不同需求。根据旅游产品的特点,实行差异化定价,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3)优惠策略,吸引更多游客。通过推出优惠券、团队优惠、节假日优惠等策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4.3渠道策略渠道策略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建议:(1)线上渠道拓展。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营销,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线下渠道整合。与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合作伙伴建立良好关系,共同推广旅游目的地。(3)跨行业合作。与交通、餐饮、购物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营销效果。4.4推广策略推广策略是提高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和吸引力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建议:(1)品牌推广。通过打造目的地品牌形象,提高游客的认知度和忠诚度。(2)活动推广。举办各类旅游活动,吸引游客参与,提高目的地热度。(3)媒体宣传。利用各类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扩大目的地影响力。(4)口碑营销。鼓励游客分享旅游经历,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5)大数据营销。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游客需求,实施精准营销。第五章:网络营销与社交媒体5.1网络营销平台选择网络营销平台的选择对于旅游目的地营销。在选择网络营销平台时,应充分考虑目标受众、平台特性、营销预算等因素。应优先选择具有较高用户活跃度的平台,如微博、抖音等。这些平台用户基数大,能够有效扩大营销信息的传播范围。根据旅游目的地的特色,选择与目的地相关的垂直平台,如携程、马蜂窝等,以提高营销效果。还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平台:(1)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等,适合展示旅游目的地的美景和特色活动,吸引年轻用户关注。(2)直播平台:斗鱼、虎牙等,可以通过直播形式展示目的地风光,与观众互动,提高用户粘性。(3)问答社区:知乎、豆瓣等,可以解答用户关于旅游目的地的问题,提高目的地知名度和口碑。(4)旅游攻略平台:马蜂窝、穷游等,可以发布旅游攻略,为用户提供实用的出行建议。5.2社交媒体运营社交媒体运营是网络营销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建议:(1)内容策划:根据旅游目的地的特色,策划有趣、有价值、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2)互动交流:积极回复用户的评论和私信,与用户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提高用户满意度。(3)话题引导:设置相关话题,引导用户参与讨论,提高目的地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度。(4)定期推送:制定合理的推送计划,保持与用户的持续互动,避免过度推送导致用户反感。(5)数据分析:定期分析社交媒体运营数据,了解用户需求和喜好,调整运营策略。5.3网络营销推广技巧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网络营销推广技巧:(1)搜索引擎优化(SEO):优化旅游目的地网站的关键词,提高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吸引更多潜在用户。(2)付费广告:在各大平台投放付费广告,扩大品牌曝光度。(3)合作推广:与旅游行业相关企业、网红、KOL等合作,共同推广旅游目的地。(4)活动策划: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吸引用户参与,提高目的地知名度。(5)口碑营销:鼓励满意的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旅游经历,传播口碑。(6)用户内容(UGC):鼓励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与旅游目的地相关的原创内容,提高用户参与度。通过以上网络营销与社交媒体策略,旅游目的地可以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潜在游客,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六章: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6.1宣传物料设计6.1.1设计原则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中,宣传物料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突出特色:充分展示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和优势,让受众产生兴趣和向往。(2)简洁明了:设计风格简洁,信息传达清晰,避免过多冗余元素。(3)创意独特:运用创新思维,打造独具匠心的宣传物料,提升吸引力。6.1.2设计内容(1)宣传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旅游目的地的景点、美食、住宿、交通等信息。(2)海报:运用视觉元素,展示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魅力,激发受众的旅游欲望。(3)宣传视频:通过动态画面,全方位展示旅游目的地的美景和特色活动。(4)户外广告:在交通枢纽、公共场所等地设立广告牌,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6.2宣传活动策划6.2.1策划原则(1)针对性: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策划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2)创新性:运用新颖的策划手法,提升活动效果。(3)互动性:增加活动参与度,让受众成为宣传的参与者。6.2.2策划内容(1)线上线下活动:结合线上社交媒体和线下实体活动,拓宽宣传渠道。(2)旅游节庆活动: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参与。(3)旅游达人合作:与旅游达人、网红等合作,通过他们的社交媒体平台宣传旅游目的地。(4)旅游优惠政策:推出旅游优惠政策,刺激游客消费。6.3宣传效果评估6.3.1评估指标(1)关注度:通过社交媒体、网站等渠道,统计宣传活动的关注度。(2)游客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线上评论等途径,了解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3)游客数量:统计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数量,评估宣传活动的吸引力。(4)旅游收入:分析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收入,评估宣传活动的经济效益。6.3.2评估方法(1)定量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对宣传活动的效果进行量化评估。(2)定性分析:结合专家意见、游客反馈等,对宣传活动的效果进行定性分析。(3)动态监测:定期对宣传效果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宣传策略。通过以上评估方法,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的效果进行全面分析,为后续宣传提供参考依据。第七章:旅游目的地服务与体验优化7.1服务质量提升7.1.1服务标准制定为保证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服务标准。这些标准应涵盖旅游目的地各个方面的服务,包括住宿、餐饮、交通、景区、购物等。服务标准应具备以下特点:(1)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要求;(2)结合旅游目的地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3)充分体现旅游目的地特色,提升游客满意度。7.1.2服务质量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对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评估。具体措施如下:(1)设立专门的服务质量监测部门,负责日常监管;(2)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对服务质量的各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估;(3)定期发布服务质量报告,公开透明地展示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情况。7.1.3服务人员培训与激励(1)建立健全服务人员培训体系,提高服务人员综合素质;(2)开展定期的服务技能培训,保证服务人员掌握最新的服务知识;(3)设立服务人员激励机制,鼓励优秀员工,提高整体服务水平。7.2体验产品设计7.2.1深度挖掘旅游目的地特色体验产品设计应紧密结合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充分挖掘文化、自然、民俗等方面的资源,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体验。具体措施如下:(1)开展旅游目的地资源调查,梳理特色资源;(2)创新体验产品,将特色资源融入产品设计;(3)优化产品结构,满足不同游客的体验需求。7.2.2创新体验形式(1)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VR、AR等,打造沉浸式体验;(2)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如节庆、赛事等,提升游客参与度;(3)加强与本地企业的合作,开发特色体验项目。7.2.3优化旅游目的地线路(1)根据游客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旅游线路;(2)注重旅游线路的连贯性和合理性,提高游客体验满意度;(3)加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旅游目的地整体品质。7.3个性化服务策略7.3.1客户需求分析(1)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游客的个性化需求;(2)建立游客档案,对游客需求进行分类和整理;(3)针对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定制化服务。7.3.2个性化产品开发(1)针对特定人群,如家庭、情侣、亲子等,开发个性化产品;(2)结合旅游目的地特色,开发特色个性化产品;(3)加强与旅游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个性化产品。7.3.3个性化服务渠道拓展(1)利用互联网平台,为游客提供在线个性化定制服务;(2)加强与旅游中介的合作,拓展个性化服务渠道;(3)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保证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第八章:旅游目的地合作伙伴关系建设8.1合作伙伴筛选与评估8.1.1合作伙伴筛选标准在旅游目的地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中,首先需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合作伙伴筛选标准。以下为合作伙伴筛选的主要标准:(1)企业资质:考察合作伙伴是否具备合法的经营许可、良好的信誉和稳定的经营状况。(2)业务领域:选择与旅游目的地业务领域相匹配的合作伙伴,以保证合作双方在业务发展上有共同的目标和方向。(3)资源整合能力:评估合作伙伴是否具备整合各类旅游资源的能力,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整体竞争力。(4)合作意愿:了解合作伙伴的合作意愿,保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能够相互支持、共同发展。8.1.2合作伙伴评估方法(1)数据分析:收集合作伙伴的历史业绩、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等数据,进行定量分析。(2)实地考察:对合作伙伴的经营状况、团队实力、业务流程等进行实地考察,以获取第一手信息。(3)专家评审:邀请行业专家对合作伙伴进行评审,从专业角度评估其合作价值。8.2合作伙伴关系维护8.2.1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1)定期沟通:与合作夥伴保持定期沟通,了解其需求和困难,及时解决问题。(2)多渠道沟通:利用电话、邮件、会议等多种沟通方式,保证信息传递畅通。(3)个性化沟通:针对不同合作伙伴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沟通策略,提高沟通效果。8.2.2互惠互利的原则(1)合作共赢:在合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保证双方在合作中获得实际利益。(2)资源共享:与合作夥伴共享旅游资源、市场信息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3)风险共担:在合作过程中,共同承担风险,降低合作风险。8.2.3定期评估与调整(1)定期评估:对合作伙伴进行定期评估,了解合作效果,发觉问题并及时调整。(2)激励与约束:对表现优秀的合作伙伴给予奖励,对表现不佳的合作伙伴进行约束和改进。(3)动态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和合作伙伴的变化,动态调整合作关系,以适应市场发展。8.3合作伙伴共赢策略8.3.1联合营销(1)制定联合营销计划:与合作夥伴共同制定联合营销计划,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举办联合活动:与合作夥伴共同举办各类旅游活动,吸引游客,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3)营销资源共享:合作双方共享营销资源,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营销效果。8.3.2产业链整合(1)拓展业务领域:与合作夥伴共同拓展业务领域,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赢。(2)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优化旅游目的地资源配置,提高整体竞争力。(3)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产业链内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旅游目的地品质。8.3.3政策支持与引导(1)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与合作夥伴共同争取政策支持,为旅游目的地发展创造有利条件。(2)引导产业投资:引导合作伙伴投资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3)建立合作机制:推动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建立合作机制,共同促进旅游目的地发展。第九章:旅游目的地营销效果评估9.1营销活动效果评估营销活动效果评估是衡量旅游目的地营销工作成效的重要环节。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营销活动效果进行评估:9.1.1营销目标达成情况通过对营销活动实施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营销目标是否达成。包括游客数量、旅游收入、游客满意度等指标的改善情况。9.1.2营销渠道效果分析评估各种营销渠道在宣传推广中的贡献度,如线上渠道(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和线下渠道(旅游展会、户外广告等)。分析各渠道的转化率和投入产出比。9.1.3营销活动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游客对营销活动的满意度,了解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印象和需求。9.2营销策略调整与优化根据营销活动效果评估结果,对营销策略进行调整与优化,以提升旅游目的地营销效果。9.2.1营销目标调整根据实际达成情况,对营销目标进行合理调整,保证营销策略与市场需求相匹配。9.2.2营销渠道优化根据渠道效果分析,优化营销渠道配置,提高营销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对高转化率渠道的投入,减少低效渠道的投入。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泥制品生产安全规程考核试卷
- 电容器在变频调速中的关键作用考核试卷
- 农药残留监控网络建设考核试卷
- 碳减排对能源供应安全的影响考核试卷
- 2025办公楼租赁合同的范本
- 2025雇佣合同英文翻译
- 2025校园文化墙制作合同
- 2025安保服务委托合同范本
- 2025建筑行业混凝土搅拌机租赁合同(协议)
- 全新商铺承租权转让合同书
- 运动与身体教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温州大学
- 电梯维保服务考核标准及评分办法
- (正式版)JBT 3300-2024 平衡重式叉车 整机试验方法
- 2024全新校医合作协议(重点条款版)
- 小脑梗死的护理查房
- 水产养殖公司合伙人股权分配协议
- 特殊教育导论 课件 第一章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
- 急救医疗资源整合优化研究
- 牛津译林7A-Unit3、4单元复习
- 专题四“挺膺担当”主题团课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初中美术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