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箴言(zhēn)
亵读
扭怩作态(niē)
断章取意B广袤(mào)
豢养
持之以恒(hēn)
红妆束裹C.摇曳(yè)
妖娆
恪尽职守(gè)
丰功伟迹D.瞥见(biĕ)
秘决
矫揉造作(jiăo)
心无旁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A.亵读——亵渎,扭怩作态(niē)——ní,断章取意——断章取义;B.持之以恒(hēn)——héng,红妆束裹——红妆素裹;C.恪尽职守(gè)——kè,丰功伟迹——丰功伟绩;D.瞥见(biĕ)——piē,秘决——秘诀;故选A。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李明第一次走进2001班的教室,他站在门口踌躇了好一会才敢进去。B.他不好好读书,在同学中穿梭往来、拉拉扯扯,说话言不及义,大家都讨厌他。C.古曲南路经过交警部门的努力,各类车辆终于可以各行其是,平安行驶。D.向老师接管班级之后,“快刀斩乱麻”,一下子就解决了几个调皮学生违纪问题。【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踌躇:表示犹豫不决。用在李明第一次走进陌生教室的情景中,形容他内心的犹豫和不安,使用恰当;B.言不及义:指说话的内容不涉及正经道理,多用来形容说话内容空洞、无聊或离题万里。用在这里形容某人不好好读书,说话没有实际意义,符合语境;C.各行其是:原意是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互不配合。在这里用来形容各类车辆在交警部门的努力下能够各行其道、平安行驶,望文生义;D.快刀斩乱麻:比喻做事果断,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迅速解决复杂的问题.用在这里形容向老师果断解决调皮学生的违纪问题,使用正确;故选C。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继上海自贸区等五批自由贸易试验区之后,湖南成第六批获批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B.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我们只有依靠科学,依法办事,就能夺取抗疫的全面胜利。C.理论再好,如果没有被掌握、接受和理解,就无法成为我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D.史老师在第一次年级学生大会上告诉我们:能否取得理想的成绩,取决于平时在学习上是否努力。【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病句修改。A.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词,在“试验区”后加上“的省份”;B.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就能夺取抗疫的全面胜利”中“就”改为“才”;C.语序不当。“掌握、接受和理解”改为“理解、接受和掌握”;故选D。4.下面语段,已打乱顺序,最佳排列顺序是①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②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③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④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⑤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⑥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A.⑤⑥④①③② B.⑤①③⑥④②C.①③②⑤④⑥ D.③②⑤①④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句意,⑤句“人生,如同爬山”应作为这个语段的开头;⑥句“追求自己的梦想”与⑤句中的“梦想”衔接;④句“努力向上”承接上句“不断向上爬”;①句“自己是孤独的”承接前句“同伴越来越少”;③句“山顶”承接前句“爬到山顶”;②句放最后,表达爬到山顶时的心情。故正确的排列顺序应为:⑤⑥④①③②。故选A。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运用不正确的一项()A.传统佳节,小益吟着“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与家人一起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B.《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先民以男子20岁、女子15岁为成人的年龄门槛,冠礼基本上在此时举行。C.小益的父亲在2020年到了知天命之年,妈妈比爸爸小2岁。小学在妈妈生日那天送了妈妈一个亲手烘焙代表妈妈生肖的鼠形蛋糕。D.中秋之夜,小益给全家吟诵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他告诉爸爸妈妈:“我们这个学期学了《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和苏轼一样厉害,都属于唐宋八大家。”【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D.不正确。《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不属于唐宋八大家。故选D。6.综合运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了弘扬“自强不息”的这一传统美德,班级准备以“自强不息”为话题,举行一次演讲活动。(1)[拟写演讲主题语]请为本次演讲活动拟写一句主题语。(2)[搜集演讲素材]小益在准备演讲稿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演讲素材匮乏,请你仿照示例为他提供一则素材。示例:范仲淹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断齑画粥,发奋苦读,终成一代大家。(3)[撰写演讲稿]在撰写演讲稿时,小组成员为小益提供了很多名言、格言,请找出不能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一项()A.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B.不怨天,不尤人。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D.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答案】(1)示例一:少年当自强示例二:志当存高远(2)示例:张海迪高位截瘫后仍顽强自学,成为了人生的赢家。(3)D【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拟写主题语。围绕“自强不息”为话题,拟写主题词即可。示例:自强托起中国梦。【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仿写。紧紧围绕“自强不息”选取典型事例,按照“人+事”的形式进行仿写即可。示例:勾践卧薪尝胆,不忘耻辱,发愤图强,战胜吴国,洗刷耻辱。【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A.“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说明了自强的重要性。B.“不怨天,不尤人”意思是:不埋怨上天给的命运,不要遇到挫折就怨恨别人。强调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暗含自强之意。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形容坚韧,能体现自强精神。D.“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意思是: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荆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表现了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与自强无关。故选D。7.古诗文默写。(1)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2)《无题》中常用来赞美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社会在飞速前进,不会等待任何颓废者和落伍者,正如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醉翁之意不在酒②.春蚕到死丝方尽③.蜡炬成灰泪始干④.沉舟侧畔千帆过⑤.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醉翁、蜡炬、畔”等字词容易写错。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吴用等好汉引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痕迹,杨志过于自信,所以中了计。B.英国作家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成功塑造了简•爱这样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她虽然貌不惊人,身村高大结实,但她人格独立,内心强大,是现代女性美的象征。C.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遇火焰山受阻。为过火焰山,孙悟空变作牛魔王的模样从铁扇公主手中骗来芭蕉扇,牛魔王知道真相后,采用相同的办法,变成了猪八戒的样子,又从孙悟空手中骗回了扇子。D.《儒林外史》中作者吴敬梓把王进的故事作为全书的“楔子”,是以王冕为例,揭示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A.“杨志过于自信”表述有误。杨志虽然小心谨慎,但终因过于急躁、刚愎自用中了计;B.“身村高大结实”表述有误。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是一个矮小瘦弱但意志坚定的女性形象;D.“把王进的故事作为全书的‘楔子’”表述有误。《儒林外史》中作者吴敬梓把王冕的故事作为全书的“楔子”,是以王冕为例,揭示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而不是王进;故选C。9.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答题。(一)“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吗?好好到贡院来要,你家又不是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苦是的?’周进也听不见,只管扶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脖子。他哪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二)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到,牙关咬紧,不有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远,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同样是“疯”,试根据内容及小说主题分析两则材料中“疯”的原因有何不同和相同之处。【答案】不同:周进从未考上秀才,他见到省城贡院景象,触景生情,因悲哀而发疯;范进在参加乡试考试中举后,因乐极生悲而发疯。相同:两人都是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而发“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两则材料都选自《儒林外史》。在第一个片段中,周进之所以“疯”,主要是因为他长期受到科举制度的压迫和折磨。他苦读多年,但始终未能中举,这对他的精神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当他走进贡院,看到那些熟悉的号板,多年积压的辛酸和痛苦瞬间爆发,导致他一头撞向号板并放声大哭,甚至哭到口吐鲜血。他的“疯”是对科举制度无情压迫的强烈反抗,也是对自己多年辛酸付出的无奈宣泄。而在第二个片段中,范进的“疯”则是因为他突然中举,狂喜过度所致。他多年参加科举考试,一直未能中举,这次突然中举,出乎他的意料,他无法承受这种突如其来的喜悦,导致他喜极而疯。他的“疯”体现了他对科举制度的盲目崇拜和过度依赖,也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无论是周进还是范进,他们“疯”都是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结果。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底层士人提供了上升的机会,但同时也造成了他们人生的单一化和对仕途的过度追求。这种单一化和过度追求导致了他们的人生轨迹被框定在狭窄的仕途之中,失去了对人生其他可能性的追求和体验。因此,无论是因未中举而痛苦崩溃的周进,还是因中举而狂喜过度的范进,他们的“疯”都是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的体现。二、阅读10.古诗文阅读。夏日西斋书事①司马光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②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③飞。【注】①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②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春秋皆可种植的农作物。③蛱蝶:蝴蝶。(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诗中“小院地偏人不到”,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也有“地自偏”,两个“地偏”抒发的都是归隐田园的悠然心境。B.第二首诗的第三句,间接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C.第一首诗中,“槐影沉沉雨势来”一句虽未直接写明夏雨涝沱之势,但静中寓动,风雨欲来,槐树影子显得更为深沉,于静态的描写中自有一股巨大的力量,给人一种深深的压力感。D.第二首诗最后一句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2)意象往往寓含了诗人的情感,请在两首诗中各选两个典型意象来具体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答案】(1)A(2)示例:《夏日西斋书事》中用稀稀落落的油菜花和篱笆的影子,表达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四时田园杂兴》中用梅子、麦花等意象,描写了夏季南方农村的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理解与鉴赏。A.司马光的“小院地偏人不到”中的“地偏”确实是表达了诗人居住之地的偏僻,但这并不完全等同于陶渊明“心远地自偏”中的“地自偏”。陶渊明的“地自偏”更多地是表达了一种心境的远离尘嚣,即使身处人境也仿佛处于偏远之地,强调的是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司马光的“地偏”则更多是在描述他居住环境的实际偏僻,与陶渊明的表达并不完全一致。因此,选项认为两个“地偏”抒发的都是归隐田园的悠然心境是不准确的。故选A。【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和主旨情感。在司马光的《夏日西斋书事》中,榴花未全开的意象表现了夏日宁静恬淡的气氛,同时也寓含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怀。槐影沉沉,雨势将来的意象则传达出诗人对夏日雨景的期待,同时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安逸。小院地偏人不到的意象则突显了诗人居住环境的静谧和偏远,表现出他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满庭鸟迹印苍苔的意象则进一步展现了庭院的幽静和生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在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中,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的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田园初夏时节的风物图,展现出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表达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日长篱落无人过的意象则表现出初夏时节白日渐长,篱笆边无人经过的宁静氛围,突显出田园的静谧和安宁。惟有蜻蜓蛱蝶飞的意象则以动衬静,进一步表现出田园的宁静和生机,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示例:《夏日西斋书事》中,榴花未全开,含蓄而富有生机,象征诗人虽退居却心怀希望;槐影沉沉,预示雨势,体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期待。两者共同传达出诗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四时田园杂兴》中,梅子金黄,象征丰收与喜悦,展现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蛱蝶飞舞,轻盈自由,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两者共同描绘出田园生活的美好与生机。11.文言文阅读。养兰说[清]张云辙嵇六赞府①性爱兰,购兰数十盆,皆有品目,躬自培植,不假手于奴隶。春时方寒,置密室中,犹惧其冻。炽炭于旁,不敢施勺水。箭才寸许,虑其或僵也,时以指触之。出见人所蓄兰置风日中乾②则以水灌之笑曰是乌知养兰之道乎?归,视见弥谨。无何,兰渐萎。赞府悒怏累日,深恨护持之未至也。再出见人之兰,则浓色可掏,蕊苕苕③将放矣。方大恚,语予曰:“吾今而后知兰固天下之贱卉也。吾护之如头目,爱之如兄弟,得兰之性者亦莫我若矣,乃反不如他人之荣。是岂足为品之贵乎?”予曰:“此非兰之贱,乃子不得其贵之之道耳。兰号国香,其质固草木也。草木则有草木之性,子乃以已之性为兰之性,岂兰之所欲哉?名为爱兰,其实害之,子未阅淮南之言乎?爱熊而食之盐,爱獭而饮之酒,虽欲养之非其道,子之于兰,得毋类是?子但恒察其燥湿而已,其他无屑事也。”赞府曰:“果如是乎?吾姑试之。”明年,兰大盛。今夫偏于爱,意非不善也,一不当而弊已若此,况以戕④贼为心哉?【注释】①赞府:县官。②乾:同“干”。③苕苕:高高的样子。④戕:qiāng,残害。(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是()A.得毋类是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B.炽炭于旁,不敢施勺水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C.一不当而弊已若此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D.兰号国香,其质固草木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出见人/所蓄兰置风日中乾/则以水灌之/笑曰/是乌知养兰之道乎?B.出见人所/蓄兰置风日中乾/则以水/灌之笑曰/是乌知养兰之道乎?C.出见人所蓄兰/置风日中/乾则以水灌之/笑曰/是乌知养兰之道乎?D.出见/人所蓄兰置风日中/乾则以水/灌之笑曰/是乌知养兰之道乎?(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得兰之性者宜莫我若矣,乃反不如他人之荣。②子但恒察其燥湿而已,其他无屑事也。(4)请用原文中的话指出嵇姓县官养兰不得要领的根本原因。读此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1)A(2)C(3)①了解兰花习性的人应该没有如我的,我的兰花反而不如别人的茂盛。②您只要按照时令确定它该干该湿就是,不要做其他琐碎的事。(4)子乃以已之性为兰之性。启示:生活中,我们不可溺爱,过度的宠爱只会带来伤害。我们只需要立身行事,尊重事实,尊重规律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类:都是动词,“像”的意思;B.于:介词,在/介词,从;C.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D.固:副词,本来/动词,巩固;故选A。【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句意:他出门看见别人所养的兰花,放在(外面)风吹日晒,干了就用水浇它,笑道:“(你们)哪知道养兰之道啊?”其中,“置风日中”和“乾则以水灌之”都是“出见人所蓄兰”的样子,“笑曰”是提示语,“是乌知养兰之道乎”是其说的话。据此可断句为:出见人所蓄兰/置风日中/乾则以水灌之/笑曰/是乌知养兰之道乎?故选C。【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①得:了解。宜:应该。莫:没有谁。若:像。“莫我若”是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调整为“莫若我”。乃:反而。荣:茂盛。②子:您。但:只要。恒察:经常观察。屑:琐碎。【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谈启示。结合“草木则有草木之性,子乃以已之性为兰之性,岂兰之所欲哉?名为爱兰,其实害之”可知嵇姓县官养兰不得要领的根本原因是“子乃以已之性为兰之性”。结合文中“春时方寒,置密室中,犹惧其冻。炽炭于旁,不敢施勺水。箭才寸许,虑其或僵也,时以指触之”“吾护之如头目,爱之如兄弟”可知县官养兰花过于小心,过度溺爱,最终导致兰花不如别人的茂盛。再结合“子但恒察其燥湿而已,其他无屑事也”,可知,生活中,我们不可溺爱,过度的宠爱只会带来伤害。我们只需要立身行事,尊重事实,尊重规律即可。【点睛】参考译文:(有个)姓嵇排行第六的县官生性喜爱兰花,买了几十盆的兰花,都是有(名的)品种,(他)亲自栽种并细心管理,不要仆人动手。春季还寒冷(时),(他将兰花)放在密室里,还怕它冻着,在旁边烧起木炭,不敢浇一勺水。叶尖才一寸来长,便担心它可能僵硬,经常用手指碰它,了解它的情况。他出门看见别人所养的兰花,放在(外面)风吹日晒,干了就用水浇它,笑道:“(你们)哪知道养兰之道啊?”回家,看护更加小心。不久,兰花渐渐枯萎。县官抑郁了几天,非常后悔,(认为自己)呵护它不够尽心。再出来看见别人的兰花,却(发现人家的兰花)颜色很浓,好像能捧起来,花蕊高高地将要绽放。(他)就非常怨恨,对我说:“我从今天开始知道兰花本来是天下的贱花啊。我像呵护脑袋眼睛一样地呵护它,像对待兄弟一样地爱它,了解兰花习性的(人)也没有如我的,(我的兰花)却反而不如别人的茂盛。这兰花难道值得被称为名贵品种吗?”我说:“这不是兰花贱,是您不懂得珍惜它的方法啊。兰花称为国香,它的本质本就是草木。草木就有草木的习性,您却把自己的习性当做兰花的习性,这哪是兰花所希望的呢?名为爱兰,其实是在害兰。您没读过《淮南子》中的话吗?爱熊却给它吃盐,爱水獭却给它喝酒,虽然想养它却不按照它的(生活)规律,您对兰花,不就是和这一样吗?您只要按照时令天气确定它的干燥潮湿即可,其他琐碎的事可以不做。”县官说:“真的是这样吗?我姑且试一下。”第二年,兰花非常茂盛。偏爱,用意不是不友善。一不小心就会有像这样的弊病,更何况有伤害之心呢?12.说明文阅读。雾霾之下人与动物同命运①2017年1月3日上午,河南开封杞县平城乡村民王新春在贵田干活时,发现地里有一只飞不动的大鹫,河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护科科长邓大军认为,由于持续雾霾,大鹫无法看清远处的猎物,不能正常采食,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最终摔落田间。②但是,也有网友认为,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大鹫是因为雾霾遮天蔽日而找不到食物饿坏的。③目前,雾霾损害人的健康并危及生命已经有大量的研究结果,但雾霾对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什么样的影响却鲜有研究。好在国内有一个相似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一些认知。④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忠秋等人在2016年1月15日的《科学报道》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鸽子在污染空气中回家速度更快》的文章,阐述了在雾霾最严重的华北等地区鸽子在野外的行为方式。在重霾天气中,鸽子飞回家的速度更快,而且鸽子也如同其他动物一样会减少户外活动。⑤主要原因是,雾霾污染天地,增加了鸽子的归巢动机。雾霾会让鸽子增加不安全感,呼吸不顺畅,会让其意识到有损健康,且更重要的是增加觅食的困难和风险,因为觅食的时候看不清会撞到障碍物上,同时增加了鸽子被其天敌捕食的风险。⑥如果不是因为饥饿或为了喂食幼鸟,鸟类在雾霾天是不会外出活动觅食的。可以推论,这只大鹫因为饥肠辘辘才外出捕食。但由于天昏地暗,难以找到捕食目标,饿得晕倒在麦田。当然还有一些可能的解释原因。如在越冬期,动物本来捕食就少。以致身体状况不佳,并且还有可能生病或中毒,所以才晕倒在田间,但需要调查和研究来说明。不过,在这些原因并不明确的情况下,根据李忠秋等人的研究和现实的重霾天气会影响动物的生存的发现,以及邓大军等人的实物和实地观察认定,可以认为雾霾影响了大鹫的觅食,因而饿晕田间。⑦这再次说明,“没有谁是一个孤岛”不只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指人与其他生物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以为雾在只对人造成伤害,而忽略了其他生物,是人类最大的短视。如果一部分人认为可以躲到为其特供的用空气净化机或新风空气净化和循环系统所营造的清洁空气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则是掩耳盗铃和鸵鸟之举,覆巢之下岂有完卵?⑧即便雾霾只是导致大鹫捕获不了田鼠等动物,也会造成后者的大量繁衍并啃食作物,从而导致粮食的歉收,最后受到伤害的也是人类。因此,从源头上治霾将不只是有利于人类,也有利于其他生物和改善生态。(1)下列说法与最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雾霾损害人的健康并危及生命已经有大的研究结果,但雾霾对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什么样的影响却很少有研究。B.雾霾天气会让鸽子呼吸不顺畅、觅食的困难和风险增加、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增加,这些会增加鸽子的不安全感,从而增加了鸽子的归巢动机。C.鸟类在雾霾天是不会外出活动觅食的,除非为了喂养幼鸟。D.从源头上治霾既有利于人类与其他生物,又有利于改善生态。(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从河南一位村民发现一只飞不动的大鹫这一事例写起,按照从现象到原因的逻辑顺序对雾霾进行说明。B.第⑤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主要”不能删去,因为删去后就变成了鸽子在雾霾天气中飞回家的速度更快的原因只是雾霾污染天地,与原文意思不符。C.第⑥自然段中划横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鸟类饿晕在麦田里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D.第⑦自然段中面波浪线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言外之意是在雾霾的影响下,人和动物同呼吸共命运,人类不可能在人工营造的清洁空气环境中独立生存。我们只有从源头上治霾,改善并维护生态环境,才能让人与动物共同生存下去。(3)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链接材料]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报告称,全球每年有430万人死于室内空气污染。有统计表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70%-80%的时间是在室内,如果室外大气遭受污染,就会影响到室内空气质量。为什么文中第⑦自然段说“躲到为其特供的用空气净化机或新风空气净化和循环系统所营造的清洁空气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则是掩耳盗铃和鸵鸟之举”?【答案】(1)C(2)A(3)因为“没有谁是一个孤岛”“人与其他生物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根据链接材料“全球每年有430万人死于室内空气污染。有统计表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70%-80%的时间是在室内,如果室外大气遭受污染,就会影响到室内空气质量”,所以“躲到为其特供的用空气净化机或新风空气净化和循环系统所营造的清洁空气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则是掩耳盗铃和鸵鸟之举”。【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C.第⑥段中提到“如果不是因为饥饿或为了喂食幼鸟,鸟类在雾霾天是不会外出活动觅食的”,这说明鸟类在雾霾天外出觅食还有其他原因,比如饥饿,而不仅仅是为了喂养幼鸟。因此,该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故选C。【小问2详解】A.有误。第⑧段提到“即便雾霾只是导致大鹫捕获不了田鼠等动物,也会造成后者的大量繁衍并啃食作物,从而导致粮食的歉收,最后受到伤害的也是人类。因此,从源头上治霾将不只是有利于人类,也有利于其他生物和改善生态”,因此文章的重点在于分析雾霾对生物产生的影响,而不是对雾霾本身进行解释或描述。因此,说文章“对雾霾进行说明”并不准确。故选A。【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在文章的第⑦自然段中,作者明确指出“没有谁是一个孤岛”,意在强调人类与其他生物、整个生态环境都是紧密相连的,构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这种命运共同体意味着,任何一方的损害或繁荣都会对其他方产生影响。因此,仅仅关注个体或小范围内的空气质量改善,而忽视整体环境的保护,是一种短视的行为。结合链接材料,可以看到全球每年有大量的人因室内空气污染而死亡,而人们的日常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这意味着,即使室内环境通过空气净化设备得到了改善,但如果室外大气遭受污染,仍然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室内空气质量。因此,仅仅依赖空气净化设备来营造清洁空气环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外,文中还提到,如果人类只关注自身的清洁空气环境,而忽视了整体环境的改善和保护,那么这种做法就如同掩耳盗铃和鸵鸟之举。掩耳盗铃意味着自欺欺人,虽然暂时逃避了问题,但问题依然存在;而鸵鸟之举则是指面对问题时选择逃避,不愿正视现实。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剧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文中第⑦自然段之所以说“躲到为其特供的用空气净化机或新风空气净化和循环系统所营造的清洁空气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则是掩耳盗铃和鸵鸟之举”,是因为这种做法忽视了人与其他生物、整个生态环境的紧密联系,是一种短视和逃避问题的行为。只有从源头上解决雾霾问题,改善整个环境质量,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3.议论文阅读。人生因阅读而美好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这是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这便是阅读的力量。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知识往往会让自己在人生路上有更多的选择,智慧让自己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也让自己有能力在所选择的道路上开创出一片丰富的天地。④阅读于我们的人生而言,是头等大事。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像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吐上、在胸襟中、在气质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⑥阅读可以让我们的人格复化,让我们不仅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还可以用无数心灵的眼睛去观察。当我们和书籍接触得愈紧密,我们便愈能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也就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从而以更为通达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生活,感受更丰富的生活。⑦阅读既能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更美好。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了“阅读能丰盈人的内心”这一观点。B.本文在第②段提出了中心论点:阅读的力量。C.第④段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阅读的重要性。D.第⑤段划线句“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指的就是武亦姝身上所独有的那份“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2)请选择填入选文第②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A.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B.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C.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D.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3)文章开头第①②段有何作用?【答案】(1)C(2)C(3)照片描述了三名男子在战火纷飞中仍不忘阅读的故事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引出下文对“阅读伟力”的论述;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论证了“阅读能丰盈人的内心”。【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A.第①段只是引用了历史瞬间和照片作为例子,并没有运用对比论证来强调“阅读能丰盈人的内心”这一观点;B.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在结尾的第⑦段中提出的:“阅读既能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更美好。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而不是在第②段提出的;D.根据第⑤段“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份独特的气质不仅是指武亦姝的从容淡定,还包含了雷海为等阅读者身上所共有的那种气质,这是由阅读所滋养的;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句子衔接。A.“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虽然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观点,但在这里没有直接回答“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这个问题;B.“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虽然强调了阅读的治疗作用,但“医愚”与“战火纷飞”的语境不太匹配;C.文章第②段主要讨论了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下,人们为何仍然坚持阅读。这个选项中的“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与“战火纷飞”的环境形成了呼应,而“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则强调了阅读对于心灵的滋养作用,与后文提到的“阅读的力量”相呼应;D.“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虽然列举了阅读不同书籍的好处,但并未直接回答为何在艰难的环境下仍要坚持阅读;故选C。【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第①段通过描述一张历史照片,生动地展现了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下,三名男子在废墟中仍坚持阅读的情景。这种描述不仅具有视觉冲击力,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也为文章的主题——阅读的力量——提供了生动的引子。读者可能会因此产生好奇和疑问,比如:“为什么他们在战火中还要阅读?”这种好奇心促使读者继续阅读下去,探究答案。第②段承接第①段的内容,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并引用一则读者留言作为可能的解答,进一步引导读者思考阅读的意义。这种设问和解答的方式,不仅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也深化了读者对阅读力量的理解。同时,这段文字还明确指出,对于那三名男子来说,阅读并非逃避现实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振奋精神的方法和途径。这进一步强调了阅读在人生中的积极作用。这两段内容还作为事实论据,直接论证了“阅读能丰盈人的内心”这一观点。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行为,文章展示了阅读在极端环境下的力量,从而证明了阅读对于个人内心的滋养和丰富作用。14.记叙文阅读。父亲的病①父亲又住院了。②母亲在电话那头说,父亲住院了,父亲在旁边大吼:“又没什么大事,你怎么又告诉儿子!”③有时候,你会被幸运亲吻额头,也有时候,你会被不幸砸中脚踝。父亲属于后者。④五年前,他被确诊为尿毒症。当时,我们疯了一样辗转于省城各大医院,不放过任何一个专家的会诊,最后的结论是:必须透析。一周三次透析,每次四个多小时。⑤就这样,父亲和医院成了老朋友。透析的过程极痛苦,有时还面临着感染的危险。当身体状况变得糟糕的时候,父亲开始拒绝治疗,甚至几天几夜不说一句话。⑥我辞去了报社的工作,和母亲在医院附近租了个房子。给父亲做他爱吃的饭菜,晚上不挂水的时候,我们就推着轮椅到租的小屋里,安静地在屋里聊天。那年的冬夜,我们为他过了六十岁生日。母亲对父亲说,假如有下辈子,她还要嫁给他。她在医院里,坐着父亲的轮椅,让我推着她,她说推快一点,再推快一点,她张开双手,像飞翔的鸟儿。母亲说:“再痛苦,也不能对生活投降。”⑦在小屋和医院里,我们三人几乎日夜相伴。慢慢地,父亲身体和精神有了好转。⑧前阵子去透析室接父亲,护士和我说:“你爸真是这里的开心果。”⑨我的眼睛突然变得模糊,我连忙背过脸去,泪水悄悄滚落。护士从背后拍拍我,偷偷递给了我纸巾。我知道,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⑩现在父亲乐观开朗,状态挺好。他会陪着母亲一起买菜做饭,一向花钱大手大脚、不会过日子的他,老是叨叨菜摊铺哪家便宜哪家贵。他能够自己去医院,都不需要母亲接送,怕母亲累着,都是说自己可以。给孙女讲故事,和孙女逗嘴,陪孙女溜达。他还买了自己喜欢的房子,操心着房子的装修。⑪最大的突破是,几年不见熟人的父亲,竟主动参加了同学会。有时候他说,他的老同学谁谁谁病了,谁谁谁没了,心疼感叹之余,最后都会说一句:“要好好活着啊,活着多好!”⑫击毁一座城或许只要一瞬间,而修复一座城或许需要好几年。而心灵的修复比身体的修复更艰难。父亲花了五年时间挺过来了。⑬有次朋友聚会,一个朋友问我:“你太传统,太看重家庭了,被家庭束缚的人一生都不会有出息和有作为的,这样的活法不值得,你不觉得可惜吗?”⑭我一下子竟不知怎么回答。这个朋友在企业做到了高管,在工作上绝对是赢家,买了市区的大房子,一年出国游玩两次,吃穿都很高档,他父母生病他都是给父母住最好的医院、用最贵的药、住私人病房和请护工照顾。可就是他,深夜常常打电话向我痛哭,说自己迷茫,为什么为父母付出了这么多,情感却越来越淡薄,说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父亲透析的这五年,让我对人间有了更深的体会。⑯我们都是平凡而普通的人,都会遇到磨难。磨难使人痛苦,但痛苦并不邪恶。痛苦是我们了解生活的入口。人的生命,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⑰很多磨难,没我们想的那么严重。一场考试没考好,一次晋升没能成,都还有翻盘的机会。而患了重病、遭遇了厄运、失去了至亲……忘却痛苦的方法就是忘记自己,去倾听他人心底的痛苦,主动抗击生活,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和解。⑱五年,是我无比痛恨的岁月,也是我无比热爱的时光。⑲罗曼•罗兰说:“当我们把自权和快乐视为唯一目标,生活就俨然失去了目标。”回首来时路,苍苍横翠微。那些深深浅浅、泥泞不堪的脚印,就是我们努力活着的人生,即使再艰难,我们也要为自己、为爱着的人好好活着。(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时间事件“我”的心理或反应五年前父亲患尿毒症①治疗一段时间后②辞掉工作租房子陪伴父亲五年后③④(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⑨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我的眼睛突然变得模糊,我连忙背过脸去,泪水悄悄滚落。(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通过记叙父亲治病的经历,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同情与爱,警醒人们要及时行孝。B.第⑤段中,父亲拒绝治疗,甚至几天几夜不说一句话是因为担心“我”和母亲太劳累,承担不了医药费。C.第⑥段中,母亲对父亲说,假如有下辈子,她还要嫁给父亲。母亲这样说不只是为了宽慰父亲。D.第⑬⑭段插入朋友的故事,一方面将“我”与朋友面对父母生病时所采取的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对比,另一方面也引出了下文对人生意义的思考。E.第⑱段中说“这五年,是我无比痛恨的岁月,也是我无比热爱的时光”,“痛恨”是因为病魔对父亲的折磨及带给我们一家人的痛苦,“热爱”是因为在陪伴父亲战胜病魔的这段岁月里,我获得了对生命生活独特的体验和理解,感受到一家人互相关爱、乐观坚强精神的珍贵。(4)文章标题“父亲的病”有何作用?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好好活着”的理解。[链接材料]前段时间网上有句话叫“人间不值得”,特别火,被很多青年甚至青少年奉为箴言,他们遇到一点困难,便感叹“人间不值得”,以一种看破世事的沧桑心态面对。“人间不值得”与网络上流行的丧文化一脉相承。【答案】(1)①疯了一样辗转求医②父亲身体和精神有了好转③父亲陪伴家人,参加了同学聚会④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2)示例:运用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我”听到护士夸奖父亲时的反应,表现了“我”因父亲生病的悲伤和对父亲坚强、乐观面对生活的感动之情。(3)AB(4)标题作用: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蕴含着作者对父亲的关心,奠定文章情感基调,暗示本文对亲情的赞颂这一主旨。对“好好活着”的理解:“好好活着”就是要正视人间的痛苦和磨难,勇敢面对。不是痛恨、抱怨、责备,而是积极地面对和接受,主动抗击生活,与生活和解。文章中父亲和“我们”一起努力抗击病魔,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而链接材料中的“人间不值得”思想是一种颓丧的文化思潮,不值得倡导。活着值得感激,而活着一定会有痛苦,痛苦带给我们生活的感悟,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1)根据“五年前”“父亲尿毒症”可定位在第④段,根据“当时,我们疯了一样辗转于省城各大医院,不放过任何一个专家的会诊”可概括为,疯了一样辗转求医。(2)根据“治疗一段时间后”“辞掉工作租房子陪伴父亲”可定位在第⑥段附件,根据第⑦段“我们三人几乎日夜相伴。慢慢地,父亲身体和精神有了好转”可概括为,父亲身体和精神有了好转(3)根据“五年后”可定位在第⑧段之后,根据第⑩段“他会陪着母亲一起买菜做饭,一向花钱大手大脚、不会过日子的他,老是叨叨菜摊铺哪家便宜哪家贵。他能够自己去医院,都不需要母亲接送,怕母亲累着,都是说自己可以。给孙女讲故事,和孙女逗嘴,陪孙女溜达。他还买了自己喜欢的房子,操心着房子的装修”可概括为,父亲陪伴家人。根据第⑪段“几年不见熟人的父亲,竟主动参加了同学会”可概括为,父亲参加同学会。(4)根据“五年后”可定位在第⑧段之后,根据第⑯段“磨难使人痛苦,但痛苦并不邪恶。痛苦是我们了解生活的入口。人的生命,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第⑰段“忘却痛苦的方法就是忘记自己,去倾听他人心底的痛苦,主动抗击生活,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和解”可概括为,要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赏析及描写方法。根据第⑨段划线句分析可知,“眼睛突然变得模糊”“泪水悄悄滚落”是运用了神态描写,“我连忙背过脸去”是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听到护士夸奖父亲时激动的反应,表达了我因父亲生病内心的悲痛,以及对父亲坚强,乐观的感动之情。【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同情与爱,警醒人们要及时行孝”表述错误。根据第 ⑫段“击毁一座城或许只要一瞬间,而修复一座城或许需要好几年。而心灵的修复比身体的修复更艰难”分析可知,我对父亲五年来的陪伴,修复父亲的心灵,表达出作者对父亲的爱意。根据第⑰段“忘却痛苦的方法就是忘记自己,去倾听他人心底的痛苦,主动抗击生活,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和解”分析可知,表达出作者通过父亲的事迹,明白要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父亲坚强乐观的佩服和感动。与选项内容不相符。B.“因为担心‘我’和母亲太劳累,承担不了医药费”表述错误。根据第⑤段“透析的过程极痛苦,有时还面临着感染的危险。当身体状况变得糟糕的时候,父亲开始拒绝治疗”分析可知,父亲拒绝治疗是因为透析的过程非常痛苦,还有感染的危险。故选AB。【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及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第①段“父亲又住院了”,第④段“五年前,他被确诊为尿毒症”,第⑤段“透析的过程极痛苦,有时还面临着感染的危险。当身体状况变得糟糕的时候,父亲开始拒绝治疗”,第⑦段“我们三人几乎日夜相伴。慢慢地,父亲身体和精神有了好转”,第⑪段“他的老同学谁谁谁病了,谁谁谁没了,心疼感叹之余,最后都会说一句:‘要好好活着啊,活着多好!’”可知,关于“父亲的病”贯穿全文,成为了文章的线索也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第⑮段“父亲透析的这五年,让我对人间有了更深的体会”,第⑰段“忘却痛苦的方法就是忘记自己,去倾听他人心底的痛苦,主动抗击生活,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和解”可知,我陪伴生病的父亲,也关心和深爱着他,敬佩他的坚强乐观,标题“父亲的病”奠定文章情感基调,暗示本文对亲情的赞颂这一主旨。根据第⑪段“他的老同学谁谁谁病了,谁谁谁没了,心疼感叹之余,最后都会说一句:‘要好好活着啊,活着多好!’”与第⑲段“就是我们努力活着的人生,即使再艰难,我们也要为自己、为爱着的人好好活着”可知在文章中“好好活着”指无论面对何种痛苦困境,都应该勇敢、乐观的面对,为自己也为身边的家人好好生活,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根据链接材料,“他们遇到一点困难,便感叹‘人间不值得’,以一种看破世事的沧桑心态面对”可知,“人间不值得”是一种年轻人的“丧文化”,在面对困难时通过安慰自己来回避问题,这是一种逃避、消极的思想。结合“好好活着”“人间不值得”作答即可。三、语言综合能力15.每到放学时间,学校门口便人车拥挤。近日,周五学校门口放学时家长云集的照片更是在微信朋友圈里引起了不少争议。你觉得中学生家长该不该接送孩子上下学?请任选一个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要求:①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说理充分;条理清晰;②字数150-200之间。【答案】示例一:我认为中学生家长应该接送孩子上下学。首先,中学生的年龄尚小,交通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家长接送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风险。其次,现代社会治安问题复杂,家长接送能为孩子提供一层安全保障,预防潜在的危险。再者,接送孩子上下学也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与陪伴,有助于增强家庭凝聚力。当然,我们也要鼓励孩子培养独立能力,但这并不与家长的接送行为相矛盾。因此,中学生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是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的。示例二:中学生家长不应该接送孩子上下学我认为中学生家长不应该接送孩子上下学。首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应该逐渐学会独立和自主,包括独立上下学。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责任感的重要一步。其次,接送孩子上下学可能会增加交通拥堵,不利于城市的交通顺畅。此外,家长频繁接送孩子,可能会让孩子过于依赖家长,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我们也理解家长对孩子的担忧和关心,但过度保护可能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因此,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独立上下学,让他们学会自己面对和解决问题。【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观点表达、开放性回答。题目要求讨论中学生家长是否应该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问题,并给出了正反两个方向的回答要求。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孩子的独立性、安全性、家庭教育以及城市交通等多个方面,因此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孩子的独立性:是否应该接送孩子上下学,直接关系到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一方面,家长接送可以确保孩子的安全,但另一方面,过度的保护可能会阻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2)孩子的安全性: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可以确保孩子在路途中的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和其他潜在风险的发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家长接送就一定不安全,因为学校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学生的安全。(3)家庭教育: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也反映了家庭教育的方式和理念。一些家长可能认为这是一种关爱和陪伴,而另一些家长则可能认为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机会。(4)城市交通: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产品销售合同协议范本
- 招标文件房产项目
- 版短期无担保个人
- 第三方支付保证金协议
- 知识产权顾问合同的争议解决方法分享
- 学生健康饮食承诺保证书
- 装饰拆除改造合同
- 道具采购合同范本中文模板样式
- 导购员合同协议的交通补贴
- 幼儿园食品订购合同范本
- NB-T47003.1-2009钢制焊接常压容器(同JB-T4735.1-2009)
- 聚焦高质量+探索新高度+-2025届高考政治复习备考策略
- 惠州市惠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带答案】
- 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之5-4:“5 领导作用和工作人员参与-5.4 工作人员的协商和参与”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2024A0-雷泽佳)
- 看图猜成语共876道题目动画版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数角的个数专项练习
- 曲式与作品分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兰州文理学院
- 园林设施维护方案
-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示范表
- 供应链成本控制与降本增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