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信息沟通管理制度汇编_第1页
安全生产信息沟通管理制度汇编_第2页
安全生产信息沟通管理制度汇编_第3页
安全生产信息沟通管理制度汇编_第4页
安全生产信息沟通管理制度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有限公司资料来源于网络整理,更多高质量文档请联系。安全生产信息沟通管理制度汇编篇一:一、目的为建立公司内部和外部安全生产信息交流渠道,完善安全生产信息沟通机制,确保各项安全工作得到落实,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贵州开磷息烽合成氨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信息接收、传递、沟通、处理及反馈的控制。三、职责1、公司办负责政府部门、集团公司等单位的外来文件信息的接收和传递;2、安全环保部负责政府部门、集团公司外来有关安全生产文件信息的处理,落实文件精神要求。并结合工作需要发布有关安全生产信息,如考核公示、处理通报、工作通知等。接收各车间和部室所报送的安全隐患、安全工作总结等。3、各车间及相关部室负责落实相关安全生产文件精神,按要求及时报送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排查、安全总结等,定期组织员工排查本单位事故隐患,向工会提合理化建议。发生安全事故时应按事故报告程序报告,紧急情况下边处理边报告,特殊情况先处理后报告。4、工会负责接收公司办传送的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合理化建议,及时与相关部门及领导、车间进行沟通协调处理;5、管理部负责配合各车间、部室落实有关安全生产文件精神的要求。6、监察部负责对各种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四、有关要求1、各部门车间应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沟通渠道,保存相关记录。确保信息内容及时、准确、可靠、传递无误;2、对必须组织学习的法规、政府文件、集团公司文件,各车间应及时组织学习并落实相关要求。五、信息的分类1、信息根据来源分为内部和外部信息(1)内部信息是指来自部门与部门(车间)、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主要包括:①安全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传达、实施情况;②员工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了解及执行情况的信息;③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及安全绩效、安全技术措施传递与实施方面的信息;④安全标准化运控制及审核方面的信息;⑤有关及其代表所关心的安全信息及处理结果方面的信息;⑥事故、事件及纠正/预防措施方面的信息;⑦紧急情况的信息;⑧其他信息。(2)外部信息是指来自公司外部相关安全信息,主要包括:①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文件及地方相关部门的要求;②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更新等信息;③相关方外部关注的安全生产事项;④外部团体或个人的抱怨;⑤直接的社会要求。(3)其他信息。2、信息交流与沟通途径(1)工作会议、各专项会议等;(2)书面文件或记录、专项检查表、培训等;(3)电话、传真、口头通知、通报、或回报、工作联系单;(4)广播、电视、专业报刊或杂志、通讯网络、板报、宣传栏、意见箱等。六、考核1、安全环保部根据相关规定对各车间、部室关于各种安全生产信息所要求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2、监察部根据相关规定对部门、各级落实移液管安全生产文件、会议精神所要求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并及时公示和报送有关部门。七、其它1、本制度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篇二:1.目的为加强安全生产信息管理,提高安全生产信息的管理和应用水平,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有效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及项目部对安全生产信息的管理。3.主要职责3.1各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建设、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加强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确保安全生产信息及时、方便、快捷的上通下达,保证安全生产信息畅通。3.2各单位应及时收集、整理和保存本单位安全生产信息,逐步实现安全生产信息的规范化采集、管理及报送,不断提高安全生产信息的使用质量和传递效率。3.3各单位应当根据自身实际,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办法、制度或有关规定,充分履行本单位的安全职责。4.程序4.1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的原则安全生产信息的收集、传递、统计和处理等工作应当遵循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信息的管理应当遵循及时采集、有序存档、注重时效、便于查询的原则。安全生产信息的报送、管理和应用必须遵守有关的保密规定。4.2安全生产信息的类型本制度所称的安全生产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政策法规信息,指的是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令、标准、规范、文件、通报等信息;(2)通知发文及报表信息,指的是公司在安全生产的通知发文中所要求上报的各类资料文件、规定的需要定期上报的各类报表信息;(3)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信息,指的是在安全生产活动中,所发现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记录、台账,以及有关的隐患整改通知书、隐患整改回复单等信息;(4)突发事件信息,主要指的是防洪、防汛、防台、防暴风雪等突发事件的发布预警及其应急响应和管理等信息;(5)重大风险信息,指的是针对各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实际,对本单位重大风险因素进行排查、管控等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中所制定的重大风险清单、重大风险评估、控制措施或管理方案等信息;(6)生产安全事故信息,主要包括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事故调查报告信息,以及突发的、有较大涉险和较大影响的安全生产事件信息;(7)安全生产维稳信息,主要指的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相关方投诉和约谈、媒体通报、劳资纠纷等影响安全生产稳定的系列突发事件的管理信息;(8)安全生产活动信息,指的是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专项集中整治等大型活动的信息,包括活动的宣传、计划、总结、活动方案等;(9)其他企业安全生产经验、管理办法、事故教训等安全生产信息。4.3安全生产信息的识别与收集4.3.1各单位应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信息的识别与收集工作,及时识别与收集与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安全生产信息,对所识别、采集的安全生产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并有序建档管理。4.3.2各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行业特点和实际需要,明确本单位所需的安全生产信息的类别、用途和意义,了解有关信息的来源、获取渠道和收集方式,运用多样化的收集方法,及时采集与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安全生产信息。4.3.3安全生产信息的收集应辨明信息的真伪,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安全生产信息的采集者或接收人应检查信息的来源是否真实、可靠,信息的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符合安全生产实际需要,是否符合有关要求与规定。4.3.4各单位应当对所采集的有关安全生产信息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更新,确保安全生产信息的符合性、有效性。4.3.5经识别并采集的各类安全生产信息,应分别建立档案,以方便查阅和管理。4.4安全生产信息的分析与处理4.4.1安全生产信息的分析与处理工作应遵循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便于决策的原则,不得夸大、隐瞒、扭曲、虚构和伪造安全生产信息。4.4.2经过采集识别的有关安全生产信息,应作进一步的科学统计、分析、加工和处理,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内在规律和决策价值,以此为安全决策提供依据。各单位应当利用各类统计分析方法,对有关的安全生产信息,如事故隐患台账、重大风险清单、生产安全事故台账等安全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分类汇总和分析处理,并将处理的结果、结论,及时的反馈给本单位安全生产有关决策人。4.4.3各单位应重视安全生产信息的分析与处理结论,科学评估有关的处理结果、结论,并将其作为安全生产科学决策的参考依据加以正确的对待和考量。4.4.4安全生产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过程、处理结果和结论应作为重要的安全生产信息,另外建档整理保存。4.5安全生产信息的报送管理4.5.1信息报送的原则安全生产信息的报送应当遵循及时、准确、完整的原则,并由专人负责。4.5.2节假日、重要时段安全工作“零”报告节假日、重要时段实行当天固定时点通过工作微信方式报告.4.5.3统计报表各单位根据下列要求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报送统计报表:(1)各单位应于每月底前报送当月《月份安全事故/事件月报表》;(2)各单位应于每月底前报送当月《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动态报表》和《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登记表》;电力企业应于每月底前报送当月《电厂安全生产动态报表》;(3)各单位应于每季度末报送本季度公司《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考核评分表》。4.5.4专项信息报送各单位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报公司安全环保部备案:(1)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发生变动的;(2)防洪、防汛、防台、防暴风雪等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预案颁布或修订的;(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因特殊原因需要变动、更改的;(4)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风险源的;(5)被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约谈、发生媒体通报等影响安全生产稳定的较大突发事件的;(6)各类安全生产专项工作、集中行动开展情况、年度或阶段安全生产工作总结;(7)单位和个人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获得上级单位嘉奖的,获得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的,安全生产评先评优获奖的;(8)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落实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经验,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9)上级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和要求。4.5.4事故信息报送发生与公司生产经营有关的人身伤亡、较大涉险、较大影响及其他应当报告的安全生产事故或事件的,各单位应当根据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内部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及时、准确、完整地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报告事故,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漏报或者迟报。4.5.5信息报送要求(1)各单位报送的有关报表、资料等,必须填写在规范的文件上,经本单位有关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按规定报送公司安全环保部;(2)重大紧急事项可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报告;(3)有关安全生产信息报送的资料、材料另有要求的,按相应规定进行报送。4.6监督和考核公司安全环保部对各单位安全生产信息报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及优秀安全主任评比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内部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和《安全生产内部问责办法》进行相应的处罚和考核。篇三:为加强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科学、准确、及时收集、传递安全生产信息,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促进安全生产,根据《煤炭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一、安全生产信息管理职能1、安全生产信息是指在劳动生产中与安全有关的信息集合。它的收集、传递、统计、处理等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2、安全部门负责指导、组织、协调全公司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工作。各二、三级单位的信息员一般由技安员兼任。各单位对岗位流动的信息员应及时补充,并报安全科备案。3、安全部门信息管理职能:①、建立信息反馈图,培训信息人员,并指导其工作。②、负责安全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反馈及建档。③、负责将重大安全问题的信息及时向公司领导和上级部门报告。④、对安全生产有价值的信息将给予一定的奖赏。二、安全生产信息的内容及收集(一)安全生产信息包括:1、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法令、标准、文件、通报等信息;2、因工伤亡信息;3、事故隐患及整改信息;4、三级危险点安全动态信息;5、安全培训、宣传教育信息;6、安全评价信息;7、尘毒危害信息;8、安全卫生技术措施计划实施信息;9、劳动保护用品、清凉饮料等发放、使用信息;10、安全生产新技术、管理新办法信息;11、其他企业安全生产经验及事故教训信息;12、其他安全生产及企业卫生方面的信息等。(二)安全生产信息收集、传递方法:1、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收集事故预测、预控信息;2、根据事故发生频率、设备完好率、尘毒危害治理率的信息,制定公司安全工作中、长远目标;3、根据生产现场信息,收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况,及时加以整改;4、根据作业环境的设施危险因素、尘毒的危害信息,编制年度安全技术措施;5、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政策、法规、法令、标准等信息指导本单位的安全工作。6、通过安全检查,了解、掌握安全工作管理动态,促使事故隐患及时整改。7、利用安全档案信息,制定安全标准、规章制度及修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8、通过各级领导指示、安全会议、安全记录等信息,反映各级人员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9、各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上报工伤事故信息,公司每月按时填报事故报表,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工伤信息。10、通过各种安全生产会议、文件和公司内部网络,向各基层单位传递安全信息。三、安全信息的处理与反馈(一)安全生产信息的加工处理1、要注意信息的时效性,信息传递与反馈要迅速及时,有时要限时完成(如工伤事故等)。重大安全信息,必须按规定时间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2、信息内容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3、安全信息应分类处理,有处理结果的信息应归档存储。4、处理原则:本单位能处理的不能推给上级部门,紧急安全信息要求从收集到处理完成不能超过两日;一般信息一周内必须完成。5、各单位报送的信息,必须填写在规范的表格上,经本单位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送安全部门,情况特殊的,信息员可直接向上级反映信息。6、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信息工作会议,总结和发布信息。(二)信息反馈:1、信息反馈实行闭合原则,由安全部门实行监督。2、各部门信息人员收集的安全信息应准确及时地报送安全部门。3、安全部门收到基层的信息后,应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将其处理结果回复原部门。4、安全部门收集到上级部门决策信息后,应迅速向基层部门传递、实施,并监督检查实施情况。四、附

则1、本制度规定了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的职能,内容与要求,收集与处理原则。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3、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附表:

安全信息表安全信息表安全信息呈报单位安全信息接收单位安全信息内容

单位领导:

单位公章

日安全信息处理意见

单位领导:

单位公章

篇四:一、目的

为加强安全生产信息的管理工作,保证生产管理、过程危害分析、事故调查、符合性审核、安全监督检查、应急救援等方面的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最新安全生产信息,掌握安全生产动态,促进安全生产,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二、引用标准

《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3〕88号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生产运营部门。四、安全生产信息的管理职能安全生产信息是指与生产过程相关安全信息的集合。它的收集、整理、保存、利用、更新、培训等工作必须是科学的,化工过程(chemicalprocess)伴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料和产品,涉及工艺、设备、仪表、电气等多个专业和复杂的公用工程系统。五、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包括:收集和利用化工过程安全生产信息;风险辨识和控制;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通过规范管理,确保装置安全运行;开展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严格新装置试车和试生产的安全管理;保持设备设施完好性;作业安全管理;承包商安全管理;变更管理;应急管理;事故和事件管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等。六、安全生产信息管理1、全面收集生产过程涉及的化学品危险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全部安全生产信息,并将其文件化,HSE部是公司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的主责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信息工作。2、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信息。综合分析收集到的各类信息,明确提出生产过程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制作工艺卡片、编制培训手册和技术手册、编制化学品间的安全相容矩阵表等措施,将各项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纳入自身的安全管理中。3、及时更新信息文件。保证生产管理、过程危害分析、事故调查、符合性审核、安全监督检查、应急救援等方面的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最新安全生产信息。七、风险管理1、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制定化工过程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辨识范围、方法、频次和责任人,规定风险分析结果应用和改进措施落实的要求,对生产全过程进行风险辨识分析。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统称“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储存装置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要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技术,每3年进行一次。对其他生产储存装置的风险辨识分析,针对装置不同的复杂程度,选用安全检查表、工作危害分析、预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HAZOP技术等方法或多种方法组合,每5年进行一次。公司管理机构、人员构成、生产装置等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及时进行风险辨识分析。组织所有人员参与风险辨识分析,力求风险辨识分析全覆盖。2、确定风险辨识分析内容。化工过程风险分析应包括:工艺技术的本质安全性及风险程度;工艺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对严重事件的安全审查情况;控制风险的技术、管理措施及其失效可能引起的后果;现场设施失控和人为失误可能对安全造成的影响。在役装置的风险辨识分析还要包括发生的变更是否存在风险,吸取本公司和其他同类企业事故及事件教训的措施等。3、制定可接受的风险标准。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的要求,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参照国际相关标准,确定本公司可接受的风险标准。对辨识分析发现的不可接受风险,及时制定并落实消除、减小或控制风险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八、装置运行安全管理1、操作规程管理。制定操作规程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规程内容,明确操作规程编写、审查、批准、分发、使用、控制、修改及废止的程序和职责。操作规程的内容应至少包括:开车、正常操作、临时操作、应急操作、正常停车和紧急停车的操作步骤与安全要求;工艺参数的正常控制范围,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防止和纠正偏离正常工况的方法及步骤;操作过程的人身安全保障、职业健康注意事项等。2、操作规程应及时反映安全生产信息、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的变化。公司每年要对操作规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至少每3年要对操作规程进行审核修订;当工艺技术、设备发生重大变更时,要及时审核修订操作规程,确保作业现场始终存有最新版本的操作规程文本,以方便现场操作人员随时查用;定期开展操作规程培训和考核,建立培训记录和考核成绩档案;鼓励从业人员分享安全操作经验,参与操作规程的编制、修订和审核。3、异常工况监测预警。在现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对重要工艺参数进行实时监控预警;采用在线安全监控、自动检测或人工分析数据等手段,及时判断发生异常工况的根源,评估可能产生的后果,制定安全处置方案,避免因处理不当造成事故,落实好异常工况管理制度。3、运行安全管理责任,严格执行生产运营方案,建立重要作业责任人签字确认制度。生产过程中装置依次进行吹扫、清洗、气密试验时,要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引进蒸汽、氮气、易燃易爆介质前,要指定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流程确认;引进物料时,要随时监测物料流量、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变化情况,确认流程是否正确。要严格控制进退料顺序和速率,现场安排专人不间断巡检,监控有无泄漏等异常现象。九、岗位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1、建立并执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明确教育培训的具体要求,建立教育培训档案;制定并落实教育培训计划,定期评估教育培训内容、方式和效果。从业人员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2、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使从业人员掌握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及本岗位操作要点、操作规程、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掌握异常工况识别判定、应急处置、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技能与方法,熟练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当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发生改变时,及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再培训。开展从业人员安全教育,使从业人员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化工安全生产的特殊性和极端重要性,自觉遵守公司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采取有效的监督检查评估措施,保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和效果。3、新装置投用前的安全操作培训,装置试生产前,完成全体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岗位技能培训,确保全体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合格后参加全过程的生产准备。十、试生产安全管理1、明确试生产安全管理职责。明确试生产安全管理范围,合理界定项目建设单位、总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方的安全管理范围与职责。项目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负责编制总体试生产方案、明确试生产条件,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要对试生产方案及试生产条件提出审查意见。对采用专利技术的装置,试生产方案经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审查同意后,还要经专利供应商现场人员书面确认。项目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负责编制联动试车方案、投料试车方案、异常工况处置方案等。试生产前,项目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要完成工艺流程图、操作规程、工艺卡片、工艺和安全技术规程、事故处理预案、化验分析规程、主要设备运行规程、电气运行规程、仪表及计算机运行规程、联锁整定值等生产技术资料、岗位记录表和技术台账的编制工作。2、试生产前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要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生产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三查四定”(三查: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查工程隐患;四定:整改工作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确认工艺危害分析报告中的改进措施和安全保障措施已经落实。3、系统吹扫冲洗安全管理。在系统吹扫冲洗前,要在排放口设置警戒区,拆除易被吹扫冲洗损坏的所有部件,确认吹扫冲洗流程、介质及压力。蒸汽吹扫时,要落实防止人员烫伤的防护措施。4、气密试验安全管理。要确保气密试验方案全覆盖、无遗漏,明确各系统气密的最高压力等级。高压系统气密试验前,要分成若干等级压力,逐级进行气密试验。真空系统进行真空试验前,要先完成气密试验。要用盲板将气密试验系统与其他系统隔离,严禁超压。气密试验时,要安排专人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气密检查记录,签字备查。5、单机试车安全管理。建立单机试车安全管理程序。单机试车前,要编制试车方案、操作规程,并经各专业确认。单机试车过程中,应安排专人操作、监护、记录,发现异常立即处理。单机试车结束后,建设单位要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及制造商等方面人员签字确认并填写试车记录。6、联动试车安全管理。联动试车应具备下列条件:所有操作人员考核合格并已取得上岗资格;公用工程系统已稳定运行;试车方案和相关操作规程、经审查批准的仪表报警和联锁值已整定完毕;各类生产记录、报表已印发到岗位;负责统一指挥的协调人员已经确定。引入燃料或窒息性气体后,公司必须建立并执行每日安全调度例会制度,统筹协调全部试车的安全管理工作。7、投料安全管理。投料前,要全面检查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和应急准备等情况,具备条件后方可进行投料。投料及试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现场指挥,操作人员要持续进行现场巡查,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人员要加强现场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投料试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现场人数,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十一、设备完好性1、建立并不断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建立设备台账管理制度。对所有设备进行编号,建立设备台账、技术档案和备品配件管理制度,编制设备操作和维护规程。设备操作、维修人员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资格考核,培训考核情况要记录存档。建立装置泄漏监(检)测管理制度。统计和分析可能出现泄漏的部位、物料种类和最大量。定期监(检)测生产装置动静密封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标定各类泄漏检测报警仪器,确保准确有效。要加强防腐蚀管理,确定检查部位,定期检测,建立检测数据库。对重点部位要加大检测检查频次,及时发现和处理管道、设备壁厚减薄情况;定期评估防腐效果和核算设备剩余使用寿命,及时发现并更新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2、建立电气安全管理制度。编制电气设备设施操作、维护、检修等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公司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和风险评估。要制定防爆电气设备、线路检查和维护管理制度。3、建立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新(改、扩)建装置和大修装置的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投用前、长期停用的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再次启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确认。要建立健全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建立安全联锁保护系统停运、变更专业会签和技术负责人审批制度。十二、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开展设备预防性维修。关键设备要装备在线监测系统。要定期监(检)测检查关键设备、连续监(检)测检查仪表,及时消除静设备密封件、动设备易损件的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压力管道阀门、螺栓等附件的安全状态,及早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加强动设备管理。编制动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动设备始终具备规定的工况条件。自动监测大机组和重点动设备的转速、振动、位移、温度、压力、腐蚀性介质含量等运行参数,及时评估设备运行状况。加强动设备润滑管理,确保动设备运行可靠,开展安全仪表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评估。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安全仪表功能(SIF)及其相应的功能安全要求或安全完整性等级(SIL)。十三、作业安全管理1、建立危险作业许可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危险作业许可制度,规范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动土、临时用电、高处作业、断路、吊装、抽堵盲板等特殊作业安全条件和审批程序。实施特殊作业前,必须办理审批手续。2、落实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责任。实施危险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分析、确认安全条件,确保作业人员了解作业风险和掌握风险控制措施、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预防和控制风险措施得到落实。危险作业审批人员要在现场检查确认后签发作业许可证。现场监护人员要熟悉作业范围内的工艺、设备和物料状态,具备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作业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严禁监护人员擅离现场。十四、承包商管理1、严格承包商管理制度。建立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将承包商在本公司发生的事故纳入公司事故管理。选择承包商时,要严格审查承包商有关资质,定期评估承包商安全生产业绩,及时淘汰业绩差的承包商。对承包商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的方可凭证入厂,禁止未经安全培训教育的承包商作业人员入厂。妥善保存承包商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2、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承包商进入作业现场前,与承包商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交底,审查承包商编制的施工方案和作业安全措施,与承包商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双方安全管理范围与责任。现场安全交底的内容包括: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坠落、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等方面的危害信息。承包商要确保作业人员接受了相关的安全培训,掌握与作业相关的所有危害信息和应急预案。对承包商作业进行全程安全监督。十五、变更管理1、建立变更管理制度。在工艺、设备、仪表、电气、公用工程、备件、材料、化学品、生产组织方式和人员等方面发生的所有变化,都要纳入变更管理。变更管理制度至少包含以下内容:变更的事项、起始时间,变更的技术基础、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消除和控制安全风险的措施,是否修改操作规程,变更审批权限,变更实施后的安全验收等。实施变更前,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确保变更具备安全条件;明确受变更影响的本公司人员和承包商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变更完成后,及时更新相应的安全生产信息,建立变更管理档案。2、严格变更管理。1)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生产能力,原辅材料(包括助剂、添加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