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登高》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登高》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登高》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登高》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鉴赏登高诗词鉴赏

杜甫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诗词鉴赏教学目标1、2、3、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全诗。杜甫:子美、诗圣、现实主义诗人、少陵野老

“(大)李杜”、“老杜”、“诗史”唐肃宗时期,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等官职,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其为杜少陵、杜草堂等。晚年漂泊荆湘,客死舟中。他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代表作:《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鲁迅写作背景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杜甫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登高”解题:登到高处,古人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题目表明诗歌描写的是诗人登高时的所见、所感。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诗薮》推崇此诗是“古今七言律第一”。

登高杜甫〔唐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

新停浊酒杯。xiàozhǔbìnliáodǎo听朗诵,纠字音再读诗歌,思考:诗歌一共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全诗共分为两层:第1层(第1~4句)写登高所见。在极其萧瑟的景象中,充满着一种雄浑奔放的气势。第2层(第5~8句)写登高所感。诗人通过描绘登高所见景色,表达了其内心的情感。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联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意象?如何来写的?有什么作用?意象

渚沙

鸟急啸哀高清白飞回冷,身体上和心灵上人渺小、孤单凄清、悲凉一只孤独痛苦的鸟一个独孤漂泊的人意境:惨淡

凄凉

情:一个“哀”字让一副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增

添了浓重的伤感色彩,也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这一联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意象?如何来写的?有什么作用?

意象落木长江无边、萧萧下不尽、滚滚来意境:开阔、沉郁、

悲凉

若改“落木”为“落叶”可以吗?“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摘自林庚《唐诗综论·说“木叶”》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1、由“落木萧萧”引起韶光易逝、人生迟暮的感伤,甚至会加重乡愁,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才能结束。2、“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他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作客: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登台: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为祈求长寿,全家人一起去。这里的“做客”和现在的“做客”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表明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涯。

这里的“悲”和“独登台”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联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悲: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独”——一是独知此宇宙与人生之悲怆,二是独自承担此苦痛的情怀。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

由景到情的过渡句,把眼前景和心中情联系起来。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相互呼应,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在此有了最好的交融之境。无边落木仿佛就是唐帝国衰败的写照,从江河东去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无情的历史变迁,萧瑟的秋意中饱含着杜甫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一种什么心情?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忧愤、心急如焚“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从联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艰难苦恨”写出了诗人潦倒的生活之苦和无法释怀的国难家愁,对杜甫来讲,这种“艰难苦恨”也就是人生的艰难。正是这种“苦恨”使自己白发日多。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诗歌至此戛然而止,诗人似乎有千言万语要向世人诉说,却又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不能说,而是愁苦太多太重,说不完、诉不尽,索性不再说,只任这无尽的悲愁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诗人心头。

小结

主旨:作者通过描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写景仰望云天秋风俯视清渚白沙颔联首联仰望天边落木俯视不尽江水视野开阔抒情悲秋常作客多病独登台颈联尾联哀景哀情苦恨霜鬓新停浊酒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本诗四联全都对仗,一二联写景,三四联抒情,情景交融,体现了作者“沉郁雄浑”的风格。1.根据提示填写句子。(1)《登高》中,集中表现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登高》中,写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