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土壤(含答案)-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_第1页
5.2土壤(含答案)-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_第2页
5.2土壤(含答案)-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_第3页
5.2土壤(含答案)-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_第4页
5.2土壤(含答案)-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土壤—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1.我国华北地区的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2.土壤的观察内容包括()①土壤颜色②土壤剖面构造③土壤厚度④土壤质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下面有关土壤肥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矿物养分的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准B.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肥力一般就高C.上层为黏壤质地、下层为粉砂壤质的土壤结构利于蓄水保肥D.土壤肥力不会因利用而耗损读“美国部分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值表示每英亩40英寸土层中有机质的吨数),完成下列问题。4.影响图中①到③自然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 B.地形 C.土壤 D.水分5.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与当地的气候、植被关系密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灌木丛生;有机质含量丰富 B.②草类旺盛;有机质含量最高C.③森林茂盛;有机质含量较高 D.④灌木丛生;有机质含量较低图为土壤组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在成土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7.图示体现了()A.有机质因土壤而诞生 B.有机质含量受空气影响C.水—气比例由矿物颗粒决定 D.各圈层对土壤有直接影响植被覆盖度为地面植被垂直投影占统计区总面积的比例,主要受气温、降水、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且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下图示意2001—2020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2015年植被覆盖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气候异常 B.全球变暖 C.过度放牧 D.生物入侵9.不同的人类活动会使植被覆盖度产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草原、草甸地区超载放牧,导致植被覆盖度下降②高海拔地区通过生态工程建设,可提高植被覆盖度③城市面积的扩张,导致局部区域植被覆盖度下降④环青海湖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植被覆盖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纳板河(下图)位于西双版纳境内,流域内旱雨季节明显,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纳板河流域内最高海拔2304米,最低海拔539米,主要有自然带I、Ⅱ两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自然带Ⅱ的名称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热带季雨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1.自然带I、Ⅱ分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垂直地域分异C.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现象读我国山东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12.从图中可知()A.龙山山顶的海拔可能为1000米B.该地地形以高山、河谷为主C.站在龙山顶部不能看到乙村D.区域内虎山山顶和河流A处最大高差近700米1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白水河干流流向为()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东北流向西南 D.自西南流向东北14.观察发现B坡植被生长旺盛,明显好于C坡地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B坡()A.为阴坡,水分条件好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C.为阳坡,光照条件好 D.太阳辐射强,水分条件差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地处黄土高原,位于水蚀、风蚀交错区。该县多年年均降水量466.7毫米,年均蒸发量891.2毫米。自1998年起,该县在荒山及坡地营造水土保持林,主要造林树种有油松、刺槐、山杏、沙棘等,受自然条件和植被生长习性影响,四种防护林分布空间差异显著。下表示意四种防护林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分布特征海拔(米)坡向范围(度)刺槐1410—15100°—20°;50°—62°;82°—95°;277°—360°山杏1446—15530°—100°;280°—360°油松1380—14520°—100°沙棘1366—15620°—74°;281°—360°注:坡向一般以正北方向记作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得角度为坡向角度。15.该地适生坡向范围最小的防护林类型是()A.刺槐 B.山杏 C.油松 D.沙棘16.四种防护林在135°—225°坡向范围内几乎都没有分布,最可能是因为该坡向范围内()A.降水量少 B.蒸发量大 C.土层薄 D.坡度大17.多年观测显示,曾经作为先锋树种的沙棘分布范围不断缩小,逐渐被油松等其他乔木取代,由此反映了当地()A.水土流失加剧 B.生态环境改善 C.种间竞争减弱 D.光热条件改善岳桦是典型的北极圈寒带乔木,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和小兴安岭。近年来,长白山岳桦林带逐渐向更高的山地苔原带(灌木、草本和苔藓地衣为主)渗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在材料所述三个区域中,岳桦林分布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北极圈附近、长白山、小兴安岭 B.长白山、小兴安岭、北极圈附近C.北极圈附近、小兴安岭、长白山 D.小兴安岭、北极圈附近、长白山19.长白山岳桦林向苔原带渗透会导致被渗透区域()A.气候变暖 B.降水增加 C.物种减少 D.土层增厚研究垂直植被带变化对重建古地理环境演变有着重要意义。下图为亚洲热带垂直植被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亚洲热带垂直植被带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带的面积扩大 B.热带高山草地的面积基本不变C.植被带的种类增多 D.所有的植被带的面积都扩大21.与现代相比,1.8万年前亚洲热带地区的气候特征()A.暖干 B.暖湿 C.冷干 D.冷湿红土型镍矿多分布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位于基岩上部的地表红土风化壳矿床中,缓坡地带更有利于红土型镍矿的形成和保存。大面积广泛分布红土风化壳,是红土型镍矿最直接、最重要的找矿标志。下图所示岛国是世界上重要的镍矿产区,②区域是该国红土型镍矿的主要分布区,某地质勘探队在图中M观察点(纬度22°11′20″)对该地区进行相关的地理环境勘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①区域的典型植被是()A.热带雨林 B.热带荒漠C.热带稀树草原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3.②区域由基岩到镍矿矿床的形成过程是()A.岩石风化―淋滤―沉积 B.火山喷发―冷凝―堆积C.外力侵蚀―搬运―堆积 D.地壳下沉―变质―富集24.勘探队在图中M观察点勘测时测得:该观察点一年中,昼长最长时正午太阳高度为H1,昼长最短时正午太阳高度为H2。H1与H2的关系是()A.H1=1/2H2 B.H1=H2 C.H1=2H2 D.H1=3H2水稻土是在人为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重要土壤类型,东北的黑土、南方的红壤都可演变成为水稻土。图1为水稻土结构示意图,图2为黑土、红壤和水稻土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5.水稻土在我国分布最广的气候区是()A.亚热带季风区 B.温带季风区C.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D.高原山地气候区26.红壤和黑土演变为水稻土的过程中,差异性最大的土壤要素是()A.温度 B.矿物质 C.水分 D.酸碱性位于宁夏境内的乌玛高速公路,穿越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公路沿线的流动沙丘对其建设和安全运营带来极大挑战。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者提出“六带一体”的综合防护体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导致高速公路两侧防护体系设置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地形状况 B.沙丘类型 C.盛行风向 D.投资金额28.该防护体系常绿灌木林带中可种植沙冬青,推测该植物()①属本地特有种,由自然演化形成②耐旱、耐寒、耐高温③由我国南方引种,叶面宽阔④根系发达,需水量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9.图中砾石带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下渗 B.固沙阻沙 C.隔离防火 D.生态景观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完成下面两题。30.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31.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生长季较长 B.有机物积累多 C.土壤肥力高 D.物种多样性高

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我国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2.答案:B解析:土壤的观察内容包括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和土壤剖面构造。3.答案:B解析:土壤中有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