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大概念”背景下戏剧教学的实施路径_第1页
谈谈“大概念”背景下戏剧教学的实施路径_第2页
谈谈“大概念”背景下戏剧教学的实施路径_第3页
谈谈“大概念”背景下戏剧教学的实施路径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戏剧是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因缺乏对戏剧体裁特点的把握,戏剧教学的展开总存在一些问题。新课标提出了对戏剧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学习要求。从“大概念”这一核心要素探究戏剧教学,以期能够辨清戏剧教学的文体特征,并以“大概念”的意识细化和落实戏剧教学中的人物、冲突、语言等,从而促使学生真正领悟戏剧之美。关键词:高中语文;大概念;戏剧教学;实施路径为了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的教学要求,这对教师辨清教学方向、更新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而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痛点之一的戏剧教学,可以把“大概念”作为教学变革的契机,找寻戏剧教学的要义。一、戏剧教学需要具备“大概念”意识戏剧虽然与小说、散文、诗歌并称为四大文学样式,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从以下四点来考量。其一,从课文篇目所占比例来说,选入教材的戏剧数目相比小说、散文、诗歌等体裁要少。以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入选的课文有必修下册的《窦娥冤(节选)》《雷雨(节选)》《哈姆莱特(节选)》以及選择性必修中册的《玩偶之家(节选)》和选择性必修下册的《茶馆(节选)》等5篇,虽涉及古今中外,但总体上难以打下连贯性阅读的基础。其二,戏剧中的人物、矛盾冲突、布景陈设与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在较大程度上有相似之处,教师在戏剧教学时往往将其与小说等同起来,这在无形中让学生模糊了对于戏剧文体特征的理解。其三,作为一门集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舞台艺术,单单以文本呈现给学生,弱化了其感染力,且看似浅显直白的文字并不能激起学生对于文本深层阅读的兴趣。其四,就上述戏剧作品来看,无一例外都是节选,选入教材的内容自然是整部戏剧的精要,缺少了前文的交代,也缺少了矛盾冲突的铺垫,使得学生对于戏剧节选中人物的言行变化摸不着头脑。种种因素叠加,戏剧不容易得到学生青睐也在情理之中。当下戏剧教学效果不佳,某种程度上由于教师没能抓住戏剧教学的核心,没能抓住与戏剧教学关联最为密切的“大概念”,从而陷入了教学的迷途。二、戏剧教学需要明确“大概念”意识针对戏剧教学无从下手的情形,有些教师从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变革。比如,在教学《雷雨》时引入电影《雷雨》,让学生看完电影后点评剧中人物。这种依靠电影带来直观视听感受的形式固然可以让学生迅速建立对人物、情节的认知,但脱离具体文本形成的认知是浮泛的,用电影替代戏剧文本使学生对戏剧体裁特色失去了鲜活的感知。有些教师则选择以情境表演的形式来还原戏剧,可相对较长的文章篇幅、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一节课学生只能是将课文分角色演绎一番,很难传达出剧中人物心底深处的真情实感来。这样的教学转变有破旧立新的勇气,但对于戏剧教学存在的痛点似乎也只是隔靴搔痒。究其原因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大概念”意识并不明确,只是笼统地把文字视听化,重新演绎了一下故事。三、戏剧教学需要落实“大概念”意识打破残局需要变革的勇气,但做到“日月换新天”更需要变革的智慧。作为教材与学生连接者的教师,要让戏剧教学走出困境,只有从“大概念”出发,才可能觅得新津梁、换得新气象。首先,要明确的是“大概念”不是庞杂的概念堆砌,而是自始至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起着提纲挈领作用的基本概念的总和。戏剧教学中的“大概念”至少可以沿着人物、冲突、语言等角度去思考。只有认真揣摩其内涵,如思考戏剧中的“语言”到底包含着哪些要素,这些要素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是否都予以关注,才能把戏剧教学落到实处。原有的把戏剧当作小说去解读的教学方式是不是毫无价值?不尽然。从语言这个大概念角度来说,其实传统教学也有对于语言的关注,但因为教师将戏剧当作小说类文本来教,对语言的分析往往简化为人物的描写方式。通过语言描写分析人物的形象,这样的处理方式窄化了戏剧语言的涵盖范围,容易导致学生的认知偏差。比如,在《雷雨》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相遇的这一段简短对话如下: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把戏剧当作小说去教的时候,教师常借助“严厉”“指使”等词语,通过神态描写、语言描写来分析周朴园冷酷自私的人物形象,借助“悲愤”“不公平的命”分析鲁侍萍的软弱,并揭示出她对自己因何一生悲惨的认识并不透彻。但从戏剧的角度来说,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悲愤”一词隶属于舞台说明,不等同于人物的心理描写。对于一点,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尝试把文本交给学生处理,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完成这一段文字的拍摄,再把学生拍摄的作品在课堂上播放,由学生相互评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明白“严厉”“悲愤”的情绪需要通过语气、表情以及肢体语言来辅助呈现,而单纯地把文字读一遍,是演绎不出“忽然严厉地”“悲愤”两处舞台说明的要求的。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由语言描写传达而出,这与戏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是极其相似的。但由于小说和戏剧的体裁有明显的差别,把戏剧中出现的文字都当作人物对话去看待,是不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的。典型的案例是一次课后阅读,学生在赏读田汉《关汉卿的书斋》(第五幕)的时候,对于文中“关汉卿:(反感)那为什么?”及“关汉卿:(愈发不快)怎么,你是要来威胁我?”这些句子都写下了诸如“运用了心理描写,刻画出关汉卿耿直不屈、嫉恶如仇的人物形象”的批注。在小说中“反感”“愈发不快”是心理描写,自然不错;可从戏剧的角度来说,“反感”“愈发不快”是舞台说明,和人物描写的方法其实并没有太大关联。关于戏剧大概念的缺失使得学生对戏剧的解读出现了偏离,这也正是当下戏剧教学沉寂无声的一个缩影。只有把“大概念”落到了戏剧教学的实处,戏剧教学才能焕发生机。四、戏剧教学需要强化“大概念”意识就戏剧语言来说,“大概念”包含了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明确了“大概念”的内涵,教学内容才能明晰,教学方向才能精准。“大概念”对于教学的意义,就是要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摒弃一些错误的做法,回归教学的起点,思考“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也只有在教学中,教师时时提醒自己,遵循体现戏剧本质特点的“大概念”,课堂教学才能更具成效。戏剧人物、冲突也需要通过语言来呈现,所以在戏剧教学中最需要关注的“大概念”就是戏剧的语言。对于戏剧语言进行细致品读,有利于辨明人物关系、揣摩人物心理、感知情节发展。先看舞台说明。看似不重要的文字,但对于戏剧演员的提示、对于戏剧场景布置的要求、对于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发展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在阅读时应认真品读,如《雷雨》中,“周朴园指窗”这一舞台说明,强化了戏剧作为舞台艺术的特性,营造出在一个具体房间里的感觉,给读者以真切的情境感受。舞台说明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演绎,还可以让学生来当个小导演,讲讲这场戏的布景、要注意的细节,才能明白作品中的微言大义。再看人物语言。人物的语言指的是人物说的话,包括最常见的人物的对话(对白)以及独白、旁白三小类。相较于关注度较高的对白,独白和旁白这两类人物语言也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独白,主要指的是在表演过程中由主要人物单独大段陈述自己的观点或想法,大段的火山喷发式的表达往往和人物矛盾、痛苦、激动、亢奋的思想情绪相关。《哈姆莱特》中最为人熟知的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就是主人公哈姆莱特思考生命的意义、陷入精神困境时所迸发出的激情表达。这样的文字引导我们走入文本,走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知其经历的痛苦和折磨,也可以由此引发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与思考。而旁白,似乎游离于舞台之外,但在《玩偶之家》中幾处旁白对于人物的塑造确实极为重要。“他拿了那些信走进自己的书房,随手关上门”中“随手”关门的动作和“她正朝着门厅跑出去,海尔茂猛然推开门,手里拿着一封拆开的信,站在门口”形成对照,海尔茂“猛然”开门的动作凸显出他的自私自利、薄情寡义。最主要的人物对白教学,其核心要义还是演绎。要读出剧中人物个性,读出意在言外的潜台词,还要读出戏剧以舞台表演为底层逻辑追求直观感受所用语言的动作性。如《雷雨》中鲁侍萍在周萍和鲁大海的冲突时喊出的“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这句话,破折号生硬的转折把那一瞬间鲁侍萍想和周萍相认却又意识到不能相认的矛盾激动、欲言又止甚至半哭半笑的神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读的方式可以是学生分角色朗读,可以是上台情境扮演,可以是对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