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3单元表格式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3单元表格式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3单元表格式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3单元表格式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3单元表格式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3134567894单元(章节)内容分析: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应用题是本单元的重点,其中两步计算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与第六册学习过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有所不同,特点是未知量可以随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教学时,要从求未知量与两个已知量的联系人手,分析数量关系,得出两种解题思路,进而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从解题思路上是互逆的,教学时,应加强两种类型题的联系,通过对比练习强化数量关系,并要求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能列综合算式解答。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是人教版实验教材新增的一个内容,在每一学年都有设一单元集中学习有主要体现在:要准确把握方向,要量出方向所偏离的角度,还要确定单位长度标出距离。在进行本单元教学的时候,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内外的景物,借助自身的前后左右、周围的建筑物或其他景物的的辨别,了解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使学生知道位置随着参照物(即标准位置)的变化而不同,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不会变化的。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位置和平面图上方向之间的转化关系。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本单元把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放在了一起,学生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后,随后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在简便计算这一部分中,除了应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外,还安排了减法和除法的简便计算。可以说简便计算的方法,在这一册中全部出现了。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知识,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这样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同时,教材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简化小数的意义的叙述。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本单元一些内容与前面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教材在编排这些内容时,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留探索的空间。如,小数的读、写,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初步认识小数时已学习过,这里只在读、写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小数读、写的方法。5单元(章节)内容分析:第五单元、三角形教学目标1.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2.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4.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合理运用迁移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因此教材中选用了数据富于变化的条形统计图,从而引出另一种表达方式,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意义。本单元精心地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培养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教材在安排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时,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同时,让学生感悟由于数据变化带来的启示,并能合理地进行推理与判断。第八单元、数学广角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植树问题通常是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它们中都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就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教学建议本单元教学时,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本单元就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时注意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逐步发现隐含于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造成教学要求过高。6应用题型的训练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从教材合运算,学生已经有了简单的两步运算的知识基础,明白了加减法再如例4,是加减法两边是乘除的运算。从应用题题型,学生把握起来比较困难。两难的情况,都去突破,是不现实趣究72-44表示什么?28+85?(4、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每天接待的价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72-44+85(1)987÷3×6(2)6÷3×987=27+85=329×6=2×987=113(人)=1974(人)=1974(人)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之间的运算,由于学生计算能力原本没有非常知课上解答。同桌说说是怎样解答的。)算顺序。)(2270-180)÷30化P7/做一做1、2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1)24+24+24÷2(2)24×2+24÷2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24+24+12=48+12(1)270÷30-180÷30(2270-180)÷30=48+12=9-6=90÷30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从单元内容来看,这个单元的教材没有趣味性,一味枯燥的运算入.知(1)42+6×(12-42)42+6×12-4(第一题:先求差,然后求积,最后求和。第二题:先求?(?(?(结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的,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没有括号的算式(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有括号的算式,先算括号里的)(独安排一个课时,还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除难。所以建议大家要在平时对这类题型进行适当合算式之间的联系,慢慢过渡到会用综合算式解入授授戏戏高课加法: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减法: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减去0还是这个数。乘法:一个数和0相乘,得0。除法: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还得0;0二、位置与方向后左右、周围的建筑物或其他景物的的辨别,了生知道位置随着参照物(即标准位置)的变化而p17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图及“公园定向运动图”,引方位,例如,本例题中1号检查点的方向,一般说成“东偏北30°。同时使学生?(课如果让你来参加这项运动,你会用什么工具来习伸教学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例2中要求“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教师应放手让学生探索、交流,使学生明确要在图将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平均分成了四段,并标注了实际距离为400米。其他距离。练习三的第2题中,还进一步给出了“用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形式。最后,待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班内集示意图,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绘制平面示意图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注有数量的线入约是米。电信大楼在广场知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能很好的区分以谁为标准,所以说出来的方向刚它是一个方位,而以另一个建筑物为标准,它又另外要指导学生逐步明确:要在图上标出建筑物右东。”位,可以将八个方位写成米字型,以米字型中分别是西南、西北。右边是东南、东北。并且相对,所以西北对东南,西南对东北,再以米、、(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2)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解答,能在组内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努力(1)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四南偏东45度,或你在我的西偏北45度,也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你还有教学用具每个(小组)学生一个越野路线图,每人一张白纸(绘图用)变化而不同,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不会变景物的方向。在学生确立东南西北方向的基础上四个方向,借助直观形象性,深化对8个方向地辨别,建立正确的方向感。在学生具备8个方向的辨别能力之后,让学生进一步运用量角器量出景物与一个方向之间的夹角,试着怎样说出来更加准确一些,互门窗的方向,画一画建筑物的大概方向„„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路上障碍物多、路上休息了一些时间„„偏偏习绘制简单的路线图定律后,随后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这样,有利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部分中,除了应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这样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定律。同时,教材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境,形境,形成问题李叔叔是一个自行车旅行爱好者,咱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李1、出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境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3)呈现不同的列式:40+56=96(千米)56+40=96?(4、提出猜想。在加法中是不是存在这么一个规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1、男女生猜想。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内猜想。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论如1)四(1)班有男生31人,女生25人,全班有多少人?31+25=25+314、加法交换律的表示方法。(1)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我们猜想的这个规律吗?可以用符号、字母、文字等等表示,试试看。(2)观察不同的表示方法:等式中的符号表示什么。(3)小结:同学们想到的方法可真多!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在数学中称为加法交()在○里填上运算符号。①()+165=165+35②1013+214=()+()③80○50=50○80⑤()+()=()+()知(2)交流:第④小题中有三个数,还能利知?(用字母表示数进行抽象,渗透符号化思想)2、加法交换律的应用。(1)讨论:对加法验算时,我们用什么方法?你知道算加法运算,就是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领会教材的这一意图,用好教材,借助数学知识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律,构建个性境引入形成问题出示教材插图,让学生说说插图的意思,并把它编成一道自主列式计算。请学生介绍并展示不同的算法。(2)由两种算法的结果相同,可以看出这两个算式有什么(88+10496=88104+96)3、从这两个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的(1)小组讨论并交流:在加法中,除了交换律之外,根据(2)提出要求:这只是我们根据这两个算式归纳出来的,是否正确,还有待于我们运用更多的事实去验证它。(1)个别举例验证。自由举例验证。小组交流总结。圆珠笔用去18元;下午去文具店买钢笔用去12元。他一共用去几元?(用两种方法解答,并找出这两个算式间的关系27+18)+12=27+(18+12)①每组算式两边都有三个加数,加数不一样。②一边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另一边则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③等号左右两边的和相等(不变)。④改变计算的顺序可以使计算简便。总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4、辨析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的异同点及它们的特点。相同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都是加法的运算定律,其计算结果——和不变。不同点:(1)加法交换律是变换了加数的位置,如a+b=b+a;加法结合律不改变加数的位置,加上小括号而改变了加数的运算顺序,如a+b+c=(a+b)+c=a+(b+(2)应用加法交换律改变加数的位置后,计算时仍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应用加法结合律改变运算顺序后,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律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91+89+1178+46+15491+89+1178+46+15485+15+41+59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运算定律质疑。相应地,教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4、在“简便计算”的习题中有这样几道练习题,42页第5题的672-36+64设设情安排的吗?出示插图。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讨法习如有,再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值1+2+3+4+„„+99+100=115+85+132+118=(115+85)+(132+118)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5、28×25-2×25-6×25授(225×5)×225×(5×2)习25×4=100(人)4×25=100(人25×25×4=4×25这叫做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1)9×47+53×9=(2)(31000—3)×8=(4)125×13—125×5=入律不用计算,就可以判定用等号连接,这是为什么题,分别发现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今天我们继续来解决植树中的另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继续出示主题图。学生读题,看图弄清题意。独求什么?再求什么?结果怎样?分类整理。如果按照3、第一类:①和③,先算和,再算积;第二类:②和④,先算两个乘积,再算和。接4+2)×25=4×25+2×25律 法分配律是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间的一种规律;而乘法交(14+2)×25(2)4×25+2×25=6×25不要过分强调用最优化的“统一”的简便方法,允许一小部分学生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是学习难点。另一方面教学中有些老师往往要求学生用“统一”的最简方法进行计算,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差异性。最典型的是44页用的学生不多;第二种方法学生很不喜欢,有些学生还理解不了;采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的最多10+2)×25。我们试着去分析学生的思路,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于诸如25×4=100;8×125=1000等一些常见的“两数相乘能得到一个整百整千数”不够敏感,导致乘法结合律、分备授习出示102×()学生任意填上一个两位数。明确: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的和。在两个乘法算式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也就是两9×37+9×63=333+567=(100+2)×43=900=100×43+2×43=900=1520=4300+86=4386□÷(25×7)=350〇(□〇□)判断:638438+57)=638-438+57901-109-91=901109+91)113-36-64=13336+64)3456481+519)=3456-481-51935÷14=350÷2÷7入椅子,还剩多少钱?学生自己选择条件,独立解答。观察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几a+b+c=a+(b-c)小组合作验证a×b×c=a×(b÷c)可以采用代入数字的方法480-(268+132)=480026801321000-159-□=10000(□+441)□-(217+443)=895-□-□16÷2÷4=16÷(□0□)210÷(7×6)=2100(706)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要整”授用72+39+2872+(38+2872+28)+39法。一种是把每三本书的价钱相加。采用这种方法,学生遇到小组合作讨论问题(一)的解决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直接从四本书中每次取三本,要做到不重1、我会填。513-76-24=513○(□+□)1048-161-39=1048-(□○□)如果反过来思考,四本取三本,也就是从本,就很容易得出共有四种情况。这种反过来思考的间接思路,用于计算三本书总价,就是教材提示1、我能很快地口算。25×4×6=7×8×125=4×7×25=?(有的学生可能会25×8×3;有的学生可能会(25×4)×(24÷4)„„只要有创二、创设情境展示算法讨论:问题①包含在问题②里面,因此重(105×3)×(45÷3)=(18×2)×(24÷2)=(105÷5)×(45×5)=计算过程。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入决习到几月几日结束?这中间包含哪几段时间一共②25×36=25×(30+625×30+25×6=900③25×36=25×(40-425×40-25×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