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区部分学校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卷_第1页
东坡区部分学校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卷_第2页
东坡区部分学校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卷_第3页
东坡区部分学校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卷_第4页
东坡区部分学校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坡区部分学校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4高二下·东坡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秦岭被认为是中国南北分水岭,是中国重要的地理标识之一。1908年地理学家张相文在《新撰地文学》中提出的“北岭淮水"说,是近代以来最早以秦岭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观点。中国地理自古以南北来划分,少以东西来界定,因秦岭阻隔,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的文化,既有“江南杏花春雨,塞北铁马秋风”的南北方截然不同的风景,也存在南稻北麦、南船北马的迥异生活方式。

以秦岭为轴心地带形成的华夏文明具有鲜明的南北文化差异,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华夏民族这样具有强烈的南北意识,文化的各个分支均有南北分流情形。然而中国人的南北意识不是早就有的,秦汉时,“汉文化的核心地带,一直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关中和山东,曾是两个高度的开发区"。汉唐文献中,秦岭之南经常被描述为沼泽与丛林之地,到处是烟瘴之气、怪鸟异兽,故而开发较迟。及至晋室南迁,才初步改变北方经济、文化在华夏文明中占主导地位的态势。

中国南北疆域分化,南北自然、人文景观存在差异。秦岭具有横亘东西、划分南北的自然地理特征,在华夏民族不断向秦岭南麓开拓、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南北意识逐渐形成,滋养出华夏文明独有的南北文化。历史上秦、汉、隋、唐、元、清都有秦岭南北疆域空间和政权上“大一统”的行政区划。晋之后的一个世纪,中国又以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划分而分裂,从而出现南北中国的局势。从十一到二十世纪,长江流域甚至更南的地域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文化也存在南北分流的现象。中国哲学,春秋时孔墨在北,老庄在南。北方兴盛儒学,南方尤喜道家。《春秋繁露》及其他经说,北学之代表;《淮南子》及其他辞赋,南学之典范。文学艺术的南北分化特征也很鲜明。黄河流域的《诗经》与长江流域的《楚辞》是古代中国北方与南方文学的两座高峰。南北朝时,北朝诗歌常有慷慨悲壮之气,南朝辞赋多有婉丽柔媚之美。

秦岭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远古以来华夏民族就在秦岭一带繁衍生息,发展绵延。秦岭北麓关中平原是华夏民族文化摇篮,是中国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也是华夏文化基因产生源地。沿着渭河流域向东形成一条华夏文明中心轴,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秦岭南麓的汉中是汉文化发祥地,刘邦在此经过长时期力量积淀,入关中夺取天下,建立西汉王朝,今天的汉字、汉语、汉族都与发祥于汉中的西汉帝国有密切关系,汉文化对东亚文明的发展亦有深远影响。

秦岭重峰叠嶂,河溪纵横,山中云气变幻、四季景色壮美,骊山晚照、华岳仙掌、太白积雪皆为秦岭著名景观,这孕育了相当发达的山水隐逸文化。隐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产,最早是与“出仕"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有才能却无法出仕,或暂不出仕的士人,隐居山中,或求志,或避世,或待仕,或悟道修行。唐时有很多名士隐居终南山中与达官贵人结交,借此走上仕途之路,唐人称之为“终南捷径”。伟大的山水诗人王维半官半隐于秦岭,在辋川隐居时,将生活与艺术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别开生面的禅境,富有意趣。

秦岭山水文化包括山水诗文、山水画、园林艺术。历代文人墨客或隐居秦岭,或游历于此,写下流传千古的诸多诗篇,既有对秦岭的整体描述,也有对各山岭、山脉的吟咏,由此构成绚丽的秦岭山水文学。以秦岭山水为创作对象,中国北方山水画取得突出成就,王维所绘的《辋川图》,对后世山水画产生巨大影响。北宋著名画家关仝、范宽常年居住关陕一带,对华山、终南山潜心揣摩临摹,对景造意,自成一家,其作品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高峰。

虽然秦岭阻隔南北,文化也存在南北差别,但自古以来秦岭南北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始终在进行。秦岭山中诸多河流形成的天然河谷是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自东至西,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皆是沟通南北的著名古道。这四条古道均通达汉中盆地,在陕西境内被称为泰古道,从汉中进入四川后则被称为蜀道。子午道开通时间大约在秦汉时期,全长在千里以上,长而险,沿途居民很少,汉代全程均无行政建置,一般不为人所用。傥骆道开通时间约在两汉之间,在跨越秦岭四条道路中最短,道路沿途多坡坂,且骆水与傥水之间隔水距离较长,行走不易,故这条道路通行耗时最长。褒斜道由秦岭北侧的斜水谷地与南侧的褒水谷地组成,整个道路多谷地少坡阪,且里程不足八百里,成为秦汉魏晋各代关中与汉中之间的主要交通道路;褒斜道早在西周时期已开通。陈仓道北起今宝鸡市,宝鸡古称陈仓,故此道被称为“陈仓道";陈仓道的开通应在商周之际,历史久远,道路长达一千二百里,沿途多山间谷地,不但易行走,而且适宜居住,村落相连,故秦汉时期沿道路设有故道、河池、沮县三个县级建置,唐代设有风州、兴州两个州级建置。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道路建设蓬勃发展,改写了古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

交通道路的畅达,带来南北文化交流的便利。南北文化交融以唐为最。贞观初,孔颖达、颜师古等奉诏撰《五经正义》,有折中南北之意。书家欧阳修、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皆兼北碑南帖之长,别开生面。近世以来,汽车、轮船、铁路沟通南北,文化和合而趋于统一。毋庸置疑,几千年来华夏民族在秦岭南北的黄河与长江间推移,华夏文明在南北地域空间上展开,南北文化区分与融合状态,秦岭是其发展的历史见证。

(摘编自白宽犁《秦岭与华夏文明初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秦岭阻隔形成南北迥异的生活方式,张相文提出“北岭淮水"说,认为秦岭是中国南北分界线。

B.南北自然地理的差异,促使中国人的南北意识在秦汉时期形成,滋养出华夏文明独有的南北文化。

C.秦岭是华夏民族的文化摇篮,也是中国农耕文明发祥地,在此产生的汉文化影响了东亚文明的发展。

D.秦岭南北文化存在着差别,但文化交流与融合始终存在,陈仓道等古道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与《楚辞》是古代中国北方与南方文学两座高峰,也是中国文化存在南北分流的例证。

B.秦岭壮美的风景孕育出的山水隐逸文化与士人关系密切,隐居与出仕成为隐逸文化的一体两面。

C.北宋画家范宽常年居住关陕一带,以秦岭山色为对象进行创作,所以他的山水画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高峰。

D.本文从不同角度探究秦岭与华夏文明之间的多重关系,论述了以秦岭为分界线中国南北的区分与融合。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关于秦岭古道的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A.沟通南北的秦岭古道在天然河谷基础上形成,改写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

B.因为子午道道路长且险,没有利用价值,所以汉朝廷又开通了路途最短的傥骆道。

C.《华阳国志》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蜀之师进军道路可能是褒斜道。

D.陈仓道沿途多山间谷地,易行走,秦汉在此建州立县,出现了村落相连的景象。

4.请结合材料内容,从自然、人文两个角度为秦岭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练,句式整齐,不超过30个字。

5.秦岭于华夏文明而言有哪些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加以梳理概括。

【答案】1.D

2.C

3.C

4.示例:秦岭山水画卷,华夏文明之源。

5.①秦岭横亘东西、划分南北,华夏民族逐渐形成南北意识,滋养出华夏文明独有的南北文化;②秦岭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③秦岭孕育了隐逸文化和山水文化;④秦岭古道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本题考査学生根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4)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基于秦岭阻隔形成南北迴异的生活方式,张相文提出“北岭淮水"错误,强加因果。原文第一段第二句介绍张相文提出学说,第三句写中国南北地理、文化特点。两句是并列关系,不是因果关系。

B.“南北自然地理的差异,促使…“错误,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三段“在华夏民族不断向秦岭南麓开拓、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南北意识逐渐形成,滋养出华夏文明独有的南北文化"可知,“南北文化“形成是因为"华夏民族不断向秦岭南麓开拓、发展""而不是“南北自然地理的差异,促使”。而且“中国人的南北意识在秦汉时期形成"也错误,根据原文“然而中国人的南北意识不是早就有的,秦汉时,“汉文化的核心地带,一直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可知,此时还没有形成南北意识。

C.“秦岭是华夏民族的文化摇篮,也是中国农耕文明发祥地,在此产生的汉文化"错误,原文第五段是说“秦岭北麓关中平原是华夏民族文化摇篮,是中国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偷换概念;根据“秦岭南麓的汉中是汉文化发祥地…今天的汉字、汉语、汉族都与发祥于汉中的西汉帝国有密切关系,汉文化对东亚文明的发展亦有深远影响"可知,汉文化产生于秦岭南麓的汉中。

故答案为: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所以他的山水画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高峰”错误,由原文第七段最后一句“北宋著名画家关仝、范宽常年居住关陕一带,对华山、终南山潜心揣摩临摹,对景造意,自成一家,其作品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高峰"可知,范宽“山水画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高峰”原因是“潜心揣摩临摹,对景造意"后“自成一家”,而非“常年居住关陕一带,以泰岭山色为对象进行创作”

故答案为:C。

3.本题考査学生根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

A.“沟通南北的秦岭古道在天然河谷基础上形成,改写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错误,由原文第八段最后一句“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道路建设蓬勃发展,改写了古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可知,改写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的是“现代化道路建设蓬勃发展”。

B.因为子午道道路长目险,没有利用价值,所以汉朝廷又开通了路途最短的悦骆道"错误,原文第八段介绍四条古道时,句子间是并列关系,没有因果关系,而且原文也没有介绍开通傥骆道的原因,

D“秦汉在此建州立县,出现了村落相连的景象"错误,颠倒因果。根据原文“村落相连,故秦汉时期沿道路设有故道、河池、沮县三个县级建置”可知,是村落相连,“因此"建州立县。

故答案为:C。

4.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语的能力。

从自然鱼度看,泰岭风是优美,“泰岭重峰罍峻,河溪纵描,山中云气变红、四季景色壮革,骊山晚照、华兵仙堂、大白积雪皆为奉岭著名景观”,所以“历代文人照客或隐居毒岭,或游历于此,写下流传干古的诸多诗篇,既有对秦岭的整体描述,也有对各山岭、山脉的吟咏,由此构成绚丽的秦岭山水文学"。从人文角度看,“秦岭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秦岭为中国南北分界线”,划分“华夏文明独有的南北文化”。用对称的宣传标语,可以是:秦岭山水画卷,华夏文明之源。山水如诗如画,文化有北有南。

故答案为:示例:秦岭山水画卷,华夏文明之源。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从秦岭地理意义和作用看,可以从原文第三段筛选信息:“秦岭具有横亘东西、划分南北的自然地理特征"华夏民族不断向秦岭南麓开拓、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南北意识逐渐形

成,滋养出华夏文明独有的南北文化"

从秦岭历史影响看,可以在弟五段筛选信息:“秦岭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秦岭南的汉中是汉文化发祥地.……今天的汉字、汉语、汉族都与发祥于汉中的西汉帝国有密切关

系,汉文化对东亚文明的发展亦有深远影响"。

从秦岭催生的文化类型看,可以在原文第六、七段选信息:"孕育了相当发达的山水隐逸文化“唐时有很多名士隐居终南山中”秦岭山水文化包括山水诗文、山水画、园林艺术"。

从秦岭交通的作用看,可以在第八、九段饰选信息:“自古以来秦岭南北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始终在进行。秦岭山中诸多河流形成的天然河谷是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交通道路的畅达,带来南北文化交流的便利”。

故答案为:①秦岭横亘东西、划分南北,华夏民族逐渐形成南北意识,滋养出华夏文明独有的南北文化;②秦岭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③秦岭孕育了隐逸文化和山水文化;④秦岭古道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024高二下·东坡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最后的名将——蓝玉

当年明月

蓝玉永远也忘不了洪武五年的那次战争,王保保的军队突然出现,将自己打得措手不及,他连王保保长得什么样都没有看清,就被击溃。虽然这次失利并不是他的责任,但他明白,要争取自己的光荣,最好的方法就是再次与王保保交锋,彻底击败他,然后站在他的面前,骄傲地对他说:我就是蓝玉,曾经被你击败的蓝玉,现在,你是我的俘虏!

从那之后,蓝玉苦苦思索着用兵之道,他不断地总结经验,熟读兵书,朝思暮想的就是与王保保再战一场。然而他的愿望落空了,洪武八年(1375),王保保死在了漠北。

蓝玉一度失去了目标,但他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方向——彻底消灭北元!

蓝玉是一个要强的人,他从不会承认自己比任何人差。

这次远征的目标是占据松花江以北广大地区的元太尉纳哈出,纳哈出也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在王保保死后,他拥兵二十万,占据辽东的大片地区,严重威胁着明朝的边界。蓝玉看着他的部下们,这些人都是他精心挑选出来的,即将出征去获取更大的光荣。

此时天降大雪,万物被白雪覆盖,天地一片苍茫,山川大地似乎已经没有了界限。大军就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出发,向那不可知的前方挺进。

在出征之前,蓝玉对他的士兵们说道:“我们马上就要出征了,此次攻击务求必胜,各位要奋力杀敌!唐时名将李愬冒雪下蔡州,一举荡平藩镇,立下不朽功业,今天又降大雪,岂非天意!望各位以身许国,至死不弃,建立功勋,名留青史!"

言罢,他翻身上马,向庆州出发。

这支军队就在白茫茫的风雪中开始了行军,严寒之下,万物似乎都没有了生机,一片寂静中,只能听见急促的马蹄声,疾驰而来,又飘然而去。马蹄印很快就被大雪覆盖,仿佛从未有人经过。

他已经等了二十年,二十年中,多少士兵跨上战马,踏上征途就再也没有回来,在边塞里,在沙漠中,处处都有战死士兵的尸体,无数的家庭失去了父亲、丈夫、儿子。为了解除北元的威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不能再等了,毕其功于一役吧!

当蓝玉从朱元璋手中接过帅印的时候,他感受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自己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上天给他的比他要求的还要多。

蓝玉的军队出征了,他们的目标是脱古思帖木儿驻扎的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

这是一条艰苦的道路,不但路途遥远,而且路上还要经过荒芜的沙漠,后勤也很难得到保障,一旦迷路,后果更是难以想象,军心也会动摇。他们攀越高山,渡过大河,进入了沙漠,在这片不毛之地里,有的只是那刺眼的阳光和漫天的风沙,他们的后勤无法保障,士兵们只能自己携带笨重的干粮辎重,不断有人倒下,但余下的人继续向前走。

蓝玉看着他的士兵们,他为自己有这样的部下而自豪,但他也明白,这次战争的关键不是排兵布阵,而是找到敌人。

很明显,北元已经知道了明军的行动计划,他们躲藏了起来,这可不是平日孩童们玩的躲猫猫游戏,茫茫大漠,又没有侦察卫星,到哪里去找人?

正在蓝玉思考的时候,部将郭英向他报告了粮食缺乏和水源殆尽的情况,蓝玉明白,下决断的时候到了。

蓝玉终于明白了当年徐达被击败后的沮丧和失落,现在他也陷入了这种痛苦之中,何去何从呢?

就此退回去吗?那自己十几年的心血岂不是白费了,等待了这么久,临到关键时刻功亏一篑?不,我决不甘心!

直觉?对,就是直觉!这里漫天黄沙,遍地荒芜,没有人烟,但我能感觉到,敌人一定就在附近!

没有理由,没有线索,没有证据,但敌人一定就在附近!

前进!这就是我的判断!我的判断是对的,我的判断一定是对的!

他下定了决心,沉稳地对那些等待他的将领们说道:“前进,敌人就在附近。”

于是,十五万大军出发了,士兵们向着未知的命运又迈出了一步,但这支荒漠中的军队没有犹豫,没有动摇。因为他们相信,无论如何困难,蓝玉一定是有办法的,这个人一定能够带领他们取得胜利,并活着回家。

蓝玉带着他的军队继续深入荒漠,他们行军路上小心翼翼,就连做饭也要先在地上挖个洞,在洞里做饭,以防止烟火冒出,被敌军发觉(军士穴地而炊,毋见烟火)。这实在是一支可怕的军队,在茫茫沙漠中,还注意到这样的细节,这支军队就像一只沙漠中的蝎子,悄悄地前进,隐藏在阴影中,只有看到敌人,才会发出那致命的一击。

当大军到达捕鱼儿海南面后,蓝玉终于发现了北元大军的踪迹,但到底有多少人,首领有多高的级别,他并不知道。

他们不问来由,以千钧之势冲入元军大营,挥舞马刀,见人就砍,无数的北元士兵在黑暗之中恐惧万分,以为这些人真是地狱中的妖魔鬼怪,完全丧失了抵抗的勇气。

皇帝已经跑了,统帅也死了,抵抗还有什么用呢,于是很多人放下了武器。

当蓝玉来到北元军营时,他看到的是成群的俘虏和牛羊,是垂头丧气的北元贵族,是一场真正而彻底的胜利。

他遥望天际,仰天长啸:伯仁(常遇春,字伯仁),终平矣!不负此生!

(选自《明朝那些事儿》,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蓝玉从不会承认自己比任何人差,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要强的人。

B.远征之路艰苦且遥远,但出征前蓝玉和他的士兵们乐观地认为能找到并全歼敌人。

C.郭英向蓝玉报告了粮食缺乏和水源殆尽的情况,说明蓝玉所率军队即将陷入困境。

D.蓝玉军队发现北元大军踪迹后,他们立即冲入元军大营,挥舞马刀,见敌就杀。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记叙蓝玉与王保保之间的故事,看似闲笔,却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蓝玉永不服输的性格特点。

B.本文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把蓝玉率部进军藏在捕鱼儿海北元大军的历史事件呈现给读者。

C.“没有理由,没有线索,没有证据,但敌人一定就在附近"运用排比句和转折句,塑造了蓝玉在战场上刚愎自用的一面。

D.本文结尾,蓝玉的内心独白既表达了对已故的常遇春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他夙愿得偿的不易之感和激动心情。

8.蓝玉向捕鱼儿海进发的过程中,心理活动随着他行军的所见所闻而逐步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9.《明史·蓝玉传》里面并没有记载蓝玉出征前以名将李愬的事迹来鼓舞将士之事,而当年明月却将其改写,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B

7.C

8.①当蓝玉看到自己部下的时候是自豪的,但他也深知此次出征是多么不容易,何况茫茫大漠,哪里去找敌人是最大的问题。所以他此刻内心:自豪且迷茫。②当蓝玉听到部将报告粮食缺乏和水源殆尽的时候,他的内心是痛苦的,但马上把痛苦化解为英明的判断。所以他此刻内心:痛苦但不失理智。③他发现北元大军踪迹后,不问来由,以千钧之势冲入元军大营。所以他此刻内心:喜悦而急切。

9.①渲染了气氛和氛围。蓝玉特别指出军队出征时的天气和当年李愬入蔡州时的天气一样,皆为“雪夜”,渲染了恶劣的环境气氛和昂扬激烈的战场氛围。②突出了人物形象。以唐朝名将李愬的形象来衬托蓝玉的英雄形象,使蓝玉坚定自信的形象跃然纸上。③增添了小说的可读性。作者添加蓝玉以李愬的事例来激励将士的内容,使得小说情节更有张力,画面感更强。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欣赏文本的形象;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査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人物形象心理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心理变化过程,可根据情节的变化逐步分析人物心理,同时注意文本中心理描写的词语。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时一般从内容、结构和艺术效果等角度分析。内容上一般为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等;结构上一般为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照应前文或标题,和文中的某情节形成对比等;效果上一般为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情节陡转,产生戏剧性效果、引人深思等。

6.本题考査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出征前……乐观地认为"错,根据“大军就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出发,向那不可知的前方挺进”可知,在出征前蓝玉和士兵们是迷茫的,“乐观"于文无据。

故答案为:B。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C.“刚愎自用”错,这是蓝玉多年作战积累经验及熟读兵书的结果,可以看出蓝玉的胆识和自信。

故答案为: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人物形象心理的能力。

①结合“蓝玉看着他的士兵们,他为自己有这样的部下而自豪,但他也明白,这次战争的关键不是排兵布阵,而是找到敌人"很明显,北元已经知道了明军的行动计划,他们躲藏了起来,这可不是平日孩童们玩的躲猫猫游戏,茫茫大漠,又没有侦察卫星,到哪里去找人"可知,当蓝玉看到自己部下的时候是自豪的,但他也深知此次出征是多么不容易,何况茫茫大漠,哪里去找敌人是最大的问题。所以他此刻内心:自豪且迷茫②结合“蓝玉终于明白了当年徐达被击败后的沮丧和失落,现在他也陷入了这种痛苦之中,何去何从呢""就此退回去吗那自己十几年的心血岂不是白费了,等待了这么久,临到关键时刻功亏一篑不,我决不甘心!"可知,当蓝玉听到部将报告粮食缺乏和水源殆尽的时候,他的内心是痛苦的,但马上把痛苦化解为英明的判断。所以他此刻内心:痛苦但不失理智。

③结合“当大军到达捕鱼儿海南面后,蓝玉终于发现了北元大军的踪迹,但到底有多少人,首领有多高的级别,他并不知道"他们不问来由,以干钧之势冲入元军大营,挥舞马刀,见人就砍,无数的北元上兵在黑暗之中恐惧万分,以为这些人真是地狱中的妖魔鬼怪,完全丧失了抵抗的勇气"可知,他发现北元大军踪迹后,不问来由,以干钧之势冲》元军大营。所以他此刻内心:喜悦而急切。

故答案为:①当蓝玉看到自己部下的时候是自豪的,但他也深知此次出征是多么不容易,何况茫茫大漠,哪里去找敌人是最大的问题。所以他此刻内心:自豪且迷茫。②当蓝玉听到部将报告粮食缺乏和水源殆尽的时候,他的内心是痛苦的,但马上把痛苦化解为英明的判断。所以他此刻内心:痛苦但不失理智。③他发现北元大军踪迹后,不问来由,以千钧之势冲入元军大营。所以他此刻内心:喜悦而急切。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渲染了气氛和氛围,结合“唐时名将李塑冒雪下蔡州,一举荡平浩镇,立下不朽功业,今天又降大雪,岂非天意!"可知,蓝玉特别指出军队出征时的天气和当年李愬入蔡州时的天气一样,皆为“雪夜”,渲染了恶劣的环境气氛和昂扬激烈的战场氛围。②突出了人物形象。结合"我们马上就要出征了,此次攻击务求必胜,各位要奋力杀敌!"可知,以唐朝名将李想的形象来衬托蓝玉的英雄形象,使蓝玉坚定自信的形象跃然纸

③增添了小说的可读性,结合“望各位以身许国,至死不弃,建立功勋,名留青史!"可知,作者添加蓝玉以李想的事例来激励将士的内容,使得小说情节更有张力,画面感更强。

故答案为:①渲染了气氛和氛围。蓝玉特别指出军队出征时的天气和当年李愬入蔡州时的天气一样,皆为“雪夜”,渲染了恶劣的环境气氛和昂扬激烈的战场氛围。②突出了人物形象。以唐朝名将李愬的形象来衬托蓝玉的英雄形象,使蓝玉坚定自信的形象跃然纸上。③增添了小说的可读性。作者添加蓝玉以李愬的事例来激励将士的内容,使得小说情节更有张力,画面感更强。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4高二下·东坡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全举人固难,物之情也。人伤尧以不慈之名,舜以卑父之号,禹以贪位之意。由此观之,物岂可全哉?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自责则以义。责人以人则易足,易足则得人。不肖者则不然。责人则以义,自责则以人。责人以义则难瞻①,难瞻则失亲。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先王知物之不可全也,故择物而贵取一也。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闻之,曰:“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也。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而固贤者也用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当举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举难》)

【注释】①难瞻:当作“难赡”,难以满足要求。

材料二:

或曰:“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犹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愚以为此非名也。岂有能大而不能小乎?凡所谓能大而不能小,其语出于性有宽急。性有宽急,故宜有大小。宽弘之人,宜为郡国,使下得施其功,而总成其事。急小之人,宜理百里,使事办于己。然则郡之与县,异体之大小者也。以实理宽急论辩之,则当言大小异宜,不当言能大不能小也。若夫鸡之与牛,亦异体之小大也,故鼎亦宜有大小。若以烹犊,则岂不能烹鸡乎?故能治大郡,则亦能治小郡矣。推此论之,人材各有所宜,非独大小之谓也。

(节选自《人物志·材能》)

10.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将相应的字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卫之去A齐B不远C君D不若使人问E之F而固贤者G也H用之未晚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指完美、十全十美,与成语“求全责备"中的“全”词义相同。

B.任车,文中指装载货物的车,与下文宁戚乘坐的“后车"意思不同。

C.权,衡量、比较,与《过秦论》中“比权量力”的“权"词义相同。

D.治,指治理,与道家的核心思想“无为而治”中的“治"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尺长的树木必定会有节结,一寸大的玉石必定会有瑕疵,即使古代圣贤——尧、舜、禹等,也有受人诋毁之处。

B.君子得到人民拥护,不贤的人失去亲情,其根本在于要求不同,君子用义的标准要求自己,用一般标准要求别人。

C.齐桓公没有接纳群臣的建议,不调查宁戚品行就准备对他加以重用,是因为担心会查出宁戚的小恶从而失去人才。

D.材料二将性情宽宏的人与急狭的人进行对比,认为前者意义价值更大,因为性情宽宏的人能统筹大事,治理郡国。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

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4.学校将举行模拟招聘会,结合以上材料,请从招聘者角度,谈谈材料对你的启发。

【答案】10.CFH

11.C

12.D

13.①因为人家的小毛病,丢掉人家的大优点,这是君主失掉天下杰出人才的原因。

②砍下树木作为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响应,(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

14.招聘者的角度答案示例:

①不求完美,取人所长,不以小恶而弃人之大美。

②因材用之,各任其能,把人才放在最适合的位置。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称谓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以及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本思想观点及实践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用十全十美的标准举荐人必然很难,这是事物的实情。有人用不爱孩子的名声诋毁尧,用不孝顺父亲的恶号诋毁舜,用内心贪图帝位来诋毁禹。由此看来,事物怎么能十全十美呢?所以,君子要求别人按照一般的标准,要求自己按照义的标准。按照一般的标准要求别人就容易得到满足,容易得到满足就能受到人民拥护。不贤德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要求别人按照义的标准,要求自己按照一般的标准。按照义的标准要求别人就难以满足,难以满足就连最亲近的人也会失去。一尺长的树木必定有节结,一寸大的玉石必定有瑕疵。先王知道事物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对事物的选择只看重其长处。宁戚想向齐桓公谋求官职,但处境穷困,没有办法使自己得到举荐,于是就给商人赶着装载货物的车子到了齐国。桓公到郊外迎客,夜里打开城门,让装载货物的车子躲开,火把很明亮,跟随的人很多。宁戚在车下喂牛,望见桓公,心里很悲伤,就敲着牛角大声唱起歌来。桓公听到歌声,说:“真是与众不同啊!这个唱歌的不是一般人!"就命令副车(侍从乘坐的车子)载着他。桓公赐给他衣服帽子,准备召见他。宁戚见到桓公,用如何治理国家的话劝说桓公。第二天又谒见桓公,用如何治理天下的话劝说桓公。桓公非常高兴,准备任用他。臣子们劝谏说:“这个客人是卫国人。卫国离齐国不远,您不如派人去询问一下。如果确实是贤德的人,再任用他也不晚。”桓公说:“不是这样。去询问,担心他有小毛病。因为人家的小毛病,丢掉人家的大优点,这是君主失掉天下杰出人才的原因。"人本来就难以十全十美,衡量以后用其所长,这是举荐人才的恰当做法。

材料二:

有人说:“人才能任高级职务不能任低级职务,就像煮牛的鼎不能用来烹鸡一样。”我认为这个形容是不对的。怎么能说担任高级职务的人不能担任低级职务呢?凡是人们所说的能担任高级职务不能担任低级职务,是从性情有宽缓有急狭的意义上说的。性情有宽缓有急狭,所以其任职应该有高有低。宽缓的人,适合于治理郡国,这样的人能够使用下属让他们发挥才干,而自己总揽全局完成郡国长官的职责。性情急躁气度狭小的人,适合于治理一个县,使各种事物都由自己亲自完成。然而一个郡和一个县,只是区域的大小不同而已。从实际治理与性情宽急关系的角度去论说,则应当说适宜治理地方大小的差别,不应当说能治理大地方不能治理小地方。至于鸡和牛的关系,也是物体大小的区别,所以鼎也应该有大有小。如果能用(鼎)来煮牛,那么难道不能(用鼎来)煮鸡吗?所以能够治理大郡的人,也能够治理小郡。因此也可以推而论之,人才各有其适宜担当的职位,不能只用大小高低去概括。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卫国离齐国不远,您不如派人去询问一下。如果确实是贤德之人,再任用他也不晚“去"与“齐”形成动宾结构,A不断开,“不远"是“卫之去齐”的补充说明,B不断开,C断开;“君不若使人问之"中“君”为主语,其后为谓语部分,主谓之间不必断开,“之"与“问"构成动宾关系,之间不断开,所以DE不断开,F断开;而固贤者也”构成判断句,单独成句,G不断开,H断开。

故答案为:CFH。

1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以及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句意:用十全十美的标准举荐人必然很难。/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B.正确。“后车”,副车,侍从所乘的车。

C.错误。动词,衡量、比较/名词,权力。句意:权衡后而用他的长处。/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

D.正确。动词,治理/形容词,社会安定、太平(跟“乱“相对)。句意:因此能治理大的郡国。/无所作为就能把天下治理好。

故答案为:C。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D.“认为前者意义价值更大"有误。根据原文“若夫鸡之与牛,亦异体之小大也,故鼎亦宜有大小”推此论之,人材各有所宜,非独大小之谓也"等表述,可知材料二认为人才各有其适宜担当的职位,而非单方面认为性情竞宏的人意义价值更大。

故答案为: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饭”,动词,喂养;“饭牛居车下”,状语后置,正常顺序应是“居车下饭牛";“疾”,形容词,强,这里指声音大。

(2)“若”,如果;“烹”,动词,煮;“犊”,名词,牛,牛犊;“岂”,副词,表反问,怎么,难道。

故答案为:①因为人家的小毛病,丢掉人家的大优点,这是君主失掉天下杰出人才的原因。

②砍下树木作为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响应,(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

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本思想观点及实践运用能力。

由材料一的观点“以全举人固难,物之情也“以全举人固难,物之情也”,所以"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当举也"可知,对于聘用者,聘用人才要善于用人的长处;对于应聘者,要善于展示自己的优点。

由材料二的观点“人材各有所宜,非独大小之谓也“可知,人才没有大小之分,各自有其适合的位置,所以应聘者要明确自己的能力和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对于聘用者不要以大小判断人才,应该根据人才的特点,安排适合的位置,知人善任。

故答案为:招聘者的角度答案示例:

①不求完美,取人所长,不以小恶而弃人之大美。

②因材用之,各任其能,把人才放在最适合的位置。

(2024高二下·东坡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赠宣城赵太守悦(节选)

李白

赵得宝符①盛,山河功业存。

三千堂上客,出入拥平原②。

六国扬清风,英声何喧喧。

大贤茂远业,虎竹③光南藩。

错落千丈松,虬龙盘古根。

枝下无俗草,所植唯兰荪。

【注】①宝符:赵简子对儿子们说,他把宝符藏在常山上,谁先得到有赏。诸子回来俱无所得,只有赵毋恤说已得到。他说,从常山居高临下可以看到代国,如果吞并代国,这就是宝。赵简子于是立其为太子。②平原:指平原君赵胜,以善“养士”著称。③虎竹:铜虎符与竹使符,用于发兵、征调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宣城太守姓赵,所以李白将其与赵国的历史和赵胜的事迹联系起来,构思新巧,不落俗套。

B.三四句的“三千"极言门客之多,“拥”字生动地写出前呼后拥的盛况,显示赵胜显赫的地位。

C.由“大贤茂远业"可知赵悦品行优异、家业远大,由“虎竹光南藩”可知其官居要职、政绩卓著。

D.诗人以“错落千丈松"衬托“虬龙盘古根”,写树根盘曲交结而年岁悠久,既是写物,也是喻人。

16.《离骚》里有“纫秋兰以为佩”,本诗里有“所植唯兰荪”,两首诗里的兰草作用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

【答案】15.D

16.①《离骚》写兰草采用象征(或比喻)手法,以兰草象征高洁的品德和人格,以佩戴香草来表达对美好理想的追求。②本诗写兰草采用比喻手法,以兰草比喻赵悦门下优秀的人才(或有出息的子孙),以此衬托赵悦的贤德,表达对赵悦的敬意与赞美。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査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査学生鉴赏古诗的景物形象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题干所在的位置前后,往往就是答案所在的地方;抓住诗歌中意象的特点,分析诗歌的意境。

15.本题考査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诗人以“错落千丈松"衬托:虬,龙盘古根”“错,“错落"在此有茂盛之意。“错落千丈松,虬龙盘古根”,句意:你们赵家子孙宛如茂盛的千丈古松,虬龙盘根绵延万年。所以,此句并不是以“错落千丈松"衬托““虬龙盘古根”。

故答案为:D。

16.本题考査学生鉴赏古诗的景物形象的能力。

《离骚》中“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意为: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联系上句"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说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可知屈原用采摘香草比喻加强自身修养,用佩戴香草比喻保持修洁。所以,“纫秋兰以为佩"里的“秋兰”象征美好的品质.。本诗中“技下无俗草,所植唯兰荪”,意为:古松枝下无俗草,尽是芳香的兰花孙草。联系上两句“错落千丈松,虬龙盘古根”,说你们赵家子孙宛如茂盛的千丈古松,虬龙盘根绵延万年。所以,李白写兰草采用比喻手法,以“兰荪"喻指有出息的赵氏子孙(或有出息的子孙),以此衬托赵悦的贤德,表达对赵悦的敬意与赞美。

故答案为:①《离骚》写兰草采用象征(或比喻)手法,以兰草象征高洁的品德和人格,以佩戴香草来表达对美好理想的追求。②本诗写兰草采用比喻手法,以兰草比喻赵悦门下优秀的人才(或有出息的子孙),以此衬托赵悦的贤德,表达对赵悦的敬意与赞美。

17.(2024高二下·东坡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用采摘香草来喻诗人早晚勤勉修德的诗句是: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互文手法,写蜀地生存环境恶劣,同时也暗示蜀地势力纷争不断。

(3)古典诗词中常以问答起笔,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请再举出一例,“___?___”。

【答案】(1)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2)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搴"阰”“莽"的书写。

故答案为:(1)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2)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4高二下·东坡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提起理塘,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诗意而遥远,是一座“云天交汇”处的县城。从县城向西南,穿过草原,就进入格聂景区。海拔6204米的主峰格聂山终年白雪皑皑,在阳光照射下①;7座山峰、8条沟谷在此展开,如同绽放的花朵。

来到这里,与自然的亲近感总会不自觉地②。被原始森林涂抹成暗绿的远山与陡峭的山脊组成冷峻山色。与格聂山东南的圆形海子“格聂之眼"对视,只觉天与山近在咫尺,如与自然融为一体。大自然的笔触是率性的,山中色彩变幻,一日间四季轮转。

落日为县城抹上红晕,地域风情更醉人。欢快的舞曲在勒通古镇跃动,村民与游客不由得手挽手③。理塘的夜晚一样热闹。身着民族服饰的少女在灯光下莞尔一笑,摄影师按下快门;远处音乐响起,酒吧歌手已开唱;美食街上走走,青稞做成的面包松软可口,牛奶冰淇淋醇香诱人……活力随着人群流动汇入城市肌理。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下列句子中的“人”与文中最后一段首句中加点的“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B.可怜楼上月排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C.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D.一切又恢复了寂静,静得叫人惆怅。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果改成“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的,山中色彩变换,一日间四季轮转”,表达效果不如原句,请说明理由。

【答案】18.①熠熠生辉;②油然而生;③翩翩起舞

19.D

20.①原句“大自然的笔触是率性的"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表现出大自然“随意、任性”的特点,更加生动形象。②原句“变幻"一词表现“变化多端、没有规律”,更突出大自然变化无常、不可捉摸的特点。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语句表达效果的对比、鉴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及用法的能力。学生可以结合语境,首先理解画横线处的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然后再分别理解选项,找出其含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3)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阅读这两个句子,找到两者的不同点,从句子间关系、句式的使用、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的原因。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此处形容阳光照射下是白雪的样子,可填“熠熠生辉"。熠熠生辉:光彩闪耀的样子。

②此处指不自觉地产生亲近感,可填“油然而生”。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③对应欢快的舞曲,此处指村民与游客手挽手跳舞,可填“翩翩起舞"。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故答案为:①熠熠生辉;②油然而生;③翩翩起舞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人”泛指“人"。

A.指“人品”;

B.特指“某个不在身边的人";

C.特指某种身份或职业的人;

D.泛指“人”。

故答案为:D。

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原句“大自然的笔触是率性的”,以“率性”描绘大自然,赋予其人的特点,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表现出大自然“随意、任性"的特点,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其色彩缤纷的特点。

“变换”和“变幻"的区别:变换是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是指事物的一定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变幻是指无规则可循、不易揣测的变化,是指不规则地改变。原句“变幻”一词侧重“变化多端、没有规律”,更突出大自然变化无常、不可捉摸的特点。

故答案为:①原句“大自然的笔触是率性的”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表现出大自然“随意、任性"的特点,更加生动形象。②原句“变幻”一词表现“变化多端、没有规律”,更突出大自然变化无常、不可捉摸的特点。

(2024高二下·东坡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满脸的胶原蛋白,真让人美慕。”老年人经常这样美慕地说。因为人体产生的胶原①____,所以人为补充则被视为一种可行的方式。公开数据显示,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广阔。然而,正如很多急遽膨胀的行业一样,重组胶原蛋白市场②____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如行业发展前期,由于缺乏统一规范,仅在重组胶原蛋白的命名上,市面上就有五花八门的名字,直至国家药监局出台其命名指导原则并进行了解读;消费者一知半解,各种概念化的品牌和产品层出不穷,导致社会上一直有购买重组胶原蛋白商品是缴智商税的讨论。

事实上,市场上主流的胶原蛋白提取方法有两种,除了上述提及的重组胶原蛋白,另一种则是更为人们熟悉的动物源胶原蛋白。重组胶原蛋白正是克服了传统动物胶原蛋白③____,如排异风险、吸收性不确定等,从而在人工支架血管、创伤美容等生物医学领域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在国家政策的进一步规范下,在重组胶原蛋白提取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下,我国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将更规范有序、更快速上升,有望领跑国际新赛道。

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21.改法一:各种概念化的品牌和产品层出不穷,消费者一知半解,导致社会上一直有购买重组胶原蛋白商品是否缴智商税的讨论。

改法二:各种概念化的品牌和产品层出不穷,消费者一知半解,导致社会上一直有购买重组胶原蛋白商品是缴智商税的传言。

22.①随年龄增长减少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③可能出现的多重弊端

【知识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消费者一知半解,各种概念化的品牌和产品层出不穷"语序不当,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顺承关系,应该调换前两个分句的位置"产品先层出不穷,消费者才一知半解";

二是搭配不当,“缴智商税的讨论”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讨论"的意思就是没有定论,而前面“是缴智商税"已经有了答案,所以要么将“是缴智商税”改为“是否缴智商税”,要么把“讨论”改为“传言"。

故答案为:改法一:各种概念化的品牌和产品层出不穷,消费者一知半解,导致社会上一直有购买重组胶原蛋白商品是否缴智商税的讨论。

改法二:各种概念化的品牌和产品层出不穷,消费者一知半解,导致社会上一直有购买重组胶原蛋白商品是缴智商税的传言。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④前面内容有“老年人羡慕”的内容,可见这一空中一定是有年龄的影响,后面说可以补充,所以说明这个时候身体里的胶原蛋白是不够的。所以填入“减少"这样的内容,可填”随年龄增长减少"

②前面讲市场广阔,后面说有成长,可推测这里应填入“发展迅速”这类的字眼;后面有一个"也"字,那说明这里是一个并列关系,只要可以形成并列关系句式即可,可填"在快速

发展的同时"。

③前面有“克服”的动词,后面是两种现象和“等"这样的字眼,所以应该是“很多弊端”这样的字眼,然后又就后面“风脸“不确定"等内容,说明这些现象不是一定出现的,所以应该填入“可能”"这样的字眼,可填“可能出现的多重弊端”

故答案为:①随年龄增长减少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③可能出现的多重弊端

四、写作(60分)

23.(2024高二下·东坡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屈原在《离骚》中说“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一生追求独立的人格、高尚的节操和远大的政治理想,矢志不渝。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革新无处不在,但对每个人来说,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坚守。

其实,革新与坚守并不矛盾,比如实现梦想的途径可以改变,但梦想和初心不能轻易放弃;比如做人做事的方法应该改进,但基本原则应该坚守。如何处理好革新与坚守的关系,值得深入探讨。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材料第一段引用了《离骚》中的诗句“我善践”,指出屈原一生追求独立的人格、高尚的气节和崇高的政治理想,从未丧失过意志,并强调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创新无处不在的社会,总有值得大家坚守的东西。材料第二段阐述了创新与坚持并不矛盾,指出如何处理创新与坚持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材料引导我们思考和理解坚持和创新的关系:创新和坚持并不矛盾,它们是辩证统一的,我们要在坚持的基础上创新,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写作时要分析“创新"和“坚持”的辩证关系,这两者看似矛盾,却又相辅相成。然后用并列结构来讨论。一方面,创新代表着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创新,意味着不断更新的技术和理念,意味着对传统的挑战和突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坚持意味着对传统和价值观的守护和传承,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的信念和原则的坚持。现代社会,价值观多元化,需要我们坚守自己的内心,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冲击所动摇。只有坚持,才能在变化的世界中保持定力,不迷失方向。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进一步延伸了这一论点,即不仅个人,集体和国家都是一样的。在小我和自我的各个方面都要兼顾“坚持"和“创新”,最终强调在创新和坚持之间找到平衡,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为民族复兴大业贡献力量。

【立意提取】

1.革新与坚守辩证统一。

2.在坚守的基础上不断革新。

3.实干靠坚守,发展需创新,

4.秉坚守情怀,扬创新风采。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1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4高二下·东坡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秦岭被认为是中国南北分水岭,是中国重要的地理标识之一。1908年地理学家张相文在《新撰地文学》中提出的“北岭淮水"说,是近代以来最早以秦岭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观点。中国地理自古以南北来划分,少以东西来界定,因秦岭阻隔,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的文化,既有“江南杏花春雨,塞北铁马秋风”的南北方截然不同的风景,也存在南稻北麦、南船北马的迥异生活方式。

以秦岭为轴心地带形成的华夏文明具有鲜明的南北文化差异,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华夏民族这样具有强烈的南北意识,文化的各个分支均有南北分流情形。然而中国人的南北意识不是早就有的,秦汉时,“汉文化的核心地带,一直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关中和山东,曾是两个高度的开发区"。汉唐文献中,秦岭之南经常被描述为沼泽与丛林之地,到处是烟瘴之气、怪鸟异兽,故而开发较迟。及至晋室南迁,才初步改变北方经济、文化在华夏文明中占主导地位的态势。

中国南北疆域分化,南北自然、人文景观存在差异。秦岭具有横亘东西、划分南北的自然地理特征,在华夏民族不断向秦岭南麓开拓、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南北意识逐渐形成,滋养出华夏文明独有的南北文化。历史上秦、汉、隋、唐、元、清都有秦岭南北疆域空间和政权上“大一统”的行政区划。晋之后的一个世纪,中国又以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划分而分裂,从而出现南北中国的局势。从十一到二十世纪,长江流域甚至更南的地域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文化也存在南北分流的现象。中国哲学,春秋时孔墨在北,老庄在南。北方兴盛儒学,南方尤喜道家。《春秋繁露》及其他经说,北学之代表;《淮南子》及其他辞赋,南学之典范。文学艺术的南北分化特征也很鲜明。黄河流域的《诗经》与长江流域的《楚辞》是古代中国北方与南方文学的两座高峰。南北朝时,北朝诗歌常有慷慨悲壮之气,南朝辞赋多有婉丽柔媚之美。

秦岭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远古以来华夏民族就在秦岭一带繁衍生息,发展绵延。秦岭北麓关中平原是华夏民族文化摇篮,是中国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也是华夏文化基因产生源地。沿着渭河流域向东形成一条华夏文明中心轴,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秦岭南麓的汉中是汉文化发祥地,刘邦在此经过长时期力量积淀,入关中夺取天下,建立西汉王朝,今天的汉字、汉语、汉族都与发祥于汉中的西汉帝国有密切关系,汉文化对东亚文明的发展亦有深远影响。

秦岭重峰叠嶂,河溪纵横,山中云气变幻、四季景色壮美,骊山晚照、华岳仙掌、太白积雪皆为秦岭著名景观,这孕育了相当发达的山水隐逸文化。隐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产,最早是与“出仕"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有才能却无法出仕,或暂不出仕的士人,隐居山中,或求志,或避世,或待仕,或悟道修行。唐时有很多名士隐居终南山中与达官贵人结交,借此走上仕途之路,唐人称之为“终南捷径”。伟大的山水诗人王维半官半隐于秦岭,在辋川隐居时,将生活与艺术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别开生面的禅境,富有意趣。

秦岭山水文化包括山水诗文、山水画、园林艺术。历代文人墨客或隐居秦岭,或游历于此,写下流传千古的诸多诗篇,既有对秦岭的整体描述,也有对各山岭、山脉的吟咏,由此构成绚丽的秦岭山水文学。以秦岭山水为创作对象,中国北方山水画取得突出成就,王维所绘的《辋川图》,对后世山水画产生巨大影响。北宋著名画家关仝、范宽常年居住关陕一带,对华山、终南山潜心揣摩临摹,对景造意,自成一家,其作品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高峰。

虽然秦岭阻隔南北,文化也存在南北差别,但自古以来秦岭南北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始终在进行。秦岭山中诸多河流形成的天然河谷是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自东至西,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皆是沟通南北的著名古道。这四条古道均通达汉中盆地,在陕西境内被称为泰古道,从汉中进入四川后则被称为蜀道。子午道开通时间大约在秦汉时期,全长在千里以上,长而险,沿途居民很少,汉代全程均无行政建置,一般不为人所用。傥骆道开通时间约在两汉之间,在跨越秦岭四条道路中最短,道路沿途多坡坂,且骆水与傥水之间隔水距离较长,行走不易,故这条道路通行耗时最长。褒斜道由秦岭北侧的斜水谷地与南侧的褒水谷地组成,整个道路多谷地少坡阪,且里程不足八百里,成为秦汉魏晋各代关中与汉中之间的主要交通道路;褒斜道早在西周时期已开通。陈仓道北起今宝鸡市,宝鸡古称陈仓,故此道被称为“陈仓道";陈仓道的开通应在商周之际,历史久远,道路长达一千二百里,沿途多山间谷地,不但易行走,而且适宜居住,村落相连,故秦汉时期沿道路设有故道、河池、沮县三个县级建置,唐代设有风州、兴州两个州级建置。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道路建设蓬勃发展,改写了古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

交通道路的畅达,带来南北文化交流的便利。南北文化交融以唐为最。贞观初,孔颖达、颜师古等奉诏撰《五经正义》,有折中南北之意。书家欧阳修、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皆兼北碑南帖之长,别开生面。近世以来,汽车、轮船、铁路沟通南北,文化和合而趋于统一。毋庸置疑,几千年来华夏民族在秦岭南北的黄河与长江间推移,华夏文明在南北地域空间上展开,南北文化区分与融合状态,秦岭是其发展的历史见证。

(摘编自白宽犁《秦岭与华夏文明初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秦岭阻隔形成南北迥异的生活方式,张相文提出“北岭淮水"说,认为秦岭是中国南北分界线。

B.南北自然地理的差异,促使中国人的南北意识在秦汉时期形成,滋养出华夏文明独有的南北文化。

C.秦岭是华夏民族的文化摇篮,也是中国农耕文明发祥地,在此产生的汉文化影响了东亚文明的发展。

D.秦岭南北文化存在着差别,但文化交流与融合始终存在,陈仓道等古道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与《楚辞》是古代中国北方与南方文学两座高峰,也是中国文化存在南北分流的例证。

B.秦岭壮美的风景孕育出的山水隐逸文化与士人关系密切,隐居与出仕成为隐逸文化的一体两面。

C.北宋画家范宽常年居住关陕一带,以秦岭山色为对象进行创作,所以他的山水画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高峰。

D.本文从不同角度探究秦岭与华夏文明之间的多重关系,论述了以秦岭为分界线中国南北的区分与融合。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关于秦岭古道的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A.沟通南北的秦岭古道在天然河谷基础上形成,改写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

B.因为子午道道路长且险,没有利用价值,所以汉朝廷又开通了路途最短的傥骆道。

C.《华阳国志》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蜀之师进军道路可能是褒斜道。

D.陈仓道沿途多山间谷地,易行走,秦汉在此建州立县,出现了村落相连的景象。

4.请结合材料内容,从自然、人文两个角度为秦岭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练,句式整齐,不超过30个字。

5.秦岭于华夏文明而言有哪些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加以梳理概括。

(2024高二下·东坡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最后的名将——蓝玉

当年明月

蓝玉永远也忘不了洪武五年的那次战争,王保保的军队突然出现,将自己打得措手不及,他连王保保长得什么样都没有看清,就被击溃。虽然这次失利并不是他的责任,但他明白,要争取自己的光荣,最好的方法就是再次与王保保交锋,彻底击败他,然后站在他的面前,骄傲地对他说:我就是蓝玉,曾经被你击败的蓝玉,现在,你是我的俘虏!

从那之后,蓝玉苦苦思索着用兵之道,他不断地总结经验,熟读兵书,朝思暮想的就是与王保保再战一场。然而他的愿望落空了,洪武八年(1375),王保保死在了漠北。

蓝玉一度失去了目标,但他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方向——彻底消灭北元!

蓝玉是一个要强的人,他从不会承认自己比任何人差。

这次远征的目标是占据松花江以北广大地区的元太尉纳哈出,纳哈出也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在王保保死后,他拥兵二十万,占据辽东的大片地区,严重威胁着明朝的边界。蓝玉看着他的部下们,这些人都是他精心挑选出来的,即将出征去获取更大的光荣。

此时天降大雪,万物被白雪覆盖,天地一片苍茫,山川大地似乎已经没有了界限。大军就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出发,向那不可知的前方挺进。

在出征之前,蓝玉对他的士兵们说道:“我们马上就要出征了,此次攻击务求必胜,各位要奋力杀敌!唐时名将李愬冒雪下蔡州,一举荡平藩镇,立下不朽功业,今天又降大雪,岂非天意!望各位以身许国,至死不弃,建立功勋,名留青史!”

言罢,他翻身上马,向庆州出发。

这支军队就在白茫茫的风雪中开始了行军,严寒之下,万物似乎都没有了生机,一片寂静中,只能听见急促的马蹄声,疾驰而来,又飘然而去。马蹄印很快就被大雪覆盖,仿佛从未有人经过。

他已经等了二十年,二十年中,多少士兵跨上战马,踏上征途就再也没有回来,在边塞里,在沙漠中,处处都有战死士兵的尸体,无数的家庭失去了父亲、丈夫、儿子。为了解除北元的威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不能再等了,毕其功于一役吧!

当蓝玉从朱元璋手中接过帅印的时候,他感受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自己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上天给他的比他要求的还要多。

蓝玉的军队出征了,他们的目标是脱古思帖木儿驻扎的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

这是一条艰苦的道路,不但路途遥远,而且路上还要经过荒芜的沙漠,后勤也很难得到保障,一旦迷路,后果更是难以想象,军心也会动摇。他们攀越高山,渡过大河,进入了沙漠,在这片不毛之地里,有的只是那刺眼的阳光和漫天的风沙,他们的后勤无法保障,士兵们只能自己携带笨重的干粮辎重,不断有人倒下,但余下的人继续向前走。

蓝玉看着他的士兵们,他为自己有这样的部下而自豪,但他也明白,这次战争的关键不是排兵布阵,而是找到敌人。

很明显,北元已经知道了明军的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