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学必修1(人教版)上课课件 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学必修1(人教版)上课课件 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学必修1(人教版)上课课件 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学必修1(人教版)上课课件 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学必修1(人教版)上课课件 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节1细胞的增殖第6

章高中生物学必修1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2.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阐明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3.能制作植物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观察、描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学习目标重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特点。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4.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难点1.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及意义。2.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重点难点一细胞的增殖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限制因素是[1]

的关系和[2]

的比例关系。细胞周期是指[3]

的细胞从[4]

开始,到[5]

为止的一段时期。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有[6]

、[7]

和[8]

三种。为了研究方便,人为地把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划分为[9]

、[10]

、[11]

、[12]

四个时期。其中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是[13]

,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的时期是[14]

。有丝分裂的意义是[15]

课前预习表面积与体积细胞核与细胞质连续分裂一次分裂完成时下一次分裂完成时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中期末期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判断题1.所有的细胞均有细胞周期()2.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分子数目加倍()3.真核细胞的核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4.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的复制和中心粒的倍增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变化规律不同() 6.无丝分裂发生在原核细胞中,且无DNA复制()√×××××深度思考思考1细胞体积是否越小越好?思考2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主要是细胞数量的增多(通过细胞分裂实现)和细胞体积的增大(通过细胞生长实现)。提示:不是。细胞的体积并非越小越好,细胞体积的最小限度是由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需的基本结构(如各种细胞器)和物质(如酶、ATP)所需的空间决定的。内容精解一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特别提示】(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如发育中的受精卵、根尖分生区细胞、茎的形成层细胞、皮肤生发层细胞、各种干细胞等;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继续分裂,如神经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等不具有细胞周期。(2)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为分裂期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分裂间期经历的时间长,分裂期经历的时间短。(3)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不同。一般情况下,分裂越旺盛的器官,细胞周期越短。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不同,同种细胞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下,细胞周期也不同。(4)根据物质合成的特点,可将分裂间期划分为G1

期(DNA复制前期)、S期(DNA复制期)和G2

期(DNA复制后期)三个时期。分裂期也称为M期。例1

难度★★★典型★★☆图一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二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图三表示细胞增殖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二中a、b或c、d两段都要消耗ATPB.图三中g组细胞全部处于图二中的b段或d段C.图一中的乙→甲代表分裂期D.图一中的甲→乙,图二中的b、d段,图三中的e组会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解析】图二中a和c表示分裂间期,b和d表示分裂期,无论分裂间期还是分裂期都会消耗ATP,A项正确;图三中g组表示的时期有分裂间期DNA复制完成后的时期(G2

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间期DNA复制完成后的时期不属于图二中的b段或d段,B项错误;图一中的乙→甲代表分裂间期,C项错误;图一中的甲→乙、图二中的b和d表示分裂期,会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图三中e组细胞数目最多,处于分裂间期的G1

期,不会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D项错误。【答案】A例2细胞分裂间期可依次划分为G1

期、S期和G2

期,研究者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灰色的部分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

期B.中心体和DNA的复制可能同时进行C.S期细胞中存在使G1

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D.中心体的复制始于G1

期,在G2

期复制完毕【解析】据图可知,G1

期的细胞含有1个中心体,S期和G2

期的细胞含有2个中心体,G1期的细胞和G2

期的细胞融合,G1期的细胞可以完成中心体的复制,由此推测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可持续存在到G2

期,A项正确;G1

期和S期的细胞融合,G1

期细胞进入S期,并完成中心体的复制,因此中心体和DNA的复制可能同时进行,B项正确;根据B项解析推测S期细胞中存在使G1

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C项正确;S期细胞含有2个中心体,即中心体在S期已复制完毕,D项错误。【答案】D 二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示及特点时期植物细胞示意图动物细胞示意图染色体变化主要特点记忆歌诀分裂前的间期完成染色质复制(即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同时细胞适度地生长。动物细胞还完成中心体的倍增复制合成细胞长分裂期前期①染色质丝螺旋缠绕成为染色体②核仁解体,核膜消失③植物细胞:从细胞两极发出许多纺锤丝,进而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发出无数条放射状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④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两失(核膜、核仁)两现(染色体、纺锤体)一散乱(染色体散乱分布)

时期植物细胞示意图动物细胞示意图染色体变化主要特点记忆歌诀分裂期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形定(形态稳定)数晰(数目清晰)赤道齐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点裂(着丝点分裂)数加(染色体数目加倍)均两极末期①两套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变成细长而盘曲的染色质丝②纺锤体消失③核膜、核仁重新出现④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进而形成新的细胞壁,最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细胞膜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两消(染色体、纺锤体消失)两现(核膜、核仁出现)重开始例1

难度★★☆典型★★☆图中甲表示某植物细胞在一个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核内DNA含量的变化,乙表示该植物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OA段表示

期,乙图中与它对应的分裂图像是

。(2)甲图中AD段表示

期,依次对应于乙图中分裂图像

。(3)甲图中DE段表示

期,它对应的乙图中分裂图像是

,该时期参与活动的细胞器主要为

。(4)从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DNA含量的变化规律分析,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

。(5)画出上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解析】(1)经过OA段后,核内DNA含量加倍,因此OA段属于有丝分裂间期。(2)AD段的特点是核内DNA含量保持在加倍后的状态,因此应处于分裂间期之后末期之前,即前、中、后期。(3)DE段的特点是加倍后的核内DNA含量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即核DNA的平均分配,应为末期。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要形成细胞壁,该过程需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4)有丝分裂前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内DNA含量保持不变。(5)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见答案。【答案】(1)分裂间③(2)前、中、后②①⑤(3)末④高尔基体和线粒体(4)亲、子代细胞核内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5)见图。

例2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染色单体的形成发生在c~d

时期B.植物细胞中,d~e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细胞板C.b~b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D.细胞中的核DNA加倍是在e~a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加倍是在b~c时期【解析】染色单体的形成发生在b~c时期,A项错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即a~b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细胞板,B项错误。一个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b~b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C项正确。细胞中的核DNA加倍是在b~c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加倍是在e~a时期,D项错误。【答案】C

三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规律总结】(1)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相应的生理作用(2)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加倍”分析 四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的数量关系染色体的组成和形态如图所示,通常情况下,一条染色体包含一个着丝点②和一至两条臂①③(由于着丝点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染色体的臂有长有短)。计算染色体的数目时,以染色体着丝点的数目为依据。有一个着丝点,就有一条染色体,所以图中复制前后均为一条染色体。染色单体只有在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未分裂前才存在,染色体未复制时,不存在染色单体。如图所示,复制前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分别位于两条染色单体上。【特别提示】(1)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连接,仍为一条染色体。两条染色单体完全相同,称为姐妹染色单体。(2)染色体的数目是根据着丝点的数目来计数的,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条染色体。(3)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2∶2;无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4) 例1难度★★☆典型★★☆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某一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细胞膜向内凹陷B.着丝点一分为二C.中心体移向两极D.DNA正在进行复制

【解析】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通常处于有丝分裂的前、中期,中心体移向两极是前期的特征,细胞膜向内凹陷是末期的特征,着丝点一分为二是后期的特征,DNA复制发生在间期,C项正确。【答案】C 例2下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图乙、丙、丁分别是对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统计(图乙、丙、丁中的a、b、c表示的含义相同)。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动物各个体细胞中都含有4条染色体B.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染色体、核DNA分子和染色单体C.图丙可以恰当地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之间的数量关系D.图丁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像,从图甲可以看出,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说明该动物体细胞中一般含有4条染色体,不能说明该动物各个体细胞中都含有4条染色体,A项错误;根据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的数量关系以及染色单体数可出现“0”的情况,可以判断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B项错误;图丙中染色单体数量为0条,染色体数加倍后与核DNA分子数相同,据此可判断图丙表示的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故图丙可以最恰当地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核DNA分子和染色单体之间的数量关系,C项正确;图丁所示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与核DNA分子数目相等且未加倍,可以判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结束时或分裂间期中DNA复制之前的时期,D项错误。【答案】C五有丝分裂的特点和意义特征过程:染色体复制(实质是DNA的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结果: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注意】染色体平均分配会使细胞核内的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但细胞质内的DNA(如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会随机分配。

例1 难度★★☆典型★★☆[不定项选择]甲、乙、丙、丁四幅图分别表示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B.乙图表示人的红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阶段C.丙图所示细胞可能来自丁图所示细胞D.丁图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解析】甲图所示细胞为方形,有细胞壁,无中心体,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A项错误。人的红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乙图可表示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的某个阶段,B项错误。丙图为有丝分裂后期,丁图为有丝分裂中期,丁图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C、D项正确。【答案】CD例2 难度★★☆典型★★☆下图是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C.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

【解析】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中也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无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都能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中。【答案】B六无丝分裂概念无丝分裂是指部分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变化的细胞分裂方式。过程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比较简单,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实例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如图所示)。【注意】(1)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均属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原核生物如细菌的二分裂既不是有丝分裂,也不是无丝分裂。(2)无丝分裂过程中也有遗传物质的复制。

七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原理高等植物根尖、茎尖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可以利用高倍显微镜,依据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方法步骤洋葱根尖的培养1.课前3~4d,将洋葱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其底部接触水。2.将装置放在温暖处。3.常换水,待根长约5cm时备用。

装片制作与观察的操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绘图。实验注意事项根尖培养:培养时应经常换水,防止根细胞长期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中毒、腐烂。解离:解离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会使根尖过分软化且染色体成分被破坏;过短会使根尖细胞解离不充分,不能相互分离。漂洗:漂洗一定要彻底,防止残留的解离液(盐酸)继续破坏细胞,同时盐酸也会影响染色效果和腐蚀镜头。使根尖细胞相互分散的方法1.解离:盐酸可破坏细胞壁的果胶层,使组织细胞分离。2.制片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3.压片可使细胞尽可能呈单层铺展。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都是死细胞,不能看到动态变化,若在视野中找不到某一时期的细胞,可通过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区域中寻找。在视野中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分裂图像,原因是细胞分裂不完全同步,有的分裂早,有的分裂晚,同一时间将分生区细胞杀死固定下来,制成装片观察时就能在视野中找到不同时期的图像。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处于中期的最少,原因是间期在细胞周期中历时最长,中期最短。

难度★★☆典型★★★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1)解离的目的是

,解离适度的标志是

。(2)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

;在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部分处于细胞的分裂间期,原因是

。(3)有一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如右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②取材时间不合适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④解离时间不合适⑤视野选择不合适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解析】(1)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散开,解离适度的标志是根尖变得酥软。(2)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时间最长。(3)由图可看出,细胞多处于未分裂状态,故可能原因是取材时间不合适,细胞分裂不旺盛;视野中有一些细胞为长方形,可能取自伸长区细胞,故取材位置不合适,应取分生区细胞;也有可能是因为视野选择不当,没有找到合适的观察视野;由题图知,细胞均分散开,故不可能为③④所述原因。【答案】(1)使组织细胞相互分散开来根尖酥软(2)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时间最长)(3)C

深度拓展一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及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解读a→b、l→m、p→q是因为DNA分子复制。g→h、n→o、r→s是因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c→d、r→s的变化很相似,都是DNA含量减半,但发生的时期不同,c→d表示复制后的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r→s表示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导致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由2→1。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的起点为0,终点也为0。例1

难度★★★ 典型★★☆图1和图2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的时期处于图1的CD段B.图1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量加倍,但核DNA数量不变C.图2中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D.图2中的b对应图1中的CD段【解析】图1中的CD段包括G2

期、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A项正确;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加倍,但核DNA数量不变,B项正确;图2中a表示有丝分裂着丝粒分裂后的时期,对应图1中的EF段,c时期染色体与核DNA数量是a时期的一半,为G1

期,可对应图1中的AB段,C项错误;图2中b表示染色体数∶核DNA数=1∶2,对应图1中的CD段,D项正确。【答案】C例2

难度★★★ 典型★★☆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AB段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生长速度快B.出现CD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C.该细胞中,在BC段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D.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CD段高尔基体和内质网非常活跃【解析】AB段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项错误;出现CD段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只含有1个DNA分子,B项错误;BC段每条染色体上始终有2个DNA分子,说明每条染色体始终有2条染色单体,C项正确;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CD段为有丝分裂后期,而不是末期,末期时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才开始活跃,D项错误。【答案】C二细胞分裂过程中直方图的分析方法直方图是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数量关系的常用图形,典型直方图如图所示,图中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核中的DNA、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一般从两个方面判断细胞所属的分裂时期根据染色单体变化判断各时期根据比例关系判断各时期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例3

难度★★★

典型★★★图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和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物质的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乙所示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

。判断理由是

。图乙为细胞有丝分裂

期图像,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2)图乙所示细胞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分子,其刚形成的子细胞中有

个DNA分子。(3)图乙中,与①的大小、形态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

(填序号),原因是

。(4)图乙所示的细胞分裂时期对应图甲中的

段,图丙对应图甲中的

段。(5)请画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解析】图乙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因此应是有丝分裂后期。①和⑤是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分离形成的,所以①和⑤的大小、形态完全一样。图甲中a~c为有丝分裂间期,c~d为前期,d~e为中期,e~f为后期,f~g(h)为末期,所以图乙对应图甲中的e~f段。图丙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目=1∶2∶2,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对应图甲中的c~e段。【答案】(1)动物细胞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细胞质分裂是由细胞膜内陷引起的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2)8

0

8

4(3)⑤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分离形成的(4)e~f

c~e(5)如图所示。走向高考一细胞周期的概念和各时期的特点例1[2020·山东卷]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大麦黄矮病毒(BYDV)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C.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D.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解析】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CDK1处于磷酸化状态,去磷酸化过程被抑制,A项正确。正常细胞中,CDK1去磷酸化之后使细胞进入分裂期,染色质变为染色体,B项正确。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磷酸化水平高,无法去磷酸化,M蛋白是通过抑制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而影响细胞周期的,C项错误。感染BYDV的细胞,CDK1磷酸化水平高,去磷酸化受抑制,不能正常进入分裂期,停留在分裂间期,D项正确。【答案】C二有丝分裂过程及各时期的特点例1[2021·海南卷]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解体和重构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Ⅰ时期,核膜解体后形成的小泡可参与新核膜重构B.Ⅰ→Ⅱ过程中,核膜围绕染色体重新组装C.Ⅲ时期,核膜组装完毕,可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D.组装完毕后的核膜允许蛋白质等物质自由进出核孔【解析】真核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会发生核膜解体,即图中的Ⅰ时期,核膜解体后形成的小泡可参与新核膜重构,A项正确。根据图示可知:Ⅰ→Ⅱ过程中,核膜围绕染色体重新组装,B项正确。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核膜会重新形成,即对应图中的Ⅲ时期,重新形成的核膜为下一次细胞分裂做准备,C项正确。核膜上的核孔可以允许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但核孔具有选择性,大分子物质不能自由进出核孔,D项错误。【答案】D例2[2017·全国Ⅲ高考]难度★★☆典型★★★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以下是能够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