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目前金融创新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期,对货币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鉴于货币政策对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性,因此研究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金融创新和我国货币政策的发展及现状,分析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最终提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一、金融创新和货币政策内涵的解析
(一)金融创新概念的解析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各种金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即是指金融机构为生存、发展和迎合客户的需要而创造的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交易方式以及新的金融市场和新的金融机构的出现.其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金融创新的主体是金融机构;金融创新的目的是盈利和效率;金融创新的本质是金融要素的重要组合,即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的重新组合;金融创新的表现形式是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工具、金融制度的创新.
(二)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工具
货币政策作为一项重要而有效的宏观调控工具,在保证币值稳定、促进宏观经济平稳增长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然而,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各金融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式,货币与宏观经济之间内在的相关关系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传统货币政策操作失去了应有的前提和依据,从而使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不断减弱。二、国内外金融创新和我国货币政策的发展及现状
(一)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金融创新是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逐步开始的,历经20多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
1.在组织制度方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银行体制,完成了中央银行大区行的机构建设框架,形成了以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初步形成了多元所有制结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企业体系。同时,放宽了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和保险业市场进入条件,初步建立了外汇市场,加快了开放步伐。
2.在管理制度方面,中央银行从纯粹的计划金融管制变为金融宏观调控,调控方式由计划性、行政性手段为主向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转变;放松了对金融机构业务管制,各专业银行可开办城乡人民币、外汇等多种业务,公平竞争;对信贷资金的管理从“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到“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不断改革,商业银行全面实行资产负债比率管理;外汇管理体制实现了汇率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等等。
3.在金融市场方面,形成了多种类、多层次,初具规模的金融市场体系。建立了同业拆借,商业票据和短期政府债券为主的货币市场;建立了银行与企业间外汇零售市场、银行与银行间外汇批发市场、中央银行与外汇指定银行间公开操作市场相结合的外汇统一市场;在资本市场方面,建立了以承销商为主的一级市场,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场内交易为核心、以城市证券交易中心为外围、各地券商营业部为网络的二级市场。3楼4.在金融业务方面,负债业务上出现了保值储蓄存款、住房储蓄存款、委托存款、信托存款等新品种;中间业务上推出多样化服务,开办个人汇款、个人支票业务,扩大各种代理业务,开发多功能的信用卡等等5.在金融工具方面,主要有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融资债券、回购协议、大额可转让存单和长期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股票、受益债券、股权证、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等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工具。
6.在金融技术方面,金融机构电子化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在金融中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已全面实现了金融机构资金汇划电子化,证券交易电子化,信息管理电子化和办公自动化,出现了电子货币“一卡通”、网上银行、网上股票交易等新型电子与网络金融业务,在金融技术上实现了与国际金融业的对接。
我国金融创新已经全方位展开。通过金融的改革创新,增强了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了金融企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信贷资产质量有所好转,盈利状况逐步改善,从而极大地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的金融创新仍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主要表现在:第一,吸纳性创新多,原创性创新少。第二,数量扩张创新多,质量提高创新少。第三,负债类业务创新多,资产类业务创新少。第四,沿海城市创新多,内陆城市创新少。第五,外力推动创新多,内部驱动力创新少。第六,追求赢利的创新多,防范风险的创新少。(二)我国货币政策的发展及现状
1.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和信用在一段较长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它与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相吻合。目前,各国都把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四大目标的确立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完善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intermediatetarget)又称远期指标,是处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的中介性政策变量.如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等。具体的操作目标就是:(1)保持经济增长(2)保证充足货币供给(3)稳定物价、保证就业(4)平衡国际收支
2.我国货币政策工具
根据央行定义,货币政策工具库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贷款或贴现以及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从学术角度,它大体可以分为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价格工具集中体现在利率或汇率水平的调整上。数量工具则更加丰富,如公开市场业务的央行票据、准备金率调整等,它聚焦于货币供应量的调整。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三个:(1)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时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2)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3)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3.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三个主要环节:(1)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2)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3)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国金融创新已经全方位展开。通过金融的改革创新,增强了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了金融企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信贷资产质量有所好转,盈利状况逐步改善,从而极大地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三、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金融创新可视为推动全球金融系统向更有经济效率的目标发展的动力,放松管制、技术发展和金融创新正在改变着银行业。金融创新能够通过增加风险分担的机会、降低交易成本、减少非对称信息和代理成本等方式提高经济效率。
当前中国不断变化的金融环境需要货币政策与之相适应。首先,金融创新会影响金融系统效率,从而对整个经济体系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并增加市场深度和流动性,也使得市场价格更具有竞争力,从而能促进经济发展。其次,一些金融创新会改变经济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响应方式,也会影响央行进行决策所依靠的指标信息内容,而这些指标是央行决策的基础。因此央行的货币政策应能充分应对金融创新挑战。这需要对不同货币和非货币指标进行分析,构成“完全信息”框架,能够从不同的来源获得信息,并用不同方法比较核实。采取兼容并蓄和分散化的方法,进行广泛的数据分析,比较全面地分析金融创新对经济的影响。
(一)支付手段创新对货币政策之影响
电子支付手段可能影响货币作为交易的结算工具之功能。支付媒介及其体系的发展创造了多种银行票据的替代品,对央行的核心部分产生了影响。如借记卡信用卡普及使用,促进了电子支付手段的使用,也加快了狭义货币的流通速度和物理货币替代产品的使用。更重要的是,支付卡促进了电子货币的发行,直接对小额物理货币支付提出了挑战。电子货币可以定义为货币价值在某种技术设备上的电子存储形式,可广泛用于企业支付,而不必通过银行账户,这可看作是预付的空头工具。电子货币可能会危及到货币作为经济交易的结算单位功能,因此,电子货币应该具有“可赎回性”,使得电子货币的持有者总能够将其按面值转换成银行票据,以确保能够保留货币的结算单位功能。随电子货币的发展,央行储备金要求可能需要扩展到电子货币发行者,以类似短期银行存款方式对其处理,以保护货币政策有效性。(二)金融产品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新的金融产品使市场参与者能利用其他类型的资产代替货币,因此可能会影响这些资产的信息内容和对货币的需求。如果新金融产品与包含在广义货币总量中的具有货币特征的工具有着密切关系,那么这种影响非常直接。金融创新对货币总量的影响不仅来自货币的密切替代品,也可能来自于其他新金融工具。有些新金融工具尽管缺流动性,有较高风险,但却有较高收益,促使市场参与者将所持有的资产组合中的部分货币资产转成这些新型金融产品,这可能会影响货币需求稳定性。因此,在央行货币政策策略设计中需要考虑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决策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且具有相应的响应机制。这种响应并非机械地对货币总量做出反应,而是分析货币政策变量的信息内容及其对价格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货币变量信息内容和非货币经济变量的核对检验,使得货币政策具有足够强健性,以应对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可能影响。(三)融资方式选择中的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
金融创新影响货币政策的另外一个渠道是融资方式的发展。这种变化对货币转换机制会产生重要影响。在我国,传统经济以银行贷款为主,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在获取资金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产生变因之一是电子金融在证券市场上所起的作用。资本市场上电子金融的快速发展反映出这些市场技术驱动的本质。电子交易在零售市场的普及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也使得消费者更容易在经纪人之间进行转换,激励一些小的投资者直接在这些市场投资。这种金融创新所引起的金融结构的变化——从信贷市场向资本市场的转变使得家庭和非金融企业能够以持有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的形式持有财富,从而可能会增加货币政策的财富效应,新的金融产品和投融资方式使得传统金融机构作用削减,改变了货币政策影响融资成本的方式。例如,证券化改变了货币政策影响银行贷款行为的方式,并且可能会减弱银行贷款在货币传递机制中的作用。证券化导致了更多的基于市场的融资,假设市场在某些时候能够比银行更快速地对货币政策的变化做出反应,证券化就可能会提高货币政策的效率。因此,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问题并非是使得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减弱,而是它对货币政策传递机制所产生的影响,这一点同样需要央行对货币传递机制的密切监管。
(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1、金融创新强化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力。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证券化趋势和金融市场的高度发展,有利于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其具体表现如下:第一,金融创新为政府融资证券化铺平了道路,为政府债券市场注入了活力,不仅满足了政府融资的需要,而且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提供了大量可供买卖的工具,使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的能力大增。第二,金融创新引起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政府债券因兼备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成为各金融机构举足轻重的二级储备,也是最主要的流动资产。金融机构在补充流动性资产或进行资产组合调整中日益依赖公开市场,他们积极参与市场买卖不仅在客观上配合了中央银行的操作,也有利于增强政策效果。第三,金融市场创新和工具创新,使证券日益成为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所持有的重要资产。人们对各种经济信息、动态和金融市场行情十分关注,并据此作出预期,采取经济行动。这无疑有利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使得这一政策工具不仅可以调控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还可以通过操作发布明确的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微调。
2、金融创新削弱了再贴现率的效力。在调整再贴现率的操作中,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因为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后,只能坐等金融机构来申请再贴现时才能发挥作用。金融创新使这种被动性更为明显。在创新活跃的国家中,再贴现只是金融机构众多弥补流动性的途径之一,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出售证券、贷款证券化、同业拆借、发行短期存单,包括从国际金融市场借款等多种方式满足其流动性需要。除了拓展多种借入途径之外,金融创新还可以降低借入成本、提高借入便利度,其结果是金融机构对贴现的依赖程度下降,这就削弱了中央银行再贴现窗口的重要性,调整再贴现率的效力因此被打了折扣。3、金融创新弱化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效力。金融创新降低了实际提缴的法定准备金。因为第一,金融创新使融资证券化趋势日益增强,它一方面使大量资金从银行流向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绕开了存款准备金率的约束;另一方面,创新改变了金融机构的负债结构比例,尤其是商业银行,存款在其负债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而通过国内外货币市场,如同业拆借、回购协议、欧洲美元借款等短期借入款和其他较长期负债如发行金融债券等的比重却稳步增加。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大为减少,因此降低了提缴的准备金。第二,商业银行通过创造出的介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之间或逃避计提法定准备金的新型负债种类来减少实际提缴额。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数额减少,所以其作用力必然被削弱。另外,金融创新使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弹性增强。正统理论阐述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作用机理的基本前提是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不变,那么增加或减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起到数倍收缩或扩张银行货币创造能力的作用,而金融创新恰恰破坏了这个基本前提。由于货币市场高度发达,银行调整超额储备的途径很多,亦十分便利,这就使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刚性减少而弹性加大。例如,当中央银行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银行不愿收缩信贷时,他们可以通过减少超额储备来保持其贷款规模。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货币市场来解决,其结果是削弱了法定存款准备率的效力。
(五)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1、金融创新使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不断下降。首先,金融创新使得银行间资产的替代弹性大大提高。例如,当中央银行想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减少准备金供给以压缩货币供应量时,银行可以通过负债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资金,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通过减少贷款来满足存款准备金的要求。所以,要达到增减某一货币量的目的,必须使利率经常波动,利率调控对宏观经济变量的作用相对缩小;其次金融创新以后,银行越来越多地把资金转向纯粹信用中介以外的用途,非利息收入不断增加,利润总额对利差的变化反映灵敏度降低;另外,金融创新与金融国际化互为因果,跨国银行国外利润的比重不断上升,它对国内利率的变化反映越来越迟钝。
2、金融创新削弱了我国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金融创新使货币供应量计算困难。金融创新后的产品往往兼有交易和投机的功能,在利率波动情况下,资金往往在支票帐户和储蓄帐户之间不断转移,这是要计算狭义和广义货币十分不易,造成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总量目标范围与实际经济增长经常不符。金融创新削弱了干扰了对货币乘数的准确预测,由于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货币供应量都可以看作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这两类**变量的乘积,因此,在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既定时,货币乘数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性变量。
(六)金融创新对我国货政策的传导机制的影响资产证券化对传导机制的影响主要在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方面。资产证券化为银行和其他的发行者提供了广阔的融资渠道,无论货币当局怎样变动利率水平,都很难发生资本成本效应,货币供给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会减小;而且资产流动性的增强,也大大抑制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流动性效应,从这两方面都可看出,资产证券化削弱了货币当局利率政策的时效性。金融创新使公众和金融机构通过派生的信用扩张满足其日益扩大的需求,加大了货币政策主体控制货币的难度,使中央银行难以判断既定货币增长率的实际运行结果,使得存款准备金率传导机制部分失效;金融衍生工具出现之后,原有的货币供应量的概念发生了变化,需要修正货币总量的定义以反映金融衍生交易所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的创新,使得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难度加大;信息收集、储存和传递的技术进步推进了金融创新的过程,都使得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数量控制货币和信贷增长的效率有所降低。
四、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不但要考虑到微观方面,比如培育市场客体—货币市场等,还要考虑到宏观方面,比如提高政府科学决策等,同时不能忽视操作技术方面:把握调控的时机—“点”和力度—“度”。具体建议如下:
(一)规范和发展货币市场
中心银行和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上正常运作以维持秩序稳定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要有一个稳定有序的货币市场,并且这个货币市场须具备相当的规模。在货币市场不健全、不规范和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心银行的调控是很难操作的,货币政策也很难发挥效力。这就客观要求加快货币市场的建设步伐,为中心银行运用市场机制,以间接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提供市场基础,以便发挥中心银行货币政策的最大的效力。根据目前货币市场的现状,首先,应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参与者,实现市场主体多元化;其次,要提高市场主体信用度,降低经营风险;再次,加快货币市场利率体制改革,实现利率的真正市场化;最后,因为国债市场既有货币市场的特征,又具有资本市场的特征,所以要加强国债市场在连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建立一个开放、有序竞争、严格治理的货币市场。
(二)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
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中,要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防范的矛盾。对有市场需求、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企业和产品必须大力支持。同样对盲目发放贷款、形成风险的要追究相应的责任。总之,应在强化信贷约束机制的同时,强化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稳健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收缩机制的矛盾。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在进一步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方面出台一些新的措施和鼓励政策,构造货币政策运行的微观经济基础,从而延长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一步拓实金融运行的微观经济基础。(三)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低,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基本上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这种非市场化的利率,使货币市场的利率弹性有限,从而抑制了宏观金融调控措施的高效率实施,同时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削弱了利率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必须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地完善利率结构,形成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利率的市场导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雅安市高2022级(2025届)高三“零诊”考试 语文试卷(含标准答案)
- 养老护理员初级培训
-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项选择题题组集训二课件
- 防疫培训幼儿园
- 2024-2025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 T-ZFDSA 20-2024 蜂蜜蒸梨制作标准
-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 03Z028安全环保部安全管理员工作标准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
- 高中语文第5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3祭十二郞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YS/T 73-2011副产品氧化锌
- GB/T 23858-2009检查井盖
-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目录
- 2023年博雅学校雅思阅读模拟题及答案三ver.5
- 2高铁AB料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 T-NTRPTA 0030-2020 无人机精准测绘技术规范
- 漏(中国民间故事)
- 工程制图与CAD2021年春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 骨科护理查房骨牵引病人护理实用课件
-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医学知识讲座
-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和维修研究(论文)82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