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芜湖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开头引用屈原《九歌》的名句,说明“木叶”已成为诗人笔下颇受钟爱的形象。对于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诗歌语言现象,林先生认为关键在于一个“木"字,“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林先生认为要说明“木"何以有这个特征,就涉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木”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具有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使我们更多地想到了树干。林先生还谈到了“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所暗示的颜色。“木"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但笔者认为这样说并不恰当。人们看到“木"首先想到的是一棵树。人们看到“树”首先想到的也是一棵树。由“木"想到“木头”“木料"等,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诗时恐怕不是如此,至于由“木”想到门闩、棍子、桅杆等,并由此产生一种“微黄与干燥之感”,也显得同样牵强。
那么,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并非如此简单。“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呢?事实证明不是这样。诗中写秋天的情景,并不乏用“树”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觐省》),用的就是“树影”而非“木影"。
可见“木”也可以是充满活力,枝繁叶茂的,而“树"也可能是叶落飘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的。如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此诗“树"木”对举,和林先生的说法恰恰相反,行将枯萎的树不用“木"而用“树”,生机勃勃的树不用“树"却用“木”。
因此,古人诗句咏及树的形象,或用“木”,或用“树”,而不大可能有林先生所说的那么多差别和讲究,本来并不复杂的道理,我们不必想那么深奥,“木叶"和“树叶”在形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至于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首先,“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其次,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
材料二: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这里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人们见到“木”一般想到的是树,由“木"想到“木头”,是现代人的联想,古代诗人写诗时不是如此。
B.材料一是一篇驳论文,文章先立后破,破立结合,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论证结构条理清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材料二认为“高树"和“高木”的形象不同,“高树"饱满,“高木”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的不同之处。
D.材料二是一篇学术性的随笔,有些论述不够科学严谨,但这不能抹杀这篇文章的价值以及带给读者的丰富启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屈原《九歌》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但是二者的作用却并不相同。
B.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优秀的诗人能把语言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就富有诗味的言说。
C.材料二的写作目的是阐述“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去无几,在艺术形象上却有一字千金的差别。
D.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木叶”时,观点不同,这启发我们鉴赏诗歌可从相同意象的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B.“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C.“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D.“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无名氏《庭中有奇树》)
4.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5.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雷雨
曹禺
前情介绍:
侍萍和鲁大海来到周公馆找四凤,侍萍要带四凤回家,四凤不得已向侍萍说出真相,她已经怀了周萍的孩子,侍萍如闻晴天霹雳。在四凤苦苦哀求下,侍萍答应让周萍带四凤走。繁漪偷听了周萍、四凤、鲁侍萍等人的对话后,先是叫来周冲,意欲阻拦周萍和四凤的出走,然后喊来周朴园。
[繁漪跑到书房门口,喊周朴园。]
鲁侍萍(慌)四凤,我们出去。
繁漪不,他来了!
[朴园由书房进,大家俱不动,静寂若死。]
周朴园(在门口)你叫什么?你还不上楼去睡?
繁漪(倨傲地)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
周朴园(见鲁妈、四凤在一起,惊)啊,你,你,——你们这是做什么?
繁漪(拉四凤向朴园)这是你的儿媳妇,你见见。(指着朴园向四凤)叫他爸爸!(指着鲁妈向朴园)你也认识认识这位老太太。
鲁侍萍太太!
繁漪萍,过来!当着你父亲,过来,跟这个妈叩头。
周萍(难堪)爸爸,我,我——
周朴园(明白地)怎么——(向鲁妈)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繁漪(惊)什么?
鲁侍萍(慌)不,不,您弄错了。
周朴园(悔恨地)侍萍,我想你也会回来的。
鲁侍萍不,不!(低头)啊!天!
繁漪(惊愕地)侍萍?什么,她是侍萍?
周朴园嗯。(烦厌地)繁漪,你不必再故意地问我,她就是萍儿的母亲,三十年前死了的。
繁漪天哪!
[半晌。四凤苦闷地叫了一声,看着她的母亲,鲁妈苦痛地低着头。周萍脑筋昏乱,迷惑地望着父亲同鲁妈。这时繁漪渐渐移到周冲身边,现在她突然发现一个更悲惨的命运,逐渐地使她同情萍,她觉出自己方才的疯狂,这使她很快地恢复原来平常母亲的情感。她不自主地望着自己的冲儿]。
周朴园(沉痛地)萍儿,你过来。你的生母并没有死,她还在世上。
周萍(半狂地)不是她!爸,您告诉我,不是她!
周朴园(严厉地)混帐!萍儿,不许胡说。她没有什么好身世,也是你的母亲。
周萍(痛苦万分)哦,爸!
周朴园(尊严地)不要以为你跟四凤同母,觉得脸上不好看,你就忘了人伦天性。
四凤(向母)哦,妈!(痛苦地)
周朴园(沉重地)萍儿,你原谅我。我一生就做错了这一件事。我万没有想到她今天还在,今天找到这儿。我想这只能说是天命。(向鲁妈叹口气)我老了,刚才我叫你走,我很后悔,我预备寄给你两万块钱。现在你既然来了,我想萍儿是个孝顺孩子,他会好好地侍奉你。我对不起你的地方,他会补上的。
周萍(向鲁妈)您——您是我的——
鲁侍萍(不自主地)萍——(回头抽咽)
周朴园跪下,萍儿!不要以为自己是在做梦,这是你的生母。
四凤(昏乱地)妈,这不会是真的。
鲁侍萍(不语,抽咽)
繁漪(转向周萍,悔恨地)萍,我,我万想不到是——是这样,萍——
周萍(怪笑,向朴园)父亲!(怪笑,向鲁妈)母亲!(看四凤,指她)你——
四凤(与周萍相视怪笑,忽然忍不住)啊,天!(由中门跑下,周萍扑在沙发上,鲁妈死气沉沉地立着。)
繁漪(急喊)四凤!四凤!(转向冲)冲儿,她的样子不大对,你赶快出去看她。
[冲由中门下,喊四凤。]
周朴园(至周萍前)萍儿,这是怎么回事?
周萍(突然)爸,你不该生我!(跑,由饭厅下)。
[远处听见四凤的惨叫声,冲狂呼四凤,过后冲也发出惨叫。]
鲁侍萍四凤,你怎么啦!
(同时叫)
繁漪我的孩子,我的冲儿!
[二人同由中门跑出。]
周朴园(急走至窗前拉开窗幕,颤声)怎么?怎么?
[仆由中门跑上。]
仆人(喘)老爷!
周朴园快说,怎么啦?
仆人(急不成声)四凤……死了……
周朴园(急)二少爷呢?
仆人也……也死了。
周朴园(颤声)不,不,怎……么?
仆人四凤碰着那条走电的电线。二少爷不知道,赶紧拉了一把,两个人一块儿中电死了。
周朴园(几晕)这不会。这,这,——这不能够,这不能够!
[朴园与仆人跑下。]
[萍由饭厅出,颜色苍白,但是神气沉静的。他走到那张放着鲁大海的手枪的桌前,抽开抽屉,取出手枪,手微颤,慢慢走进右边书房。]
[外面人声嘈乱,哭声,吵声,混成一片。鲁妈由中门上,脸更呆滞,如石膏人像。老仆人跟在后面,拿着电筒。]
[鲁妈一声不响地立在台中。]
老仆(安慰地)老太太,您别发呆!这不成,您得哭,您得好好哭一场。
鲁侍萍(无神地)我哭不出来!
老仆这是天意,没有法子。——可是您自己得哭。
鲁侍萍不,我想静一静。(呆立)
[中门大开,许多仆人围着繁漪,繁漪不知是在哭在笑。]
仆人(在外面)进去吧,太太,别看哪。
繁漪(为人拥至中门,倚门怪笑)冲儿,你这么张着嘴?你的样子怎么直对我笑?——冲儿,你这个糊涂孩子。
周朴园(走在中门中,眼泪在面上)繁漪,进来!我的手发木,你也别看了。
老仆太太,进来吧。人已经叫电火烧焦了,没有法子办了。
繁漪(进来,干哭)冲儿,我的好孩子。刚才还是好好的,你怎么会死,你怎么会死得这样惨?(呆立)
周朴园(已进来)你要静一静。(擦眼泪)
繁漪(狂笑)冲儿,你该死,该死!你有了这样的母亲,你该死。
[外面仆人与鲁大海打架声。]
周朴园这是谁?谁在这时候打架。
[老仆下问,立时令一仆人上。]
周朴园外面是怎么回事?
仆人今天早上那个鲁大海,他这时又来了,跟我们打架。
周朴园叫他进来!
仆人老爷,他连踢带打地伤了我们好几个,他已经从小门跑了。
周朴园跑了?
仆人是,老爷。
周朴园(略顿,忽然)追他去,跟我追他去。
周朴园(哀伤地)我丢了一个儿子,不能再丢第二个了。(三人都坐下来)
鲁侍萍都去吧!让他去了也好,我知道这孩子。他恨你,我知道他不会回来见你的。
周朴园(寂静,自己觉得奇怪)年轻的反而走到我们前头了,现在就剩下我们这些老——(忽然)萍儿呢?大少爷呢?萍儿,萍儿!(无人应)来人呀!来人!(无人应)你们跟我找呀,我的大儿子呢?
[书房枪声,屋内死一般的静默。]
繁漪(忽然)萍儿啊!(跑下书房,朴园呆立不动,立时繁漪狂喊跑出)他……他……
周朴园他……他……
[朴园与繁漪一同跑下,进书房。]
[鲁妈立起,向书房颤踬了两步,至台中,渐向下倒,跪在地上,如序幕结尾老妇人倒下的样子。]
(节选自《雷雨》第四幕)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部分写周朴园不愿侍萍与周萍相认,选文又写他逼周萍认母,两者对比,塑造了一个既冷酷无情又良知未泯的形象。
B.周萍不愿与鲁侍萍这个生母相认,这主要是因为自己和恋人鲁四凤是同母异父的兄妹,他无法接受这个异常残酷的现实。
C.巧合是戏剧中常用手段,比如繁漪对周萍说“跟这个妈叩头"中的“妈”是岳母的意思,而侍萍恰好又是周萍的生母。
D.戏剧台词有强烈的动作性,能推动情节的发展。繁漪让周朴园认亲的台词使矛盾趋向尖锐,也是造成悲剧式结尾的根本原因。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处舞台说明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朴园由书房进,大家俱不动,静寂若死。"渲染了死寂、沉闷的氛围,预示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将要到来。
B.“倨傲地”,写出繁漪不以自己与周萍的乱伦为耻,却拿周萍与四凤的兄妹乱伦来羞辱周朴园的得意心态。
C.“半晌"两字,突出静默时间之长,充分表现了四凤、侍萍、周萍、繁漪等人物急剧而复杂内心活动。
D.侍萍和繁漪得知四凤和周冲触电身亡时“呆立”,说明突然的变故给两人的精神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8.“发现"与“突转”是西方戏剧美学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发现"主要是指剧中人物从不知转变到知;“突转”是指剧情向相反方向的突然变化。请结合节选部分简要分析“发现"与“突转”的运用。
9.《雷雨》1959年改编本与原剧在结局处理上有很大不同。当仆人提及鲁大海在周家门口,周朴园叫大海进来时,作者接着这样写鲁侍萍的终场:
鲁侍萍(阻止)不用了。
(立起,向中门走去,至门口,返身,向周朴园)他不会来的,他恨你!
(昂首返身走出。)
你认为原本与改编本哪一个设计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秦王。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劝谏。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二)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B.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C.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D.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乘:古代时指天子。依照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文中的“万乘"指的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周天子。
B.“会韩人郑国来间秦”的“间"意思是“做间谍”,这与《鸿门宴》中“间至军中"的“间”意思不同。
C.书:文体名。文中指李斯的《谏逐客书》,其为古代臣子向君主进呈的公文,和《与妻书》是不同的文体。
D.黔首:指平民、老百姓,与《侍坐》中的“可使足民"的“民”意同。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黔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是楚国上蔡人,早年跟随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帝王之术。学成之后,西行前去游说秦王,后成为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门客。
B.韩国人郑国以修筑灌溉水渠名义,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秦国的王公贵族以及大臣们请求秦王将这些客卿全部驱逐出境。
C.因李斯上书劝谏,秦王于是下令废除了驱逐客卿的诏令,重新恢复了李斯廷尉的官职。秦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终于并了天下。
D.李斯认为将客卿驱逐出秦国,实际上就是资助敌对国家,会减少本国的人口而增加仇敌的实力,这样会使国家陷于危险的境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4分,共8分)
(1)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2)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4.李斯为何要离楚事秦?请根据文本一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
(南宋)黄公度
后乐先忧记饱观,兹楼今始得凭栏。
吐吞五水波涛阔,出纳三光境界宽。
黄帝乐声喧广宙①,湘君山影浸晴澜。
江山何独助张说②,收拾清晖上笔端。
【注】①传说黄帝南巡时在洞庭湖之野演奏《咸池》之乐,广施教化于百姓。②张说:唐朝宰相,诗文兼擅,有“大手笔”之称,曾任岳州刺史,期间建造岳阳楼。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引用范仲淹的名言,不仅点出自己登岳阳楼的缘由,也隐含着这首诗的主题。
B.颔联描绘出洞庭湖吞吐五江之水,融入日月星三光的壮阔景色,呈现出高远辽阔的境界。
C.颈联展开联想,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历史文化的厚重以及山光水色之美。
D.“收拾清晖上笔端"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写作才华的自信,也暗含对张说的轻视。
16.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吟咏岳阳楼的佳作,但两诗抒发的感情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______,_________”描写曾皙弹奏音乐,从而塑造了曾皙优雅从容的形象。
(2)古代文人常摘句为联,请你从《念奴娇·过洞庭》下阕中摘出两句“________,_________”,与上阕“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集成一副对联,送给你的挚友。
(3)《游园【皂罗袍】》开头两句“________,_________"写园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情波澜,蕴含着无限的感叹和惋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往扁平化、低互动的展览形式已经不足以激发大众兴趣,因而“新媒体艺术”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时尚风潮。沉浸式展览、沉浸式演出等活动①,给生活增添了丰富的情趣。沉浸就是让人专注到当前的目标情境中并感到愉悦和满足,甚至忘记真实世界;而沉浸式体验,②,就是通过集成大量技术、智慧和创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高价值经历。它一方面集成了大量前沿科技成果,如3D全息投影、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搭建了沉浸式体验的结构和形态;另一方面围绕主题性的空间造境为关键,通过交互式空间和叙事性空间,让人们沉浸在特定情境、氛围与主题之中。沉浸式体验提供感官(以视觉、听觉等为主)、情感(叙事性和故事性)、精神(追求价值认同)等体验,是一次集多种媒介和各种视听效果于一体、全方位作用于身心的难忘经历。事实证明,这种令人倾情投入的心理状态,恰恰是沉浸式体验正在努力追求的科技与人文③的完美效果。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为几个连贯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正式发布2023年十大流行语榜单,“显眼包"赫然在列。
显眼包,也可以称为现眼包,在很多地方的方言里,都有该词,意为“丢人现眼”,是个贬义词。显眼包爱出风头,行为夸张搞笑,不怕出洋相,让人不禁多看两眼。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显眼包的贬义之味转向积极一面,甚至成了明星、素人们爆火的“秘密武器"。
显眼包为什么讨人喜欢?心理学上有一个“仰巴脚效应”,①_____________,有小缺点反而会让人产生亲和力。显眼包就是这样,他们真实直接,有一颗“大心脏”,积极乐观。
②?他们是接受集体主义教育成长起来的一群人,习惯了被内卷,习惯了墨守成规。成为一个拒绝内耗、拒绝随大流、活出自我的显眼包,其实是年轻人对简单真实、轻松自我的生活的向往。当下,不论是经济大环境的压抑,还是工作日常小世界的躁动不安,被束缚在现实世界的年轻人都急需一个喘息的出口。成为回归自我、特立独行的显眼包就是那个出口。
如果你在生活中面临着较大压力,③!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下列四句都出自原文,其中引号的用法与例句中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咬文嚼字》编辑部正式发布2023年十大流行语榜单,“显眼包”赫然在列。
A.在很多地方的方言里,都有该词,意为“丢人现眼"。
B.甚至成了明星、素人们爆火的“秘密武器”。
C.心理学上有一个“仰巴脚效应"。
D.他们真实直接,有一颗“大心脏”,积极乐观。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流派。你认为,哪家思想更适用于当前高中生的学习生活?
请据此写一篇班会演讲稿。要求:选择合适的角度,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芜湖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解析版
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开头引用屈原《九歌》的名句,说明“木叶”已成为诗人笔下颇受钟爱的形象。对于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诗歌语言现象,林先生认为关键在于一个“木"字,“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林先生认为要说明“木"何以有这个特征,就涉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木”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具有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使我们更多地想到了树干。林先生还谈到了“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所暗示的颜色。“木"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但笔者认为这样说并不恰当。人们看到“木"首先想到的是一棵树。人们看到“树”首先想到的也是一棵树。由“木"想到“木头”“木料"等,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诗时恐怕不是如此,至于由“木”想到门闩、棍子、桅杆等,并由此产生一种“微黄与干燥之感”,也显得同样牵强。
那么,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并非如此简单。“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呢?事实证明不是这样。诗中写秋天的情景,并不乏用“树”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觐省》),用的就是“树影”而非“木影"。
可见“木”也可以是充满活力,枝繁叶茂的,而“树"也可能是叶落飘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的。如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此诗“树"木”对举,和林先生的说法恰恰相反,行将枯萎的树不用“木"而用“树”,生机勃勃的树不用“树"却用“木”。
因此,古人诗句咏及树的形象,或用“木”,或用“树”,而不大可能有林先生所说的那么多差别和讲究,本来并不复杂的道理,我们不必想那么深奥,“木叶"和“树叶”在形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至于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首先,“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其次,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
材料二: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这里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人们见到“木”一般想到是树,由“木"想到“木头”,是现代人的联想,古代诗人写诗时不是如此。
B.材料一是一篇驳论文,文章先立后破,破立结合,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论证结构条理清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材料二认为“高树"和“高木”的形象不同,“高树"饱满,“高木”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的不同之处。
D.材料二是一篇学术性的随笔,有些论述不够科学严谨,但这不能抹杀这篇文章的价值以及带给读者的丰富启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屈原《九歌》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但是二者的作用却并不相同。
B.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优秀的诗人能把语言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就富有诗味的言说。
C.材料二的写作目的是阐述“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去无几,在艺术形象上却有一字千金的差别。
D.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木叶”时,观点不同,这启发我们鉴赏诗歌可从相同意象的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B.“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C.“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D.“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无名氏《庭中有奇树》)
4.概括材料一主要观点。
5.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案】1.D2.C
3.B4.①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对“木”这个意象的解析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因为有些含“木"的诗句还给人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的感觉。②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的原因是:“木"落”“叶"都是入声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韵律美。②“木叶”在语体上比“树叶"庄重些。③“木叶”是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可以使诗歌古雅,具有文化内涵。
5.①文章引用屈原的诗句引出话题:“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②结构上采用递进式结构,主体部分论证“木”的艺术特征及其原因,层次清晰,层层深入。③论证方法上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列举含“木叶"的例子,在“木叶”和“树叶"的对比中把论证推向深入。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古代诗人写诗时不是如此”错误,说法绝对,原文“古代诗人写诗时恐怕不是如此"带有推测语气;
B.“文章先立后破”错误,文章先引述林庚观点,接着批驳,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属于先破后立;
C.“认为‘高树’和‘高木’的形象不同……这就是‘木’与‘树’的不同之处"错误,以偏概全,原文“‘木’就是‘树’”“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强调二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材料二的写作目的是阐述‘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去无几,在艺术形象上却有一字千里的差别”错误,材料二的写作目的是阐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木落雁南度"的“木”写木叶渐脱,北雁南飞的秋季景象,与“木"带有落叶因素和疏朗的清秋气息相同,适用于材料二;
B.“古木阴中系短篷”中的“木"写春季的高大古树,枝繁叶茂,绿树成荫,说明“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也表明“树"和“木”没有大的差别,可以反驳林庚的观点,适用于材料一;
C.“树阴照水爱晴柔"中“树”写初夏水面上的柔枝婆娑,树荫深绿,与“木"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清秋的气息不同,适用于材料二;
D.“庭中有奇树”中的“树"写春天庭院嘉美的树,满树绿叶,茂密花朵,生气勃勃,没有“木”的微黄与干燥之感,也没有“木叶"的疏朗的清秋气息,适用于材料二。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材料一首先批驳了林庚的观点:“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林庚先生抓住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便扩大到全面……便得出结论"从这些都用了‘木’字的有名的诗句中我体会不出一点……相反地,他们在用了“木”字的诗句中恰巧描绘了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中似乎都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得出答案①。
然后分析了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的原因,如“‘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
从引出话题的方式来看,由材料二第一段“‘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来看,文章引用屈原的诗句引出话题:“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从论证结构上看,材料二采用了递进式的结构,第一二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三至五段为第二部分,也是主体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最后一段是小结,强调理解“木”的艺术形象的重要性:一字之差,差别千里。层次分明,层层深入,条理清晰。
从论证方法来看,运用举例论证,如“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论证“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运用对比论证,如“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将“树”与“木"从颜色和质地上作了对比,来论证“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雷雨
曹禺
前情介绍:
侍萍和鲁大海来到周公馆找四凤,侍萍要带四凤回家,四凤不得已向侍萍说出真相,她已经怀了周萍的孩子,侍萍如闻晴天霹雳。在四凤苦苦哀求下,侍萍答应让周萍带四凤走。繁漪偷听了周萍、四凤、鲁侍萍等人的对话后,先是叫来周冲,意欲阻拦周萍和四凤的出走,然后喊来周朴园。
[繁漪跑到书房门口,喊周朴园。]
鲁侍萍(慌)四凤,我们出去。
繁漪不,他来了!
[朴园由书房进,大家俱不动,静寂若死。]
周朴园(在门口)你叫什么?你还不上楼去睡?
繁漪(倨傲地)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
周朴园(见鲁妈、四凤在一起,惊)啊,你,你,——你们这是做什么?
繁漪(拉四凤向朴园)这是你的儿媳妇,你见见。(指着朴园向四凤)叫他爸爸!(指着鲁妈向朴园)你也认识认识这位老太太。
鲁侍萍太太!
繁漪萍,过来!当着你父亲,过来,跟这个妈叩头。
周萍(难堪)爸爸,我,我——
周朴园(明白地)怎么——(向鲁妈)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繁漪(惊)什么?
鲁侍萍(慌)不,不,您弄错了。
周朴园(悔恨地)侍萍,我想你也会回来的。
鲁侍萍不,不!(低头)啊!天!
繁漪(惊愕地)侍萍?什么,她是侍萍?
周朴园嗯。(烦厌地)繁漪,你不必再故意地问我,她就是萍儿的母亲,三十年前死了的。
繁漪天哪!
[半晌。四凤苦闷地叫了一声,看着她的母亲,鲁妈苦痛地低着头。周萍脑筋昏乱,迷惑地望着父亲同鲁妈。这时繁漪渐渐移到周冲身边,现在她突然发现一个更悲惨的命运,逐渐地使她同情萍,她觉出自己方才的疯狂,这使她很快地恢复原来平常母亲的情感。她不自主地望着自己的冲儿]。
周朴园(沉痛地)萍儿,你过来。你的生母并没有死,她还在世上。
周萍(半狂地)不是她!爸,您告诉我,不是她!
周朴园(严厉地)混帐!萍儿,不许胡说。她没有什么好身世,也是你的母亲。
周萍(痛苦万分)哦,爸!
周朴园(尊严地)不要以为你跟四凤同母,觉得脸上不好看,你就忘了人伦天性。
四凤(向母)哦,妈!(痛苦地)
周朴园(沉重地)萍儿,你原谅我。我一生就做错了这一件事。我万没有想到她今天还在,今天找到这儿。我想这只能说是天命。(向鲁妈叹口气)我老了,刚才我叫你走,我很后悔,我预备寄给你两万块钱。现在你既然来了,我想萍儿是个孝顺孩子,他会好好地侍奉你。我对不起你的地方,他会补上的。
周萍(向鲁妈)您——您是我的——
鲁侍萍(不自主地)萍——(回头抽咽)
周朴园跪下,萍儿!不要以为自己是在做梦,这是你的生母。
四凤(昏乱地)妈,这不会是真的。
鲁侍萍(不语,抽咽)
繁漪(转向周萍,悔恨地)萍,我,我万想不到是——是这样,萍——
周萍(怪笑,向朴园)父亲!(怪笑,向鲁妈)母亲!(看四凤,指她)你——
四凤(与周萍相视怪笑,忽然忍不住)啊,天!(由中门跑下,周萍扑在沙发上,鲁妈死气沉沉地立着。)
繁漪(急喊)四凤!四凤!(转向冲)冲儿,她的样子不大对,你赶快出去看她。
[冲由中门下,喊四凤。]
周朴园(至周萍前)萍儿,这是怎么回事?
周萍(突然)爸,你不该生我!(跑,由饭厅下)。
[远处听见四凤的惨叫声,冲狂呼四凤,过后冲也发出惨叫。]
鲁侍萍四凤,你怎么啦!
(同时叫)
繁漪我的孩子,我的冲儿!
[二人同由中门跑出。]
周朴园(急走至窗前拉开窗幕,颤声)怎么?怎么?
[仆由中门跑上。]
仆人(喘)老爷!
周朴园快说,怎么啦?
仆人(急不成声)四凤……死了……
周朴园(急)二少爷呢?
仆人也……也死了。
周朴园(颤声)不,不,怎……么?
仆人四凤碰着那条走电的电线。二少爷不知道,赶紧拉了一把,两个人一块儿中电死了。
周朴园(几晕)这不会。这,这,——这不能够,这不能够!
[朴园与仆人跑下。]
[萍由饭厅出,颜色苍白,但是神气沉静的。他走到那张放着鲁大海的手枪的桌前,抽开抽屉,取出手枪,手微颤,慢慢走进右边书房。]
[外面人声嘈乱,哭声,吵声,混成一片。鲁妈由中门上,脸更呆滞,如石膏人像。老仆人跟在后面,拿着电筒。]
[鲁妈一声不响地立在台中。]
老仆(安慰地)老太太,您别发呆!这不成,您得哭,您得好好哭一场。
鲁侍萍(无神地)我哭不出来!
老仆这是天意,没有法子。——可是您自己得哭。
鲁侍萍不,我想静一静。(呆立)
[中门大开,许多仆人围着繁漪,繁漪不知是在哭在笑。]
仆人(在外面)进去吧,太太,别看哪。
繁漪(为人拥至中门,倚门怪笑)冲儿,你这么张着嘴?你的样子怎么直对我笑?——冲儿,你这个糊涂孩子。
周朴园(走在中门中,眼泪在面上)繁漪,进来!我的手发木,你也别看了。
老仆太太,进来吧。人已经叫电火烧焦了,没有法子办了。
繁漪(进来,干哭)冲儿,我的好孩子。刚才还是好好的,你怎么会死,你怎么会死得这样惨?(呆立)
周朴园(已进来)你要静一静。(擦眼泪)
繁漪(狂笑)冲儿,你该死,该死!你有了这样的母亲,你该死。
[外面仆人与鲁大海打架声。]
周朴园这是谁?谁在这时候打架。
[老仆下问,立时令一仆人上。]
周朴园外面是怎么回事?
仆人今天早上那个鲁大海,他这时又来了,跟我们打架。
周朴园叫他进来!
仆人老爷,他连踢带打地伤了我们好几个,他已经从小门跑了。
周朴园跑了?
仆人是,老爷。
周朴园(略顿,忽然)追他去,跟我追他去。
周朴园(哀伤地)我丢了一个儿子,不能再丢第二个了。(三人都坐下来)
鲁侍萍都去吧!让他去了也好,我知道这孩子。他恨你,我知道他不会回来见你的。
周朴园(寂静,自己觉得奇怪)年轻的反而走到我们前头了,现在就剩下我们这些老——(忽然)萍儿呢?大少爷呢?萍儿,萍儿!(无人应)来人呀!来人!(无人应)你们跟我找呀,我的大儿子呢?
[书房枪声,屋内死一般的静默。]
繁漪(忽然)萍儿啊!(跑下书房,朴园呆立不动,立时繁漪狂喊跑出)他……他……
周朴园他……他……
[朴园与繁漪一同跑下,进书房。]
[鲁妈立起,向书房颤踬了两步,至台中,渐向下倒,跪在地上,如序幕结尾老妇人倒下的样子。]
(节选自《雷雨》第四幕)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部分写周朴园不愿侍萍与周萍相认,选文又写他逼周萍认母,两者对比,塑造了一个既冷酷无情又良知未泯的形象。
B.周萍不愿与鲁侍萍这个生母相认,这主要是因为自己和恋人鲁四凤是同母异父的兄妹,他无法接受这个异常残酷的现实。
C.巧合是戏剧中常用的手段,比如繁漪对周萍说“跟这个妈叩头"中的“妈”是岳母的意思,而侍萍恰好又是周萍的生母。
D.戏剧台词有强烈的动作性,能推动情节的发展。繁漪让周朴园认亲的台词使矛盾趋向尖锐,也是造成悲剧式结尾的根本原因。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处舞台说明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朴园由书房进,大家俱不动,静寂若死。"渲染了死寂、沉闷的氛围,预示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将要到来。
B.“倨傲地”,写出繁漪不以自己与周萍的乱伦为耻,却拿周萍与四凤的兄妹乱伦来羞辱周朴园的得意心态。
C.“半晌"两字,突出静默时间之长,充分表现了四凤、侍萍、周萍、繁漪等人物急剧而复杂的内心活动。
D.侍萍和繁漪得知四凤和周冲触电身亡时的“呆立”,说明突然的变故给两人的精神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8.“发现"与“突转”是西方戏剧美学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发现"主要是指剧中人物从不知转变到知;“突转”是指剧情向相反方向的突然变化。请结合节选部分简要分析“发现"与“突转”的运用。
9.《雷雨》1959年改编本与原剧在结局处理上有很大不同。当仆人提及鲁大海在周家门口,周朴园叫大海进来时,作者接着这样写鲁侍萍的终场:
鲁侍萍(阻止)不用了。
(立起,向中门走去,至门口,返身,向周朴园)他不会来的,他恨你!
(昂首返身走出。)
你认为原本与改编本哪一个设计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6.D7.B
8.①繁漪发现周萍与四凤要逃走,为报负周萍,喊来周朴园;周朴园发现侍萍又来到周公馆,误以为她是来认儿子的,于是命令周萍认自己的生母;繁漪发现周萍和四凤原来是兄妹关系,开始同情周萍并为先前自己的发疯狂行为而愧疚;周萍与四凤发现是兄妹乱伦关系,剧情发生突转,四凤急忙跑出,触电身亡,周萍惊愕不已,羞愧难当,在四凤触电后周萍开枪自杀。②“发现"既为情节急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又使情节突转符合人物心理发展的逻辑;“突转”使情节发展出人意料,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9.示例(一)改编本更好。理由:①改编后的台词语句更短,语气斩钉截铁,表现了侍萍要与周朴园划清界限的决绝;②改编本中的舞台说明“昂首返身走出”,凸显了侍萍的刚强,使全剧的结局显得更加有力;③暗示了鲁大海和侍萍对周朴园的仇恨愈来愈深,斗争还将继续发展,强化了阶级对立,深化了小说主题。示例(二)原本更好。理由:①人物台词较改编本略显柔和温婉,更符合鲁侍萍善良、柔弱的母亲形象;②原本末尾的舞台说明,表现了侍萍心理所遭受巨大的创痛,暗示了她变成疯子的结局,为全剧增添了悲剧意味;③改编本突出了阶级斗争主题,原本则更符合全剧所表现出来的人道、人性与命运主题。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也是造成悲剧式结尾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仅就节选部分,从第四幕的矛盾冲突看,是繁漪使矛盾趋向尖锐,直接引起了矛盾的集中爆发。但周朴园才是家族罪恶的制造者,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B.“却拿周萍与四凤的兄妹乱伦来羞辱周朴园的得意心态"错误,选文中繁漪在说这句台词的时候并不知道周萍与四凤的兄妹关系。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由原文“(倨傲地)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可知,繁漪发现周萍与四凤要逃走,为报负周萍,喊来周朴园;
原文“(明白地)怎么——(向鲁妈)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悔恨地)侍萍,我想你也会回来的”,周朴园发现侍萍又来到周公馆,误以为她是来认儿子的,于是叫周萍认母,“(沉痛地)萍儿,你过来,你的生母并没有死,她还在世上";
繁漪发现周萍和四凤是兄妹,感到自己犯了大错,“这时繁漪渐渐移到周冲身边,现在她突然发现一个更悲惨的命运,逐渐地使她同情萍,她觉出自己方才的疯狂”可知,繁漪发现周萍和四凤原来是兄妹关系,开始同情周萍并为先前自己的发疯狂行为而愧疚;
原文四凤发现她和周萍是兄妹,“(昏乱地)妈,这不会是真的”,然后跑出去,最后触电身亡;而周萍“(怪笑,向朴园)父亲!(怪笑,向鲁妈)母亲!(四凤,指她)你——”“(突然)爸,你不该生我!(跑,由饭厅下)”,最后在书房中开枪自杀,周萍与四凤发现是兄妹乱伦关系,剧情发生突转,四凤急忙跑出,触电身亡,周萍惊愕不已,羞愧难当,在四凤触电后周萍开枪自杀。
“发现”既为情节急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又使情节突转符合人物心理发展的逻辑;“突转"使情节发展出人意料,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认为改编本更好:
理由:题干“不用了”“他不会来的,他恨你!"可知,改编后的台词语句更短,语气斩钉截铁,表现了侍萍要与周朴园划清界限的决绝;
改编本中的舞台说明“昂首返身走出”,凸显了侍萍的刚强,使全剧的结局显得更加有力;
题干“(阻止)不用了。(立起,向中门走去,至门口,返身,向周朴园)他不会来的,他恨你!(昂首返身走出。)"结合1959年的时代背景,可知这样改编暗示了鲁大海和侍萍对周朴园的仇恨愈来愈深,斗争还将继续发展,强化了阶级对立,深化了小说主题。
认为原本更好:
理由:原文“都去吧!让他去了也好,我知道这孩子。他恨你,我知道他不会回来见你的”可知,人物台词较改编本略显柔和温婉,更符合鲁侍萍善良、柔弱的母亲形象;
原文“鲁妈立起,向书房颤踬了两步,至台中,渐向下倒,跪在地上,如序幕结尾老妇人倒下的样子"可知,原本末尾的舞台说明,表现了侍萍心理所遭受巨大的创痛,暗示了她变成疯子的结局,为全剧增添了悲剧意味;
原文“年轻的反而走到我们前头了,现在就剩下我们这些老”“我的大儿子呢"朴园呆立不动,立时繁漪狂喊跑出”和题干“不用了"昂首返身走出”可知,改编本突出了阶级斗争主题,原本则更符合全剧所表现出来的人道、人性与命运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秦王。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劝谏。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二)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B.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C.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D.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乘:古代时指天子。依照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文中的“万乘"指的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周天子。
B.“会韩人郑国来间秦”的“间"意思是“做间谍”,这与《鸿门宴》中“间至军中"的“间”意思不同。
C.书:文体名。文中指李斯的《谏逐客书》,其为古代臣子向君主进呈的公文,和《与妻书》是不同的文体。
D.黔首:指平民、老百姓,与《侍坐》中的“可使足民"的“民”意同。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黔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是楚国上蔡人,早年跟随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帝王之术。学成之后,西行前去游说秦王,后成为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门客。
B.韩国人郑国以修筑灌溉水渠的名义,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秦国的王公贵族以及大臣们请求秦王将这些客卿全部驱逐出境。
C.因李斯上书劝谏,秦王于是下令废除了驱逐客卿的诏令,重新恢复了李斯廷尉的官职。秦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终于并了天下。
D.李斯认为将客卿驱逐出秦国,实际上就是资助敌对国家,会减少本国的人口而增加仇敌的实力,这样会使国家陷于危险的境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4分,共8分)
(1)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2)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4.李斯为何要离楚事秦?请根据文本一概括。
【答案】10.B11.A12.C
13.(1)秦王想要吞并天下,称帝治理天下,这正是平民百姓奔走四方、游说之士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2)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形成了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细流,所以成就了它的深广。
14.①留在楚国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②秦王有雄心壮志,要把握事秦时机。③想改变自己卑贱贫苦的处境。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秦王委任李斯为长史,听从他的计谋,暗中派遣谋士携带金玉珍宝前去各国进行游说。对各诸侯国里的名士能用礼物进行收买的,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如果不能收买,就用利剑将他们杀掉。
“听”的宾语为“其计”,主语承前省略,宾语“计”后面需要断开,并且“阴"是修饰“遣”的,不能断开,排除AD。
“下以财"是状语后置,“以财”是“下"的状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文中的‘万乘’指的是拥有万辆车马的周天子”错误。文中的“万乘"指的是拥有万辆车马的诸侯国,而非“周天子”。
B.正确。做间谍;从小路。句意:刚好在这个时候,韩国人郑国以修筑灌溉水渠的名义,来到秦国做间谍。/从小路走,回到了军营。
C.正确。《与妻书》的“书"是“书信”。
D.正确。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重新恢复了李斯廷尉的官职"错误。结合“秦王遂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迁廷尉”分析,廷尉是李斯之后升迁担任的官职。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治”,治理;“驰骛”,为疾驰,奔腾,奔走;“秋”,指某个时期,时机。
(2)“让”,拒绝;“择”,同“释”,舍弃;“就”,成就。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学成之后,李斯估计楚王不值得自己侍奉,而六个诸侯国的国势都已经衰弱,没有为它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就想向西进入秦国。可得出:留在楚国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结合“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分析,现在秦王想要吞并六国,称帝治理天下,这恰好是平民百姓奔走四方、游说之士施展拳脚的大好时机。可得出:把握事秦时机。
结合“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分析,地位卑贱之人没有想着去求取功名利禄,这类人就好像禽兽看到肉才想去吃……因此我将要西行前去游说秦王。可得出:想改变自己的处境。
参考译文:
(一)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少时,曾经在郡里当过小吏,看见办公处所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吃不干净的东西,每当有人或者狗走近的时候,老鼠多次受惊逃跑。李斯又走进粮仓,看见粮仓中的老鼠正在吃囤积在粮仓中的粟米,它们居住在大屋子里,没有受到人或狗的惊扰。看到这种情形,李斯感慨叹息说:“一个人有才还是没有才,同这些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在的环境决定的啊!"
于是李斯跟随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李斯估计楚王不值得自己侍奉,而六个诸侯国的国势都已经衰弱,没有为它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就想向西进入秦国。在临行之前,李斯向荀子告辞说:“我听说如果得到了机会,就一定不要松懈怠慢,现在拥有万辆车马的诸侯国正在争取时机,游说之士掌握朝政。现在秦王想要吞并六国,称帝治理天下,这恰好是平民百姓奔走四方、游说之士施展拳脚的大好时机。地位卑贱之人没有想着去求取功名利禄,这类人就好像禽兽看到肉才想去吃,空长了一副人的面孔只是勉强可以直立行走罢了。因此最大的耻辱莫过于身份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在卑贱的地位和贫苦的环境之中,还要愤世嫉俗,厌恶功名利禄,假托自己与世无争,这并不是士子原本的性情。因此我将要西行前去游说秦王。”
李斯到达秦国以后,刚好赶上秦庄襄王去世,于是李斯请求担任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门客;吕不韦十分欣赏他,于是保举他为郎官。李斯因此得到游说秦王的机会。于是,秦王委任李斯为长史,听从他的计谋,暗中派遣谋士携带金玉珍宝前去各国进行游说。对各诸侯国里的名士能用礼物进行收买的,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如果不能收买,就用利剑将他们杀掉。这些方法都是为了离间诸侯国君臣之间的关系,然后秦王就派遣秦国的良将出兵攻打。秦王委任李斯为客卿。
刚好在这个时候,韩国人郑国以修筑灌溉水渠的名义,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秦国的王公贵族以及大臣们都对秦王说:“从诸侯国前来侍奉秦王的人,大多数只是为了他们的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写服务员心得(10篇)
- 高一家长会家长演讲稿10篇
- 销售员工在岗工作小结范文
- 转正总结报告个人范文
- 建筑泥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项目项目申请报告
- 银行工作体会心得(5篇下载)
- 薪酬方案范文7篇
- 普通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态度的问卷调查
- 三方协议补充内容格式范文
- 食用香料香精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
-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课件
- 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 无限极制度(新人)讲解版课件
- MSD潮湿敏感器件防护培训课件
- 十分钟EE从入门到精通2.0
- 六年级英语上册课件-Unit4 I have a pen pal 人教pep (共23张PPT)
- 赏识教育培训课程课件
- 山西恒泰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年产15万吨乙酸钠项目环评报告书
- 工程开工令模板
- 船用柴油机的发展与分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