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值得留意的几个方向_第1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值得留意的几个方向_第2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值得留意的几个方向_第3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值得留意的几个方向_第4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值得留意的几个方向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透析高考底层逻辑精准施策助力高飞——202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值得留意的几个方向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起源。高考备考是一项系统工程,但其根基一定是高考真题,因此筹划备考策略时应该把真题研究放在首要位置。2024年高考结束后,曾经对高考真题做过分析,经过横向比较,纵向探索发现,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呈现了以下五大特点:第一、客观题数量少,与去年相比保持不变,不利于体现高考服务选材的宗旨。第二、文学类文本语料选材引导考生关注当代文学特别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或是茅奖获奖作家的其他作品。第三、文言文分值增加,体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因文设题的需要。第四、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更加强调综合性和实践性,关注自身言语逻辑。第五、“海派”思辨作文受到青睐,首次在全国Ⅰ卷中出现,读写结合也是考查方向之一。当然,我们在关注这些特点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试题背后不变的东西,因为这些不变的东西更加关涉到高考的底层逻辑。如果我们能够准确把握高考的底层逻辑,那么将会给我们复习备考带来巨大的帮助。那么高考背后的底层逻辑究竟有哪些呢?从宏观上看,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没有变化。在高考的三个核心功能中,“服务选才”又是最为实际的一个。那么,我们不禁要思考,高考究竟在选拔什么样的人才?在今年的“两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名词。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综上我们不难得出,国家的导向是创新,那么作为国家选拔人才考试的高考也必然是要筛选出具有创新型思维的人才。具体来看,创新型人才应该有以下三个表现:①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②具有良好的思维素质;③具有批判意识和实践技能。那么具体到语文学科,这种对创新型人才的选拔是如何体现在试题之中呢?那就需要我们回归语文学科高考试题的具体题型之中了。从微观上看,高考语文试题题型、分值虽有变化,但本质上变化不大,依旧包括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四个大题。之所以变化不大,是因为这些题型中必然包含着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创新型人才必备能力的考查。因此,明确每道试题是在考查哪些能力,以及希望考生展现哪些学科核心素养是我们研究高考试题的关键。以现代文阅读Ⅰ为例,本题命题语料体裁多样,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体裁上,新高考侧重社科类的学术论文、政论文,又兼顾科普类文章;题材上,涉及历史、地理、社会学、哲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侧重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自信主题;形式上,既有由多则材料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也有连续性的单一文本;既有纯文字的材料,也有图文结合的材料。在试题命制趋势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特点:第一,注重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整体把握和深度理解能力。无论是连续性文本还是非连续性文本,都要求考生能整体把握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能有效区分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把握关键信息。对于非连续性文本而言,命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几则材料之间关系的理解,要求考生能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分析比较多个文本的异同。第二,关注思维能力,注重逻辑思维的考查。论述性文本特质在于逻辑严谨、论证严密,论述性文本阅读注重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近几年的新高考卷既考查信息提取等基础思维能力,也考查逻辑推断、评价和探究等高阶思维能力。第三,强调学以致用,突出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新高考卷主观题多会依据原文内容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在整体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迁移运用原文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落实了高考评价体系中“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经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不论其命题语料如何选择,命题趋势如何变化,现代文阅读Ⅰ出现在高考试卷中的底层逻辑,就在于它可以考查学生筛选、梳理、整合、运用信息这一创新型人才必备的能力,可以反应出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作答现代文阅读Ⅰ的核心关键词就是“找”,即是找信息(解答问题的关键信息)、找逻辑(行文逻辑、言语逻辑和思维逻辑)、找真知(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但不论如何,都是基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回归文本,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文本,明确筛选哪些信息、如何筛选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够更从容地去解答各类试题。当然,不同的试题其考查的重点能力也是不同的,我们在复习备考中,明确各个题型考查不同能力这一底层逻辑,是十分必要且有效的。结合我们对高考底层逻辑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分析,语文学科高三一轮复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向:第一、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注重教考衔接。教育部考试院专家评价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指出:2024年,使用全国新课标卷的省份所用的教材均为国家统编教材。新课标I卷和II卷试题系统地增强了与统编教材的关联,引导一线教学用好统编教材,优化教学方式,重视新增内容,提高课堂质量。一是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学习任务。2023年新课标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要求考生写一则关于作品短评的思路,这一命题指向统编语文教材高中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中“学写文学短评”的学习任务,教材为初学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如抓住感触最深的地方展开评论,善于聚焦、抓住小切口等。试题题干中给出甲、乙两组不同的关键词,契合这一指导方向。二是关联统编教材中的新增内容。2023年新课标II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I与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的内容关联,第1题选项B中提到毛泽东同志《调查的技术》一文,正是第四单元的学习资源。新课标I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则关联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中“辨识媒介信息”等相关内容。三是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的词义理解试题勾连教材内容,如全国甲卷第11题C选项将文中“固”与教材中苏轼《赤壁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词义进行比较。新课标I卷第11题C选项,将文中“彼之不死”与《爱莲说》中的“予独爱莲只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相关联,以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四是关联统编教材中的选篇。新课标I卷现代文阅读I就可以关联必修上册教材中的课文《反对党八股》,其中第4小题考查文中反问句设问句的论证效果在课文《反对党八股》中也有涉及。全国甲卷的信息类文本材料则明显关联了必修下册课本中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这些关联都引导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深挖教材,建立语文学习教材资源库,并引导学生在研究高考真题和做模拟试题的时候,学会关联教材,从教材中找到高考试题的“根”与“源”。第二、专题复习关注底层逻辑,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是指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目前的高考中,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关键能力群:第一,认识世界为核心的知识获取能力群;第二,涵盖了各种关键思维能力的思维认知能力群;第三,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实践操作能力群。因此,如果从关键能力的视域出发,我们可以这样看待学生在高考中的解题过程。首先学生在读题的时候,运用的是知识获取能力群。在读题之后,则进入分析问题的思维环节,运用的是思维认知能力群,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思维建模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及创新性思维能力。解题的环节则主要考查学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实践操作能力群。在专题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解读命题人出题思维和设题意图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思维模式,对试题背后的逻辑线条进行整理重构,并培养学生在开放性的题目中敢于进行批判、质疑、探究、创新的能力;锻炼学生对于本学科所使用符号的熟悉程度和灵活运用程度,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境之下,灵活选择合适的表达策略、表达情境,进而能流畅且富有逻辑地作答。第三、重视阅读,尤其是思辨性语料的阅读。高三高频率的考试需要学生高频率的输出,因此越到高三,就越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输入。但需要注意学生需要阅读哪些资料,学生如何阅读这些资料,学生如何高效地阅读这些资料以及学生如何转化这些资料等问题。结合2024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材特点、作文试题的命题特点,我们应该及时给学生补充当代作家(尤其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相关作品、较为新颖的人物传记专题语料、时评尤其是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具有时效性的一些社会争议话题的思辨性语料。当然,筛选整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阅读、高效地输入这些资料。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好阅读课,建立高效地阅读机制,并落实好阅读积累的书面化、记忆化。在这一点上,李明柱老师提出的“六个一”阅读法,为我们提供了范例。第四、作文复习序列化训练,注重学生言语表达、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无论是新课标Ⅰ卷的“答案和问题”,还是新课标Ⅱ卷的“抵达未知之境”,都呈现出更强的思辨意味。这种思辨作文在上海卷中经常出现,而今出现在了全国卷中,这是否意味着“海派”思辨作文开始走向全国了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辩证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将会越来越在作文中受到重视,再像以前一样去写那种“三段式”的缺乏思维含量的“阐释文”会越来越难以达到高考作文的要求了。语言其实是思维的外化,作文作为最能够展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试题,也同样展现着学生不同的思维层次。而这种思辨作文在语言表达的背后更有着对学生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塑造。因此,我们在备考中应该好好琢磨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语言表达能力了。在作文复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方面注重议论文写作序列化的训练,让学生明晰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但更重要的是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