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科学试卷 (六)_第1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科学试卷 (六)_第2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科学试卷 (六)_第3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科学试卷 (六)_第4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科学试卷 (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毫米的微小物体。

2.像食盐、白糖、、等的颗粒都是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

物质叫做。

3.制造晶体的方法有和两种,我们在课堂上利用来减少水分。

4.物质会发生变化。物质的变化有和两类,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产

生。

5.叶绿体是植物进行的基本场所。

6.崭新的铁钉是色的,硫酸铜溶液是色透明的液体。

7.二氧化碳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

8.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9.在用蜡烛的火焰加热金属勺中的白糖时,尽量用火焰的加热。(选填“外焰”或

“内焰”)

10.在硫酸铜溶液和铁钉反应的实验中,不能用手直接拿铁钉,需要使用夹取铁钉。

11.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象,看到的范围;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

象,看到的范围。

12.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3.()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电子显微镜的应用B.细胞学说的建立

C.放大镜的发现D,微生物的发现

14.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

15.在显微镜下观察,花岗岩是由()三种晶体构成。

A.石英、长石、云母B.石英、黄铜矿、云母

C.黄铜矿、长石、云母D.石英、长石、黄铜矿

16.要使玻片右上角的图象移到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应该是()

A.右上角B.右下角C.左下角

1

17.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下列食物中含有淀粉最多的是()

A.苹果B.猪肉C.萝卜D.马铃薯

18.实物中的淀粉和碘酒会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A.蓝色或蓝黑色B.紫色或紫褐色

C.无色透明

19.把一个放大镜平贴在书上,能看到10个汉字,提高倍数后,能看到2个汉字。这个放

大镜的放大倍数是()

A.2倍B.10倍C.5倍

20.下列成语或俗语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积沙成塔C.百炼成钢

21.霍乱、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引起的。

A.晶体B.微生物C.细胞

22.()这种现象不能帮助我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A.形状的改变B.产生气体C.产生沉淀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23.放大镜具有放大、汇聚光线的作用,没有成像的作用。(判断对错)

24.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四肢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4对足。(判

断对错)

25.只要物质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就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判断对错)

26.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一点好处。(判断对错)

27.透明的物体不一定是晶体。(判断对错)

28.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的(判断对错)

29.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判断对错)

30.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判断对错)

31.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焦距就越小。(判断对错)理由:o

32.硫酸铜与铁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是铁锈。(判断对错)

四、我会应用(每小题各5分,共20分):

3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中野草燃烧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请你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34.用文字描述观察到的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形态,并画出图:

1

1

文字描述:画图:

35.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袁隆平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罗伯特•胡克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巴斯德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培根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3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有什么特征?

五、实验探究(第1小题4分,第二小题12分,共计16分.)

37.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就碰到了2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在,

并改正。

(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错误:_______

改正:_______

(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而且标本片对着通光孔的中央,可从目镜里却只能看到

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胞。

错误:_______

改正:_______

38.探究铁生锈与水有无关系

(1)研究的问题:

(2)我们的假设:

(3)实验材料:

(4)实验法办法:

(5)现象分析:

(6)实验结论:

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分析】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象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

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在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

舌、手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

毫米的微小物体。

【解答】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五分之一毫米的微小物体,观察再细微的物体就要

借助工具了。

故答案为:五分之一。

【点评】本题考查了肉眼观察的限度,属于识记内容。

2.【分析】自然界中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解答】食盐、白糖、碱面、味精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都属于晶体。

故答案为:

碱面;味精;有规则;晶体。

【点评】本题考查晶体的概念,要牢记晶体的概念,知道常见的晶体。

3.【分析】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儿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

体物质叫做晶体。

【解答】制造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我们在课堂上利用蒸发来减少水

分。

故答案为:减少水分;降低温度;蒸发。

【点评】本题考查了制造晶体的方法。

4.【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变化。

【解答】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

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

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

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新物质。

【点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即可作答。

5.【分析】植物是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发育所需养料,叶为植物提供“食

1

1

物”。

【解答】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

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为植物提供“食物”。

故答案为:光合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光合作用的认识,知道光合作用的条件。

6.【分析】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铁钉上附着有红色的物质,我们知道这种物

质是铁锈。

【解答】崭新的铁钉是灰白色的,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液体透明的液体。把铁钉放入硫酸

铜溶液中,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钉变色了,硫酸铜溶液颜色变淡了。

故答案为:灰白;蓝。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铁钉、硫酸铜溶液,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

可。

7.【分析】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玻璃杯中,发现细木条熄灭了,说

明杯中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解答】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

大,不支持燃烧。

故答案为:不支持燃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属于识记内容。

8.【分析】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

鼻子灵敏得多。

【解答】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故答案为:触角。

【点评】本题考查了昆虫触角的作用。

9.【分析】酒精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2)

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3)用完要熄灭时,

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

止用嘴吹灭火!

【解答】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

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故答案为:外焰。

1

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酒精灯加热,要记住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10.【分析】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完成同样的事,使用恰当的工具能给我们带来方便

和省力。

【解答】在进行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的实验中,不能用手直接拿铁钉,硫酸铜溶液具

有腐蚀性,需要使用镜子夹取铁钉。

故答案为:镒子。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工具的使用和选择,运用

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11.【分析】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象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倍数大的放大

镜看到的图象大,看到的范围小;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象小,看到的范围大。

故答案为:

大;小;小;大。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放大镜,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12.【分析】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解答】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发现了微生物。

故答案为:微生物。

【点评】根据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解答,属于识记内容。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3.【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解答】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之一。

14.【分析】二氧化碳是一种在常温下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大,溶于水。

【解答】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过多的排放造成大气中环境的污染。二氧化碳浓度的

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造成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故选:Bo

1

1

【点评】此题考查的二氧化碳,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15•【分析】花岗岩,大陆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的岩浆岩,

属于深层侵入岩。

【解答】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得名。

花岗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

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损,除了用作高级建筑装饰工程、大厅地面外,还是露天雕刻的首

选之材。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花岗岩的组成。

16.【分析】由于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当物像位于

视野的左上方时,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只有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能移

动到达视野的中央。

【解答】要使玻片右上角的图象移到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应该是向右上角,因为

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注意识别移动的方向,容易出错。

17.【分析】面粉、大米等面类的主食富含淀粉。即我们平常吃的馒头、米饭,都是含有大

量的淀粉的;根茎类食物,如马铃薯、芋头、地瓜、南瓜、莲藕等也含有较多的淀粉。

【解答】所谓淀粉类食物,主要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及根茎类蔬菜。富含碳水化

合物的食物有大米、小麦、玉米等,根茎类蔬菜则包括土豆、薯类、山药等。此外,各

种豆类和香蕉等含淀粉比较多的水果也包括在淀粉类食物中。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然后依

据教材知识作答。

18.【分析】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碘酒的颜色是红棕色的,淀粉遇碘变蓝,和碘酒原来

的颜色混合,故而看到的新物质是蓝黑色的。

【解答】实物中的淀粉和碘酒会发生反应,生成一种蓝色或蓝黑色的物质,发生了化学

变化。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了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

1

1

19.【分析】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

小得多的会聚透镜。

【解答】计算放大倍数:将放大镜放在有格子的纸上,数出范围内的格数(A);再将提

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数出范围内的格数(B);A除以B就是放大的倍

数。10除以2等于5。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放大镜的相关知识。

20.【分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

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解答】滴水成冰,属于物态变化即凝固,积沙成塔,形状发生了变化,百炼成钢,产

生了新物质:钢,故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百炼成钢。

故选:C。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化学变化的概念以及应用。

21.【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

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解答】霍乱,俗称二号病,是法定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是霍乱弧菌,伤寒是由伤寒杆

菌传染的。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故选:Bo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微生物的特征,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选出正确答案。

22.【分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

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解答】形状的改变这种现象不能帮助我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选:Ao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化学变化的概念以及应用。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23.【分析】放大镜: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

小得多的会聚透镜。

【解答】放大镜实际上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聚光、成像聚光的

作用。

故答案为:X

1

【点评】熟练掌握放大镜的相关知识。

24.【分析】昆虫的共同特征主要包括: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

有3对足。

【解答】根据昆虫的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X。

【点评】本题考查了昆虫的共同特征,属于识记内容。

25.【分析】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

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

互转化等。还有物质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微观粒子(电子、

原子核、基本粒子等)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都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

普遍存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镁

条的燃烧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

总结: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

【解答】物质的颜色发生变化,不一定会发生化学变化。只有新物质的生成的变化才是

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X。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变化,要注意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的生成。

26.【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

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

【解答】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

物。如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将变成为垃

圾的世界。

故答案为:X。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微生物的作用,然后依据教材知识

作答

27.【分析】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

体物质叫做晶体。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

珀、珍珠等不是晶体。

【解答】玻璃是透明的,却不是晶体,说明透明的物体不一定是晶体。题目的说法是正

1

确的。

故答案为:-Jo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晶体的认识。

28•【分析】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了温度计,

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又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

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解答】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变化得快,而有些物质变化得比较慢。

故答案为:X。

【点评】学生掌握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即可正确解答。

29.【分析】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至少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

两面都制成球面。

【解答】凸透镜之所以能够放大,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故答案为:J

【点评】熟练掌握凸透镜的相关知识。

30.【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

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解答】163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故答案为:V。

【点评】掌握罗伯特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即可作答。

31.【分析】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到一个点上。

人们利用这个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

镜类似的作用。

【解答】凸透镜曲率越大,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即焦距越小。因为凸透镜越凸,汇聚能力

越强,则平行光就会迅速的汇聚一点(焦点),所以焦距变小。

因此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焦距就越大。

故答案为:

X;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焦距就越大。

【点评】结合不同凸度放大镜的汇聚不同来理解。

32.【分析】用镜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

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新物质附着,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变浅,这种变化属于

1

化学变化。

【解答】硫酸铜与铁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是铁锈,这种说法错误。生成的新物质

是铜。

故答案为:X。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化学变化的应用。

四、我会应用(每小题各5分,共20分):

33.【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

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

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

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解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中野草燃烧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因为

野草燃烧后形成的灰烬是原来没有的新物质,在燃烧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气味,这也是一

种新物质,因此,野草燃烧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野草燃烧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因为野草燃烧后形成的灰烬是原来没有的新

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

【点评】掌握野草燃烧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即可作答。

34.【分析】洋葱表皮细胞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最典型的特征是它有个大液泡。洋

葱表皮细胞有中央大液泡,细胞壁,细胞膜,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液泡中的细胞液呈紫

色。没有中心体有叶绿体。

【解答】洋葱的表皮细胞中含有的结构分别是细胞膜、液泡、细胞核和细胞质。

故答案为:文字描述:洋葱内表皮细胞像长方形的格子,或者说像砖墙。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葱内表皮细胞,要掌握细胞的形态以及主要结构。

35.【分析】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解答】根据著名人物的成就连线,如袁隆平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故答案为:

1

1

袁隆平一一/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二K-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罗伯特•胡良/――一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巴斯德-一一一一一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噌进视力的眼镜

培根1-------'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点评】本题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