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提升试题B卷-附答案_第1页
2022年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提升试题B卷-附答案_第2页
2022年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提升试题B卷-附答案_第3页
2022年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提升试题B卷-附答案_第4页
2022年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提升试题B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2年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提升试题B卷附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分钟,本卷满分为30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_____考号: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1、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是()A.元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2、把教育隐喻为“园艺”,把学生比作“祖国的花朵”,称教师为“园丁”。持这种观点的人在人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A.遗传决定论

B.成熟轮C.环境决定论D.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3、近代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法定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4、在选拔性考试中,某试题得分的标准差极小,表明该题存在的问题是()A.难度低B.效度低C.信度低D.区分度低5、中国近现代教育政府通令国民学校废止文言文教材,代之以现代语体文是在()A.清末新政时期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国民政府时期6、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立场与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流派是()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元教育学7、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A.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B.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D.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8、唐代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和崇文馆、弘文馆,属同类性质的学校,其设立体现了当时学校教育的()A.系统性B.等级性

C.制度化D.专门化9、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A.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B.确立男女同校制度C.设立学部

D.创设京师大学堂10、研究者试图了解某地区初中教师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最适合选用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访谈法B.问卷法+访谈法C.问卷法+实验法D.实验法+观察法11、学生学习时用简介的语言写出材料中主要观点、次要观点以及各观点之间关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精加工策略B.计划策略C.调节策略D.组织策略12、幼儿往往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当他们看到月亮会动时,就坚持认为月亮是有生命的。这种构建知识的方式是()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平衡13、教师在长期压力的体验下,会出现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消极应对工作。这种问题属于()A.职业倦怠B.职业迷茫C.职业逃避D.职业道德失范14、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所具有的共同点是()A.实施贵族式精英教育B.重视古典人文学科C.实施世俗性的义务教育D.重视教育的群众性和普及性15、学习单词basket(筐子)有助于学习basketball(篮球)。这里所产生的迁移是()A.顺应性迁移B.低路迁移C.水平迁移D.特殊迁移16、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是()A.分斋教学B.自由讲学C.注重考试D.藏书读书17、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18、在师生关系上倾向于“学生中心说”的教育学家是()A.帕克B.布拉梅尔德C.赫钦斯D.梅伊曼19、傅老师在执教中极为关心“同学们如何看我?”“他们喜欢我吗?”“校长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诸如此类的问题。根据富勒的教师专业成长理论,傅老师处于()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自我阶段20、某硕士生将选题定为“高考改革研究”,导师否定了他的题目。这一选题违背了()A.问题有研究价值B.问题提出有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C.问题表达必须具体明确D.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21、17世纪,以爱丁堡大学为代表的苏格兰大学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相比,更重视()A.大学自治B.教授治校C.科学教育D.古典教育22、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理论界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教育与发展的教育实验,形成了实验教学论体系,其代表人物是()A.马卡连柯B.赞科夫C.巴班斯基D.苏霍姆林斯基23、直接关系到问卷的质量,关系到所获得的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真实性、可靠性的是()A.问卷设计B.问题的形式C.答题的形式D.答案的格式24、在教育文献中,研究综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等属于()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25、张之洞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以下有关他的表达,正确的是()A.最早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B.系统阐述了“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C.组织草拟了《京师大学堂章程》D.主持制定了“癸卯学制”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生受教育权的具体内涵是()A.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B.学生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分提出申诉的权利C.学生有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的权利D.学生有毕业或结业时获得学位证书,学位证的权利27、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的观察类型是:()A.全结构式观察B.准结构式观察C.半结构式观察

D.非结构式观察28、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此书尚不足以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原因是此书()A.宣扬教育为现世生活作准备B.只谈教育实务,不谈教育理论C.并非教育理论著作,而是教学理论著作D.以自然类比教育,理论论证尚未达到学科成熟的水平29、以下传统识字教材按编写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急救篇》《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B.《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C.《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千字文》D.《急救篇》《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30、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31、研究者要检验三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采用的检验类型是()A.t检查B.z检查C.F检查D.X2检查32、下列关于内在效度、外在效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内在效度越高,其结果越能确定是由实验处理所导致B.外在效度越高,其结果的推论范围就越大C.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D.内在效度高的实验,外在效度一定高33、确立法国高等教育“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办学原则的教育法案是()A.《大学令》B.《帝国大学令》C.《高等教育法》D.《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34、有关大脑神经递质如何影响学生记忆的研究属于()A.比较研究B.基础研究C.应用研究D.预测研究35、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贺拉斯曼关于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目的与作用理解的是()A.社会机器的平衡论B.社会人才的锻造炉C.社会差异的复印机D.社会意识的均衡阀36、1963年,英国颁布教育改革法案《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探讨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服务的问题,提出了著名的“罗宾斯原则”,其含义是()A.为所有类型的高等学校提供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国家援助B.为所有能力和成绩合格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C.高等教育分为“自治”部分<大学)和“公共”部分<大学以外的学院)D.建立由个人高等教育、职前专业训练、在职进修构成的“师资培训三段法”37、某校在实施一项帮助问题学生的特殊教育计划时,泄露了一些学生的家庭困难和个人生理缺陷的信息,导致这些学生的尴尬和不安,甚至有学生再也不愿意上学。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力公约》,这所学校做法违背了()A.儿童最大利益原则B.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C.无歧视原则D.遵守儿童观点原则38、科举制度区别于察举制度的根本之处在于()A.开设繁多的考试科目B.建立完备的防弊制度C.自愿报名、逐级考选D.地方推荐、中央考试39、20世纪30年代指导苏联国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A.《教育人民委员会关于国民教育的宣言》B.《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C.《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D.《统一劳动学校规程》40、在概念学习中,引发认知冲突及其解决的过程实质是为了实现()A.概念转变

B.概念形成

C.概念同化

D.概念整合41、在道德修养方法上,认为无须外求,只须明内在良知的古代教育家有()A.孟轲、王守仁B.孟轲、朱熹C.荀况、王守仁D.荀况、朱熹42、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依据这种思想建构的教学模式是()A.程序教学模式B.发现教学模式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43、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将“学会选择”作为核心理论的是()A.价值澄清模式B.认识发展模式C.体谅模式D.社会学习模式44、下列关于学术论文的结论与讨论的说法错误的是()A.结论就是摘要的重复B.结论是围绕正文所做的结语C.结论是对研究成果进行更高层次的精确概括D.讨论往往用于自然科学的学术论文45、在道德问题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A.道德教育等同于宗教教育B.德性培养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C.道德教育应戒绝使用斥责或鞭挞一类惩罚手段D.道德教育应以《圣经》有关诫命的学习为主二、辨析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1、教育受制于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取决于社会的现实要求。2、英国公学即英国公立学校。3、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观无明显差异。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1、列举问卷设计中封闭式题目的三种答案格式,并各设计一个完整的题目。2、简述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3、简述梁启超关于教育作用和宗旨的观点。4、简述学科德育的内涵、特点及其实施方式。5、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四、分析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30分,共90分)1、某小学低年级新学期开学不久,班上来了一位插班生。这两天数学课学习“8加1”的计算,她没有学会。最后老师对其进行了个别辅导,一遍又一遍地连续重复了多个“8加1”的例题,她似乎回了,但当换成“7加1”、“9加1”等其它计算题时她又开始错了。老师越讲越生气,不知这学生到底怎么啦?试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理论,就如何改善这个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给该教师提出一些建议并思考该教利对教学的启示。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路易斯是一个性格文静的初三学生。他有好几门课程的成绩不及格。现在,他有时来校,有时不来校。他有几个哥哥姐姐都没有读完中学,父母也没有中学毕业。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戴莎找路易斯谈话,问他为什么不来上学。他说,自己在四年级时学习便碰到了麻烦,感觉很无助。他觉得自己很“蠢”,而且越认为自己笨,付出的努力也就越少,因为反正付出了努力也没有作用。由于不努力,成绩落后得更厉害,这使得老师也认为他很笨,对他要求很低甚至不作要求,把他.安置在“差”生班里。路易斯感觉难受,干脆就不来学校了。而学校除了把这些事情告诉他父母之外,什么也没做。戴莎老师问他:如果辍学了你会做什么?路易斯说:辍学的哥哥姐姐都找到了工作,一个做招待,一个在建筑工地做工。他们既有钱花,在工作中也没有人会因为他们没完成学业而刁难他们。自己也想去打工,有钱后就可以四处游玩。看来,以前总认为辍学可能会带来许多麻烦的说法都是谎话,学校无法帮助自己得到想要的东西,只是浪费时间。在仔细倾听了路易斯的看法后,戴莎老师告诉他:“我觉得你很聪明,而且实际上你非常了解自己和其他人。但我提醒你,政府法律不允许你现在辍学。”戴莎老师还告诉他,学校有一些专门的计算机程序和辅导老师旨在帮助学生赶上学业。戴莎老师找来了一些曾经接受过这种帮助,现在发展很不错的学生和他交流,并告诉他,可以选修一些职业技能课程,参加职业培训、实习等。这样一来,在完成学业后,比起那些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就可以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然而,要想获得这些,必须现在回学校。戴莎老师还告诉他:“我们只关心下星期,你的目标是下周每天都要来上学,接下来的几周以后再说。”路易斯认为这有点困难,自己可能坚持不了一周。戴莎老师说:“我们一天天来,我们做一个日程表,每来一天学校就在上面做个标记。”(1).阅读第二自然段,指出路易斯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并根据社会认知学习论的互动观,分析这种水平与他在校经历之间的关系。(2).阅读第三、四自然段,分析“榜样”对其辍学的影响。(3).阅读第四自然段,分析戴莎老师主要采用哪些策略来帮助路易斯改变自我效能感,实现对学习与行为的自我调节。3、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20世纪中期以来,学校教育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批评、质疑和挑战,或明或暗地主张“学校消亡”的观点不时出现。例如:(1)1971年,伊凡•伊里奇厅发表《非学校化社会》,引起巨大反响。伊里奇以为,学习原本是个人的一种自主活动,是自律、自助、自我实现的过程。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不必非得与别人的东西交换才有价值。他批评学校“把学习从一种活动变成了一种商品。”把只是证书(文凭)变成了一种财富形式,这不但从根本上剥夺了人独立自主的学习动机和能力,而且通过文凭、学历对人的社会地位进行分层,导致更深刻的社会两极化,给整个社会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学校的废除已不可避免”。(2)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越来越多的美国家长不再让孩子进入学校我上学,而是“在家上学(homeschool)”,主要由父母直接教育孩子。进入21世纪,全美已经有数以百万计的儿童“在家上学”。家长不送子女去学校接受教育的理由很复杂,包括:家长认为学校不能提供他们认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如宗教信仰)。家长不造成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家长认为教师的教育方式不适合自己孩子的特点,等等。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从教育功能的角度,评析伊里厅的观点。(2)结合学校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方面的作用,评析“在家上学”现象。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1、A2、C解析:教育将教育比喻为“园艺”,教师是“园丁”,学生是受到教师“修剪”、“塑造”等方式影响下形成的“花朵”,这是典型的外铄论影响,因此,正确选项为C。3、A4、D,解析:本题选D。标准差各量数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的平方根。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验的心理特征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通常情况下,用于选拔和鉴定分等的测验区分度高的试题,对被试者有较高的鉴别力。区分度低的题目,好生与差生的得分无规律或差不多。5、C6、B,解析: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和教育之间关系的理论,代表人物是梅伊曼和拉伊;文化教育学是19世纪末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是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主张教育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后兴起的一种教学理论,在当前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研究教育中的不公平、不公正问题,带有较强的批判性,代表人物是鲍尔斯、金蒂斯和阿普尔;元教育学指对教育学这个学科的再研究。答案选B项。7、C8、C9、C10、B问卷适合了解普遍一个地区老师的情况。访谈适合深度了解老师们的思想。11、D这里体现的是用主要、次要等来组织知识。12、A13、A14、B15、A16、B17、B18、A帕克是进步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19、A,解析:依据富勒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分为:关注生存阶段(教师关注自己的职业适应性,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学生、同事怎么看我”)、关注情境阶段(教师关注如何教好每一节课的内容)、关注学生阶段(教师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个别差异)。答案选A项。20、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选题的基本要求。选题的基本要求有:问题有研究价值:问题提出有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问题表达必须具体明确;问题研究要具有可行性。高考改革研究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但读者不能从“高考改革研究”六个字中解读出作者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在问题表达必须具体明确中要求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本选题的缺点就是过大、过于笼统。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21、C,解析: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是中世纪大学的典型,选择出与中世纪大学相对立的点即可,故本题选C。22、B23、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卷调查法中的问题的设计。问题的设计有三个环节:问卷设计、问题的形式、问题答案的格式。在这三个基本环节中,问题的设计是问卷编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直接关系到问卷本身的质量,关系到所获得的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真实性、可靠性。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24、D25、D只有A和D是张之洞所为,但张之洞不是最早提出的,而是吧中体西用思想理论化的人物,也就是说A表述有误。26、A27、A28、D,解析:夸美纽斯所在的年代,思辨法是教育基本的研究范式,《大教学论》也是采取思辨法对自然主义教育进行论证的,缺乏科学的实践依据,尚未达到学科成熟的水平。答案选D项。29、D30、D请注意,A和B是价值取向,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1、B,Z检验适用于小样本(n﹤30),T检验适用于大样本。F检验又叫方差齐性检验。在两样本t检验中要用到F检验。X2检验还可用于检验总体的次数分配是否属于正态分布及进行成对资料的符号检验、两组或两组以上资料的中位数检验等。32、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在效度、外在效度的关系。实验的内在效度愈高,其结果愈能确认是由实验处理所导致;而实验的外在效度愈高,其结果的推论范围就愈大。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但内在效度高的研究结果不一定具有很高的外在效度,而且内、外在效度有时会互相影响。因此,实验设计必须重视这两种效度。但是,在实际情形中,要同时兼顾两者是很难做到的。一般来说,基础研究比较重视内在效度,而应用研究则比较重视外在效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33、D,解析:1968年在法国巴黎大学生五月风暴运动的直接触动下,11月份法国议会通过并颁布了《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富尔法案》)。这个法案主要精神是确立了法国高等教育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三条办学原则,故本题选D。34、C这个题干具有实践性。35、C36、B37、B38、C39、C40、A41、A42、C43、A价值澄清模式重在让学生“选择”价值观。44、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术论文中结论的构成。结论是围绕正文所作的结语,是对研究成果进行的更高层次的精确概括。结论的措辞要严谨,逻辑要严密。讨论往往用于自然科学的学术论文。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45、B二、辨析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1、参考答案:错误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它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规定教育“为谁培养人”;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前者是关于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后者是关于教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以德国的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涂尔干为代表。他们主张:(1)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2)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它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3)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4)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社会不见人,单纯把人当做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本题比较倾向于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以法国的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法国的萨特为代表。他们主张:(1)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2)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3)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个人出发,满足个人的需要,具有一定台勺合理性。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以后的历史条件下,它对于打破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对人的束缚,倡导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提升人的价值和地位,使教育回归到人间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激进的个人本位论者离开社会来思考人的发展,无视个人发展的社会需要和社会条件,甚至把满足个人需要和满足社会需要对立起来,把教育的个人目的和社会目的看成是不可调和的,这极易导致唯自由论和个人主义倾向。可见,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与社会本位论一样,具有明显的片面性。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有:(1)社会依据。教育必须依据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来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一是要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即生产关系和政治的性质来确定,体现鲜明的阶级性。二是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即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确定。(2)人的依据。教育目的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含有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曼其发展来确定,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就会导致实际教育活动脱离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们积极调整教育目标,建立一个开放的、面向世界的教育体系,造就具有新的个性特征的、全面发展的代新人。2、答案:错误。英国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属于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教育,具有中等教育的性质,公学一般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的,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其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等均高于同时期的文法学校。修业年限一般为5年,应该著名的公学有伊顿、温彻斯特、圣保罗等九大公学。因此,公学并不是公立学校。3、答案要点:错误。虽然皮亚杰和维果茨基都认为知识是个体对经验的建构,但在知识的实质以及知识的建构过程方面,两人仍存在着明显的理论上的差异。通常将皮亚杰的知识建构观称为认知的或个体的建构主义。认知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以心理结构的形式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之中,这种知识是通过同化、顺化等过程,为个体所建构起来的。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观则称为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在得以内化之前,以各种社会文化工具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之中,而知识的内化则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1、答案要点: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是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资料搜集方法,特别是在教育调查研究中,它的使用更为普遍。问卷调查中的封闭式问卷也称结构型问卷,是把问题的答案事先加以限制,只允许在问卷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挑选。封闭式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是否式。示例:你是班主任吗?A.是

B.否(2)单项选择式。示例:你最喜欢下列哪一类体育活动?A.球类

B.田径

C.游泳

D.体操

E.武术

F.其他(3)多项选择式。示例:你比较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限选三项)A.新闻类

B.影视剧类

C.体育类

D.广告类E.谈话类

F.歌舞类

G.少儿类

H.其他(4)量表式(等级式)。示例:我觉得我在班里很重要。A.非常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非常不符合(5)排序式。示例:请将下列行为依其对科学素质的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并把排序结果写在左边的括号内。(

)能坚持观察活动。(

)能将所学的科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

)能动手进行科技制作。(

)能识别迷信与伪科学的谬误。(

)能从自己身边做起,参与科学知识的普及活动。【评分说明】只要考生答出上述5种格式中的3种并举例恰当,即可得满分。每种格式答出名称给2分,视举例情况再酌情给1~3分。2、答案要点: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有康茨和拉格,布拉梅尔德。改造主义教育的理论主要分为五个方面:1、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2、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所谓社会一致指不分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即通过共同协商而能消除阶级分歧的一致意见,并在行动上一致。3、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4、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主张课程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教学应以问题为重,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如四年制学院的轮状课程围绕经济、政治、文化和心理四个领域中的有关问题。5、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3、答题要点:(1)梁启超认为国势强弱随人民的教育程度而转移。明确地将“开民智”与“兴民权”联系起来,认为“今之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2)他提出教育应当确立宗旨,应建立在对民族文化的优点和缺点有所分析选择,并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应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培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品质的“新民”4、答案要点:1.内涵:学科德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以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任何学科都承担着德育的任务。2.特点:德育内容丰富性;德育方法多样化;德育过程协同化;德育效果的综合性;德育途径多样化。3.实施方式:直接的德育途径:直接的德育课程;间接的德育途径:其他学科课程中的德育任务。主张德育渗透于一切课程和教学过中。5、答案:在教育目的方面,杜威反对外在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希求的是过程内的目的,即把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体现了杜威尊重儿童的观念。同时杜威也强调教育的社会性目的,即教育使民主的工具,教育是为了民主的,教育也应是民主的。因此,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四、分析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30分,共90分)1、答案:(1)根据学习层次理论,加涅提出了八类学习:①信号学习学习对某种信号做出某种反应。经典性条件反射即是一种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即操作性条件作用或工具性条件作用。其中强化在该学习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③连锁学习: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个体首先是要习得每个刺激--反应联结,并按照特定的顺序反复练习,同时还应接受必要的及时强化。④言语联想学习:也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但它是由言语单位所联结的连锁。如将单词组合为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⑤辨别学习:即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特征的异同并对之作出相应的不同的反应。它既包括一些简单的识别,也包括复杂的多重识别,如对相似的、易混淆的单词做出正确的反应。⑥概念学习:对刺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