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册教案课程名称(中文):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名称(英文):InternationalEconomicCooperation授课时间:xxx学年第2学期授课对象: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授课教师:xxx授课内容导论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合作的含义,研究对象,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原因。2.了解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国际经济合作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国际经济合作主要类型和方式。教学重点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国际经济合作的研究对象国际经济合作主要类型和方式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国际经济合作的作用教学难点国际经济合作的研究对象国际经济合作主要类型和方式教学方法本章以基本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为主,另外采取专题讨论式、学生分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有文字、图片、视频与音频等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国际经济合作在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各国、各地区之间在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开展的国际经济合作活动日益广泛和普及,因此对于国际经济合作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探讨其原理和规律,了解其内容和方式,有利于促进国际间各种经济合作活动的开展。二、探究新知第一节国际经济合作概述(2学时)1.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1)国际经济合作的定义国际经济合作(internationaleconomiccooperation)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不同主权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的利益,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侧重生产领域)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重新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国家间的经济政策协调也包括在国际经济合作的范畴之内。国际经济合作的具体方面主体: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各国的企业和个人,涉及的政治风险、文化背景、国家法律、管理条件等问题远比国内地区复杂原则:平等互利(二战以后)例如:利用外资,对外援助范围:包括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侧重于生产领域),还包括国际经济发展协调等方面,例如:“世界工厂”的转移,欧元客体(内容):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配置基本形式: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国际贸易是短期性的经济活动,国际经济合作表现为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2.国际经济合作研究对象(1)生产要素的定义生产要素(factorsofproduction):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也是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通常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土地、经济信息和经济管理(2)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包括两层含义强调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职能,是生产要素在国家间直接移动进行重新组合与配置(单纯的国际经济合作)以商品为外化形态在国际间进行的间接移动(与国际贸易交织),在生产要素可以流动的前提下,国际贸易可克服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的局限性。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区别与联系(1)联系都是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形式;各国参与国际分工,获得比较利益的重要手段;在国际市场上交换,遵循平等互利原则,受到国际惯例与规则的制约与调节。都与生产要素的禀赋以及商品生产有关;生产要素的禀赋决定了国际经济合作中各种要素组合的形式与结构;生产要素的组合和投入形式又影响到了国际贸易中国家交换商品的种类、数量和结构。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二者常常结合在一起进行(补充、促进、替代)。例:奔驰汽车公司的汽车生产是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交织(2)主要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国际贸易:商品,流通领域国际经济合作:生产要素,生产领域交易方式不同国际贸易一般采取买断和卖断的方式,交易达成后,买方收货付款,卖方交货收款,双方关系即告结束;国际经济合作一般表现为项目,项目的实施要持续较长时间。对国民经济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不同国际贸易能从其他国家获得稀缺的商品,但不能提高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生产力;间接影响。国际经济合作一般可提高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和发展(0.5学时)1.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国际经济合作是一个历史范畴。早期围绕贸易产生: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时代,地中海沿岸各国为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而约定互为对方船只提供方便。封建时代:“汉萨同盟”(1367-1669):汉萨(Hanse)是德文音译过来的,在德文中意为“公所”或者“会馆”的意思。它是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鼎盛之时,同盟城市多达200多个。它的目的在于维护商业利益,统一商法,抵制封建法庭的干预,促进对外贸易。它的存在长达300多年,对于沟通广大原材料产地和手工业的联系,促使北欧和西北欧形成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经济区进而促进整个欧洲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初期阶段:二战前主要合作方式有:签订国际公约(例如“共同海损”原则);对外私人直接投资;缔结国际垄断协定;成立国际行政联合。2.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见教材P5-P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为国际经济合作的出现创造了良好条件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是国际经济合作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经济生活国际化与各国经济依存度的加深是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经济合作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节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与方式(1学时)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按国际经济合作的范围来分:广义和狭义的国际经济合作广义的“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一切超越国家界限的各种形式的经济往来活动。狭义的“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以生产要素的国际转移为其本质内容的主权国家间的经济协作活动。本书研究的是“狭义的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济合作层次划分:宏观和微观的国际经济合作宏观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国家政府之间以及不同国家政府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以一定的方式所开展的经济合作活动。微观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国家的自然人和法人之间以一定方式开展的国际经济合作活动。强调:宏观的国际经济合作要落实到微观,宏观为微观服务。按主体划分:多边与双边国际经济合作多边:是指两个以上国家政府之间或者两个以上政府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所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双边:指两国(地区)政府之间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按照国际经济合作水平差异划分:垂直型与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垂直型:一般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之间,科技水平差距较大的企业之间的经济合作活动;水平型: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接近的国家之间,科技水平接近的企业之间的经济合作活动。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国际直接投资合作:指在投资人以外的国家(经济区域)所经营的企业中拥有持续利益的一种投资,其目的在于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有效的发言权。国际间接投资合作:主要包括国际信贷投资和国际证券投资。具体形式有:国际债券投资、国际股票投资、国际基金投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出口信贷、混合贷款、吸收外国存款、项目融资、国际风险投资以及国际租赁信贷等。目的:获得利息和红利,不参与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国际劳务合作包括直接境外形式的劳务合作和间接境内形式的劳务合作直接的境外形式:比方说国际工程承包、劳动力的输入与输出、国际旅游、国际咨询等都属于直接的境外形势劳务合作。间接的境内形式:主要指的是来样加工、来件加工。例如:很多国际大牌的90%的款式都是在中国生产加工的,属于来样加工国际技术合作有偿转让:指国际技术贸易。采取的方式有:专利、专有技术、商标使用等许可贸易;合作生产和合资经营中的技术转让;工程承包或补偿贸易中的技术转让;无偿转让:一般以科技交流或技术援助的形式出现。具体方式有:交换科技情报、资料、仪器样品;共同研究、设计和实验科研项目;召开科学技术专题讨论会;互换专家与专家传授技术;建立共同的科研机构并且提供某些方面的技术援助等。国际土地合作(InternationaltractCooperation)形式:出口加工区、科技园区、自由贸易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经济特区。例如:上海自由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国际经济信息与经济管理合作国际经济信息合作:主要指不同国家间经济信息的交流和交换。主体:信息咨询公司国际管理合作方式有:对外签订管理合同、开展国际管理咨询、联合管理合营企业、聘请国外管理专家和管理集团、举办国际性的管理讲习班和交流管理资料与经验等。例如:聘请美国、新家坡等国的管理人才对我国酒店进行管理。国际发展援助(InternationalDevelopmentAssistance)主要有资金援助、物资援助和技术援助。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包括联合国系统国际经济组织进行的协调、区域性经济组织进行的协调、政府首脑会议及互访进行的协调、国际性行业组织和其他有关国际经济组织进行的协调。第四节国际经济合作的作用(0.5学时)国际经济合作促进国际经济活动环境的优化如今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取得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作为保障。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不得不面对许多共同的困难和挑战,这都需要国与国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才能予以解决。国际经济合作提高了生产要素的利用率为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或弥补资源的缺口。各国通过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可以有效地解决发展资源不足的问题,使得充裕要素的价值提高。国际经济合作促进了生产能力的提高对于生产能力的提高体现在国际经济合作直接实现了国际经济合作各方在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种类方面的互补及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收益,促使生产要素价格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均等化的趋势,这种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会导致某些出口产业的国际转移和某些替代进口产业的加速建立,从而促进了国家生产能力的开发。扩大国际贸易的数量和范围,影响和改变国际贸易流向资本和技术要素的国际移动会导致资本物类商品的国际贸易增加。一国把从国外输入的生产要素投入出口产品生产企业或者出口产品部门,会推动该国出口贸易的扩大。带动和扩大与此相关的设备材料等商品的进出口。不断增加的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数量还将意味着国际服务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三、本章小结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研究对象、基本理论、国际经济合作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国际经济合作主要方式。使学生对国际经济合作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思考与练习1.课后思考: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区别与联系?2.练习:日本实施对华贷款援助的原因是什么? 五、阅读文献1.卢进勇.杜奇华.国际经济合作教程.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2.齐欣.国际经济合作.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六、教学后记学生对案例分析较感兴趣,今后应多收集相关资料丰富课堂内容。授课内容第二章国际经济合作理论教学目标1.本章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分工理论、国际相互依赖理论和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理论。2.启发学生利用理论去理解现实问题。教学重点国际分工理论国际相互依赖理论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理论教学难点深入理解理论的内涵能利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教学方法本章以基本理论教学和学生分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有文字、图片等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国际经济合作理论实际上包含了国际分工理论、国际相互依赖理论、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国际间接投资理论等,本章主要介绍国际分工理论、国际相互依赖理论和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详见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详见第四章,国际间接投资理论详见第五章。二、探究新知第一节国际分工理论(0.5学时)1.要素禀赋理论(1)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贸易的首要条件是某些商品在某一地区比在其他地区能够更便宜的生产出来。一个地区的出口商品含有相对大量的、比其他地区更便宜的生产要素;而进口的是其他地区能更便宜地生产的产品。总之,进口的是使用高昂的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出口的是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每个国家都以自己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进行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各国按照各自生产要素的丰裕与稀缺进行分工,能使生产要素得到较为有效的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价格,增加产量,而且通过自由贸易均可以获得利益。(2)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该理论认为,由于国家出口的商品生产中,都密集地使用了它所拥有的较为丰裕的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在各国间不能直接移动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的平均化。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理论的新发展(1)里昂惕夫之谜H—O理论问世后,逐渐被大多数人所接收,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世界上普遍认为,根据一个国家资源的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按照这样的推断,美国一般被认为是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对外贸易走向自然是出口机器、设备和钢铁等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的则是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基于这样的认识,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用他的投入产出法对H—O理论进行了验证,其结果却出乎大家的预料,其结果与H—O理论却不相一致。(2)新要素学说新要素学说在分析方法上是对传统的要素贸易学说进行了某种改进,赋予生产要素新的含义,该含义是人们对于生产要素认识的一次重大突破。把劳动者的智力投资、培训、科技进步与创新、获取信息等都列入到了生产要素的范畴内,极大地扩充了生产要素的范围。第二节国际相互依赖理论(0.25学时)1.国际相互依赖的概念国际相互依赖是指国家之间或者其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广泛的、一般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国际相互依赖所涉及的范围,既包括国际之间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相互依赖,也包括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相互依赖,尤其在经济发面表现的相互依赖最为突出,因此,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也成为了国家间或者国际行为主体之间整个相互依赖关系的基础。2.西方学者关于国际相互依赖理论的主要观点(1)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美国的两位学者罗伯特•基欧翰(RobertO.Keohane)和约瑟夫•奈(JosephS.Nye)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认为,当代世界已经与现实主义所描述的受权利支配的世界不同,而是一种“复合相互依赖”关系的社会。所谓“复合相互依赖”,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多渠道的社会联系。这些渠道包括政府之间的官方正式外交关系与政府人士之间的非正式关系;非政府人士之间的非正式关系;跨国组织(如跨国公司、跨国银行等)的内部关系。无论哪一种渠道都会促使国际相互依赖关系变得复杂化和多样化。其中更为突出的就是跨国组织的作用。多种多样的问题被提到国家间关系的议事日程。一方面,这些问题在国家关系的议事日程中并没有一种严格的轻重缓急的先后秩序的排列,军事安全问题不再始终居于首位;而另一方面,许多问题的国内界限与国外界限的区分变得越来越难以划清,不仅许多过去被认为纯属国内政策的问题,现在也往往结合到外交政策上去考虑,很多属于国内经济政策的问题也逐渐地纳入到国际经济谈判桌上进行讨论。对于存在复合相互依赖关系的地区内,政府之间在解决多种问题时,一般不再以使用武力作为主要手段。但他们并不否认军事力量依然能起作用,在对一些敌对国家或者敌对集团的政治和安全关系上,军事力量的使用还是不能被排除的。(2)勃兰特委员会的观点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前总理维利•勃兰特领导下,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曾先后发表两份著名报告:《北方和南方:争取生存的纲领》和《共同的危机:南北合作争取世界经济复苏》。这两份报告针对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现存矛盾、广泛地探讨和论述了国际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并对国际经济相互依赖提出了如下新的见解。第一,人类日益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不可避免地具有国际性。第二,南、北方有着更多的共同利益,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产生合理的解决办法。(3)“依附”论(“中心—外围”理论)这一理论将世界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叫做“中心”国家),另一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叫做“外围”或者“边缘”国家)。“中心”国家在社会经济方面都有许多优势,而“外围”国家在社会经济方面都居于劣势地位。因此“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之间存在着根本上的不平等关系,前者越来越富,后者越来越穷。“外围”国家在经济上处于依附“中心”的不利地位,社会生活条件日益恶化。第三节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理论(0.25学时)1.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原因(1)生产要素禀赋在各国之间的差异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不同,导致各国的生产要素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这些差异的存在,才使得生产要素得以在国际上流动。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各国资本、劳动和技术要素上的差异。(2)各国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是造成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宏观因素。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各国生产技术水平的差异、各国人民生活水平上的差异以及所造成的生产要素价格在国际市场中的差异,是促使生产要素发生国际移动的直接动因。从经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各产业之间和各类产品之间的比例在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的国家是不一致的,即使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也不完全相同。这种经济发展的差异也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跨越国界的流动。(3)各国政府的干预在生产要素进行国际移动的过程中,各有关国家的政府也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干预。政府干预的具体措施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如果仅就经济动机来考察,政府的一切干预措施和手段都着眼于鼓励本国充裕要素的流出和本国稀缺要素的流入,限制本国充裕要素的流入和本国稀缺要素的流出,从而缓解本国在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的不平衡,直接或者间接地提高本国生产要素的收益率。(4)跨国公司的发展和扩大跨国公司作为经济一体化的载体,在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跨国公司所具备的国际垄断、全球战略和公司内部一体化的三大本质特征,再加上它在当代世界经济中日益增强的实力,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有相当大一部分的生产要素的移动都与跨国公司内部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2.生产要素移动的效应(1)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互通有无生产要素流动的一般经济规律是生产要素从要素禀赋丰裕的国家流向稀缺的国家获得较高的收益。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具有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资源和所需的生产要素结构,只有通过发展与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才能够有可能获得自己所不具备的或者说短缺的生产要素,才能够有可能将自己多余或者闲置的生产要素转移到这种要素缺乏的国家中。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可以促使要素在国际间的互通有无。(2)推进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国家可以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获得本国稀缺而且昂贵的生产要素,解决各自经济发展中例如资金和技术“瓶颈”的问题、劳动力和资源短缺的问题等,弥补各国在自然资源方面的差异。而且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还促进了产品生产过程中要素组合的最合理配置,使原先由于缺少某种生产要素而闲置的生产要素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推动了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3)带来规模经济利益现代化工业生产要想实现规模经济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比如生产要素的种类和数量、足够大的产品销售市场。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促使要素从丰裕国家向稀缺国家移动,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互通有无和合理配置,为各国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要素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都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国家和企业带来了规模经济利益。三、本章小结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并学会尝试用理论解释现实问题。思考与练习1.课后思考:西方学者关于国际相互依赖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练习:论述生产要素移动的效应? 五、阅读文献1.卢进勇.杜奇华.国际经济合作教程.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2.齐欣.国际经济合作.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六、教学后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有说服力,应结合现实问题分析问题,使理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授课内容第三章区域经济合作教学目标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合作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明确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与特征掌握区域经济合作理论3.了解主要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教学重点区域经济合作概念区域经济合作层次与组织形式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教学难点区域经济合作层次和组织形式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教学方法本章以基本理论教学和学生分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有文字、图片、视频等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2014年年末中韩、中澳自贸区谈判成功,在8天内完成了2个重要的实质性谈判,标志着中国对外自贸区的建设正迎来黄金时代。目前中国已成功签署13个自贸区协议,正在谈判的有: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包括沙特、阿联酋、阿曼、科威特、卡塔尔、巴林6国)、中国-挪威、中日韩、《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RECP)各国政府高层为何如此重视区域经济合作?二、探究新知第一节区域经济合作概述(0.5学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1)区域经济合作概念区域经济合作是指某一个区域内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实现专业化分工和进行产品交换而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实行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区域性经济团体。基础:区域差异和地区优势目的:维护成员国的经济、政治利益,改善国民福利过程:由低级到高级地域:国际和国内(2)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十分丰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54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提出的:“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阻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因素加以消除,通过互相协调与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1986年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则提出:“我们建议把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就过程而言,它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差别待遇的种种措施;就状态而言,则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待遇的消失。”等。国内的一般观点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内各成员国根据平等、自主和互利原则,在共同的战略利益基础之上,在各自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的领导下,通过共同协商,使区域内各国经济生活由国家过程逐步转化为国际过程,即消除各国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移动的阻碍,发挥各国生产要素优势,实行区域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区域内的专业分工,协作生产,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建立一个包括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内的统一的市场。2.区域经济合作形成的原因全球性的多边合作机制无法满足所有国家开放经济贸易发展的需求,加入区域性经济合作已经成为部分国家经济开放的标志和对外施加压力的手段,加入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可以影响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区域经济合作的形成是发展规模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区域经济合作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稳定物价,区域经济合作是扩大商品贸易和要素市场的需要,区域经济合作是稳定货币汇率,防范金融危机的需要,区域经济合作是增强对外竞争实力的需要。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进程(详见教材P35)第一次高潮发生于20世纪50到60年代20世纪70到80年代初期区域经济合作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20世纪80年代中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出现第二次高潮4.区域经济合作层次和组织形式特征形式关税减让自由贸易统一对外关税要素自由流动经济政策协调经济政策统一优惠贸易安排☆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经济同盟☆☆☆☆☆
完全一体化☆☆☆☆☆☆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组织(1.5学时)1.欧洲联盟(1)概述欧盟是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中经济协作程度最高、管理机构最完善、成效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欧盟最初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经过近60年的发展已成为拥有27个成员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而且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2)欧盟各国合作的领域(参考教材P40-43)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关税同盟欧洲经济共同体共同的农业政策欧共体的经济和货币同盟欧洲科技共同体和尤里卡计划欧共体统一的内部市场的建立(3)欧盟发展的主要事件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生效,欧盟正式诞生)1992年宣布实现欧洲统一大市场1999年启动欧元,11国形成欧元区2004年6月欧盟第五次东扩,2013年克罗地亚加入,使欧盟成员达到28个。2016年6月,英国宣布脱欧,欧盟成员国为27个(4)欧元产生历程,引申亚洲货币合作的问题(小组讨论)2.北美自由贸易区(1)概述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组成,于1994年成立。虽然在一体化程度方面不如欧盟,但在当代世界经济和贸易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从其市场规模上看,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2)发展历程(详见教材P45-46)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区,1989年开始实施美、加、墨建立自由贸易区,1994年执行《北美自贸区协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原产地规则北美自贸区是成员国之间可获利性和经济矛盾的统一体特朗普上任第二天表示:希望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协议再谈判,新的协议将更加公平。特朗普表示:之前的协议对美国工人和就业而言是一个“灾难”。(3)北美自贸区的特点南北合作北美自由贸易区既有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也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区内成员国的综合国力和市场成熟程度差距很大,经济上的互补性比较强。大国主导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由贸易区,美国的经济运行在区域占据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加拿大虽然是发达国家,但是其国民生产总值相对于美国而言却是非常低的,经济实力远不如美国;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很强,因此,北美自由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方向与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的意愿。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比较大,而且在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国家竞争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而,自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美国对墨西哥的产品进口关税下调幅度较大,而墨西哥对美国产品的进口关税下调幅度相对小些;墨西哥在肉、奶制品、玉米等竞争力较弱的产品方面,有较长的过渡期。同时,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部门有10到15年的缓冲期。战略的过渡性美国积极地倡导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实际上只是美国战略构想的一个前奏,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在整个美洲建立自由贸易区。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概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是亚太地区影响最大的地区性合作组织。主要成员有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墨西哥等21个成员国。其宗旨是维护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增进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经济交往,推进区域内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2)特点成员国的广泛性亚太经合组织是当前规模最大的多边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APEC成员国的广泛性是世界上其他经济组织所少有的。成员的复杂多样性是APEC存在的基础,也是制定一切纲领所要优先考虑的前提。独特的官方经济性质APEC是一个区域性的官方经济论坛,在此合作模式下,不存在超越成员体主权的组织机构,成员体自然也无需向有关机构进行主权让渡。开放性APEC成员体多样性,及其实行的单边自由化计划也客观要求它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自愿性由于成员国之间政治经济上的巨大差异,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投资贸易自由化方面要想取得"协商一致"是非常困难的,APEC成立之初就决定了其决策程序的软约束力,是一种非制度化的安排。松散性第一,没有组织首脑;第二,没有常设机构(各成员国轮流举办2001年7月在中国上海举行非正式首脑会晤,这是自该组织成立以来首次在中国举办);第三,对成员国的约束力较小,APEC是本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组织之一,共有五个层次的运作机构。4.东盟自由贸易区(1)发展历程1967年成立,东盟(ASEAN):10个成员国2000年11月,朱镕基总理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10年成立,东盟+1:中国和东盟10国中国提出:东盟+3(中、日、韩)日本提出:东盟+6(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东盟提出: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对抗TPP(2)合作内容与当前大部分自由贸易区一样,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内容并没有受到其名称的限制,而是在十分广泛的领域开展合作。除了贸易自由化以外,还涉及到了通过建立东盟投资区来实现投资自由化,运输便利化,标准和质量统一措施,电子东盟和信息通信产品贸易自由化等内容。三、本章小结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及组织形式,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并对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思考与练习1.课后思考: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的原因有哪些?2.分组讨论:欧元对“亚元”诞生的启示? 五、阅读文献1.卢进勇.杜奇华.国际经济合作教程.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2.齐欣.国际经济合作.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六、教学后记对时事政治的分析非常吸引眼球,学生愿意听,以后要注意继续搜集相关案例。授课内容第四章国际直接投资教学目标掌握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与形式掌握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与理论掌握国际直接投资环境与评估方法了解中国利用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教学重点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与形式掌握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与理论掌握国际直接投资环境与评估方法教学难点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环境与评估方法教学方法本章以基本理论教学和学生分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有文字、图片、视频等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甜蜜的隐忧:洋品牌吞食中国巧克力市场在欧洲,瑞士每年人均消费巧克力10千克。在亚洲,韩国和日本巧克力年人均消费量也达到1.4千克。相比之下,中国人均消费巧克力只有40-70克。随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巧克力作为礼品成为我国青年一代的时尚,也预示着我国巧克力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美国巧克力生产商好时集团高管曾公开表示,到2019年,中国巧克力市场规模有望从2014年的27亿美元增长60%至43亿美元。外资闻风而动,对中国巧克力市场开始了直接投资。1993年,美国玛氏集团在中国投资设厂,生产和销售“德芙”等多个品牌的巧克力。该集团的产品在中国巧克力礼品市场的占有率达到40.2%。1996年,瑞士雀巢公司也开始在中国生产和销售巧克力威化。2005年,美国好时公司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计划在10年内将其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提高到23%。2006年8月,日本巧克力制造及销售行业的龙头老大—日本明治制果有限公司—在上海市松江工业区设立了明治制果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准备全力以赴开拓中国市场。2007年初,美国好时公司又与韩国乐天公司联手,共同投资者8000万美元拓展中国巧克力市场。此外,好时公司又于2013年收购了金丝猴食品公司开始大踏步推动其在中国市场的扩张。由此,中国巧克力市场已经被德芙、好时、雀巢以及明治等世界品牌所占领,这正是外商对中国市场直接投资的结果。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外商直接投资?
二、探究新知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与形式(2学时)1.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指在投资人以外的国家(经济区域)所经营的企业中拥有持续利益的一种投资,其目的在于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有效的发言权。国际直接投资的突出特征是对所投资企业拥有有效的控制权。按照IMF的定义,凡拥有25%投票权的股东,即可视为国际直接投资。美国商务部规定:若某外国公司股权的50%由一群相互无关的美国人掌握,或25%由一个有组织的美国人集团拥有,或10%由一个美国人(法人)拥有,则对该公司的投资即可视为美国的直接投资。澳大利亚规定:在澳大利亚企业中单个外商持股15%以上,或两个及以上的外商持股40%以上为非居民的直接投资。法国规定:海外投资人持有超过1/3的资本才为外商对法国的直接投资。按照国际一般惯例,超过企业10%股权的外国投资即可认定为国际直接投资。2.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形式(1)境外创建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法律设立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具体包括:A.国际独资企业是指由某一外国的投资者依据东道国的法律,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为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优势a.所有权和经营权由外国投资者独自享有,独享利润;b.独享跨国公司内部的垄断优势劣势容易受到东道国严格限制,容易受到民族意识抵制,经营风险大。类型包括:国外分公司、国外子公司、国际避税地公司(参考教材P56-57)国际合资企业是指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投资者联合出资,依据东道国法律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独立企业。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所有权分享,并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企业的责任。优势:a.充分发挥各投资方在资金、技术、原材料、销售等方面的优势,形成组合优势;b.不易受到东道国民族意识的抵制,容易获得优惠待遇,减少投资风险;例:中华牙膏被联合利华控股c.在经营上较少受到限制,有助于进入新的市场劣势投资各方的出发点不尽相同,短期和长期利益不一致,因此在共同的经营管理中可能会产生分歧和冲突,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形式:a.股权合资企业:指由投资各方共同投资经营的企业。①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权利、风险按股权比例分担;②外国投资者的股权比例,须视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定(实践证明50%较为适宜)③合资企业的方式可以是现金、外汇,也可以用土地、厂房、专利、商标及技术资料等。例:迪斯尼乐园。b.契约合资企业是建立在契约规定的合作条件及组织上的一种形式灵活的合资企业。特征: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由各方通过协商在合同中订明。可组成法律实体,也可不组成法律实体。适用于规模小、周期短的生产项目和开发项目。(2)境外并购是指外国投资者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取得东道国某企业的全部或部分所有权的投资行为。优势:a.迅速进入。采用收购企业的方法可以大大缩短项目的建设周期,迅速扩大生产规模,获得收益;获得目标企业的市场份额,降低竞争压力。b.获得企业可以直接利用原有技术和管理人才例如:三一重工看中的是德国方面掌握的多项专利、产品技术的世界领先c.扩大产品种类和经营范围例如:大连万达收购美国的第二大院线AMC,主要动因在于要进军文化产业d.容易获得廉价资产例如:大连万达收购AMC劣势:a.价值评估困难。b.被收购企业原有契约或传统关系的存在,会成为对其进行改造的障碍例如:三一重工收购案里,有数百名工人在普茨迈斯特总部门前举行示威活动,他们除担心失业外,还抗议一直被蒙在鼓里,对这项交易毫不知情c.政治风险较大例如: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与理论(2学时)1.国际直接投资动机(1)市场导向型这类投资主要是指企业为了保护原有的出口市场或开拓新市场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投资企业是出口型企业,就地设厂避开贸易保护;在当地有一定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接近目标市场,满足消费者需要;国内市场饱和,寻求新的市场。(2)降低成本导向型动机这类投资主要是利用国外廉价的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出于自然资源方面的考虑出于利用国外便宜的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方面的考虑出于汇率变动方面的考虑出于利用各国关税税率的高低来降低生产成本的考虑出于利用闲置的设备和工业产权与专有技术等技术资源方面的考虑(3)技术与管理导向型动机此类投资是为了获取和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新产品设计和先进的管理知识等。(4)分散投资风险导向型动机风险分散型投资是为了分散和减少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对外投资。从经济方面来看,这种风险分散型的投资可以取得较为稳定的收益。出于分散风险的动机进行投资主要还是为了对付政治风险形成的某些障碍和限制。就一般意义而言,直接投资的这种动机是出于对国际投资风险的考虑,在某些情况下,也有处于国内风险的原因进行对外投资的例子。(5)优惠政策导向型动机有些投资者可能考虑利用东道国政府的优惠政策以及母国政府的鼓励性政策等而进行国际直接投资。除此之外,企业的全球发展战略、转移污染等也是某些投资者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实际上,投资者的投资动机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相互交叉的。一笔对外直接投资可能有一个动机,也可能同时有几个动机。2.国际直接投资理论(1)垄断优势理论提出: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H.Hymer)提出,后来金德尔伯格(CharlesP.Kindleberger)对这一理论作了补充和发展。垄断优势理论认为市场不完全是企业对外投资的基础,因为在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企业有可能在国内获得垄断优势,并利用这种垄断优势,通过对外投资在国外进行产品的生产。海默通过研究美国对外投资的工业部门结构,发现美国对外投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具有独特优势的少数部门,特别是垄断行业。垄断优势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及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一类是由于企业规模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局限性: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时间:1966年提出者:美国学者维农主要观点: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在产品创新阶段适宜国内生产,成熟阶段适宜向消费水平接近、劳动力成本略低的国家投资,标准化阶段适宜将产品生产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国家和地区。独到之处:将企业拥有的优势同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化联系在一起,为当时的对外投资理论增添了时间因素和动态分析色彩。反映了国际企业从最发达国家到一般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过程。可见,贸易是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投资是它持续发展中更为重要的方式。(3)内部化理论提出时间:20世纪70年代提出者:英国学者巴克莱、卡森,加拿大学者拉格曼内部化理论以市场不完全作为关键性的假设市场内部化:是指把外部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即由于市场不完全,跨国公司为了其自身利益,以克服市场的某些失效而导致企业交易成本的增加,通过直接投资,以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从而降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并取得市场化的额外收益。(4)比较优势投资理论提出时间:20世纪70年代提出者:日本学者小岛清主要观点: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在各类产业中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同发展中国家相比趋于比较劣势,故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作为率先对外投资的边际产业;而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但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又不能被利用。由于东道国和投资国都集中发展其比较优势的产业,两国的产业结构将更趋合理。分析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与美国投资理论的研究背景比较?对外投资的产业:日本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相对比较优势,贸易立国的国家。美国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强调绝对比较优势,出口替代型国家。对外投资的主体:日本以中小企业为主,美国以垄断性大跨国企业为主。投资国与东道国在投资产业上的技术差距:日本从与东道国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美国与东道国投资产业技术上存在巨大差距。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形式:日本是合资经营,美国是全资子公司。(5)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提出时间:20世纪70年代提出者:英国学者邓宁主要观点: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备三个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所有权优势(Ownership-SpecificAdvantages):指企业因有某种独有的、国外企业无法获得的资产,使该企业在生产技术、规模经济、组织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这是进行国际投资的必要条件。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SpecificAdvantages):企业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资产或所有权内部化过程中所拥有的优势区位优势(Location-SpecificAdvantages):可供投资的地区在某些方面较国内优越第三节国际投资环境与环境评估方法(2学时)1.国际投资环境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国际投资环境是指一国的投资者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时所面对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投资环境是各种条件和因素的一个综合体。包括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差异。类型a.按照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可以分为二类:•硬环境:能够影响国际投资运行的外部物质条件,比如:能源、交通、自然资源等等。•软环境:能够影响国际投资运行的社会因素,比如:政治的稳定性、经济政策、法律制度、社会文化条件等。b.从稳定性的角度,可以将它分为三类:•自然因素,比如: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状况、地理条件等等。•人为自然因素:主要是人类生产活动长期作用的结果。比如:经济的实际增长率、经济结构、劳动效率等等。这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最为关键的环境因素。•人为因素:主要为一些政策性的人为因素。比如:开放的进程安排、投资的激励(主要来自于政策)、政策的连续性等等。c.从包含的内容和因素的多寡来划分:可以分为狭义的投资环境和广义的投资环境狭义的投资环境就是指经济环境:像是一个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外汇管制和货币稳定状况等。广义的投资环境指的是除经济环境外,包括自然,政治,文化,法律等其它的外部因素。2.国际投资环境的评估方法(1)投资障碍分析法投资障碍分析法是依据潜在的阻碍国际投资运行因素的多寡与程度来评价投资环境优劣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国际投资环境评估方法。投资障碍分析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迅速、便捷地对投资环境做出判断,并减少评估过程中的工作量和费用,但它仅根据个别关键因素就做出判断,有时会使公司对投资环境的评估失之准确,从而丢失一些好的投资机会。它包括十个方面的障碍因素。(参考教材P69)(2)国别冷热比较法国别冷热比较法又称冷热国对比分析法或冷热法,它是以“冷”、“热”因素表示投资环境优劣的一种评估方法,热因素多的国家为热国,即投资环境优良的国家,反之,冷因素多的国家为冷国,即投资环境差的国家。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又称多因素等级评分法,它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斯托伯于1969年提出的。等级评分法的特点是,首先将直接影响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分为八项,然后再根据八项关键项目所起的作用和影响程度的不同而确定其不同的等级分数,再按每一个因素中的有利或不利的程度给予不同的评分,最后把各因素的等级得分进行加总作为对其投资环境的总体评价,总分越高表示其投资环境越好,越低则其投资环境越差。(4)动态分析法投资环境不仅因国别而异,在同一国家内也会因不同时期而发生变化。因此,在评估投资环境时,不仅要考虑投资环境的过去和现在,而且还要预测环境因素今后可能出现的变化及其结果。这种评估方法的优点是:充分考虑未来环境因素的变化及其结果,从而有助于公司减少或避免投资风险,保证投资项目获得预期的收益。缺点在于过于复杂,工作量大,而且常常带有较大的主观性。(5)加权等级评分法加权等级评分法是前面所介绍的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的演进,该方法由美国学者威廉戴姆赞于1972年提出。(6)抽样评估法抽样评估法是指对东道国的外商投资企业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它们对东道国投资环境的一般看法。优点是能使调查人得到第一手信息资料,它的结论对潜在的投资者来说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缺点是评估项目的因素往往不可能列举得很多,因而可能不够全面。第四节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2学时)1.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主要形式a.中外合资企业(股权式合营企业)例:名优白酒生产(中方控股)、电影院建设经营(中方控股)、电网的建设,经营(中方控股)、水上运输公司(中方控股)、证券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1/3)、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49%)b.中外合作企业(契约式合营企业)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项目和电影制作项目(限于合作)、会计,审计(限于合作,合伙)c.外商独资企业不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传统工艺的绿茶及特种茶加工(名茶,黑茶等)、列入《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和《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中药材加工、中药饮片的蒸,炒,灸,煅等炮灸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社会调查、新闻机构、图书,报纸,期刊的出版,九年义务教育等。d.中外合作开发(以海洋石油资源开发为主):是指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对本国资源进行开发的一种合作方式。又称风险合同.特点:自然资源开采属于国家专属权力,须经特定程序,经过资源许可国许可后才能实施投资和开发。勘探阶段,投资全部由外方承担,并且外方独自承担风险。为了分散风险,往往几个国外投资者联手合作。例如:秦皇岛32-6油田,是中国首个由中方担任作业者的中外合作油田,合作的双方是中海油和世界石油巨头雪弗龙。(2)现阶段中国利用外资的特点东部是外商主要集聚地,但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制造业吸收外资保持增长,服务业吸收外资成为新亮点外资来源集中在亚洲尤其是香港,欧美投资乏力独资是外商进入的主要方式,外资并购增幅较大。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特征对外投资流量快速增长:2002-2015年,连续14年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速35.9%。创新驱动发展日显重要东盟、美国等对外投资区域性热点突出大项目并购大幅增加:2016年以来,中国企业跨境并购交易迎来井喷时代,巨额交易案例集中涌现。地方企业及民营企业占比大幅上升:2016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中国有110家公司上榜,其中内地民营企业有17家,5家民营企业首次上榜,分别是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356位)、京东(排名第366位)、大连万达集团(排名第385位)、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481位)和恒大集团(排名第496位)。(2)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分析境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投资质量不高:多属于资本并购方式的资源整合,中国因素和中国文化并未过多注入。例如吉利保留了沃尔沃单独的运作体系,不干涉运营管理,高管团队予以保留。境外投资领域广泛,但是重点不突出,没有集中优势的拳头企业投资产业结构不平衡: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国民经济的19个行业大类,其中制造业占当年流量总额13.7%,科技研发服务业对外投资仅占2.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仅占4.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上年相比均有所下降。民营企业融资难成为跨国并购主要障碍,金融、保险、法律、税务、会计、工程咨询等中介机构对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的支持很有限(3)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分析政治风险、战略风险、法律风险、信息风险、财务风险、反并购风险、文化整合风险、人力资源整合风险。三、本章小结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形式以及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和动机、国际直接投资的环境评价方法等内容。另外,对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有了更深的理解。思考与练习1.课后思考: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小组练习:利用所学的投资环境评估方法对两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对策建议? 五、阅读文献1.卢进勇.杜奇华.国际经济合作教程.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2.齐欣.国际经济合作.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六、教学后记本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部分应查找相关案例资料进行解释,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授课内容第五章国际间接投资教学目标掌握国际间接投资的概念与特点掌握国际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掌握国际股票投资、国家债券投资、国际信贷、国际基金投资的运作模式及概况教学重点国际间接投资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国际股票投资、国家债券投资、国际信贷、国际基金投资的运作模式及概况教学难点国际股票投资、国家债券投资、国际信贷、国际基金投资的运作模式及概况教学方法本章以基本理论教学和学生分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有文字、图片、视频等教学时数7学时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农、工、商、纸(有价证券)是一个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化发展的必经阶段,有价证券的出现使得农、工、商得以借助资本融资快速发展。国际有价证券包括哪些?都是如何运作的?二、探究新知国际间接投资概述(1学时)1.国际间接投资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国际间接投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对称,是指投资者不直接参与投资建设及其资产的生产经营过程,而是通过购买国际有价证券和提供国际贷款等形式投放资本以获取利息、股息和买卖差价收益的跨国投资行为。由于这种投资活动是在国际金融领域展开的,因此也被称为国际金融投资。与国际直接投资不同,国际间接投资的投资方对于投资标的并不具有实质性的所有权,也不拥有经营权。国际间接投资是以取得利息和股息为目的,以被投资国的证券为对象的投资,是通过金融市场或证券市场的投资。(2)分类:按照国际投资的资金来源的不同,可以把国际间接投资分为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债券投资两大类。国际证券投资是指通过国际金融市场,以被投资国的证券为投资对象,以取得利息或分红为主要目的的投资行为,包括国际股票投资、国际债券投资、国际基金投资和衍生证券投资四种形式。国际信贷投资是指国际金融机构、各国政府及其所属机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为国际金融机构、外国政府、官方机构、其他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提供的贷款、援助性和非援助性的资金融通以及各种专项贷款的投资活动。2.国际间接投资的特点与国际直接投资相比,国际间接投资还有以下几个特点:(1)不拥有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控制权国际直接投资是一种经营性投资,而国际间接投资是以取得一定收益为目的的持有国外有价证券的行为,一般不存在对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取得问题,即使是在取得股权证券进行投资的情况下,也不构成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控制。由此可见,两者的基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拥有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控制权。(2)货币形式的资本转移在资本转移形式上,国际直接投资不是单纯货币形式的资本转移,它是货币资本、技术设备、经营管理理念和经验等经营资源在国际间的一揽子转移,而且这些转移不一定要通过金融市场来完成。国际间接投资则是以证券(股票、债券和基金)、信贷为媒介的投资,是通过货币形式的资本转移来获取利息或股息的,并且这些转移是通过金融市场来实现的。(3)流动性强,风险性小国际直接投资一般都要参与一国企业的生产,投资周期长,一般在10年以上,并可用企业的利润直接补偿投资,资金一旦投入某一特定项目,要抽出投资是比较困难的,因而其流动性弱、风险性大。但国际间接投资却不同,除国际开发援助贷款和政府贷款的偿还期限较长外,其他间接投资形式的回收期都比较短,且流动性强,风险性小。(4)灵活性较大国际直接投资在投资后不易撤资,建设周期长。而间接投资包括各种有价证券,则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转换和变更所有权。如因国际间利率不同而引起国际资本流动,投资者可以迅速地将资本从低利率国家转移到高利率国家。另外,投资者还可利用汇率的变动及其差价,进行套利、套汇活动,也可以进行期权、期货交易以取得投机性利润。在资金转移方面,国际间接投资具有直接投资不可比拟的灵活性。(5)政策性强国际直接投资往往是一个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投资,而国际间接投资通常与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和国家政策调整有关。通过财政或货币政策调节可以引导逐利资金的跨国流动,鼓励或限制国际资本的流入或流出。比如一个国家或地区为调整本国国际收支逆差,可能会发行债券筹集外资或动用外汇储备,相应的就会引起资本流动。3.国际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1)利率正常情况下,资本从利率低的国家流向利率高的国家;非正常情况下,如灾难或战争影响到国家经济系统的稳定性,也可能发生短期资本从利率较高而政局动荡的国家流向利率较低而政局稳定的国家。不少国家的政府把利率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使资本向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流动。(2)汇率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对外债权就会相对增加,由于外汇供过于求,导致外币贬值而本币升值,外国为偿付该国债务,必然会增加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将促使该国资本流出;反之,若一国国际收支长期逆差,该国经济实力就会相对下降,对外债务相对增加,使外汇供不应求,导致外币升值而本币贬值,为偿付对外债务则会增加对外汇的需求,这将促使外国资本流入。汇率与利率一样,经常会引起国际间接投资流向的变化。投资者往往会将资金转移到货币汇率较高而又长期稳定的国家或地区,提高投资的收益。(3)风险性投资的风险性也是影响国际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投资者在进行国际间接投资时都要对投资风险因素加以分析和评价,比较不同投资组合在相同收益率下的风险程度。投资者通常都会选择风险较低的投资。对政府的投资比对私人的投资风险要小一些,所以资本总是向风险小的国家和地区转移。(4)偿债能力一般来说,偿债能力与吸收国际间接投资的数量成正比。一国的偿债能力取决于该国的经济状况,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具有较多的外汇储备,偿债能力强,因而能吸引大量的国际资本。发展中国家的国际间接投资则多集中在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相对来说经济发展较快,有较强的出口创汇能力。进入21世纪,中国由于外汇储备充足,经济发展较快,偿债能力很强,吸引了大量的国际间接投资。(5)政治稳定性政治、军事及其他社会非经济因素也会影响国际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需要良好的国际投资环境,政治、军事等非经济因素对国际间接投资的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因而会间接影响国际间接投资的流向。进行国际间接投资的金融机构都愿意将资金投向没有军事纠纷、政局稳定的国家和地区。这也是中国近些年来能够大量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节国际股票投资(2学时)1.国际股票投资的概念与种类(1)概念国际股票是指世界各国大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和参加市场交易的股票。国际股票投资是指在股票市场上购买上市的外国公司股票。股票投资是企业、个人等主体购买股票的一种行为。股票投资者一般享有以下基本权利:公司盈利的分红要求权;剩余财产的分配权;股东大会的参加和表决权,股东的表决权也意味着股东对公司的间接经营管理权。(2)种类直接海外上市股票。直接海外上市股票是指在外国发行的直接以当地货币为面值并在当地上市的股票。本国发行的特种股票。本国发行的特种股票是指以外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在国内上市流通的,以供境内外投资者以外币交易的股票。我国上市公司发行的B股就属于这类股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B股以美元认购,深圳证券交易所的B股以港币认购。存托凭证是国际股票的一种创新形式,是由本国银行开出的外国公司股票的保管凭证。投资者通过购买存托凭证,使自己拥有外国公司股权。欧洲股权是指在面值货币所属国以外的国家或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并流通的股票。2.国际股票发行和投资的特点国际股票发行有如下特点:(1)由于国际股票发行涉及的方面较多、国际影响较大,所以要得到东道国与投资国两国政府的批准,遵循两国政府对公开发行股票制订的法律条例。(2)东道国与投资国一般对外国股票发行持慎重态度,相比之下国际股票发行对东道国更有利。发达国家对国际股票的发行限制较少,而发展中国家则颁布很多限制措施。(3)股份公司对国际股票采取独特的发行策略。为了使投资者了解股票发行公司的基本情况,发行公司必须广泛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聘请国际知名证券机构作为承销商。国际股票投资有如下特点:(1)受到地理距离、语言文化和信息流通条件的限制,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给国际股票投资决策增加了难度;(2)影响国际股票投资的因素较多,提高了国际股票投资的风险;(3)由于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的分支遍布世界各地,信息极为灵通,因而成为国际股票的主要投资者。国际股票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股价变动相对水平和股价变动趋势的一种动态统计指标。当股票价格指数下跌或上升时,不仅可以说明银行利率的变化,投资者还可以推知股市现状与未来,以及他们是否已经有了收益或亏损。将报告期的股票价格与选定基期价格相比,并将两者比值乘以基期指数值,即为该报告期的股价指数,其弥补了股价平均数不能反映股价涨落波动率的缺陷。国际股票价格指数的种类较多,其中比较常用和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标准普尔指数,恒生指数,纽约股票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4.中国企业境外上市(1)境外直接上市境外直接上市即直接以国内公司的名义向国外证券主管部门申请发行的登记注册,并发行股票(或其他衍生金融工具),向当地证券交易所申请挂牌上市交易。即通常所说的H股、N股、S股等。境外直接上市的主要困难是国内法律与境外法律不同,对公司的管理、股票发行和交易的要求也不同。进行境外直接上市的公司需要与中介机构密切配合,策划出符合境内、外法规及交易所要求的上市方案。(2)境外间接上市境外间接上市是指国内企业在境外注册公司,境外公司再以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取得国内资产的控制权,然后将境外公司拿到境外交易所上市。与境外直接上市相比,间接上市的程序简单,成本低,要求的时间短,许多企业为了避开国内复杂的审批程序,以间接方式在海外上市。间接上市主要有两种形式,即买壳上市和造壳上市。其本质都是通过将国内资产注入境外公司,达到用国内资产上市的目的,境外壳公司可以是上市公司,也可以是拟上市公司。境外间接上市的主要问题包括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报材料备案,壳公司对国内资产的控股比例和上市时机的选择等问题。第三节国际债券投资(1.5学时)1.国际债券的种类和特点(1)外国债券:是指在发行者所在国家以外的国家发行的,以发行地所在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如1982年1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日本东京发行的100亿日元债券就是外国债券。外国债券的发行涉及两个国家,发行人可以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可以是国家金融机构。由于外国债券是跨国界发行的,所以发行者既要受本国外汇管理法规的约束,又要获得发行市场所在国的批准,并委托所在国的商业银行代理发行,手续比较复杂。外国债券的发行一般还要由市场所在国的金融机构承保。(2)欧洲债券:是指一国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或国际组织在国外债券市场上以第三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债券。欧洲债券的发行人、发行地以及面值货币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国家。如中国在瑞士证券市场上发行的英镑债券就被称为欧洲债券。欧洲债券的种类包括:从利率的角度分类: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混合利率债券可转换债券与另一种货币挂钩的债券(3)全球债券:是指在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同步发行,并可在世界各国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24小时均可进行交易的国际债券。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发行了这种债券,后来被欧美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效仿。虽然全球债券的发行往往要经由所在国进行清算和登记,但由于各个清算系统间的联系是相当便捷和密切的,因而能够保证其较高的流动性。全球债券具有发行成本低、发行规模大、流动性强等特点。(4)国际债券的特点资金来源广国际债券是在国际证券市场上筹资的,发行对象为众多国家的投资者,因此,其资金来源比国内债券要广泛得多。通过发行国际债券,可以使发行人灵活、充分地为其建设项目和其他需要筹集资金。发行规模大发行国际债券,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发行人进入国际债券市场必须由国际性的资信评估机构进行债券信用级别评定,如果发行人债信状况得到充分肯定,成为高信誉的发行人,才有可能利用国际证券市场广泛和充足的资金顺利筹资,实现巨额借债。以自由兑换货币作为计量货币一般发行国际债券的计价货币均为比值较稳定的、在较大范围内流通的货币。如美元、英镑、欧元、日元为主。存在汇率风险发行国际债券,筹集到的资金是外国货币,汇率一旦发生波动,发行人和投资者都有可能蒙受意外损失或获取意外收益,因此,国际债券很重要的一部分风险就是汇率风险。2.国际债券的发行(1)发行条件:涉及资信评级、确定发行额和偿还期限、确定票面利率、确定债券偿还方式。(2)国际债券发行前的准备工作:涉及成本核算、选择币种,选择发行价格和时机、对国际债券收益率的估算。投资者的收益率要受定期利息支付额、债券面额与债券的实际行市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投资者债券收益率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三种:名义收益率,即债券本身所确定的利率,是-种理论收益率,实际上很难实现;即期收益率,即出卖或购买债券当时的收益率,是债券每年的利息收入与该债券当时的市场行市的比率;期满平均收益率,即从购买债券起保持到债券到期日的净收益率,也就是投资者的实得收益率。(3)发行程序发行企业选任意一家金融公司作为此债券发行的组织者,即主干事银行或主干事证券公司。双方就此债券的形式、发行市场、发行数量、币种、利率、价格、期限以及发行的报酬和费用等进行磋商。向当地外汇管理部门提出发行债券申请,经该部门审查并提出意见后,报经该国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向国外有关资信评审机构申请评级。申请评级以前,需先向国内的审查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评级机构名称和用于评级的资料等。发行者应在得到评级结果的三日内向审批管理部门报告评级结果。向拟发行证券的市场所在国政府提出申请,征得市场所在国政府的许可。发行者在得到发行许可后,委托主干事银行组织承销团。第四节 国际信贷(1.5学时)1.国际信贷概述(1)概念:国际信贷也称国际信用,是指国际间的资金信贷关系,即由一国或数国的政府、银行或国际金融组织向第三国政府、银行及其他自然人或法人提供借贷资金,其实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目前,国际信贷已经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途径之一。(2)种类按贷款的期限分类,可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长期贷款。按贷款的利率分类,可分为无息贷款、低息贷款、中息贷款和高息贷款。按贷款使用的货币和优惠情况分类,可分为硬贷款和软贷款。按国际信贷的资金来源分类,可分为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银行贷款、联合贷款和混合贷款等。按国际信贷的性质可分为贸易信贷和资本信贷两种。2.国际信贷的主要途径(1)政府贷款政府贷款是指一国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贷款。政府贷款是以国家政府的名义提供与接受而形成的主要使用国家财政预算收入的资金,通过列入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的资金进行收付,属于国家资本的收入与支出的信贷。它实际上是以两国良好的政治关系为前提并配合外交活动的一种经济手段。政府贷款的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期限较长,偿还期一般在20-30年之间,最长的可达50年,其中还含有5-10年的宽限期。二是利率较低,政府贷款的年利率一般为2%-3%。有的国家在发放政府贷款时干脆免收利息。(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会员国缴纳的份额。每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都要按规定缴纳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会费,被称为份额。各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能取得贷款的额度以及能分得的特别提款权的数目都与其所缴纳的份额多少成正比。份额制反映了各个会员国在基金组织中所处的经济地位。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借款。基金组织既可以向会员国的财政部或中央银行借款,也可以向私人或商业银行借款。这种借款一般作为基金组织的临时性周转措施。三是其他收入。主要是出售黄金获得的收益和贷款所得的利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的最主要特点是会员国用等值的本国货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购买其他会员国的货币或特别提款权,称为购买;会员国在还款时以其他会员国的货币或特别提款权买回本国货币,称为赎回。b.世界银行的贷款世界银行贷款的投放部门越来越广,它的贷款政策主要包括:贷款只贷放给会员国;贷款一般与世界银行审定批准的特定项目相结合;借款国确实不能以合理条件从其他来源得到资金。国际银行贷款的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双边中期贷款,也叫独家银行贷款,即由两国的银行和企业或银行与银行间签订信贷协议。另一种是由几家银行组成银行集团提供信贷(也叫银团贷款),这种贷款一般金额较大,贷款期较长。世界银行贷款的期限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为数年,长期最长可达30年,平均约为17年,宽限期为4年左右。其贷款利率一般低于市场利率。c.国际开发协会贷款国际开发协会信贷是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10美元以下的国家为主要的贷款对象,具有高度的援助性,除了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之外,不需支付利息,因而被称为软贷款。但其贷款手续繁琐,审查比较严格,贷款的使用需受协会的监督。国际开发协会贷款大多数用于资助基础设施方面的项目,如运输、电力、农业、农村发展和教育等项目。d.国际银行信贷国际银行信贷是指一国借款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外国贷款银行借入资金。国际银行信贷的债务人是世界各国的借款人,包括银行、政府机构、企业和国际机构。其债权人则是外国的贷款银行,主要是工业发达国家的大型商业银行。第五节国际基金投资(1学时)1.投资基金的概念和特征(1)概念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的机构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卓信金控小微信贷管理研究》
- 支付方式课程设计
- 《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下职前科学教师学科知识水平及提升对策研究》
- 《不锈钢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界面反应机理研究》
- 《SIP协议性能分析与测试的研究》
- 《J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 《CO2氧化乙苯脱氢新型铟基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 《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策略研究》研究计划
-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预制菜创业投资方案
- 项目总工岗位职责及考核细则
- 医院三基考试试题
-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4:5.2《平行线的判定》参考教案
- 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课件
- DL∕T 2045-2019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铁磁谐振防治技术导则
- 国家开放大学《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实务》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森吉米尔轧机-硅钢轧制工艺技术
-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评课稿
- 低温液体的安全处理课件
-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护理查房课件
- 《兄弟》作品简介名著导读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