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26氯苯那敏的药学特性研究第一部分氯苯那敏的理化性质 2第二部分氯苯那敏的药理作用 5第三部分氯苯那敏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8第四部分氯苯那敏的不良反应 11第五部分氯苯那敏的药物相互作用 15第六部分氯苯那敏的应用范围 17第七部分氯苯那敏的制备工艺 20第八部分氯苯那敏的质量控制标准 21
第一部分氯苯那敏的理化性质关键词关键要点氯苯那敏的溶解度
-氯苯那敏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在室温下约为0.5mg/mL。
-在有机溶剂中,氯苯那敏的溶解度较高,例如在乙醇中约为10mg/mL,在氯仿中约为20mg/mL。
氯苯那敏的分配系数
-氯苯那敏的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为4.8,表明其有较强的脂溶性。
-高脂溶性使得氯苯那敏能够轻松透过生物膜和血脑屏障。
氯苯那敏的酸碱性质
-氯苯那敏是一个弱碱,其pKa值为9.3。
-在生理pH值下,大部分氯苯那敏以带正电的阳离子形式存在。
氯苯那敏的稳定性
-氯苯那敏对光照、热和酸敏感,在这些条件下容易发生降解。
-水溶液中的氯苯那敏在室温下可稳定数周,但煮沸后会迅速分解。
氯苯那敏的晶体结构
-氯苯那敏在室温下以盐酸盐形式结晶,其晶体结构为三斜晶系。
-氯苯那敏阳离子通过氢键和卤素键与氯离子结合。
氯苯那敏的代谢
-氯苯那敏主要在肝脏中代谢,其中大部分被CytochromeP450酶氧化和羟基化。
-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氯苯那敏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C16H19ClN2
分子量:279.80g/mol
物理形态:无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或块状固体
熔点:139-142°C
沸点:362°C(分解)
溶解性:
*水:极微溶(约0.001%)
*乙醇:易溶
*氯仿:易溶
*二甲基甲酰胺:易溶
*丙酮:微溶
*乙醚:难溶
极性:极性分子
光稳定性:在光照下不稳定,易氧化分解
pH稳定性:在pH4-8范围内相对稳定
化学结构:
氯苯那敏属于苯乙胺类抗组胺药,其化学结构为:
```
CH3
|
C6H5-CH-N(CH3)-CH2-CH2-N(CH3)2
|
Cl
```
晶体结构:
氯苯那敏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如下:
*a=12.32Å
*b=10.40Å
*c=17.77Å
*β=102.7°
红外光谱:
氯苯那敏的红外光谱主要特征峰如下:
*3060cm-1:芳香C-H伸缩振动
*2930cm-1:脂肪族C-H伸缩振动
*1600cm-1:芳香环骨架振动
*1450cm-1:甲基C-H变形振动
*1220cm-1:C-N伸缩振动
*1030cm-1:C-Cl伸缩振动
紫外光谱:
氯苯那敏在紫外光谱中具有特征吸收峰,最大吸收波长为270nm。
核磁共振光谱(NMR):
氯苯那敏的1HNMR光谱主要特征峰如下:
*δ7.2-7.5ppm:芳香质子
*δ2.6-2.8ppm:亚甲基质子(-CH2-)
*δ2.2-2.4ppm:甲基质子(-CH3)
质谱(MS):
氯苯那敏的质谱主要碎片离子如下:
*m/z279:分子离子峰
*m/z167:苯乙基离子
*m/z107:二甲氨基乙基离子
*m/z72:氯代苯离子
稳定性:
氯苯那敏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相对稳定。然而,它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会经历Hofmann降解反应。在光照或热的作用下,氯苯那敏也会发生分解。第二部分氯苯那敏的药理作用关键词关键要点抗组胺作用
1.氯苯那敏通过竞争性拮抗H1受体发挥抗组胺作用,阻断组胺与H1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组胺介导的反应。
2.氯苯那敏对组胺引起的平滑肌收缩、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腺体分泌等症状具有拮抗作用。
3.氯苯那敏对H1受体的亲和力较高,抗组胺作用强,具有较好的疗效。
镇静作用
1.氯苯那敏可通过抑制大脑皮层和脊髓网状结构的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发挥镇静作用。
2.氯苯那敏的镇静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大剂量时可引起嗜睡、乏力等不良反应。
3.氯苯那敏的镇静作用可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疾病引起的瘙痒和不适感。
抗胆碱作用
1.氯苯那敏具有轻微的抗胆碱作用,可抑制乙酰胆碱与胆碱能受体的结合。
2.氯苯那敏的抗胆碱作用可能导致口干、视力模糊、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
3.对于患有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疾病的患者,应慎用氯苯那敏,以免加重病情。
抗血清素作用
1.氯苯那敏可抑制血清素的再摄取,导致突触间隙内血清素浓度升高,发挥抗抑郁作用。
2.氯苯那敏的抗抑郁作用较弱,需要较高的剂量才有效,且存在抗胆碱等不良反应。
3.目前临床很少将氯苯那敏用于治疗抑郁症,主要用于缓解过敏性疾病的症状。
抗恶心呕吐作用
1.氯苯那敏可通过抑制前庭神经和延髓呕吐中枢,发挥抗恶心呕吐作用。
2.氯苯那敏对晕船、晕车等运动性恶心呕吐有较好的疗效,但对其他类型的恶心呕吐效果较弱。
3.氯苯那敏的抗恶心呕吐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晕车、晕船等疾病。
其他药理作用
1.氯苯那敏还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但这些作用的研究尚不充分。
2.氯苯那敏可能与多种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如中枢神经抑制剂、抗胆碱能药物等,需要注意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3.随着研究的深入,氯苯那敏的更多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探索。氯苯那敏的药理作用
氯苯那敏是一种抗组胺药,主要作用于外周组织的H1受体,具有抗组胺、抗胆碱和镇静作用。
抗组胺作用
氯苯那敏通过竞争性拮抗组胺与H1受体的结合,阻止组胺释放的生理和药理效应,包括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加等。
氯苯那敏的抗组胺作用强,作用持久,持续时间可达6-8小时。对组胺诱发的皮肤反应(风团)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H2受体无抑制作用。
抗胆碱作用
氯苯那敏还具有抗胆碱作用,可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受体的结合,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表现为口干、视力模糊、尿潴留、心悸等。
镇静作用
氯苯那敏可通过抑制脑干网状结构的觉醒中枢,产生镇静作用,表现为嗜睡、疲乏和协调能力下降等。
其他作用
此外,氯苯那敏还具有以下作用:
*抗炎作用:可抑制组胺合成,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反应。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抗肿瘤作用:体外研究表明,氯苯那敏具有抗肿瘤活性,可抑制癌细胞生长。
*抗病毒作用:对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具有抑制作用。
药代动力学
*吸收: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约1-2小时达血药峰浓度。
*分布: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包括大脑、肺、肾脏和肌肉。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98%)。
*代谢: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过N-去甲基化、去氨基化和氧化形成多种代谢产物。
*排泄: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尿液排泄,少部分通过胆汁排泄。
用药指导
*适应证: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皮肤瘙痒症、晕动症、晕厥和呕吐等。
*用法用量:成人一次4mg,一日2-3次;儿童6-12岁一次2mg,一日2-3次。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口干、视力模糊、尿潴留、心悸、恶心、呕吐等。
*注意事项: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驾驶员、操作机械或从事高空作业者禁用。第三部分氯苯那敏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关键词关键要点吸收与分布
1.氯苯那敏口服后快速且广泛地被胃肠道吸收。
2.口服后约1-2小时达到血浆峰浓度。
3.分布广泛,可分布到大多数组织中,包括肺、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
代谢
1.氯苯那敏主要在肝脏代谢,主要通过去甲基化和羟基化反应。
2.代谢产物主要为去甲氯苯那敏和去甲氯苯那敏葡萄糖苷酸。
3.去甲氯苯那敏具有与母体化合物相似的抗组胺作用。
排泄
1.氯苯那敏及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2.消除半衰期约为12-24小时。
3.小部分氯苯那敏可通过胆汁排泄。
药物相互作用
1.氯苯那敏可与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相互作用,增强其镇静作用。
2.可与抗胆碱能药物相互作用,加重抗胆碱能副作用,如口干、视力模糊和尿潴留。
3.可与MAO抑制剂相互作用,增加拟胆碱能作用,导致低血压、体温过低和惊厥。
特殊人群
1.在肝功能受损或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中,氯苯那敏的代谢和排泄速度会减慢,需要调整剂量。
2.在老年患者中,氯苯那敏的清除率降低,需注意潜在的抗胆碱能副作用。
3.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中,氯苯那敏的安全性尚不明确,应谨慎使用。
药物耐受性
1.长期使用氯苯那敏可产生药物耐受性,导致抗组胺作用减弱。
2.药物耐受性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神经递质受体的下调或抗组胺剂代谢的改变有关。
3.避免长期使用氯苯那敏以减少耐受性的发生。氯苯那敏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氯苯那敏是一种作用于H1受体的抗组胺药,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如下:
吸收
*口服后快速吸收,生物利用度约为25%至50%。
*吸收延迟约为0.5至1.5小时。
*食物可能会降低吸收率。
分布
*分布广泛,进入大多数组织和体液。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约98%)。
*在肺、肝和肾组织中浓度较高。
代谢
*主要在肝脏中通过CYP2D6酶代谢。
*主要代谢物为去甲氯苯那敏和二脱甲氯苯那敏。
消除
*消除半衰期为8至12小时。
*主要通过尿液和粪便排泄。
*少量通过胆汁排泄。
血浆浓度-时间曲线
*口服后,血浆浓度在6至8小时内达到峰值。
*血浆浓度-时间曲线显示出双重峰值,这归因于肝脏首过效应和代谢物的再吸收。
*稳态浓度在连续给药后通常在2至3天内达到。
药代动力学参数
以下数据基于健康成年受试者口服单次10mg氯苯那敏:
*最大血浆浓度(Cmax):50-100ng/mL
*时间达峰值浓度(Tmax):0.5-1.5小时
*面积下曲线(AUC):150-300ng·h/mL
*消除半衰期(t1/2):8-12小时
*清除率(CL):0.5-1.0L/min
*分布容积(Vd):5-10L/kg
特殊人群
*老年人:消除半衰期延长,清除率降低。
*肝功能受损:消除半衰期延长。
*肾功能受损:影响不大,但可能会累积代谢物。
药物相互作用
*CYP2D6抑制剂:可增加氯苯那敏的浓度。
*CYP2D6诱导剂:可降低氯苯那敏的浓度。
*抗酸剂:可降低氯苯那敏的吸收。
*酒精:可增强氯苯那敏的镇静作用。
临床意义
*了解氯苯那敏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对于优化其剂量方案和监测疗效至关重要。
*对于肝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应监测与CYP2D6抑制剂或诱导剂同时使用氯苯那敏患者的血浆浓度。
*酒精与氯苯那敏的联合使用应谨慎,因为这可能会导致过度的镇静作用。第四部分氯苯那敏的不良反应关键词关键要点抗胆碱作用
1.氯苯那敏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可阻断外周M-胆碱受体。
2.该作用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口干、视物模糊、尿潴留、便祕和头痛。
3.在老年人中,抗胆碱作用的副作用更常见且更严重,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和谵妄。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1.氯苯那敏可通过穿透血脑屏障发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2.该作用会引起嗜睡、疲倦、头晕和注意力不集中。
3.在驾驶或操作重型机械时服用氯苯那敏可能会造成危险,因为这会导致警觉性下降和反应时间延迟。
心脏毒性
1.氯苯那敏在高剂量下可引起心脏毒性,包括心律失常和心肌抑制。
2.氯苯那敏可延长QTc间期,增加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如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
3.患有心脏疾病、使用其他延长QTc间期的药物或患有电解质失衡的人服用氯苯那敏时需要格外谨慎。
其他不良反应
1.氯苯那敏的其他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以及肝毒性(罕见)。
2.这些不良反应的频率因个人而异,在短期治疗中通常是轻微和短暂的。
3.然而,长期服用或大剂量服用氯苯那敏可能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
药物相互作用
1.氯苯那敏与其他药物有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包括:抗胆碱能药物、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和延长QTc间期的药物。
2.联合使用这些药物会增强或减弱氯苯那敏的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3.在服用氯苯那敏之前,告知医生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草药补充剂。
风险管理
1.氯苯那敏的不良反应可以通过遵循推荐剂量、监测患者的反应以及避免与其他药物的潜在有害相互作用来管理。
2.对于存在心脏疾病、电解质失衡或其他可增加不良反应风险的病症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氯苯那敏并密切监测。
3.正在服用氯苯那敏的患者应避免饮酒,因为酒精会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氯苯那敏的不良反应
氯苯那敏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过敏反应的抗组胺药,其不良反应主要分为中枢神经系统(CNS)作用和全身性反应两大类。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镇静和嗜睡:这是氯苯那敏最常见的副作用,约有50%的患者报告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抗胆碱能作用:可引起口干、视力模糊、排尿困难等症状。
*兴奋和烦躁: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可能表现出兴奋、烦躁、失眠等症状。
*感觉障碍:如耳鸣、眩晕和味觉异常。
*癫痫发作:罕见,主要发生在儿童和癫痫患者。
全身性反应
*消化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心血管反应:可引起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低血压等。
*皮肤反应:如皮疹、瘙痒、荨麻疹等。
*呼吸系统反应:可引起呼吸抑制,特别是过量服用时。
*泌尿系统反应:如尿潴留、排尿困难。
*肝脏毒性:罕见,但可发生肝细胞损伤和胆汁淤积。
*血液系统反应:如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主要发生于对药物高度敏感的患者。
特殊人群的不良反应
*儿童:儿童对氯苯那敏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的敏感性较高,可能出现兴奋、烦躁、幻觉等症状。
*老年人:老年人对氯苯那敏的抗胆碱能作用敏感,可能出现口干、视力模糊、排尿困难等症状。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氯苯那敏可通过胎盘和乳汁传递给胎儿或婴儿,应谨慎使用。
剂量依赖性
氯苯那敏的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通常与剂量有关。较高剂量与更严重的副作用相关。
相互作用
氯苯那敏可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加重不良反应,如: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可增强氯苯那敏的镇静作用。
*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东莨菪碱,可加重氯苯那敏的抗胆碱能作用。
*MAOI类药物:可增强氯苯那敏的兴奋作用,导致高血压危象。
预防和处理
为了预防和处理氯苯那敏的不良反应,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遵循医嘱,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避免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或抗胆碱能药物同时使用。
*注意监测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状态和全身反应。
*对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谨慎使用。
*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寻求医疗救助。第五部分氯苯那敏的药物相互作用氯苯那敏的药物相互作用
氯苯那敏是一种抗组胺药,可用于缓解过敏和晕动病症状。然而,它也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多种不良影响。
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的相互作用
氯苯那敏与MAOI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高血压危象,这是血压急剧升高的潜在致命情况。MAOI可抑制单胺氧化酶,这是一种分解单胺类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酶。氯苯那敏还可以抑制单胺氧化酶,当与MAOI联合使用时,可能导致体内神经递质水平升高,导致血压升高和其他严重副作用。
与抗胆碱能药物的相互作用
氯苯那敏与抗胆碱能药物(如颠茄、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相互作用可导致抗胆碱能副作用的增强,如口干、视力模糊、尿潴留、便秘和精神错乱。抗胆碱能药物可以通过阻断胆碱能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产生抗胆碱能效应,而氯苯那敏也具有抗胆碱能活性,当与这些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导致这些副作用恶化。
与中枢神经系统(CNS)抑制剂的相互作用
氯苯那敏与CNS抑制剂(如苯巴比妥、酒精、阿片类药物和苯二氮卓类药物)的相互作用可导致CNS抑制的增强,如镇静、嗜睡和协调受损。CNS抑制剂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而氯苯那敏也具有镇静作用,当与这些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导致严重的CNS抑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与肝酶诱导剂的相互作用
氯苯那敏与肝酶诱导剂(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和利福平)的相互作用可导致氯苯那敏代谢加速,降低其疗效。肝酶诱导剂可增加肝脏中肝酶(如细胞色素P450)的产生,这些酶负责药物代谢。当氯苯那敏与这些药物联合使用时,肝酶的诱导会加速氯苯那敏的代谢,导致体内氯苯那敏水平降低,从而降低其疗效。
与其他抗组胺药的相互作用
氯苯那敏与其他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异丙嗪和西替利嗪)的相互作用可导致抗组胺作用增强,如镇静、嗜睡和协调受损。抗组胺药可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发挥抗组胺作用,而氯苯那敏也具有抗组胺活性,当与这些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导致抗组胺作用叠加,导致更严重的抗组胺副作用。
与咖啡因的相互作用
氯苯那敏与咖啡因的相互作用可导致咖啡因的疗效增强,如兴奋、警觉性增加和失眠。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而氯苯那敏具有镇静作用。当与咖啡因联合使用时,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可能抵消氯苯那敏的镇静作用,导致咖啡因的疗效增强。
与抗酸剂的相互作用
氯苯那敏与抗酸剂(如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的相互作用可导致氯苯那敏吸收降低,降低其疗效。抗酸剂可以通过改变胃pH值来影响药物的吸收。当氯苯那敏与抗酸剂联合使用时,抗酸剂可使胃pH值升高,从而降低氯苯那敏的吸收,导致其疗效降低。
与食物的相互作用
氯苯那敏与食物的相互作用可导致其吸收延迟或减少,降低其疗效。食物可以通过改变胃的排空时间来影响药物的吸收。当氯苯那敏与食物联合使用时,食物可延迟胃的排空,从而延迟或减少氯苯那敏的吸收,导致其疗效降低。
结论
氯苯那敏是一种抗组胺药,可用于缓解过敏和晕动病症状。然而,它也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多种不良影响。与MAOI、抗胆碱能药物、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肝酶诱导剂、其他抗组胺药、咖啡因、抗酸剂和食物的相互作用尤其重要。医生在开具氯苯那敏时应意识到这些相互作用,并采取适当措施以最小化风险。第六部分氯苯那敏的应用范围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抗组胺作用
1.氯苯那敏是一种有效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可阻止组胺与该受体的结合,从而缓解组胺引起的鼻塞、流涕、喷嚏等过敏症状。
2.氯苯那敏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引起组胺释放的过敏反应均有良好的疗效。
主题名称:抗胆碱作用
氯苯那敏的应用范围
作为一种经典的第一代抗组胺药,氯苯那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过敏性疾病,包括:
1.过敏性鼻炎
氯苯那敏可有效抑制由组胺释放引起的鼻黏膜充血、流涕、打喷嚏等过敏症状。研究表明,氯苯那敏在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
2.过敏性结膜炎
氯苯那敏可缓解由组胺释放引起的结膜充血、流泪、瘙痒等过敏性结膜炎症状。局部滴眼应用氯苯那敏可快速起效,有效控制过敏反应。
3.荨麻疹
氯苯那敏对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明显。它能抑制组胺释放,减轻皮肤瘙痒、风团等症状。临床研究显示,氯苯那敏可有效缓解荨麻疹患者的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4.过敏性皮炎
氯苯那敏可以缓解过敏性皮炎引起的瘙痒、红斑等症状。局部外用氯苯那敏乳膏或软膏可有效抑制组胺释放,减輕皮膚炎症。
5.虫咬皮炎
氯苯那敏可有效抑制由虫咬引起的组胺释放,减轻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局部外用氯苯那敏乳膏或软膏可缓解虫咬皮炎的不适感。
6.晕动病
氯苯那敏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可抑制乙酰胆碱对迷走神经的影响,从而抑制胃肠道蠕动,减轻晕动病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7.预防输血反应
氯苯那敏可预防输血过程中由组胺释放引起的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在输血前给药可有效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8.辅助镇静
氯苯那敏具有轻微的镇静作用,可作为辅助用药用于治疗失眠或焦虑。
用药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
氯苯那敏虽然具有良好的抗过敏效果,但其使用过程中也需要考虑一定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氯苯那敏可引起困倦,因此服用后应避免驾驶或操作精密机械。
*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氯苯那敏。
*氯苯那敏与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胆碱能药)合用时,可能会增强其抗胆碱能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困倦,其他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口干、视力模糊、尿潴留、便秘等。
*罕见情况下,氯苯那敏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癫痫发作等不良反应。
总之,氯苯那敏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抗过敏药,具有良好的抗过敏效果。其主要应用范围包括过敏性鼻炎、结膜炎、荨麻疹、皮炎、晕动病、预防输血反应和辅助镇静。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其注意事项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第七部分氯苯那敏的制备工艺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合成方法
1.氯苯那敏传统上通过缩合α-氯苯乙酮与二甲基氨基苯酚制备。
2.优化工艺条件,如反应温度、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可提高收率和选择性。
3.探索绿色和可持续的合成方法,例如微波辅助合成和超声波辅助合成。
主题名称:分离和纯化
氯苯那敏的制备工艺
氯苯那敏的制备工艺主要分为三种:苯甲酰氯法、二苯基乙酮法和缩合法。
苯甲酰氯法
苯甲酰氯法是氯苯那敏最常见的制备工艺。该工艺主要分为两步:
1.苯甲酰氯与二乙胺反应:苯甲酰氯与二乙胺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二乙氨基苯甲酮。
2.二乙氨基苯甲酮与异丙醇反应:二乙氨基苯甲酮与异丙醇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氯苯那敏。
二苯基乙酮法
二苯基乙酮法是以二苯基乙酮为原料制备氯苯那敏的工艺。该工艺主要分为三步:
1.二苯基乙酮与苯胺反应:二苯基乙酮与苯胺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二苯基乙酮苯胺缩合物。
2.二苯基乙酮苯胺缩合物与二乙胺反应:二苯基乙酮苯胺缩合物与二乙胺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二苯基乙酮二乙胺缩合物。
3.二苯基乙酮二乙胺缩合物与异丙醇反应:二苯基乙酮二乙胺缩合物与异丙醇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氯苯那敏。
缩合法
缩合法是以苯甲醛、苯乙胺和异丙醇为原料制备氯苯那敏的工艺。该工艺主要分为一步:
苯甲醛、苯乙胺和异丙醇在酸性条件下反应:苯甲醛、苯乙胺和异丙醇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氯苯那敏。
工艺比较
三种工艺各有优缺点:
*苯甲酰氯法工艺成熟,收率高,但苯甲酰氯具有毒性,反应需要在低温下进行。
*二苯基乙酮法工艺比苯甲酰氯法复杂,收率较低,但反应条件温和,对设备要求低。
*缩合法工艺最简单,但收率较低,反应时间较长。
通常,工业生产中采用苯甲酰氯法制备氯苯那敏。
参考文献
*《新编药物化学》王孝珍编著,科学出版社,2013年
*《药物合成工艺学》陈志强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
*《化学工业手册》第八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八部分氯苯那敏的质量控制标准关键词关键要点【理化性质】
1.氯苯那敏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2.熔点为116~118℃,沸点为245~248℃(2.67kPa)。
3.易溶于甲醇、乙醇,微溶于水。
【鉴别】
氯苯那敏的质量控制标准
规格
*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或小晶体
*溶解度: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1:4000),可溶于乙醇(1:20)、氯仿(1:10)和乙醚(1:10)
*熔点:116~119℃
*比旋光度:[α]D25:+42°~+48°(1%,乙醇)
*红外光谱:与对照品图谱一致
鉴别
*紫外光谱法:在甲醇中显示最大吸收波长在264nm处,比吸光度不小于0.90
*薄层色谱法:在硅胶G薄层上,用正己烷-二氯甲烷-甲醇-氨水(20:15:10:2)为展开剂,与对照品斑点比较,Rf值应相同
*熔点测定:与对照品进行熔点混合试验,没有明显的熔点下降
含量测定
*HPLC法:
*色谱条件:
*色谱柱:C18反相色谱柱
*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7.0)(75:25)
*流动相流量:1.0mL/min
*检测波长:264nm
*对照品溶液:取一定量对照品,用流动相溶解,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溶液
*供试品溶液:取一定量供试品,用流动相溶解,配制成与对照品溶液浓度相近的溶液
*计算:
*计算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中氯苯那敏的峰面积
*计算供试品中氯苯那敏的含量:
```
含量(%)=供试品峰面积/对照品峰面积×对照品含量×供试品质量
```
*滴定法:
*试剂:
*0.1mol/L高氯酸溶液
*结晶紫指示液
*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中建七局秋季校园招聘正式启动“七”待有你共建未来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个人经营借款合同范本
- 动车轮椅租赁合同范本
- 产品代销售合同范本
- mcn商务推广合同范本
- 借款续约合同范本
- 传媒行业培训合同范本
- 武侯卫生间补漏施工方案
- 保利地产施工合同范本
- 专利免责合同范例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名师教学设计】
-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
- 【2024高考万能答题模版】数学答题模板1
- DG-TJ 08-2242-2023 民用建筑外窗应用技术标准
- 专项训练-解决问题训练(专项训练)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SHT 3060-2013 石油化工企业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 2024年俄罗斯高空作业平台车行业应用与市场潜力评估
- 【中考真题】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2024版年度经济法基础完整全套课件
- JT-T-445-2021汽车底盘测功机
- 体育科学:田径考试考试题(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