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种群练习题
1、种群特征..................................................................1
2、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8
3、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16
4、种间关系.................................................................24
1、种群特征
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占整个种群个体总数的百分比
C.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
体总数的比率
C[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会因气候、天敌、食物等因素而发生变化。]
2.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种群的性别比例可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B.某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的地域和季节中有较大差异
C.“五一”期间北京人口数量明显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D.年龄结构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
A[种群的性别比例往往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而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A错
误;某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的地域和季节中有较大差异,如鸟类的季节性迁徙会
影响种群密度,B止确;“五一”期间人口流动较大,故北京人口数量明显增加的主
要影响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C正确;年龄结构可用于预测种群数量变化,主要是
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D正确。]
3.在分析种群年龄特点时,也可将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幼年期(甲)、成年期(乙)
及老年期(丙)三个层级。比较这三个年龄层级的成员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可推
测该种群未来的发展情形。下列各项中,最可能成为濒危物种的是()
A.甲〉乙>丙B.甲>乙=丙
C.甲=乙=丙D.甲〈乙〈丙
D[年龄结构的三个层级的关系发展为甲〈乙〈丙,该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最
可能成为濒危物种。]
4.近几十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
因是()
A.年龄结构呈增长型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我国东南沿海城市人口流动较大,由于迁入率大于迁出率,使得人口密度显
著增长。即C正确,A、B、D错误。]
5.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没有影响
B.自然界中动物的性别比例都是雌雄相当
C.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可加剧人口老龄化
D.个体也具有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等特征
C[种群的性别比例会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A错误;自然界中动物
的性别比例有的雌雄相当,有的雌多雄少,还有的雌少雄多,B错误;男女比例严重
失调,会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使老龄人口比例增加,C正确;个体具有性别和年龄,
但没有种群才具有的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等特征,D错误。]
6.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能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其原理是它能
()
A.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B.抑制害虫生殖器官的发育和配子的形成
C.杀死幼小害虫个体
D.诱杀害虫雌性个体,减少排卵
A[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
比例,从而使其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7.如图是关于种群特征的图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影响迁出率
a数量
变动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
C.D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D.a的含义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反映种群数量的大小,A项正确;
图中A、B表示出生率和迁入率,C表示死亡率,D表示性别比例,B项错误;性别比
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数量变化,c项错误;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
D项错误。]
8.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mz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
设计了4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A.统计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1m2的样方,统计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1mZ的样方若干,统计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的样方若干,统计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
目
C[调查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直接统计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
全部个体数目难度较大,A错误;只选取一个样方进行调查不具有代表性,B错误;
要随机选择样方,不能只选择所调查植物分布密集的地段,C正确、D错误。]
9.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的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
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
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利用样方法调查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是计数每个样方内蒲公英总
数,再除以每个样方的面积,获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再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
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实际操作不可行,
通常采用样方法,A项错误。由于所有样方面积之和只是甲地面积的一部分,若用所
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则所得结果会低于实际种群密度,B项错误。对
照上面的总体分析,C项正确。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
和后,即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不应再乘以甲地面积,D项错误。]
10.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面积为2hmz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
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志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
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志的个体13只。
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A.少于92只B.多于92只
C.少于161只D.多于161只
C[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计算公式为初次捕获并标志个体数/个体总数⑶
=重捕的标志个体数/再次捕获的个体数,根据题意可知,50/TV=13/42,衿161(只),
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计算结果会比实际结果偏大,所以灰仓鼠个体总数
应该少于161只。]
11.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种主要害鼠一一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
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l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
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志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
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标志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
初捕32321418
重捕3641818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志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志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
的计算公式:。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只/hnL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
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帛/)为。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
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o
[解析](2)将表中的数据代入公式:种群总数=(32X36)/4=288(只),由于测
定的是2hn?的布氏田鼠数量,因此,该草原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88/2=
144(只/hm?);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捕获有标志的数量比实际
值小,故求得的比值比实际高。
(3)两次捕获的雄性个体数为18+18=36,捕获的雌性个体数为14+18=32,综
合两次捕获情况,因此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cf=(14+18)/(18+18)=
32/36=8/9o
(4)100m?有3.6个洞口,则1媪的洞口为3.6X100=360,而1hn?的田鼠数
量为144,因此,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为360:144=2.5:1。
初捕标志数X重捕个体数
[答案](D箓箴尸之黑(2)144高⑶8/9(或32/36)
重捕标志数
(4)2,5:1
12.豚草是原产自北美的植物,其花粉是北京地区主要的过敏原。课外小组的同
学对北安河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中的豚草及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
的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
20072008200920102011
豚草0.30.61.11.52.3
狗尾草10.09.286.85.5
曼陀罗3.02.11.10.30.1
龙葵3.02.00.400
灰绿藜3.22.81.71.30.6
(1)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o
⑵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
⑶计算种群密度时要取多个样方的,以减少误差。
(4)请在如图中绘出豚草和灰绿藜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种群密度(株・m-2)
3.5
3.0
2.5
2.0
1.5
1.0
0.5
020072008200920102011年份
[解析]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一般为样方法;为了保证客观性,取样时要做
到随机取样;计算种群密度时要取多个样方的平均值,以减少误差;由表中给定的数
据可绘制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答案](1)样方法(2)随机取样(3)平均值(4)变化曲线如图
13.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志过的
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志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
率)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标志总量为“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Va
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志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高度无关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的年龄结构
D[根据公式可知,种群密度=重新捕获数X释放总数+标志数,即重新捕获数
/a,根据题干信息无法获知第二次诱捕的斜纹夜蛾总数,故无法得出种群密度,A错
误;从图形上看,随诱捕距离的加大,被标志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是下降的,B
错误;本题自变量是诱捕灯间距和灯的高度,结果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
和灯的高度有关,C错误;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减少斜纹夜蛾成虫的数量,
增加幼虫比例,从而改变种群年龄结构,D正确。]
14.(多选)某自然保护区从外地重新引入当地已经灭绝的白唇鹿39只(其中雄性
13只、雌性26只)。白唇鹿在接下来几年中的数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年份123456
出生率(酚17.927.329.622.724.930.2
存活数(只)4454667896122
A.第2年白唇鹿种群的死亡率约为19.遥
B.保护区进行野生放归,有助于提高白唇鹿的遗传多样性
C.第1年到第2年白唇鹿的性别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D.即使操作规范,标志重捕法也不能获得真实的种群密度值
BD[第2年出生率为27.3%,44X127.3%Q56,死亡率为(56—54)/44X100%心
4.5%,A错误;自然保护区进行白唇鹿野生放归,有助于自然选择和种群内随机交配,
从而有助于提高白唇鹿的遗传多样性,B正确;刚引入时白唇鹿39只(其中雄性13
只、雌性26只),随着时间延长,种群不断繁衍,性别比例趋向于1:1,C错误;标
志重捕法是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不能获得真实的种群密度值,D正确。]
15.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
不同调查面积的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统计结果。
草原类型
调查面积^ABC
10X10332
20X20553
40X40865
80X801498
90X9016118
100X10017138
110X11019138
120X12020138
130X13020138
140X140・・・・・・・・・
调查B草原该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先取40cmX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4、"、”、
”,则将”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1)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
还应_________O
(2)如何计算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
⑶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
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设计步骤中的错误见答案。
[答案](1)样方法随机取样
(2)计算所有样方的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3)①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取种群密度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以减小误差(100
cmXlOOcm)②取样的方法不对,应在B草原中随机取样③对种群密度的估计方
法不对,应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16.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的是()
A.所选样方位置上有块大石,应该换个位置取样
B.调查某地麻雀种群密度时,少数雀腿上的环套标志脱落
C.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期间,猫头鹰大量迁入
D.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
C[样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换位置取样会比原位置的样方中个体数目多,导
致结果偏大;标志物脱落将导致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带标志的数量减少,导致结果偏
大;猫头鹰会大量捕食田鼠,导致结果偏小;对于压线个体,只统计样方内和相邻两
边及夹角的个体,全统计将导致结果偏大。]
2、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1.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4,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
率以0.2保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A.1.2%B.1.44瓜
C.2.2%D.3.6%
B[由增长率数值0.2可求得入=1+0.2=1.2,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N、•(1.2)*.44阳]
2.(多选)下列有关种群“J”型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J”型增长的种群都无"值
B.“J”型增长的种群生存条件是有限的
C.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J”型增长
D.“J”型增长的种群个体数一定不断增加
AD[“J”型曲线没有最大值,A项正确;“J”型增长是在理想条件下进行的,
种群的生存条件是无限的,B项错误;由于自然界中的资源和空间有限,故大多数种
群呈“S”型增长,C项错误;“J”型增长由于空间和资源无限,种群个体数一直增
加,D项正确。]
3.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生态恢复是一项重要工程。在恢复生态系
统中的某一濒危物种时,我们希望该物种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是()
C[在恢复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濒危物种时,因为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
所以某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应为“S”型,C选项正确。]
4.假设在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的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
时间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80
60
40
20
00
80
60
40
20
013579111315171921
时间/月
A.种群增长速率为甲时,该家畜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种群增长速率为乙时,该家畜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值
C.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家畜,可以在丙点时适当捕获
D.种群增长速率为丁时,对应的种群数量可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B[种群增长速率为甲时,该家畜种群的数量处于增加状态,说明该种群的年龄
结构为增长型,A正确;乙表示该种群的最大增长速率,该家畜种群的增长速率为乙
时,该家畜种群的数量为/B错误;收获该家畜的最佳时间是超过,(如丙点)时,这
样收获后,可使其种群数量降至盘以保持最大的增长速率,可持续地收获该家畜,C
正确;种群增长速率为丁时,对应的种群数量(4值)可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D
正确。]
5.如图所示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关于各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
误的是()
种
群
数
量
u
时间
增长
量缓慢
种群数
1阶段
A.第
慢
先快后
长速率
种群增
2阶段
B.第
“值
接近
长,
缓慢增
数量
种群
3阶段
C.第
动
上下波
在“值
数量
种群
4阶段
D.第
种群增
2阶段
确;第
,A正
缓慢
增长
数量
种群
较低,
长速率
种群增
1阶段
C[第
《
过了
量超
群数
段种
第3阶
确;
,B正
最大
速率
增长
种群
在时
慢,
快后
率先
长速
。]
正确
动,D
下波
值上
在7T
数量
种群
4阶段
;第
C错误
降,
后下
上升
量先
群数
值,种
以
系。
的关
时间
率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出售代理人合同(2篇)
- 2024音响设备展会展览策划及组织服务合同3篇
- 2024石材加工厂安全生产与风险管理的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农产品市场调研与营销策划合同4篇
- 2025年度婚纱摄影情侣写真拍摄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版智慧社区门卫及智能安防系统运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面粉质量检测与认证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租赁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土地储备开发合同范本3篇
- 2025版新能源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示范文本3篇
- SYT 6968-2021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水平定向钻穿越设计规范-PDF解密
- 冷库制冷负荷计算表
- 肩袖损伤护理查房
- 设备运维管理安全规范标准
- 办文办会办事实务课件
- 大学宿舍人际关系
- 2023光明小升初(语文)试卷
- GB/T 14600-2009电子工业用气体氧化亚氮
- 申请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征求业主意见表
- 房屋买卖合同简单范本 房屋买卖合同简易范本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