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二年级平均分的教学设计分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均分》,具体包括第90页例1及相关练习。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平均分的概念、意义以及平均分的方法展开。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将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中的“平均”二字,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平均分的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平均分操作材料。学具:学生操作卡片、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套平均分操作材料,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如果把这些物品平均分给你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分?”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2.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1: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他的4个好朋友,每个好朋友会得到几个苹果?怎么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然后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如何平均分给4个好朋友。3.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类似例题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答案。例如:小华有15个橙子,他想把这些橙子平均分给他的3个好朋友,每个好朋友会得到几个橙子?怎么分?4.小组合作(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道题目进行讨论,讨论如何将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答案。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例如:如果要把18个糖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会得到几个糖果?怎么分?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平均分:概念:把一些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每人得到的数量相等。方法:用除法计算。例1: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好朋友,每个好朋友得到3个苹果。七、作业设计1.完成练习册第90页的“练一练”。2.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一些物品,尝试进行平均分,并将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概念。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拓展延伸:在课后,学生可以尝试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事物进行平均分,例如:分食物、分玩具等。还可以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把24个橘子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会得到几个橘子?怎么分?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细节补充1.平均分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平均”二字的重要性。平均分指的是将一些物品分给若干个人,每人得到的数量相等。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概念,需要让学生深刻理解。2.平均分的方法:教师应演示如何进行平均分,例如,将12个苹果分给4个好朋友,每人分到3个苹果。教师可以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分苹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均分的含义。3.例题讲解:教师要详细讲解例1,让学生理解小明如何将12个苹果平均分给他的4个好朋友。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每个好朋友会得到几个苹果?怎么分?”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4.练习题目:随堂练习题目要设计得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可以将题目设计为分糖果、分玩具等,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平均分的概念。二、教学难点的细节补充1.理解平均分中的“平均”二字:学生在学习平均分时,容易忽略“平均”这个关键词。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的含义,即每人得到的数量相等。2.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可能会遇到分物品不均等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平均分方法,例如,用除法计算每人应得到的数量,然后进行实际操作。3.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解决平均分问题时,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三、教具与学具的细节补充1.教学课件:课件要包含清晰的图片和文字,直观地展示平均分的过程。课件还可以设计一些动画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2.实物投影仪:实物投影仪可以将分物品的过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3.操作材料:操作材料要设计得直观易懂,让学生能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操作材料还可以设计成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平均分。4.学生操作卡片:学生操作卡片上要印有各种物品图片,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平均分。四、教学过程的细节补充1.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生动的情景,如小明过生日,他有一盒糖果想分给好朋友。让学生思考如何将糖果平均分给好朋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例题讲解:教师要详细讲解例1,让学生理解小明如何将12个苹果平均分给他的4个好朋友。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每个好朋友会得到几个苹果?怎么分?”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3.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类似例题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答案。例如:小华有15个橙子,他想把这些橙子平均分给他的3个好朋友,每个好朋友会得到几个橙子?怎么分?4.小组合作: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道题目进行讨论,讨论如何将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答案。五、板书设计的细节补充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可以使用图示、流程图等形式,展示平均分的过程。例如,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图示,展示将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好朋友的过程。六、作业设计的细节补充1.练习册作业:学生完成练习册第90页的“练一练”,巩固所学知识。2.回家实践作业:学生与家长一起找出一些物品,尝试进行平均分,并将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将数学应用于生活。七、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细节补充1.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平均分的掌握程度,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拓展延伸: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例如:如果要把18个糖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会得到几个糖果?怎么分?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在讲解本节课内容时,教师要注意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语调要富有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解平均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说:“想象一下,把这些苹果分给你的好朋友,他们会多么开心呀!”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二、时间分配三、课堂提问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技巧,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在提问时,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教师可以问:“你们觉得平均分是什么意思呢?”(开放式提问)、“这个小朋友会得到几个苹果呢?”(封闭式提问)四、情景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动的情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小明过生日的情景,他有一盒糖果想分给好朋友。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风力发电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与风力发电场运维合作协议
- 管理部部长工作概述
- 护理进修述职
- 医院培训课件:《康复医学》
- 钢架大棚安装协议书
- 食堂转让转租协议书
- 车商汽车合同协议书
- 餐厅股东解散协议书
- 酒后驾驶赔偿协议书
- 车辆设备移交协议书
- 《供应链管理》课件 第7章 供应链运输管理
- 三管三必须-新安法宣贯课件
- 书法测评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山东长山列岛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说明(2020-2030年)
- 竞聘医院科室副主任
- 青岛正日软件艺术科目音乐、美术中考学业水平考试系统
- 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金谷农商银行招聘7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电厂水化验员职业技能鉴定题库(高级工)第001套
- 卵巢非良性肿瘤生育力保护及保存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2
- 2024至2030年中国墓地陵园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NB/T 11454-2023冻结法凿井风险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