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安装标准与规范研究_第1页
空调安装标准与规范研究_第2页
空调安装标准与规范研究_第3页
空调安装标准与规范研究_第4页
空调安装标准与规范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25空调安装标准与规范研究第一部分空调系统安装规范概述 2第二部分室内机安装标准尺寸要求 5第三部分室外机安装位置选择原则 7第四部分制冷剂管道安装要求与规范 9第五部分电气连接标准与安全措施 12第六部分冷媒泄漏检测与处理程序 15第七部分系统调试与验收规范 17第八部分空调系统维护与保养标准 21

第一部分空调系统安装规范概述关键词关键要点【安装工艺规范】

1.明确安装工艺要求,包括设备吊装、管道连接、电气接线、冷媒充注等步骤的具体操作规范。

2.规范特殊安装环境下的工艺要求,如高层建筑、超低温环境、防爆场所等。

3.规定安装验收标准,包括设备运行状况、管路连接密闭性、电气安全等项目的检查验收要求。

【材料选择与使用】

空调系统安装规范概述

空调系统安装规范涵盖了空调系统安装各个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旨在确保空调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1.系统设计

*根据建筑结构、使用要求和室内环境参数,合理确定空调负荷、系统类型和设备选型。

*满足相关节能规范和标准的要求,采用节能高效的空调设备和系统。

*绘制详细的空调系统设计图纸,包括系统平面图、管道图、电气图等。

2.设备选型

*根据空调负荷和使用要求,正确选型冷源机组、风机盘管、风管机、新风机等空调设备。

*设备选型应考虑运行效率、能效比、噪音和振动控制等因素。

3.材料选择

*空调系统管道宜采用保温性好、阻力小的材料,如聚氨酯、橡塑等。

*电线电缆应符合安全规范要求,选择符合使用环境和负载要求的规格和型号。

4.安装工艺

*冷源机组安装:

*机组基础牢固平整,机组与基础之间采用减震措施。

*冷凝器、蒸发器和管道连接应严密,无泄漏。

*机组电气连接应符合安全规范要求,确保接线牢固可靠。

*风管安装:

*风管连接应严密,无漏风现象。

*风管支架牢固可靠,支架间距符合规范要求。

*风管保温材料安装平整严密,保温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风机盘管安装:

*风机盘管安装牢固平稳,支架结构满足承重要求。

*风机盘管各部件连接紧密,无漏水漏气现象。

*风机盘管电气连接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风管机安装:

*风管机安装牢固可靠,支架结构满足承重要求。

*风管机各部件连接紧密,无漏水漏气现象。

*风管机电气连接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5.调试及验收

*空调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全面调试,包括冷热工况运行测试、系统风量和温湿度调节、控制系统调试等。

*空调系统调试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并出具调试报告。

*空调系统验收应由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验收内容包括系统功能、性能、安全性、节能性和安装质量等。

6.质量控制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空调系统安装质量。

*对空调设备、材料和安装工艺进行严格把控,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实施质量监督和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安装过程中的问题。

7.安全管理

*空调系统安装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加强电气安全管理,定期检测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做好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人员坠落事故。

规范细则

1.管道安装

*铜管连接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连接处应平整严密,无渗漏。

*管道支架间距不大于1.5m,支架方式应牢固可靠。

*管道保温材料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温层应平整严密。

2.风机盘管安装

*风机盘管水管连接采用螺纹连接或法兰连接,连接处应严密,无渗漏。

*风机盘管与支架连接应牢固可靠,支架结构应满足承重要求。

*风机盘管出风口安装百叶窗,百叶窗应启闭灵活。

3.风管机安装

*风管机室内机与支架连接应牢固可靠,支架结构应满足承重要求。

*风管机室内机与室外机连接管路应严密,无渗漏。

*风管机室内机出风口安装百叶窗,百叶窗应启闭灵活。

4.控制系统安装

*控制系统电缆连接应牢固可靠,连接方式应符合电气规范要求。

*控制系统面板安装平整美观,面板上按钮和指示灯清晰可见。

*控制系统参数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第二部分室内机安装标准尺寸要求关键词关键要点【室内机安装标准高度要求】

1.室内机安装高度一般为地面至机身底部距离1.8-2.3米,距天花板距离不少于15厘米。

2.考虑到不同房间的功能和使用需求,安装高度可适当调整,如卧室可适当降低,客厅可适当升高。

3.安装高度过低会影响出风效果和美观,过高则可能导致冷气无法覆盖整个房间。

【室内机安装水平度要求】

室内机安装标准尺寸要求

室内机的安装标准尺寸要求主要根据房间面积、制冷能力、空间布局等因素综合确定。以下为常见的室内机安装标准尺寸:

1.壁挂式室内机

*高度:通常为220-300mm,具体高度应根据不同机型的安装说明书确定。

*宽度:根据制冷量不同而异,一般为650-1200mm。

*厚度:通常为170-250mm。

2.柜式室内机

*高度:通常为750-1200mm。

*宽度:根据制冷量不同而异,一般为500-1500mm。

*深度:通常为400-600mm。

3.吸顶式室内机

*高度:通常为200-280mm,具体高度应根据不同机型的安装说明书确定。

*宽度:根据制冷量不同而异,一般为650-1200mm。

*长度:根据制冷量不同而异,一般为650-1200mm。

4.吊顶式室内机

*高度:根据机型不同而异,一般为300-600mm。

*宽度:根据制冷量不同而异,一般为800-1500mm。

*深度:根据制冷量不同而异,一般为600-1200mm。

5.风管式室内机

风管式室内机的尺寸和形状由安装方式和空间布局决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尺寸。

室内机安装位置要求

除了尺寸要求外,室内机安装还应满足以下位置要求:

*室内机应安装在平整牢固的墙面或天花板上,承重能力应符合要求。

*室内机与天花板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m,与墙面的距离应大于50mm。

*室内机出风口应畅通无阻,避免被家具或窗帘遮挡。

*室内机应安装在易于维护和检修的位置。

遵循以上室内机安装标准尺寸要求和位置要求,可以确保空调系统正常运行,达到理想的制冷或制热效果。第三部分室外机安装位置选择原则关键词关键要点室外机安装位置选择原则

主题名称:避开高空坠物风险

1.室外机应安装在不易受高空坠物影响的位置,如远离阳台、窗户和树木等。

2.避免将室外机安装在人流密集或经常有车辆通行的区域。

3.对于高层建筑,室外机应安装在不易被坠落物体击中的位置,如屋顶或外墙侧面。

主题名称:减少振动与噪音污染

室外机安装位置选择原则

室外机安装位置的选择至关重要,它会影响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以下是室外机安装位置选择的一般原则:

1.通风良好

*外机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以确保充足的冷凝器热交换。

*避免安装在密闭空间、角落或障碍物附近,这些地方会限制气流,导致机组过热。

*推荐最小通风距离:

*前方:1.5米

*侧面:0.6米

*后方:0.6米

*顶部:1米(如上方无障碍物)

2.排水顺畅

*外机应安装在排水顺畅的地方,以防止冷凝水积聚。

*冷凝水管应向下倾斜,并配有排水弯头,防止冷凝水倒流。

*避免安装在排水不良的地方,如低洼地或积水区。

3.避开热源

*外机应远离热源,如阳光直射、排风口或暖气设备。

*热源会导致机组冷凝器过热,降低制冷效率。

*建议与热源保持至少1.5米的距离。

4.避开振动源

*外机应远离振动源,如洗衣机、烘干机或室外风扇。

*振动会传导到机组,影响其正常运行和寿命。

*建议与振动源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

5.考虑美观性

*外机应安装在不影响建筑物美观性的位置。

*避免安装在明显位置,如窗户或门廊正上方。

*考虑使用遮挡物或绿化植物来隐藏机组。

6.满足建筑规范

*外机安装位置应符合当地建筑规范要求。

*规范可能对机组的最小间距、通风要求和排水措施等方面提出规定。

7.方便维护

*外机应安装在便于维护和维修的位置。

*确保有足够的检修空间,便于检修、保养和修理。

8.避开管线

*外机安装位置应避开电线、燃气管线和水管等管线。

*管线可能会阻碍安装或导致安全隐患。

*建议与管线保持至少0.3米的距离。

9.考虑噪声影响

*外机运行会产生噪声,因此应考虑安装位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避免安装在邻近卧室、书房或其他需要安静的区域。

10.考虑防盗性

*外机具有较高的价值,因此应考虑安装位置的防盗性。

*避免安装在容易被盗的位置,如一楼外墙或无监控的区域。第四部分制冷剂管道安装要求与规范关键词关键要点制冷剂管路选材

1.制冷剂管路应采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无缝钢管、紫铜管、铝管等材料。

2.管道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小于相关标准规定的最小壁厚。

3.管道表面应光滑、无裂纹、无凹凸、无锈蚀和油污等缺陷。

制冷剂管路连接

1.制冷剂管路应采用钎焊、焊接、法兰连接、机械连接等方法进行连接。

2.钎焊应使用符合标准的钎料和助焊剂,钎焊部位应牢固、无泄漏。

3.法兰连接应使用符合标准的法兰和垫片,连接螺栓应拧紧到位。

制冷剂管路敷设

1.制冷剂管路应敷设在室内或保护良好的室外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雨水浸泡和腐蚀性气体。

2.管路应尽量敷设成水平或垂直方向,避免出现死弯和存油弯。

3.管路应固定牢固,避免振动和位移,并留有足够的膨胀余量。

制冷剂管路保温

1.冷媒管路暴露于环境中时,应进行保温处理,保温材料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2.保温层厚度应根据管路外径、介质温度、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计算。

3.保温材料应紧贴管路表面,无空隙和脱落现象。

制冷剂管路试压

1.制冷剂管路安装完成后,应进行严密性试压。试压方法包括气体试压和水压试压。

2.试压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低于相关标准规定的最小试压压力。

3.试压后应保持压力一段时间,观察是否存在泄漏。

制冷剂管路维护

1.定期检查制冷剂管路,及时发现并修复泄漏、脱落、腐蚀等缺陷。

2.定期清洁管路表面,清除灰尘、油污等杂质。

3.对暴露在室外环境中的管路进行防腐处理,延长管路使用寿命。制冷剂管道安装要求与规范

1.管道材料

*铜管:紫铜管、无氧铜管、电解铜管等,直径范围为6.35~38.1mm。

*铝管:耐腐蚀的硬铝管或半硬铝管,直径范围为9.52~38.1mm。

*钢管:无缝钢管,直径范围为15~108mm,厚度不小于1.5mm。

2.管道尺寸

*管道的内径应根据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量和压降要求确定。

*液管的内径应比蒸发器的排气管内径小,以防止液体制冷剂过快进入蒸发器。

*吸气管的内径应比压缩机的排气管内径大,以降低压降。

3.管道连接

*铜管连接:钎焊连接,焊料为银焊料或磷铜焊料。

*铝管连接:机械连接,如压接、法兰连接。

*钢管连接:焊接连接。

4.管道弯曲

*管道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6倍。

*弯管工具应采用弹簧弯管器或管弯机。

*弯管后应及时清除管内毛刺。

5.管道吊挂

*管道应采用吊架或支架悬吊。

*吊架应采用抗腐蚀材料,如镀锌钢管或铝合金杆件。

*管道与吊架或支架之间应使用橡胶或塑料垫块隔振。

6.管道保温

*冷媒管道需要保温以防止冷凝或结霜。

*保温材料应采用聚乙烯泡沫、橡胶或玻璃棉等。

*保温层厚度根据管径和冷凝或结霜风险确定。

7.管道穿墙孔

*管道穿墙孔应大于管道外径的2倍。

*孔周围应填充密封材料,如发泡剂或硅胶。

8.管道坡度

*液管应从冷凝器向蒸发器倾斜,以确保液体制冷剂流入蒸发器。

*蒸发器排气管应从蒸发器向压缩机倾斜,以防止液体制冷剂返流至压缩机。

9.管道排空

*管道安装完成后,应及时排空管道内的空气和水分。

*排空方法可采用真空泵抽空或充入惰性气体置换。

10.管道试压

*管道排空后,应进行试压。

*试压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

*试压时间一般为24小时。

11.管道标记

*管道应标注其用途,如液管、吸气管、高压管、低压管等。

*标注方式可采用标签、颜色标识或文字标识。

12.特殊要求

*高压管道应采用壁厚较厚的无缝钢管。

*用于制冷剂R410A的管道应采用紫铜管或耐压较高的铝管。

*安装在振动环境中的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或加装减振器。第五部分电气连接标准与安全措施关键词关键要点【电气系统安全措施】:

1.电源连接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规范,使用符合标准的电线和连接器。

2.空调应可靠接地,防止触电事故。

3.安装防雷装置,保护空调免受雷击损坏。

【电气线路敷设规范】:

电气连接标准与安全措施

1.电源保护

*空调电源应配置过电流保护装置,如断路器或熔断器。

*保护装置的额定电流应适当,以避免过载和火灾。

*当空调功率较大时,应使用专线供电,避免与其他电器共用电源。

2.接地要求

*空调机组应可靠接地,以防止漏电事故。

*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

*接地导体应使用铜芯或铜包钢芯电线,并满足国家电气安全规范要求。

3.电线连接规范

*电线连接应牢固可靠,避免松动或脱落。

*电线连接处应使用绝缘胶带或热缩管包裹,防止短路。

*电线连接应符合电气规范要求,并使用适当规格的电线。

4.管路敷设

*电气管路应敷设整齐合理,避免交叉杂乱。

*管路穿墙或穿梁时,应使用穿墙套管或穿梁孔,并适当密封。

*电气管路应避免敷设在有腐蚀或易燃物体的场所。

5.接线盒

*接线盒应使用耐腐蚀材料,并便于维护和检修。

*接线盒内接线应排列整齐,避免杂乱。

*接线盒应有足够的容量,以避免电线拥挤。

6.电气附件

*电气附件,如开关、插座和灯具,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规范要求。

*电气附件应安装牢固,并使用适当规格的导线。

*电气附件应有防潮和防尘措施,避免触电危险。

7.安全标志

*空调机组上应张贴安全警告标志,如“警告:高压”或“禁止触电”。

*安全标志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规范要求,并易于识别。

*安全标志应保持清洁,避免遮挡。

8.安全检查

*空调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电气连接规范、接地可靠、电线敷设合理、电气附件符合要求。

*安全检查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记录检查结果。

9.定期维护

*定期对空调电气系统进行维护,检查电线连接是否牢固、绝缘胶带是否完好、接地导体是否正常。

*对电气附件进行检查,确保正常工作。

*定期维护应根据空调的使用频率和运行环境进行制定。

10.应急措施

*当发生空调电气故障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采取应急措施。

*应急措施包括:

*切断空调电源

*疏散人员

*联系专业人员

*严禁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自行处理故障,以避免触电危险。第六部分冷媒泄漏检测与处理程序关键词关键要点冷媒泄漏检测

1.检测方法:包括目视检查、检漏仪检测、荧光剂法检测等多种方法,各方法各有优缺点。

2.泄漏部位识别:通过泄漏点附近冷媒泄漏痕迹,如油渍、结霜或霜团等,判断泄漏部位。

3.泄漏量评估:根据泄漏痕迹的严重程度、检漏仪读数等信息,评估冷媒泄漏量,以确定维修优先级。

冷媒泄漏处理

1.安全措施:冷媒泄漏可能存在窒息、爆炸等风险,必须采取适当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装备、通风良好等。

2.冷媒回收:使用冷媒回收装置回收泄漏的冷媒,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

3.检修与修复:查明泄漏原因,并进行必要的检修和修复工作,确保冷媒系统安全可靠。冷媒泄漏检测与处理程序

1.检测方法

*皂沫检测法:在可疑泄漏点涂抹肥皂液,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电子检漏仪:使用手持式电子检漏仪,检测系统内是否存在冷媒泄漏。

*紫外线检漏:向系统内注入荧光剂,使用紫外线灯照射,观察可疑泄漏点处是否有荧光反应。

*卤素检漏仪:检测制冷系统外泄漏出的冷媒成分,间接判断冷媒泄漏。

2.泄漏处理程序

2.1.安全措施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呼吸器、手套、护目镜)。

*保证通风良好。冷媒泄漏可能导致缺氧。

*远离明火和热源。冷媒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有害气体。

2.2.泄漏止漏

*机械方式:拧紧松动的接头或更换损坏的部件。

*化学方式:使用专门的冷媒止漏剂,通过堵塞泄漏点来止漏。

2.3.系统排空和恢复

*使用回收装置将系统中的冷媒回收。

*修复泄漏点后,用氮气或干燥的空气吹扫系统,清除水分和杂质。

*重新注入适量的冷媒至系统中。

2.4.性能测试

*运行空调系统,检查制冷/制热效果是否正常。

*再次使用检漏仪检查系统是否有新的泄漏点。

3.泄漏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及时检查和更换老化的部件。

*使用高质量的冷媒和安装材料。

*遵循制造商的安装指南和操作说明。

*记录系统维护历史,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4.冷媒回收与再利用

*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回收冷媒。

*对回收的冷媒进行净化处理,去除杂质和水分。

*将净化后的冷媒重新利用于其他空调系统中。

5.泄漏事故报告与记录

*记录冷媒泄漏日期、时间、地点、泄漏量和处理措施。

*报告严重泄漏事故给相关管理部门。

6.相关标准和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制冷剂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冷库和空调系统设计规范》

*《ASHRAE60.1:空调系统检漏》

*《ANSI/IIAR2:制冷系统检漏》第七部分系统调试与验收规范关键词关键要点系统调试与验收规范

1.调试验收的基本原则:调试验收应遵循“自始至终、统筹兼顾、循序渐进、逐步验收”的原则,以确保空调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2.调试验收的流程:调试验收应按照系统安装、系统调试、系统测试和系统验收的流程进行,每个阶段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相关检查和测试。

3.系统安装的验收:系统安装验收应重点检查安装位置、安装方式、管路连接、电气接线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系统调试

1.系统调试的目的与内容:系统调试旨在消除系统缺陷,使系统达到设计要求,包括机组运行调试、管路系统调试、控制系统调试等。

2.系统调试的检查方法:系统调试应按照调试程序进行逐项检查,重点检查机组运行参数、管路压力和流量、控制系统响应等。

3.系统调试的调整与优化:通过调试检查发现问题后,应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系统运行稳定高效。

系统测试

1.系统测试的内容与目的:系统测试旨在验证系统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耐久性测试等。

2.系统测试的实施:系统测试应按照测试大纲进行,重点测试系统功能、运行稳定性、能效指标等。

3.系统测试的评价与报告:系统测试结束后应进行综合评价,形成测试报告,记录测试情况和结果,为验收提供依据。

系统验收

1.系统验收的条件与程序:系统验收应在调试测试合格后进行,按照验收大纲进行检查和评定。

2.系统验收的内容:系统验收重点检查系统整体功能、运行状况、能耗指标、安全措施等。

3.系统验收的结论与报告:系统验收合格后应形成验收报告,记录验收情况、合格结论和注意事项。系统调试与验收规范

一、调试准备

1.调试前应满足以下条件:

-系统安装完毕并符合设计要求。

-系统管道系统冲洗合格。

-电气系统通电正常。

2.调试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熟悉空调系统原理和调试方法。

二、调试项目

1.系统功能调试:验证系统各功能是否正常,包括制冷、制热、送风、除湿等。

2.风量测定与调节:测量实际送风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根据需要调节送风机风量。

3.压力测定与调节:测量系统管道冷媒压力、冷冻水压力、风道风压等,并根据需要调节阀门、风门等组件。

4.温度与湿度测定与调节:测量系统出风口温度、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根据需要调节阀门、控制系统等组件。

5.噪声测量与调节:测量系统运行噪声是否满足国家标准,并根据需要采取降噪措施。

6.振动测量与调节:测量系统运行振动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根据需要采取减振措施。

7.能效测试:检测系统能效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三、调试方法

1.系统功能调试:逐项启动系统各功能,检查是否有异常现象或故障代码。

2.风量测定与调节:使用热线风速仪或风量计在风口处测量风速,并计算风量。

3.压力测定与调节:使用压力表测量管道压力,并根据需要调节膨胀阀、蒸发器或冷凝器侧的冷媒压力。

4.温度与湿度测定与调节:使用温度计、湿度计在出风口处测量温度、湿度,并根据需要调节温控器、加湿器或除湿器。

5.噪声测量与调节:使用声级计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测量噪声,并根据需要采取降噪措施,如安装消声器、隔音材料等。

6.振动测量与调节:使用振动传感器测量系统运行振动,并根据需要采取减振措施,如安装减振垫、柔性连接等。

7.能效测试: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能效测试,计算系统能效比(COP或EER)。

四、调试记录

1.调试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调试记录,包括:

-调试日期、调试人员、调试项目。

-测量数据、调节参数。

-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2.调试记录应存档备查。

五、验收规范

1.系统调试合格后,应进行验收。

2.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熟悉空调系统验收标准。

3.验收项目包括:

-系统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送风量满足设计要求。

-压力、温度、湿度符合设计要求。

-噪声、振动符合国家标准。

-能效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4.验收合格后,出具验收报告并存档备查。第八部分空调系统维护与保养标准关键词关键要点定期检查与清洁

1.定期检查空调过滤网,及时清理灰尘和杂质,保证空气流通顺畅。

2.定期清洗空调内部蒸发器和冷凝器翅片,去除污垢和细菌,提高换热效率。

3.定期检查空调铭牌,了解设备型号、功率等基本信息,并定期清理铭牌上的灰尘和杂质。

润滑与维护

1.定期给空调压缩机和风扇电机加注润滑油,确保设备运转顺畅。

2.定期更换空调制冷剂,保证空调制冷效果和能效。

3.定期检查和紧固空调管路连接件,防止泄漏和故障。

电气安全检查

1.定期检查空调电源线缆,是否有破损、老化等安全隐患。

2.定期检查空调电器元件,如电容、继电器、电机等,是否存在异常声音或过热现象。

3.定期测量空调接地电阻,确保设备接地良好,防止电击事故。

制冷剂管理

1.定期检查空调制冷剂泄漏情况,及时补充制冷剂,保证空调正常运行。

2.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回收和处置空调制冷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定期监测空调制冷剂压力和温度,及时发现异常,避免设备损坏。

噪音和振动控制

1.定期检查空调风扇和压缩机运转情况,是否存在异常噪音或振动。

2.安装空调减震垫,减少空调运转时的噪音和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定期清理空调出风口和回风口,保证空气流通顺畅,降低噪音。

故障排除与维修

1.定期检查空调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根据故障现象进行初步判断和排除。

2.对于复杂的故障,及时联系专业空调维修人员进行维修,避免延误维修时机。

3.记录空调故障和维修记录,以便定期分析空调运行情况,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空调系统维护与保养标准

空调系统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维护与保养对于确保其高效、可靠运行至关重要。以下是对空调系统维护与保养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定期检查

*每月检查:

*检查冷凝器和蒸发器盘管的清洁情况,如有脏污及时清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