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目标1.研读文献史料,观察图片史料,结合地图,了解这一漫长时期内:儒道佛的发展历程、不同朝代不同地区的文学艺术特点、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史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根据史料分析儒道佛兴衰变化的原因和文艺高峰的成因(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与文化艺术辉煌灿烂之处,感受先民的勤劳与智慧,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家国情怀)教学重点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教学难点儒学的曲折发展、文艺高峰的成因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具1、教师准备:多媒体、黑板、粉笔、课件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笔记本、教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导入:东晋时有位高僧法号慧远,交游广泛,与很多名士都有往来。相传他曾住在庐山西北山麓的东林寺中,潜心研究佛法,为表示决心,就以寺前的虎溪为界,立一誓约:“影不出户,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桥。”不过,有一次诗人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过访,三人谈得极为投契,不觉天色已晚,慧远送出山门,怎奈谈兴正浓,依依不舍,于是边走边谈,送出一程又一程,忽听山崖密林中虎啸风生,悚然间发现,早已越过虎溪界限了。三人相视大笑,执礼作别。据说,后人在他们分手处修建“三笑亭”,以示纪念。有多事者,还写有一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虎溪三笑”的故事在唐代已经流传开来,正如联语中所揭示的,是当时思想界佛、道、儒三教融和趋势的一种反映。据考证,释慧远与陶渊明约略为同时人,交往或有可能,而陆修静所处时代晚过百年,所以“三笑”之说纯属虚构。但这个题材日益成为象征三教合流的美谈而脍炙人口。汉武帝时确立儒家的正统地;东汉末年道教兴起;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新课讲解:一、思想:儒、道、佛的发展(一)魏晋南北朝时期:1.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遵道。2.佛教在中国盛行,并吸收儒道的思想,逐渐本土化。3.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出示材料:材料一:终魏晋南北朝之世,巩固的中央集权建立不起来,社会始终处于动荡之中。无论是曹魏时代的“高平陵事件”,还是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张祥浩《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衰落》材料二:道教强调人生的哀乐、现实的纵情,且备有长生之方、登仙之术,沟通了人与神的联系。……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材料三: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已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葛兆光《中国思想史》思考:为什么佛教、道教在魏晋时期得以大流行?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佛、道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儒学本身存在缺陷,佛教、道教得以发展,打破了儒学独尊的局面,体现了思想多元发展的特点思考:佛教中国化的过程说明了什么?兼容并包的文化特点,和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二)隋唐时期:1.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2.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3.武则天使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的宗派。二、反佛思想(一)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院,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二)反佛思想:1.南朝范缜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2.北魏北周及唐朝统治者几度灭佛。三、复兴儒学代表韩愈目的维护封建统治主张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影响巩固了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文学魏晋南北朝建安文学(曹操父子)、田园诗(陶渊明)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初唐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边塞诗:王昌龄《出塞》、岑参《逢入京使》山水诗:王维《竹里馆》、孟浩然《春晓》“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唐白居易《琵琶行》、《长恨歌》晚唐杜牧《江南春》、李商隐《无题》艺术书法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隋唐时期书法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的颜体和柳公权的柳体最为有名。2.绘画东晋出现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提出“以形写神”,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隋唐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吴道子被尊为“画圣”。3.石窟背景佛教广泛传播代表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的莫高窟等地位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科技:学生自主梳理完成中外文化交流(一)佛学交流和研讨1.中国与印度,中亚之间:(1)东汉后期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2)东晋的法险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3)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并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2.中日和中朝之间:(1)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2)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二)其他文化交流1.唐朝首都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3.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小结思想――新变化文学――新高峰艺术――新高度科技――新成就交流――新发展练习1.“缁衣之众,参半于平俗;黄服之徒,数过于正户。所以国给为此不足,王用因之取乏。"材料反映出南北朝时期A.佛、道教势力已对政权构成威胁B.刑罚严酷社会矛盾尖锐C.民族融合导致服饰丰富多彩D.割据混战造成人口剧减答案:A2.南朝的范缜写了《神灭论》反对佛教,崇佛的梁武帝亲自颁发《敕答臣下神灭论》,发动高僧、王公朝贵六十四人与范缜辩论,但朝廷始终没有禁止《神灭论》的发行。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儒家思想与佛教出现融合B.教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C.当时社会的思想较为自由D.政治与学术之间不存在矛盾答案:C3.《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中写道:"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下列属于"魏晋风度"表现的是A.张衡《二京赋》B.顾恺之《洛神赋图》C.柳永《雨霖铃》D.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答案:B4.(唐朝)开辟了丝绸之路中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到欧洲的西段(后),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人们也逐渐出现在这一时期。由此可知A.唐朝的繁荣强盛吸引了大量外国人来华B.丝绸之路西段开通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发展C.开明兼容的政策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