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1年1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1年1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1年1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1年1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1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Na23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许多食品包装袋中常有一个小纸袋,内盛白色固体物质,标有“干燥剂”字样,其主要成分为生石灰

(CaO)„下列关于生石灰的分类正确的是

A.碱性氧化物8.酸性氧化物C.碱D盐

【工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生石灰(CaO)只含有钙和氧两种元素,故为氧化物,CaO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故为碱性氧

化物,综上所述故选A。

2.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水银B.淀粉溶液C.氯化镁D.稀硫酸

【2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水银为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

B.淀粉溶液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

C.氯化镁的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导电为电解质,C正确;

D.稀硫酸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答案选C。

3.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3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而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非氧化还

原反应,单质中元素化合价是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置换反应是单质

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置换反应,故选C。

4.考古研究中利用[C和1N的测定,分析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下列关于和[N的叙述正确的是

A.[C和质子数不同B.[C和[N互为同位素

C.[C和质量数相同D.[C和1N中子数相同

【4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C质子数为6,[N质子数为7,质子数不同,故A正确;

B.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C和1N质子数不同,不互为同位素,故

B错误;

C.[C质量数为13,质量数为15,质量数不同,故C错误;

D.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为7,,1N中子数为8相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5.两个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产生的现象是

A.有棕色烟生成B.有白烟生成C.有白色沉淀生成D.无明显现象

【5题答案】

【答案】8

【解析】

【分析】

【详解】浓氨水和浓盐酸均具有挥发性,两个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会发出的氨气

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镂固体小颗粒,出现白烟,故答案为:B

6.我国已跨入“互联网+”时代,而“互联网+”的建设离不开无机非金属材料硅。下列物品中用到硅单质的

是()

A.计算机芯片B.陶瓷餐具C.石英钟表D.光导纤维

【6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硅单质是半导体材料,可以制计算机芯片,故A正确;

B.陶瓷餐具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故B错误;

C.石英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单质硅,故C错误;

D.光导纤维成分为二氧化硅,是硅的氧化物,不是单质硅,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7.节能不是简单地减少能源的使用,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使用节能灯B.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C.利用发电厂余热为城市冬季供暖D.夏季空调温度控制在20℃以下

【7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使用节能灯会节约电能,对于火力发电就会减少燃料的使用,A正确;

B.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同等质量的燃料会产生更多的热值,减少能源的使用,B正确;

C.利用发电厂余热为城市冬季供暖,减少能源的使用,C正确;

D.夏季空调温度控制在20℃以下会加速耗电,不利于能源的减少使用,D错误;

答案选D。

8.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功能紊乱,其血液和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会超出正常范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0O5

B.可用银氨溶液来检测糖尿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C.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控制高热量食品的摄入和增加体育活动,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8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葡萄糖是多羟基的醛,其分子式是C6Hl2。6,故A错误;

B.葡萄糖是多羟基的醛,醛基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所以能用银氨溶液来检测糖尿病人尿液中的

葡萄糖,故B正确;

C.淀粉属于多糖,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故C正确;

D.控制高热量食品的摄入和增加体育活动,可促进糖代谢,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故D正确;

故答案:A。

9.每个公民都应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下列做法

错误的是

A.购买野生动物制品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C.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D.不用一次性筷子,不浪费粮食,做“光盘”一族

【9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为了养成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健康意识,杜绝购买野生动物制品,故A不符合题意;

B.为了养成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最好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故B符合题意;

C.为了养成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故C符合题

思;

D.为了养成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用餐时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A„

工。某种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如图所示,其示意为

A.易燃类物质B.爆炸类物质C.腐蚀类物质D.毒性物质

[W题答案]

【答案】P

【解析】

【分析】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D„

下列事实与胶体有关的是

A.将大豆油倒入水中会产生分层现象

B.用激光笔照射稀牛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C.硝酸银溶液与少量稀盐酸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D.使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工工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大豆油属于油脂,不溶与水,所以将大豆油倒入水中会产生分层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牛奶属于胶体,用激光笔照射稀牛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发生了丁达尔现象,故B符合题意;

C.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故C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使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Bo

1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H+、ChOH-B.Na+、H\SO:、CO;

C.Cu2+、K+、ChSO:D.Na+、Ca2+>CO;、NO'

【12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H+和OH-反应生成水而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H+和C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

D.Ca2+和CO,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C。

13.下列生活中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用途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选项ABCD

生活中的物质食盐84消毒液复方氢氧化铝片漂白粉

有效成分的化学式NaClNaClOA1(OH)3CaCl2

用途做调味品做消毒剂做抗酸药做杀菌剂

A.AB.BC.CD.D

【23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生活中常用作调味品,故A正确;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常用作消毒剂,故B正确;

C.复方氢氧化铝片主要成分为Al(0H)3,常用于中和胃酸,做抗酸剂,故c正确;

D.漂白粉有效成分的化学式Ca(ClO)2,常用于杀菌消毒剂,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4.人体血液中如果缺乏亚铁离子,就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

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主要成分是HC1)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铁粉具有还原性B.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亚铁盐溶液呈浅绿色D.Fe+2H+=Fe3++H2T

[14题答案】

【答案】P

【解析】

【分析】

【详解】A.Fe粉可以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所以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故B正确;

C.亚铁盐溶液呈浅绿色,故C正确;

D.铁与稀盐酸反应应该生成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T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25下列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是

A.抗氧化剂B.增味剂C.着色剂D.膨松剂

【工5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食品中加入抗氧化剂可减缓食品的腐蚀,延长保质期;调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与食品的味、色、

态有关,故答案为:A

16.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工业冶炼铝的正确方法是

A.热分解法B.电解法C.热还原法D.物理方法

【26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铝属于活泼金属元素。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态三氧化二铝的方法进行冶炼,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B。

1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钢溶液与稀硫酸反应:H+OH=H2O

B.铜片与稀硫酸反应:Cu+2H+=Cu2++H2T

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2H+=CO2f+H2O

2+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U+2OH-=CU(OH)2;

7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稀硫酸与氢氧化钢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H++SO〉+Ba2++2OH-

=BaSO4I+2H2O,故A错误;

B.铜与稀硫酸反应不反应,故B错误;

C.碳酸钙不溶于水,用化学式表示,故C错误;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铜沉淀,故D正确;

故选D。

1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OH的摩尔质量是40g

B.22.4LH2O含有分子数为O.INA

C.ImolH?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D.ImolNa与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28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NaOH的摩尔质量是40g.mol-1,故A错误;

B.水在常温下为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B错误;

C.仇为双原子分子,ImolHz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故C正确;

D.ImolNa与。2反应,无论产物是氧化钠还是过氧化钠,还是混合物,ImolNa转移的电子数为NA,故

D错误;

故答案为C»

2。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水果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B.铜片作负极

C.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锌片发生还原反应

【29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活泼金属锌做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

反应,不活泼金属铜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故A错

误;

B.由分析可知,不活泼金属铜做原电池的正极,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活泼金属锌做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2。冷敷袋俗称冰袋,在日常生活中有降温、保鲜和镇痛等多种用途。一种常见冷敷袋所盛装的主要物质

是硝酸镂和水,使用时将它们混合就可制冷。该冷敷袋的工作原理是

A.放热的物理变化B.吸热的物理变化

C.放热的化学变化D.吸热的化学变化

【2。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冷敷袋所盛装的主要物质是硝酸铁和水,硝酸钱与水反应生成氨水和硝酸,这个反应是可逆反应,

反应吸热,综上所述,故选D。

二、专项选择题:本题包括五道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1.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钠燃烧时发出紫色火焰B.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

C.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D.钠具有氧化性

【22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焰色反应原理分析,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故A错误;

B.钠燃烧或加热时,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故B错误;

C.钠原子核外有H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故C正确;

D.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很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则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2.配制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A.漏斗B.试管C.100mL容量瓶D.烧瓶

【22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配制L9O3LO.2I4A0//L的NnC/溶液,需要使用的仪器是烧杯、胶头滴管、L9O3L容量瓶,

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漏斗、试管、烧瓶,综上所述故选C。

23.下列关于碳酸氢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于焙制糕点8.不溶于水C不能与盐酸反应P.加热不易分解

【23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是一种无机盐,呈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碱,易溶于水,在潮湿空气或热空气中即缓慢分解,

产生二氧化碳,加热至270℃完全分解,遇酸则强烈分解即产生二氧化碳,可用作焙制糕点,综上所述故选

A„

24.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NaB.NaOHC.Na2sCUD.Na2CO310H2O

【24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Na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钠,是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

B.NaOH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易变质,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硫酸钠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不易变质,B错误;

D.Na2cO3JOH2O)最终可以风化得到Na2co3,无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故选Ao

【点睛】

25.下列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白色固体B.与水反应都能生成氢氧化钠

C.都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D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25题答案】

【答案】8

【解析】

【分析】

【详解】A.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A错误;

B.与水反应都能生成氢氧化钠,B正确;

C.过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及水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氧化钠与水反应只

生成氢氧化钠,C错误;

D.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D错误;

答案选B。

26.侯德榜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奠基人之一,他经过数百次试验,改进了原有的制碱方法,确定了新的工

艺流程,这就是联合制碱法。该制碱法中“碱”的主要成分是

A.Na2OB.NaOHC.Na2cO3D.NaHCO3

【26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侯德榜联合制碱法中涉及的反应有:反应I:NaCl+CO2+NH3+H2O=NaHCO31+NH4cl反应n:加热

下2NaHCO3=Na2CO3+CO2T+H2O,该制碱法中“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Co

27.下列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的是

A.SO2B.H2sC.H2SO3D.H2SO4

【27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二氧化硫分子中,0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故A错误;

B.在硫化氢分子中,H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可知,S元素为-2价,故B错误;

C.H2s03分子中,H元素为+1价、0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为+4价,故C错

误;

D.H2s04分子中,H元素为+1价、0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为+6价,故D正

确;

答案选D。

2g.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硫化氢D.稀硫酸

【28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漂白品红,使品红溶液褪色,故答案为:A

2g.下列物质可用于干燥SO2的是

A.生石灰B.浓硫酸C.固体烧碱D.碱石灰

【27题答案】

【答案】8

【解析】

【分析】

【详解】A.生石灰成分是氧化钙,属于碱性氧化物,能和SO2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干燥S02,故A

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能和SO2发生反应,所以能用于干燥SO2,故B正确;

C.固体烧碱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属于碱,能和S02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干燥S02,故C错误;

D.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显碱性,能和SCh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干燥SO2,故D错

误;

故答案:Bo

3(9.下列关于SO2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SO2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B.SCh有毒

C.SOz的密度比空气小D.SCh不能被氧化为SCh

【3。题答案】

【答案】8

【解析】

【分析】

【详解】A.SC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错误;

B.SO2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故B正确;

C.SCh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故C错误;

D.SO2具有还原性,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氧气共热反应生成SO3,故D错误;

故选B。

31.下列实验目的能够实现的是

ABCD

产y浓硫酸

SO.so2

一不/充满SO2-----r

佳环水

X酸性高镒K

。铜粉

V___y酸钾溶液飞

制取SO2收集SO2验证SO2在水中的溶解性探究SO2的漂白性

A.AB.BC.CD.D

【31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如图缺少加热装置,无法制取二氧化硫,

A错误;

B.二氧化硫密度大于空气,应右侧管短左侧管长,B错误;

C.试管内看液面上升高度可验证S02在水中的溶解性,C正确;

D.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镒酸钾褪色体现的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D错误;

答案选C。

32.下列关于SO2的用途叙述错误的是

A.S02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

B.S02可用于杀菌消毒

C.SO2可用于生产硫酸

D.工业上常用S02来漂白纸浆、毛、丝等

【32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二氧化硫有毒,可以用作一定范围内的食品添加剂,但必需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范围和标准使用,

否则影响人体健康,A错误;

B.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酸可使蛋白质变性,SCh可用于杀菌消毒,B正确;

C.工业上SCh可用于生产硫酸,因为二氧化硫能被氧气氧化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C

正确;

D.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丝毛、草帽等,此外二氧化硫还能够抑制霉菌和细菌的滋生,D正

确;

答案选A。

33.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史

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随着人们对科学的认识不断深入,终于使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变得完整。下图是元

元素④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二周期IIIA族B.第二周期WA族

C.第二周期VA族D.第二周期VIA族

【33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图可知,元素④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VIA族,故选D。

34.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史

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随着人们对科学的认识不断深入,终于使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变得完整。下图是元

元素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正确的是

A.H2sChB.H2SO4C.HC1D.HC1O4

[34题答案】

【答案】8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位置可知⑧为S元素,在VIA族,最高价为+6价,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

物化学式H2so4,故答案为:B

35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史

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随着人们对科学的认识不断深入,终于使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变得完整。下图是元

【35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③为氮元素,④为氧元素,⑤为氟元素,它们都位于第二周期元素,且原子

序数逐渐增大,所以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F>O>N,即⑤>@>③,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A„

36.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史

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随着人们对科学的认识不断深入,终于使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变得完整。下图是元

【36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元素周期表可知,同周期从左往右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故⑤形成的氢化物最稳

定,综上所述故选D。

37.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史

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随着人们对科学的认识不断深入,终于使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变得完整。下图是元

①和⑨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结构式正确的是

c./0

A.H-ClB.O=C=O

HH

【37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位置可知:①为H元素,⑨为C1元素,H元素和C1元素可以形成HC1,结构式

为:H-CL故答案为:A

38.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史

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随着人们对科学的认识不断深入,终于使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变得完整。下图是元

A.元素③的氢化物水溶液呈酸性

B.元素⑥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

C.元素⑦的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

D.元素⑤的最高价为+7

【38题答案】

【答案】8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③为氮元素,氢化物为氨气,其水溶液呈碱性,故A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⑥为钠元素,在第IA族,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故B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⑦为镁元素,氧化物为氧化镁,属于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⑤为氟元素,非金属性最强,没有正化合价,故D错误;

故答案:B„

39.下列有机物属于烧的是

A.C2H4B.CH3COOHC.CCI4D.C2H5OH

【39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C2H4分子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属于妙,故A正确;

B.CH3co0H分子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属于燃的衍生物,不属于烧,故B错误;

C.CC14分子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氯元素,属于燃的衍生物,不属于烧,故C错误;

D.C2H50H分子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属于燃的衍生物,不属于烧,故D错误;

故选Ao

4(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很多常用塑料在自然环境下不易分解,会造成“白色污染”

B.糖类均有甜味

C.纤维素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D.蛋白质仅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4。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很多常用塑料在自然环境下不易分解,会造成“白色污染”,污染环境,故A正确;

B.并不是所有糖类均有甜味,如纤维素是没有甜味的多糖,故B错误;

C.人体内不含有纤维素水解的酶,则纤维素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故C错误;

D.蛋白质是含有碳、氢、氧、氮等多种元素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41.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下列物品主要成分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水泥B.景德镇瓷器C.金属硬币D.航天服(合成纤维)

[41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水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描述错误,不符题意;

B.瓷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描述错误,不符题意;

C.金属硬币材料使用的是合金,描述错误,不符题意;

D.航天服(合成纤维)属于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综上,本题选D。

4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乙烷

B.石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C.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

【42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A错误;

B.石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B正确;

C.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故C正确;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故D正确;

故答案:A„

43.按照绿色化学的思想,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下

列反应类型能实现原子利用率100%的是

A.置换反应B.加成反应C.分解反应D.取代反应

[43题答案】

【答案】8

【解析】

分析】

【详解】A.置换反应的产物不唯一,不能实现原子利用率100%,故A错误;

B.加成反应的产物唯一,能实现原子利用率100%,故B正确;

C.分解反应的产物不唯一,不能实现原子利用率100%,故C错误;

D.取代反应的产物不唯一,不能实现原子利用率100%,故D错误;

故选B。

44.下列乙醇的性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乙醇的性质用途

A能够溶解很多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可用来提取中药有效成分

B能够以任意比与水互溶酒厂可用其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C蛋白质在乙醇作用下会发生变性医疗上用95%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剂

D乙醇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燃料

A.AB.BC.CD.D

[44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有机物易溶于有机物,所以乙醇是很好的溶剂,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可用乙醇

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故A正确;

B.因为乙醇与水可形成氢键,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故B正确;.

C.因为蛋白质在乙醇作用下会发生变性,医疗上用75%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剂,故C错误;

D.因为乙醇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可用作燃料,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