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历史2024.5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如图为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人面纹方鼎,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器身外如表周饰半浮雕人面,人面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爪。鼎腹内壁铸“大禾”两字铭文,“禾”字为一株结有丰硕稻穗的禾杆,因此也被称为大禾方鼎。这反映出()①商代的青铜器多数出土于殷墟②半人半兽鼎浮雕体现图腾崇拜③此鼎与农业生产有紧密的关系④人面纹鼎是最早的青铜器之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中华”一词大体起源于魏晋,最初用于天文领域。后统治者借用为宫门名,如后赵“西中华门”、北魏“中华门”、南朝梁“东、西中华门”等。而后,不论南朝北朝,“中华”作为“中国”的另一名号逐渐使用起来。由此可见,“中华”一词的使用()①表明其使用范围扩大②标志华夏认同观念产生③反映其内涵不断丰富④折射出南北朝文化交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如表为汉至唐各地水利工程数量表。由此可见()陕西河南四川江苏浙江其他地区合计汉1819——141456晋——4——23716唐3211151844133253①数量的变化完全取决于中央集权程度②汉至唐各地水利工程数量持续增加③汉唐分布差异反映南北经济发展态势④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4.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开拓边疆、推动民族发展和民族交融、活跃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说法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A.南北面官制促进女真族与汉族民族交融B.榷场互市贸易加强宋与辽夏金经济往来C.迁都燕京实现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管理D.招抚东北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5.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大明律》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B明朝将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便于优抚弱势群体进行救助活动C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征银存在近两千年的人头税被废除D清中期更定保甲法,设牌长、甲长、保长三长制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A.A B.B C.C D.D6.梁启超曾论辛亥革命之因缘说:“国人种族观念之郁积、晚清政治之腐恶及威信之失坠、新思潮之输入等等,皆使革命有可能性,所谓因也;铁路国有政策之高压、袁世凯之起用,能使此可能性爆发或扩大,所谓缘也。”梁启超的分析()①注意到诱发革命的多重原因②着力从经济的角度剖析问题③认识到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④忽视了革命党人的组织因素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7.北京中山公园有保卫和平牌坊,其名称历经变化。1901年立于北京东单,名为“克林德碑”;1918年迁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改名为“公理战胜碑”;1952年在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上,改名为“保卫和平碑”。这件文物()①体现中国确立了在世界的强国地位②见证了近代中国饱经磨难的历史③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强权保卫和平④表明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意图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8.如图标识的地理位置是现在中国的省会城市,这些城市见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A.①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B.国共两党在②实现第一次合作C.在③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在④打响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9.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如图是当时各方博弈的示意图。据此,可以得出的认识是()A.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 B.美国称霸世界野心失败C.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D.第三世界发挥决定性作用10.京九线是位于京广线、京沪线之间的南北铁路干线(如图)。1958年,铁道部提出修建从北京到江西九江铁路干线的计划,但因技术原因,导致计划搁浅。80年代,全国政协提案中提出,将京九铁路延长至香港九龙,并力争在香港回归前全线贯通。经过多年修建,到1996年9月京九线全线开通。京九铁路的运营()①推动了南北运输进一步发展②得益于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③适应了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④密切了内地与香港地区联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1.如图为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古希腊雅典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位于城内山丘的顶上,建有神庙,四周砌设土墙,只有一个上下孔道,利于防卫。下城分布着市场、行政机构和居民点。①卫城反映出了城市具有防御和宗教等功能②哈德良所加城墙表明雅典受马其顿控制③设市场表明城市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④下城布局体现了城邦政治的某些特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查士丁尼统治时期,为了打破西亚地区对丝绸贸易的垄断,拜占庭帝国设法获取中国的养蚕技术和丝织品加工的工艺。至公元6世纪中叶,发源于中国的丝织业,从原料生产到纺织成品这一整套技术完全传入了拜占庭帝国的统治区。这反映出()A.中国与东罗马有经贸往来的途径 B.阿拉伯帝国是中西文化交流桥梁C.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巅峰 D.奥斯曼帝国影响东西方贸易往来13.恩格斯在谈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时认为,《人间喜剧》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描写了法国资产阶级在1816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的冲击,这一贵族社会是在1815年以来又重整旗鼓的,并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从而出现了诸多需要转变的社会问题。由此判断,符合恩格斯论述的是()①拿破仑统治导致法国封建势力复辟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趋向③社会主义运动冲击了资本主义统治④小说亦可折射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1851年英国进行了一次人口调查,大不列颠10岁以上人口1576万,就业人口达709万,其中妇女就业人口243万,占总人数的34.3%。而其中纺织业更是妇女的天下,据统计,棉纺业占56.4%,毛纺织占69.5%,丝织和麻织业占70.5%。这说明()A.资产阶级民主强调了男女平等的权利B.英国丝织业和麻织业水平高于棉织业C.第一国际推动了英国女权运动的兴起D.机器化生产推动就业人口结构变化15.如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领土变迁示意图”,产生图中波兰领土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关注其西部边界安全 B.美国霸权主义的直接作用C.北约成立后积极对外扩张 D.第一次柏林危机导致变化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题,共55分。16.文化的差异与消弭材料一考古学视野下秦与东方六国的差异类别六国秦国①铜陶器物演变连续性战国中期发生断裂②墓葬等级序列多阶层、小间隔,从国君到大贵族、普通贵族、平民,呈金字塔形结构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模落差巨大③城址等级序列国都以下,中等城市、小城市,逐级递减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1)结合所学,推断导致类别①在秦国发生断裂的重大事件,说明②③差异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材料二秦朝建立后面临如何对待各地区不同文化的问题,秦以吏、法、郡县治东方,结果激起东方社会反抗,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由此,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承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制。在东方政策问题上,秦始皇想快速实现文化统一、刘邦则容忍不同区域文化存在,结果都不成功。这个时候,第三种方案登台了,这就是儒家学者提出的“德教”。因此,有学者认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西汉“在文化上结束战国”历程。17.近代东亚国际关系由于发生了侵略与战争,1920世纪以中、日、朝三国为中心的东亚历史充满了创伤。材料一日本强迫朝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主要内容(部分)时间条约部分原文1876年《江华岛条约》“日本国人民在朝鲜国指定各口,如其犯罪交涉朝鲜国人民,皆归日本官审断。”1882年《济物浦条约》“日本公使馆备兵员若干备警事。设置修缮兵营,朝鲜国任之。”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韩国皇帝陛下将关于韩国全部一切统治权,完全且永久让于日本国皇帝陛下。”材料二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第一款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1899年,中国和朝鲜签订了近代朝鲜历史上第一份对外平等条约《中韩通商条约》。材料三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19世纪中后期日本对朝鲜的侵略。18.卧薪尝胆材料一1903年创刊的《东方杂志》以启导国民为宗旨,由支持维新、立宪的张元济主编。1904年,有人在该杂志上发文指出,“廿年沼吴……彼之卧薪尝胆,无忘前耻者,此物此志也”。他认为,比当时中国正被反复欺凌的现实更令人心痛的是,中国面对凌辱而毫无羞耻感。材料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由陶行知等人发起,倡导平民教育和农村教育。1938年该会发表的一篇越王勾践故事写道,在离开越国之前,勾践已经构想好了计划,因此这不是真正的“投降”。几年后,当听到他们的越王会很快从吴国回来时,越国的百姓为他们的“抗战”领导人回家而欢欣雀跃。在勾践回国后,他发起了一次“总动员”,认识到越国如果要报仇雪恨,首先必须要教育和训练百姓,“男女老幼全国人民一起总动员”。作者在故事结尾写道,“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对于我们目前的求得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四万万五千万人民的解放,卧薪尝胆的教训,还是有很大的意义哩!”材料三1961年有剧团尝试创作一部“卧薪尝胆”为主题的戏剧。创作者之一范钧宏认为应更多地重视面对逆境的坚定的恒心。还有创作者认为,必须表现出当代的精神,关注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需要做的事情,是减少或完全删除忍辱负重的主题,同时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振奋国家的时代精神。近代以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叙述随时代变化而不断革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予以说明。19.马铃薯与欧洲材料与马铃薯初相识的很长一段时间(近150年),欧洲人都对它抱着疑虑和鄙视的态度,更多只是作为观赏植物或药物种植。爱尔兰算是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再没有其他任何植物能在这么狭小的一块耕地之上,喂养如此众多的底层贫穷的爱尔兰人。18世纪以来,由于人口扩张,工业化吸引越来越多人口进入城市,马铃薯在英格兰农工阶级的日用饮食地位愈显重要。相比之下,欧陆农民对马铃薯的态度似乎较为迟疑,法兰西人、日耳曼人在英格兰人之后,也开始从事它的栽种。法国药剂师巴曼提耶对马铃薯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路易十六及其王后也采取积极举措进行宣传。普鲁士腓特烈大帝为此颁布了血腥的“马铃薯种植法令”。尤其是每逢饥荒过后,马铃薯的生产就冲刺上扬。到19世纪初,马铃薯早已成为欧洲人民不可或缺的粮食了。此时,东欧的斯拉夫民族也衷心接纳了这个植物。概括1619世纪马铃薯在欧洲传播过程中体现的变化。结合材料与所学,分析马铃薯得以在欧洲传播的原因。20.大历史材料一“大历史”(bighistory)是历史研究的新领域,它是由西方学者在1990年代初提出的。“大历史”研究的出现,与时代背景联系紧密。首先,精密计时革命、DNA的发现、板块构造理论以及宇宙大爆炸理论等为其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后冷战时代的趋势也有利于“大历史”研究的出现,比如全球化与环境保护等。与此同时,“大历史”研究也受到了很多质疑——如仅凭现代科学知识能够建构令人信服的宇宙史吗?对历史学家而言,以如此巨大的时间段来探究过去是不是有点不切实际?“大历史”研究能否成为一个明确的史学研究类型,还有待于在时间中去检验。材料二“大历史”研究的代表著作:《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大卫·克里斯蒂安等著)目录(节选)第1章宇宙、恒星和新化学元素第3章生命的出现第7章农耕文明时代的非洲欧亚大陆第10章迈向现代革命第13章未来的历史(1)依据以上两则材料,结合所学,谈一谈你对“大历史”研究的认识。材料三中国是一个“古老文明与现代国家形态几乎完全重合的国家”,“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干部下社区工作总结 总结
- 孤独症儿童的社交困难
- 外卖食品合同范例
- 企业销售订单合同范例
- 公会签署合同模板
- 建筑工作合同范例
- 农资配件出售合同范例
- ddp外贸合同范例
- 信阳合理用工合同范例
- 废旧设备工厂出售合同范例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 含解析
-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13讲 铁盐、亚铁盐及其转化 课件
- 【电商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探析案例:以阿里巴巴并购Lazada为例(论文)14000字】
- 2023年11月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下午真题(第二批)
- 2024年中国遥控风扇控制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江苏省盐城射阳县部分村(居)宣传文化管理员招聘57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智慧园区系统建设规范
- 2024-2030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
- 我与班集体共成长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