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教师-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第2章语言习得理论_第1页
国际汉语教师-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第2章语言习得理论_第2页
国际汉语教师-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第2章语言习得理论_第3页
国际汉语教师-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第2章语言习得理论_第4页
国际汉语教师-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第2章语言习得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汉语教师-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第2章语言习得理论[单选题]1.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是()。[2012年真题]A.中介语理论B.认知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D.心理语言学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江南博哥)对比分析假说由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于1957年提出,主张对第一语言和目的语进行语音、语法等方面的共时的对比,从而确定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预测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错误。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单选题]3.《入门阶段》《英语初阶》是()的纲领性文件。A.功能法B.听说法C.认知法D.听说法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入门阶段》《英语初阶》是功能法的纲领性文件,功能法又称作意念法、功能意念法、交际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欧,以语言家威尔金森、亚历山大、范埃克为代表。功能法把语言教学的目标定为培养学生具有使用真实、合适的语言与人交流的能力,认为培养交际能力应该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的训练必须为交际能力服务。[单选题]4.中介语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塞林克B.乔姆斯基C.华生D.斯金纳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塞林克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了中介语假说。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语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不断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单选题]5.“LAD”假说中LAD的意思是()。A.语言学习规律B.语言习得机制C.语言辅助机制D.语言进步机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LAD是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的缩写,指语言习得机制。内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习得机制离开人类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其最终目的是使语言规则内化。[单选题]6.“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天生的心理认知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属于()A.先天论B.功能论C.反映论D.认知论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认知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语言的习得不是本能的、自然的过程,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语言的发展。认知学派认为,儿童大脑里有一种先天就有的语言习得体制,在某个发展阶段,儿童的语言表现是由存在于他大脑中的一套语言机制所控制的,而不是仅仅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语言不能独立于认知能力而存在。[单选题]7.韩礼德是()国语言学家,提出了语言功能论。A.美B.英C.德D.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认为:语言是交际工具,儿童习得语言就是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单选题]8.中介语的偏误有()。A.反复性B.单纯性C.一次性D.易变性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中介语是由于偏误而产生的,要掌握目的语,就要慢慢减少中介语的偏误。中介语的偏误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其中一部分进而形成僵化,称为“化石化”现象。[单选题]9.驱使人们活动的动因和力量是()。A.态度B.情感C.动机D.意志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动机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动机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分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单选题]10.“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社会环境包括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两部分。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制约。“孟母三迁”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居住环境及人群、邻里的交往与影响,都会影响人的发展。[单选题]11.要掌握和运用一种第二语言,就必须同时学习这种语言所负载的该民族的()。A.民俗B.历史C.文化D.政治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语言和文化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特征会影响语言的表现,而语言同时也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所以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该民族的语言时,还要学习这种语言所负载的民族文化。[单选题]12.下面哪一项不是教学论所要研究的内容?()A.教学过程B.教材C.教学方法D.教学的组织形式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教学论又称教学法、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由教学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的、任务、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内容组成的。[单选题]13.就学习理论而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对语言习得理论影响较大。A.认知学习理论B.教师发展理论C.情感学习理论D.传统学习理论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习是刺激和反应的联结,有怎样的刺激就有怎样的反应;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甚至最后成功的过程;强化是成功的关键。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直接联结,而是知识的重新组织;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领悟和理解的过程;学习是信息加工过程;学习是凭智力与理解,绝非盲目的尝试,认识事物首先要认知它的整体;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这两个理论对语言习得理论影响很大。[单选题]14.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的时候,由于学习者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第一语言的习惯,所以会存在第一语言(常常是母语)习惯的()问题。A.焦虑B.输入C.近似D.迁移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行为主义心理学把语言看成是一种习惯,习得第二语言意味着克服旧的习惯并形成一套新的习惯,而在形成新习惯的过程中,原有的习惯就会产生迁移作用。迁移有正、负迁移之分,在学习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单选题]15.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应是()。A.气质B.思维C.情感D.感觉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通常意义上的思维,涉及所有的认知或智力活动。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单选题]16.()的最大弱点在于只研究中介语的偏误部分,没有研究中介语的正确部分。A.话语分析B.语用分析C.偏误分析D.运用分析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偏误分析在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偏误分析只是研究学习者产生了哪些语言偏误,没有关注学习者的哪些语言是正确的。偏误分析的最大弱点在于只研究中介语的偏误部分,而且是横切面式的静态分析,并未研究中介语的正确部分,这就割裂了中介语体系,看不到中介语的全貌及其动态的发展轨迹。[单选题]17.英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以五个假说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二语习得理论,其中()是整个理论的基石。A.习得、学得假说B.输入假说C.监控假说D.情感过滤假说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输入假说模式”由五个互相联系的核心假说构成,它们分别是:①语言习得-学得假说;②自然顺序假说;③监控假说;④语言输入假说;⑤情感过滤假说。这五个假说彼此联系、互相补充,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中,语言输入假说是整个理论的基石。[单选题]18.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过程模式包括()、活动式、发现式和发展式。A.指导式B.传授式C.探索式D.研究式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教学模式是指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是就教学过程的结构、阶段、程序而言的。长期而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传授式、活动式、发展式、发现式是其代表性的模式。[单选题]19.阅读、写作、运算等技能主要是()。A.运动技能B.动作技能C.策略技能D.心智技能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心智技能又称为智慧技能或智力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如默读、心算、写作、观察和分析等技能。[单选题]20.机械复述与精细复述的最主要区别在于()。A.知识经验参与的多少B.是否有意识的参与C.复述材料的数量不同D.复述材料的性质不同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复述是以言语重复刚识记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机械复述是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只进行重复性的、简单的心理操作,使记忆痕迹得到加强,但不一定能进入长时记忆;精细复述是通过复述使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和组织,使之与预存信息建立联系,从而有助于向长时记忆的转移。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知识经验参与的多少。[单选题]21.汉语中有“厚”这个词,汉语教材中对应的英文解释是“thick”,致使学习者以为“thick”与所有的“厚”的意义相对应,于是留学生造出了“这个铅笔很厚”“前边有一个厚树林”等这样的句子,这种偏误是由()造成的。A.目的语和母语在词义上有交叉B.两种语言中对应词的搭配关系不同C.两种语言中意义对应的词语用法不同D.两种语言中对应的词在感情色彩上有差异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汉语中“厚”这个词,由于教材中所给的对应的词是“thick”,所以出现了“这个铅笔很厚”之类的词语偏误。鲁健骥指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两种语言的词义不是一一对应的,这是母语和目的语在词义上的交叉造成的偏误。[单选题]22.第一个将“偏误”的概念引入中国的学者是()。A.吕必松B.王还C.鲁健骥D.赵金铭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1984年,我国著名的语言研究学家鲁健骥就以塞林克的相关思想为基础,第一次在我国引入“偏误”“中介语”“变化化石”这三个最新的理念概念,探讨和分析偏误和错误的不同地方,并全面地解释了中介语的定义、性质、产生的原因等理论知识。这标志着我国对外汉语中关于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的开始。[单选题]23.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等四个环节,中心环节是()。A.总体设计B.教材编写C.课堂教学D.测试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项,总体设计是针对既定的教学对象及其学习目的确定总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据此确定课程设置及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制定出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计划。B项,教材编写包括电教软件的设计与制作。C项,课堂教学是指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D项,语言测试包括各种衡量语言知识和能力的手段。其中,课堂教学是这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单选题]24.汉语精读课是传授()。A.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B.语言知识的讲授C.语法知识的介绍D.传授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则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综合技能课,原称为精读课,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的训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的是最终能教会学生正确、得体地使用汉语。[单选题]25.对外汉语教学核心性的理论基础是()。A.哲学B.语言学C.教育学D.心理学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项,哲学是最深厚的理论基础。B项,语言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它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多层面、多角度地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帮助和指导,是核心性的理论基础。C项,教育学是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D项,心理学是重要的理论基础。[单选题]26.阅读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改变和充实学生头脑中的()。A.文化背景知识B.语言知识C.知识图式D.宏观语境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研究表明,人们的心理图式是篇章阅读理解的条件和基础,读者无论采取什么样的阅读方式,都以自己对各类事物、事件、知识的典型经验和认识为主要依据。图式对篇章的理解效率和速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讲,阅读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改变和充实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图式,让学生熟悉篇章构造的基本规律,建立相应的知识图式。[单选题]27.学习“下雨”一词时,让学生联想到“刮风、干旱、担心”等多方面的词语,这种方法是()。A.联想法B.类聚法C.比较法D.搭配法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人脑平时储存多种语言信息,在一定的新信息的刺激下,人脑机制就会调动起与这一信息相关的储存信息。这是一种联想反应,如学习“下雨”一词,让学生的联想可辐射到与之有关的“刮风”“水灾”“干旱”“担心”“春游”“凉快”等多方面的词语。[单选题]28.跟读、重复、模仿、替换这类练习是()。A.交际性练习B.有意义练习C.机械性练习D.任务性练习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项,交际性练习的方法有:自由会话、课堂讨论、扮演角色、写应用文等。B项,有意义的练习的方法有:回答问题、完成句子、对课文内容的解释、复述、讨论等。C项,机械性练习的方法有:跟读(模仿)、重复、替换、变换、扩展等。D项,任务性练习的方法有:讨论、对话、课后作业等。[单选题]29.能够集中全班注意力、促进大家思考的提问方式是()。A.先提问,后指定学生B.先指定学生,后提问C.多提问外向学生D.多提问内向学生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教师应面向全班提问题,所有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集中于几个成绩好的、教师喜爱的,或是与教师积极配合、总是表现得愿意回答的外向型学生。此外,先提问题,后指定答问的学生,能集中全班的注意力,促进大家思考。[单选题]30.教学活动的本质是()。A.实践活动B.认知活动C.课堂活动D.交往活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教学活动是指施教者(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达到对受教者进行传授客观性知识、锻炼技能、启迪智慧、引导正确的价值实现和激发积极情感体验的教育活动,其本质是认知活动。[单选题]31.下列不属于教学方法组合的是()。A.传授——接受教学B.问题——发现教学C.讨论法D.程序教学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等。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不是常见的教学方法。[单选题]32.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偏误的原因有多种,但跟下面的哪一种无关?()A.学习者母语的干扰B.目的语语法规则的过度类推C.教师所教的内容是错误的D.学习者选择的学习方法不正确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应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范畴。教师所教内容是错误的,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但这种错误不是偏误,学生经过指导就能改正。[单选题]33.下面的特点不符合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是()。A.积极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B.表达中既注意语言功能也关注语言形式C.重视逐字逐句翻译,以保证言语准确性D.善于把学习和习得结合起来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明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克服困难的毅力;②积极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不怕犯错误;③既注意语言的功能,又注意表达功能的形式;④把学习和习得结合起来;⑤注意泛听泛读,把握要点和大意;⑥在两种文化之间保持理想的距离,自尊心和移情都要适度。[单选题]34.下面哪一项不是教学设计的内容?()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方法D.教学成绩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教学设计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以系统观点作指导;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完整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遵循教学规律;要从实际出发。教学成绩不属于教学设计的内容,它是教学的数据反馈。[单选题]35.由“新”想到“旧”属于()。A.关系联想B.对比联想C.接近联想D.类似联想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目前为止,人们总结出的一般性联想规律有四种,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A项,关系联想是指由于事物间存在着某种关系,由此物想到彼物的联想。这种关系可分为种属关系、因果关系、依存关系等。B项,对比联想是指对于性质或特点相反的事物的联想。题干中“新”“旧”为相对的事物,属于对比联想。C项,接近联想是指根据事物之间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彼此接近进行联想,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D项,类似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单选题]36.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A.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B.条件反射的过程C.产生顿悟的过程D.信息加工过程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迷箱”实验是指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为研究动物的学习即问题解决过程而进行的实验。通过这一实验,他证明了学习是一个渐进的、盲目尝试而逐步减少错误的过程,是建立情境(迷箱的内部结构)与正确反应(压踏板或拉绳而开门)之间的联结过程。他由此提出了学习的刺激-反应联结理论。[单选题]3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A.望梅止渴B.画饼充饥C.谈虎色变D.叶公好龙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经典条件反射,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和谈虎色变属于条件反射,是建立在刺激-反应这一机制之上的,而叶公好龙不属于这一类型。[单选题]38.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感知、识别并记住第二语言的知识和技能的心理过程叫作()。A.识记B.保持C.再认D.重现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记忆过程包括的四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这实际上体现了信息的输入、储存和输出的过程。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指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感知、识别并记住第二语言的知识和技能的心理过程,是建立暂时神经联系痕迹或者记忆痕迹的过程。[单选题]39.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需求属于最底层的需求。A.生理B.安全C.归属与爱D.自我实现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单选题]40.二语习得的临界期假说跟学习者的什么有关?()A.年龄B.性别C.智力D.动机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伦尼伯格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语言习得“关键期”或称“临界期”假说。语言习得关键期是指在青春期(12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此时大脑灵活,可塑性大,因而比较容易习得语言,这是习得母语的最佳时期。临界期假说是跟学习者的年龄息息相关的。[单选题]41.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Krashen)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了一系列假说,其中最著名的有监控假说和()等。A.普通语法假说B.内在大纲假说C.中介语假说D.输入假说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了一系列假说,包括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等五个系列假说,总称为输入假说理论。A项,普遍语法假说是以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为核心的,用来解释第一语言是如何习得的、语言习得机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B项,内在大纲假说是科德于1967年在其《学习者言语错误的重要意义》一文中提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有其自己的内在大纲,而学习者的种种偏误正是这种内在大纲的反映。C项,中介语假说是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于1969年提出的。[单选题]42.“操作条件反射”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A.华生B.斯金纳C.皮亚杰D.布鲁姆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项,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提出“刺激-反应”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B项,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20世纪30年代以后提出了操作性(又称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强调的是对反应结果的强化,即反应后的刺激,其公式是“反应-刺激”,后被广泛地运用于人类社会情境中。C项,皮亚杰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D项,布鲁纳提出“学科结构论”和“发现学习论”等心理教育学理论。[单选题]43.舒曼提出()假说,把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看作是逐步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过程。A.情感过滤B.文化适应C.习得顺序D.文化定势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1978年,舒曼提出了文化适应假说,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出发,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看作是逐步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过程,把整个第二语言习得看作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决定该目的语掌握的程度。[单选题]44.首次将“学习”与“习得”区分开来的学者是()。A.海姆斯B.克拉申C.卡纳尔D.韩礼德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1985年美国语言教学理论家克拉申在其著作《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中提出了输入假说,包括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其中,克拉申在习得与学习假说中进一步系统地区分学习与习得的差别。[单选题]45.通常把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学习者过渡语言系统称为()。A.标准语B.过渡语C.中介语D.“洋泾浜”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中介语,又称“过渡语”或“语际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单选题]46.“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情绪状态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情绪状态包括心境、激情、应激、热情。A项,心境指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B项,激情指短暂的、爆发力较强的情绪状态。C项,应激指出乎意料的紧急事件所引起的极度紧张的情绪状态。D项,热情指强而有力、稳定、持久和深刻的情绪状态,它没有心境的弥散那么广泛,但比心境更强有力和更深刻,没有激情那么猛烈,但比激情更持久和稳定。“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情绪状态属于激情。[单选题]47.回避是指()。A.遗漏这一种偏误形式B.交际中的冷场现象C.学习者故意不使用某个语言形式D.学习者焦虑心理的表现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回避是指回避某一话题或放弃表达某一信息,是一种交际策略,其表现形式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为了避免犯错误而故意不使用某个语言形式。回避策略的适当使用,可以减少学生犯错误的频率,提高学习兴趣和信心,但过度使用容易造成偏误。[单选题]48.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情感策略和()。A.元认知策略B.合作策略C.感知策略D.长时策略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之一,是指学习者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估等方式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反思和研究。[单选题]49.在课堂中不轻易开口,表现得冷静持重,这类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属于()。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审慎型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认知方式是人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对学习者说来,也是其学习方式。认知风格可以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审慎型与冲动型。A项,场独立型是指易于从整体中发现个别的认知方式。B项,场依存型是指易于感知事物整体的认知方式,倾向于从宏观上看事物并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C项,冲动型的人在学习中反应快捷,甚至不假思索,在没有现成答案的情况下宁愿用猜测的办法。D项,审慎型的人在学习中善于周密地思考,全面分析,反复权衡以后才做决定或反应。在课堂中,审慎型的学习者不轻易开口,表现得冷静持重。[单选题]50.二语学习中焦虑常表现为()焦虑、考试焦虑和对负面评价的焦虑几个方面。A.交际B.内向C.问答D.歧视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焦虑是一种性格特征。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在做事之前或做事之后都可能产生对能否做好事情的焦急、担心和忧虑的情绪。第二语言学习中的焦虑常表现为交际焦虑、考试焦虑和对负面评价的焦虑几个方面。[单选题]51.对比分析强式说的主要观点是,通过事前的对比可以()第二语言学习中可能产生的错误。A.解释B.防止C.预测D.规避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虑到对比分析的局限性,沃德霍把对比分析假说分为强式和弱式两种。强式是以事前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对比分析为基础来预测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可能产生的错误,这种预测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弱式则是从两种语言的相似与不同点事后解释学习者已形成的错误的原因,这样对比分析在更大范围内寻找错误的来源方面仍能发挥作用。[单选题]52.学习者正在学习和理解、但尚未掌握目的语的规则和系统,这时出现较多的偏误属于()。A.显性偏误B.隐性偏误C.前系统偏误D.后系统偏误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偏误根据中介语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前系统性偏误、系统性偏误、后系统性偏误。前系统偏误是指目的语的语言系统形成之前的偏误。学习者正在学习和理解、但尚未掌握目的语的规则和系统,处于摸索的阶段,因此出现较多的偏误。A项,显性偏误是指那些明显的带有结构形式错误的句子。B项,隐性偏误是指语法虽然正确、但在一定的语境或交际情境中显得不恰当的句子。D项,后系统性偏误是指目的语系统形成后的偏误。学习者基本上掌握了有关的语言规则,一般能正确地运用,但有时也会用错而出现偏误。[单选题]53.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与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思想针锋相对的教育家杜威,他的代表作是()。A.《教育漫话》B.《民主主义与教育》C.《大教学论》D.《普遍教育学》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项,《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B项,《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的代表作,在该书中杜威全面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把民主的思想引入教育,就教育的本质、目的、内容等问题提出了独特见解。C项,《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该书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含有系统教学理论的教育专著,标志着教育学独立体系的形成。D项,《普遍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代表作,该书是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教学理论专著。[单选题]54.语际偏误是()。A.对比性偏误B.过度泛化C.发展性偏误D.B+C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人们把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目的语规则掌握不全面或因错误推断而造成的偏误称为语内偏误;把由于第一语言的干扰造成的偏误称为语际偏误。语内偏误多为发展性偏误,语际偏误则是对比性偏误。[单选题]55.根据难度差异等级,第二语言习得难度最大的是()。A.第一语言中的某个语言项在第二语言中不存在B.第一语言中的某个语言项在第二语言中有不同的分布C.第一语言的语言项和第二语言没有相似之处D.第一语言中一个语言项,在第二语言中有两个或多个语言项与之对应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普拉克特提出一种“难度等级模式”。该模式将难度分为六级,从零级到五级,级数愈高难度也愈大。第五级为:第一语言中的一个语言项目到了目的语中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需要学生克服第一语言所形成的习惯,逐项加以区别,才能在目的语中正确使用,这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难度最高的一项。[单选题]56.汉语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描写主要集中在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学习者的习得过程的描写、汉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研究及汉语文化的习得研究四个方面。A.母语迁移的情况B.语言偏误分析C.语言交际能力的研究D.中介语的研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汉语学习者语言系统描写集中在四个方面:①汉语学习者的语言偏误分析:辨别“失误”和“偏误”、分析偏误的来源。②汉语学习者的习得过程的描写:习得顺序的研究;习得过程的描写研究。③汉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研究。④汉语文化的习得研究。[单选题]57.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偏误是必然的,发生偏误的原因主要包括()。A.母语知识负迁移B.目的语知识负迁移C.文化因素负迁移D.以上三种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第二语言学习者偏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主要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等。[单选题]58.遗忘分为(),前者指在适宜条件下还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后者指不经重新学习就不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A.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B.部分遗忘和全部遗忘C.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D.进行性遗忘和心因性遗忘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错误的再认与回忆,是一种记忆的丧失。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前者指在适宜条件下还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后者指不经重新学习就不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遗忘是保持的对立面,也是巩固记忆的一个条件。[单选题]59.言语表达中枢是()。A.布罗卡区B.韦尼克区C.角回区D.中央区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布罗卡区是主管说、写的运动言语中枢,主要与语言表达功能有关。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的研究表明,这一区域受到损害的病人丧失了说话能力:说话缓慢、发音走样,只能说一些孤立的词,缺少语法成分。[单选题]60.强调心理学不应该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是()。A.构造主义B.机能主义C.人本主义D.行为主义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行为主义是强调学习过程和测量外显行为的心理学派。行为主义者认为意识是看不见、不可靠的,因而无法进行客观的研究。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到、可以测量的外显行为。[单选题]61.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功能主要定位在()。A.大脑左半球B.大脑右半球C.脑干D.小脑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大脑两半球的分工为:右半球主管形象、知觉、空间等跟形象思维有关的活动,善于感知音乐、图形、整体性的映像和几何空间,为空间定向优势和情绪优势;左半球则主管抽象思维,主要是言语、概念和计算能力,为言语、思维优势和认知优势。[单选题]62.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研究人脑加工的内部机制和过程的心理学是()。A.行为主义B.格式塔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结构主义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认知心理学不是把人看作是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人脑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就是认知过程,认知心理学强调对人的内部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单选题]63.人们能把一张张静止的画面看成连续活动的电影,正是()作用的结果。A.短时记忆B.长时记忆C.逻辑记忆D.感觉记忆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感觉记忆,又称感觉登记或瞬间记忆,是指感知后信息保持极短时间的记忆,通常以毫秒计,最长只有一秒左右。人们能把一张张静止的画面看成连续活动的电影,正是感觉记忆的作用。[单选题]64.言语阅读中枢是()。A.布罗卡区B.韦尼克区C.角回区D.中央区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角回区位于大脑皮层左半球顶叶的韦尼克区后部。其主要功能是把语言转换为视觉信息,使人能写下听到的话语;又能把文字信息转换为语音,使人能诵读诗文,从而在书面语的视觉表象与口语的听觉表象之间建立起联系。它被称为言语阅读中枢。[单选题]65.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时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青年是身心发展的高速期。而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12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单选题]66.一个留学生在口语中常用“寒舍”“高见”“贵国”等词语,听起来不够得体,原因在于他对中文的()理解、掌握的不够好。A.语义文化B.语用文化C.语构文化D.国情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语用文化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寒舍”“高见”“贵国”等属于谦辞与敬语。对别人表示尊重,对自己则尽量谦逊,这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交际规约。留学生将其用于口语中,不够正式得体,且不符合语用环境,因此会让人觉得奇怪。[单选题]67.记忆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叫()。A.暂时性遗忘B.永久性遗忘C.干扰性遗忘D.逆向性遗忘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遗忘分部分遗忘和完全遗忘、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一时不能再认或再现,但在一定条件下还可恢复,如一时提笔忘字或话到嘴边说不出来,过一段时间就能想起;永久性遗忘是指已识记过的内容不经复习就不可能恢复记忆。[单选题]68.保持信息在1分钟左右的记忆阶段是()。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登记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记忆按保持的状态和时间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项,短时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感觉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存一分钟左右。C项,长时记忆是在头脑中长期保持的记忆,从保持一分钟以上直至终生。D项,感觉记忆,又称感觉登记或瞬间记忆,是指感知后信息保持极短时间的记忆,通常以毫秒计,最长只有一秒左右。[单选题]69.利用狗作为被试来探索条件反射形成规律的是()。A.巴甫洛夫B.弗洛伊德C.乔姆斯基D.科德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甫洛夫进行了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实验,提出条件反射学说。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多次伴随食物出现的铃声在单独出现时也能使狗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狗因食物的刺激而分泌唾液的反应是不学就会的本能反应,称为无条件反射;而狗对铃声产生的分泌唾液的反应则是经过学习获得的条件反射。[单选题]70.外语学习和母语习得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外语学习理论不能照搬母语习得理论,这一假说称为()。A.习得-学习假说B.监控假说C.自然顺序假说D.情感过滤假说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习得-学习假说中,克拉申认为成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获得第二语言的方法。一种是习得,即潜意识的、日常的暗含的学习;另一种方法是有意识的语言学习,一般在语言课堂上看到的就是这种学习。克拉申认为习得是首要的,而学习实际上是辅助性的。这一假说启示我们:外语学习和母语习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外语学习理论不能照搬母语习得理论。[单选题]71.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警告学生来维持课堂秩序属于()。A.正强化B.惩罚C.二级强化D.负强化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斯金纳认为如果一个操作行为完成后伴随有强化的刺激,那么这一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就增多,从而养成习惯;如果不再有强化刺激,则该操作行为的概率就减少甚至消失。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强化可以增强反应概率。强化又分正强化(得到奖赏)和负强化(逃避或回避不愉快情境的出现)。负强化是通过中止不愉快的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教师的警告会让学生产生尽量回避此类事件的情绪,属于负强化。[单选题]72.语言习得的认知因素不包括下面的()。A.智力B.语言学能C.学习动机D.认知方式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语言习得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智力、语言学能、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以及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是语言习得的情感因素。[单选题]73.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反思型B.冲动型C.场依存型D.场独立型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场依存型是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划分出的一种认知方式,是易于感知事物整体的认知方式,倾向于从宏观上看事物并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单选题]74.一个留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不知“阅览室”这个词怎么说,就用“一个可以在里面看书、做功课的房间”来解释,这个学生用了()的交际策略。A.回避B.简化C.造词D.描述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项,回避是指回避某一话题或放弃表达某一信息。B项,简化是指对目的语的形式或功能加以缩减。C项,造词是指造目的语中并不存在的词语。D项,描述是指用一段描述或解释迂回表达某一意义。题干是在对“阅览室”做进一步的解释,属于交际策略中的描述。[单选题]75.下面哪一项不是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应该具备的?()A.较高的学能B.积极的态度C.强烈的动机D.较快的语速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项,语言学能的差异影响到第二语言习得的速度。B项,学习第二语言的态度与所取得的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高于学习其他科目的态度与成绩之间的关系。C项,学习动机的强弱间接地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和效果。[单选题]7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是()。A.教育B.环境C.遗传D.主观努力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自《荀子·劝学》。整句的意思是:蓬草生长在大麻中,用不着扶就长得挺直;白沙混杂在乌黑的泥土中,跟黑土一起沾染黑了。前一句比喻良好的环境对人的积极影响;后一句比喻不良的环境对人的消极影响。整个句子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判断题]1.塞林克过分强调潜意识的习得在成人第二语言获得中的作用,而贬低有意识的、特别是课堂学习的作用。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认为外语学习者会在母语和第二语言(外语)之间独自建构一个语言系统,这个系统就是学习者在学习新语言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既非母语也非目的语的过渡语言。塞林克既没有过分强调习得的作用,也没有过分贬低学习的作用。[判断题]2.通过外显学习获得的知识的稳定性不如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内隐学习具有强力性,体现其稳定性的一面,不易受到其他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外显学习易受变量因素如年龄、智力情绪等的影响。[判断题]3.如果在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料中从来不出现某种语法结构,可以推论该学习者对该语法结构尚未掌握。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会回避未完全掌握的语法结构,相反,对于已习得的语法结构、语言知识等会经常使用。[判断题]4.中国古代思想中所说的“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与奥苏伯尔的利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同化新的知识的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意为教学应当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已经知道的东西,来解释说明他们不知道的不明白的东西,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它。这一观点与奥苏伯尔的观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判断题]5.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纠错越严格,频率越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越好。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语言教学中,适当频率的纠错利于学生学习语言,但频率过高则会产生相反作用。教师对于学生的语言错误,应有一定的容忍度。[判断题]6.第二语言教学时,语言信息如果通过视觉、听觉和动觉等多通道进行输入,往往会降低语言学习者的记忆能力。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语言信息通过多种方式,如图片、视频、语音等进行输入会强化语言信息,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记忆能力。[判断题]7.学习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习得则是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习得”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一种语言,典型的例子是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一般是母语);“学习”则是指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有意识地对语言规则的掌握,典型的例子是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判断题]8.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与学习者认识风格相匹配的教学策略。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认识风格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与智力无关。采取与学生认识风格相匹配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教学的有效进行。[判断题]9.接受学习本质上就是机械学习。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对学生来讲,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要求他们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奥苏伯尔反复强调,认为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这是毫无根据的。在他看来,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判断题]10.语法正确但在一定的交际情景中显得不恰当的句子属于隐性偏误。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科德提出显性偏误与隐性偏误的分类方法。显性偏误是指那些明显的带有结构形式错误的句子,隐性偏误是指语法虽然正确、但在一定的语境或交际情境中显得不恰当的句子。[判断题]11.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阅读和朗读的能力。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海姆斯首次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即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既用口头形式,也用书面形式;既指说、写的表达能力,也指听、读的理解能力。[判断题]12.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教学策略,由2~6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的学习目标,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并获取小组奖励。[判断题]13.教师专业化是指获得教师资格证。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一般说来,一个好的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外,应当有较高的情感投入、理解教与学的规律、较高的教学应变能力、良好的个性品质。[判断题]14.中介语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个动态的语言系统。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判断题]15.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课程有多种划分方法,根据课程任务划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根据功能划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判断题]16.偏误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失败表现,因此,必须有偏必纠。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对偏误的正确看法应当是:偏误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必然有的现象,是正常的现象,伴随习得过程的始终。学习者正是通过不断地克服偏误学会语言的。纠正学习者的偏误,既不能采取不分青红皂白有错必纠的机械态度,也不宜采取能不纠就不纠的过分宽容态度,而是首先要对偏误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题]17.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绝对优势,形声字属于合体字。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汉字虽然至今仍属于表意文字体系,却产生了大量形声字。现代汉字中,由表音成分的声旁和表义成分的形旁构成的形声字占绝对优势。利用声旁译音,利用形旁表意,可以满足望文生义的语言心理。[判断题]18.语音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有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而不是语音本身。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的重要性决定了语音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是掌握听说读写技能和交际能力的前提。不学好语音,会影响口语的表达,也影响到听力;反之,如果语音很标准,往往一开口就能给交际对方以好感,形成融洽的交际气氛。语音教学是为学习者用口语进行交际而服务的,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有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判断题]19.汉字是语素文字的代表。日语的假名是音素文字的代表。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语素文字又称表意文字,是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义单位)的文字,汉语属于语素文字;音素文字是一种字母文字,它的字母表示语言中的音素,如英文、俄文;音节文字用一定的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节,符号和音节之间有固定的联系,适合记录音节类型比较少的语言,日文中的假名是音节文字的典型代表。[判断题]20.外国学生的“洋腔洋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主要表现在声调上。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洋腔洋调”是指外国学生在用汉语进行口头表达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语音语调错误,表现在单音字节、语流音变、语调模式和音义配合关系等各个层面,主要表现在声调上。汉语是声调语言,而印欧语言大都是语调语言,因此对于母语为语调语言的学生来说,学习汉语语音具有特殊困难。[判断题]21.第二语言教学大致分为专业教育和进修教学两个基本类型。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教学性质和教学总体特点的不同,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我们把对外汉语教学大致分为专业教育、进修教学、短期教学、速成教学等四个基本类型。[判断题]22.第二语言教学的总原则之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原则。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总原则包括一般所说的母语(语文)和外语教学的工具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判断题]23.第二语言语法教学中的演绎法是从具体的语言材料出发,在大量接触生词、课文并进行相关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出语法规则。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语法教学的课堂教学我们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的教学方法:演绎法、归纳法、句型法。演绎法就是从讲解基本的语法规则出发,通过具体实例和配套练习,进行语法教学;归纳法是从具体的语言材料出发,在大量接触生词、课文并进行相关练习的基础上,归纳出语法规则;句型法则是把汉语语法规则归结到一定的典型范句,通过对句型的教学实现语法教学。[判断题]24.“在做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来的。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是活动课程论的代表人物,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包括了各方面的知识,课程的编排应与生活经验的发展顺序相一致。这种课程论强调要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提倡“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适应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夸美纽斯是学科课程论的奠基人,于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独立体系的形成。[判断题]25.“类推”是成年人学习目的语时经常采用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经常产生各种偏误,由类推产生的偏误主要表现在类比、累加和叠加等方面。[判断题]26.语音教学的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是“音位教学”和“语流教学”。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音系教学是从汉语语音体系出发进行的语音教学,也就是从单音教学开始,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声、韵、调和拼音等各单项的专门练习,直到基本掌握汉语语音系统;语流教学是从汉语实际语言运用出发进行的语音教学,也就是把语音教学融入会话中,从会话中分解语音要素,把语音练习与会话练习结合起来,最终再归结到会话。[判断题]27.教学原则对一切教学活动都有指导作用。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教学原则是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出发,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订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对一切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都有指导作用。[判断题]28.精讲多练体现了汉语作为第二种语言教学的“实践性”原则。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理论。只有首先掌握理论才说得上联系实际。因此教学中应当首先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同时培养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判断题]29.教学方法具有可创造性,不必受教学原则的制约。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教学原则是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出发,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订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对一切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都有指导作用。[判断题]30.教学模式指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的教学或学习范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也是对教学经验的一种提炼。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代表性的教学过程模式主要有传授式、活动式、发现式和发展式。任何一种模式都应在经验的基础上更多地体现工具性、技能性的特点。[判断题]31.“教师的语言”指的是第二语言老师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对该语言的非母语学习者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使用的目的语系统的变体。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刘珣先生论著中对“教师的语言”做了界定,他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指第二语言教师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对有意识使用的目的语系统的变体。“教师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特点,如:发音夸张、语速较慢;一般只用基本词汇,少变化;附带大量手势、动作和表情等。[判断题]32.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学生的学习水平,即好老师总是能教出好学生。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学习水平包括:知识、领会、适用、分析、综合、评价等方面,并不单纯的由教学水平决定。[判断题]33.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传授知识、组织课堂、评判学生个性好坏和能力高低等。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在当代,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师生之间已不再是单一的授受关系,具体说来,教师要在教学中扮演以下重要角色:①设计者;②信息源;③指导者和促进者;④组织者和管理者;⑤平等中的首席;⑥反思者与研究者;⑦终身学习者。[判断题]3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教他的老师的喜好程度成正比。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可以通过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习兴趣,但与对教他老师的喜好并没有必然联系。[判断题]35.“学习”和“习得”的区别之一在于前者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而后者主要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获得语言。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习得”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一种语言,典型的例子是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一般是母语);“学习”则是指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也是有意识地对语言规则的掌握,典型的例子是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判断题]36.在对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中,语法教学最为重要。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教学即语言要素教学,是教授汉语的基础知识。语音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词汇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语法教学一直处于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地位。所以,语言三要素的教学都很重要。[判断题]37.语音教学应该按照《汉语拼音方案》的排列顺序进行,因为其排列顺序考虑到学习难度。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语音教学一般从语流教学出发,按交际功能的需要选择句子、词语,从而确定音素,声韵调结合教学。在考虑交际功能时,兼顾音素由易到难。比如在教“问候”这一功能时,问候语“你好”是交际中最常用的,相对说来n、h等音素也比较容易。[判断题]38.“i+1”原则,即提供比学习者水平稍高一点的可理解性输入。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i”代表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也就是在自然顺序上所处的某一阶段。“i+1”则是下一阶段应达到的语言结构的水平,即稍稍高出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输入的语言水平应控制在“i+1”程度上,因为“i+2”学习者难以理解,“i+0”则无发展其语言能力。[判断题]39.孔子学院以传播中国语言及文化为基本任务。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孔子学院以传播中国语言及文化为基本任务,即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判断题]40.语言要素教学指的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语言要素通常指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根据汉语的特点需要加上书面语言的文字——汉字,这样就构成了语言的四要素。学习者需要掌握语言要素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判断题]41.习得无标记规则比习得有标记规则要容易。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儿童对语义意念的语言标记的习得经历过几个典型的阶段:①无标记习得;②在有限的情况下使用合适的标记;③对标记的过度概括;④完全习得成人。习得无标记规则和习得有标记规则是不同阶段的现象,不存在难易之分。[判断题]42.习得是指在周围环境中有意识的学习活动。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习得是一种下意识的过程。学习者通常意识不到他们正在习得语言这一事实,但是能意识到他们正在用语言进行交际。学习是指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知识,能够明确地意识到所学的规则。[判断题]43.纵向研究能提供学习者不同发展期的语言素材,描述整个习得过程。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横向研究是从空间上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语习得过程与母语习得近似;纵向研究是从时间上进行探索。二者结论相互验证,说服力强。[判断题]44.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先教sh、zh、ch,再教s、z、c,这是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遵循由易到难原则应先教s、z、c再教sh、zh、ch,这样照顾到了发音部位由舌尖前到舌尖后,又照顾到发音方法由不送气音到送气音,很好地体现了由易到难,以易带难的教学原则。[判断题]45.根据我们对留学生的教学实践,汉语声调最难的是去声。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汉语是声调语言,对于母语为语调语言的学生来说,学习汉语语音具有特殊困难。汉语声调最难的是上声。[判断题]46.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授受关系,不存在平等关系。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师生关系首先应该建立在相互尊敬的基础上,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思想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判断题]47.承认学生存在着学习差异,就承认学生有优生和差生的区别。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学生本身存在着学习差异,但教师不应该将学生划分为优生和差生。[判断题]48.班级可以划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社会组织就是人们有意识地建构起来以完成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从组织结构着眼,可以将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类。正式组织是具有一定的目标,并且由规章、制度、方针、政策等规定企业中各成员之间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组织形式;非正式组织就是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抱有共同的社会感情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这些团体有自然形成的规范和惯例,其成员必须服从。班级属于社会组织,可划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判断题]49.“记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学习策略。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记笔记是阅读和听讲中用得较为普遍的精加工策略。研究也表明,学生借助笔记可以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发现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知识的概括、总结。[判断题]50.汉语学习者在非目的语环境中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掌握汉语的过程和方式属于语言习得。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习得”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一种语言,典型的例子是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一般是母语)。学习是指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也是有意识地对语言规则的掌握。上述描述的是“学习”这一概念,不是“习得”。[判断题]51.交际能力是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的。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海姆斯首次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即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既用口头形式,也用书面形式;既指说、写的表达能力,也指听、读的理解能力。[判断题]52.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注重学习主体,但忽视教师的作用。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老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应该发挥教师的指引辅导作用。[判断题]53.大脑左半球侧重于形象思维,如空间关系、艺术、情感等。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大脑两半球的分工为:右半球主管形象、知觉、空间等跟形象思维有关的活动,善于感知音乐、图形、整体性的映像和几何空间,为空间定向优势和情绪优势;左半球则主管抽象思维,主要是言语、概念和计算能力,为言语、思维优势和认知优势。[判断题]54.倒摄抑制是成人学习过程中产生遗忘的重要原因,它的含义是先前学习的材料影响对后来学习的材料的提取。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干扰说”认为干扰信息保持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前边的学习活动对现在的记忆的保持所产生的影响,称为前摄抑制,也就是旧的记忆干扰新的记忆;另一类是后边的学习活动对现在的记忆保持所产生的影响,称为倒摄抑制,也就是后边的新的记忆干扰旧的记忆。[判断题]55.人类记忆系统是由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构成。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记忆系统是指记忆过程中有组织的整体,根据信息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间隔和信息编码的方式,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感觉记忆,又称感觉登记或瞬间记忆,是指感知后信息保持极短时间的记忆,通常以毫秒计,最长只有一秒左右。短时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感觉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存一分钟左右;长时记忆是在头脑中长期保持的记忆,从保持一分钟以上直至终生。[判断题]56.一般认为,大脑的右半球为语言的优势半球。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大脑两半球的分工为:右半球主管形象、知觉、空间等跟形象思维有关的活动,善于感知音乐、图形、整体性的映像和几何空间,为空间定向优势和情绪优势;左半球则主管抽象思维,主要是言语、概念和计算能力,为言语、思维优势和认知优势。[判断题]57.记单词需要10分钟,则记15分钟效果最好。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从识记的程度来看,一定的范围内识记的程度越高,遗忘越少。如果把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的继续学习称为“过度学习”,那么过度学习达150%时遗忘最少。如10分钟能背诵一首诗,则学习15分钟的保持效果最好。记单词需要10分钟,那么过度学习达150%,即15分钟效果最好。[判断题]58.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一定的机械识记是必要的。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机械识记是指对没有意义或学习者尚未理解其意义的材料,依靠机械重复进行识记。虽然这是一种仅仅按材料外部联系进行的简单重复的识记,但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仍是不可少的。如汉语的发音、声调等需要通过机械记忆求得熟练掌握,初期对汉字、词汇及句型的掌握也需要一定的机械记忆。[判断题]59.记忆是一个被动保存信息的系统。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保存和提取,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因此记忆是一个对信息的主动积极构建过程,而不是一个被动保存信息的系统。[判断题]60.语言学是对外汉语教学最深厚的理论基础。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哲学是对外汉语教学最深厚的理论基础,语言学是对外汉语教学核心性的理论基础,教育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心理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文化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判断题]61.生活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条件作用的泛化现象。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经典条件作用,又称巴浦洛夫条件作用或条件反射,是联想学习的一种形式,首先被巴浦洛夫论证。引起条件作用的包括不确定的刺激和一些较重要的刺激。泛化是指对相似的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条件作用的泛化现象。[判断题]62.韩礼德是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是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理论中属于“语言功能论”一派。结构主义语言学产生于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开创了语言学研究的新时期——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判断题]63.可理解的输入是由克拉申提出的。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克拉申提出了输入假说,他认为人类获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对信息的理解,也就是通过吸收可理解的输入习得语言知识。他用“i”代表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也就是在自然顺序上所处的某一阶段。用“i+1”表示下一阶段应达到的语言结构的水平,即稍高出他目前的语言水平。要达到“i+1”的水平,需要学习者获得可理解的输入。[判断题]64.语言学家克拉申于1969年提出了“中介语”概念。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的概念。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的中介语假说,是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史上有重大意义。克拉申提出的是输入假说。[判断题]65.学习者的认识风格是个体在理解、储存、转换和利用信息过程中所偏好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方式,它具有非理论性和不稳定性。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对学习者说来,也是其学习方式。认知方式存在着个体差异。认知风格与智力无相关或相关不显著,大多是自幼所养成的在知觉、记忆、问题解决过程的态度和表达方式。认知风格是一个过程变量而非内容变量,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并且具有两极性和价值中性等特点。[判断题]66.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具有线性平行关系。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这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该定律认为,过低和过高的动机水平均不利于学习活动的效果,而只有当动机保持在中等水平时,最有利于刺激任务的完成。[判断题]67.语际干扰和语内泛化都是迁移。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迁移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其中,起积极、促进的作用的影响称为正迁移;起阻碍的作用的影响称为负迁移或干扰。语际干扰是指学习者母语的习惯、模式、规则等在“母语转换”的过程中对目的语学习产生的干扰性错误;语内泛化是指学习者采用推理的方法,把新获得的目的语知识不适当的扩大造成的偏误。语际干扰和语内泛化都属于负迁移。[判断题]68.上课时学生常常会因为紧张而不开口说话,因此,课堂上学生的焦虑度越低越好。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焦虑是一种性格特征,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在做事之前或做事之后都可能产生对能否做好事情的焦急、担心和忧虑的情绪。一般认为焦虑与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呈负相关,过多的焦虑造成思想上很大的负担和压力,增强了抑制,会阻碍第二语言习得;但是,如果一点焦虑也没有,同样不利于第二语言习得。适当的焦虑会增加学习的动力和上进心。比如对考试有太重的焦虑,临场则可能现有水平也发挥不出来,难以取得好的成绩;如果一点焦虑也没有,可能在考场上连题都做不完。[判断题]69.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属于心理语言学的一部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是十分相近的学科,但仍然有很大的分别。①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和习得机制,而这只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一部分;②二者的学科归属不同,第二语言习得属于应用语言学研究;③研究方法不同,心理语言学研究基本采用心理学或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主张通过实验方法检验理论假设,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描写和解释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和习得机制;④研究兴趣不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兴趣在于人类个体的感觉、直觉、理解、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研究兴趣在于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过程。[判断题]70.Selinker早期的中介语研究采取的是归纳的方法。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Selinker早期的中介语研究采取的是对比的方法。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的概念,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判断题]71.习得与学习假说是克拉申(Krashen)输入理论的基础。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克拉申在其著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